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題詞
㈠ 國內外茶花名種識別與欣賞的目錄
宋楚瑜先生題詞
葉創興先生題詞
序言
作者的話
茶花世界 星光燦爛回
茶花品種名稱、品答種識別及性狀描述標准
品種名稱及外來品種的中文譯名
品種識別
品種性狀描述標准
花色
花型
花徑
花朵稠密度
葉片
株形和長勢
花期
山茶原種(Species of the Genus Camellia)精選
紅山茶(C.japonica)品系
滇山茶(C.reticulata)品系
其他山茶雜交種(Hybrids)品系
茶梅(C.sasanqua)品系
茶花栽培、繁殖及病蟲害防治圖示
生物學特性
適生條件
盆栽
地栽
澆水與施肥
疏蕾
赤黴素(GA3)催花
扦插
嫁接
茶花大樹移栽
茶花主要病蟲害防治
茶花育種圖示
突變育種
雜交育種
茶花應用圖示
茶花的園林應用
茶花切花
茶花盆景
上海茶花園
本書涉及的有關茶花品種簡介
中國大陸與台灣地區對本書中涉及外來
茶花品種中文命名對照表
中國主要茶花苗圃選登
按筆畫品種索引
參考文獻
致謝
……
㈡ 盆栽仙人掌的方法
怎樣促成仙人掌和仙人球開花
人掌、仙人球不能及早開花的原因很多,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與種質有關,即不同的種類到達開花需要的年份相差較大,短的播種後只需2年至3年,長的時間達20年至30年或更長。二是與陽光、溫度、肥料及繁殖方式有關。為促成其及早開花,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溫度。一般生長適溫為 20℃ 至 30℃ ,並保持較大的晝夜溫差,如白天保持 30℃ ,晚上 25℃ 以下。避免夏季持續的悶熱高溫,當夏季氣溫在 30℃ 至 35℃ 時,大部分種類生長緩慢,超過 38℃ 時,進入被迫休眠。冬季則應至少維持不低於 5℃ 的室溫,以免出現冷害。
2.光照。在栽培過程中只要溫度條件許可,且不是多雨季節,應盡可能地將仙人掌類放到室外養護,因室外通風良好,紫外光較高,有利於植株生長健壯,及早達到生殖成熟。
3.培養土。對陸生類仙人掌植物,可用壤土2份、腐葉土2份、河沙3份,外加陳灰牆屑1份混合配製。
4.水分。澆水必須符合其原產地的自然降水規律,做到合理澆水。一般陸生品種,在休眠期間應嚴格控制澆水,以保持盆土稍呈濕潤、不過分乾燥為度。冬季室溫達 15℃ 以上,可正常澆水。當室溫在 5℃ 至 10℃ 時每半月澆水一次,低於 5℃ 可以完全停水。4月至6月,可每1天至2天澆水一次。7月至8月當氣溫超過 38℃ 至 40℃ 時,植物被迫休眠,應加強通風,節制澆水,待秋涼後再恢復正常的澆水。
5.肥料。生長季節增加施肥,可促成植株生長並能盡早開花。一般氣溫高於 32℃ 、低於 20℃ 均應停止施肥,以免出現肥害傷根,導致植株死亡。肥料可用雞屎、馬牛糞、餅肥、骨粉等,經充分腐熟後稀釋澆施。但應注意不要讓肥液濺落於植株上,否則易招致掌體或球體腐爛。此外還可適當澆施0.3%磷酸二氫鉀或重過磷酸鈣溶液。施肥時應特別強調,新上盆的植株、生長不良的植株、根系發育不好的植株等不宜施肥。未經充分發酵的有機肥不可澆施,含有鹽分的肉湯、菜湯不可澆施。
外形奇特的仙人掌,居然會開出如此美麗的花朵,有的妖艷,有的淡雅,令人嘖嘖稱奇,而這也正是仙人掌花朵的最大吸引力。但許多人在親自栽培仙人掌後,卻發現要仙人掌開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到底如何才能使仙人掌開花?首先,品種的不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其他如植株的年齡及大小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除了這些與品種有關的因素外,栽培條件是否恰當也是一個主要因素,例如將盆栽仙人掌擺放在有充足陽光的地方,適當切除生長點,施用含氮量少的肥料,讓其有適當的休眠期等,都是促使仙人掌開花的要領。
