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盆景
❶ 廣州有什麼漂亮的外景
1.廣州南湖游樂園景區介紹: 可謂三面環山,山水相映,一片湖光山色,仲有各項綜合性游樂設施,真系可謂動靜皆宜啊 景點位置: 廣州市廣州大道北同大路983號2.碧桂園別墅區景區介紹: 歐式、舒適、自然
景點位置: 廣州郊區樓盤3.天河公園景區介紹: 公園內有喬木、灌木、花草、棕櫚、竹子等100餘種植物,並有20多株百年以上老樹和園內特有的萬余平方米的水中森林,給公園增添了一種神奇的色彩。
景點位置: 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員村4.番禺蓮花山風景區景區介紹: 遠自西漢時期,先民們在此大規模地開採石料,形成懸崖峭壁、奇岩異洞,如蓮花石、燕子岩、八仙岩、蓮花岩、觀音岩、飛鷹岩、南天門、神仙橋等。蓮花山原名「石獅頭」,是古代石礦場,因採石後留下來的石頭似出水芙蓉(蓮花)狀而得名。既是古代人民一錘一纖開鑿而成,又經歷兩千多年的自然風化,真正是千姿百態,雄偉勁拔,一座偉大的「石雕古跡」
景點位置: 廣州市番禺區的東郊5.小洲村景區介紹: 小洲村始建於元末明初,是目前為止廣州城區內發現的最具嶺南水鄉特色的古村寨「小洲」,已被列為廣州市首批14個歷史文化保護區之一。並被評為廣東省生態示範村。如今的小洲村,還沒有完全被現代化的洪流所淹沒,傳統的東西仍然得到傳承。走在村落里,河涌蜿蜒交錯、造型各異的小橋枕溪流之上,莊重的祠堂規整有序,古老的宮廟朴實淡雅,傳統的民居參差錯落,在綠樹婆娑的掩映下,象一幅畫有小溪、綠樹、灰垣、素瓦等具有嶺南水鄉特點的水墨畫。先輩們為小洲創造了適合人類居住、生活、勞作的理想家園,昔日的瀛洲八景中的「西溪垂釣」、「古渡歸帆」和「翰橋夜月」的景色都是與村中的傳統建築有著直接的關系 景點位置: 廣州的南端,海珠區的新滘鎮6.沙面景區介紹: 其島上西方古典主義建築群頗具特色,被評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稱之為"羊城第九景"。沙面可能是中國最富有歐陸風情的地方,位於荔灣區珠江白鵝潭北岸,是一個橢圓形的小島,面積為0.3平方千米的彈丸之地。 從這里眺望珠江白鵝潭,更有江闊天高...
景點位置: 廣州市沙面北街53號,里邊歐式建築7.石圍塘舊鐵路景區介紹: 懷舊鐵路,古老建築,帶有老廣州的感覺,喧鬧之後留下無比的滄桑感
景點位置: 廣州芳村石圍塘8. 雲台花園景區介紹: 雲台花園集中東西方建築藝術於一身,是廣州很有特色的主題公園
景點位置: 白雲區白雲山風景區南9.大夫山森林公園景區介紹: 園內湖光山色,參天樹木,綠草如茵,繁花似錦,鳥語花香,多種棕櫚科植物營造了熱帶風情景象 公園內連綿不斷的群山環抱著海拔222.6米高的番禺第二高峰大夫山,還有大小山塘和多個人工湖,獨具匠心的亭台樓閣,使山青水秀的公園環境增添色彩。
景點位置: 廣州市番禺區市橋禺山大道西橫江村側10.寶趣從化玫瑰園景區介紹: 1000多畝,是國內首個以玫瑰文化為特色的主題公園也是一個集展示、科普、生產、銷售、休閑觀光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玫瑰主題公園
景點位置: 寶趣從化玫瑰園,位於廣州從化城郊街西和村11. 廣州寶墨園景區介紹: 集古建築藝術、嶺南園林於一體的古建園林。園林溪水環繞,巨樹林林,風景奇麗
