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梅盆景詩
A. 早春紅梅古詩10首:江梅落盡紅梅在,又是紅梅占曉枝
早春紅梅10首:詩人莫訝深紅色,惹得春風上面來
梅的文字記載,在中國至少有三千年多年,《尚書》記載商朝殷高宗武丁的大臣傅說,所說的話"若作和羹,爾惟鹽梅。"意思是要做好一碗湯,必須要有鹽和梅。」至少在那個時期,梅子就是必須的酸性調味品。
雖然最好的梅子是南越產梅地方進貢給皇室和貴族,但是實際在周朝,黃河流域溫暖濕潤,已經廣泛引種南方的梅花,以獲得果實。帝王巡遊北方的終南山,也是視察這里的經濟作物梅花。
彼時,梅子成熟較早,仲春和暮春,梅子成熟的季節,也正是男婚女嫁的好時候,所以詩經里,有《摽有梅》,不要等梅子熟透了才提親迎嫁,好姑娘的年華經不起等待。
果梅自然是從野梅花培育而來,此時努力讓梅花多結果實,所以無論是野梅還是人工的果梅,大抵保存結果梅花的特性,花瓣五瓣,花朵潔白或者粉白。梅花晚冬早春的寒冷里開花,寒冷天氣花朵為了吸引蟲媒,特別芬芳。
所以先唐時期包括唐朝的大部分梅花,都是白色粉白為主。我們常常看到梅花如雪的唐人或先唐詩句,不要驚訝,因為那時候的梅花多半是雪白粉白色,接近雪。
但是觀賞梅花也在這個漫長期間成為獨特的一個支流。自漢朝宮廷收羅天下的花木,貴族們無需渴望這些梅花結出豐碩的果實,但是梅花晚冬早春開放,有著獨特的迎春之美,梅花也就在貴族的園林庭院里,培育成年節花卉。
南北朝時代盛行早春賞梅花,盛開的梅花花雪紛紛,邊開邊落,京城郊區的梅園,吸引了很多人前來迎春踏春。這里的梅花大部分是果梅,白色為主。
到了唐朝,宮廷的梅花經過人工管理嫁接,已經有了淡粉色的紅梅。
「今宵冬律盡,來朝麗景新。
花餘凝地雪,條含煖吹分。
綬吐芽猶嫩,冰台已鏤津。
薄紅梅色冷,淺綠柳輕春。
送迎交兩節,暄寒變一辰。 」 初唐 · 李治《守歲》
李治是唐高宗,武則天的丈夫,此時迎年守歲,宮廷的梅花開了。
今天夜晚冬天過去,明天是新的一年,冰雪覆蓋的宮殿,積雪已經慢慢消融。
梅花是淡淡的粉紅,而柳樹有淺淺綠煙,都在迎接春天。
從明天開始起,天氣變暖,新年新春就到了。
這是宮廷的觀賞梅。
「沙村白雪仍含凍,江縣紅梅已放春。
先蹋爐峰置蘭若,徐飛錫杖出風塵。」 唐 · 杜甫《 留別公安太易沙門》節錄
56歲的杜甫,在四川送別僧人朋友去廬山,他看到的四川梅花,是紅色的。
這個也不奇怪。梅花在漫長的培植過程中,因為地方品種略有不同。
比如這里是靠近長江的村落,晚冬時節還有白雪,但是粉紅色的梅花已經迎春而開。
真正的野梅大多數是白色細碎如雪,這里的紅梅是人工培育的果梅,只是花色淡粉或者粉白,且比野梅花繁盛。
長期的人工培育中,人們會利用各種砧木嫁接梅花,以獲得豐產和品質果。
自然梅花的顏色和大小也就略有不同。
但是果梅的梅花保持的單瓣花開。
「姑射仙人笑臉開,肯將脂粉涴香腮。
只因誤入桃源洞,惹得春風上面來。」 五代末宋初 · 周濆《紅梅 》
如果這首紅梅是田園之作,唐朝末年的五代,果梅的花色更多。
比如這就是農村田園開放的果梅,花色粉紅,成片開花時,在早春,讓人誤認為這是桃花盛開,而梅花處處的鄉村,類似桃源景色。