仙人掌及其水肥管理
仙人掌類植物具有與眾不同的生物學特性。氣孔在夜間涼爽時開放,呼出氧氣,吸收二氧化碳,貯存在體內,供第二天光合作用之需。白天氣孔關閉,利用夜間固定的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這樣既減少水分丟失,又能進行光合作用。這種特殊的代謝途徑是適應乾旱環境保存生命的需要,也具有凈化空氣的作用。
在長期適應乾旱的自然環境過程中,仙人掌類植物大多具有發達的側根,可以延伸到很遠的地方吸收水分。仙人掌類植物具有很強的耐乾旱、抗高溫的特性,尤其能適應城市高樓林立,住宅區較為燥熱的環境。另外,它們中絕大多數生性強健,耐粗放管理。
養好仙人掌首先要從澆水、施肥等方面考慮:澆水、施肥與盆土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先說用土:仙人掌喜歡既含有足夠營養又鬆散通透的土壤。因此,必須配製專門的培養土才行。可以用蛭石4份、細沙4份,充分腐熟腐殖質2份,摻勻拌和備用,配製成的培養土應手握勉強成團,鬆手即散為好。
雖然仙人掌是植物界里耐乾旱的植物,但它與所有植物一樣也離不開水。澆水量應隨季節不同而變化。春季,掌握一個「適」字。春季外界氣溫不高,只需要少量澆水就行了。
夏季,掌握一個「濕」字。夏季陽光強烈,氣溫高,若澆水太多,可能引起爛根,但如缺水,植株有些會出現焦斑、皺縮現象,降低觀賞價值。經常給栽培場所噴霧,可增加空氣濕度,降低環境溫度,還可讓莖部吸收水分。
秋季,掌握一個「多」字。秋季,仙人掌類植物進入了旺盛生長階段。同時,有些花期在冬季的仙人掌類如蟹爪蘭、仙人指等又在秋季進行花芽分化,需要充足的水肥,自然界也秋高氣爽,雨水較少,應該多澆水。
冬季,掌握一個「控」字。冬季,植株大多進入休眠狀態,僅保持盆土潮潤就可以了,這時若澆水過多可能引起莖基部腐爛。
不論哪個季節都應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每一次澆水時,都要有少量水從排水孔流出來為止。切不可澆「攔腰水」。
種植仙人掌類植物時需要適時適量地施肥,且肥料的種類、濃度、施用時機要得當。在施肥時,應掌握富含磷、鉀、鈣和少氮的原則。
㈢ 關於水仙花的知識: 關於水仙花的傳說: 關於水仙花的詩歌: 關於水仙花的散文:
知識:
水仙花作為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是冬天花卉裡面的佼佼者,水仙在隆冬盛開,葉片嫩綠,,葉姿秀美,花葶出葉,亭亭玉立,六片白花瓣襯托黃色花冠,被譽為金盞銀台,花香濃郁,清潔典雅。水仙花養護簡單,只需要一碟清水,幾粒配石,置於幾案桌頭,就能在萬花凋零的寒冬臘月展翠吐芳,是春節期間的清供名花,非常受人們歡迎。
最早出現水仙花的是唐朝段公路著作的《北戶錄》中的一段文字:「孫光憲續注曰,從事江陵日,寄住蕃客穆思密,嘗遺水仙花數本,摘之水器中,經年不萎。」,是說寄居江陵的波斯人穆思密贈送給孫光憲幾棵水仙花,孫光憲是晚唐五代花間派的重要詞人,江陵即今湖北荊州,因此極有可能水仙花是從國外傳入的。再加上從植物學研究,中國水仙屬於法國多花水仙的變種,因此認定,水仙花源自國外。
但是有人提出異議,其依據是《山海經》的《中山經》中有兩段記載:「鼓登山,有草焉,名曰『熒草』,其葉如柳,其本如雞卵,食之已風」;又雲:「兔狀山,其草多雞殼,其本如雞卵,其咪酸甘,食之利於人」。然後和和唐代段成式的筆記小說《酉陽雜俎》中記載:「捺襖根大如雞卵,葉長三四尺,似蒜……」相比,兩書記載如出一轍。以此認為水仙花很早就有記錄。
後一種意見似乎略顯牽強,有附會之意,因為「熒草」也有可能指別的植物,而且在漢唐時期並無水仙的後續記載,而只是到了唐末才有水仙出現,因此,從國外引進的可能性極大。
詩歌:
關於水仙的詩詞,在唐朝基本上很少見,至於有些文章把一些唐朝有關水仙的詩詞列為水仙花的詩詞,則是一種誤解。比如李商隱的《板橋曉別》:「回望高城落曉河,長亭窗戶壓微波。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還有竇群的《送內弟袁德師》:「南渡登舟即水仙,西垣有客思悠然。」,李咸用的《水仙操》:「水仙縹緲來相迎,伯牙從此留嘉名。」等等,其實,這些詩詞裡面的「水仙」指的是「琴高」,而不是「水仙花」。《列仙傳》上說,琴高是戰國時趙人,行神仙道術。曾乘赤鯉來,留月余處復入水去。後人常用「乘鯉凌波而去的水仙」比喻仙人。
宋代《洛陽花木記》以其花被六裂而緊合似酒杯,副冠金黃如盞,花朵輕巧玲瓏,於是單瓣者命名為「金盞銀台」,復瓣者名為「玉玲瓏」。元代《三柳軒雜識》則以水仙為風雅之客而推崇為「雅客」。大量出現水仙花詩詞是宋朝,有很多關於水仙花的名句,花木君就給諸位簡單摘錄幾首,以饗讀者。
宋朝黃庭堅關於水仙的詩詞很多,其中有《劉邦直送早梅水仙花四首》「得水能仙天與奇,寒香寂寞動冰肌。仙風道骨今誰有,淡掃蛾眉簪一枝。」,「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暗香已壓酥糜倒,只比寒梅無好枝。」另一首《水仙花》有題詞: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會心,為之作詠其中有「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描述水仙花冰肌玉骨,奇花清香,猶如曹植的《洛神賦》中的凌波仙子。
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也有水仙詩,指出中州未嘗見過。「中州未嘗見,一名雅蒜」,其詩雲「宮樣鵝黃綠帶垂,中州未省見仙姿。只疑湘水綃機女,來伴清秋宋玉悲。」。
宋代詞人劉克庄的《水仙花》「歲華搖落物蕭然,一種清風絕可憐。不俱淤泥侵皓素,全憑風露發幽妍。騷魂灑落沉湘客,玉色依稀捉月仙。卻笑涪翁太脂粉,誤將高雅匹嬋娟。」把水仙描述的清潔高雅,香魂可和屈原比擬,顏色和月中嫦娥仙子不差。
宋朝楊萬里也有水仙花的詩「韻絕香仍絕,花清月未清。天仙不行地,且借水為名。開處誰為伴?蕭然不可親。雪宮孤弄影,水殿四無人。」。樸素自然,贊美水仙花孤芳自賞。而詩人曾幾的《水仙花》:「坐令簪一枝,蛾眉淡初掃。笑弄黃金杯,連台盤拗倒。」,富有情趣,說明宋時不少人簪花的習俗。
宋朝關於水仙的詩詞最多,不能一一摘錄,元明清也有不少關於水仙花的詩詞,比如元代的楊載的《水仙花四絕》(其一):「花似金杯薦玉盤,炯然光照一庭寒。世間復有雲梯子,獻與嫦娥月里看。」。明朝杜瓊的《竹下水仙花》:「佩環香冷水風多,步底輕塵襯襪羅。二十四弦何處奏,又將哀怨托湘娥。」。清朝的三大思想家之一王夫子王船山先生的《水仙花》:「亂擁紅雲可奈何,不知人世有春波。凡心洗盡留香影,嬌小冰肌玉一梭。」。
散文:
花信|水仙(節選)
/王孫榮/
水仙是名花,早年,我們這里的普通人家難得一見。
我平生第一回見水仙,是在滸山人民醫院一位醫師家的茶幾上,現在想想應該稱之為案頭清供吧。一掬清水,幾粒雨花石,一叢長葉亭亭玉立,數朵小花縈縈馨香,一派嫻雅幽隱的情致至今宛在眼前。至於醫師姓什麼,是無論如何也記不起來了。
讀小學的時候,美術老師特別喜歡養花,而我又喜歡畫畫,於是跟著老師也愈加喜歡花草。老師隔三差五帶些寶石花、仙人球、萬壽菊、金絲荷葉……來分送給他的得意門生,我們也時常跟著去老師家裡賞花。在那座鄉間庭院里,我第一次見到了月季、杜鵑、南天竹和木芙蓉,還有數不清的樹樁盆景和各種菊花。正是在這樣潛移默化的熏陶之下,我知道了水仙名產地福建漳州,知道了水仙論樁賣,樁數越少越好。還哼哧哼哧騎著腳踏車,遙迢十餘里,到滸山東門雙眼井頭買水仙。那時的滸溪線路面還鋪著砂石,那時的洋山岡還很陡很陡,那時糖坊路東門菜市的宋家漕香乾只要八角一斤,那時的雙眼井邊還有很多洗衣服的女人和追逐奔跑的小孩……
從那以後,家裡年年歲朝有水仙,賞葉賞花,聞香觀色。
㈣ 園林植物園在哪裡
園林植物園屬於廈門主題公園的著名景點。
