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崖盆景
A. 為什麼九寨溝中湖被稱為海
為什麼九寨溝中湖被稱為海
因為在藏區是沒有大海的,但是藏族人民有非常的喜愛和嚮往大海,所以他們把有水的湖泊稱作「海子」,也就是大海的兒子的意思。
九寨溝被稱為
Beautiful children's stories world下次遇上需要翻譯的句、詞可以直接到網路網址大全上進行在線翻譯,很快很方便呵!謝謝!再見!
為什麼綿山被稱為「小九寨溝」?
綿山,亦名綿上,後因春秋五霸之晉文公名臣介子推(介之推)攜母隱居被焚又稱介山。是山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山,中國清明節(寒食節)發源地,中國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館。
地處汾河之陰,距介休市區20公里,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對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條支脈。 綿山,又稱介山,在介休城東南20公里處,山勢陡峭,多懸崖絕壁,蒼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優美,是省級風景名勝區。 綿山的景觀很多,有白雲庵、光岩寺、雲中寺、地藏殿、世姑廟、龍王廟、柏龍、說法台、棋盤石、五龍墓、捨身崖等。還有直徑1米的鐵鍋水,水從崖壁流入,滿而不溢,掬而飲之,味甚甘甜,叫做「一鍋泉」。泉之南有一「之」字形石級,行500米,即達溝底深谷,又有「石洞水」與周圍的青山怪石、奇樹山花相映成趣,使人賞心悅目。
自然景觀
抱腹岩
抱腹岩坐東面西,高60米,深50米,長180米,分上下兩層,抱二百餘間殿宇、館舍於「腹」內,為天下「絕無僅有」。岩內有雲峰寺,始建於三國曹魏時期,距今一千七百餘年。建築風格可與懸空寺相媲美,雖歷經滄桑仍保留至今。歷史上,雲峰寺名稱多有變化,時而稱為抱腹寺,因其建於綿山最大的抱腹岩內而得名;時而稱為雲峰寺,因其位於綿山峭壁之上,雲霧起時常被封鎖於浩渺之中而得名;時而稱為大岩寺,因抱腹岩之大容廟宇近百間而得名。抱腹岩之大,抱二百餘間殿宇及一兩百萬遊人於內而不滿;險:天橋是一條三百餘米,上離山頂20多米,下距溝底300餘爛培米,多雲天氣,人在橋上過,雲在腳下涌。從岩溝直插岩上摩斯塔的500餘米的路程敏寬,幾乎都是75度的絕壁,其驚險程度比華山千尺幢毫不遜色。秀:水濤溝樹木曲徑怪石,樹木蔭翳,瀑布各異飢拿唯;棲賢谷九曲一線天,人行吊橋驚無險,腳踏瀑布奇亦秀。因此綿山既有北方山水的險峻粗獷,又有江南名山的秀麗多姿。
人文景觀
大羅宮
大羅宮自古以來就有不少美妙的傳說。相傳這里是春秋晉國介之推當年所看到的「大羅仙境」。「三清上,曰大羅」。道教認為神仙所居的天界有三十六重,最上層為大羅天。大羅宮之意就是建在大羅天上的宮闕。綿山大羅宮高懸於獅子山崖壁之上,高13層110米。我們看到的龐大建築群是近年復修的。主體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建築群總面積共達3萬平方米。整個建築巧妙地將明清風格與現代技術融為一體,群樓高聳,崇閣巍峨,雕梁畫棟,富麗堂皇,既雍榮華貴,又古樸典雅。曾有人撰文稱其「可與布達拉宮媲美」,被譽為「天下第一道觀」。綿山共有88座寺廟,二千餘間殿宇,僅大羅宮道教建築群面積即達三萬平方米,為全國之最。精:綿山雖屢遭劫難但仍保留有許多古建築和碑刻、彩塑。雲峰寺石佛殿全部斗拱和其它構件都是精心雕琢而成,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古:綿山鐵瓦寺是中國最早的山區佛教寺院,抱腹寺始建於三國曹魏時期,回鑾寺建於唐代之前,五龍寺為北宋前建築。
綿山八景
綿山古八景在唐代已聞名。「綿山古八景」千年不衰,至今仍是綿山風景名勝區主要景點,是眾多遊人紛至踏來的熱點,是綿山歷史文化的傑作。其中鎮峰天門、上岩十剎和綿峰三絕是介休八景。
鎮峰天門
從下岩光岩寺登山,在山神廟下方半山腰中的石峽處,有座山門稱鎮峰門,也稱南天門。在門樓上往北眺是佛爺山景觀,往南望楞嚴會、焚燒林、李姑岩、塔岩頭(龍頭寺)及古石梯就在眼前。
乳滴蜂房
在中岩滴水崖石壁上,聯綴數石乳,彌似紫苔,狀如蜂房,泉水常滴不斷,也稱石乳泉、母奶頭泉及懸泉等。自古以來有數十首詩詞歌頌蜂房泉,是綿山第一名泉,介休古十景之一,有「三晉名泉」的美譽。
中岩雲洞
中岩景區崖邊上有座雲中寺,獅子山崖頂上有一白雲庵佛洞,為洞上洞,洞內有釋迦牟尼和文殊、普賢三佛,並在六塊石板上刻有金剛經。中岩絕壁上的白雲洞,下雨前白雲從洞內飄出。
柏龍望橋
中岩鳥道絕壁上有株千年古柏龍,頭上有角龍嘴上長著兩片葉,柏龍往東是兔橋棧道。
須彌夜光
天橋岩洞內有塊兩米多高須彌石似人形,到了夜間神石發光更似人像。須彌石現有名無實,是因為1940年1月,日本侵略者放火燒山時將天橋棧道廟宇燒毀,從此須彌石夜間再不發光了。
