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植微景
1. 水下微景觀植物是坑嗎
近年來,有個新名詞出現在大家眼前,叫綠植微景觀。微景觀又漂亮,又好照顧,還專不佔地方,雖屬然價格不便宜,買的人還是很多。
微景觀可以租擺(租賃)嗎?
目前全國只有少數公司提供微景觀租擺服務,普遍都是購買為主,但是上海梁賁花卉公司提供微景觀租賃服務,使用上圖所示的材料,製作,各種花盆魚缸任意挑選。
2. 苔蘚微景觀能活多久
問題一:苔蘚微景觀能活多久 苔蘚只要你養的適當,可以存活好源碰幾年。不用擔心,保持濕潤通風就可以了。至於植物,要看你種植的是什麼植物了。
有不懂的可以加問~
問題二:苔蘚微景觀能活多久 不算好活,我只養了3個月死了
問題三:淘寶中的 綠植盆栽苔蘚微景觀生態瓶能養活嗎 可以養活哦 我在做微觀的 養活的話還是有點小講究 有的植物好養活 有的植物有點難度 在搭配植物的時候盡量把習性相同的植物放在一起
問題四:苔蘚微景觀怎麼養 澆水對苔蘚來說,除了補充水分之外,還可以帶走積蓄在土裡的廢棄物質,讓土壤更潔凈。所有植物都一個原則:每次澆水都要澆透,苔蘚也不例外。多餘的水分會從排水孔排出。所以,用於放置苔蘚盆景的器皿最好有漏水孔,如果是玻璃寬森器之類的,最好在容器里放置一些小石頭或小貝殼。積水會影響苔蘚的健康。給苔蘚澆水還要選擇恰當的時間。清晨為佳,切忌在較高溫度的陽光下澆水。至於什麼時候澆水,可以通過觀察苔蘚的生長狀態來決定,主要是觀察苔蘚的「芽」是否飽滿,是否有新芽綻出,顏色是否偏黃。
適合苔蘚生長的環境和適合人居的環境非常相似:小環境氣候穩定、一定的濕度、通風透氣、適度的光照。它的最佳生活環境是戶外或接近戶外的環境,最好是朝東南的半陰半陽處
清晨的露水和微弱的陽光是苔蘚們的最愛。很多人以為,苔蘚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其實這種看法並不正確。想雹巧談讓苔蘚長得好,就一定要給它一定的陽光,但是最好是微弱一些的散射光而非直射的強日光,比如,要讓苔蘚享受清晨的「日光浴。
苔蘚與其他植物有很大不同。一是它的根部基本只起到攀附固定植株的作用,主要依靠葉片吸收空氣中的水和微薄的養分。二是空氣濕度不夠就會自動進入休眠狀態。此時顏色就會變得灰綠,但這並不意味著苔蘚「死」了。事實上,進入休眠的苔蘚很強健,不畏寒暑,可耐數月,一旦接觸水分即現青翠。
3. 怎樣培養微型盆景綠植
一、養花六要:土、肥、水、保、剪、繁
1.土壤
土壤是花木生長的基礎,其不僅是固定植物根系生長發育的支撐物,還要為植物生長提供必須的養分,水分與空氣。
(1)土質要求
肥沃、無害、疏鬆、透氣、保水、保肥。
(2)盆土材料
家庭養花的盆土材料,除了一般常用的泥土外,還用一些礦物材料與生物材料,因此盆土的含義不僅限於泥土,故這些植物賴依生存的材料,栽培上常統稱為基質或介質、常用的基質有:園土、山泥、塘泥、砂、蚯蚓糞、煤渣、蛭石,珍珠岩、陶粒、磚粒、礱糠、礱糠灰、木屑、木碳、草屑,樹皮、棉籽殼、花生殼、松針葉、苔蘚、椰糠、甘蔗渣等。
(3)土壤酸度
