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國盆景賞石

國盆景賞石

發布時間: 2023-07-14 01:23:36

㈠ 故宮的御花園的三大奇石

御花園有三方來奇石為木變石,諸自葛拜北斗和海參石。海參石,系珊瑚排泄物化石,屬於中型觀賞石,為御苑傳承石中僅見。造型獨特,其形恰如一條條首尾相連的「海參」,因而被命名為「海參石」。

木變石」,另有硅化木、木化石、樹化玉等稱謂,屬於化石類觀賞石;始稱見於唐宋時期,宋代《雲林石譜》有述,故宮御花園唯此一件,且有乾隆御題之詩。

諸葛拜北斗石,從《觀賞石鑒評》標准上看,依照形、質、色、紋、韻要素分析。

形:上大下錐橢圓形。

質:硅質化程度較高,卵石。

色:灰白底色和輕褐色組成圖案。

(1)國盆景賞石擴展閱讀

御花園陳列的「盆景」賞石,數量約50方(峰),體量多為大中型,陳列形式以孤石為主,可分為岩石、化石兩大類,分為造型石、圖紋石、色質石三個亞類,概有靈璧石、太湖石、英德石、珊瑚、筍石、木變石、卵石、鍾乳石等約十個石種。

現存御花園的觀賞石,是明清山石盆景的傳承物,它使我們有幸看到了只有中國創造的「山石盆景」的成熟之物態,彌足珍貴。

㈡ 日本盆景的日本盆石

日本早先的賞石者,把一塊石頭看作自然的縮影,由衷地崇拜和喜愛它。不過,這種對於石頭的愛好,傳說是源自中國。中國古代人民認為岩石不單具有造化之奇,而且象徵著不變的節操和信義,民間早就流行將奇石作為案頭清供的風習。後來,這種風俗也在日本貴族中廣泛流傳平安時代(九世紀至十二世紀),日本民間僅將石頭作為一般的裝飾物陳設欣賞。但到足利時代(十五世紀),石頭則改放在盆中,並在其周圍撒上一些大小不同的砂,一般在婚禮、祖、奉神等典禮用種種不同形態的石頭加以裝飾,在這方面所作的大量嘗試,促進了盆石原型的逐漸形成。
進入江戶時代(十六世紀至十八世紀),盆石曾被作為表現名勝古跡的一種手段,成為記錄風景的一種特色載體。當時還流行以日本特有的詩歌來贊美盆石。 發展到近代,是在塗有黑漆的盆或板上放置天然的石頭,並在其周圍以白砂描繪風景,成為一種獨特的縮影藝術。此外,尚有在漆板上用粉糊粘砂的方法,以及使用帶色的砂繪制盆畫的工藝。
創作盆石的程序,首先根據構思在盆中恰當位置放上石頭,象徵山丘和岩石,成為風景的主體,然後以九種大小不同的砂粒繪制出溪畔、波浪、松柏、明月、太陽、雲雪等自然景物,使盆中的石頭與盆面的砂畫結合起來,形成一幅富有立體感的風景畫。最後,再放上柴門、牌坊、舟楫等擺件,以豐富內容、深化意境。
製作盆石有許多專用工具。譬如:擺放較大的砂粒,要用「箸」;擺放稍小的砂粒,用「丸匙」;再小一些的砂粒,用「砂匙」;最細小的砂粒,用「丸篩」。繪直線時,要用「霞板」(小木板)和「霞根」(一種羽毛);繪波浪時,要用「波根」(羽毛邊緣呈波狀)。此外,還有專門用來繪制太陽的小圓筒(銅皮製)、繪制月亮用的薄木片(刻有圓月或月牙形狀),等等。當需要掃掠盆面多餘的砂粒時,可用「掃除羽根」。砂粒可以反復使用。當一件作品完成並欣賞後,如覺得無需保留,可用棕帚和小簸萁將盆內所有砂粒掃聚一處,然後用網眼粗細不同的木框小篩(一般有幾只)將砂粒按大小區分開來,以便下一次使用。 數年前,日本著名的細種流盆石同好會曾在上海植物園舉辦「日本盆石展」。演示廳內,幾位盆石藝人同時進行即興創作表演。只見他們面向觀眾,儀態瀟灑,一個個以其嫻熟的技巧,分別創作出一件又一件充滿詩情畫意的盆石作品。其題材之新穎,畫面之生動,意境之深邃,令人不得不佩服他們深厚的藝術功力。
展出的盆石作品中,有不少是以中國風景為題材的,諸如「太湖夕照」、「萬里長城」、「頤和園」、「平沙落雁」、「黃山群峰」、「長江源流」、「泛舟灕江」等,好似一幅幅引人入勝的中國山水畫。固然,這一方面是為了表達對中國東道主的友好,但從中我們不難窺見,日本盆石藝術確實受到了中國傳統山水畫的深刻影響。當然,展品中也不乏地地道道的扶桑風光,如「雲上富士」、「日と波」、「島の盆」、「川口湖の春」等。日本盆石展,讓中國觀眾開了眼界,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中日文化之水乳交融。
日本盆石的藝術精粹——師法自然,借鑒畫理,小中見大,即景抒情,與中國山水盆景有異曲同工之妙。日本盆石,無愧為富有神奇魅力的東方傳統藝術。