抱腹棲雲
大岩為綿山百餘處岩洞之首,因山勢如兩手抱腹,所以又稱抱腹岩。鬼斧神工的抱腹岩,是華夏岩洞奇觀,它坐東北面西南,為一高約60多米、長約150米,深約80米建築;抱腹岩之「腹大」,抱二百餘間殿宇禪房,是天下第一洞式禪院。抱腹棲雲是介休「古十景」之首,為綿山風景區第一勝景。抱腹岩令人贊嘆,真是「天生一個大岩洞,無限風光在雲峰」。
上岩十剎
從抱腹岩(大岩)旁鐵嶺攀登而上是上岩風景區,在綿峰鐵瓦寺下方山凹處,是一佛國聖地,有五龍寺、正果寺、竹林寺、銀空洞、清心庵、彌佗庵、上方庵、永寧庵、東嘴庵、西嘴庵及懸崖絕壁上新庵、舊庵十多處寺庵。
綿峰三絕
綿峰絕頂(也稱岩頂)上的鐵瓦寺,是東漢年間修建,是我國最早建在山頂寺院。鐵瓦寺西側絕頂上有座摩斯塔,為介休六塔之首;鐵瓦寺東側的茅庵是建在三面環溝絕壁上,似一龜蛇。
自然環境
編輯
環境
綿山風景 (20張)
山上文物古跡頗多,俗稱「九里十八彎,二十四座諸天小廟,各處羅列」。游綿山可從介休南行20多公里到綿山山麓的興地村,參觀第一景點回鑾寺古剎。回鑾寺是由於唐太宗欲登山禮佛未成,至此回鑾,故名。主建築有山門、過殿、大殿,兩側對稱布局。殿闊五間,用減柱造,結構簡潔。存元明清歷代石碑17通,記錄著寺院的興衰。院內古松、龍槐、杉楸等樹木蔥蘢,形似傘蓋,給古剎增添了勃勃生機。
離寺南行1.5公里,登山2.5公里到龍頭寺後,沿山腰間小路曲折而行入綿山腹地。前有 *** 似的石峰,答薛茸結,泉水垂滴於下面石池中,水質清涼透明,沁人心脾,這就是「峰乳泉」,俗稱「母奶頭」。過棧道到小須彌、中岩寺,可見白雲洞內湧出雲團,變幻莫測,令人驚嘆。復行2.5公里,過「鹿橋」、「兔橋」,再攀127級石階便是綿山中心抱佛岩。山岩上部突出,下部凹回如穹窿,猶如兩手抱腹,且腹中空空。後在岩中建寺,稱抱佛寺,即雲峰寺,有殿宇20餘間,為初唐遺物。殿中有「空王佛」田志超等塑像,都深嵌在岩壁石窟中的佛龕內。
登高處眺望,遠處莽莽蒼蒼,群峰擁翠,延續不絕。而岩前面臨深谷,兩側山峰相望,煙寺相依,給人以啟迪。以抱佛岩為中心,向東行百米有鐵索嶺,鐵索從崖頂垂下,可攀援而上到達山巔,上面有銀空洞、竹林寺、鐵瓦寺、摩斯塔等景點;朝西北下行5公里有李姑岩,相傳是唐太宗御妹出家修煉處;沿南下石級到斷岩邊,下雲梯可到棋盤洞,洞內有唐代佛像、古碑、名人題刻。賀知章有題記百餘字,盛贊了綿山的奇險,引遊人矚目。
綿山之所以享譽海內外,千百年來登臨者絡繹不絕,在於它步步有景,景景有典。欏嚴會、李姑岩、蜂房泉、天橋、朱家凹、抱腹岩、小蜂房泉、銀公洞等數以百計的天然岩洞,堪稱奇觀。抱腹岩之「腹」大,抱二百餘間殿宇、館舍及一兩千名遊人於「腹」內,容兩千年歷史文明於其間,堪稱天下第一岩。兔橋、鹿橋、天橋、古雲梯、鐵索嶺、懾神崖等險道驚魂懾魄,令人贊嘆叫絕。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所述「綿山石桐水」千回百轉,飛流激盪,依次開發形成了五龍瀑、水簾洞等形態各異的瀑布群。大小蜂房泉數百個,懸垂的天然石乳,「乳汁」清洌甘甜,如珍珠斷線,滴落有聲。此山、此水即使在名聲顯赫的三山五嶽也難尋、難覓。全國柏樹之冠——秦代古柏以及龍柏、虎柏、兔柏、鹿柏和原始柏林,組成了一個仙境般的「柏樹王國」。
綿山 (2張)
天下名碑──《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和宋、金、元等歷代碑刻,以及雲峰寺石佛殿、馬鳴菩薩殿、明王殿和天橋須彌殿、五龍峰五龍寺的大量宋代之前及宋、元、明雕塑異彩紛呈,頗具文物價值。東漢古剎鐵瓦寺、三國曹魏抱腹寺、北魏的鸞公岩和唐代的回鑾寺等諸多寺院,以及建築面積為三萬多平米的華夏第一觀──大羅宮,寺廟的古老、眾多和宏偉也為其它名山所不可比擬。奇岩、險道、秀水、古柏、唐碑、宋塑、名剎、巨宮和真神介之推、真佛空王佛,以及流傳千年而不衰的寒食清明習俗,組成了綿山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使人目不暇接、思緒萬千而流連忘返。
綿山地勢險要,歷來兵家必爭。隋末唐初李世民曾在綿山下雀鼠谷大敗宋金剛,收降尉遲恭。一百二十回《水滸傳》留下了田虎帶領農民起義軍與官兵對壘的故事。綿山還記載有南宋有李武功、李實領導義軍抗擊金兵入侵的事跡。明末太原武總兵也曾依託綿山收復失地,以圖再起。抗戰初期,馮玉祥將軍所屬方振武部在綿山舉行了震驚中外的抗日誓師。之後介休縣長張德含、犧盟會特派員李志敏在綿山組建抗日民主 *** ,堅持了長期的敵後游擊戰爭。綿山又比其它名山多了一道「可藏甲上萬」和愛國主義的特殊風景線。