景點位置: 廣州番禺沙灣鎮12.二沙島景區介紹: 公園里可以拍草地、野花、池塘、拱門等,江邊還可以拍一下珠江啊、大橋啊之類咯景點位置: 廣州市中心13.黃埔軍校舊址景區介紹: 黃埔軍校是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的簡稱,位於我國南方最大城市—廣州市珠江中的黃埔島上。它創建於1924年5月,它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以前,它是一所新型的革命軍事學校
景點位置: 廣州市黃埔長洲島的扯旗山麓
14.香草世界景區介紹:中國首家以種植香草為主題,集香草育苗、種植、食用、旅遊觀光、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生態農業基地。
景點位置:花都區花山鎮
15.百萬葵園景區介紹: 百萬葵園主題公園,佔地面積26萬平方米,種植一百萬株向日葵,葵花的海,展現在你眼前的是一個金燦燦的耀眼眩目的金色世界
景點位置: 廣州市番禺萬頃沙鎮
16.流花湖公園景區介紹: 公園劃分為4個區:東區有西雙版納風光庭園和瀑布、浣溪女、杜鵑園、南海漁村酒家;南區毗鄰廣州少年宮,這里有大面積落羽松林,以及蒲林茶座、桃源飯店、蔭生植物棚等設施,景色清幽;北區狹長草地向兩側延伸,有榕樹游樂場、寶象樂園、羽毛球場、浮丘園、芙蓉洲等場所,此外還有一座面積3000多平方米的鳥島,島上聚集著上萬只鷺鳥,並設有觀鳥茶座和觀鳥台;中區榕蔭葵堤,有新光花園酒家,健身樂園。公園西端為盆景園,東端為著名的流花鳥苑。近年來,公園水域廣植荷蓮等水生植物,碧波芙蓉,蔚為壯觀。流花湖公園是個美麗又整潔的綜合性大公園 景點位置: 廣州市流花路100號
17.廣州大學城景區介紹: 大學城自然景色多,周圍的小村落也有野趣,是大家可以開發的一個好去處
景點位置: 廣州大學城位於廣州市東南部,選址番禺小谷圍島及其南岸地區,北鄰生物島,西鄰洛溪島
18.從化石門森林公園景區介紹:有"世外桃源"之美稱,園內綠水清山,相映生輝;峰山疊翠,雲濤波涌;巍峨石門,相思古榕,形影相隨;峽谷千姿,幽谷百態。四季景色迷人。 逢季有紅葉或者油菜花
景點位置:廣州市郊從化東北部
19.龍洞步行街景區介紹: 有山有水有林田有路
景點位置: 迎新路,水庫旁
❷ 中國的國花幾經爭議但現在中國的國花到底是什麼花
1994年,農業部首次向全國人大提出關於盡快評定我國國花的議案,全國人大常委會責成中國花卉協會負責評選活動的具體組織實施。由於種種原因,在1995年的全國人大八屆三次會議上,評選牡丹象徵著雍容華貴,梅花象徵著堅韌內斂不符合中國政策,牡丹和梅花將禁止評選資格。
歷史記載中國國花
中華民族大血脈中國國花蕙芷-------屈原
楚辭離騷------屈原
【二】原文選段:中華民族大血脈中國國花蕙芷
一、昔三後之純粹兮, 固眾芳之所在;
昔:昔日,從前。後:上古稱君王。後面的,後代子孫。純:專一不雜亂,純粹,純潔。 蕙蘭
粹:精華,國粹,我國文華的精華。 固:堅定,穩固,結實。眾:需多眾人,眾志成城,團結力量。芳:芳香,花草的香味;美好的德行或聲名流芳百世。所:處所。
譯文:從前三代君王總結出我國文化的精華,穩固眾人[眾志成城,團結力量]美好的德行或聲名芳香的花草所以存在;
二、 雜申椒與菌桂兮, 豈惟紉夫蕙芷;
雜:多種多樣的,不單純的,攙雜,混合。申:申明理由,申辯。椒:科類植物。菌:菌類。桂:常綠喬木。
豈:難到,卻。惟:惟有。紉:引線穿針。夫:一對,相對。蕙芷:蕙蘭和白芷。蕙蘭
