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盆景網
Ⅰ 日本紅楓盆景如何製作 養護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在製作紅楓盆景的時候,最常做的就是製作雙乾式盆景時,但是一定要選擇高低、大小不一的植株作為盆景栽種,這樣才能出效果。以株型矮小,枝條細弱、下垂為好。選苗時能夠帶土球是最好的。
二、:工具的准備
盆、土、濾網、石子、修枝剪、鋁絲、小鋸子、鋼絲鉗。盆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以顏色和樹枝幹相近最好,不要求太深。盆底要有孔洞,便於滲水。這樣才有利於紅楓的生長。土壤要准備山沙、焦泥灰、黃土,按照一定的比例,然後配置成營養土。
三、:上盆
在上盆前最好是要把根部多餘的泥土去掉,足夠的空間。再修剪掉一些多餘的根須。再將兩棵樹並攏在一起。在盆底的透水的孔洞處鋪上濾網。在濾網上鋪上一層小石子。紅楓樹入盆,這時候一定要看好要看好正面。放好了,再往盆里加土,不要填滿,以便澆水。一邊加土,一邊壓緊實,以免樹移動位置。
四、:修剪
修剪除過高的主幹枝、樹膛里的密集枝、過弱枝,主幹上生長過低的枝條等到造型完成之後再修剪。
五、:造型
造型時,首先用鋁絲纏住主幹上的小枝,然後將它們朝著想要的方向彎曲。如果感覺枝條伸展角度,達不到造型的理想效果,可以用鋁絲適當地牽引一下。注意的是每條主幹枝都要用鋁線和鋁絲牽引到准確的位置。
1、栽種可用一般培養土,澆水後放在半陰處。經常向枝幹噴水。開始展葉時可增加光照。全部展葉後施一次淡(氮)肥水。放置在陽光均勻的半蔭處進行正常管理。
2、夏秋季節要注意通風。盆栽的在中午前後應移到半陰處,並注意通風。在烈日下暴曬,葉片宜焦邊、卷縮、落葉。同時注意澆水,防止土壤過干。
3、如果要人工控制觀葉,可在春夏之間和夏秋之間這兩個時段,可各進行一次。太勤會傷樹。可在6月和9月各全部摘葉一次,10日後即可長出鮮紅的新葉來。要注意兩點:一是摘葉後要修剪;二是摘葉前一周要施肥。人工控制新葉,肥水要加強,這是成功的關鍵。
4、在烈日下如果葉片枯焦,在8月間可將焦葉全部摘除,放在涼爽半陰處,並施用氮磷鉀復合液,淡施,一周約2次。這樣到秋季,就可長出鮮紅的新葉了。
5、冬天落葉後進入休眠期,可薄施一次氮磷鉀基肥,並進行整形修剪,這樣次年早春的枝葉更加紅艷。如遇到奇冷的特別天氣,應將盆景放在避風向陽的溫暖處或室內向陽處,以免凍壞。
Ⅱ 日本直購盆景的網站有哪些,要正規的,最好有使用過靠譜的
有,親
Ⅲ [初識日本大宮盆栽村] 日本大宮盆栽村哪個園最有名
我是一名盆景愛好者,在日本東京探親的三個月里,他鄉的盆景文化讓我感觸良多。外出散步時,街頭巷尾的庭院景觀讓人目不暇接,游覽盆景名園時,各種精品盆景讓人流連忘返。不管是公眾瞎橘巧場合還是私人庭院,那種自然與社會相結合的和諧感深深打動了我。這里我把大宮盆栽村介紹給大家。
大宮盆栽村始建於1923年東京大地震之後,因許多盆景園受災需要重建,也是從長遠發展角度考慮,就將盆景園遷往日本琦玉縣的大官市集中在一起,形成了這么一個盆景聚集地。經過60多年的發展,大宮盆栽村已具相當的規模,包括有芙蓉園、蔓青園、清香園等9個私家盆景園和大宮盆栽美術館。參觀期間,日本盆栽協會理事長竹山浩先生、日本盆栽作家協會會長山田登美男先生和蔓青園主人加藤初治(四百年盆栽世家)先生熱情接待了我。這些園館一般都有不許拍照的明顯標示,但在我的請求下,僅拍了少數盆景照片。有些好作品,因背景不佳或強逆光等因素,拍攝效果很不理想,不能伍伍與大家分享,十分遺憾。
日本盆景規則式造型的作品比較多見,但也有許多自然式造型的作品,這里介紹的大都是這類作品。這些作品不是常見的左右對稱的「大屋頂」外形,而是不規整有變化的自然式外形,如圖1、圖2、圖5、圖8、圖9,等。這些作品造型自然,具有鮮明的個性如圖2,為懸崖式造型,樹勢流暢,葉片有大有小,枝幹有藏有露,外輪廓線起伏形成的節奏十分優美。圖9,為斜乾式造型,高幹垂枝,造型貼近自然,毫無人為製作的痕跡。圖10為叢林式造型,一本多乾的樹材十分難得。幾根樹干曲折向上,十分和諧,枝幹藏露得當,很有空間層次感。圖5,像懸崖絕壁上的一株磨鍵的蒼松,獨特的動感造型使人過目難忘。這些作品的盆齡都很長,樹材老辣,但每件作品都枝繁葉茂,他們的養護技術和造型技巧,的確值得我們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