綿山開發,開始於原始人的群居生活。道家活動開始於春秋時期,此時介之推已攜母來綿山隱居。東漢建安年間,綿山已有佛教寺院──鐵瓦寺。《介休金石略》載:「摩斯塔下有寺,東漢建安年建,皆鐵瓦,悉鑄施者姓名」,據今已有一千八百餘年。以後規模較大的開發建設有五次:三國曹魏時,高僧迪公考察籌劃,魏明帝曹睿特詔建綿山抱腹寺;北魏高僧曇鸞於綿山抱腹寺及山之陰聚徒說法,弘揚凈土宗教義,並創建鸞公岩;唐代高僧志超擇地綿山,創立禪林,修煉成佛,後唐太宗李世民敕建雲峰寺;元末大火後,明晉恭王朱等人主持修復雲峰寺等寺院,之後歷代又有增修;1995年以來,山西三佳煤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閻吉英獨資修復開發綿山,除將1940年侵華日軍燒毀的寺廟逐一修復外,又新建了盤山公路和賓館、飯店等接待服務設施。已投資六億元。
已經形成龍頭寺、龍嵴嶺、李姑岩、蜂房泉、大羅宮、天橋、一斗泉、朱家凹、雲峰寺、正果寺、棲賢谷、介公嶺、水濤溝、古藤谷等十四個景區,全部游覽一般需要3到5日。
氣候
綿山屬於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裕,氣候溫和。6月--10月平均氣溫為22℃。年降水量540毫米左右,降水大部分集中在夏季。
九寨溝為什麼被稱為「童話世界」
九寨溝是白水江上游白河南岸的一條大支溝,溝內原為林區,在崇山峻林中;自然風光極為優美,分布有108個湖泊,各湖泊間多飛瀑,氣勢磅礴。這里有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羊等珍貴動物。與黃龍寺合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在四川省西北南坪縣境內,有一條處於岷山山脈萬山叢中的幽深山谷,因周圍有9個藏族村寨而得名「九寨溝」。風景區總面積約620平方公里,無處不保持著原始、自然、古樸的本色,有「童話世界」和「世外桃源」之譽。
四周群山終年白雪皚皚,河谷地帶森林古樹參天、花卉繁茂。境內有大小海子108個,分布在3條「丫」形溝里,全長50多公里。九寨溝分三條溝:日則溝、樹正溝、則查窪溝。日則溝的美麗景點里有草海,天鵝海,箭竹海,熊貓海,五花海,孔雀河道,珍珠灘瀑布,靜海,諾日朗群海,諾日朗瀑布。樹正溝的名勝有犀牛海,老虎海,樹正瀑布,樹正群海,卧龍海,火花海,蘆葦海,盆景灘,扎如寺。則查窪溝最棒的去處有則扎窪寨,下季節海,上季節海,五彩池,長海。
蘆葦海以蘆葦叢生而得名,火花海一片深藍,五花海形似孔雀開屏,天鵝海因常有天鵝棲息而得名。海拔3100米的長海,是九寨溝風景區最高點,也是最大的一個海子,南北長7.5公里、寬約0.5公里,沿岸山巒疊嶂,綠樹幽深,遠處雪峰皚皚。長海沒有出水口,縱有暴雨,水從不漫溢,冬春長期無雨也不幹涸,藏民稱它為「裝不滿、漏不幹的寶葫蘆」。層層疊疊的海子,形成許多瀑布,珠連玉串10多公里。九寨溝植物呈垂直分布,種類繁多,其自然環境也適宜於許多動物繁殖生長。在原始森林裡,有稀有和珍貴動物數十種,如大熊貓、金絲猴、小熊貓、羚牛等。九寨溝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級的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之所以被稱為九寨溝是因為什麼
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境內,是中國第一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也是中國著名風景名勝區和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被納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人與生物圈」保護網路。
九寨溝是一條縱深50餘km的山溝谷地,總面積650.74hm²,大部分為森林所覆蓋。因溝內有樹正、荷葉、則查窪等九個藏族村寨坐落在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
九寨溝風景區又被稱為什麼和什麼
人間仙境和童話世界
九寨溝為什麼稱為「彩溝」
到了秋天的時候,滿山的各種植物都變得五彩斑斕。所以稱為彩溝
為什麼四川被人稱為九寨溝
九寨溝只是四川省的一個縣哈,並不是四川就是九寨溝。其實那是一個旅遊景點,之所以被稱為九寨溝是因為有溝里有九個寨子(旅遊的時候聽導游說的),望採納~~~
九寨溝為什麼稱為旅遊勝地
因溝內分布著9個藏族村寨而得名,海拔2000~3000米,屬高山深谷碳酸鹽堰塞地貌,以翠海(高山湖泊)、疊海、彩林、雪山、藏情「五絕」馳名中外,被譽為「夢仙境」和「童話世界」。主景長沙余公里,面積6萬多公頃,有長海、劍岩、諾日朗、樹正、扎如、黑海六大景觀,呈「Y」字形分布,以水景最為奇麗,泉、瀑、河、灘將108個海子連綴一體,碧藍澄澈,千顏萬色,多姿多彩,「水在樹間流,樹在水中長」,有「黃山歸來不看岳,九寨歸來不看水」和「世界水景之王」之稱。
九寨溝主要由岷山山脈中呈「丫」字形分布的日則溝、則查窪溝、樹正溝三條溝谷構成;其九寨溝主要景點分布在樹正、日則、則查窪三條溝內,溝內可分五大景區:樹正景區、日則景區、長海景區、寶鏡崖景區、原始森林生態景區。
武義牛頭山為什麼被稱為江南九寨溝啊?真有那麼美嗎?