而其他地方的梅花多半是白色的,而顯得這里的梅花特別美麗,彷彿白色的仙女輕輕打了胭脂,更顯得清麗和春風滿面。
有一點的是,真正的野梅花開花較早,仲冬和晚冬就開了,而果梅經過人工養殖,花期比野梅花晚,多半在早春開花。
而人工培育的觀賞梅,則更是如此。
「梅好唯傷白,今紅是絕奇。
認桃無綠葉,辨杏有青枝。
烘笑從人贈,酡顏任笛吹。
未應嬌意急,發赤怒春遲。 」 北宋 · 石延年《紅梅 》
北宋對觀賞花卉的需求激增,比如盛世太平,迅速流行簪花,男女按季節插戴時令花卉,這是經歷分裂和戰亂的人們對於太平幸福生活的贊美,也是致敬悠久華夏民族的文化傳統。雖然過猶不及。比如唐朝流行的牡丹,在宋朝就滅絕似發掘山野牡丹砧木,培養牡丹花卉,造成山野牡丹的絕種。
那麼梅花沒有那麼嬌氣,但是也經過不斷的嫁接改良,培養出顏色各異的花瓣繁復的觀賞梅。
這些梅花經過不同砧木不同樹木的嫁接,獲得了更多奇異的顏色和品種。
比如各種紅梅就誕生了。
梅花好看,但通常只有白色,現在梅花開出紅色的花來,簡直讓人視覺震撼。
說像桃花吧,卻沒有桃花的葉子,說是杏花吧,杏樹是沒有梅花這樣青色朝天的枝條的。
這就是難得的紅梅花。紅梅花開花如笑,隨人攀折,紅梅花艷麗開放,哪怕是聽著笛聲一個勁吹著所謂的《落梅花》
我想梅花為什麼會是紅的呢,這一定是惱火春天來得太遲,她一生氣就先開花了。
人們對於紅梅的欣賞是喜歡和好奇。
「吾家有嘉樹,紅蕊開朝霧。
笑杏少清香,鄙桃多俗趣。
江都別乘居,似見句溪圃。
坐中勿苦疑,結子看春暮。」 北宋 · 梅堯臣《張聖民席上賦紅梅》
梅堯臣自己名字有梅花,自家有梅花園。所謂的嘉樹,就是一樹紅色梅花。
其實這也很容易,多次人工嫁接就可以獲得。
穩定之後再分枝扦插培養,紅色梅花在北宋早年還算難得,所以他也樂的作為禮品送給別人。
他帶著梅花枝宴請客人,一座驚奇。
然後他開心說,我家有一大棵紅梅樹,早上開花最漂亮。
比杏花香,比桃花雅。這就是我的梅花,如果你們不相信,拿回去種,春暮的時候,會結梅子哦。
然而這是他的自誇。但凡這樣的花梅,要麼是不結果,要麼果實小,不能作為食品的。
「春半花才發,多應不奈寒。
北人初未識,渾作杏花看。 」 北宋 · 王安石《紅梅 》
人工種植的觀賞紅梅和梅花,通常比果梅開花晚,比野梅花開花更晚。這在宋朝基本也達成共識。
比如王安石的紅梅,就是晚花品種,不耐寒,所以遲到二月才開花。
這是江南地區的紅梅,北方人看到梅花,還以為是杏花春雨江南的杏花。
因為杏花就是仲春和晚春時候的花。實際杏花樹遠比梅花高大。
「江梅落盡紅梅在,百葉緗梅剩欲開。
園里無人園外靜,暗香引得數蜂來。 」宋 · 曾幾《 獨步小園四首 其一 》
宋朝的梅花審美已經相當細膩。
仲冬賞的是野梅或者果梅花。
臘月里還有臘梅花。等到這兩種花都開的差不多了,早春時節,紅梅花開了。
此時宋朝的園林梅花多半是觀賞梅花,和今天類似,在西湖孤山或者東湖梅園,此時正是各種觀賞梅花盛開的季節,而且以粉色為主,大紅白色點綴期間。
此時的梅花是妥妥春梅。
比如早春時節,一樹紅梅滿樹花,暗香浮動,蜂蝶繚繞,讓人怎麼不感知早春那種美?
