水榕盆栽
⑴ 水榕是全耐陰的植物其實水草是水生植物,全耐陰植物還有哪些呢
水生植物中的沉水植物都是耐陰的,因為他們長在水下,考慮景觀的效果的話,水生植物中的浮葉植物比較理想,比如睡蓮,萍蓬草,景觀池周邊可以考慮種一些再力花,菖蒲類。
竹芋是在近些年飼養的優秀人才多的是,它有許多種類,並且各個種類的紋路全是不一樣的,一般都在家中的飼養,可以烘托主人的氣質,竹芋耐陰,所以我們要把它放進蔭涼的地兒,可是要准時澆灌,不能讓竹芋過度乾躁。
珍珠草的葉子苗條好看,多見淺綠色且生長速率十分快,只需給它增加充足的營養物質和高濃的二氧化碳,珍珠草迅速就可產生一片很大的草叢里,因此要按時剪修太密過雜的枝幹,提升條件的好看度。
⑵ 榕樹盆景的製作方法
■榕樹盆景的製作方法
盆景藝術
05-07 15:41
一、榕樹樁頭盆景,特點是重視樁頭的古老巨大和奇特,突出樁頭部位,主幹粗大麴折,為同型樁景,材料來源大都從山野的懸崖峭壁,郊外的牆垣斷石之間挖掘,或截鋸古榕母本的粗干大枝。一般在春末進行,假值於疏鬆有機質多的土壤里。假植前,動一次大手術,砍剪一些不必要的枝杈,看起來若光禿的樁扎,經過2-3年培育,待生根復根復康,才上適當的大盆,再進行制景。
二、榕樹塊根盆景這是一度最盛行的榕景,塊根肥美碩大,形狀各異,以塊根代樁頭,將塊根露出盆面,如人參榕,令人不可思議,專業戶從深山密林里挖掘製作,但山野資源的有限,幸好閩南榕樹分布極廣,一年中從晚春到初秋,榕子易於拾取,一年後的播種苗,是微型塊根榕樁好材料。
三、多根榕樁盆景他的特點是樁頭主二由眾多的氣根或地下根合抱而成,以根代樁,製成形狀迥然的樁景。欲氣根加粗主幹,戎方法極其巧妙,採取小塑料薄膜袋盛河砂,貼在氣根下垂處,讓氣根保持濕度入地。
另一多根榕景是離根露爪,它的特點:除樁頭多根外,滿盆盆面密布起伏的榕根。其製法是:抓住榕根根系發達,生命根強,剪掉一條根,能多發幾條根,和根部遇硬物即分叉的特性,培育時,將地下根鋪平在水泥板上,然後加泥土。待來年上盆時,用泥土或石料將根部按意圖托起,在根端壓入盆土中,時時注意理順暴露盆面的經絡。這三種製法著重在樁和根之美,樹冠和樹姿的製作,枝托的分配視整體而異,海派手法,嶺南技藝任人選擇,不過我們卻歡喜仿效自然生長大榕樹的樹冠。
榕樹品種
標簽: 榕樹 品種 雜談分類: 植物介紹
1.垂榕
別名垂葉榕、柳葉榕、垂枝榕、小葉榕、白榕。為同屆種。常綠闊葉喬木,盆栽呈灌木狀。分枝多,枝條柔軟,多下垂。葉片較小,下垂,綠色,葉薄,革質。是國內外流行的室內外觀葉植物。
栽培品種有:
A.花葉榕:別名花葉垂榕。常綠灌木,枝條稀少。株形較直立。葉片密集互生,卵圓形,葉脈和葉緣均有不規則淺黃色斑玟。
B.斑葉垂榕:植株比較矮小。葉片比垂榕葉小,綠色,葉面有不規則的乳黃色斑紋。
C.斑葉小葉垂榕:枝下垂,分枝密。葉比斑葉垂榕更小,葉面有黃綠色相間不規則斑紋。
2.印度橡皮樹:全株無毛,有乳汁,莖上有氣生根。葉片橢圓形或長橢圓形,葉面暗綠色,葉背淡黃綠色,全緣,革質;托葉紅色,早落。花單性,雌雄同株。
栽培品種有:
A.金邊橡皮樹,葉緣金黃色。
B.花葉橡皮樹,葉片長卵形,革質,有光澤,葉面具黃白色、灰綠色等條紋及斑點,葉柄較粗。
C.白斑橡皮樹,葉片較窄,葉面具白色斑點。
3.圓葉橡皮樹
又稱金錢榕。常綠小灌木,多分枝。葉廣倒卵形,廣圓頭,革質;葉面濃綠色,葉背淡黃色;葉緣有暗色腺體。隱頭花序球形至洋梨狀,單生,成熟後黃色或略帶紅。
4.雀榕
別名山榕、鳥榕、紅肉榕、軍管榕、綠柄棒。常綠喬木。氣生根下垂。樹皮光滑,暗褐色。葉片寬大,長橢圓形,全緣,葉端鈍,長10-20厘米,集中生長於側枝頂端。新葉長出時觀賞最佳。極耐陰,可室內長期盆栽。
5.黃金榕
別名黃榕、金葉榕。為榕樹的栽培品種。葉片金黃色,光滑亮麗。在強光下生長葉色更美觀。