譯文:攙雜多種植物集合在一起申辯理由椒科類與菌類喬木桂類植物,卻惟有紉一對蕙蘭和白芷;
三、彼堯舜之耿介兮, 既遵道而得路;
彼:知己,彼此。之:是省略的意識,是指禹帝。耿介:光明正直,耿直。
既:既能,既然。遵:依照,按照,遵循。道:道理,正當的事理。得:得到,獲得。 路:路途,途徑。
譯文: 彼此堯帝舜帝和禹帝卻光明正直,既能遵循正當的道理而獲得可行途徑;
四、 何桀紂之猖披兮, 夫捷惟徑以窘步;
何:表示疑問。猖:兇猛,狂棄,獨棄。披:裂開,披開。夫:一對蕙芷。惟:惟有。徑:實徑,捷徑。
窘:為難,難住。步:腳步。
譯文: 何必如此夏桀商紂王獨棄 放肆披開了,一對蕙芷惟有的捷徑以困住停止了腳步;
五、惟夫黨人之偷樂兮, 路幽昧以險隘;
惟:惟有。 夫黨人:舊時稱為服勞役的人,夫役,私黨。路:路途,途徑。
幽:光線暗,幽禁。 昧:昏,糊塗,愚昧。險:可能遭受的災難。隘:險要的地方狹小。
譯文: 惟有夫役私黨派的人愉快 ,路途昏暗愚昧難以取勝;
總述:發揚中華先進文化,傳承歷史文明。歷史記載的美麗雅典中國國花蕙芷。以史為鑒,不忘國恥。愛國主義屈原滿腔熱血,寫出中華民族一家人遭難,中華大地血脈相親,當時昏暗時代,親族互相慘殺。愛國熱情屈原的心情卻是:「懷憂若若,愁思沸郁」。
屈原《楚辭七諫沉江》寫道:「不顧地以貪名兮,心怫鬱而內傷;聯蕙芷以為佩兮,過鮑肆而失香;」這句話是祖先維護中華民族團結美德的根蕙芷。 北京圖書館藏拓北巍十二:「塼堂已構,蕙芷長埋,銘;茲懿德,寄之不朽。」中華民族永垂不朽。
編輯本段蕙芷代表國家的精神和形象
愛國愛民,玉樹(芝通芷)芷蘭佳子弟;
春風春雨,朱樓畫棟好家居。
——1918年5月孫中山再題廣東省梅縣鬆口銅琶鄉謝逸橋宅愛春樓
「玉樹芷蘭」,語出《晉書·謝安傳》,喻有志可成才之子女。玉樹:用玉做的樹;芷蘭:指蕙蘭和白芷,眾領群芳的香草。比喻有出息的子弟將來可報效國家和人民。
編輯本段新中國新時代蕙芷
蕙蘭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內涵,蘭芷溢香正是豐富新時代、新中華黨和國家領導人提出, 構建和諧文明社會,提倡 和諧文明蕙蘭象徵清廉堅貞的黨中央,白芷象徵無私貢獻的人民大眾。
少帥張學良將軍詠芷蘭詩:「芳名譽四海,落戶到萬家,葉立含正氣,花妍不浮華,常綠斗嚴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風姿寄高雅」。
朱德委員長游廣州蘭圃時,留下詩一首: 越秀公園花木林,百花齊放各爭春; 唯有蘭花香正好,一時名貴五羊城。蕙芷花芳香味,而是社會安定、政通人和的象徵。 文學巨匠沈從文在名著《桃源與沅州》中欣然撰寫:「小溪谷里生芷草,到如今還隨處可見。」芷草,芷:白芷,草:蕙蘭。抒發了作者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綿綿之情。芷蘭的清美芬芳美德,大美不言的韻致,自然蕙蘭會贏得人們各種贊譽和喜愛, 正如洞庭第一長聯中所雲:「沅芷南芬,澧蘭北秀」。范仲淹《岳陽樓記》:「蕙芷蘭汀,鬱郁青青。 」 顏師古《幽蘭賦》:"詠秀質於楚賦,騰芳聲於漢篇。"一個"秀"字將蕙芷品性概括無遺。梁宣帝《蘭詩》:"開花不競節,含秀委微霜。" 蕙芷宋代向子湮《浣溪紗》詞上闕:"綠玉叢中紫玉條,幽花疏淡更香饒,不將紅粉污高標。"當然這里的"高標"似指高出於幽花的綠葉,但其含義卻在贊美蕙芷風標靈風范,秀麗風范,千古傳誦品質。正如我們偉大的祖國鬱郁青青繁榮昌盛!秀麗河山!愛我中華!蕙芷!
