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娘蒿盆栽
Ⅰ 跪求五十種植物花卉介紹!~
中外果桑優良品種介紹
傳統桑樹品種是以采葉養蠶為主,結果晚,桑椹小而且少,難以作為水果開發利用。我國農業科研人員與世界其他國家農業科研人員一起歷經十餘年刻苦攻關,採用現代生物技術與傳統方法相結合,終於成功選育出桑椹大、結果早、產量高的果桑系列新品種,使果桑品種的規模化種植成為現實。由於果桑育成時間短,目前在我國的種植面積還很小,但它鮮美的口味、豐富的營養保健功能日益為人們所熟知和認可,正逐漸成為水果中的後起之秀,同時也給廣大果農帶來了無限商機。現將我國在生產實踐中表現最為優良的果桑品種介紹如下:
1.無核大10即大十、無籽大10、巨型無核大十、粵椹大10等,三倍體早熟品種,樹形開展,葉較大,花芽率高,單芽果數5-6個,果長2.5-6.5厘米,果徑1.3-2.0厘米,單果重4-6克,紫黑色,無籽,含總糖14%,總酸0.87%,果味直甜,果汁豐富,出汁率7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黃淮流域5月上旬成熟,成熟期30天以上,畝產桑果1500-2000公斤,產桑葉1500公斤左右,果葉兼用,桑果適合鮮食,也可加工,我國南方和中部冬季最低氣溫不低於零下15度的地區適宜露天種植,大棚首選品種。大十是中國種植面積最大的、最受市場歡迎的、被中國農科院果桑專家譽為「鮮食絕佳」的品種,深受南方人喜愛。
2.紅果2號 中熟品種,樹形直立,枝條細長而直,葉較小,花芽率高,單芽果數6-8個,果長3.5厘米,果徑1.3厘米,長筒形,單果重3-5克,紫黑色,有籽,果實含總糖14.87%,總酸1.29%,果味酸甜,果汁鮮艷,出汁率7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21%。黃淮流域5月上旬成熟,成熟期30天以上,畝產桑果2000-2500公斤,產桑葉1500公斤左右。抗病性較好,適應性強,果葉兼用,桑果鮮食加工均可,我國南北方均可露天種植,同樣適合大棚種植,深受北方人喜愛。
3.8632 雜交品種,早熟。樹形略開展,枝條略粗而直,下垂枝少,葉形較大。花芽率極高,單芽果數4-5個,果長4.5-5.0厘米,果徑1.8-2.2厘米,長筒形,單果重6-8克,最大15克,桑椹多而大,紫黑色,有籽,黃淮流域5月上旬成熟,成熟期20天左右,畝產桑果2500公斤,產桑葉1600公斤左右。該品種抗旱、耐寒,在三北和沙化嚴重地區生長良好,抗病性、抗逆性強,產量高,果葉兼用,桑果適合鮮食,也可加工,抗寒性強,我國南北方均可露天種植,也可大棚種植。
4.白玉王 中熟品種,樹形開展,枝條粗壯,長勢較慢,葉較大,花芽率高,果長3.5-4.0厘米,果徑1.5厘米左右,長筒形,單果重4-5克,最大10克,果色乳白色,有籽,汁多,甜味濃,含糖量高達20%,黃淮流域5月中下旬成熟,成熟期30天左右,畝產桑果1000公斤左右,產桑葉1500公斤。適應性強,抗旱耐寒,是一個大果型葉果兼用品種,桑果適合鮮食,也可加工,我國南北方均可露天種植,也可大棚種植。
5.富士紅 原名日本甜桑葚,從日本引進,中熟品種,枝條粗長而直,葉片一般,生長旺盛,結果率高,單芽果數6-8個,果長3.5厘米,果徑1.5厘米,單果重4.2克,最大7克,紫黑色,有籽,含糖量高,香甜爽口,成熟期28天左右,一般畝產1500公斤,適合鮮食,也可加工。抗病性強,適應性廣,抗旱及耐寒性較強,我國南北各地都可種植。