聽朋友說好像還可以的吧!
B. 怎樣製作精品懸崖式盆景
(1)注意突出部位抄和整體的比例
懸崖式山水盆景,由於懸出一部分,重心會向前移動,因此,構圖時一定要掌握重心,防止產生不穩定感。
(2)忌四平八穩
懸崖式山水盆景,追求山崖的驚險,如一味地追求平穩,則畫面不生動,缺乏動勢。因此,畫面在感覺上應是下輕上重,下部作為一個基礎去承擔上部的生量和壓力。
(3)對比要強烈
懸出部位是整個造型的主體,主要向面的曲線對比要強烈,波紋線條宜剛硬,而山的背部曲線應以簡潔為主。
(4)畫面要利要均衡
盆景的山腰部分和懸出的後部要收緊,不能拖泥帶水。山腳布局宜簡潔,低矮,並形成曲線,以豐富山腳的變化。主峰朝向畫面中心方向的山腳,應適當延長一些,而背向的山腳則應切除,使畫面既畫面既干凈利落,又穩定均衡。
(5)主次要協調
配峰的形態應與主峰相協調,既可作遠山處理,也可以用類似的懸石做陪襯。
(6)把握清瘦的主調
盆景的整體造型應以清瘦為主,避免臃腫。
C. 南昌梅嶺好玩嗎
位於南昌市西郊30公里處
氣候:夏季平均氣溫僅攝氏22.6度,比市區低8-10℃
面積:約150平方公里
概貌:梅嶺風景區位於南昌市西郊。山勢嵯峨,層巒疊翠,四時秀色,氣候宜人。素有「小廬山」之稱。在梅嶺名勝古跡中,洪崖丹井最為古老。離丹井不遠處是江西最大的地表墓——皇搜態姑墓,墓前有石翁、石馬、石獅、石羊等。清朝末年佛教凈土宗的著名禪師印淘墓葬——印光和尚雲塔,也在這里。梅嶺上百座山峰,各具特色。梅嶺頭翠竹幽,獅子峰險峻難攀,紫陽山秀麗多姿含悉,羅漢嶺等於觀景。「盆景樟」、「石中蘭」、「樹生竹」為奇,被譽為「梅嶺三絕」。梅嶺的谷壑,到處可見灰黑色的花崗岩壘疊成梯,形成許多大小不等的岩洞。雲隱洞、潘仙洞、造錢洞、秦人洞,還有開礦各異的尖刀石、龍爪石、礁臼石、穿劍石、佛名石,並伴有神話故事在民間流傳。
梅嶺有因斷岩形成的腳魚談漏乎潭、跌水溝、滴水崖、水口瀑布,四時騰瀉,還有許多清溪和山泉。遊人不論是在梅嶺之巔、洗葯湖畔,還是在避暑山莊,均可朝觀東方雲海日出,暮瞰洪城萬家燈火,春賞十里火紅杜鵑,夏迎百丈仙台涼風,秋品千峰野果瓊漿,冬攬萬山玉樹銀花。真乃一風景幽美、避暑游覽之仙境。
南昌市公交219路可以到達。還可以吧!
D. 懸崖式盆景怎樣養殖懸崖式盆景養殖技巧
1、選擇合適的素材。羅漢松、五針松、黑松、黃荊、酸棗、雀梅、枸杞、三角梅、九里香、荀子、小葉黃楊,以及具有藤蔓性的素材都適合做成懸崖干。挑選有兩種方式:一是挑選沒有病蟲害的2-3年生小苗,根系發達,主幹基部有生長旺盛的分枝;二是挑選懸崖式半成品素材時,最好有明顯的主幹延長枝和兩個斜對生的側枝。第一個側枝距離主幹基部8-10cm時可以製作大懸崖,第一個側枝距離主幹基部5cm左右時可以製作小懸崖;查看一下是否生長有力,根部造型是否適宜提根。
2、小型懸崖式盆景的養坯方式。做小型盆景如果不提根,可以直接上盆。如筆者昨天做了兩棵荀子懸崖式,根系中有三個老根已經長成,小盆子也能提根;但是沒有較好的主根提根就不能直接上盆,要使用較大的花盆斜栽或者卧栽,把懸崖式垂枝的彎曲部位做成,提根顯露初步效果後再上盆。斜栽、卧栽形成的彎曲度自然,人為痕跡較淡。
3、小型懸崖式盆景要有提根效果。做小型懸崖式盆景,主幹探出花盆和飄枝下垂僅是一部分形態,主要還是要有提根效果,沒有提根的懸崖式僅是半成品。做成提根或者拖根有多種選擇:一是淺栽高圍,又稱為套栽、箱栽。使用分層的木箱、透明塑料桶、麻袋圍住根系,填上河沙培育主根,使用水沖法逐步除沙,約有1-3年可以形成提根效果;二是盤根後使用桶栽。可以把根系用木板、筷子等物品綁在一起,主幹下的根系中間塞入一個錐形體,形成八方根。也可以把所有根系垂直綁在一起,掛漿後放入深筒里灌沙培育懸根。但是要注意,灌沙前要攪拌極細的河沙與泥漿填充捆綁的根系內部,然後再灌沙,否則根系內部不接觸沙土,造成空根。需要注意的是,提根時不要進行垂枝操作。應該先提根,完成提根後再進行垂枝操作,兩者不能同時進行。
4、小型微型懸崖式如何設置垂枝。在懸崖式盆景中,有多種造型方式,如大、小、高、低、順、逆懸崖之分;也有全懸崖、半懸崖、迴旋懸崖之分。盆景界中的大、小懸崖與高、低懸崖基本類似,只是個別細節不同。我們製作小微懸崖式,也可以做成大懸崖。主幹先上後下,這個"下"要跌得急,"下"的部位就是垂枝的開始。
E. 懸崖式盆景下端枝條長勢不好、甚至枯死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1、澆水時間選擇在水土溫度相近時澆水,即一般是春秋季節每天傍晚澆一次水,夏季早晚各澆一次,冬季根據情況在中午時間澆水一次即可。平時基本上保持盆土表層看上去是不幹不濕為宜。用水最好是用無污染的河水或經陽化兩天後的自來水或井水。
2、選擇種植盆景的土壤不可太隨便,取土一定要用污染少,最好是無污染,無菌、無病毒、無蟲卵、無除草劑殘留的干凈土。