緬懷毛主席1961年秋,看到我國古典屈原《離騷》原文"何桀紂之猖披兮,夫捷惟徑以窘步;惟夫黨人之偷樂兮, 路幽昧以險隘; 譯文: 何蕙蘭必如此夏桀商紂王獨棄 放肆披開了,一對蕙芷惟有的捷徑以困住停止了腳步;惟有夫役私黨派的人愉快 ,路途昏暗愚昧難以取勝;」古今祖先對夫役私黨派痛恨之入骨,維護正義寧磕死而不移的精神。
毛主席沉思片刻,揮毫慎筆寫下《七絕、屈原》光輝詩篇。「屈子當年賦楚騷, 手中握有殺人刀。 艾蕭太盛椒蘭少,一路沖向萬里濤。」 椒蘭:申椒, 蕙芷 。屈原《離騷》 蕙芷,蘭:蕙蘭 。 芷:白芷。 用蕙蘭和白芷象徵革命時代,黨和人民大眾緊密團結 賦予蕙芷來維護正義的革命精神和風范。
編輯本段新中國成立中國蘭蕙蘭代表黨中央訪問日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花蕙蘭和白芷,在新中國成立都作為中國國家和民族的標志。
維護歷史來願: 中國雲南蘭花網
上世紀60年代,小小的蘭花更是成了中日之間溝通的橋梁,一次巧妙的「蘭花外交」成功地促成了兩國間的重要貿易,為日後兩國關系的正常化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中日貿易遭遇難題 「蘭花代表團」帶著重要任務訪日
1963年4月的一天深夜,中國對日工作負責人廖承志家裡的電話鈴聲突然響起。當他拿起電話,話筒中傳來了一個熟悉的聲音,對方正是廖承志的大學校友、日本著名政治家松村謙三。松村在電話中寒暄了兩句,突然提出他要以日本愛蘭會會長的身份,邀請中國迅速派一個蘭花代表團訪問日本。這個請求頓時令廖承志感到有些奇怪。要知道,松村是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內三木一松村派的領袖之一,在政壇有著相當的影響力。他為何如此急促地要中國派蘭花代表團訪日呢?
放下電話後,廖承志立刻向周恩來總理報告了情況。兩人經過分析,認為松村的請求與當時兩國貿易面臨的困境有很大關系。松村是日本國內力主中日兩國關系正常化的政治家。這位剛直坦盪的老人自幼沉浸於漢學研究,最喜愛蘭花,對中國有著特殊的感情。日本投降後,松村曾帶頭反對岸信介內閣的親美反華政策。在1959年和1962年,松村不顧黨內壓力和美國的威脅,兩次率團訪華,與周恩來總理達成以漸進的方式實現兩國關系正常化的共識。訪華期間,兩國簽署了《LT貿易備忘錄》,同意在東京和北京互設常駐辦事處並實現互派記者,開創了著名的「備忘錄貿易」。
然而在落實備忘錄貿易的過程中,卻出現了種種困難。先是日本政府遲遲不肯批准向中國出口維尼綸成套設備,接著兩國互設代表處也遇到了阻力,而來自美國和台灣方面的壓力更讓當時的池田勇人內閣對備忘錄貿易產生了畏難情緒。形勢的轉變令松村焦急萬分,於是他想出了一個好主意,邀請中國派蘭花代表團訪日,與日本政府進行談判,打破當前的僵局。這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巧妙的方法,因為松村謙三愛蘭花是眾人皆知的,在訪華期間他曾與朱德討論過養蘭心得,因此以交流蘭花的名義邀請中國代表團訪日可以省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在得知了松村的真意後,周總理和廖承志決定立刻派代表團赴曰,商討兩國貿易和設立常設機構問題,並希望借機實現交換記者。
老政治家自掏腰包招待客人政府高官冒險放行對華信貸
1963年4月29日,由蘭花專家、福建省委統戰部長張兆漢為團長的中國蘭花代表團動身訪日,根據周總理的指示,廖承志的3位得力助手孫平化、王曉雲和王曉賢成為代表團成員。孫平化等3人雖然對蘭花了解不多,按他自己的話說「我連蘭花和韭菜都分不清」,但他們卻是代表團中最重要的人物。在東京羽田機場,中國代表團受到了松村謙三的秘書山本重男的熱情接待。山本重男首先轉達了松村的歉意,因為松村認為他每次訪華都享受國賓級待遇,由中國政府領導人出面迎接,可是在日本他卻無法用同樣的方式報答,覺得很對不起中國客人,於是叮囑山本重男一定要用最大的熱情接待中國代表團。並不富裕的松村還打算自掏腰包支付中國代表團訪日的所有費用。