土壤的酸鹼度影響花卉生長發育,多數花卉適宜pH值在6.0-7.0的微酸性土壤(土壤pH7為中性土)。山茶、杜鵑、蘭花、鳳梨類等花卉要求較酸的土壤環境。通常要求pH值達到5一6左右。因此這些花卉栽培要選用腐殖質較多的山泥(蘭花泥)才能長好。石竹、大理花、仙人掌類、人辣、石榴、葡萄、獼猴桃對土壤酸度適應的范圍較廣,可以在pH6一8的環境中生長。
對鹼性重的土壤,可以加硫磺粉或硫酸亞鐵、硫酸鋁來調整,通常硫磺粉的施用量為土壤總量的0.1-0.2%。對酸性過重的土壤可以用石灰粉調整,每平方米土地的施用量為35一70克。
(4)土壤改良
庭院種植花卉的土壤,必須清理土表40cm以內的各種建築垃圾,種植喬木的樹穴位置,穴深60一80cm內應更換新土。對土質粘重的綠化地,要加粗砂及含有纖維質多的有機物,以利排水和增加土層的透氣度與有機質的含量。
盆栽土壤的配製,要根據種植植物的要求,重視土質的透氣性、肥力與適宜的土壤酸度。通常用肥沃的田園土(熱土)加礱糠灰按2一3: 1的配比製成栽培基質。但城市養花,限於條件,不易取得優質的培養土,則可收集、落葉、鋸木屑、花生殼、豆殼、蛋殼、甘蔗渣、家禽羽毛、魚骨、蝦殼等城市生活廢料,經切細打碎後。加淘米水,置於舊缸、或塑料袋中,再經較長時間的發酵腐熟後,曬干、過篩、與部分生泥(道路、基建開挖出的土方),拌和配製成盆栽營養土。經過翻盆替換下來的宿土也可與生活廢料混合堆漚後,重復使用。
嚴格的盆栽土質需要進行消毒,家庭養花可用簡便的日光消毒法,即在夏季將土壤平攤在水泥板上,上覆塑料薄膜,在強光下暴曬3一4大,能殺死土中大量病茵孢子、菌絲和害蟲蟲卵、及線蟲。另外有條件也可用加熱消毒與葯劑消毒。
2.施肥
肥料是花卉生長需要的養分來源,直接影響花卉的生長發育。對不同植物,在不同生長階段,適時、適量施用所需的營養元素,才能使花卉生長枝葉繁茂,花繁似錦。
花卉生長需要的16種營養元素
碳、氫、氧(在空氣與水中獲得)
氮、磷、鉀、硫、鈣、鎂
鐵、硼、鋅、銅、錳、鉬、氯
(1)肥料種類
有機肥一一動植物殘體或排泄物經過加工發酵、腐熟後形成的肥料。有機肥所含花卉需要的營養元素完全,施入土壤後養分逐步分解,雖見效慢,但肥效長,還能改良土壤,有利根系發育與土壤有益菌類的活動。常用的有機肥有:畜禽糞便、魚粉、骨粉、草木灰、各種餅肥與麻油渣等。
無機肥(化肥)一一用化學方法製造或天然礦物質加工製成的肥料。具有養分含量高,見效快,使用方便,清潔衛生等優點,但營養成份單一,長期使用易使土壤板結。常用的有:尿素、硫酸銨、硝酸餒、磷酸二氫鉀、氯化鉀、硝酸鉀等。以及經過加工復配,含有氮、磷、鉀三元素的復合肥。
(2)家庭養花有機肥的配製
庭院堆肥一一利用庭院蔭蔽角落,控坑,將日常揀剩的蔬菜莖葉、豆殼、爪果皮、草葯渣、蛋殼、蝦蟹殼、家禽羽毛、魚鱗、魚內臟與雜草、落葉等堆積漚腐,為防止臭味外溢,可以用泥或塑料薄膜封蓋。
家庭瓶制一一利用可樂瓶、調合油瓶等小口廢塑瓶為容器,注入魚鱗、魚臟、鱔魚、蝦殼等動物下腳,經發酵、腐熟製成優質液態速效肥。也可利用壞黃豆浸泡漚制。瓶制有機肥在制備時應注意:①魚類下腳的注入量為瓶容量的1/2一2/3左右。並加水到接近瓶口(需留一定空隙)。
①為減少肥料發酵時的臭味可同時投入一部分橘度,一般一隻2.5升的調合油瓶,可放3一4隻橘子皮。橘皮可撕塊或切細後放下。可利用鮮橘皮,也可用風乾的陳橘皮。
