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蘚盆景
『壹』 哪些植物適合做苔蘚盆景啊
可以做盆栽的苔蘚有萬年蘚、大葉蘚、金發蘚等幾種。
簡單的進行介紹:
1、萬年蘚屬植物。全世界僅4種,分布於歐亞北部及北美地區,僅萬年蘚也見於紐西蘭。中國有2種:萬年蘚主要見於北方及西南高山地區,北美萬年蘚東亞亞種多見於東南沿海山區、秦嶺及東北林區。本屬植物常見於1000米以上山區針葉林林地,成片散生,外觀似松柏類植物的幼苗。植物體粗大呈樹形,地下莖匍匐橫生,具假根及膜質鱗狀小葉。地上莖直立,多分枝,高達15-20cm,分枝密布綠色鱗毛。莖上部的葉及分枝基部的葉片呈寬卵狀三角形或卵狀披針形,基部略下延。中肋單一,達於葉尖前終止,葉片上部細胞狹菱形,葉角部細胞圓形,無色半透明。分枝上部的葉片較小,狹長披針形,葉緣鋸齒達於中部。雌雄異株。蒴柄細長,長2-4cm,紅色;孢蒴直立,長柱形,多出;蒴蓋高圓雌形;蒴帽兜形,包蓋全孢蒴。
2、大葉蘚(學名:Rhodobryum roseum Limpr. )真蘚科、大葉蘚屬下的一個種。異名:Hypnum roseum (Hedw.) F. Weber & D. Mohr,別名:回心草、太陽草、岩谷傘。植株體不大,味道微苦,可以作為心臟病或者其他精神類疾病的治療。
3、金發蘚,在酸性而濕潤的針葉林林地,該種多成大片生長,並常與灰蘚屬或白發蘚屬植物混生。
『貳』 哪些植物是苔蘚類
苔蘚類植物
大灰蘚
大灰蘚植株大,密集交織大片叢生,圓條形,植物體呈綠色或黃綠色,莖匍匐,規則或不規則羽狀分枝,莖葉闊橢圓形,鐮刀形彎曲,葉緣平展,先端具細齒。大灰蘚的辨認相對較簡單,不必看植株細節,看看是否是羽狀分枝,交織叢生即可。
日本俗稱「這苔」,這同「這」,在日語中有編織、交織的意思,也就是「交織苔」。大灰蘚是苔蘚植物中適應能力較強的一類,在盆土中蔓延迅速,能短時間接受陽光直射,在半陽地和陰濕地都可以生長,也有一定的耐乾旱能力,植物體變干以後,噴灑水可以較快恢復,適合新手、懶人或時間少的人。
在苔蘚盆景和水陸盆景中運用頗多,但不適合單獨觀賞,因為單一種類的大灰蘚缺乏層次和變化,所以多用作配景植物,也可以用來製作苔玉盆景。
大羽蘚
羽蘚科,羽蘚屬。體形一般稍大,綠色或黃綠色,老時呈褐綠色,常疏鬆交織成片。莖匍匐,上部略傾立,2-3回羽狀分枝;鱗毛由單列或成片狀細胞組成。莖葉與枝葉異形。莖葉卵形或卵狀心形,多具細長尖,具縱褶,葉邊多背卷;中肋不及葉尖,稀突出於葉尖;葉細胞六角形或圓六角形,中央具單個尖疣。枝葉和小枝葉卵形或長卵形,內凹,中肋短弱。雌苞葉卵披針形,邊緣具長纖毛。蒴柄纖細,平滑。孢蒴卵狀圓柱形,略呈弓形彎曲,老時褐色。
網頁鏈接
『叄』 萬年蘚怎麼養
萬年蘚(clinacium dendroides),別名,天朋草,為萬年蘚科植物萬年蘚的植物體。植物體粗大呈樹形,地下莖匍匐橫生,具假根及膜質鱗狀小葉。地上莖直立,多分枝,高達15-20cm,分枝密布綠色鱗毛。莖上部的葉及分枝基部的葉片呈寬卵狀三角形或卵狀披針形,基部略下延。春、夏季採收,洗凈,曬干。
大型樹狀,青綠色或黃綠色,略具光澤,散生成片。主莖匍匐伸展,密被紅棕色假根;支莖直立,長達6-7厘米,下部不分枝,密被鱗片狀葉片,上部密分枝呈樹形;枝細長;莖與枝均著生多數分枝鱗毛。莖葉與枝葉異形。莖葉闊心臟形,枝葉卵狀披針形,基部寬闊,呈耳狀,具多數弱縱褶;葉邊上部具粗齒;中肋單一,消失於葉片上部;葉細胞線形,角部細胞形大,疏鬆,薄壁,透明。雌雄異株。蒴柄紅棕色,高由於植物體。孢蒴直立,長卵形。
我選擇了悶養的養護方式,種植基質有三種,
【1】用陶粒作為種植材料
【2】底部用陶粒打底,上部用營養土種植
【3】底部用陶粒打底,上部直接用萬年蘚
野外原生土來種植
野外原土真正意義上來說也不能叫土,因為它長在針闊葉林里,它的根部附著物都是些枯枝爛葉,我把這些枯枝爛葉稱之為土。
剛種好的時候沒有拍圖,現在距離種植的時間已經過去一個月了,我的觀察發現,用野外原生土種植的效果是最好的,可能也和土壤沒太大的關系,結論應該是對根部破壞越小的種植方式,對萬年蘚的養護越有利,
為什麼這么說呢,萬年蘚的地下莖匍匐橫生,我在種植的過程中強行分株,對地下莖部分有很強烈撕扯感,有的感覺被我硬生生的拽斷,因為用第三種方式種植時,我在裡面種了好幾株,所以沒有太多的傷害到它們的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