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支盆景
㈠ 盆景製作中什麼是三枝技法如何進行三枝技法的操作
盆景三枝技法是盆景蓄枝的一種方法,所謂的三枝在盆景上我們常稱之為:飄枝,輔枝,結頂,採用三枝技法蓄干留枝以後,可以得到我們需要的三角形盆景造型,其實盆景三枝技法就是一種圍繞三角形造型的盆景蓄枝方法。當然講這么多,估計大家很懵圈,我們採用圖形的方法來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上圖是我剛才簡單畫的盆景三枝技法,當然是隨便畫的,給大家說明白就行了,這里我們來具體說說盆景三枝技法所講的三枝是哪三枝,還有就是三枝盆景蓄枝以後成為什麼樣的造型特點。
1圈位置是三枝中的第一枝,我們叫飄枝,飄枝整個盆景的基礎,一般飄枝的位置在主幹上的三分之一左右,簡單說,飄枝到花盆得距離為三分之一,而飄枝到盆景樁頭頂端的距離為三分之二,按照這個比例來安排飄枝不會錯,而且飄枝的枝條長度是整個盆景中最長的。
2圈位置是三枝中的第二枝,我們叫輔枝,也加盆景樁頭的輔助枝條,輔助枝條的數量就多些,輔助枝條是在飄枝的對立面,但是不是在同一平面,同一平面沒有枝條錯落感,盆景的難看些,輔助枝條的長度比飄枝短,而且枝條的長度是從底部向上逐漸變短。
3圈位置就是三枝中的第三枝,我們叫結頂,結頂的位置很重要,其實結頂的位置整個盆景的重心,學過物理知識的都可以尋找到重心,結頂位置太低,盆景低矮無造型,結頂位置太高,會導致頭重腳底,那麼怎麼找結頂的位置呢?我們可以通過接盆景的三枝,連接以後是三角形的形狀,在確定三角形的時候,盡量是靠近等邊三角形,三條邊不要相差甚遠就行。
下面我們用一個准備造型修剪的實例來和大家分享:
上圖是已經蓄枝一段時間的羅漢松盆景,當然也是按照盆景三枝技法來蓄枝的,而且基本完成,不過嘛盆景造型是一個很花費時間的過程,少則二年多則十年,回到正題,我們來用這盆羅漢松盆景樁頭來尋找盆景三枝技法的三枝:
上圖就是按照盆景三枝技法來蓄枝的:
1圈位置的這棵枝條是飄枝;
2圈位置對立位置不對稱的枝條是輔助枝條,也叫輔枝;
3圈位置就是我們尋找的結頂位置。
上圖通過三枝技法以後包圍成一個三角形,這也是我們後期繼續造型的方向,當然三角形建議按照等邊三角形來造型,三條邊不要相差太長。
㈡ 彭春生1987年對盆景的系統分類法
彭春生系統分類法
本分類系統提出「類——亞類——型——亞型——式——號」六級分類系統。將中國盆景分為三類、若干亞類、五型、七亞型、若乾式、五個號。其分類標準是
①類:依據取材不同而把盆景分為三大類,即樁景類、山水類、樹石類。
②亞類:樁景類按觀賞特性分為松柏亞類、雜木亞類、觀花亞類、觀葉亞類。山水類按石質分為硬石亞類、軟石亞類。樹石類也可以分為硬石亞類、軟石亞類。
③型:依據造型規定是自然還是有規律而把樁景類劃分為自然型和規則型,依據用盆構造不同而將山水類劃分為旱盆型、水盆型、水旱型和壁掛型。
④亞型:根據樹樁根、干、枝的造型變化又分為根變亞型、干變亞型、枝變亞型等等。
⑤式:再根據樁景樹木形態、數目和山水盆景布局而把各個型、亞型分成若乾式。
式是中國盆景分類的最基本單位。其中:
自然型干變亞型有直乾式、斜乾式、卧乾式、曲乾式、懸崖式、枯乾式、劈乾式、枯乾式、附石式、單乾式、雙乾式、三乾式、叢林式、象形式。
自然型根變亞型有提根式、連根式、提籃式。
自然型枝變亞型有垂枝式、枯梢式、風吹式。
規則式干變亞型有六台三托一頂、游龍式、扭旋式、一彎半、鞠躬式、疙瘩式、方拐式、掉拐式、對拐式、三彎九倒拐式、大彎垂枝式、滾龍抱柱式、直身加冕式、老婦梳妝式。