③制配後,瓶蓋蓋緊後必須再倒退2一3牙,以留出氣空隙,否則易因瓶內發酵,氣體膨脹沖出瓶蓋,造成臭氣四溢的不堪後果。
④瓶制有機肥在夏季發酵需有4一5個月時間,一般經一年左右腐熟,其溶液加水稀釋即可澆花。
蠶豆殼的利用一一青蠶豆莢具有豐富的氮、磷、鉀營養元素,在城市容易收集,干凈、衛生。制備時可將豆莢曝曬乾燥,研碎貯藏備用,在製作盆栽培養土時,可摻入使用,也可在盆花翻盆,栽植時作基肥施用。
(3)合理施肥
①基肥、追肥、葉面施肥
基肥一一主要是利用分解緩慢,肥效長的有機肥。供花卉全年生長期應用。庭院養花,在冬季或早春,於主要栽植花木的四周開溝或開穴深埋,或在種植前土壤翻耕時同時施入。盆栽花卉,用於培養土配製時摻入,或在種植前施於花盆底部。常用的基肥有動植物殘體漚製成的堆肥、禽畜干糞、腐熟的餅肥碎屑等。城市可利用小磨麻油出油後的油渣,有較好的肥效。也有用炒熟或煮熟黃豆注入盆花的中、下層作補充基肥。
追肥一一應用見效快,能被花卉迅速吸收利用的無機肥,或有機肥發酵後的浸出液,在花卉生長發育各階段需要時追加。常用有尿素、磷酸二氫鉀等。
葉面施肥一一又稱根外追肥,用化肥溶水後噴布植株,使養分在葉背部分滲入植物體內,具有操作方便、見效快的特點。應用時要注意:化肥濃度掌握在0.1-0.2%,過濃為造成對植物傷害;陽台與露天種植的花卉,噴肥的時間宜在傍晚,以防施肥後烈日曝曬,而增加肥料濃度造成肥害。噴施的位置要重視葉背部位。
②施肥原則與方法
適花、適時、適勢、適量,薄肥勤施
適花一一觀葉植物氮肥多一些,觀果、觀花植物磷、鉀肥多一些。
適時一一抽枝葉時氮肥為主,花芽分化,形成花蕾、開花前、磷鉀肥為主。
適勢一一"四多、四少、四不"
黃瘦多施、發芽前多施、孕蕾前多施、花後多施。肥壯少施、發芽時少施、開花少施、雨季少施。新栽不施、徒長不施、病弱不施、盛夏不施。
適量一一薄肥:有機肥用7-8份水加2-3份肥,化肥用0.1-0.3%濃度
勤施:生長期7-10天一次。
施肥三忌一一忌濃肥,濃肥引起細胞液外滲而死亡。
忌熱肥,夏季中午土溫高,追肥傷根。
忌坐肥,盆花盆底施基肥後,要先覆一層薄土。
然後栽花。忌根系直接坐在肥料上。
3.澆水
澆水是家庭養花的主要管理工作。水是植物的重要組成成分與生理活動不可缺少的主要物質。
(1)庭院澆水
乾旱季節必須補水,保持土壤濕潤,多雨季節必須注意排水,防止根系因積水缺氧而窒息死亡。
澆水時常掌握水溫與土溫不超過5℃,夏季宜清晨與傍晚澆水,冬季應在中午前後澆水。
(2)盆花澆水
①澆水原則一一乾乾濕濕,不幹不澆,見干即澆,澆要澆透。
乾乾濕濕,是使土壤時干,時濕。既保證花木供水,又使盆土透氣,保護根系發育。
乾的標準是盆土上層乾燥,底土尚有潮氣,植株生長正常或葉片中午出現短暫萎蔫。
開花植物缺水首先表現花瓣的萎蔫。發現葉與花出現失水現象,必須立即補充水分。以恢復生機。
澆水要透的原則,是指澆水量要見到盆底有水滲出,盆土上濕下乾的半腰水是盆花管理大忌,是會以盆土表面的濕潤現象,掩蓋了缺水的實質,而造成根部缺水而死亡。斷過水的植物,再澆水搶救,也很難復生。
(3)澆水量的多多少少。
草本多澆,木本少澆;喜潮花多澆,喜旱花少澆;
葉大質軟的多澆,葉小有蠟的少澆;