3、根據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病蟲菌綜合防治,也可單治單防,一般一月一次或多一點。一般預防及治療葯物有:多菌靈、百菌清、波爾多液、敵克松、甲基托布津、石硫合劑、氯氰菊酯、蚜虱凈、吡蚜酮等。營養劑有:豐收素、生物菌肥、磷酸二氫鉀、壯苗促根劑、噴施寶等。
F. 安徽霍縣旅遊景點大全介紹 霍縣有什麼旅遊景點
霍州七里峪景區
霍州七里峪風景區位於山西省臨汾市轄區內中鎮霍山的北部腹地,東接沁源縣的靈空山,北連靈石縣的石膏山和介休市綿山,距市區16公里,是太岳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旅遊總面積15萬畝。
該景區,山清水秀、怪石林立、洞深谷奇、氣象萬千。景區內華北天然落葉松保護區、八仙洞等景點各具特色,天然草坡連片接天,原始森林遮天蔽日。
主要景觀:
1、牛老溝置身其中如進入浩瀚無涯的大草原,無盡的綠色與藍天白雲相連,令人心曠神怡。
2、石崖奇松又稱紅岩松、迎客松,樹高4米,生長於巨石之山,紮根於石縫之中,堪稱千石搭轎不老松。
3、天然落葉松保護區坐落在金溝曼底部,面積近百畝,是華北地區天然落葉松重點保護區。
4、八仙洞位於偷水溝底30米高的懸崖上,深10米,高5米,寬3米,洞內有8塊方石,傳說是八仙歇息的地方。
有誰知道山西霍州的歷史么
霍州市歷史悠久,文物眾多,山水秀麗,氣候宜人,旅遊資源豐富,風景名勝如雲。全市有國家級旅遊景點2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6處。
霍州市文物旅遊景區以霍州署為中心,成幅射狀遍及全市境內。霍州署位於霍州市東大街北側,1996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5月1日以全國現存唯一古代州級衙門博物館對外開放。其建築規模宏大,形制壯麗,元代大堂粗獷豪放,結構奇特,被中國古建築研究專家梁思成先生稱為「滑稽絕倫的建築獨例」,在中國絕無僅有。除霍州署外,霍州市還有聞名遐邇的霍州明代鼓樓、祝聖寺、南壇雁塔、媧皇廟壁畫、宏乎千佛崖石刻、觀堆塔、許村民居以及隋唐古戰場遺址歇馬灘、馬跑泉、先鋒台、將軍墓、打滾場、下馬灣、金鑾嶺、白壁關等。
霍州市的自然風景旅遊區以「中鎮霍山」為龍頭,目前已開發的景區有「三山十三峪」。其中七里峪風景區位於中鎮霍山的北部腹地,距市區20公里,是太岳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旅遊總面積35萬畝。風景區內景點密布,有五龍壑、三仙泉、正南溝、牛老溝、偷水溝、石人溝、井溝、崖溝等八大景點。有古稀樹木紅岩松,有大河灘瀑布、滴水崖瀑布和已經對外開放營業的良_渡假村和林海山莊。潺潺流水,飄飄白雲,千仞石壁,懸空瀑布,天然森林枝繁葉茂,天然牧場綠草如茵,天地山水,森林牧場渾然一體,是「森林浴」的極品佳境,有「天然氧吧,華北綠肺」之美稱。
懸泉山風景旅遊區位於霍州城東20公里外,嶺峻峰奇、松柏長青。山路上有張果老驢蹄石印,龍泉洞懸鐵拐李根雕飛龍;遠望蓮台峰奇石林立,近觀懸泉閣腳下生雲;足登摩天嶺摘星攬月,耳聞琵琶峰弄蕭撫琴;戲說七星潭仙姑沐浴,笑談嬉女處洞賓調情;石盤雙龍紅黑分明形象逼真,懸泉飛瀑珠玉垂簾水色似銀。山谷中有一古建遺址名夏王宮,傳說為一千多年前五胡十六國夏王赫連勃勃的避暑山莊。而當代學者根據有關史書及資料考證,所謂夏王,當指五千年前夏後氏之王大禹,此宮便是大禹治水的大本營。
陶唐峪風景旅遊區位於霍州城東南20公里處,游覽面積40平方公里,傳說因堯帝曾避署於此而得名。入谷逆流而上,先後有浮橋、仙女池瀑布、仙女池、堯王避暑山莊蔽枝悉、招魂樓、瞭望塔、青龍潭、水簾洞、犀牛石、滴水崖瀑布、五龍池、水底龍宮、猛虎下山石、雲龍瀑布、天然盆景瀑布、流星瀑布、觀峰峽、石門、一線天、槐樹溝瀑布、階水凹瀑布、擎天玉柱峰、玉泉寺、龜山、蓮花山等景觀,令遊人大飽眼福,心曠神怡。清康熙皇帝當年游覽觀賞此處後,欣然御書:「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近年來,霍州市以創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歷史文化名城」為目的,把旅遊這一朝陽產業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之一,在旅遊景點的開發建設上邁出了可喜步伐。在文化的挖掘與整理上,先後研究整理了「堯王避署在霍山」、「大禹治水始霍山」、「天下霍姓出霍州」、「天下門神源霍州」等文化淵源,極大地提高了霍州旅遊的價值與品位。特別是在霍州市的首倡下實現了北京故宮、河北保定直隸總督府、河南內鄉縣衙與霍州署的聯袂對接,共同組成了「中國四大古代官衙國際旅遊專線」;實現了東鎮山東沂山、南鎮浙江會稽山、西鎮陝西吳山、北鎮遼寧醫巫閭山與中鎮霍山的聯袂對接,共同組成了「中國五大鎮山國家旅遊專線」,豐富了神州大地旅遊熱線。在旅遊業的帶動下,霍州市以旅遊商品、旅遊服務為中心的第三產業取得了大幅度增長,在全市經濟結構中所佔比重明顯上升。