中國蘭花代表團訪日期間,與日本蘭花愛好者進行了交流,但這並不是訪問的重點。很快,中國蘭花代表團結束訪問回國了,孫平化等三人則留在了日本,他們開始了此次訪問最重要的日程。
經備忘錄貿易曰方主要負責人河和良一的秘密安排,孫平化等3人會見了通產省官員渡邊彌榮司,就日本想中國出口成套設備使用日方出口信貸問題,試探日本政府的態度。渡邊猶豫再三,說明此事很難辦,因為當時兩國還沒有建立外交關系,採取出口信貸的方式是不可能的,而且許多日本政客認為這樣做對日本政府沒有任何好處。盡管如此,他還是決定支持備忘錄貿易,因為這對中日關系的未來有利。
後來,渡邊在2000年對中國記者透露了當時他下決心幫助中國的原因:「1963年,我45歲,是日本通產省官房長官,那是我第一次與孫平化見面。我知覺認為,他是個好人,是個可以一生交往的朋友。當時,我所能做的,就是背者通產大臣,利用我的權力,批准這套設備出口,因為通產大臣知道了會禁止的。我當時拿定了主意,要是被查出來了,我就辭職,當老百姓!」在渡邊簽署文件三個星期後,日本通產大臣終於發覺了此事,根據渡邊的回憶:「他(通產大臣)像看到家裡著了火一樣著急,可根據國際慣例,這個文件已經生效了,但是通產大臣並沒有讓我交辭呈,他理解了我的良苦用心。
中國密使會見日政壇實力派 「蘭花外交」開創中日溝通渠道
首戰告捷後,孫平化等人在日本友人的幫助下,與日本政壇的一些重量級人物相繼會面.展開了新一輪的秘密外交,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日本政治家宇都宮德馬在他家的大草坪上專門為中國客人舉行了一場盛大的酒會,特意邀請日本通產省負責成套設備審批的通商課長谷敷寬出席,他還精心安排孫平化在酒會進行期間,到樓上一個小房間與谷敷寬磋商中日貿易問題。
接著,後來成為日本外相的園田直又安排孫平化與池田內閣里支持改善中日關系的實力派人物、建設大臣河野一郎,在一家日本餐館會面。當時,河野一郎是自民黨的領袖之一,他在與孫平化詳談之後表示:「池田首相理解中國的立場,不會因為別國(指美國)施加壓力就不幹。」
此後,孫平化等人又委託自民黨議員高崎達之助,與日本首相池田勇人就中日貿易問題進行了溝通。高崎秘密會見池田首相後,請孫平化轉告中國方面,池田首相一定履行諾言,日本政府已基本上下決心批准向中國出口維尼綸成套設備。
1963年6月29日,中日雙方在北京簽訂了引進日本維尼綸成套設備的合同,總金額為73.58億日元。第一個成套設備貿易成交,使日本廠商大大增強了發展日中貿易的信心,中日「蘭花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盡管在以後的日子裡,美日右翼和台灣當局不停地出來搗亂,聲稱日本出口成套設備並提供政府貸款,是對中共的援助,有的甚至胡說讓解放軍穿上維尼綸軍服,就加強中共軍事力量,企圖阻撓日本政府履行合同。但經過「蘭花外交」,中國方面與日本政府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渠道,雙方共同打破了美日右翼和台灣方面的阻撓,使尼綸工廠順利地落戶北京。
