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學員
『壹』 願作春泥更護花:江城子
2011年5月23日,國務院公布第三批國家級非物�文化遺產名錄。由四川省盆景藝術家協會申報的「川派盆景技藝」,成功入選國家級非物�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一代宗師陳思甫畢生以傳承、弘揚川派盆景藝術為己任,大師若泉下有知,此時當會大感快慰橘或亂了。
陳思甫,川派盆景陳氏第六代傳人。1924年1月20日,他出生於成都的一個盆景世家。其父陳玉山是川派盆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大宗匠,不僅將掉拐、接彎掉拐、三彎九倒拐、滾龍抱柱、直身逗頂等規律類樹樁盆景製作得精美絕倫,更是挽救了瀕於失傳的自然類樹樁盆景技藝,為川派盆景藝術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上世紀初,在川西地區以蟠扎樹樁盆景為生的盆景藝人家庭有六十餘戶,他們各懷絕技,都有自己最擅長的造型樣式。如成都張彬如的掉拐身法,戴崇光、龔協之的滾龍抱柱身法,灌縣龔吉如的大彎垂枝身法,郫縣李洪泰的方拐身法,溫江紀成久的巧借身法等等。相比而言,陳玉山所掌握的身法樣式更多,技術更加全面。自幼,陳思甫即跟隨父親刻苦學習傳統川派盆景製作技藝。在嚴師慈父的言傳身教下,陳思甫練就了一身扎實的基本功。20歲時,陳思甫便因為一件名為《古道晚唱》的榆樹作品,開始在人才濟濟的川派盆景界嶄露頭角。
陳思甫學藝勤勉,善於觀察。他曾在一篇講解樹樁盆景蟠扎技藝的文章中這樣記道「掉拐法,有正面背面之分,主要是看第二個彎子,彎內向著你,就是正面:彎背向著你,就是背面。傳統製作中,都是成對造型:若蟠的第一彎都是同方向的,那末蟠第二個彎子,就須一正一背,才算成對造型;若兩株都現彎內或彎背,就成為『排隊伍趲趟子』了,舊時代要受師家訓斥,也會被同行取笑的。」
由於蟠扎技藝精湛,早在17歲時,陳思甫就被推選為成都市花果苗圃商業公會的執行委員。新中國成立後,他一直從事盆景的規模化生產工作。陳思甫的家鄉金牛區營門口鄉是個千年花鄉,有很多人從事花木培育工作。1958年建立公社後,陳思甫的工作重心轉移到培訓社員蟠扎盆景上。據曾采訪過陳思甫的作家劉盛陶撰文介紹,1960年代初期花木盆景開始逐漸走出公園,裝點城團羨市公共環境。與此同時,國家開始重視加強對花木園藝人才的培養。當時的成都,僅有陳思甫所在的公社花果生產隊可提供花木。在師資奇缺的情況下,身負絕技的陳思甫引起了城建部門的重視,時常被請去講課(如圖2)。
陳思甫舊時只讀過五年私塾,文化程度不高。為了講好課,他自學植物學、文學、歷史等學科知識,同時拜訪諸多川派盆景界耆老,虛心求教。通過細致的調查研究,他釐清了川派盆景的發展源流,總結出川派規律類樹樁盆景的十種身法、三式五型枝法和自然類樹樁盆景的四種造型樣式。
關於川派盆景的歷史,此前鮮有人論及。陳思甫通過鑽研大量歷史資料和遺存,提出川派盆景起源於蜀漢,形成於五代十國,興盛於明清的觀點。這一觀點甫一提出,即得到了廣大盆景界同仁及省市城建園林部門領導的肯定,至今仍被各種盆景書籍徵引。
陳思甫對川派盆景的另一歷史性功績,就是總結出了川派各種盆景樣式的蟠扎技法與枝法。川派盆景分為兩類:規律類(也稱規則式)與自然類。陳思甫不僅研究總結了父親傳授給他的所有技藝,還拜訪川派盆景老藝人,深入探討那些獨家傳承以及業已失傳的技藝,較為全面地總結出川派盆景所獨有的掉拐、接彎掉拐、對拐、方拐、三彎九倒拐、滾龍抱柱、大彎垂枝、直身逗頂、逗身照蔸和巧借等十種身法,平枝式規格型、平枝式花枝型、滾枝式小滾枝型、滾枝式大滾枝型和半平半滾式等五種枝法,以及立式、卧式、懸崖式和雜式等四種自然類樹樁盆景型式。