而且無論哪種梅花,都是經歷了至少兩個月寒冬的醞釀花蕾,迎春而放,白如雪,紅如霞,那是時間和冰雪的釀造。
「江梅閑盡臘梅稀,又是紅梅占曉枝。
卻憶東坡詩上語,淡妝濃抹總相宜。 」宋 · 徐恢《紅梅 》
江梅和果梅花,多半是白色,它們開花謝落之後,臘梅花開,臘梅花快開謝之時,早春的紅梅又開了。梅花是這樣的美,讓我記得了蘇東坡的名句。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若把梅花比西子,淡是江梅雅是臘梅濃是紅梅,怎麼都是好看啊。
有多少人知道臘梅不屬於梅花,是另外一種植物呢?又多少人知道江梅和紅梅的區別?
喜歡梅花的人,愛著梅花從漫長的冰雪中走來,次第迎接春風,而這三種梅花都有這樣的特徵。
「東園花徑半莓苔,老子多時不到來。
一巷江梅都落盡,祇今開底是紅梅。 」南宋 · 楊萬里 《同才翁弟游東園》
這首詩很有個人風格,這個老子,在宋朝是謙詞,老了的意思。但同時也有點拿大。楊萬里辛棄疾甚至陸游都用過。
當然當代人看,肯定充滿了傲慢的喜劇自嘲味道。當然給詩也增加了另類的詼諧。
這已經是春天行到了深入,因為只有溫暖濕潤,地面才會有苔蘚。
我多日沒有到這園子里逛,進來一看,地面是春雨後苔蘚。
夾著小巷子的江梅都已經凋謝趕緊,還好,還有一樹紅梅,紅色春梅正開,是專門等著我來嗎?
這梅花,倒是和人心一樣,忠貞到底紅透了心啊。
「一種梅生禪老家,屋檐古干恣敧斜。
詩人莫訝深紅色,可勝尋常桃杏花。 」北宋 · 賀鑄《和題毗陵薦福寺紅梅》
宋朝的梅花品種可謂多矣。紅色還有官粉,桃紅,更難得的是一樹深紅的梅花。
這是在寺廟看到了紅梅老樹。
老梅花長在院子里,通常這種梅花都是寺廟落成之時高價移植的,應該是觀賞梅花中的珍稀品種。
所以當這樹梅花開花時,深紅色的梅花吸引了眾多的遊客,當然也包括詩人。
梅花當然高潔不凡,耐寒開花,紅梅的意義更在於冷艷丹心,凌霜傲雪,視覺的震撼更能升華精神的意義。
明清兩代的觀賞梅花從庭院梅花更走向盆栽盆景梅花,老樁古木,繩子捆綁,以求得造型美。雖然這也是梅花培植市場化的一種體現,但是晚清龔自珍對此大加鞭笞,認為這是破壞梅花自然生機的一種極其惡劣的方式。
他親自買了三百盆這樣的盆景梅花,讓它們重歸土地,煥發生機。
總的而言,觀賞梅花有利有弊,利的好處,當然是滿足人們的審美,提升人們的精神生活。但是弊端,也有,大部分觀賞梅花是不可以靠種子延續後代的。
我倒是希望在培育觀賞梅花的同時,保留梅花靠果實繁殖延續的物種特徵,這樣才是人和自然的雙贏。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B. 有關於臘梅的資料
臘梅又黃梅、香梅、黃花梅、臘木,屬臘梅科臘梅屬的落葉灌木,原產我國中部諸回省。因答其通常在農歷臘月開花,且花的香味與梅花相仿,故得此名。臘梅是冬季的重要觀賞花卉,也是我國13種熏茶香花之一,花瓣色美,香氣濃郁,樹形美觀,栽培在庭院或作盆栽都很相宜。它還可做切花,插於瓶中,香可盈室,久不凋萎,是切花的理想花種。它與梅花是互不相乾的兩種植物,不可混為一談。
臘梅高者可達3米,干叢生,小枝近方形,樹皮黃褐色,皮孔明顯。單葉對生,葉表面粗糙,葉背光滑無毛,橢圓狀卵形,全緣。花蕾外被多數覆瓦狀排列的鱗片,花黃色,瓣厚,帶蠟質,單生,開於一年生枝條葉腋。花期長,自初冬至初春,開在展葉之前,傲風雪而開放,花色如蜂蠟,花色黃,故又叫黃梅。它的枝幹形態蒼古,可作盆栽造型,藝術加工,製成樹樁盆景,是室內陳列之佳品。臘梅壽命甚長,可長達百歲以上。
臘梅除觀賞外,還有很高的經濟價值,鮮花可提取芳香油和窨制高級花茶。鮮花浸入生油中,可製成臘梅油,外用治水燙傷,內服可治小兒麻疹。花烘乾後為名貴葯材,有解暑、生津、順氣、止咳、解毒、生肌的功效。根莖為鎮咳、止喘葯。臘梅花浸膏在國內市場上很受歡迎。
C. 關於盆花的名人詩句
1. 描寫盆栽的詩句
1、宋 陸游《懷舊》
翠崖紅棧郁參差,小盆初程景最奇。
誰向豪端收拾得,李將軍畫少陵詩?
2、元 劉敏中《鵲橋仙 盆梅》
孤根如寄,高標自整。坐上西湖風景。幾回誤作杏花看,被夢里、香魂喚省。
薰爐茶灶,春閑書永。不似霜清月冷。從今更愛短檠燈,夜夜看。
3、宋 趙希逢《和買盆池蓮》
終日歡陪解語蓮,浮花欲比價相千。
不須更買盆池景,寂寞無言涴眼前。
4、唐 李商隱《憶梅》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5、宋 戴復古《滸以秋蘭一盆為供》
