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失水盆栽
⑴ 盆花脫水如何挽救
盆栽花卉由於天氣炎熱、氣候乾燥或一時疏忽漏澆等原因,造成盆土過於,引起花卉嫩枝低垂、葉片萎蔫,即所謂「脫水」。遇到這種情況不能馬上澆大水,宜先將花盆移至半陰處,稍向盆內澆些水,並向葉面枝幹噴少量水,使植物細胞逐漸吸水,恢復到正常狀態後,再逐漸增加澆水量。如果立即澆大水,不僅不能使植株正常復原,反而有可能引起葉片枯黃脫落,甚至整株死亡。因為花卉失水萎蔫嚴重時,植物根毛受到損傷,吸水能力降低,只有形成新的根毛後才能恢復原來的吸水能力。同時由於萎蔫使細胞失水,遇水後細胞壁先吸水,而原生質後吸水,如果一下子澆水過多,細胞壁就會吸水迅速膨脹,而原生質吸水速度較緩慢,結果就會造成質壁分離,損傷原生質,導致植株死亡。
如果因出差等原因,家中幾天沒人澆花,可以將一個盛水容器放在比花盆略高處,用吸水性較強的棉織物(如厚毛巾、粗棉布等),一頭放在盛水的容器中,另一頭放在花盆土上,這樣即可利用濕毛巾的毛細管作用,使容器中的水徐徐浸潤盆土,從而保持盆土濕潤,以防盆花萎蔫脫水。
濕度與溫度對花卉有什麼影響?要養好花,除掌握澆水技術外,還應注意空氣濕度與溫度的關系及這兩者的比例關系對花卉植物生長的影響。例如,原產歐洲的草花,當氣溫在15~20℃時,空氣濕度應在60%~70%;一串紅等熱帶性革花,氣溫在20~25℃時,空氣相對濕度應在70%左右:熱帶觀葉植物花葉芋等,當氣溫在25℃~30℃時,空氣相對濕度應在80%~90%。
在我國華北、東北地區,夏季高溫多濕,冬季則低溫乾燥。夏季的高溫高濕,往往容易引發病蟲害,這無疑對花卉生長是不利的。所以,夏季要做好通風放風,盡量降低空氣濕度,使花卉在涼爽的環境中生長。冬季,不論室內外,空氣都很乾燥,為了滿足室內一般花卉對濕度的要求,可在室內設置人工或自動噴霧裝置,自動調節濕度。除每周澆一次透水外,每天可噴一次霧狀水以增加濕度,這是北方地區養好原產南方花卉所不可忽視的一項經常性管理工作。至於哪些花卉需要多噴水以及噴水量多少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⑵ 盆栽月季的葉子馬上掉光了,求專家指教,謝了!!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
1、長時間的乾旱時,月季花枝條失水。長時間的乾旱不會是月季花的葉片掉落,它只會是月季花的葉片乾枯。如果月季花經過長時間的乾旱,我們突然對他進行澆水,就會造成月季花的葉片脫落。
這種情況不影響月季花的生長,葉片掉落之後,只要加強管理,月季花還可的枝條還是可以快速的抽出新的嫩枝以及嫩葉的。
2、澆水太多,月季花的葉片出現突然掉落很大可能是因為澆水過多使根系出現了澇害。雖然月季花是屬於一種喜歡大水大肥的植物。
但是它要求土壤的透水透氣性較好,如果土壤的粘性擴大不透水,澆水過多很容易使月季的根系出現悶根,最終造成月季花葉片突然的掉落。
(2)只失水盆栽擴展閱讀:
給月季花澆水是有講究的,要做到見干見濕,不幹不澆,澆則澆透。月季花怕水淹,盆內不可有積水,水大易爛根。盛夏季節要每天澆一次水,見盆土表面發白時即可澆水。
冬天休眠期一定要少澆水,保持半濕即可。月季澆水因季節而異,冬季休眠期保持土壤濕潤,不幹透就行。開春枝條前發,枝葉生長,適當增加水量,每天早晚澆1次水。
在生長旺季及花期需增加澆水量,夏季高溫,水的蒸發量加大,植物處於虛弱半休眠狀態,最忌乾燥脫水,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避免陽光暴曬。