霍州市位於晉南臨汾地區北部,太岳山主峰和汾河橫貫其中。霍州不僅是中國十大名山「五嶽」、「五鎮」之中的中鎮探花,更留下了堯帝及女兒的風采足跡,唐太宗起兵反隋興唐也在此開戰,古霍國之地還是「門神」與明代名吏曹端的故地
霍州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位於市內東大街北側的霍州州署大堂始建於元代,是我國現存惟一的州級衙門,它同北京故宮、保定直隸總督署、南陽市鄉內縣衙,組成了我國保存較好的,從古代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機關的系列建築。
貼門神風俗出霍州。相傳,隋朝末期駐守太原的將領李淵、李世民父子,起兵反隋興唐之時,在霍州城兩度爭戰,用計收降守將尉遲恭(敬德),使其與秦瓊(叔保)成為帳前兩員哼哈猛將,唐王李世民有感兩人為其守門警衛時,威震惡夢中的鬼魅妖魔功勞,便命畫匠做兩人像圖畫,張貼於帳前或宮門以鎮避邪,此舉以後傳為民間貼「門神」風俗。
霍州市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甚多,旅遊資源相當豐富。古為堯都畿內,唐代號稱「中州重鎮」,明清時 期被列為全國直隸州。境內有約10萬年前的大張古文化遺址。載入《中國名勝辭典》的有西周厲王墓;有唐高祖反隋南下中途休整的歇馬灘;有唐代名將尉遲恭行轅帥府霍州署,其建築規模宏偉壯觀,是我國保留較 完整的古代州級衙門之一;有唐宋元明歷 代造鑿的千佛崖石刻文物;有精雕細刻,巧奪天工的明代鼓樓;有挺拔高聳、造型優美的雁塔。位於市境東部的霍山,蜿蜒起伏,林海茫茫,玉泉濺珠,流水潺潺,山光凝瑞,風光秀麗,是理想的旅遊避暑勝地。懸泉山自然風光景區是其代表性傑作。清康熙皇帝當年西遊至霍州,觀賞游覽霍州風景名勝後,欣然御書: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堯王避暑聖地陶唐峪,谷深幽靜,奇石峻峰,松柏蒼勁,浮橋小瀑 ,仙女浴池,是休閑渡假的理想去處。
為提升霍州市的旅遊文化品位,有霍州發起並促成了「中國四大古代官衙國際旅遊專線」和「中國五大鎮山聯袂對接活動」,以及霍州、霍山文化研討會的舉辦,更使霍山名震中外。
位置:霍州地處東經110°38′ —112°3′,北緯36°26′—36°42′之間,位於山西中南部,與臨汾、晉中盆地交界,扼山西南北 交通之要沖。四周群山環繞,汾河從西北切割韓信嶺入境,流經市境西部。
氣候:屬海拔標高516米—2504.30米,年平均氣溫12.1℃, 平均日照時數2441.50小時,無霜期170—230天,降水量353—688.90毫米。耕地27萬畝。土地肥沃,氣候 溫和,無霜期長,適宜種植小麥、玉米、穀子、棉花、油料、蔬菜、葯材和干、鮮水果等作物。
最佳旅遊時間:春、秋季
面積:總面積768平方公里。
人口:28.5萬。
景觀:大張古文化遺址、西周厲王墓、歇馬灘、霍州署、千佛崖石刻文物、明代鼓樓、雁塔、霍山、陶唐峪等。
風景有載入《中國名勝辭典》的有西周厲王墓;有唐高祖反隋南下中途休整的歇馬灘;有唐代名將尉遲恭行轅帥府霍州署,其建築規模宏偉壯觀,是我國保留較 完整的古代州級衙門之一;有唐宋元明歷 代造鑿的千佛崖石刻文物;有精雕細刻,巧奪天工的明代鼓樓;有挺拔高聳、造型優美的雁塔。位於市境東部的霍山,蜿蜒起伏,林海茫茫,玉泉濺珠,流水潺潺,山光凝瑞,風光秀麗,是理想的旅遊避暑勝地。懸泉山自然風光景區是其代表性傑作。清康熙皇帝當年西遊至霍州,觀賞游覽霍州風景名勝後,欣然御書: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堯王避暑聖地陶唐峪,谷深幽靜,奇石峻峰,松柏蒼勁,浮橋小瀑。
霍州市交通便利。南同蒲鐵路和大運二級公路 (國道108)、霍侯一級公路並行,縱貫市境南北,霍上(霍州——沁源上社)、霍桃(霍州——隰縣桃紅坡)兩條公路橫跨東西兩山;鄉村公路輻射成網, 四通八達。境內有霍州、辛置、聖佛、什林四個火車站,有9條鐵路專用線。
特色小吃有:
_面:優質小麥粉,經專用工具——_床壓制而成,有筋、有骨、百吃不厭。
碗坨子:苦蕎麥粉成漿加工後,裝入碗或盆中冷卻後,即可食用、因其狀而得名,口感奇特,清熱、解毒。
登高饃:春節主要食品,小麥精粉發面,配以紅棗精製而成,老百姓將其作為禮品走親訪友。
