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盆景梅
梅花對水分敏感,盆土長期過濕,易引起黃葉,甚至爛根、落葉;盆土長期乾旱也易造成落葉。因此澆水要「見干見濕」,不幹不澆,澆就澆透。雨天避免積水。當新枝長到20~25厘米長時須注意適當扣水,使盆土偏干,抑制新梢伸長,促進花芽分化。伏天水分不足易落葉和影響花芽形成。生長旺盛期每天澆一次水。秋涼後澆水量要逐漸減少,以利枝條充實。
梅花不喜大肥,當新梢長到約5厘米時,可施一次稀薄的麻醬水,促使枝條生長健壯。長葉時肥水要充足,一般每月應施一次稀薄液肥,以促進枝葉茂盛。待枝條長到20~25厘米時應節制肥水,夏末秋初施兩次追肥,以促進花芽分化。每次施肥後都應注意及時澆水和鬆土,以保持盆土疏鬆,以利根系發育。
"role="figure梅花
Ⅱ 盆栽蝴蝶梅的養殖方法
蝴蝶梅是歐洲常見的野花物種,也常栽培於公園中,是冰島、波蘭的國花。下面是由我整理的養殖盆栽蝴蝶梅的 方法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盆栽蝴蝶梅的養殖方法:播種播種法,華南地區以秋、冬為播種適期,種子發芽適溫約15~20℃。將種子均勻撒播於細蛇木屑中,保持適潤,約經10~15天發芽。若氣溫太高,不易發芽,可先催芽再播種,用半張衛生紙折疊成方形,裝入小型塑膠拉鏈袋,再滴水少許,使衛生紙充分吸水,然後將種子倒入袋內,再將袋口密封,放置冰箱5~8℃環境中,約經6~7天再取出播種。發芽成苗後本葉發至2~3枚時,假植於育苗盆中,施肥1~2次,本葉發至5~7片再移植栽培。
盆栽蝴蝶梅的養殖方法:基本養護生長發育不良,且不能結實。如果光照不足,亦開花不佳。
(1) 溫度
人冬後苗仍然較幼嫩,應適度防寒。
(2) 光照
冬季給予充分光照。
(3) 水肥
冬季充分澆水。生長期內要勤施肥、除草,開花後停止施肥。栽培中水肥充足,才能使花多、花大、花期長。
盆栽蝴蝶梅養殖方法:病害防治
灰霉病
加強通風,控制 種植 密度,澆水避免淋澆,澆水後通風。及時清理凋謝衰老的組織,避免出現傷口。用煙劑和交替使用葯劑。噴霧後及時通風散濕。發病初期,噴施50%速克靈1000倍液或多菌靈500~1000倍液、百菌清700-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還可用熏靈煙劑。
炭疽病
秋末冬初,將圃地內的病株殘體集中燒毀;生長期內發現病葉、病花及時摘除處理。發病初期噴灑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60%炭疽福美800~1000倍液、50%多菌靈500~600倍液。
碎色病(病毒病、花葉病)
主要以蚜蟲傳毒。防治蚜蟲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和2.5%魚藤精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交替使用3~4次,隔7-10天噴施1次。對初發病的植株,用1.5%植病靈乳劑7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劑200倍液,隔7~10天1次,連用3~4次,前密後疏。
葉斑病
清除病殘體,集中燒毀。用53.8%可殺得2000干懸浮劑10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700倍液、30%氧氯化銅懸浮劑600倍液、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50%甲基硫菌靈·硫磺懸浮劑800倍液噴霧防治。
輪紋病
清除落葉燒毀。進入雨季用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抗枯寧800~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噴霧防治。嚴重時用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l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0%代森鋅錳、80%噴克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隔10天噴1次,連用2-3次。褐斑病
新葉展開時,用0.5%波爾多液加黏著劑,隔10~15天1次,或用50%多霉靈可濕性粉劑l000倍液、40%百菌清懸浮劑500倍液、50%甲基硫菌靈·硫磺懸浮劑800倍液、50%殺菌王(氯溴異氰脲酸)水溶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防治。
金龜子
幼蟲(蠐螬)用米樂爾顆粒施入土壤內或撒施,或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50%速滅威粉劑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加1000~1500倍液潑澆受害植株根際,如對23cm(7寸)盆,每次用葯液100~200ml。
線蟲
用7051殺蟲素(阿維菌素aver-mectins)2000~3000倍液或用米樂爾顆粒劑施入土壤。
蝸牛
用密達或梅塔撒施或人工清除。
蛞蝓