6.白珍珠 原名大白珍珠,我個人認為其果型並不大,叫白珍珠更恰當。從韓國引進,中熟品種,枝條長而直,葉片較小,花芽率高,果實乳白色,有籽,果長1.5-2.5厘米,果徑1.1厘米,長筒形,單果重3-5克,果汁多,甜味濃,含糖量高,成熟期30天左右,一般畝產1600公斤。適應性較強,抗病抗旱耐寒性較強,我國南北方都可種植。注意該品種開花期需要雄花授粉,應配種3%的雄株(免費贈送),否則落花落果較嚴重。白珍珠長勢旺盛,產量較高,作為白色品種栽培有一定的優勢。
7.長果桑 又名超級果桑、紫金蜜桑,台灣新引進品種,果形細長,果長8-12厘米,最長18厘米,果徑0.5-0.9厘米,果重可達20克,外觀漂亮,口感好,糖度高,含糖量20%,甘甜無酸,畝產2500公斤以上,具有四季結果習性。台灣長果桑是近年來最受市場歡迎的果桑之一,是觀光採摘園不可缺少的珍貴品種,適合我國淮河流域及其以南冬季最低氣溫不低於零下5度的地區露天種植,北方大棚種植效益更佳。
8.四季果桑 台灣新引進品種,樹型略下垂,枝條細弱,葉片很小,果柄極短,果長2.5厘米,果重3.5-4.8克,無籽,具有四季結果習性,以春季產量最大,其他季節的產量約為春季的15%,全年累計畝產果3000公斤,最高4000-5000公斤。台灣四季果桑抗病力強,結果早,採摘期長,一年四季均有果可以採摘,當年種植當年掛果,當年獲得收益,適合一般農戶種植,也適合在城市郊區建立觀光採摘園,是非常有發展前途的果桑品種,既可鮮食又可以加工,適合我國淮河流域及其以南冬季最低氣溫不低於零下15度的地區露天種植,北方大棚種植效益更佳。
9.龍桑 又名九曲龍桑、雲龍桑、盤龍桑、曲枝桑等,園林綠化及觀賞樹種,枝條自然彎曲,給人帶來強烈的美感效果,極具觀賞價值,曲枝與綠葉相襯,紅果點綴其間,別具風格,還可大量產出枝條供製成乾花及精美工藝品。龍桑具有很強的生態適應性,耐土壤瘠薄,耐水淹,耐乾旱,耐高溫,耐低溫—40°,能在酸性、鹽鹼性各種土地上栽培,移栽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萌芽性強、耐修剪更新,適合全國各地露天種植。
10.垂桑 又名垂枝桑,桑樹的一個變種,落葉小喬木,葉闊卵形,葉緣有粗齒。一般以健壯實生桑作砧木通過嫁接培育而成,所以有很好的適應性。枝條柔軟下垂,分杈少,容易養成樹形,其葉片小,枝條細長,可達200cm,每遇微風吹來,枝葉飄動,婀娜多姿,分外漂亮。垂桑有柳樹一樣的垂枝,龍槐一樣的樹容,銀杏樹葉一樣的葯效,無論是行道種植,還是庭院栽植,都不失為一種新興的園林綠化觀賞樹種。產果量較少,一般畝產500公斤左右。
11.太空果桑 航天育種最新科技成果,果長18-20厘米,果徑1.2-1.6厘米,果重18-22克,含糖量22-26%,溫度適宜一年可結果3-6次,累計畝產3000-4000公斤,適合我國黃河流域附近及其以南冬季最低氣溫不低於零下15度的地區露天種植,北方適合大棚種植。
Ⅱ 述芍葯科、石竹科、十字花科、蓼科的特徵
芍葯科 Paeoniaceae 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的一小科。灌木或具根狀莖的多年生草本。葉互生,為二回三出復葉,無托葉。花大,常單獨頂生,兩性,輻射對稱,通常由甲蟲傳粉。萼片5枚,宿存。花瓣5~10片,覆瓦狀排列,白色 ,粉紅色,紫色或黃色。雄蕊多數,離心發育,花葯外向,長圓形。花盤肉質,環狀或杯狀。心皮2~5枚,分生,子房沿腹縫線有2列胚珠,受精後形成具革質果皮的蓇葖果。種子大,紅紫色,有假種皮和豐富的胚乳。僅芍葯屬1屬 ,約35種,主要分布於歐亞大陸,少數產北美洲西部。中國有11種,分布於西南、西北、華中、華北和東北。