生長旺期多澆,進入休眠期少澆:
苗大盆小多澆,苗小盆大少澆;
陽台多澆,庭院少澆;夏天多澆,冬天少澆;晴干多澆;陰天少澆;
孕蕾多澆,開花少澆。
(4)乾旱脫水與受澇爛根的搶救
木本植物因長期乾旱脫水,莖葉出現萎蔫,但莖於尚具生命。則應先移置於蔭處減少植物體水份蒸發。並進行噴水,保持地上部分環境的濕度。根部澆水後,不宜連續補水,以防根系缺氧。可以根據乾乾濕濕的原則,保持土壤透氣促發新根,恢復生機。失水嚴重植株,根據地上部生長狀態,進行適當修剪,有利重新萌芽發葉。
久雨盆土積水,植株發生澇害,枝葉萎蔫失神,須即將植株帶土移出盆外,放蔭涼、通風處,散發根部土壤水分,過3-5天,恢復生長,再行上盆。連續陰雨,室外盆栽植物可將盆橫倒。避免積水。天氣久雨,突然放晴,日光強烈,曝曬植株,會因根系生長受損,枝葉水分蒸騰過強,而造成嚴重失水而死亡。故要注意嚴格控水,搬移位置,遮蔭康復。
(5)不同澆水方法
盆栽花卉澆水,多數要避開當頭淋澆。大岩桐、非洲紫羅蘭、等花葉被淋水後,會引起花、葉的腐爛。而鳳梨類花卉,要求當頭澆水,使葉筒貯存蓄水,以滿足生長需要。蘭花、竹芋類的花卉除適當澆水外,要求噴水,以提高栽培環境的空氣濕度。
室內觀葉植物,根據原產地生育特點的不同,對水份要求也有較大差異。龜背竹、春羽、馬蹄蓮等天南星科植物與蕨類植物,旱傘草等屬於濕生類花卉,澆水應掌握"寧濕不幹",但也不要積水。虎尾蘭、蘆薈、景天等多肉植物,與仙人掌類植物為旱生類花卉,澆水要掌握"寧干勿濕"。以防止水分過多而爛根。其他如文竹、鐵樹、秋海棠等大多數植物,屬於中生型花卉,土壤水份過干或過濕都有不良反應,澆水可掌握"間干間濕"的原則。
二、微型盆景綠植的養護
1、保證植物的根部埋在土裡,但是也不能埋的太深,影響了小盆栽植物的美觀。
2、將小盆栽移入花盆基本上一個小盆栽已經做成了,但是為了更加的美觀,這時我們可以對盆栽做些小小的修剪以及裝飾,在泥土表面鋪上一層在市場買來的彩色細沙,使小盆栽更加的精緻可愛。
3、小盆栽的種類很多,而不同種類因其植物習性不同,養殖和擺放方法也不一定相同:
(1)極耐陰室內觀葉植物適宜放置在離窗檯較遠的區域擺放。
(2)耐半陰室內觀葉植物適宜放置在北向窗檯或離有直射光的窗戶較 遠的區域擺放。
(3)中性室內觀葉植物要求室內光線明亮,每天有部分直射光線。
(4)陽性室內觀葉植物要求室內光線充足,在室內短期擺放因選擇擺放在窗戶等能被陽光照射的地方。
望採納,謝謝
4. 如何製作微型植物景觀
製作微型
植物景觀
,首先要看是
盆栽
景觀還是園林景觀
如果是在
花盆
里
造景
,就要選擇幾種微小型
植物
搭配,首先是要選擇花盆,小花盆的顏色、
花紋
等都有講究,其次,是在花盆裡種什麼,必須根據花盆的顏色選擇植物,一般陶瓷盆可以用
仙人掌類
及
多肉植物
進行組盆,高低搭配和
顏色搭配
,這個要看個人愛好和創意。
如果是早
園景
,那就是在地上種植植物,需要根據
地形
和具體的景觀位置來設計,如果是在
小區
,最好用
常綠植物
並進行修建
造型
,如果是
在公園
,可以選擇鮮艷的花卉和
設施
一起搭配,具體也是看創意。
給你看看盆栽想微型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