6.菩提樹
大喬木,全株無毛,枝灰白。葉柄很長,葉革質,圓卵形,葉基楔形或心臟形,先端細長,呈尾狀,長約10~15厘米。
7.三角榕
低矮灌木。葉片倒三角形。不耐寒,宜小型盆栽。
栽培品種:
斑葉三角榕 葉面有黃、白、綠相間不規則斑紋,較三角榕觀賞價值更高,更不耐寒。室內盆栽觀葉植物。
8.琴葉榕
常綠喬木,枝於黑色。葉片寬闊,葉型為提琴狀,葉全緣波浪狀起。葉面深綠色,葉厚革質有光澤,葉背褐色漸變白色。耐寒力強。
9.細葉榕
常綠喬木,枝具下垂的須狀氣生根,葉橢圓形至倒卵形,長4~10厘米,先端鈍尖,基部契形,全緣或淺波狀,羽狀脈,革質無毛。隱花果腋生,近扁球形。
10.長葉榕
葉互生,革質,有光澤,葉片長條形,先端漸尖,長8~20厘米,寬1.5~2厘米,葉色暗綠。枝條細而軟,葉片密集。
11.羊乳榕
常綠蔓生植物。葉片長圓形至披針形,長5~8厘米,葉端有一細長的尖,基部圓形或略凹,全緣。
栽培品種:
花葉羊乳榕,葉片上有不規則乳白色斑紋。
12.高山榕
又名馬榕、雞榕、大青樹、大葉榕。
常綠喬木,樹冠傘形,樹皮灰色,平滑;幼嫩部分稍被微毛,頂芽被銀白色毛,有少數氣根。葉互生,厚革質,濃綠,廣卵形至廣卵狀橢圓形。葉互生,草質,卵形或廣卵形,少數為卵狀披針形。
13.小葉榕
常綠小喬木。樹冠傘形或圓形,胸徑可達2米,有氣生根。葉色深綠。果實綠轉淡紅褐色。是室外觀賞植物。
14.革葉榕
別名:招財樹,老闆樹,革葉橡皮樹
常綠小喬木。老乾深褐色,新枝紫紅色,新抽嫩梢上可見到其合生之託葉。單葉互生,倒卵形,革質厚實,葉面具有金屬光澤
15.枕果榕
常綠喬木。樹皮灰白色,有少數氣根,幼嫩部分被污黃色短叢捲毛。葉互生,革質,長橢圓形至倒卵狀橢圓形。隱花果卵狀長圓形,成熟時淺紅色;瘦果有小瘤狀突體,著生於小枝上。
16.白背爬藤榕
木質藤狀灌木。生小枝淺褐色。葉橢圓狀披針形,背面淺黃色或灰黃色。榕果球形,頂生苞片臍狀突起,基生苞片三角卵形。屬於難得的常綠型垂直綠化材料。還有祛風除濕,行氣活血,消腫止痛作用。
17.島榕
常綠中型喬木。常綠中型喬木,通常附生,小枝淺黃至黃褐色,葉近對稱,革質,兩面無毛。葉柄有糠秕狀鱗片,短粗,內彎曲,托葉披針形,薄膜質,黃白色。榕果,卵圓形,黃色至紫紅褐色,表面光滑,無基生苞片。
18.北碚榕
喬木。小枝無毛。葉紙質,長圓狀橢圓形,表面深綠色,無毛,背面綠白色。
19.變葉榕
禿凈灌木。葉,具短柄,近革質,矩圓形至倒披針形。花,球形,禿凈,頂端有凸緣,基生苞片3枚,生於花序柄之頂,三角形卵狀,基部合生。
20.濱榕
常綠藤狀灌木。匍匐枝節上生根;小枝微被柔毛或近無毛,淡紅色或紅褐色。葉薄紙質,葉型變異大,線形至狹披針形。榕果單生或成對腋生,近梨形,淡棕色,表面無毛。
21.大果榕
喬木。樹冠呈圓傘形,色濃綠碧亮。葉寬卵形或近圓形,其間的小脈並行,上面近無毛,下面被短毛。花序托具梗,簇生於老枝或無葉的枝上,倒梨形或陀螺形。
22.大明山榕
灌木。嫩枝疏生短柔毛,葉卵狀橢圓形,楔形或圓形,全緣,兩面近無毛。榕果成對或單生葉腋,近球形或橢圓形。
23.大葉水榕
別名:萬年青,池樹
喬木。樹皮灰色;小枝幼時微被柔毛。葉薄革質,長橢圓形,干後褐色至淺褐色,背面無毛。榕果成對腋生,球形,熟時橙黃色,頂部不為臍狀凸起。為紫膠蟲良好寄主樹。
24.定安榕
藤狀灌木。小枝幼時密被褐色短柔毛。葉兩列,薄革質,卵形或卵狀橢圓形,基部楔形,全緣,表面無毛,中脈和側脈下陷,背面幼時密被褐色短綿毛。
25.鵝鑾鼻蔓榕
俗名:鵝鑾鼻爬崖藤
匍匐性灌木。單葉互生,倒卵形,全緣葉,厚革質,葉柄褐色。隱花果腋生,洋梨形,外披粗毛。
26.菲律賓榕
常綠小喬木,枝條纖細,有時下垂,幼枝淡褐色或淡紅褐色,被毛。葉薄革質,表面微粗糙,長圓狀橢圓形或寬披針形。