吾兒來侍側,供我一秋蘭。蕭然出塵姿,能禁風露寒。
移根自岩壑,歸我幾案間。養之以水石,副之以小山。
儼如對益友,朝夕共盤桓。清香可呼吸,薰我老肺肝。
(3)蠟梅盆景詩擴展閱讀
中國是世界的詩詞王國,歷代的詩人墨客對花草樹木情有獨鍾,以凝煉的語言,傳神的文字,十分生動地概括了山水花木的精神品格和風情韻致,還有不少是吟詠盆景藝術。
元代強調盆景的「小中見大」,也要求畫理入盆的意趣。謝宗可《蟠梅》詩:「縈春絆碧裂蒼苔,歲晏寒香宛轉來;蛟蟄凍雲冰骨瘦。龍眠夜月玉鱗開。風霜氣勢從千折,鐵石心腸亦九回;只為東君甘自屈,不教枉點百花魁。」
清時,觀花盆景不僅在民間深受喜愛,在宮廷中也佔有一席之地。康熙在《詠御制盆景榴花》中寫道:「小樹枝頭一點紅,嫣然六月雜荷風; 青葉里珊瑚朵,疑是移銀金碧中。」把盆中珊瑚配景的襯托,榴花的嬌艷欲滴寫的十分傳神。
2. 與花有關的名人及詩句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宋之問《有所思》) 南陌青樓十二重,春風桃李為誰容(賀之章《望人家桃李花》) 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王維《輞川別業》)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映淺紅(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短短桃花臨水岸,輕輕柳絮點人衣(杜甫《十二月一日》) 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絕句漫性》)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賈至《春思二首》) 城邊流水桃花過,簾外春風杜若香(劉禹錫《寄朗州溫右史曹長》) 蕙蘭有恨枝猶綠,桃李無言花自紅(歐陽修《舞春風》) 一番桃李花開盡,唯有青青草色齊(曾鞏《城南》)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 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白居易《南湖早春》) 莫怪杏園憔悴去,滿城多少插花人(杜牧《杏園》) 知有杏園無路入,馬前惆悵滿枝紅(溫庭筠《經李徵君故居》) 無風楊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滿地花(范成大《碧瓦》) 有情芍葯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曉枝(秦觀《春日》)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劉禹錫《賞牡丹》) 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賽諸花(劉禹錫《思黯南墅賞牡丹》) 一年春色摧殘盡,更覓姚黃魏紫看(范成大《再賦簡養正》) 嫩竹猶含粉,初荷未聚塵(徐陵《侍宴》) 荷香銷晚夏,菊氣入新秋(洛賓王《晚泊》) 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王維《臨湖亭》)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李白《別儲邕至剡中》) 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杜甫《為農》) 荷香隨坐卧,湖色映晨昏(劉長卿《留題李明府溪水塘》) 荷深水風闊,雨過清香發(歐陽修《和聖俞百花洲》) 沙上草閣柳新暗,城邊野池蓮欲紅壯(杜甫《暮春》) 荷葉似雲香不斷,小船搖曳入西陵(姜夔《湖上偶居雜詠》) 岸葦新花白,山梨晚葉丹(鄭喑《貶降至汝州廣城驛》) 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岑參《送楊子》) 月朧朧,一樹梨花細雨中(陳克《豆葉黃》)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晏殊《破陣子》) 高枝百舌猶欺鳥,帶葉梨花獨送春(杜牧《殘春獨來南亭因寄張祜》) 無風楊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滿地花(范成大《碧瓦》) 玉容寂寞淚欄桿,梨花一枝春帶雨(白居易《長恨歌》)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寓意》) 寂寂空庭春欲曉,梨花滿地不開門(劉方平《春怨》)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宋之問)。
