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帶鮮字的綠植

帶鮮字的綠植

發布時間: 2023-08-06 03:05:34

⑴ 這是什麼植物

酸棗樹是酸棗樹屬灌木科木本植物,很難成樹,長到杯口粗細便自然乾枯,由根部再生嫩芽。黃土高原自古就有酸棗叢生,遍布陽坡,酸棗盛產於太行山一帶。

主產區位於河北南部的邢台地區,是全國最大、唯一的酸棗產業基地,酸棗加工量佔到全國的90%以上,產品還遠銷日本、美國等,素有「邢酸棗,甲天下」「中國酸棗之鄉」等美譽;酸棗的果實酸甜可口,具有許多營養成份,尤其酸棗仁歷來就是滋補大腦、生血養血的良葯。酸棗枝條質地堅硬,耐磨性好,一直是編織地磨的上好材料。它嫩條生長快,老桿卻生長得十分緩慢,亦稱鐵樹。能長成參天大樹,實屬不易。然而在山西省高平市石末鄉境內依舊存活著一棵目前國內樹齡最大的——2000多年的酸棗樹。

形態特徵

落葉小喬木,稀灌木,高達10餘米;樹皮褐色或灰褐色;有長枝,短枝和無芽小枝(即新枝)比長枝光滑,紫紅色或灰褐色,呈之字形曲折,具2個托葉刺,長刺可達3厘米,粗直,短刺下彎,長4-6毫米;短枝短粗,矩狀,自老枝發出;當年生小枝綠色,下垂,單生或2-7個簇生於短枝上。葉紙質,卵形,卵狀橢圓形,或卵狀矩圓形;長3-7厘米,寬1.5-4厘米,頂端鈍或圓形,稀銳尖,具小尖頭,基部稍不對稱,近圓形,邊緣具圓齒狀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淺綠色,無毛或僅沿脈多少被疏微毛,基生三出脈;葉柄長1-6毫米,或在長枝上的可達1厘米,無毛或有疏微毛;托葉刺纖細,後期常脫落。花黃綠色,兩性,5基數,無毛,具短總花梗,單生或2-8個密集成腋生聚傘花序;花梗長2-3毫米;萼片卵狀三角形;花瓣倒卵圓形,基部有爪,與雄蕊等長;花盤厚,肉質,圓形,5裂;子房下部藏於花盤內,與花盤合生,2室,每室有1胚珠,花柱2半裂。核果矩圓形或長卵圓形,長2-3.5厘米,直徑1.5-2厘米,成熟時紅色,後變紅紫色,中果皮肉質,厚,味甜,核頂端銳尖,基部銳尖或鈍,2室,具1或2種子,果梗長2-5毫米;種子扁橢圓形,長約1厘米,寬8毫米。花期5-7月,果期8-9月。[2]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區、丘陵或平原。

分布范圍

產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陝西、河南、甘肅、新疆、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廣為栽培。本種原產我國,現在亞洲、歐洲和美洲常有栽培。

主要價值

酸棗主治心腹寒熱,邪結氣聚,四肢

酸棗樹(3張)

發利用,人們不知道它們存在的價值,其實酸棗樹可隨意嫁接成其它棗類,如金絲小棗、金絲大棗、梨棗、葫蘆棗、冬棗等。數量多了可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其次野生酸棗樹產下的酸棗渾身是寶,它的皮肉可以做成酸甜可口的酸棗面,通過深加工還可以生產各種酸棗汁飲料,棗核的硬渣還可以生產出化工原料糠醛或木炭等。剩下的棗仁的價值就更不用說了,它是治療失眠症的名貴中葯才,在國內外市場上十分暢銷,除此之外它通過育苗還可以嫁接成各種名貴棗類。利用好了可別小看這小小的酸棗樹,能產生出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酸棗仁的育苗嫁接方:

種子處理

用專用機械把酸棗核打破而基本不傷及種仁,好仁率為90%以上。另外,把酸棗核於第1年12月份進行層積處理,與酸棗仁育苗比較。

整地作畦

於第1年12月前將圃地深翻30cm,耙平,然後按長20cm,寬1.3m,南北向做畦,畦兩邊各築寬30cm,高20cm的畦埂,每667m2地施腐熟的農家肥5000kg,過磷酸鈣40kg。

浸種催芽

播前用30℃溫水浸泡酸棗仁12-24小時,然後撈出控水,再與3倍的濕沙混合,置於背風向陽的地方蓋膜催芽,種砂厚度10cm,保持溫度在25--30℃之間,每天翻動2-3次,噴水保濕,3-5天後約1/3的種子吐嘴露白,下畦。對層積的酸棗核也進行蓋膜催芽。

播種

於3月下旬,將圃地灌水然後每畦按20-30-20-30(cm)寬窄行開溝4行,溝深3cm,每10cm點播1粒,播後立即覆土,厚度20cm,用耙子摟平,噴除草劑(滅草隆)後,加蓋地膜(厚0.003mm)。另外,設一拱棚集中育苗,然後移栽。按1m2400粒撒播,播後架設塑料(厚0.0015mm)拱棚,四周壓嚴。4月中旬,把棗仁按株距10cm點播,觀察出苗率。4月下旬,把野生酸棗苗刨出,浸泡24小時,按相同株行距栽植,觀察成活率。

播後管理

地膜育苗,在出土後,破地膜,引出苗木。當小苗長到3-4片真葉時間苗,7-8片真葉時,按20cm株距進行定苗,苗高20cm前不要澆水,除草。拱棚苗,幼苗出土後注意通風降溫,控制棚內溫度在25℃--30℃,不能超過35℃,定苗後澆1次水。進入4月下旬,白天揭棚,晚上蓋棚,一周後按相同的株行距移栽,栽後立即灌水,晾墒後及時劃鋤。直播苗,在出苗前不要澆蒙頭水,出苗後注意除草,及時間苗定苗。

追肥與澆水

進入5月份苗高20cm時,揭去地膜,每畝追尿素10kg,每月追施1次,連追2-3次,8月份追N、P、K復合肥,每畝10kg,結合追肥進行澆水。

病蟲害防治

棗苗的主要病蟲害有粘蟲,棗步曲、黑絨金龜子、象鼻蟲、紅蜘蛛、早期落葉病等,視發生情況及時噴葯防治。

嫁接

大部分苗木在4月份進行劈接,劈接設蠟封接穗與埋土堆兩個處理,並設插皮接對照。剩餘部分苗木,於5月份進行了單芽腹接,6月份進行了劈接與插皮接。嫁接所用接穗:4、5月份1年生棗頭,6月份嫁接所用接穗放在編織袋中,內填濕鋸末,在冷風庫中保存,隨取隨用。除4月份劈接接穗不用包紮,其餘介面和接穗全部用0.003mm的地膜包嚴,但所包地膜不超過2層。

嫁接苗的管理

嫁接後不用解綁,注意抹除介面下部的萌孽。在4月和6月各追施一遍尿素,每畝每次25kg,8月份追施一次N、P、K復合肥每畝25kg,結合追肥進行澆水。

民間用法

中國民間常將酸棗連皮帶核一並搗碎,用開水沖服代替安眠葯助睡,既顯效果,又無安眠葯物的副作用。酸棗仁一直是中國的傳統出口葯品,每出口一噸可換回小麥百噸以上,或化肥2-3百噸。每15公斤酸棗可加工棗仁一公斤。國家收購價格每公斤也都在20-30元左右。可見,採集加工酸棗仁,也是一項利國利民的致富門路。酸棗經過加工綜合利用之後,不僅身價倍增,而且用途更廣。一般家庭及小食品廠綜合利用酸棗的主要項目有以下三種:

1.提制濃縮維生素C:2%的二氧化硫溶液中,一公斤酸棗配一公斤水,浸泡24-48小時,取出後用加工豆腐用的干凈包布包住,邊揉搓邊擠壓。將榨出的汁與浸泡的水混合均勻稱重,放入真空濃縮鍋中加溫濃縮。真空度為650-700毫米。溫度為50-60℃。濃縮到原重量的四分之一時,停止加溫。然後將濃縮液一次取出稱重,按每公斤成品加一公斤糖的比例加入白糖,再加溫至50℃左右,待糖完全溶化後,混合攪勻即可裝瓶。這種濃縮酸棗汁,每百克含維生素C500毫克。可以直接沖服,也可用作食品維生素強化劑。若向國家有關外貿部門交售,則可大大增加收入。

2.用酸棗釀酒或制醋:釀酒時可將酸棗洗凈放入大缸內,加入與酸棗同等重量的水,浸泡2-3天後,加入重量為原料10%的酵母液,上下拌勻,並搗碎果肉,蓋缸發酵2-3天。能聞到酒味時,取出拌入重量為原料20%的谷糠或酒糟,即可蒸酒。同時,要把浸泡酸棗的水倒入鍋內一並蒸。每100公斤酸棗可釀制60度白酒7-8公斤,40度白酒10公斤以上。所釀出的酸棗酒,味道醇香,別具特色。此酒能保健、開胃。由於酸棗本身酸度很高,用來制醋則更為理想。制醋方法為:將酸棗洗凈裝入大缸中,倒入與原料相同重量的熱水(溫度為70-80℃),放入少許大麴,將缸蓋嚴發酵3-5天,當揭開缸蓋能聞到刺鼻的酸味時,即可取出淋醋,最好加上少量醬色即成。醬色原料可用紅糖用鍋炒,當炒至黑紅時即成。每100公斤酸棗,可產50-60公斤優質醋,酸味芳香濃烈。

3.製取酸棗仁:用釀酒、制醋、和提取維生素C的酸棗核剝取酸棗仁,方法簡單,省時省力。可將這種酸棗放入鐵絲篩內,半浸入水中,一面搓洗,一面將果皮、碎屑等漂出。由於酸棗經過發酵後果皮已酥,果核光滑,果肉很易洗凈。然後濾盡水,並倒在席子上曬干,再用石碾將果核皮壓破。要邊碾壓,邊聚攏,以免過薄壓碎棗仁。壓好後可用簸箕將棗仁簸出。簸不幹凈的,可將其一起倒進水缸內,利用核皮重沉下水底,棗仁輕浮水面的性能,用笊籬邊攪邊撈,至撈凈棗仁為止。撈出的酸棗仁攤在席子上,充分曬干,即成葯用酸棗仁,可及時向國家收購部門交售。由於酸棗仁易潮濕霉變,貯存時要放在室內通風乾燥處,並隨時檢查,發現受潮,要及時晾曬。

⑵ 幫忙想個三個字的植物!

