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骨柴盆栽
⑴ 這是什麼花
我知道了,這是鬼針草
鬼針草,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生於海拔50-3100米的路邊荒地、山坡及田間。國內外均有分布。為我國民間常用草葯,可在夏、秋季開花盛期收割地上部分,揀去雜草,鮮用或曬干,以全草入葯。《中華本草》功效分類為:清熱解毒葯、消腫葯。
⑵ 請問這是什麼花
白馬骨,原產中國。性喜陽光,也較耐陰,耐旱力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屬茜草科、六月雪屬。常綠小灌木。株高三尺,枝條纖細,成株分枝濃密。花小而密,樹型美觀秀麗,適於盆栽或作盆景。葉極小,卵圓形,全綠,亦有葉綠鑲嵌乳白色品種。花白色,漏斗形,花期夏季,盛開時如同雪花散落,故名「六月雪」 。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白馬骨
別稱
六月雪
二名法
Serissa foetida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綱
木蘭綱
亞綱
菊亞綱 Asteridae
目
龍膽目(Gentianales)
科
茜草科(Rubiaceae)
亞科
茜草亞科(Rubioideae)
屬
白馬骨屬
種
六月雪 S. foetida
目錄
展開
1 不同版本
1.1 版本一
1.2 版本二
1 不同版本
1.1 版本一
白馬骨白馬骨 (《本草拾遺》)
【異名】六月雪、路邊金(《寧鄉縣志》),滿天星((陽春縣志》),路邊雞(《草木便方》),六月冷、曲節草(《嶺南采葯錄》),路邊荊、魚骨刺、光骨刺、過路黃荊(《中醫葯實驗研究》),硬骨柴(《江西民間草葯》),天星木、涼粉草、細牙家、白點秤(《廣西中葯志》),雞骨頭草、雞腳骨(《浙江民間草葯》),路邊姜(《四川中葯志》),雞骨柴、千年勿大、白馬里梢、野黃楊樹、永勿大、米篩花、凍米柴、月月有、朱米雪(《浙江民間常用草葯》)。
白馬骨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白馬骨或六月雪的全株。
【植物形態】①白馬骨 落葉小灌木,高25~45厘米。枝粗壯,灰色。葉通常叢生,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長1.5~3厘米,寬5~15毫米,先端短尖,全緣,基部漸狹而成1短柄,柄長1~15毫米;托葉對生,基部膜質,頂有錐尖狀裂片數枚,長1.2~2.5毫米。花無梗;叢生於小枝頂和近頂部的葉腋;苞片1,斜方狀橢圓形,先端針尖,長約2毫米,白色,膜質;萼5裂,裂片三角狀錐尖,長2.5毫米,革質;花冠管狀,白色,長6~8毫米。內有茸毛1簇,5裂,裂片矩圓狀披針形,長約2.5毫米;雄蕊5,花絲極短,花葯長圓形;雌蕊1,花柱長約4毫米,柱頭分叉,子房下位,5棱,圓柱狀,2室。花期4~6月。果期9~11月。白馬骨植物形態圖(5張)
生於山坡、路邊、溪旁、灌木叢中。分布中國中部及南部。
②六月雪,又名:噴雪花、白雪丹、日日有、白蓽蒲花。形態與上種極相似,惟葉較小,狹橢圓形或橢圓狀倒披針形;萼裂三角形,亦較短。生態及分布均同上種。
以上兩種植物的根(白馬骨根)亦供葯用,另詳專條。
【葯材】乾燥枝呈深灰色,表面有縱裂隙,栓皮往往剝離。嫩枝淺灰色,節處圍有膜質的托葉,花叢生枝頂,花萼呈灰白色,5裂,膜質。枝質稍硬,折斷面帶纖維性。葉大部脫落,少數留存,綠黃色,薄革質,捲曲不平,質脆易折斷。
產廣西、廣東、四川、貴州、江西、江蘇、浙江、福建等地。
【化學成分】六月雪全株含甙類及鞣質。
【性味】苦辛,涼。
①《本草拾遺》:"無毒。"
②《生草葯性備要》:"味苦,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