桂香多露。石響細泉回(宋之問)。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劉禹錫)。 江雲漠漠桂花濕,梅雨荔子然(蘇軾)。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鷓鴣天.桂花>)。 一抹雕欄,噴清香桂花初綻(洪升長生殿.驚變>)。
菊花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菊,花之隱逸者也。
賞菊 (沈鈞儒) 一叢寒菊比瓊華,掩映晴窗動綠紗。 乍覺微香生暖室,真擬奇艷出誰家。
秋菊詩 (陳毅) 秋菊能傲霜,風霜惡重重。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賞菊 (朱德) 奇花獨立樹枝頭,玉骨冰肌眼底收。
且聆和平共處日,願將菊酒解前仇。 菊畔香 (臧克家) 北國風光,無風無雨過重陽。
不去西山相紅葉,來對叢黃。 人倚疏籬,華傍宮牆,邑英紅幛,門樓仰天望。
借芬芳,只獨賞,念天涯分飛雁行。 不須持鰲把酒,默誦佳句分外香。
人影瘦,精神暢,昂首向東天一方。 賞菊 (董必武)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 重陽夕上賦白菊 (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菊花 (李商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菊花 (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詠菊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梅花 梅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早梅 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3. 關於花的詩句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閉門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張。
唐·元稹: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斐休: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宋·晏殊: 春風不解禁揚花,蒙蒙亂撲行人面
唐·趙嘏: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
元·盧摯: 春來南國花如綉,雨過西湖水似油。
宋·蘇軾: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唐·東方虯: 春雪海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
唐·杜甫: 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
明·豐坊: 東風一夜吹桃萼,桃花吹開又吹落。開時不記春有情,落時偏道風聲惡。
宋·王安石: 隔岸桃花紅未半,枝頭已有蜂兒亂。
宋·楊萬里: 骨相玲瓏透八窗,花頭倒插紫荷香。線身無數青羅扇,風不來也自涼。
