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棘里盆景
❶ 性狀優良的地被樹種有哪些
1.鋪地柏(Sabina procumbens)
又稱偃柏、匍地柏。柏科,圓柏屬。常綠匍匍小灌木,株高達75厘米,樹幅2米,貼近地面伏生。葉全為刺狀,3葉交叉輪生。葉長6~8毫米,葉面有2條白色氣孔線。原產日本,我國各地園林有栽培。喜光,耐乾旱瘠薄。喜石灰質土壤,不耐澇。宜配植於岩石園或草坪角隅地被用。亦常盆栽,製作盆景。
2.偃松
松科,松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樹干多橫卧狀,1年生小枝褐色,密被柔毛。針葉5枚一束,較細,硬直而微彎,長3~8厘米。產東北長白山海拔1800米以上,小興安嶺1000米以上,大興安嶺600~1000米等土層淺薄的寒冷地帶。耐寒、耐瘠薄、喜陰濕,常與矮檜(西伯利亞刺柏,Juniperus sibirica)等混生,形成茂密的矮林。栽培品種:①短蘭偃松(cv.Dwarf Blue),矮灌木,冠幅大於樹高,葉粉藍色。德國品種。②粉葉偃松(cv.Glauca),寬闊灌木,生長緩慢,小枝強健。葉灰藍色。荷蘭品種。
3.八角金盤
五加科,八角金盤屬。常綠灌木。葉7~9掌狀深裂,基部心形,葉面有光澤。花白色,夏秋開放。原產日本,長江流域以南有栽培。喜陰濕通風環境,在排水良好而肥沃的微酸性壤土上生長茂盛,不耐旱,稍畏寒,對二氧化硫抗性較強。綠葉扶疏,葉緣有時為金黃色,狀若金盤。樹冠傘形,婀娜可愛,可在林下栽植,亦適宜植於庭前、門旁,窗邊、欄下、牆隅及建築物背陰面;若與山石結合,點綴在溪流之旁、橋池之畔,頗覺幽美。
4.桃葉珊瑚
山茱萸科,桃葉珊瑚屬。常綠灌木。小枝圓,被柔毛。葉對生,薄革質,窄長圓形。花單性或雜性,雌雄異株,雄花成總狀圓錐花序;雌花序長3~5厘米,密被硬毛,果深紅色。產於台灣、廣東、雲南、湖北。喜濕潤、半陰環境,要求土壤肥沃疏鬆、排水良好,不甚耐寒。枝繁葉茂,凌冬不凋,果鮮艷悅目,是觀果、觀葉之佳木。宜配置門庭樹下、庭院牆隅、池畔湖邊和溪流林下通風、陰濕之處。若植為山崖地被,或作叢林的下木覆蓋,亦很得體。
5.金絲桃
金絲桃科,金絲桃屬。半常綠灌木,株高60~80厘米。分枝極稠密,小枝對生,紅褐色。單葉無柄,對生,橢圓狀披針形,葉鈍尖,全緣,正面綠色,背麵粉綠色。花鮮黃色,雄蕊花絲多而細長、金黃色,花冠狀似桃花、5瓣,故名金絲桃。花期6~9月。我國原產,主要分布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蘇、江西、四川、廣東等地。喜光又耐陰,喜肥沃濕潤的沙質壤土。不太耐寒,北方須選小氣候條件較好的環境種植。金絲桃植株低矮開展,發枝能力極強,覆蓋效果好,花葉秀麗,姿態瀟灑,是理想的地被樹種。入冬後對地上部分進行更新修剪,第二年生長更加茂盛。適於草地、林緣、疏林下叢植,亦可作花籬應用。同屬種:①多葉金絲桃(H.polyphyllum),原產小亞細亞,現歐美、日本均有栽培。栽培容易,管理粗放,其老枝接觸土壤可節節生根,藉枝條的延伸和種子的自播迅速擴大覆蓋面積。②金絲梅(H.patulum),外形很像金絲桃。小枝有棱,花絲短於花瓣,葉更接近於寬橢卵形,枝更開張,是與金絲桃主要區別。上海地區種植的多葉金絲桃是1976年從葡萄牙引進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老枝稍木質化,紫紅至紫褐色,匍匐生長,株高50厘米。葉橢圓形,交互對生,葉片密布粉綠色透明油腺點,葉緣和葉背有黑色腺點。聚傘花序密集頂生,花黃色,花瓣端有黑色腺點,花期7~8月。枝葉較金絲桃茂密,基本常綠,入冬少數老葉枯萎,多數葉片轉變為紫紅至粉紫紅色,十分艷麗,是一種理想的地被植物。亦可用作花壇、花境的鑲邊材料,點綴假山更顯雅緻。