舊時的手藝人都恪守「千金不賣道」的習俗,很多技能都是通過口授心傳的形式承襲,川派盆景技藝亦是如此。陳思甫力破這一陳規陋俗,在各種培訓班上,將這些圓檔歷來被視為祖傳秘笈的手藝悉數傳授給每一位學員。與此同時,相關部門頻頻邀請他參與各種書籍的編寫。據不完全統計,陳思甫先後參與了《成都市觀賞植物名錄》(成都市綠化委員會編著,內部資料,I[960年出版)、《中國盆景藝術》(1979年國家城建總局下達給廣州、上海、成都、蘇州、揚州等五個城市的有關部門編寫《中國盆景》,陳思甫代表成都市參與編著,此書終於1983年出版)、《成都盆景》(潘傳瑞編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等書籍的編撰工作。
1982年6月,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隆重推出陳思甫專著《盆景樁頭蟠扎技藝》。對於本書的創作初衷,陳思甫在《後記》中寫道:「雖然蟠扎技藝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但是至今並不普及,某些尚存的傳統技法甚至有失傳的危險。為了繼承和發展我國的這項傳統藝術形式,我決定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多年積累的樁頭蟠扎經驗寫成本書,貢獻給人民。這算是我對我們這座偉大的社會主義大廈增添一磚片瓦吧。」在書中,陳思甫用通俗的語言、明晰的圖解,概要地介紹了川派盆景的發展簡史,規律類與自然類樹樁盆景的蟠扎技藝,適宜蟠扎的樹種、時間、用具和用材,以及日常維護管理的方法。內容豐富,行文流暢,詞句優美,可操作性強。成都資深園藝專家潘傳瑞曾評論說:「這是我國第一本系統介紹樹樁盆景蟠扎技藝的專著,劍南盆景(四川在唐時稱劍南道,因此有些人以『劍南盆景』代指四川盆景――筆者注)將因此而生色,四川古樁將為此而增輝。」
陳思甫畢生致力於傳承、弘揚川派盆景藝術。他曾動情地說:「我多麼希望自己的總結,能促使今天尚有實物借鑒,瀕於絕跡的傳統蟠扎身法,得以繼承,甚至發揚光大。」在他所總結的十種身法中,方拐是比較特殊的一類。此法與對拐頗為相似,只是將弧形彎子蟠成缺一側的方格型,近似「弓」字形態。方拐乾的蟠扎須從幼樹開始,在枝條半木�化時進行,枝盤應達到層次分明的規整度,其基本成型的時間至少需要15年。這種技法在1930年代以前,只有郫縣的李洪泰一人運用。由於費時費工,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不僅無人繼承這種技法,甚至連這種類型的盆景作品都絕跡了。陳思甫在深入研究之後,曾花費十數年創作了一件名為《方圓隨和》的方拐作品(如圖3),成功再現了這類盆景樣式的風采。時至今日,不僅四川有人傳承這種技藝,甚至外省都有愛好者執著探索這種獨特的技法。
近年來,有些盆景界人士在多種場合發表言論,認為規則式盆景的出現是經濟市場催生的產物,他們的理由是這類盆景成型快並可大批量生產。其實,這是一種嚴重的誤解。規則式盆景講究精緻,以顯示創作者的耐心與技巧:同時,過於繁瑣的蟠扎會抑制植物的生長。陳思甫的後期代表 作《亭亭玉立》(如圖4),從1960年代開始蟠扎,直到1990年代才成型,前後耗費了30年時光。
如何繼承與創新,是晚年的陳思甫思考最多的問題。他認為,將川派規律類樹樁盆景的規律性認識視作「僵化」了的公式的觀念是錯誤的,將川派規律類樹樁盆景視為無與倫比的藝術絕品,墨守陳規,也是不可取的;應當從對傳統風格的再認識入手,吸取精華,去其糟粕,融進豐富的新的思想內涵與現代的加工技藝,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談得上繼承、創新。