廈門市園林植物園,位於廈門市區中山公園東南方,獅山、五老峰北面。建於1960年,全園喬灌木約180萬株,這里有著名的熱帶、亞熱帶植物園的各個園區,有萬石山上山巒疊嶂的各類岩景,面積26平方公里,其中植物園區面積2.27公頃,草坪面積1.5公頃,綠地面積213.6公頃。植物園的各個園區,環繞在萬石湖周邊,它是以中國式的園林布局裝飾,主要園區有:松杉園、竹徑、薔薇園、新碑林、小桃源、棕櫚島、百花廳、南洋杉草坪、引種馴化區、仙人掌區、玫瑰園、龍眼荔枝園、葯用植物區、蘭花圃等29個專類植物區,且園內有水,並飾以樓、台、亭、閣及現代化娛樂、體訓設施,是一個風景秀麗、花草芬香的游覽娛樂園區。
松杉園位於萬石湖西邊,園內有小池一口,池邊有松鶴亭,亭的對面有一塊岩石刻著"松鶴園"三字,池中有五隻模擬白鶴,有的展翅欲飛,有的停立水中觀望,有的覓食池中,有的休息,各種形態都很逼真。園內種植的松、杉、柏、檜等七八十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古代孑遺植物--水杉、銀杏,這是200萬年前冰川年代遺留下來的稀貴的樹種,被人們稱為"活化石"。此外,還有世界四大觀賞樹,即中國金錢松、日本金松、南洋杉、義大利柱柏。這幾種樹,樹姿優美,百看不厭,被稱為風景樹。松杉園後面還有前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贈送的"世界爺"--紅杉以及智利南洋杉等。
此外,在美麗的蓮花池中生長著植物界奇物"王蓮",葉面直徑2米。更奇特的是葉邊緣上卷20公分,可負重70多公斤,男孩女娃可坐在葉面上,煞是好看。棕櫚園位在萬石湖上方,因種棕櫚而命名,也稱棕櫚島。此處有六七十種外來喬木。其中有"林中美人"檸檬桉、魚尾葵、蒲葵、義大利棕、西印度箬棕、大王椰子、"世界油王"油棕、印尼糖棕等,這些棕櫚,不僅美化環境,供人觀賞,而且其中不少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標本樓是一個萬紫千紅的百花園,一年四季花期常在。春有杜鵑、三色槿;夏有鳳仙、荷花;秋有桂花、菊花;冬有臘梅、一品紅等。觀花的有月桂、萬壽菊;觀葉的有文竹、變葉木;觀莖的有佛肚竹、竹節蓼;觀果的拿橡有佛手、四季桔;觀芽的有銀柳等。此外,還有世界十大名花:即"花魁"的梅花、"花中之王"的牡丹、"花中皇後"月桂、"高風亮節"的菊花、"花中君子"蘭花、"花中西施"的杜鵑、"花中珍品"茶花、"水中芙蓉"荷花、"凌波仙子"水仙花以及芍葯、廈門市花三角梅(紅、橙、白、紫均有)。還有世界名花,如非洲的雞冠花、長壽花、天竺葵,美洲的長春花、月下香、竹節海棠、歐洲金魚草、南洋白紙扇、狗尾紅等。在標本兆敏物樓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盆古榔榆盆景,樹齡300多年,造型優美,已製成盆景郵票,1972年,曾送北京參加全國盆景展覽。
百花廳建於1979年,作為名花展覽館,連同溫室,苗圃等引種馴化區,形成植物園里一組新的建築群,一處獨具風格的游覽點。百花廳面積1000多平方米,共有五個展覽廳,還有迴廊、曲橋、水榭串連其間,環繞著面積1100平方米橢園形荷花池。百花廳除展出珍貴百花之外,還展覽以植物園族液為主題的幾百幅書法繪畫作品,還有眾多名人的題詞詩聯,故百花廳也是一個藝術廳,讓遊人欣賞動、靜的藝術。
多肉植物園圃在紫雲岩左上側,為巨型透明螺殼,有盆栽仙人球掌、仙人柱、仙人球、仙人鞭等,其中最突出的是"金球刺魚虎"仙人球,生長30多年,直徑90多公分,是"仙人球之王"。仙人柱高達3米,算是罕見的一種。據說,廈門仙人掌科植物有500多種,名列全國第一,仙人掌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葯用價值、經濟價值和科研價值。它是研究植物分類學和植物進化的重要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