6.金縷梅
金縷梅科,金縷梅屬。落葉小喬木,常呈灌木狀。嫩枝及頂芽被灰黃色星狀茸毛,葉寬倒卵形。花序腋生,無花梗,花期4~5月,花瓣黃白色。產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廣西等地。喜光,耐半陰,好溫暖、濕潤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早春先葉開花,金瓣如縷,翩翩起舞,望之如蠟梅,為著名觀花樹種。宜植於庭院、水濱、池畔、亭際及大樹之旁。若與紫荊配植,頗具特色。金縷梅也是切花、製作盆景的好材料。
7.海仙花
忍冬科,錦帶花屬。落葉灌木,株高達3米。樹皮灰色,幼枝具4棱,小枝粗。葉寬橢圓形或倒卵形,先端驟尖,具細鈍鋸齒。花期5~6月,花淡紅或帶黃白色,後變深紅帶紫色。產於華東地區。喜光,耐陰,耐寒,怕水澇,在深厚濕潤、富含腐殖質壤土上生長良好,對氯化氫等有毒氣體抗性強。花紅似火,適於湖畔、綠樹叢中地被群植。或用於庭園角隅作花籬栽植,效果亦佳。
8.糯米條
忍冬科,六道木屬。落葉灌木,株高達2米。小枝細,被柔毛。單葉對生,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2~5厘米。花單生或雙生,花冠漏斗形,被柔毛,5裂,白色至粉紅色,芳香,花期6~9月。產於長江以南各地。喜光,略耐陰,耐乾旱瘠薄。根系發達,萌芽性強。枝條拱垂,落葉很晚。顯花期長,密集枝端,且具芳香;花後瘦果萼片紅色,亦可觀賞。適於池畔,路邊,草地,牆隅叢植;亦可植作花籬,在常綠林中點綴,分外悅目。可盆栽,是良好的切花用材。
9.小紫珠
又稱白棠子樹。馬鞭草科,紫珠屬。落葉或常綠直立灌木,株高1~2米。小枝帶紫紅色,略具星狀毛。葉狹倒卵形。聚傘花序,苞片條形,花萼杯狀,花冠紫紅色;花期8月。果實球形,藍紫色,果熟10~11月。產我國中部及東部,包括華東、華中和華南。越南、日本亦有分布。喜光,喜肥沃濕潤土壤,耐寒性尚強,北京可露地栽培。入秋紫果累累,色美而有光澤,狀如瑪瑙,為庭園中美麗的觀果灌木。多用於基礎地被栽植,植於草坪邊緣、假山旁、常綠樹前效果亦好。果枝可作切枝。同屬種:日本紫珠(C.japonica),灌木,高約2米。小枝無毛。葉變異大,卵形、倒卵形至卵狀橢圓形。聚傘花序,花冠淡紫紅色或白色。果球形,紫色。產於山東、安徽、浙江、江蘇、湖南、湖北、陝西、甘肅等省。
10.馬纓丹
又稱五色梅。馬鞭草科,馬纓丹屬。落葉直立或半藤本灌木,株高1~2米。莖四棱形,有糙毛,常具下彎的皮刺。單葉對生,具皺褶,揉爛後有強烈的氣味,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頭狀花序腋生,花初開時黃色或粉紅,漸變成橘紅色,最後變深紅色;苞片披針形,花萼筒狀,花冠4~5裂。在海南、廣州全年開花,北京7~8月開花。變種:紅花馬櫻丹(var.sanguinea),花初開時橘黃色,後變鮮紅色,極美麗。原產美洲熱帶地區,在我國海南、廣州、台灣、香港等現已歸化成野生狀態。華東、華北常盆栽觀賞,華南可集中栽培作為開花地被。