27.多脈榕
藤狀灌木。幼枝散生淺褐色柔毛。葉兩列,革質,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榕果單生葉腋,球形,成熟黃色,無毛,無總梗或具短梗,口部苞片臍狀,基生苞片3,卵狀橢圓形。
28.褐葉榕
別名:毛榕
藤狀灌木,老枝無毛,幼枝密被深褐色粗毛。葉兩列,薄革質,全緣,長橢圓形,基部楔形,稀圓形,干後褐色,表面無毛或沿中脈或小脈疏被柔毛,背面幼時被柔毛,後脫落。
29.紅果對葉榕
本變種葉背面及榕果被黑褐色糙毛;榕果直徑12-15毫米,生於穿入泥土中落葉枝條上,成熟紅色,總梗短於5毫米。
30.紅莖榕
別名:落葉榕
落葉小喬木,枝紅色至淺褐色,皮孔明顯。葉干後紙質或膜質,寬卵形至卵圓形。
榕果單生或成對腋生,球形或扁球形,成熟時桔黃或紫紅色。
31.光葉榕
別名:平滑榕
攀援藤狀灌木或附生,通常光滑無毛。葉2列,膜質,圓形至寬卵形,基部圓形至淺心形,全緣,表面除中脈外無毛,背面無毛或薄被褐色柔毛。榕果單生或成對腋生,球形,幼時綠色,成熟紫色。
32.鉤毛榕
直立灌木,高3-6米;小枝圓柱形,幼嫩時被鉤狀毛和柔毛。葉近革質,倒卵狀鐮形,兩側極不對稱,基部狹楔形,表面深綠色,疏生貼伏柔毛和鉤狀毛,背面淺綠色,疏生鉤狀毛和柔毛。榕果具總梗,成對或成簇腋生,球形。
33.扶綏榕
灌木。小枝纖細,幼枝及葉柄微被毛。葉干後灰綠色,倒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基部楔形或微鈍,全緣,兩面無毛或疏被柔毛,背面和邊緣被鉤狀刺毛。果單生或成對腋生,圓錐狀橢圓形。
榕樹培植的四種扦插方式
榕樹培植的四種扦插方式有哪些?
一、靠接增粗:多年生之榕樁,主幹卻仍太小,或形態不理想,可用榕樹幼樹依附周圍靠接增粗。從山野挖掘榕坯,干雖古老,多樹根、枝不理想,可利用其老乾,用靠接辦法補干補根,三五年可初具景觀。為進一步提高觀賞價值,葉片較大的,可用小葉片樹種嫁接換冠。嫁接換冠要注意:高空芽接或枝接雖好,但技藝不純熟、氣溫不適度,成活率不高,最好是帶根帶泥高空靠接,即用小塑料袋包住根部帶泥靠接,成活率可達百分百。
二、合體拼栽扦插:合體拼栽是最理想的一種榕樹培植增粗促古的有效方法。根據造型設計,選取3~5株兩三年生幼樹,在清明後,按造型要求,截枝後根枝交叉拼合一體,用高培土方法,植盆養護,根據生長情況,修剪整形,並逐步去土理根露根,三年後即可成景。
三、多枝合插:清明節後,配合榕樹修剪,選取部分大小不一的培植枝條,截成高低不等的扦插枝,按造型要求,高低錯落,捆在一起,扦插於松泥中(分插後合植也可),使根系自然交叉。成活後在各枝相互連接處,用小刀劃破樹皮,使之吻合,粘為一體。重修一般在休眠期進行為好,以免白色黏液外流過多,影響植株生長。然後地栽,促根催壯,加速粘合,對僵死枝去除布嵌,粘連不妥的可遂年按上法補之。w w w b p369o m
四、老乾直插扦插:榕樹生命力強扦插易活,即使老扦插,只要盡心護理,一般都能成活。扦插培植的時間在清明前後、日平均氣溫
不低於20°C時進行為好。一般先地插後上盆,也可直接插於較高大的盆缸中,培育造型使升華成景,只要認真養護,三年即可理根提根。
對榕樹缺根的地方可用以下兩種方法處理:一是剝皮促根,即在需要長根部位,用小刀或木工鑿在樹幹上橫開寬1CM~2CM左右的小溝槽,剝去樹皮,如多處須補根,開槽則上下錯位,以便吸取營養而不致於創口周圍皮層壞死;二是靠接幼樹補根,即在需要補根位置,用利刀在樹幹上縱開一槽,然後用帶根幼苗,削去部分樹皮,嵌入槽縫,靠借固定,開槽長短寬窄要與靠接的幼苗相適應,待皮層完全粘合後,留根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