羊羔饃:民間七月十五送給新出嫁的姑娘,用小麥麵粉塑成十二屬相及其它各種動物樣、小巧玲瓏,造型優美。
燒 餅:將優質麵粉、油麵配以小茴香,在特製爐內燒烤精細加工而成。
霍州市旅遊宣傳簡介及口號
霍州的歷史,亘古而悠長,境內名勝古跡甚多。數十萬年之前,霍州這塊秀美的'土地上就有古人類居住著。如今在汾河東岸的永合村和紅崖堡村一帶,已發現有屬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文化遺跡。較為著名的有千佛崖、州署大堂、雁塔、鼓樓。有的以雕工精細見長,有的以造型壯麗著稱,皆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霍州市文物旅遊景區以霍州署為中心,成幅射狀遍及全市境內。
霍州市旅遊宣傳口號:
1、暢游靈山秀水,感受古霍新韻。
2、攬霍岳靈秀,沐古衙廉風。
3、霍·名天下,州·藏古今。
4、相約生態霍州,品位人文歷史。
5、攬山水神韻,品人文霍州。
6、原汁原味原生態,古風古韻古霍州。
7、閱華夏州署,品山水霍州。
8、多彩霍山,多姿州署,多情霍州。
9、唐風元韻古文明,神奇盡在霍州城。
10、游中鎮奇特景觀,攬霍州民俗風情。
11、山水林距離,霍州森呼吸。
12、游霍岳山水美景,品中鎮人文風情。
13、古風古韻古文化,新天新地新霍州。
14、華北綠肺養生福地,天然氧吧人間仙境。
15、霍岳迎嘉賓,州署展新姿。
16、霍州署沐廉,七里峪探幽,陶唐峪覓蹤。
17、美在霍州,美哉霍州。
18、霍山怡情美,州署養廉安。
19、品位州署官衙文化,縱情霍州神奇山水。
20、覓千古人文,攬霍州勝境。
山西省霍州市!哪裡有好玩的地方
陶唐峪
位於市區東南20公里霍山南部,游覽面積約40平方公里,史稱陶唐谷。
明代鼓樓
鼓樓,又稱文昌閣,位於山西省霍州市市中心,歷史悠久,遐邇聞名,始建於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1986年霍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媧皇廟
媧皇廟位於山西省霍州市市區東2.5公里的賈村村中,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媧皇廟中的聖母大殿、左右配殿現存清代工筆"媧皇聖母"壁畫線條流暢,作工精細,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媧皇廟南側現存清代戲台及左右鍾鼓二樓,門洞各設其下,保存基本完好。
七里峪
位於中鎮霍山的北部腹地,東接沁源縣的靈空山,北連靈石縣的石膏山和介休市綿山,距市區16公里,是
(1992年經國家林業部批准建立國家級森林公園,公園面積約為90萬畝,由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
題寫園名。) 的重要組成部分,旅遊總面積15萬畝。該景區,山清水秀、怪石林立、洞深谷奇、氣象萬千。景區內五龍壑、滴水崖瀑布、雙乳峰、南天門、石人溝、石崖奇松、華北天然落葉松保護區、八仙洞等景點各具特色,天然草坡連片接天,原始森林遮天蔽日。
霍州七里峪景點介 七里峪景點介紹
1、七里峪風景區位於中鎮霍山的北部腹地,在山西省霍州市境內。東接沁源縣的靈空山,北連靈石縣的石膏山和介休市綿山,距市區16公里。
2、五龍壑海拔2504.3米,山上有5個壑口,傳說是巨龍用爪挖成,故稱五龍壑,攀登其上可觀霍州全貌。
3、滴水崖瀑布位於正南溝東側,落差50餘米,流水似銀河落天,飛瀑之下有一天然石洞,形成石洞水簾,因此又名洞賓瀑布,其景之奇,實為山澗一絕。
4、雙乳峰位於正南溝東西兩側,因山頭酷似兩乳而得名,是正南溝著名景點,挺拔的松柏屹立於山頂之端,氣勢蔚為壯觀。
5、南天門位於正南溝最高處,奇石林立,直入雲端,登臨天門,置身茫茫雲海之上,如入仙景一般。
6、石人溝位於高達50餘米的懸崖峭壁之中,溝面寬10餘米,溝內有一石,高30米,形態似人,故稱石人溝。
7、牛老溝置身其中如進入浩瀚無涯的大草原,無盡的綠色與藍天白雲相連,令人心曠神怡。
8、石崖奇松又稱紅岩松、 迎客松,樹高4米,生長於巨石之山,紮根於石縫之中,堪稱千石不老松。
9、天然落葉松保護區坐落在金溝曼底部,面積近百畝,是華北地區天然落葉松重點保護區。
10、八仙洞位於偷水溝底30米高的懸崖上,深10米,高5米,寬3米,洞內有8塊方石,傳說是八仙歇息的地方。