唐·岑參: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宋·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元·薩都刺: 江南二月風雨過,梅花開盡杏花紅。
宋·楊萬里: 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皮日休: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竟誇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
宋·王安石 ★詠石榴花: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唐·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舒捲開合任天真。
唐·杜甫: 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
宋·汪藻: 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
唐·杜甫: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洌紅。
唐·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唐·劉禹錫: 迎得春花先到一,淺黃輕綠映樓台。
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
正月里,梅花陣陣香;二月里,杏花暖洋洋;三月里,桃花噴噴香;四月里,薔薇都開放;五月里,石榴紅似火;六月里,茶花香滿塘;七月里,鳳仙是七巧;八月里,桂花滿園香;九月里,菊花堆得高;十月里,芙蓉小陽春;十一月,山茶滿樹花;十二月,臘梅黃燦爛。
4. 有沒有感嘆花草命運的名人名句,古詩詞也可以
葬花吟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綉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綉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儂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儂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5. 贊美盆栽的句子有哪些
1. 這些樹樁盆景,有的盤根錯節,亭亭如蓋;有的懸崖倒掛,凌空欲飛;有的枝展葉舒,婀娜多姿;有的鮮果累累,紅艷欲流……
2. 那昂首綻放的花朵,千姿百態,美艷動人,使人頓生憐香惜玉之情。花穗奇異的麒麟吐珠,褐紅色的重疊花苞襯托出白色的長花,形狀奇特,形同蝦體,清新漂亮,十分有趣;銀脈爵床葉片光亮,濃綠與雪白相問,甚為醒目。開花時節,橙苞黃花,燦爛輝煌,是一種花葉俱美的室內盆栽花卉。
3. 那大理石磨製成的圓盤里盛著沃土,上面長著一根根嫩竹,彷彿是一群亭亭玉立的少女。
盆竹那修長白哲的主幹上圍繞著一個個竹節,就像一個個玉鐲套在纖細的嬌嫩的小手上。
盆景里那棵文竹,有細細的枝幹,毛茸茸的葉子,好像是一片片綠色的雲彩。
4. 這盆景中竹子的旁邊是座假山。這山雄偉壯觀, 奇峰羅列,形態萬千。縫里還長著倔強的胡刺,常年翠綠, 映襯著 亭亭翠竹。
5. 瞧那「將軍松」,八面威風。棕色的樹幹上斑斑駁駁,似一位百歲爺爺的額頭上爬滿的深深皺紋。
6. 看這盆松景,樹枝相互交錯。有的低垂,有的昂首,有的左右彎曲。那深色的松針又尖又細,充滿生氣。
7. 那枝最高的也向左邊伸展過去,那姿勢像伸了個懶腰。柏樹的葉子並不長,像一根根綠絲線,配著棕色的樹枝,顯得古樸、大方。每個樹枝盤曲而上,猶如三條青龍脫水而出。
8. 海棠的苔有些像竹子,不光顏色是綠的,而且分成一節一節的,每節上都長著一片又寬又大的葉子.像一把小芭蕉扇伸展著。
9. 那盆紅葉的葉子恰似心的形狀。中心部分紅紅的,艷如胭脂,周圍鑲著墨綠加紫色的邊兒,別致有趣,看起來,真像一顆顆紅心。
10. 那盆文竹,天氣越冷,越綠得蒼翠可愛,它細細的枝幹像一節節挺拔的竹枝,竹枝上飄浮著一片片像綠雲的羽狀復葉,似雲似竹。
