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尾草盆栽
⑴ 如何養好一盆鼠尾草
鼠尾草是唇形科多年生植物。鼠尾草喜溫暖,陽光充足的環境,不擇土壤,耐乾旱,但不耐澇,特別喜石灰質豐富、或沙性、排水良好的土壤,極寒冷地區作一年生栽培。而且鼠尾草的花可用來泡茶,散發清香味可清凈體內油脂,幫助循環,具防腐、抗菌、止瀉的效果,能發揮養顏美容之功效。
鼠尾草的種植栽培技術:
1、選地
鼠尾草種植地宜選高燥不受水澇,或排水良好的土壤,既可大面積種植,也可零星栽培。因是多年生植物,種植後不需太多的管理都能良好生長,且連續收獲多年。
2、繁殖
鼠尾草可用種子繁殖或扦插繁殖,種子在2-8月均可播種,有保溫四季可播種。播前種子用50度溫水浸種,並攪拌,保溫5分鍾後,待溫度下降到30度時,用清水沖洗幾遍,再放與恆溫中催芽,或用清水繼續浸泡24小時再播種,能提高出苗率並早出苗,採用直播或育苗移栽。
鼠尾草扦插時間在5-6月,插條宜選用枝頂端不太嫩的莖稍,長5-8厘米,在莖節下位剪斷,摘去2-4片大葉,將鼠尾草枝條插於沙質土或珍珠岩的苗床,插深2.5-4厘米,株距5厘米,行距8-10厘米,插後澆水,並覆蓋薄膜保溫,20-30天發新根,煉苗3-5天可移栽。
3、定
選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疏鬆的地方定植鼠尾草,定植前深耕細耙,土壤太瘦的要施有機肥2000公斤,作成1.2-1.5米寬的畦,按株距30厘米,行距45-50厘米的密度定植,畝植4000株左右,栽後澆水。盆栽的選直徑18厘米以上的盆,每盆栽一棵。
4、管理
當鼠尾草苗成活後,注意雜草 ,要勤除草,以防草欺苗,乾旱時要澆水,尤其在高溫的夏季,在澆水的同時施一些淡的復合肥,雨天及時排水。鼠尾草在北方越冬採取的方法:將地上部收完後,澆凍水並培土,土厚20厘米或更高,豎年終霜後扒開,平畦,澆水,以利萌芽生長。
5、采種
鼠尾草播種當年或次年夏季開花,但不結籽,需2-3年以上的植株開花結實。鼠尾草種子成熟後易掉落,故要經常檢查,當種子變褐色即收,陰干備用留種。
6、加工
鼠尾草的鮮葉和乾燥的葉片均可利用,鮮葉可隨需採收,夏季是生長採收旺季,到冬季則把地上部分全割下,曬干研末備用。
⑵ 鼠尾草盆栽感染立枯病和猝倒病了怎麼辦,有什麼好辦法嗎
一、鼠尾草盆栽立枯病和猝倒病發生的症狀表現:
1、鼠尾草立枯病:主要感染鼠尾草盆栽的莖基部或地下根部等部位。最直觀的症狀是,將立枯病苗從盆內拔起,潮濕時可看到淺褐色蛛絲網狀的霉。在發病之初,在根莖部位形成不規則或者橢圓形暗褐色病斑,然後白天發現幼苗發生萎焉,夜晚則和正常狀況沒什麼不同。隨著發病時間的延長,病部逐漸凹陷、溢縮,並漸變成黑褐色,當病斑擴大繞根莖一周時,整株就會乾枯死亡,但不倒伏。發病程度較輕時,病株僅見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如果盆土過濕,則會在病部可見不甚明顯的淡褐色蛛絲狀霉。
公園內種植的鼠尾草
小結:不管是鼠尾草的立枯病還是猝倒病,從發病原因來看,它們有著共同的誘發因素,盆土過濕,不通氣,只是在溫度上或者感染的部位以及感染的時期不一樣。從防治辦法來看,保證盆土不要過濕,平時養護加強光照與通風透氣,還有就是不要使用未腐熟的肥料,對盆土定期鬆土殺菌消毒都是一系列很好的預防措施措施,如果發現比較晚,可以選用相應的葯劑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