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窩盆景
① 金花娘娘的漢族民間信仰
金花仙姑成仙後,當地百姓於明成化四年(1468年)建廟供奉。初時修建池廟一間,繪畫金花菩薩神幀一幅。到了清乾隆八年(1743年),建了吧咪山池廟金花菩薩大殿三間,泥塑神像供信眾敬奉。很快,因其靈感四方,便由起初的方神轉而成為吧咪山方圓百里內信奉者共同尊崇的神靈,吧咪山也隨之成為道教聖地,歷代有所興建。
嘉慶末道光初年重修,同治初年兵燹動亂中焚毀一空。清光緒五年(1879年),紳士曹炯應城鄉民眾心願:「因金花仙姑祈雨輒應,功德於民,具呈報懇請總督奏稟光緒皇帝旨飭禮部,准加封號,列入祀典。」光緒七年(1881年)農歷正月十九欽定後,陝甘總督左宗棠准旨敕建靈感神祠,並自捐俸銀500兩,募集白銀5000兩,在同治二年焚毀廢墟上重建池廟及大殿,左宗棠親筆書寫「敕建靈感神祠」銅匾一塊。民國時期,吧咪山池廟曾經五六次擴建,皆毀於1958年。「現有建築都是上世紀80年代以後再建的。
吧咪山建廟伊始,僅限於吧咪山周圍村民的朝山敬香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金花仙姑的影響面擴大,周圍朝山敬奉者越來越多,加之當時政府的申報、嘉獎,每年農歷三月三舉行金花仙姑慶祝西王母聖誕的祈禱活動,四月八舉行紀念金花仙姑升仙日廟會,七月七舉行紀念金花仙姑誕辰等漢族民間廟會蔚為風氣。
以上廟會都是在吧咪山進行,也有數十廟一起進行的,那就是大型祈雨水會。
「蘭州一代地處西北黃土高原腹地,氣候乾旱,雨量稀少。漢族民間祈雨,由來已久。「作為一種民俗文化現象,祈雨源於集體的原始信仰和原始習俗。」
歷傳吧咪山金花仙姑祈雨靈驗,周邊永靖二十四廟、臨洮十八廟、蘭州大馬蓮灘六廟的信眾,為求得神靈保佑,風調雨順,常來吧咪山求雨取水,通稱「水會」。由於各地水會的形式不同,各賦其名。永靖二十四廟俗稱「玉女神會」,臨洮十八廟通稱「龍華海會」,蘭州大馬蓮灘稱為「旱水會」。
「玉女神會」的水會隊伍從農歷四月初八一早出發,沿固定路線到吧咪山池廟的「神池」取水。「神池」,也叫「水晶宮」。據傳,仙姑羽化成仙時,「雙足踏破水晶宮,五龍捧聖百脈通」,池深五尺許,水從兩石窩滲出。池旁還有一棵神奇的百年古松,叫「線桿松」,相傳因金花仙姑捻線的線桿而得名。念金花仙姑寶誥,行一系列叩拜程序,然後,把總將神水瓶用紅線紅布包紮,倒立神池取水。取到水後,周行二十四廟,最後還於池廟。
「龍華海會」由十八廟聯合舉行,一般是在後山「玉女神會」結束將神水送回金花仙姑神池之後,「龍華海會」人員於農歷四月十六晚間再到吧咪山取「神水」。
起初祈雨,尚無戒律,衣食同常,葷素不忌。每次只派兩位普通信士,一人懷抱取水寶瓶,一人手捧尕福爺牌位,徒步前往吧咪山,求水祈雨。據說,有一年祈雨,取水者因為求見金花仙姑心切,未經值班童子稟報,便急匆匆闖入金花仙姑內殿,叩拜請安。此時,金花仙姑正在蓮台上梳妝,意外一驚,匆忙間不慎將抿頭水撩進寶瓶,竟導致一場洪水漫淹的重大災難。自此以後,才訂立「旱水會」的神規戒律。
最艱難的祈雨活動,當數清康熙年間蘭州大馬蓮灘神會求雨,因其艱辛難耐,信眾稱為「苦水」,亦稱「旱水」。「旱水會」的艱難之處在於取水隊伍要「鑼三聲,鼓三聲,三步一小拜,七步一大拜」地到達吧咪山池廟。民國時當地詩人蔣步穎曾寫有兩首《悲鄉人行香求雨》詩:「頭圈楊柳手捧香,後先奔走意倉皇。最憐闤闠小兒女,不識不織喜欲狂。 」「燒盡信香磕盡頭,鍾鼓慘切使人愁。崇朝不睹山川郊,六事桑麻孰與謀。」
「數百年間,在天災頻發之時,政府通過提倡儀式性的祈雨活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民怨。 長洲島上的金花古廟建於清代中期,該廟二進為金花殿,專門供奉金花 娘娘,兩側有十二奶娘(又稱「十二婆祖」、「十二延女」)附祀,分別是:栽 花夫人杜氏、送花夫人蔣氏、保胎夫人陳氏、瀨花夫人林氏、養育夫人鄧氏、 保痘夫人胡氏、梳洗夫人張氏、教食夫人劉氏、教飲夫人梁氏、教行夫人黃 氏、腰抱夫人萬氏、大笑姑婆祝氏(古時,「花」者,指胎兒、嬰兒也,「白 花」指男孩,「紅花」指女孩)。據說在金花廟里求子非常靈驗,求子者在每一位奶娘前插一炷香,直到手裡的香插完,如果最後一炷香輪到的那位奶娘手裡抱著孩子,就預兆得子,便用紅繩系住,這個孩子就會託身為自己的孩 子;如果這位奶娘手裡是空的,就無需再求,等來年繼續拜金花求子。
漢族民間奉祀金花娘娘最隆重的日子是農歷四月十七日「金花誕」。舊時誕日, 四鄉信徒,必到廟中祭拜。從清晨開始,各鄉獅子隊接踵而來,爭先恐後涌 入廟中,善男信女,輪流跪拜。要求生男育女者,祈求生育平安者,最為虔 誠。廟堂中掛個大燈籠,四周懸掛者紅白兩色綵帶或花朵,供求子者採摘。 求男摘白花,求女摘紅花。人們一邊參拜,一邊祈禱,口中念叨:「祈子金花, 多得白花,三年兩朵,離離成果。」群眾在金花廟前開壇打醮,演戲酬神,還 有八音歌台、畫舫船歌。廟前陳列盆景、書畫、古董等,更有來自四面八方 的養鳥愛好者帶著漂亮的籠子、出色的鳥雀到此斗唱,還有燈飾展示,名曰 「唱燈花」。婦女組織「金花會」,集資慶祝,到期備辦祭品,請戲班,唱八 音,非常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