木本的牡丹組為中國特產。該科代表種:①牡丹。特產中國,小灌木,高1~2米,二回三出復葉很大,小葉三淺裂,花單生莖頂端,直徑20~30厘米,有黃 、紫、紅白等顏色,花盤杯狀,把4~5個心皮完全包住。根皮稱為丹皮,通常用作通經葯和強健劑。花美麗,為庭園珍品,河南洛陽和山東菏澤等地培育的品種最多。②芍葯。分布於中國陝西、山西和河北北部,內蒙古和黑龍江,以及俄羅斯西伯利亞一帶,是具根狀莖的多年生草本,二回三出復葉的小葉呈披針形,邊緣有骨質小齒,花頂生和腋生,直徑10厘米,白色、粉紅色或紫色,花盤環狀,僅包圍心皮群的基部。芍葯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根皮稱白芍,有鎮痛和解熱的功效
石竹科有88屬大約2,000種植物,在全球溫帶地區分布,有幾種分布在熱帶山區甚至在寒帶,都是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歐洲、亞洲和地中海地區,但也有一種Colobanthus quitensis生長在南極洲,是南極洲僅有的兩種雙子葉植物之一。中國有32屬大約400餘種。 具體為石竹科植物大部分是一年生的,也有多年生植物,但地上部分每年枯死,或地下有木質根莖,甚至有幾種是小喬木。 有些種類為很好的庭園觀賞植物。草本,稀為亞灌木;葉對生,全緣;花兩性,輻射對稱,單生或排成聚傘花序;萼片4-5,分離或合生;花瓣4-5,稀缺;雄蕊8-10;子房上位,1室,稀2-5室,有胚珠極多數,生於中央獨立胎座上;花柱2-5; 果為蒴果,稀為漿果。石竹科都是單葉對生,花為二歧聚傘花序,花瓣常有爪,一般為5基數,也有少數為4基數。
形態特徵
雙子葉植物綱石竹亞綱的1科。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為小灌木或亞灌木。莖通常節部膨大。單葉對生,有時具膜質托葉。花兩性,稀單性,輻射
傘形花序、圓錐花序或集生成頭狀。有時具閉花受精的花;萼片4~5,離生或合生;花瓣4~5,稀無,離生,具爪或否;雄蕊8~10,稀2~5;花盤小,有些具腺體;花托有時呈棲狀;子房上位,1室,稀2~5室,特立中央胎座。胚珠1至多數;花柱2~5。果實通常為蒴果,稀為瘦果或漿果狀。種子1至多數,多為腎形,無翅或僅具窄翅,表面平滑或具疣狀突起,含粉質胚乳。染色體基數x=7~81。
Cruciferae 十字花科,約375屬,3200種,廣布於全世界,主產北溫帶,特別是地中海地區,我國有96屬,約411餘種,具體所有屬 : Alliaria.......蔥芥屬 Alyssum........庭薺屬 Aphragmus......寒原薺屬 Arabidopsis....鼠耳芥屬 Arabis.........南芥屬 Armoracia......辣根屬 Atelanthera....異葯芥屬 Barbarea.......山芥屬 Berteroa.......團扇薺屬 Berteroella....錐果芥屬 Brassica.......芸薹屬 Braya..........肉葉薺屬 Bunias.........匙薺屬 十字花科