㈢ 石界動態

Information in the stone field

中國觀賞石.3

2006年4月14日,中國觀賞石協會會長壽嘉華在國土資源部山水賓館會見了協會榮譽副會長、韓國壽石協會會長金秀卿先生,雙方就如何加強兩個協會及亞洲地區、其他各國之間的賞石文化交流與發展進行了廣泛的交談。

中國觀賞石.3

2006年4月22日,中國觀賞石協會組織秘書處全體人員參加了第37個「世界地球日」科普宣傳活動,並展出了部分觀賞石精品和發放有關觀賞石科普資料,向社會宣傳觀賞石科普知識,共接待參觀者和咨詢者近2000人。

2006年4月30日至5月7日,由國際盆栽協會(BCI)、順德區人民政府、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聯合主辦的「2006中國(陳村)國際盆景賞石博覽會暨首屆中國盆景收藏家藏品展」在廣東陳村花卉世界隆重舉行。博覽會吸引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名盆景賞石愛好者、收藏家和國內近萬名愛好者前來參加。中國觀賞石協會作為特別支持單位,會長壽嘉華出席了此次盛會,並代表協會簽署了《關於推動和促進國際盆景賞石文化交流與發展的共同宣言》(簡稱《陳村宣言》)。

中國觀賞石.3

中國觀賞石.3

「第七屆中國賞石展暨國際賞石展」於2006年5月1日至7日在昆明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次展會共展出來自國內外多家賞石社團的觀賞石3442件,評出金獎100件、銀獎261件、銅獎503件。此外,本次石展還舉辦了「百名海內外賞石名家品茶·論石·賦詩」活動。

中國觀賞石.3

2006年5月3日下午,為期4天的「第二屆上海多倫國際藏石名家邀請展」在上海市虹口區朱屺瞻藝術館開幕。本次石展,薈萃了來自全國各地的147件觀賞石,邀請了眾多國際觀賞石愛好者,有國際盆景(賞石)協會主席阿蘭·沃克,有義大利水石協會會長齊阿娜女士,還有十多個國家的石友自發組團前來參加。

中國觀賞石.3

2006年5月10日「第二屆中國宿州靈璧石文化節新聞發布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參加發布會的有本屆靈璧石文化節的主辦單位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觀賞石協會和承辦單位宿州市人民政府、安徽省國土資源廳、安徽省觀賞石協會、宿州市賞石學會以及新聞單位、各界石友。中國觀賞石協會將在此次文化節上對靈璧石精品組織鑒評,並舉行中國觀賞石協會靈璧石專業委員會成立掛牌儀式。

中國觀賞石.3

2006年5月12日,中國觀賞石協會會長壽嘉華簽發了將向北京奧組委提交的《關於舉辦迎奧運2008』北京中國觀賞石博覽會的請示》報告,希望藉此機會向世界各國朋友推薦中國的賞石文化,展示大自然的人文魅力,為北京奧運會增添光彩。