建議你看看中葯材吧……
看看裡面有沒有你想要的名字……
三字:
一見喜 一見消 一點紅 一枝香 一葉萩 一條鞭 二葉律 丁子香 丁公藤 七星草
七葉蓮 人中白 八月札 八角楓 八角蓮 八厘麻 九里明 九里香 九龍根 九節茶
九香蟲 了哥王 刀傷木 三七草 三叉苦 三分三 三白草 三枝槍 三角草 三顆針
干石斛 土木香 土貝母 土三七 土當歸 土荊皮 土茯苓 土黨參 土大黃 土牛膝
土人參 土木鱉 土槿皮 土鱉蟲 大頭陳 大血藤 大紅袍 大青葉 大青鹽 大力參
大力子 大風子 大貝母 大飛揚 大馬勃 大黃炭 大洞果 大茶葯 大茴香 大豆卷
大麻仁 大薊炭 大腹皮 大紫草 山梔皮 山梔茶 山茱萸 山羊角 山豆根 山梗菜
山龍眼 山芝麻 山萸肉 山沉香 山崩子 山指甲 山慈姑 山道年 山雞椒 山蒼子
山海螺 千日紅 千斤撥 千年健 千里光 千里明 千金正 千屈榮 千里及 千張紙
千層塔 川木香 川木通 川貝母 川白芷 川牛膝 川桐皮 川楝子 川山甲 川槿皮
川鬱金 廣鬱金 廣地龍 廣木香 廣地丁 廣防己 廣藿香 女貞子 女兒香 飛刀劍
飛揚草 飛滑石 小飛揚 小薊炭 小網路 小石韋 小紅蓮 小紅參 小胡麻 小蘭花
小駁骨 小葉朴 小青皮 小茴香 小通草 小黃葯 萬年青 馬蹄金 馬齒莧 馬前子
馬尾蓮 馬利筋 馬蘭頭 馬蘭草 馬牙硝 馬尿泡 馬兜鈴 馬纓花 馬檳榔 馬鞭草
也白頭 天冬草 天花粉 天竹子 天竺黃 天竹根 天南星 天門冬 天南星 天漿殼
天葵子 元明粉 元寶草 開金鎖 雲母石 雲木香 雲實皮 木棉花 木腰子 木槿花
木蝴蝶 木芙蓉 木藤蓼 木鱉子 木防己 木筆花 木賊花 木菠蘿 木靈芝 木姜子
木患子 太子參 太陽花 五加皮 五靈脂 五味子 五指柑 五倍子 五眼果 五斂子
扎蓬果 支柱蓼 無漏子 無名子 無名異 無患子 車前子 車前草 瓦楞子 瓦壟子
瓦挖草 貝母花 丹皮炭 丹皮酚 公丁香 牛大力 牛西西 牛蒡子 書帶草 毛冬青
毛訶子 月季花 月月花 風茄花 風化硝 風仙花 鳳凰衣 鳳尾草 烏頭鹼 烏賊骨
烏梢蛇 烏蘞莓 六和曲 六月雪 文旦皮 文冠木 火炭母 火麻仁 雙蝴蝶 水安息
水花生 水車前 水龍骨 水牛角 水半夏 水揚梅 水蜈蚣 水蔓菁 巴豆霜 巴戟天
玉米須 功勞木 甘草節 甘草稍 甘露子 甘松香 古山龍 石灰華 石見穿 石吊蘭
石決明 石龍芮 石鑽子 石菖蒲 石椒草 石楠葉 石榴子 石榴皮 石硫磺 石鍾乳
石荷葉 石蓮子 石胡莩 石花菜 布渣葉 龍膽草 龍眼肉 龍利葉 龍牙草 龍腦香
平貝母 平地木 北豆根 北玄參 北沙參 北柴胡 北野菊 葉上珠 葉底珠 四方藤
四葉參 四季青 四方草 田三七 田基黃 田字草 甲魚骨 生薑皮 生曬參 生石膏
生地黃 生卷柏 生谷芽 代代花 代赭石 仙人掌 仙靈脾 仙遺糧 仙半夏 仙桃草
仙鶴草 過路黃 白頭須 白頭翁 白芥子 白附子 白兔根 白茅根 白屈菜 白茯苓
白葯子 白首烏 白扁豆 白鮮皮 白蔻仁 白貝齒 白背葉 白花蛇 白茅花 白膠木
白膠香 白商陸 白菊花 白石英 白雷丸 白河車 白馬骨 白平子 白鬍椒 白茄根
白木耳 白豆蔻 白蒺藜 白鮮皮 白僵蠶 鳥不宿 瓜萎仁 瓜萎子 瓜萎根 瓜子金
瓜菜仁 瓜姜皮 冬葵子 冬蟲草 冬瓜皮 冬瓜仁 冬凌草 冬葵果 玄明粉 玄胡索
半夏曲 半枝蓮 半邊旗 半楓荷 半邊蓮 半天雷 漢肌松 漢宮秋 漢桃葉 對座草
母丁香 台烏葯 絲瓜絡 絲瓜藤 老少年 老勿大 老鸛草 老鸛嘴 老鴉瓣 吉祥草
亞麻子 亞乎奴 亞吉瑪 地錦草 地膚子 地骨皮 地鱉蟲 地耳草 地龍炭 地楓皮
地膽草 地栗粉 扦扦活 托盤根 西瓜皮 西洋參 西河柳 百兩金 百里霜 百芯草
百葯煎 百草霜 光慈姑 當門子 當歸尾 當歸身 蟲百臘 呂宋果 回回來 肉豆末
旱蓮草 肉豆蔻 肉蓯蓉 丟了棒 自然銅 血餘炭 合歡皮 決明子 燈芯草 安息香
農吉利 陽起石 延胡索 麥門冬 赤小豆 赤石脂 芸香草 苣英菜 花蕊石 蒼耳子
蘇合香 兩面針 吳茱萸 牡丹皮 何首烏 皂角刺 余甘子 谷精草 龜板膠 辛夷花
連錢草 沙苑子 補骨脂 灶心土 忍冬藤 雞內金 雞血藤 雞冠花 雞骨草 青箱子
苦瓜干 苦楝皮 枇杷葉 板栗殼 板蘭根 松節油 刺五加 郁李仁 羅漢果 敗醬草
垂盆草 使君子 金沙藤 金錢草 金銀花 金櫻子 長春花 魚腥草 狗肝菜 鬧羊花
爐甘石 茯苓皮 茺蔚子 荔枝核 柏子仁 威靈仙 牽牛子 鴉膽子 骨碎補 鍾乳石
復盆子 禹余糧 急性子 穿山甲 穿心蓮 穿破石 孩兒參 絡石藤 素馨花 萊菔子
蓮子心 核桃仁 夏天無 夏枯草 鴨跖草 倒扣草 徐長卿 凌霄花 寬筋藤 高良姜
益智仁 益母草 海風藤 海金沙 海螵蛸 菟絲子 羚羊角 救必應 野菊花 蛇床子
蛇膽汁 貓爪草 鹿角膠 鹿角霜 鹿銜草 旋復花 淮山葯 淫羊藿 淡豆豉 密蒙花
款冬花 葫蘆茶 葶藶子 紫河車 番瀉葉 寒水石 臘梅花 蓖麻子 蒲公英 路路通
鼠麴草 蔓荊子 酸棗仁 罌粟殼 薏苡仁 薄荷油 顛茄草 蟛蜞菊 糯稻根 鷹不泊