Camelina.......亞麻薺屬 Capsella.......薺屬 Cardamine......碎米薺屬 Cardaria.......群心菜屬 Cheiranthus....桂竹香屬 Chorispora.....離子芥屬 Christolea.....高原芥屬 Clausia........香芥屬 Cochlearia.....岩薺屬 Coelonema......穴絲薺屬 Conringia......線果芥屬 Coronopus......臭薺屬 Crambe.........兩節薺屬 Cryptospora....隱子芥屬 Descurainia....播娘蒿屬 Dilophia.......雙脊薺屬 Dimorphostemon.異蕊芥屬 Diplotaxis.....二行芥屬 Dipoma.........蛇頭薺屬 Diptychocarpus.異果芥屬 Dontostemon....花旗桿屬 Draba..........葶藶屬 Eruca..........芝麻菜屬 Erysimum.......糖芥屬 Euclidium......烏頭薺屬 Eutrema........山萮菜屬 Goldbachia.....四棱薺屬 Hedinia........藏薺屬 Hemilophia.....半脊薺屬 Hesperis.......香花芥屬 Hymenolobus....薄果薺屬 Iberis.........屈曲花屬 Isatis.........菘藍屬 Lachnoloma.....綿果薺屬 Lepidium.......獨行菜屬 Leptaleum......絲葉芥屬 Lignariella....彎梗芥屬 Litwinowia.....脫喙薺屬 Lobularia......香雪球屬 Loxostemon.....彎蕊芥屬 Macropodium....長柄芥屬 Malcolmia......澀薺屬 Matthiola......紫羅蘭屬 Megacarpaea....高河菜屬 Megadenia......雙果薺屬 Microsisymbrium小蒜芥屬 Microstigma....小柱芥屬 Nasturtium.....豆瓣菜屬 Neomartinella..堇葉芥屬 Neslia.........球果薺屬 Orychophragmus.諸葛菜屬 Pachypterygium.厚壁薺屬 Parrya.........條果芥屬 Parryodes......腋花芥屬 Pegaeophyton...單花薺屬 Phaeonychium...藏芥屬 Platycraspem.寬框薺屬 Ptilotricum....燥原薺屬 Pugionium......沙芥屬 Pycnoplinthus..簇芥屬 Raphanus.......蘿卜屬 Rorippa........蔊菜屬 Sinapis........白芥屬 Sisymbrium.....大蒜芥屬 Smelowskia.....芹葉薺屬 Solms-Laubachia叢菔屬 Sophiopsis.....羽裂葉薺屬 Spirorhynchus..螺喙薺屬 Staintoniella..無隔薺屬 Sterigmostemum.棒果芥屬 Stevenia.......曙南芥屬 Stroganowia....革葉薺屬 Synstemon......連蕊芥屬 Syrenia........棱果芥屬 Taphrospermum..溝子薺屬 Tauscheria.....舟果薺屬 Tetracme.......四齒芥屬 Thellungiella..鹽芥屬 Thlaspi........菥蓂屬 Torularia......念珠芥屬 Turritis.......旗桿芥屬 Yinshania......陰山薺屬 其中芸苔屬及蘿卜屬為我國主要蔬菜、油料作物。