規則型枝變型有屏風式、平枝式、雲片式、圓片式。
水盆型峰形亞型有立山式、斜山式、橫山式、懸崖式、峭壁式、怪石式、象形式、峽谷式、瀑布式。
水盆型峰數亞型有孤峰式、偏重式(對山式)、開合式、散置式、群峰式、石林式。
旱盆型也可以有以上各式。水旱型目前只有溪澗式、江湖式、島嶼式、綜合式。
此外,還有壁掛式。樹石類以下分類可以參照水旱型等。
⑥號:所有各式又都有大小之分,再依據大小規格而把各式分為5種規格。
㈢ 在盆景製作中什麼是「三枝技法」如何進行「三枝技法」的操作
「三枝法」是劉木申先生經多年來的盆栽寫作、探尋、總結出的一套基本上方式,旨在為眾多盆栽發燒友提供一些參考與參照。「三枝法」主要的意思是,以三點組成一不等邊三角形線輪廊,以三角形中的,結頂,飄枝,第二枝輔枝,構成一個到三角形的面。
枝幹成長發育於主桿有2/3的比例大小,要做第一次截干,依據綠化植物,及其大小的小佔比,一般減少枝幹在5到8公分。隨後畜養第二季枝幹,二級枝幹必須過有一級枝乾的2/3大小時,縮枝成節,二級枝幹會比一級枝幹略短,略小。形成一個大小的小銜接。然後又散養三級枝幹。三級枝幹再度縮枝,就完成大體的盆栽輪廊。三叉九枝。
㈣ 榆樹盆景上的樹疙瘩是如何形成的可以人為的創作出來嗎
㈤ 什麼是盆景造型的一級枝,二級枝,三級枝
諸位新手,呵呵,俺也是新手,大家共同學習哈。
大家知道,俺愛讀書哈,所以呢,就時不時的有心得哈,有心得呢,就想和大家交流和分享。下邊的知識和圖片呢,全是抄來的哈,表以為是俺的偉大實踐哈。
要是木有人起訴呢,俺就悄悄地經常地給大家抄一點的哈。大家受益哈。大家先看一個盆景哈:
㈥ 盆景為啥不能留三枝
「 三枝法」是盆景大師劉木申,發揚光大的。大概的意思是,以三點構成一不等邊三角形線輪廓,以三角形中的,結頂,飄枝,第二枝輔枝,構成一個到三角形的面。
是選出可以做為飄枝的第一枝:第一枝位飄枝,一般在樹樁的高度上2/3,下1/3的位置上,也就是整體高度,往上走的1比0.618黃金分割點位置上。飄枝確立。
選取第二枝輔枝:第二枝的位置在飄枝對立面。不能平行對生。大致角度在結頂枝與飄枝的中下1/3位置,角度以飄枝略有120度的角度。確定輔枝。
結頂枝,就是為了平衡樹勢穩定重心的位置枝條,一般以主幹為中心,截干時找到合適改為主幹過渡的枝條,調整位置,或者蓄養枝條,作為結頂枝。
以結頂枝為重心,兩邊不等的延伸,構成一個倒三角的輪廓。三枝確定以後,按照三叉九枝的方式。蓄養枝條。
㈦ 盆景三枝定位法是什麼
1、最低分枝一般位於樹總高度的三分之一的位置,這樣會讓樹干在視覺上更有力量感。並且盡量讓樹乾的三分之二能被看到,也就是說桿枝葉要穿插相見。
2、枝條盡量做到輪狀分布,從頂部看成輻條狀。這樣一方面讓樹型更加飽滿,另一方面也和底部的八面根盤相呼應,這也是所謂的八面出枝。
3、理想的枝點應該位於樹干向外凸出位置,而不是向內凹的位置。內凹位置長出的樹枝和腋下枝是一個道理。
(7)三分支盆景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脫盆可輕拍盆壁,土壤與花盆脫離,在拔出土球。也可以直接使用自來水將盆土沖散,露出全部根系。
土壤:換盆時候的土壤主要使用疏鬆透氣不積水的微酸性土,可用田園土加腐殖土加淡水河沙各取三分之一混合使用。混合土能揚長避短,發揮土壤的優勢。
㈧ 盆景三個樁行嗎
盆景三個樁也是可行的。最關鍵的是看,姿態優美不優美。三個樁對於盆景來說,雖說略微多了一點兒。可如果姿態能夠發展的很好的話。也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