⑶ 請問有什麼好聽的花名及植物名

1、龍葵

龍葵是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0.25-1米,莖無棱或棱不明顯,綠色或紫色,近無毛或被微柔毛。

葉卵形,長2.5-10厘米,寬1.5-5.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至闊楔形而下延至葉柄,全緣或每邊具不規則的波狀粗齒,光滑或兩面均被稀疏短柔毛,葉脈每邊5-6條,葉柄長約1-2厘米。

中國幾乎全國均有分布。喜生於田邊,荒地及村莊附近。廣泛分布於歐、亞、美洲的溫帶至熱帶地區。

2、重樓

重樓,中葯名。為百合科植物雲南重樓或七葉一枝花的乾燥根莖。其味苦,性微寒;有小毒。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之功效,常用於疔瘡癰腫,咽喉腫痛,蛇蟲咬傷,跌撲傷痛,驚風抽搐。

雲南重樓主產於雲南、貴州、四川。

3、桔梗

桔梗,別名包袱花、鈴鐺花、僧帽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高20~120厘米,通常無毛,偶密被短毛,不分枝,極少上部分枝。葉片卵形,卵狀橢圓形至披針形,葉子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花暗藍色或暗紫白色,可作觀賞花卉;其根可入葯,有止咳祛痰、宣肺、排膿等作用,中醫常用葯。