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少數為灌木或喬木,常為單葉,少數復葉,無托葉,具單毛或分叉毛,有時具腺毛或無毛; 總狀花序或傘房花序; 花兩性,常無苞片;萼片4,直立至開展,成2對,交互對生,有時內輪基部囊狀;花瓣4(極少退化),十字形,和萼片互生,黃色、白色或紫色,常有爪;雄蕊6,少有由於退化成4、2或1,極少多於6,四強,外輪2個短,內輪4個長,花葯2室(極少1室),花絲有時具翅、齒或附屬物;生在短雄蕊基部的側蜜腺常存在,成各種形狀,有或無中密腺;子房有2連合心皮,1-2室,有1至多側胚珠,生在2側膜胎座上;中間被一膜質假隔膜所分隔;花柱單一,有時不存在,柱頭常頭狀,不裂至2裂;果實為長角果或短角果,從下向上以2裂瓣開裂,或不裂,有時橫裂成具1至數種子的部分,果瓣膜質至革質,平坦或膨脹,有時具脊、翅或附屬物,無毛或有毛,具1至多數平行脈;種子1至多數成1-2行,平滑、顆粒狀或網狀,有時具翅,有時濕時發粘,無胚乳;子葉和胚根排列位置常有3類:(1)子葉緣倚(accumbent)胚根(胚根位於2片子葉的邊緣);(2)子葉背倚(incumbent)胚根(胚根位於2片子葉中的1片的背面);(3)子葉對折(conplicate)。 中國植物志:33:1 果實為角果(有長角果和短角果)。種子較小,無胚乳,表面光滑或有紋飾,邊緣有時具翅。本科是一個單類型花粉的科。花粉粒一般具3溝,圓球形至近長球形;最長軸常為20~30微米,有時超過50微米。外層厚於內層,一般網狀,單(或雙)棒。有時具2溝,4溝皺,6皺,偶有不規則的花粉。染色體基數x=4~19。約 375屬3200種,廣布全球,主要分布北溫帶,地中海區域較多。中國產 95屬425種,124變種和9變型,中國各地均有分布,以西南、西北、東北山區和丘陵地帶為多,平原和沿海地區較少。其中半脊薺屬、蛇頭薺屬、寬框薺屬、穴絲芥屬、堇葉芥屬、連蕊芥屬、陰山薺屬為中國的特有屬
蓼科Polygonaceae 雙子葉植物綱的一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為灌木或小喬木。莖通常具膨大的節。葉為單葉,互生,有托葉鞘。花兩性,稀為單性,輻射對稱;花序由若干小聚傘花序排成總狀、穗狀或圓錐狀,花有時單生;花被片3~6,常排列成兩輪;雄蕊3~9,極少為16,有花盤;雌蕊1,子房上位,1室1胚珠。瘦果三棱形或雙凸鏡狀,全部或部分包於宿存的花被內;胚彎生或直立,胚乳豐富。染色體:
X=7-11,17。約50屬1200種,主要分布於北溫帶,少數在熱帶。中國產11屬230餘種。蓼屬分布於全國各地;大黃屬分布於西北、西南及華北的山區;沙拐棗屬、木蓼屬分布於西北的荒漠、半荒漠地區;冰島蓼屬分布於西北及青藏高原的高山區;翼蓼屬、翅果蓼屬為中國的特有屬。
蓼科(Polygonaceae),雙子葉植物,40屬,800種,主產北溫帶,少數在熱帶,中國連引入的有14屬,約228種, 具體為:Antenoron......金線草屬 Atraphaxis.....木蓼屬 Calligonum.....沙拐棗屬 Fagopyrum......蕎麥屬 Fallopia.......何首烏屬 Koenigia.......冰島蓼屬 Oxyria.........山蓼屬 蓼科
Parapteropyrum.翅果蓼屬 Polygonum......蓼屬 Pteroxygonum...翼蓼屬 Reynoutria.....虎杖屬 Rheum..........大黃屬 Rumex..........酸模屬 全國均有分布,其中有些供食用,如蕎麥,有些入葯,有些供觀賞用。一般來說,該種植物都生長在水田,人造溝渠或濕地。草本,有時亞灌木或稍木質藤本,莖常於節部膨大;葉互生,單葉,全緣;托葉通常膜質,鞘狀或葉狀,包莖或貫莖;花通常兩性,有時單性異株,排成種種的花序;花被2輪排列,裂片3-6,分離或合生,常花瓣狀,宿存;雄蕊3-9,稀更多,與花被片對生;子房上位,1室,兩側壓扁或三棱形,花柱2-4,分離或基部合生,柱頭增大或頭狀或裂為絲狀或流蘇狀,有胚珠1顆;、瘦果雙凸鏡形、三棱形或近圓形,全部或部分包藏於宿存的花萼內;種子1顆,有富含澱粉的胚乳。本科葯用植物如掌葉大黃、葯用大黃等是中國傳統的中葯材;扁蓄、何首烏、拳蓼亦為中葯材。栽培作物有蕎麥等。觀賞植物有紅蓼、珊瑚藤等。本科植物有些種類為蜜源植物。