11.枸杞
茄科,枸杞屬。落葉灌木,株高1~2米。枝細長、柔弱,常彎曲下垂,有棘刺,葉卵形至倒卵狀披針形。花常1~4朵簇生於葉腋,花梗細,花冠淡紫色,花冠筒部稍寬。果卵形或長橢圓狀卵形,紅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原產亞洲東部及歐洲。我國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和栽培。喜光,不耐陰。喜涼爽氣候,耐寒,耐瘠薄,耐乾旱,耐鹽鹼。不耐水濕,喜在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上生長。枝葉繁茂,葉色艷綠,果色迷人。可在鹽鹼地推廣栽植,反應良好。
12.石岩杜鵑
又稱日本杜鵑。杜鵑花科,杜鵑花屬。常綠或半常綠矮生灌木,有時呈平卧狀,株叢高度和蓬徑約40~80厘米。枝開展,分枝密,小枝密生褐色毛。單葉互生,春葉橢圓形,秋葉披針形或倒卵圓形,質地厚,有光澤,邊緣及兩面有毛。花2至數朵,簇生於當年新梢的頂端,花徑4~5厘米,花色橘紅至深紅,花期5~6月。盛花季節,花葉錦綉,是理想的矮生型灌木地被樹種。花開時節,紅艷如毯,滿園增輝。原產日本,我國各地多有栽培,其中青島栽培歷史最久。喜半陰環境,最適於林緣成片栽植。排水良好的岩石園及假山石縫間亦均適於種植。
13.錦綉杜鵑
杜鵑花科,杜鵑花屬。常綠灌木,株高1~2米。分枝稀疏。葉長橢圓形,長3~6厘米。花期5月。花1~3朵頂生枝端,芳香,徑4.5~7厘米,薔薇紫色、紫紅色、鮮玫瑰紅色等,有深紫色斑點;花萼大,萼片長1~1.5厘米,有褐色毛。原產我國,各地多見栽培,栽培品種繁多。喜酸性土,忌鹼性和黏質土壤。喜涼爽濕潤的氣候,懼烈日暴曬,喜半陰。不甚耐寒,如溫度低於-8℃,就要落葉。
14.百里香
唇形科,百里香屬。落葉小灌木。莖沿地表匍匐生長,小枝直立或斜生,株高不足15厘米,枝帶紅紫色,密生細長。葉有短柄,橢圓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被白色粗毛,全緣,葉面有腺點,枝葉有芳香。花集生枝端,傘房花序或頭狀花序,花冠淡紫色或粉紅色,花期6~9月。我國甘肅、陝西、山西、青海、河北等地均有分布。野生性強,喜陽光,耐乾旱,耐寒,耐貧瘠土壤,要求排水良好的緩坡或平坦之地。百里香小花密集,芳香,植株矮小,匍地而生,覆蓋面大。莖蔓細長,交叉生長,容易形成厚實的、有彈性的地被層,是芳香型觀花地被植物,適於向陽處片植。
15.白刺
蒺藜科,白刺屬。落葉小灌木,枝常匍匍地面生長,株高僅0.5~1米。樹皮淡黃色,多分枝,小枝灰白色,尖端刺狀。葉密生在嫩枝上,4~5枚簇生,倒卵狀長橢圓形,灰綠色,肉質,被細絹毛,無葉柄。花序頂生,蠍尾狀聚傘花序,萼片三角形、綠色,花瓣黃白色,長圓形、微內曲。果圓錐狀球形,熟時紫紅色。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分布於我國西北及北部各地。喜光,耐寒,耐乾旱,適宜於沙荒地及鹽漬性的沙淤土生長。根系發達,在飛沙地常匍匍生長。適應性強,栽培管理粗放,可放任自然生長。花、果共賞,果實酸甜可食,種子能榨油代糧。沿海可開發作為抗鹽鹼優良覆蓋地被,防風固沙效果好。