產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各省以及廣東、廣西(北部)、貴州、雲南東南部(蒙自、硯山、文山)、四川(平武、涼山以東)、陝西。朝鮮、日本、俄羅斯的遠東和東西伯利亞地區的南部也有。

4、杜若

杜若,別名:阿金夠;白接骨丹;白葉菜;包穀七;地藕;羊藿七;竹葉蓮;竹葉知母。鴨跖草科 、杜若屬多年生直立或上升草本。花紅色,果圓球形,直徑5~7毫米,成熟時暗藍色。

產台灣、福建、浙江、安徽南部、江西、湖北西南部(宣恩、來鳳)、湖南、廣東北部、廣西、貴州、四川東南部、海南等。生於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谷林下。日本、朝鮮也有分布。

5、景天

景天,中葯名。為景天科植物八寶的全草。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止血之功效。常用於丹毒,疔瘡癰癤,火眼目翳,煩熱驚狂,風疹,漆瘡,燒燙傷,蛇蟲咬傷,吐血,咯血,月經量多,外傷出血。

分布於東北及河北、山西、江蘇、浙江、安徽、河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等地。

⑷ 常見的藻類植物有哪些

常見的藻類植物有海帶、鹿角菜、羊棲菜、海蘿、裙帶菜。

1、海帶,是一種在低溫海水中生長的大型海生褐藻,是一種可食用海藻,可以適用於拌、燒、燉、燜等烹飪方法。海帶囊泡蟲界(並非植物界),不等鞭毛門,褐藻綱,海帶科。孢子體大型,褐色,扁平帶狀,最長可達20M。

2、鹿角菜,常見海藻,藻體二叉分枝,高6-7cm新鮮時呈橄欖綠色或黃色,乾燥後黑色,基部有圓錐狀固定器,成熟時具有棒狀生殖托,雌雄同體,生長於中潮帶岩石上,在我國分布於北部沿海,可供食用。

3、羊棲菜,一種藻類植物,別名鹿角尖、海菜芽、羊奶子、海大麥等。圓子綱,馬尾藻科。藻體黃褐色,肥厚多汁,葉狀體的變異很大,形狀各種各樣。

4、海蘿,中葯名。為海蘿科(內枝藻科)植物海蘿。海蘿分布於遼寧、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台灣等沿海;鹿角海蘿分布於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海。

5、裙帶菜褐藻門,褐子綱、海帶目、翅藻科、裙帶菜屬。屬海藻類的植物,葉綠呈羽狀裂片,葉片較海帶薄,外形像大破葵扇,也像裙帶,故取其名。裙帶菜在我國宋代的《本草》上稱菜莙薘,音變成裙帶菜。分淡干、咸干兩種。裙帶菜是褐藻植物海帶科的海草,譽為海中蔬菜。

⑸ 請問這是什麼植物

蔊菜,為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祛痰,止咳。用於慢性支氣管炎。降壓利尿,涼血止血。用於頭暈腦脹,高血壓病,小便熱澀不利,尿血,崩中帶下。不僅僅有葯用價值,還可作為蔬菜食用。

熱點內容
北碚櫻花跑 發布:2025-02-06 09:39:11 瀏覽:371
綠植變枯萎 發布:2025-02-06 09:37:36 瀏覽:912
廈門鮮花市場 發布:2025-02-06 09:30:22 瀏覽:312
水粉畫玫瑰花 發布:2025-02-06 09:26:44 瀏覽:85
櫻花妝的畫法簡單 發布:2025-02-06 08:40:50 瀏覽:418
星空櫻花頭像 發布:2025-02-06 08:31:22 瀏覽:121
木丁香價格 發布:2025-02-06 08:30:41 瀏覽:105
邵東楊梅盆景 發布:2025-02-06 08:27:54 瀏覽:380
蘭花的顏色怎麼描 發布:2025-02-06 08:27:22 瀏覽:306
綠植種類名稱及圖片 發布:2025-02-06 08:19:36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