基本形態特徵
雙子葉植物綱(木蘭綱Magnoliopsida),石竹亞綱Caryophyllidae,蓼目Polygonales的1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為灌木或小喬木。莖通常具膨大的節。葉為單葉,互生,有托葉鞘。花兩性,稀為單性,輻射對稱;花序由若干小聚傘花序排成總狀、穗狀或圓錐狀,花有時單生;花被片3~6;雄蕊6~9,極少為16,有花盤;雌蕊1,子房上位,1室,花柱2~4。瘦果卵形,具3棱或扁平,通常包於宿存的花被內;胚彎生或直立,胚乳豐富。約40屬800種,主要分布於北溫帶,少數在熱帶。中國產11屬200餘種。蓼屬分布於全國各地;大黃屬分布於西北、西南及華北的山區;沙拐棗屬、木蓼屬分布於西北的荒漠、半荒漠地區;冰島蓼屬分布於西北及青藏高原的高山區;翼蓼屬、翅果蓼屬為中國的特有屬。 蓼科的花粉近球形或球形至長圓形,是多類型的,即在同一屬中,種間的差異很明顯,花粉粒具3溝,3孔溝,散孔,散溝孔等,外壁所具網紋也是多式多樣,主要有刺狀、粗網狀、細網狀等。本科植物由蟲媒傳粉或風媒傳粉,如蓼屬、大黃屬在雄蕊的基部有蜜腺,具頭狀柱頭,以便於昆蟲授粉;酸模屬的花下垂,花梗纖細,具大型的畫筆狀柱頭,這些特徵都便於風媒授粉。
總述
蓼科是一個很自然的群。蓼科與中央種子目 (Centrospermae)中一些科的親緣關系較接近。本科分3個亞科,6個族。
酸模亞科(Rumicoideae)
①美洲蓼族(Eriogoneae),中國不產; ②酸模族(Rumiceae)。
蓼亞科(Polygonoideae)
①木蓼族(Atraphaxideae
海葡萄亞科(Coccoloboideae):
①蓼樹族(Triplarideae),中國有栽培; 海葡萄
②海葡萄族(Coccolobeae),中國有栽培。 本科葯用植物如掌葉大黃、葯用大黃等是中國傳統的中葯材;扁蓄、何首烏、拳蓼亦為中葯材。栽培作物有蕎麥等。觀賞植物有紅蓼、珊瑚藤等。本科植物有些種類為蜜源植物。
編輯本段主要屬種
沙拐棗屬
Calligonum L. 沙拐棗屬,蓼科,80種,分布於北非、西亞和南歐,中國有美節寥C. dielsianum Hao和沙拐棗C. mongolicum Turcz. 等20餘種,產內蒙古、寧夏、甘肅、青海和新疆。剛硬、多分枝灌木;葉互生,線狀、錐狀或退廢;鞘狀托葉短;花兩性,單生或數朵排成疏散的花束;花被片5,扁平;雄蕊12-18;子房4角形;堅果突出,4角形,角有翅、刺毛或有雞冠狀凸起;種子長橢圓形、圓柱狀或四棱形。 分布量 世界:80種;中國:20種
珊瑚藤屬
Antigonon Endl. 珊瑚藤屬,蓼科,約8種,分布於熱帶美洲,中國引入栽培的有珊瑚藤A. leptopus Hook. et Arn.1種,台灣、福建、兩廣及雲南常栽培供觀賞用。藤本,稍木質;葉王生,基部心形或戟形;花序軸頂端延伸成卷須;花兩性,粉紅色,有時白色,排成總狀花序;花被裂片5;雄蕊7-8,花絲基部合生;花柱3;瘦果大,三棱形,包藏於擴大、紙質的宿存花被內。 分布量 世界:8種;中國:1種
海葡萄屬