在陳思甫的倡導下,經過眾多川派盆景藝術家的研討,對於川派規律類樹樁盆景內涵的解讀,基本達成了如下共識:一是要看樹樁形狀姿態上的古老性和奇特性,越是古老奇特的樹樁,其審美價值越高:二是要看樹樁蟠扎、修剪加工技藝的難度大小和技藝的精湛程度,表現出精湛的高難度技藝的樹樁,更有觀賞性;三是要帶著讀「格律詩」一樣的賞析眼光和審美興趣來欣賞規律類樹樁盆景那些比較對稱和規則的造型形式,只要讀懂了這類盆景在身法、枝法、絲法等方面的造型規律,就會領悟到其中的無窮之味和不盡之意(參見由四川省盆景藝術家協會、成都市園林管理局編著的《中國川派盆景藝術》一書)。蟠扎用材也由傳統的棕絲、席草轉變為更加便利的金屬絲,亦可謂是一種創新。
為表彰陳思甫對傳承和弘揚川派盆景藝術所作出的傑出貢獻,1989年9月,國家建設部城建司、中國園林學會、中國花卉盆景協會(現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等單位聯合授予其「中國盆景藝術大師」榮譽稱號。
大師一生善於思索,勤於實干,甘於淡泊,樂於奉獻。在川派盆景藝術的園地里,大師傾其一生,用春泥般無聲的滋養,換得那一枝一時的芬芳。2006年5月26日,大師與世長辭,享年82歲。
大師的離去,意味著一個全面總結、傳承傳統川派盆景藝術時代的隱去。在當下這個浮躁的環境中,願意靜下心來用傳統棕絲蟠扎技藝製作川派規律類樹樁盆景的人,已經屈指可數了。據陳思甫大師長子陳凡介紹,他和他的姐弟及後輩們還在堅持用祖傳的技藝蟠扎,但規律類盆景在他們作品中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川派盆景技藝傳承人賴勝東也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堅守、傳承著,他希望先輩們留下的傳統技藝能夠在被傳承的基礎上有所發展,讓優秀的文化遺產得到合理利用,讓中華之藝術永遠流傳!
(編輯劉少紅)
『貳』 上海盆景培訓班哪裡有
鶴東村沙東四隊。上海盆景培訓班是指在上海是以植物、水、石、土等為主要素材國培班園林技術專業教學實習匯報課件,經過藝術處理和園藝加工,栽植或布置在盆缽中的課程,位於鶴東村沙東四隊有一家,名字叫浦藝盆景研究所,培訓班是一種旨在提高學員某種知識,技能,或改善某種心態,形成某種習慣,而舉辦的培訓活動。
『叄』 我想找學做假山,盆景技術的地方那裡有啊,學費怎麼收的啊,希望各位兄弟姐妹幫幫忙
山東科技大學泰山樹脂工藝品開發製造中心是工藝品開發製造和技術培訓的專業機構,成立於1986年,近二十年來,開發製造了幾大系列,六十多個品種的工藝品,並多次在工藝品評展中獲獎,對工藝品的材料、工藝有獨到的研究,積累了大量的實際經驗和數據。大多數工藝品,禮品都是用樹脂或水晶做成.泰山五嶽之首,古跡眾多美麗動人,泰山日出聞名世界,歡迎來泰安游覽學習!
目前,工藝品已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家中、辦公室、公共場所.....你所到之處都會有工藝品吸引你駐足觀看,有龍、馬、牛等動物栩栩如生;有花、草、樹美麗動人;有盆景假山、有仿古物,更有旅遊景點做成的精巧工藝品令人愛不釋手。這些工藝品製作成本有的幾角、有的幾元,幾十元而售價較高,主要在於製作工藝,實際原料各地都有,而且價格便宜。
隨著近幾年下崗人員的增多,很多人想做小本的生意賺錢,許多年來我中心購買產品的人想學習這些技術,為適應這部分人群的需求,我單位經上級批准,決定向社會傳授此項技術,該技術投資少,見效快,簡單易學,學會該技術用來賺錢養家,你會世代受益。江西的李彬2002年,來學習技術後,回家投資1千元自己製造工藝品。現已成為擁有固定資產600多萬元,在當地較有名氣的企業,產品有一部分出口到東南亞幾個國家。
仿金、銀、玉、翡翠、瑪瑙、琉璃.仿水晶.仿銅、仿古.仿文物.盆景.假山.動漫遊戲人物.兒童玩具.傢具.佛教用品.建築設施等都可以用樹脂很容易的做出來.不論你是哪個地方的,不管你家住哪裡,你當地的任何有名的東西,包括景點、歷史名勝、傳說等等都可做成精美的工藝品。只要你學會了該項技術,你試想一下,生活會有改變嗎?