這次意不在蘭的蘭花代表團訪日,對中日關系後來的發展可謂意味深長。維尼綸成套設備成功引進,對幫助當時的中國解決老百姓穿衣難的問題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代表團所接觸的日本政治家後來都成為了日本政壇的重量級人物,如園田直後來當過官房長官,外交大臣;河野一郎當過眾議院議長,他們在促使日本政府最終作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決定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蘭花代表團的成功訪問,還讓中國方面看到,即使在兩國沒有外交關系的困難情況下,日本仍有大量有識之士為發展兩國關系不惜犧牲個人利益,中日友好關系向前發展的前景廣闊。令人遺憾的是,一手促成「蘭花外交」的松村謙三先生並沒有看到中日關系的正常化,他於1971年因病逝世,享年88歲,但他對中日友好關系的貢獻將永遠載入兩國史冊。
花為天地之靈物,人為萬物之靈長:
分析毛主席評蘭花:
毛澤東是愛花人,也是護花人。在延安時,有一次,勤務員在王家坪桃園折了三根桃花枝,插在毛澤東房間里,供毛澤東觀賞。但他看到後,便把勤務員找來,問明了在哪裡折的桃花枝,又要勤務員數了三根桃花枝上的花苞。勤務員數後說有40多個花苞。毛澤東聽後認真地對勤務員說:「一個花苞結一個桃,有的花苞還能結雙桃。你想想,群眾今年又要少收多少桃子呢?咱們是中央機關,機關的同志要帶頭遵守群眾紀律,你們不能為了讓我看花,就去干違反群眾紀律的事,你們這不是要我也犯錯誤嗎?」毛澤東愛護一花一卉,充分表現了一代偉人對人民之愛,對大自然之情。蕙
毛主席用梅花來贊美死去的戰友時, 還曾詩嘆屈原「艾蕭太盛椒蘭少」, 屈原《離騷》椒蘭:申椒的蕙芷 ,蕙芷,蘭:蕙蘭 ,芷:白芷。戰爭中蕙蘭象徵清廉堅貞黨的旗幟, 白芷用自己的貢獻解救每一個傷員,象徵著人民大眾無私貢獻的精神。
毛主席愛蘭卻不愛蘭的表面,愛蘭的 "蕙心",蕙心意思是美麗善良的中國人民大團結。蘭花代表新中國,畫家用裸體和蘭合影時受到 毛主席的禁止和批評!可見蘭花在毛主席心中的地位。
蕙蘭和白芷是代表 新中國國家形象和精神 ," 蘭花革命"是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大團結 ,走向和諧富強的美好的社會主義。
編輯本段八一南昌蘭花革命起義
蘭花革命南昌起義
1927年8月1日2時,在周恩來、賀尤、葉挺、朱德、劉伯承的領導下南昌起義開始。1928年,朱德率南昌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和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他在井岡山上的蘭花坪又一次發現了久違的野蘭花。
朱德愛花:花品人品兩相宜
朱德愛蘭花,「舉世聞名」,尤其是中國蘭蕙蘭品種中的白色的蘭花。
據說早在戰爭年代,朱德就開始收集培養蘭花,有株手植蘭竟然還陪伴他度過了二萬五千里長征歲月。在井岡山地區,群眾中至今仍流傳著當年朱德引種蘭花,香飄湘贛邊界的美談。有首歌謠中還唱道:「朱軍長挑來湘江水,澆得井岡蘭花放……」解放後,朱德廣泛採集,精心培育了上千盆蘭花,並贈送給園林部門、植物研究機構和解放軍戰士。
1960年3月,他和周恩來、鄧小平等看望北京某部指戰員後不久,為了鼓勵他們奮發向上,特地贈送給他們400盆名貴蘭花。1962年,他一次送給龍華苗圃的蘭花就有9個品種。1964年,他送蘭花給盆景專家周瘦鵑。周瘦鵑感慨之餘,以詩記之:
蘭蕙爭榮壓眾芳,滋蘭樹蕙不尋常。
元戎心事關天下,要共群繁賞國香。
朱德還曾倡導在幾個地方建立了蘭圃,如廣州越秀公園的「蘭圃」、杭州花圃的「國香室」、上海植物園的「蘭室」等,並為廣州越秀公園「蘭圃」題詩:
越秀公園花木好,百花齊放各爭春。
惟有蘭花香正好,一時名貴五羊城。