Coccoloba P. Br. 海葡萄屬,蓼科,150種,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美洲,中國台灣引種有海葡萄C. uvifera(L. )L. 1種,作觀賞用。喬木或灌木,直立或攀援;葉互生,葉形變異大,全緣,革質;葉鞘通常細小;花兩性或單性,細小,多數,簇聚於頂生總狀花序的軸上,每一花簇內有細小、管狀的苞片;花被5裂,花被管花後極增大;雄蕊8;子房三棱狀卵形,花柱3,短,柱頭頭狀;堅果具3棱,為多汁、漿果狀的花被包被。 分布量 世界:150種;中國:1種
冰島蓼屬
Koenigia L. 冰島蓼屬,蓼科,7種;分布於北極地區、喜馬拉雅區、亞洲東部的溫帶地區及南美,中國有冰島蓼K. islandica L. 1種,產西南部至西北部。一年生、纖細草本;葉小,具柄,長橢圓形至倒卵形;花小,排成腋生的花束;花被3裂;雄蕊3,著生於花被上;柱頭2-3;瘦果兩面凸起。本屬與Polygonum很相似,惟花被3裂,雄蕊3枚,與花被裂片互生。 所屬科 蓼科 分布量 世界:7種;中國:1種
蕎麥屬
Fagopyrum Mill. 蕎麥屬,蓼科,15種,分布於歐亞溫帶地區,中國有8種,產南北各省區,其中蕎麥F. sagittatum Gilib. 為栽培糧食作物。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莖具細溝紋;葉互生,三角形或箭形,全緣;花兩性,排成頂生和腋生的總狀花序或傘房花序;花被白色或紅色,5裂,花後不增大;雄蕊8,外輪5,內輪3;花柱3;子房三棱形;瘦果三棱形,明顯地伸出於宿存花被之外。 所屬科 蓼科 分布量 世界:15種;中國:8種
山蓼屬
Oxyria Hill 山蓼屬,蓼科,2種,廣布於亞洲、歐洲和美洲的高山區和極地,中國全有,產東北、西北和西南部,其中山蓼O. digyna(L.)Hill 葉有酸味,可食,全草入葯,能消熱利濕。多年生草本;莖直立,上部分枝;葉基生或兼有莖生葉,腎形或心狀圓形;花兩性,排成圓錐花序;花被片4,內面2片較大;雄蕊6,花絲短;子房側扁,花柱2,柱頭畫筆狀;瘦果兩面凸起,邊緣具翅。 所屬科 蓼科 分布量 世界:2種;中國:2種
蓼屬
Polygonum L. 蓼屬,蓼科,廣義的有300種,狹義的50種,廣布於全球,中國約120種,各省均產之,有些種類入葯。草本或灌木;莖常於節上膨脹;葉互生;托葉鞘狀,膜質;花小,生於具節的短柄上,排成總狀花序、穗狀花序或頭狀花序;花被4-6裂,花瓣狀而宿存;雄蕊3-9,通常8;子房通常三棱形,亦有兩面凸起的,有胚珠1顆,花柱2-3;瘦果三棱形或兩面凸起。 所屬科 蓼科 分布量 世界:300種;中國:50種
竹節蓼屬
Homalocladium (F. Muell. )Bailey 竹節蓼屬,蓼科,只有竹節蓼H.platyclam(F. Muell. ) Bailey 1種,原產索羅門群島,中國亦有栽培供庭園觀賞用。直立灌木;枝扁平,有節和線條;葉小,有時退化,基部常分裂;花小,兩性,1-7朵聚成一無柄的花束生於枝節上;花被4-5深裂;花柱3;瘦果三角形,平滑,漿果狀。 所屬科 蓼科 分布量 世界:1種;中國:1種
翼蓼屬
Pteroxygonum Damm. et Diels 翼蓼屬,蓼科,只有翼蓼P. giraldii Damm.et Diels 1種,產中國西北部及北部。木質藤本;葉具長柄,心狀三角形;花兩性,具短柄,排成下垂的總狀花序;花被5裂,花後不增大;雄蕊8;子房三棱形,花柱3;瘦果三棱形,沿棱生翅,基部有3個角狀附屬物;果柄有2狹翅。 所屬科 蓼科 分布量 世界:1種;中國:1種