該技術學費面授1200元,函授600元,模具和工藝現場製作.理論和實習相結合,學員免費住宿,到正規單位,真正學到技術.該項目投資1千元左右即可生產創業,投資少.利潤高,是創業致富的好項目.
手工製作水晶系列工藝品,各種水晶掛件.水晶燈具.各種山水、花草、樹木、建築、動物、人物.文字.圖象等都可做成水晶工藝品,高雅美觀,新技術、新工藝,手工製作,可在集市、街頭、等人口密集的地方,現做現賣,簡單易學,投資2千元就可生產,本項目學費1600元。
本單位批發、定做各種工藝品,歡迎選購。歡迎考察學習!
本中心為學員提供詳細的製作工藝品所需的工具設備資料以及所有原材料的價格及生產廠家.
本中心免費為學員提供各種工藝品模型製作模具!
我中心每年隨著化工材料的改變,工藝配方如有改動將隨時通知學員.
全國獲獎新技術工藝,所做產品又亮又好永不褪色!不斷研發新技術,隨時為學員提供後續服務!
聲明:現有個別人剽竊我中心的圖片及宣傳文字,我們將通過法律予以追究!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考察好,不要上當
『肆』 加盟費多少錢
加盟一家藝術教育機構需要多少錢,美佳藝術來告訴你。
第一:加盟費用
首先說加盟費,加盟費是開始創辦藝術班的第一筆開銷,不同的品牌加盟費用不同,費用基本是從幾萬到十幾萬不等,這個費用省不了!
所以這里小編給大家推薦盡量加盟綜合學科藝術培訓班,像美佳藝術這樣的擁有美術、舞蹈、口才等學科。同樣的加盟費用分攤到各科目下來相對就會更劃算一點。
第二:人員費用
一個校區的人員有校長、銷售人員、教師、前台等,按校區規模一個校區需要幾名甚至十幾名人員,人員工資及日常開銷等費用必不可少。
美佳藝術協助加盟校區招聘以及培養管理、招生、老師等人才,快速建立團隊,以及提高團隊穩定性。
第三:店鋪租金
裝修和加盟費這些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的投入,店鋪租金是做藝術培訓班最大頭的投入,主要是因為每年都需要固定投入。放到第三個位置來聊這方面投入,是想讓大家了解加盟費以及人員費用之後更好地認識店鋪租金。一個地區的租金價格基本上差不多,很多人說那我不如直接租一個小的,這一塊就省很多錢。其實不然,首選國家對正規藝術培訓班辦學用地大小有要求,其次就是了解了上面加盟費之後,想要利益最大化,我們選擇綜合學科發展對我們更有利,校區需要准備不同科目的教室,所以面積不宜太小。
第四:裝修費用
裝修費用是也是前期不小的一筆開支。如何裝修,裝修風格如何設置,裝修材料怎麼樣?如何更省錢的裝修?美佳藝術整店輸出模式,全程一站式服務,提供裝修指導,給你高性價比的裝修方案,省錢不止一點點!
第五:設備物料費用
做少兒藝術培訓機構這一塊,所需的設備物料種類相對較為復雜,有美術要用的顏料、畫筆、畫布,有舞蹈課要用到的服裝,及相關辦公物料等等。如果一一去市場采購,一是價格不一且昂貴,二是統一性差,體現不出學校檔次和規格。
美佳藝術全套配置,一站式配置教學所需設備物料,不必東奔西跑。
綜合以上項目,再加上一些日常水電損耗費,投資者們可以根據自己所在城市和地區大概算一下費用,去綜合評估自己的投資了!