16.山葡萄
又稱蛇葡萄。葡萄科,白蘞屬。落葉藤木。枝粗壯,卷須有分叉,山野林下匍匐生長。葉紙質,寬卵形,深綠色,頂端3淺裂,邊緣有鋸齒,葉柄有毛。聚傘花序與葉對生,花黃綠色。漿果近球形,鮮藍色。中國、朝鮮、日本、俄羅斯遠東地區均有分布。我國從東北至廣東都有野生。喜潮濕涼爽氣候。要求土層深厚,排水良好。抗性強,管理粗放,可任其自然生長。山葡萄枝葉繁茂,覆蓋率高,葉形漂亮,晚秋經霜後葉片鮮紅,是良好的耐陰觀葉藤本地被,能控制林下雜草滋生。栽培種:①律葉蛇葡萄(A.humulifolia),卷須與葉對生,分叉,葉質堅韌,寬卵形。聚傘花序與葉對生,果扁球形,淡黃至淡藍色。②三裂葉蛇葡萄(A.delavayana),小枝常紅色,葉片全裂,少數單葉淺裂,邊緣均有帶凸尖的圓齒。聚傘花序與葉對生,花淡綠色,果扁球形,藍紫色。③掌裂草葡萄(A.aconitifolia var.glabra),枝細長,3~5全裂掌狀葉,邊緣有不規則粗鋸齒。聚傘花序小,果扁球形,橙黃色。幾種均適宜作地被栽培。
17.菲白竹
禾本科,赤竹屬。地下莖復軸叢生型,低矮竹類,稈高10~30厘米,每稈2至數分枝或下部為1分枝,小枝有葉數枚。葉鞘淡綠色,鞘口有數條白色遂毛。葉片狹披針形,綠色夾有不規則的明顯白色縱條紋,葉緣有纖毛,有很明顯的細橫脈,葉柄極短。筍期4~5月。原產日本,我國近年引入栽培。夏季怕炎熱及烈日暴曬,耐陰,喜溫暖及濕潤氣候,淺根性,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稈莖低矮,適宜林下作地被栽培,或嵌植於山石旁作景觀樹應用,也可用於盆景中作陪襯栽培。
18.菲黃竹
禾本科,赤竹屬。稈高20~40厘米,徑0.1~0.2厘米。每稈數分枝,每小枝著葉6~8枚,葉披針形,長15~20厘米,寬15~26毫米。初夏時,黃色的葉片上出現大量綠色條紋,顯得特別美麗;至仲夏,葉片上的綠色條紋與黃色底色界限模糊。從春天到早夏可作盆景觀賞。在日本廣泛用於室外地栽或室內盆栽,南京、杭州有引種。
19.爬地竹
禾本科,赤竹屬。稈高30~50厘米,徑0.2~0.3厘米,節間長約10厘米。籜鞘綠色,短於節間,稈綠色無毛,節下具窄白粉環。籜鞘基部具白色長纖毛,邊緣具淡棕色纖毛。籜耳無,籜舌幾不見。稈下部籜葉小,至上部才為葉片狀,卵狀披針形,綠色,偶具黃或白色縱條紋。筍期4~5月。宜於庭園鋪地栽植。分布浙江、江蘇。
20.翠竹
禾本科,赤竹屬。是一種生長特別矮小的竹種,稈高20~40厘米。原產日本,浙江、江蘇、上海引入栽培。根淺生,不耐乾旱。植叢低矮,適於作大型盆景的盆面地被栽植,可增添大型盆景植物的觀賞效果。變種:無毛翠竹(var.disticha),又稱日本綠竹。稈高20~30厘米,徑0.1~0.2厘米,每節1分枝,直伸,枝較長。稈籜短於節間,無毛。每小枝具葉4~10枚,披針形,葉長3~5厘米,寬0.3~0.5厘米,兩列狀排列,翠綠色。極適於作地被與盆栽觀賞。原產日本,江蘇、浙江及上海有栽培。
❷ 苘麻、蒺藜、狗尾巴草
一、苘麻[qingma]
小時候房前屋後的零星地雞刨地,種莊稼是不行的,不等露頭就被散養的雞給刨了,剛剛出苗就讓雞給咄了。真沒好辦法,要麼隊里派人看著,要麼就種上苘麻,雞不食之。