朱德晚年更是把精神和情操寄寓於朴實無華、清香淡雅的蘭花上,他為蘭花拍了很多照片,經常戴上老花眼鏡一張一張欣賞。朱德愛蘭成癖,有關他愛蘭的故事廣為流傳。他愛蘭似乎有一種靈感。1961年2月,他到福州鼓山瀏覽,路過一棵古樹,翹首一望,便說樹上有蘭花,眾人不信。當時,有個小僧爬上樹察看,果然從樹上採得蘭花一束。「文化大革命」期間,朱德為養蘭花受到批判。據工作人員回憶,後來撤走蘭花時,他用一種近乎痛苦的聲調說:「它不是資產階級的花呢!」孔子曾有言:「芝蘭生於深谷,不以無人而不芳。」當在荒僻之地見蘭花獨放,孔子又感嘆:「蘭當為王者香,今用獨茂,與眾草為伍!」蘭花被稱之為君子之花,是堅貞、美好、高潔的象徵。朱德一生惜蘭如寶,敬佩蘭花高潔淡雅、正氣清遠的性格。蘭花的性格象徵著朱德的品格。
編輯本段周恩來愛花:珍惜多於品賞
周恩來也是一位愛花之人。
周恩來愛花,尤愛中國蘭蕙蘭品種其中的君子蘭。他還愛馬蹄蓮潔白、純潔。他的辦公室常擺著馬蹄蓮。1964年11月,周恩來出訪蘇聯歸來,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到北京機場迎接時,還帶去了一束正在盛開的馬蹄蓮。周恩來還愛海棠花的旺盛生命力和非凡氣勢。據說,1946年國共談判住在南京梅園新村時,他常在空隙時間觀賞海棠花……他北京的住所,栽有許多海棠花,還曾請友好國家使者來家裡欣賞海棠;他愛君子蘭堂堂正正,氣節高雅。他去世後,工作人員曾在他遺體旁擺放了許多蕙蘭品種其中的君子蘭。
海峽兩岸同一花中國蘭
台灣號稱"蝴蝶蘭王國",蝴蝶蘭是中國蘭蕙蘭其中一個品種。 身在海外根在故土蘭花歸根。
蘭花是花中君子,其香也淡,其姿也雅。正因為如此,我覺得蘭的境界幽遠,不但我喜歡,內子也喜歡。
因為養蘭,我買了有關蘭花的書籍和雜志,而且常向這一方面的專家請教。蘭為我作伴多年,給了我生活的信心,給了我生命。
一一張學良
張學良曾說:「蘭花是花中君子,質秀氣清,幽香清冽,沁人心脾,令人萬慮俱消,有瀟灑出塵之想……」張學良認為,蘭花不但足以賞心悅目,更可以陶性怡情。據介紹,台北大橋下的蘭花市場、園藝所都曾是張學良流連忘返的地方。1993年,第三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在北京舉辦時,擔任世界蘭蕙交流協會榮譽會長的張學良曾親自撰寫賀詞,並委託會長黃秀球將他培育的一盆「愛國蘭」送至北京。記者還記得,沈陽張氏帥府博物館也曾舉辦過大型蘭花展,遙祝張學良健康平安。此外,張學良對來自祖國大陸文化領域的展覽活動也十分關注。1992年,他先後參觀了在台北舉辦的《敦煌文物展》和《大陸古物珍寶展》。張學良非常仔細地觀看每一件展品,徜徉在這些來自武漢三鎮與三秦大地的珍貴文物前,張學良彷彿又回到了西安城……
張學良旅居美國期間曾題下:「鶴有還巢夢,雲無出岫心。」該題詞清楚地表明,一向自稱「閑雲野鶴」的張學良一直想圓他的「還巢」夢。早在1991年底,張學良就在接受香港無線電視台采訪時明確表示:「我要在適當的時候,回東北老家看一看!」張學良一直深信,他遲早會重返東北故園。東北,是張學良記憶中永遠也抹不掉的坐標。故園的長風在張學良的心中颳了半個世紀之久,他多麼希望能夠乘風歸去,擁抱故土!北京時間2001年10月15日,張學良在夏威夷平靜謝世,享年101歲。遼河悲泣,閭山垂首,遼寧的夜空落下了傷心的秋雨。帥府故居、故鄉海城、台安出生地、大窪祖居地、東北大學、白山黑水、關東大地,故鄉的人們曾經無數次翹首企盼,等待著張學良將軍的歸來。在張學良將軍的百年傳奇中,他曾經叱吒風雲;曾經上下求索;曾經扼腕嘆息;曾經寵辱不驚。而其愛國主義精神矢志不渝。張學良晚年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祖國和平統一,他生前在接受台灣華視記者采訪時說:「我希望我的國家和平統一!我希望我的國家繁榮富強!」他在接受紐約《世界日報》采訪時也曾表示:「在和平統一大業中,如果國家民族還需要我,我願意盡自己的努力出來做些事情!」一位偉大的愛國者的肺腑之言依然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