選擇美佳的理由
美佳藝術 2013年誕生於美麗的江蘇常州市,七年來,美佳藝術秉承「創造美,感受愛,智慧隨行」的教育理念,研發出適合3~14歲兒童的美術教育課程、少兒舞蹈課程、小主持課程、兒童模特課程、少兒聲樂樂器課程、兒童泰拳大、擊劍體適能等一系列課程和實踐項目。
自成立以來學員超過60000人次,培訓人次超過100000人次,是常州地區規模較大的非學歷藝術素質教育專業連鎖機構。
美佳藝術以品質求發展,嚴格按照規模化、專業化、化的發展理念,秉承快樂、積極、創新的教育方法,挖掘藝術教育的潛力,開拓藝術教育的視野,拓展藝術教育的思維。
我們教育的核心,不僅是教授專業知識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和行為習慣,我們教育的目標,不僅是提升藝術水準和才華,更重要的是培養健康的人格和快樂的心態。
『伍』 日本盆景文化的繼承與盆景園的運作經營
日本盆景文化的繼承與盆景園的運作經營
東京郊外的大宮村是日本盆景的重鎮。裡面有十幾個園子,如:蔓青園、清香園、九霞園、芙蓉園、藤樹園、青風園、松濤園等,其中絕大多數是名園。名園之所以成為名園,一是歷史悠久,百年以上;二是環境優美,養護得好:三是名園有名人,而且名園有好的繼承人,能延續下去。
以清香園為例,我們看看他們是如何做到盆景文化的繼承與盆景園的經營運作的。 清香園是名園,環境優美,山田登美男先生(日本盆景作家協會會長)是該園第四代園主。從目前情況看,第五代園主應該是他的女兒山田香織(他們實行家族式繼承,這樣能將名園更完好的保持下去)
在日本,人們稱這些盆景專業人員為「盆景作家」,大師級的稱為「巨匠」。要成為盆景專業人員必須通過學習考核。一般園子會招收學生,有本國人也有外國人,有專業的也有業余的,有長期的也有短期的。清香園的專業學習時間為六年制,要求學員年齡在25~35歲之間,收取一定學費,但以日本的消費與人均收入來看,收費不高。
學習者幾乎天天呆在園中,參與園子的管理,當然也有機會隨老師到其它地方參觀學習交流,在管理養護當中了解各種植物的習性與土壤要求,從修剪中學習造型和文化內涵,逐步深入,而後進行嚴格的考試。學員拿到考試的樁材,分析它的最佳造型,畫效果圖,最後將完成的作品交給老師考核,合格後,發給資格證。
日本盆景協會認可的另一種是興趣愛好者,年齡不限,兩個月或半年制不等,每個星期天上午上課,提供教材和練習材料等。山田香織在其博客經常寫文章,筆者見過有一篇寫的是回她自己小學的學校,義務帶一次小學生製作盆景的事。隨後我又查找了一下日本中小學興趣與自然課的情況,發現有的學校會提供給學生植物種子與土壤場地等,讓學生自己享受種植物的快樂,培養從小愛植物、會觀察的習慣。山田香織還經常在電視媒體上露面,積極推廣盆景藝術。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有很好的群眾基礎。
在各地盆景園的銷售上,有幾百日元的,也有上千萬日元的,以便適合不同的人群。
我們再來看一看日本盆景家的情況。老一輩的有加藤三郎等,介於老一輩與中年之間的有山田登美男、野山壽明等,他們作品的文人意味特別到位:中年段的有木村正彥、小林國雄等,他們的技法爐火純青;青年段的有鈴木伸二、山田香織、藤川敬一、今井千春等,這一代人不甘於停滯不前,紛紛將代表自己個人水平的作品推出。
木村正彥
小林國雄
關於本刊 :盆景微雜志是盆景愛好者的天堂,啟蒙你人生中的第一盆盆景,如需了解點我頭像更多精彩.