11.一棵嫩芽從土裡鑽出來,像竹子那樣節節拔高,一直向上,很快就超過了所有的莖葉。然 後,才開始舒枝展葉,而周圍的老莖總是盡力騰出空隙,讓新莖自由自在的生長。
12.幾株扶疏的文竹搖曳於片石之旁,像風姿綽約的仙子凌風欲飛。
13.通身上下都是綠的,細細的莖有竹一般的分節,直上直下,側面看去,網狀的葉子變成薄 薄的一層,竟像晨光中遙遠的山巔上松的剪影。
14.文竹像輕紗一樣柔美,象翠竹一樣挺拔。『臼柔美中帶著不屈的氣質,文雅中流露著剛毅 的性格。
15.秋天,百花開始落葉了,而文竹還是那麼綠茸茸的,那綠叢構成的葉子一片疊一片,形成 了一塊綠蔭,讓人感到清雅、文靜。
6. 描寫菊花盆栽的詩句有哪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____鄭思肖《畫菊》2、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____黃巢《不第後賦菊》3、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____劉徹《秋風辭》4、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____黃巢《題菊花》5、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____陶淵明《飲酒·其五》6、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____李商隱《菊花》7、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____元稹《菊花》8、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____孟浩然《過故人庄》9、檻菊愁煙蘭泣露。
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____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10、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____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11、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____杜牧《九日齊山登高》12、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____杜甫《秋興八首·其一》13、山遠翠眉長。高處凄涼。
菊花清瘦杜秋娘。____吳文英《浪淘沙·九日從吳見山覓酒》希望能夠幫到你。
7. 描寫盆栽植物的好句好段
水仙花
小時候,我一直住在外婆家。那時,外婆家的院子里種了好多好多美麗的花兒。春天有迎春花、牡丹花;夏天有太陽花、蟹爪蓮;秋天有菊花、一串紅,夏天有臘梅花、水仙花。
其中我最喜歡水仙花,喜歡它的外表,更喜歡它的「內心」。它雖然沒有牡丹花那樣嬌貴,沒有太陽花那樣紅艷,沒有菊花那樣引人注意,也沒有臘梅花那樣清香醉人。可是水仙花亭亭玉立,水仙花玉潔冰清。還有一個更大的理由:「水仙花有著頑強的生命力。」
水仙花素有「凌波仙子」的美稱。的確它那動人的身姿使人一見傾心。
外婆家的那幾盆水仙花可美了。
一月,水仙花開了!它那翡翠般的碧葉翠綠翠綠,綠得發光,綠得鮮亮,縱橫交錯的綠葉間,錯落有致地開著幾朵潔白無瑕的小花,花中嵌著一屬黃金般的花蕊,散出陣陣淡淡的幽香,顯得格外高雅。水仙花與泥土無緣,雨花石是它的「土壤」。我想:我要像它那樣在思想上純粹潔白,沒有一點污泥。水仙花的根部像只大洋蔥,根下長著白色的根須,它們像一條條長長的蚯蚓繞著一塊塊堅硬的雨花石,又顯得十分倔強。
一陣風拂過,小花搖晃著腦袋,擺動著它柔美的身軀,似乎穿著水晶衣裳在水石上翩翩起舞,使人見了心曠神怡。
冬天,很多花兒都經不住嚴寒的摧殘,受不了命運的考驗——枯萎了。而水仙花卻毫不畏懼,當室外寒風凜冽、冰天雪地的時候,它傲然挺立著,還是那麼精神抖擻、生機盎然,彷彿在與寒風搏鬥,如此堅忍不拔,使人越來越喜愛它了。
我愛水仙!愛它的美麗芬芳,愛它的高尚純潔,更愛它的頑強不屈!