中國觀賞石.3

中國觀賞石協會於2006年5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開了中國觀賞石科普系列叢書編寫座談會,初步確定了叢書命題:《中國觀賞石入門》、《觀賞石採集、收藏與養護》、《觀賞石鑒賞》、《觀賞石與人文》、《觀賞石與宗教》、《觀賞石與園林》、《觀賞石與旅遊》、《觀賞石與健康》,預計年底前正式出版。

中國觀賞石協會於2006年5月25日正式印發了《首屆中國觀賞石——礦物晶體國際論壇暨精品展》一號通知。這一由中國觀賞石協會主辦的大型國際活動,將於10月9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這次論壇由瑞士AAA國際礦業公司承辦,國內外礦物領域的專家將圍繞七大議題作主題發言。論壇上,還將重點向參會代表推介國內外主要礦物產地及礦物勘探和收藏等相關信息。這次會展由中國地質學會等10家國內外單位協辦。目前,各項籌備工作正順利進行。

中國觀賞石.3

2006年6月1日,由中國觀賞石協會、國土資源部離退休幹部局首次聯合舉辦的「國土資源部老同志觀賞石講座暨小型觀賞石展」在國土資源部老幹部活動中心召開。中國觀賞石協會會長壽嘉華和離退休幹部局局長吳國華分別致辭。本次講座邀請了中國觀賞石協會科學顧問吳增福、沈寬主講。講座結束後,老幹部們饒有興趣地參觀了小型觀賞石展。

中國觀賞石.3

2006年6月3日下午,中國觀賞石協會會長壽嘉華在北京會見了台灣地區中華賞石文化協會林同濱理事長。雙方就協會工作進行了廣泛交流。林同濱理事長表示:舉辦2008年迎奧運觀賞石博覽會是賞石界共同的大事,我們也要積極准備選送觀賞石精品到北京參展。

中國觀賞石.3

為加強與各地觀賞石協會及廣大石友的溝通與交流,及時、准確地反映各地觀賞石界的動態,中國觀賞石協會將組建通訊員隊伍列入今年工作重點之一。經各地協會推薦及個人報名,於2006年5月底確定了22名首批通訊員隊伍。6月17日至18日,在河南省鄭州防空兵指揮學院,中國觀賞石協會舉辦了第一次通訊員會議。會議明確了通訊員職責、任務以及做好通訊員工作的要求和措施。

中國觀賞石.3

山東省觀賞石協會於2006年6月18日在山東省濟南市成立。這是在中國觀賞石協會成立後,新成立的省級觀賞石協會,業務主管單位為山東省國土資源廳。中國觀賞石協會會長壽嘉華參加了成立大會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由蘭州市文化出版局、甘肅省黃河石協會主辦的2006蘭州全國奇石邀請展,於2006年6月30日至7月9日在蘭州市舉辦,中國觀賞石協會在本次展會上將進行第二次觀賞石鑒評標准試評,並組織圖紋石鑒評專題研討。

㈣ 觀賞石有哪些主要種類

家庭觀賞石種類有以下
1、竹葉石
竹葉石,又稱豆瓣石,產於河北省邢台縣太行山區。該石呈金黃、深紫、青藍等色,石體上鑲嵌著似竹葉狀的條紋,其紋理有的平整,有的凸起於石面,清新素雅。
2、太行豹皮石
太行豹皮石,也稱虎皮石,產於河北省石家莊西部太行山區。該石外表光潔滑潤,有狀似虎皮、豹皮一樣的斑斕色彩,紋理、色澤亦都很美。
3、淶水雲紋石
淶水雲紋石,產於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該石屬沉積岩,其雲紋由岩石不同物質的層狀構造經自然風化後形成,常呈現各種似深山繞霧狀的景象。
4、上水石
上水石,產於河北省邯鄲市磁縣、保定市易縣等地。該石上水性能強,盆中蓄水後,傾刻可吸到頂端。石上可栽植野草、蘚苔,青翠蒼潤,為製作盆景的佳石。

㈤ 中國的觀賞石分布區域

要真正與觀賞石交朋友,愛石者只有親臨現場(產地)去尋找、採集觀賞石,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充分的滿足、深刻的體會和更多的收獲。尋找觀賞石應具備的要素是:

①要有藝術鑒賞力。觀賞石是大自然造就的天然藝術品,尋找觀賞石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發現過程。要做到善於發現,就要有一定的藝術、文化修養。

觀賞石是在長期復雜的地質作用過程中,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的,是天然藝術品。一些地質工作者對觀賞石的形成過程、產出規律和成因並不陌生,但往往不了解觀賞石的藝術性,而對一般藏石愛好者來說,往往只強調其藝術性,但不知形成觀賞石這種藝術性的奧秘。所以只有走科學與文化相結合的道路,才能在標本的尋找、收集和賞析中,從其造型、紋理、圖案中產生出無限的聯想,高度認識到觀賞石的豐富內涵。

藝術鑒賞力的提高,主要是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拓寬知識面,培養熱愛自然、投身自然的品質。歷代不少有價值的觀賞石多出自文化名人;當今從事美術工藝、雕刻繪畫、攝影創作、根藝製作及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人,也多能較快地轉向從事觀賞石領域的研究。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他們知識面的廣博和鑒賞力的高超。

②熱愛大自然,勇於踏遍干山萬水。我國國土遼闊(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5.6%),地質條件及自然地理條件復雜。有距今20多億年前的太古代一直到幾千萬年、幾百萬年前形成的中生代和新生代的礦物、岩石和化石;有各個地質時代的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和成礦作用造就的豐富的觀賞石資源。高原、山區、盆地、丘陵、平原以及湖、海、江、河都可以成為各類觀賞石的蘊藏之地。就連沙漠戈壁也同樣可尋到獨具特色的觀賞石。在這豐富資源的大地上,只要觀賞石愛好者勇於跋山涉水,在大自然中不懈地尋找,就一定有所收獲。節假日外出郊遊或垂釣江河都有採集到觀賞石的機會,特別是山區具有礫灘的河谷地帶,獲得觀賞石的可能性更多。

③掌握地質條件與觀賞石的內在聯系。觀賞石的種類、質地、塊度大小、顏色、紋理等等特徵,都取決於一定的地質條件。兩者之間有密切的因果關系。例如:想找火山彈就必須到火山口附近地帶去,而且火山所噴出的岩漿,必須具有含鐵鎂質較高、二氧化硅相應較低(基性岩漿)的特徵;又如表面具有網狀脈穿插的觀賞石多是岩石受到斷裂構造(斷層或節理)改造後,礦物質沿裂隙或角礫間的空隙充填沉澱而成,尋求這類觀賞石就應到斷裂構造發育的地區去找;再如聞名世界的蝙蝠石(或稱石燕石),只產在我國華北地區距今5億多年(寒武紀)的沉積岩中,是一種三葉蟲尾甲化石。以上所述,就是觀賞石形成時間的專屬性,分布產地的區域性。即一定的觀賞石只能在一定的地質條件下和一定的地質歷史時期才能形成。所以,要有效地尋找種類較全,收藏價值較高的觀賞石標本,就應該了解一些與之相關的基本地質知識。

對廣大觀賞石愛好者來說,必須盡可能學習一些地質學基礎知識。有了初步的地質學知識,不僅有助於尋找觀賞石,而且還有助於解釋石品的形成原因(地質成因),從而能科學地透徹理解標本中的每種特徵是如何受自然力造就而成,分析和追溯它的形成歷史,這樣,賞石的意境就更上一層樓了。這種利用當今的地質現象,去解釋已經逝去的地質歷史時期地質作用的方法,稱之為「推今及古」的現實主義思維方法。

地質作用是指由於地球自身的引力、重力、自轉能量、地球的熱力等等以及受太陽的引力、熱力、日月潮汐力等等所引起的地殼物質(主要是各種岩石)的變化和運動的復雜過程。

從地球形成算起,已經46億年了從遠古時代起,地質作用就在每時每刻不斷地進行著,改造著地殼岩石的面貌。新的礦物、新的岩石不斷產生,並不斷地被地質作用再次改造,這樣經歷了將近30億年。真正的人類(智人)還沒有出現的這段時間就叫做「地質歷史時期」(簡稱地史時期)。在被人們收藏的化石觀賞石中,絕大部分是距今幾億年前(古生代)的無脊椎動物和低等植物化石;還有距今6000萬年至2億年前(中生代)的脊椎動物,特別是爬行動物和較高等的植物化石;也有距今幾十萬年至距今五千萬年前(新生代)的哺乳動物和高等植物化石。