『陸』 對完美的追求才是永恆真理:盆景界大師小林國雄對話
對完美的追求才是永恆真理:盆景界大師小林國雄對話
每當我在園中的茶室『無窮庵』中與文人樹相視而坐時,就能體味到人活於世的價值觀與永葆青春的生命尊嚴。
——小林國雄
在經過課程最初保科豐巳校長對於日本藝道的講解後,這日亞洲藝術品金融商學院有幸來到春花園盆景美術館參觀,親身感受到了日本盆景藝術與茶道、書道、日本畫、短詩之間的關系,並得到日本人間國寶小林國雄先生的熱情接待。學員們在清靜幽雅的景道美術館里,與小林先生請教了許多關於盆景方面的知識,小林先生也無私分享了他的人生經歷以及他對於盆景藝術的理念與熱情。
日本盆景大師小林國雄先生對文人樹情有獨鍾,創作過眾多優秀之作,並頻獲日本國風展國風獎、日本盆栽作風展內閣總理大臣獎等大獎。盆景的樹形各式各樣,但不知為何,小林先生對文人樹情有獨鍾。「文人樹」大致形成於日本江戶幕府末期,至明治中期達到鼎盛。文人樹要求盆景作傢具有較高的審美水平和深邃思想,以及較好的技藝和眼光。簡約是日本文化的特徵之一。短詩、俳句、能樂、日本畫等,都創造了「幽玄(幽靜玄妙,深奧而令人回味無窮)」的世界,在嚴格的線條舞動及空白和余韻之中讓人去想像眼睛看不到的事物。這樣的幽玄世界是日本的祖先們利用高超的感性建立起來的。
春花園剛剛結束2017年4月份四年一屆的世界盆栽大會,世界各國慕名前來的盆景愛好者數百位。門口插著世界各國的國旗,為向來自中國的朋友表示歡迎,今日春花園門口還特意插上了鮮艷的五星紅旗。一進園,就被眼前陳列著的一盆盆蓊鬱繁盛、氣韻生動的盆栽作品所震撼,干凈的石子路,喂養著靈動年長鯉魚的池塘,寧靜幽深的庭院,復刻古代茶道的茶室,令學員們紛紛情不自禁連連發出贊嘆之聲。
在兩小時里,小林先生為大家講述分享了他的人生哲理。他稱自己為一個:「一心只有盆栽、可以用『狂毒美』三個字來概括的神經病」。自從被盆景藝術打動的那天起,他便將自己的一生交給了對盆景的美的創作當中。小林先生認為,創作與賞玩盆景,並不應當僅僅沉醉於其外在的造型之美,而是要透過表面去感受其本質和精神。「個性,調和,品味,特徵,並且有得到愛的關懷」,是小林先生對完美盆栽的要求。而花盆,也是一件盆栽藝術里非常昂貴具有收藏價值的組成。貴重盆器對人的陪伴有時比盆栽本身更加悠久,一些器具的線條與材質更是彰顯著歲月的氣質。
當問到小林先生如何判斷自己盆栽作品的好壞,他回答道:「我每天做的事情就是不斷琢磨如何可以使一件盆栽作品更加完美,非常簡單,但卻是一個瘋狂的人才會做的事情,因為我每天無時無刻不在想著盆栽。」
在與小林國雄先生進行了一番激烈的問答之後,學員們都對小林先生肅然起敬,感動於他對藝術對自己人生追求的執著,震撼於盆景藝術在他此處得到如此深刻的解析與衍生。
最後,小林先生題字:「邂逅」二字,感遇於春花園,表達了人生能夠了解夢想並以此為生的幸運。
『柒』 天津市老年大學有花卉栽培科目嗎
天津市老年大學有家養花卉栽培技術科目。花卉栽培學是園藝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它以生物科學為理論基礎,與應用技術相結合,研究花卉生長發育規律、相應的栽培管理技術和原理的一門科學。
花卉栽培學是研究花卉(主要是研究草本花卉,也包括部分小喬木和灌木)的形態、結構、分類、起源分布、生理、繁殖、應用以及一切栽培理論與技術的科學。花卉栽培學作為園藝植物栽培學中的一部分,是對植物生產栽培最集約、利用植物最經濟、最完善的植物生產科學。
研究對象及內容是以草木花卉為主要研究對象,但也包括溫室木本花卉和盆景。講述花卉的分類、生物學特性、繁殖、栽培管理及園林用途等。
我們一起來看看什麼是老年大學,老年大學是「空巢」老人更新知識的課堂,健身養心的場所,開心娛樂的園地,廣交朋友的平台,智力開發的基地。老年大學的辦學方式非常靈活,既有固定場所集中授課,也能遠程授課。老年大學的授課內容非常豐富,主要包括健康、烹飪、藝術等方面。
空巢老人即一代戶或獨居戶老人。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結構的明顯變化,家庭規模的小型化以及年輕一代價值觀念的改變,中國「空巢」家庭驟增。資料顯示,到2005年,「空巢」家庭已超過老年家庭的一半。而老年大學的學員中,大多數均為「空巢」老人或准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