這篇文章,呵呵,你不一定住在外婆家,改改就行了
D. 古詩 冰霜磨煉後 全文
冰霜磨煉後 能開天地春 文 / 赤杏子
——記我國第一個野生蠟梅自然保護區
荊巴山系的這一隅,活脫脫就是一個花的世界。春夏之交,杜鵑爭妍,熱烈向上;夏秋時節,野芳簇簇,千姿百態;冬殘春曉,漫山遍野,梅花怒放,冰瑩玉潔,暗香浮動……這便是湖北省保康縣野生蠟梅自然保護區。
保康是我國第一個野生蠟梅自然保護區,也是迄今世界上唯一發現大片生存蠟梅的地方。蠟梅與臘梅同種,但它們分屬於兩個不同的科。早在公元1186年,詩人范成大所著的《梅譜》即給二者在分類學上作了區別:「蠟梅並非(臘)梅類,以其花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脾,故名蠟梅。」保康蠟梅是第四紀古冰川遺留的野生植物群落,當可稱為一座巨大的「生物基因庫」。這里良好地生長著馨口、檀香、黃白、紅心、紫蕊等珍貴蠟梅100多萬株,總面積達4200多公頃。為全世界已知蠟梅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地區。
據《本草綱目》和《中國葯典》記述,蠟梅之根、莖、葉可理氣止疼、散寒解毒,治跌打損傷、風濕麻木;其花解暑生津,治心煩口燥;花蕾療燙傷,並可提制香精。這說明蠟梅不僅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而且還具有醫療、化工等價值。
然而,長期以來,蠟梅生在深山不為人識,淪為一般雜荊,農人或打葉喂豬,或伐桿作薪,或采籽當糧;當人們知其經濟價值後,一些不法分子紛紛進山亂挖濫采——1984年6月,江南一夥流散人員私自在保康高價收購梅籽,致使長嶺蠟梅生長區700餘公頃尚未成熟的梅籽損失殆盡;本地一位農人依靠上山隨意採挖蠟梅,成為名噪一時的「花卉大王」……
保護自然遺產迫在眉捷。保康縣及一些蠟梅專家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幾位有識之士寫出了《保護國家自然資源,搶救野生蠟梅》的文章,引起了湖北省政府主要負責人的重視,指示相關部門專題研究對保康野生蠟梅的保護措施,經報國家環保部門同意,保康縣於1986年正式建立了我國第一個野生蠟梅自然保護區。建區後,國家和地方共同投資建起了蠟梅保護處綜合辦公樓,修建了盆景園、根雕製作間,框圍了蠟梅馴化基地,並在蠟梅集中生長區設立管理站,對54個蠟梅分布區實行了重點觀察研究。
也許因為西有茫茫神農架、北有巍巍武當山,也許因為地處南部亞熱帶與北部溫帶、西部高原與東部低山丘陵「兩個過渡」區域,天地才造化了保康這個峰攢巒矗、山水交融、「小天地」、「小氣候」比比皆是的奇特地方。奇地生奇花。蠟梅這一珍奇花卉的轟動及殊榮,使本來山水花鳥風采兼備的古老熱土更添卓然競秀的神彩。
你不妨到蠟梅核心保護區刺灘溝走走。這是一條綿延20多公里的溪谷,生長著20多萬株紫條、黃白、紅心、白型蠟梅,樹高普遍在4——10米之間,為全保護區最優品種。每至歲末,夾山野梅對峙競放,遠遠望去,上下重疊,依陰迎陽,雪一樣蓬鬆,雲一樣舒捲;更有細碎的谷風,送來陣陣幽香,清逸芳潔,浸人神骨。徜徉谷中,溪聲娓娓,鳥語婉婉,使你在深冬里亦平添一種「芳草隱清流,但聽清流響」的恬適意趣。置此梅之麗而不冶、香而不艷、鳥添佳音的夢境之中,你會從中升華潔身自好的情愫,預知來年美好的春光!
來到管理處的院落,你會驚奇不已,迎門偌大一個花壇,中卧一頭反芻的老牛,旁立一位悠閑的老漢,在那盤根錯節的山坡上,長著嫩綠的小草、參天的大樹(蠟梅主幹)……面對這幅牧牛圖,你會明白,蠟梅越老越稀奇,那老根怪蔸一經雕刻,形成的古樁蠟梅盆景,出口價格十分昂貴。繞院一周,你更是大開眼界,秀拔的梅干下,「灰熊出洞」、「鹿望東海」、「麻姑獻壽」、「老婦趕豬」、「犟驢」、「野馬」……一個個惟妙惟肖,古樸幽雅,其自然美姿和逼真造型巧奪天工……
由於保康風光綺麗,環境優美,溫泉怡人,又與神秘的神農架毗鄰,野生蠟梅的巨大魅力吸引了大批觀光攬勝的客人。保康縣也正在深化開發以野生蠟梅為主體的「野花谷」旅遊品牌項目,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保康蠟梅一定能在旅遊、科研、經濟等方面體現出不可估量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