地球的成分、組成、結構、狀態十分復雜,地球內部的及表層的物質運動包含了無機界和有機界的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復雜運動形式,有上千度高溫的熾熱和復雜成分的熔漿,有冰天雪地的冰凍世界;有高聳入雲的崇山峻嶺;有水深萬丈的海底深淵,有常溫常壓的地表條件,也有高溫高壓的地下條件,表明了地質作用是一個千變萬化的復雜過程

㈥ 第三屆京津冀精品盆景暨賞石書畫藝術展開幕一覽

第三屆京津冀精品盆景暨賞石書畫藝術展開幕一覽

為弘揚中國傳統盆景賞石藝術,提升盆景藝術創作和賞石書畫的鑒賞水平,堅持文化自信,弘揚祖國傳統文化,以高雅藝術引領社會風尚,推動京津冀文化交流與合作,互相促進,協同發展。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天津市水上公園管理處、天津市花卉盆景協會、北京市盆景協會、河北省盆景雅石行業協會、天津市公共關系協會、天津市南開畫院主辦的「中國·天津|第三屆京津冀盆景賞石書畫藝術展」在天津水上公園舉辦。 2019年6月8日上午。由中盆會大師和監委組成的評選委員會,在165盆作品中,評選出金獎14盆,銀獎32盆,銅獎33盆,總計79盆。

應邀嘉賓有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副秘書長杜雪凌女士;世界盆景友好聯盟榮譽主席胡運驊;中園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常務副理事長李克文;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秘書長中國盆景藝術大師史佩元;中國盆景藝術大師鄭永泰、黃敖訓、李雲龍;中盆會網站劉芳林、張福祿;北京盆景協會理事長沈方;河北省盆景雅石行業協會會長吳振文等。

天津市方面出席開幕式領導:原中共天津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雲鵬、原天津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副主任楊福春、原天津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李福海、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巡視員翟千德、原天津市《今晚報》社社長賈長華、原天津市市容和園林管理委員會巡視員、中國動物園協會副會長張群芳、天津市華夏未來教育集團董事長、天津市公共關系協會會長趙騫、中國觀賞石協會顧問、中國收藏家協會賞石鑒賞家文甡、天津大學建築設計規劃總院總建築師張華、天津市北方創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學剛、天津市寶成集團董事長柴寶成、天津市水上公園管理處處長佟寶君、南開區文化和旅遊局黨委書記、局長馬文清、天津市花卉盆景協會理事長李懷斌、天津市南開畫院院長邢立宏、日本神戶市政府駐中國總代表處、神戶國際合作交流中心天津代表處首席代表梅澤章、代表吳易舒。

支持單位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中國觀賞石協會、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員會

主辦單位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天津市水上公園管理處、天津市花卉盆景協會、北京市盆景協會、河北省盆景雅石行業協會、天津市公共關系協會、天津市南開畫院

熱點內容
向日葵花藝 發布:2025-02-08 05:57:59 瀏覽:196
盆景自然照 發布:2025-02-08 05:43:42 瀏覽:766
玫瑰保濕柔 發布:2025-02-08 05:36:35 瀏覽:237
桃花盆景製作方法 發布:2025-02-08 05:31:35 瀏覽:416
中國畫荷花水墨畫視頻 發布:2025-02-08 05:21:06 瀏覽:899
荷花棗泥酥 發布:2025-02-08 05:21:05 瀏覽:454
一朵花水彩 發布:2025-02-08 05:16:50 瀏覽:659
百合烏葯 發布:2025-02-08 05:05:23 瀏覽:265
種什麼綠植送女生 發布:2025-02-08 04:50:13 瀏覽:95
丁香與高血壓 發布:2025-02-08 04:48:08 瀏覽: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