11、七里峪風景區位於中鎮霍山的北部腹地,在山西省霍州市境內。東接沁源縣的靈空山,北連靈石縣的石膏山和介休市綿山,距市區16公里,是太岳山國家森林公園 (1992年經國家林業部批准建立國家級森林公園,公園面積約為90萬畝,由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薄一波題寫園名。) 的重要組成部分,旅遊總面積15萬畝。該景區,山清水秀、怪石林立、洞深谷奇、氣象萬千。景區內五龍壑、滴水崖瀑布、雙乳峰、南天門、石人溝、石崖奇松、華北天然落葉松保護區、八仙洞等景點各具特色,天然草坡連片接天,原始森林遮天蔽日。
12、七里峪風景區潺潺流水,飄飄白雲,千仞石壁,懸空瀑布,天然森林枝繁葉茂,天然牧場綠草如茵,天地山水,森林牧場渾然一體,是「森林浴」的極品佳境。勝似「張家界」、「九寨溝」,是建造古今中外風格各異度假村的理想之地。
霍州旅遊景點排名
1、七里峪景區
七里峪風景區位於山西省臨汾市霍州市上霍線,東接沁源縣的靈空山,北連靈石縣的石膏山和介休市綿山。景區總面積15萬畝,區內山清水秀、怪石林立、洞深谷奇、氣象萬千;五龍壑、滴水崖瀑布、雙乳峰、南天門、石人溝、石崖奇松、華北天然落葉松保護區、八仙洞等景點各具特色。
2、霍州州署大堂
霍州署創建年代不詳,據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版《霍州志》記載,元代州署已具一定規模,元大德七年(1303年)大地震,建築全部塌毀。次年重建,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毀於火災,唯大堂倖存。明洪武四年(1371年)重建,後代又屢有增補修葺。現存建築大堂為元代原構,儀門、戒石亭為明代建築,余皆清代所建。
3、霍州署博物館
霍州署始建於唐代,現存的霍州署是國內唯一遺存的元代州級衙署,建成以來,一直作為歷代官員辦公的主要場所。著名古建築學家梁思成1934年考察霍州署大堂後,稱之為我國建築史上「滑稽絕倫的建築獨例」。現存大門、儀門、牌坊、大堂、二堂等建築,為元、明、清遺產,規模宏大壯麗,堪稱華夏藝術瑰寶。
4、霍州觀音廟
霍州觀音廟位於霍州市趙家莊村,2006年5月被定為第六批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的霍州觀音廟是集儒、釋、道為一體的典型的寺廟綜合建築。觀音廟院坐北朝南,總體布局為兩條平行軸線,符合了中國傳統的對稱理念。其東軸線為一進院,軸線上分布有山門、三聖殿,東側有廂房、廊屋、耳殿,東南角二層有文昌閣。
5、霍州窯址
霍州窯址位於山西省臨汾市霍州市西南白龍鎮陳村以南的汾河西岸台地上,燒造始於金代,終於明代,是中國北方金元時期的重要瓷窯址之一。霍州窯址面積約在15萬平方米左右,集中點在陳村村南一帶。
G. 懸崖式盆景養殖技巧 懸崖式盆景怎樣養殖
1、選擇合適的素材。羅漢松、五針松、黑松、黃荊、酸棗、雀梅、枸杞、三角梅、九里香、荀子、小葉黃楊,以及具有藤蔓性的素材都適合做成懸崖干。挑選有兩種方式:一是挑選沒有病蟲害的2-3年生小苗,根系發達,主幹基部有生長旺盛的分枝;二是挑選懸崖式半成品素材時,最好有明顯的主幹延長枝和兩個斜對生的側枝。第一個側枝距離主幹基部8-10cm時可以製作大懸崖,第一個側枝距離主幹基部5cm左右時可以製作小懸崖;查看一下是否生長有力,根部造型是否適宜提根。
2、小型懸崖式盆景的養坯方式。做小型盆景如果不提根,可以直接上盆。如筆者昨天做了兩棵荀子懸崖式,根系中有三個老根已經長成,小盆子也能提根;但是沒有較好的主根提根就不能直接上盆,要使用較大的花盆斜栽或者卧栽,把懸崖式垂枝的彎曲部位做成,提根顯露初步效果後再上盆。斜栽、卧栽形成的彎曲度自然,人為痕跡較淡。
3、小型懸崖式盆景要有提根效果。做小型懸崖式盆景,主幹探出花盆和飄枝下垂僅是一部分形態,主要還是要有提根效果,沒有提根的懸崖式僅是半成品。做成提根或者拖根有多種選擇:一是淺栽高圍,又稱為套栽、箱栽。使用分層的木箱、透明塑料桶、麻袋圍住根系,填上河沙培育主根,使用水沖法逐步除沙,約有1-3年可以形成提根效果;二是盤根後使用桶栽。可以把根系用木板、筷子等物品綁在一起,主幹下的根系中間塞入一個錐形體,形成八方根。也可以把所有根系垂直綁在一起,掛漿後放入深筒里灌沙培育懸根。但是要注意,灌沙前要攪拌極細的河沙與泥漿填充捆綁的根系內部,然後再灌沙,否則根系內部不接觸沙土,造成空根。需要注意的是,提根時不要進行垂枝操作。應該先提根,完成提根後再進行垂枝操作,兩者不能同時進行。
4、小型微型懸崖式如何設置垂枝。在懸崖式盆景中,有多種造型方式,如大、小、高、低、順、逆懸崖之分;也有全懸崖、半懸崖、迴旋懸崖之分。盆景界中的大、小懸崖與高、低懸崖基本類似,只是個別細節不同。我們製作小微懸崖式,也可以做成大懸崖。主幹先上後下,這個"下"要跌得急,"下"的部位就是垂枝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