用8%滅蝸靈顆粒或6%米達殺螺顆粒撒在盆栽植株附近土面上。也可用3%石灰水或氨水100倍液噴在植株上防治。再者,三色堇的病、蟲害還有鳳仙花白粉病、立枯病、缺鎂症、缺錳症、缺鐵症、茄廿八星瓢蟲、短額負蝗、薊馬等危害。
瘡痂病
用50%多菌靈膠懸劑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
曲頂病
發現病株拔除燒毀。防止葉蟬,消滅菟絲子。
腐爛病
病原菌為尖鐮孢。發現病株,挖出燒毀,將病穴更換新土,或用0.1%甲醛進行土壤消毒。發病初期,用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0.5%波爾多液噴霧防治。
銹病
用75%氧化萎秀靈3000倍液或25%粉銹寧1500~2500倍液、65%代森鋅600倍液噴霧預防。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或50%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75%百菌清600~800倍液噴霧防治。發病後用97%敵銹鈉250~300倍液加0.1%洗衣粉,隔12~15天噴1次,連用2-3次。
幼苗立枯病
用立枯靈、甲羥異惡唑或克菌丹澆灌。
蟎
用乙酯殺蟎醇噴灑。
紅蜘蛛
用40%Z氯殺蟎醇乳油1000~1500倍液或艾美樂20000倍液、阿克泰10000倍液、吾特3000~5000倍液噴殺。蚜蟲
用40%氧化樂果或香煙頭5g加水75ml浸24小時後噴殺;或用3%天然除蟲菊酯、25%魚藤精、溴氰菊酯200倍液或用洗衣粉溶液加食用油數滴噴霧,也可用啶蟲咪5000倍液、阿維啶蟲1500倍液。
盆栽蝴蝶梅養殖方法注意事項1.出苗不整齊。解決方法:發芽時,三色堇種子應保持濕潤,可在種子上覆蓋一層粗糙的蛭石,基質不可過濕,否則會造成根系缺氧。
2.頂芽夭折。解決方法:缺硼造成頂芽死亡,上部葉片停止生長,葉片皺縮加厚,莖節縮短,大量側枝形成,在高溫高濕情況下,很容易缺硼,保持ph值低於6.0便可獲取充足硼素。
3.苗徒長。解決方法:氨離子濃度大於5 ppm 時將導致小苗徒長,基質長期過濕會造成徒長苗,將夜溫降至18℃可以預防苗徒長。
4.葉片不正常。解決方法:基部葉片變黃和枝葉枯死意味植株感染軟腐病,在高溫的情況下最宜發生,葉片發育不好和皺縮表明缺鈣,移植前可施加硝酸鈣或硫酸鈣,溫度超過32℃時施用5000ppm的b-9可能造成葉片畸形和革質化,缺硼可導致葉芽死亡,上部葉片停止生長葉片皺縮加厚莖節縮短大量形成側枝
Ⅲ 盆栽選什麼梅花好
紅梅、綠梅、白梅、龍梅、美人梅等品種都不錯。
盆栽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一、梅花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的中性土壤都能生長,但盆栽梅花因盆土有限,要選用疏鬆肥沃的營養土。營養土配製以食用渣4份,堆積雜肥土4份,煤灰土2份混合均勻做培養基,在花後每年換土一次,待換盆後先放在陰涼處一星期,然後轉入正常養護。
二、梅花對水分敏感如果盆土長期過濕,容易引起爛根。因此,要控制澆水,當新枝條長到20厘米時,要注意控制澆水,控制新梢過分伸長,促進花芽分化。但在夏季每天要澆一次水,秋季視土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冬季要少澆水,使土壤偏干。
三、梅花不喜大肥梅花在萌發枝葉時肥水要足,每月施1至2次有機液肥。當新梢長到5厘米時,要施一次薄肥,以促進枝條生長。在夏末秋初時要施一次腐熟餅肥水,並加重磷、鉀肥,促進花芽形成,待花芽分化後,噴施1至2次磷酸二氫鉀,這樣分層次的科學施肥,對梅花生長有利。
四、梅花修剪整形梅花的修剪整形是一個技術活兒。修剪要從幼苗開始,當幼苗長到20至25厘米時,截去頂端,待萌芽後留3至5枝條作為主枝,當主枝長到10至15厘米時進行摘心,以促進枝條粗壯和花芽形成。花後的修剪,當花凋謝之後從基部留2至3個芽短截,當新枝長到5至6片葉時又進行摘心,只留3至4片葉,促進生長更多花枝。以後每年反復修剪,使枝條充實,花蕾增多。
五、梅花病蟲害防治一定要保持通氣透光。梅花病害主要來自炭疽病和斑枯病,一般發病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採用50%的多菌靈或70%的托布津溶解800至1000倍交換噴施進行防治。每年蚜蟲危害較多,採用500倍溶液的洗衣粉噴殺,效果明顯。但梅花對樂果,敵敵畏等農葯敏感,不要使用。
六、梅花春節開放凡是種梅花的人都想讓她春節期間開放,這就需要掌握好催花技術。 首先要計算好催花日期。在春節前20天左右,將盆栽梅花移入溫室內,並要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養護,室內溫度要控制在10至15度為宜。同時,每天要向花枝和周圍噴灑清水,保持枝條濕潤。在澆水時要適度,如果澆水過多,不利梅花生長,容易引起爛根落蕾,如澆水不足,又會使花蕾干癟。 其次要把握好溫度與開花時間。在春節前一周,若花蕾還小,則將花盆移到15至25度中溫的環境中管理。如果春節未到就提前開花,就把盆花周圍的溫度下降10度左右,而且少見陽光,控制水分。 還有,要適度施肥。為了使梅花開放得鮮艷,香味更濃,就應適度施肥。一般是每7至10天施一次稀薄的有機液肥,同時,每7天向花蕾噴一次磷酸二氫鉀和植物催長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