初夏的時候就長一小人高了。我們一些男孩子光著屁股鑽到裡面,嘻嘻哈哈玩的不亦說乎,也不嫌刺蝟。肚子若是覺著餓了就摘幾個未開花的苘麻骨朵,剝開外衣露出黃色蕾泡饃填到嘴裡,鮮潤黏黏,嫩的苘饅頭也能充飢。只是胞衣多絨毛小刺,吃多了舌尖發麻。
苘麻成熟後,用鐮刀割下,捆成腰粗大小一捆一捆的,放在池塘里連在一起像是放竹排,上面用重物壓著致全部浸沒水中,趁著伏天高溫漚著,待表皮腐爛撈出剝下綿白纖維,沖洗干凈晾曬,可用來做繩索麻袋。這些綠色環保可降解的苘麻纖維,慢慢地被塑料化纖所取代,因此大片區域種植隨著八十年代土地承包悄然落幕,偶爾還能在一些濕地荷塘廢墟處見到零散的幾株,都是低矮多杈野生的。
二、蒺藜[jili]
小時候常聽說書人講馬陵古戰場。就在我們村南有座山叫馬陵山,向南綿延數百里。在這大山的峽谷里發生了一場著名的戰役即「馬陵之戰」。 齊國軍師孫臏利用魏國大將龐涓的弱點,製造假象,減灶誘敵,設伏將其聚殲。
據傳龐涓和孫臏師出同門,因嫉妒孫臏的才能,龐恐其賢於己,遂將孫臏誆至魏國設計誣陷,颳去他的膝蓋骨致殘。孫臏在魏國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他裝瘋賣傻麻痹龐涓的戒備,最終逃回齊國官拜軍師。君子復仇,十年不晚,故而有了後來的伏擊馬陵。
龐涓戰敗後,自刎而死,無人為其殮葬,狗咬狼拽,碎骨散落,經風吹日曬,化作民間傳說的蒺藜,禍害無辜百姓。那時也沒有其它的宣傳工具,全憑說書的一張嘴,龐涓的德行固然可憎,但不至於如此恨之入骨。就像今天發生的某件缺德事,有人就會在微信朋友圈裡發泄說,傳死他!
記得小時候,越是沒有鞋穿,可偏偏處處是荊棘,田埂地頭路邊草叢橫直蔓延大蒺藜,稍不留神就扎了手扎了腳,現在想想都渾身顫抖酥麻。
現在生活變好了,也不用赤腳走路了,也不用割草喂豬喂牛了,也不用頂著烈日揮汗如雨鋤地了,忽然察覺原來那些放射狀大株蒺藜不見了,還能是農葯化肥除草劑的功勞?
三、狗尾巴草
花語:1.暗戀
偷偷的暗戀著你,就是對喜歡的人始終無法找到合適的機會表達自己的情感,就這樣悄沒聲兒的陪伴著。
花語:2.堅韌
在溫暖乾燥的環境下可生長的更好,寓意著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像狗尾巴草一樣,不要輕易的放棄。
我非常贊賞狗尾巴草的堅韌品格,雖然不怎麼華貴,但是也不氣餒自卑。有一丁點縫隙它就鑽進去,生根發芽佔領之。你若真得生氣了一把把把它薅掉,它也沒有一丁點兒脾氣。反正它有的是時間,等你累了鬆懈了,它又悄沒聲兒的洶涌崛起。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張揚的必摧之,弱不禁風的不爭不搶的反而能尋得一席之地,只要想遠離繁華的鬧市。
苘麻與耕牛是千年農耕文明的功臣,一旦退出就意味著時代的變遷,那一曲曲凄婉悠揚,高亢奔放的勞動號子在夜空里迴旋激盪;而蒺藜既是一個使壞者,又是一個受害者,真得應驗了那句古話:多行不義必自斃。而後又聞之,因種類各異,沙白蒺藜之果實具有滋補固精,養肝明目的功效。
功能與主治:
肝腎不足,腰膝酸痛,遺精早泄,遺尿尿頻,頭昏目暗,耳鳴眩暈,白帶過多。詳見《中葯大辭典》。
在我看來,還是狗尾巴草最懂人的心性,做人如做草一般,溫和謙卑,悄無聲息,趁他人卧榻避暑之際,它早已風靡全球根植營盤連磚縫都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