⑶ 水生植物盆栽怎麼養
1、忌失水
花盆中的水蒸發後沒有得到及時補充就會造成泥土龜裂。有些水生花卉,如:荷花、睡蓮的新芽乾枯,根莖失水,從而造成損失。在室內存放的'水生花卉需要定期補水,以使花盆中的水保持一定的高度。
2、定期換 水
水生花卉養殖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好水質,及其換水頻率,水長時間不換會在根上形成附著物,影響根部呼吸。其它就是把其放置到通風、散射光線良好、溫度適的地方。
3、忌高溫忌凍害
水生花卉一般對溫度比較敏感,溫度太高也不行,溫度太低也不行,有時候在冷室放置的水生花卉由於房屋漏風有時也會受到凍寒。香蒲、水蔥這些耐寒者不怕,不耐寒者卻受不了。在寒流侵襲前提早做好准備,遇到冷室裡面結冰的現象,可以臨時點上一爐火,以防凍害發生。另外盆栽水生花卉的室內溫度若很高,容易促使水生花卉萌動新芽。新芽在分株時容易被碰壞。出現這種情況,應及時打窗開門進行降溫處理。
4、忌翻盆
在分株前如果沒有特殊的需要,應避免給盆栽水生花卉翻盆。否則,水生花卉的根系受到破壞,病菌侵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容易造成爛株。為了使盆栽水生花卉在分株時健康』在分株前禁止翻盆。
下面再來說一下水生花卉的類型有哪些?
1、挺水型水生花卉(包括濕生於沼生)
植株高大,花色艷麗,絕大多數有莖、葉之分;根或地下莖扎入泥中生長發育,上部植株挺出水面。
如:荷花、黃花鳶尾、千屈菜、菖蒲、香蒲、慈姑、梭魚草、再力花(水竹芋)等。
2、浮葉型水生花卉
根狀莖發達,花大,色艷,無明顯的地上莖或莖細弱不能直立,而它們的體內通常儲藏有大量的氣體,使葉片或植株漂浮於水面。
如:睡蓮、王蓮、萍蓬草、芡實、荇菜等。
3、漂浮型水生花卉
根不生於泥中,植株漂浮於水面之上,隨水流、風浪四處漂泊。
如:大薸、鳳眼蓮、槐葉萍、水鱉、水等。
4、沉水型水生花卉
根莖生於泥中,整個植株沉入水體之中,通氣組織發達。
如:黑藻、金魚藻、狐尾藻、苦草、菹草之類。
⑷ 旅遊回來盆景失水怎麼補救
一、忌施肥。盛夏高溫,葉面失水較快,此時施肥可使樁體細胞濃度小於專外界環境濃度,屬導致植物細胞水分反向土壤流動,樁體因肥害失水而死。但可以噴灑新高脂膜保護液防水分蒸發。
二、忌乾旱。想起來澆水,想不起來就不澆水,有時一連幾天不管,一旦發現葉片萎蔫,才迅速補水,葉面便恢復正常,這是樁體適應環境的一種反應,但長期如此,過強的蒸騰作用終究會使樁體大「病」難愈,脫水而死。
三、忌水漬。當環境溫度超過二十八度時,應對盆景進行蔽蔭保護,否則,樁體從土壤中獲取的水量遠遠低於因蒸騰作用而失去水量,輕則葉緣灼傷、焦枯,重則樁體被日灼重創而死。
四、忌驟蔭。通常情況下,為避免高溫傷害,在環境溫度超過樁體忍受最高溫度時,應將盆景移向光照較弱的相對低溫區以利樁體生長,但如驟然將其移入室內或沒有光照的低溫區,過不了幾天,葉片就會自然脫落,樁體也會迅速萎縮而死。
五、忌午浴。炎夏中午不可向光照下的樁體噴水或向盆中澆水,這種「寵愛」方式會使盆景溫度突然低於環境溫度而傷及樁體。
⑸ 花在嚴重失水的情況下可以恢復到原來的鮮花狀態嗎
花在嚴重失水的情況下,不能恢復到原來的鮮花狀態了。
因為嚴重缺水已經給花造成了傷害,可能上部已經枯萎。
要知道花對水的消耗量是十分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