大黃屬
Rheum L. 大黃屬,蓼科,約50種,分布於亞洲溫帶及亞熱帶地區,中國有30餘種,產西南部至東北部,其中大黃R. officinale Baill. 為著名國葯之一。多年生、粗壯草本;根莖稍木質化;莖直立,圓柱形,中空;葉基生和莖生,通常具長柄,葉片大,全緣或分裂;托葉鞘發達;花兩性,淡綠色或稍白色,小,多,排成圓錐花序式的花束或總狀花序;花被6裂,廣展,結果時不增大;雄蕊9(6-8);花柱3;瘦果有強翅。 所屬科 蓼科 分布量 世界:50種;中國:30種
酸模屬
Rumex L. 酸模屬,蓼科,廣義的200種,狹義的170種,廣布於全球,主產北溫帶,中國有30餘種,南北均產之,其中酸模R. acetosa L. 的嫩葉和嫩莖供蔬食。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莖大部具葉;葉形各式,有時戟形,全緣或有些種類的有皺紋;花兩性或單性,淡綠色,具柄,排成腋生的花束或輪傘花序排成分枝或不分枝的總狀花序式;花被6深裂,外面3枚小而內彎,內面3枚大,果時增大呈翅狀,有些種類的其中一翅或全部的翅的背部有一小瘤體;雄蕊6;子房三棱形,有基生的胚珠1顆,花柱3,柱頭流蘇狀;瘦果通常包藏於擴大的內輪花被片內。 所屬科 蓼科 分布量 世界:200種;中國:170種
蓼樹屬
Triplaris Loefl. ex L. 蓼樹屬,蓼科,25種,產熱帶美洲,中國雲南引入栽培有1種。小喬木,枝中空,管狀;葉互生,葉片寬大;葉鞘早落;花排成分枝或不分枝的穗狀花序;花單性,生於一佛焰苞狀的苞片內;花被漏斗狀,裂片6,近相等或內輪的檔小;雄蕊9,著生於花被管的頂部;子房三棱形,花柱3;堅果三棱形,藏於花被的基部;種子卵狀三棱形。 所屬科 蓼科 分布量 世界:25種;中國:1種
翅果蓼屬
Parapteropyrum A.J.Li 翅果蓼屬,蓼科,僅有翅果蓼P.tibeticum A.J. Li 1種,產中國西藏.(參閱《植物分類學報》19:330,1981。) 所屬科 蓼科 分布量 世界:1種;中國:1種
編輯本段代表植物
沙拐棗
學名:Calligonum mongolicunl 沙拐棗
別名:頭發草 科: 蓼科 屬: 沙拐棗屬 產地分布:分布於中國甘肅、新疆、內蒙古等省區 形態特徵:老枝灰白色,開展。1年生枝草質,綠色,有關節。葉條形,托葉鞘膜質,3朵簇生葉腋。瘦果寬橢圓形。花期5-6月。 生長習性:極耐高溫、乾旱和嚴寒。萌芽性強,被流沙埋壓後,仍能由莖部發生不定根、不定芽。多生於沙地、戈壁灘、干河床以及山前沙礫地。 景觀用途:沙拐棗為防風固沙植物。花、果及老枝均有一定觀賞價值,適宜點綴公園。也可盆栽。全株可入葯。 培育繁殖:用種子或壓條繁殖。
山蕎麥
學名: Polygvnum aubertii 山蕎麥
別名: 木藤蓼、康藏何首烏 科: 蓼科 屬: 蓼屬 產地分布:產於陝西、甘肅。內蒙、山西等省區也有分布。 形態特徵:莖纏繞或近直立,初為草質,1-2年後變為木質或近木質,長達數米。葉互生或簇生,長圓狀卵形,先端急尖,基部淺心形,兩面光滑無毛。花序圓錐狀,頂生。苞膜質,內含3-6朵花。花小,白色,花被5深裂。果實卵狀三棱形,黑褐色。 景觀用途:山蕎麥開花時一片雪白,有微香。是良好的攀援和蜜源植物。 培育繁殖:可播種或扦插繁殖,發芽率很高。
珊瑚藤
學名: Antigonon leptopus 別名: 鳳冠、鳳寶石、愛之藤、連理藤、紅珊瑚 珊瑚藤
科: 蓼科 屬: 珊瑚藤屬 產地分布:原產墨西哥。 形態特徵:為多年生常綠藤本植物。蔓長達10m。塊肥厚。莖有棱和卷須。葉卵形或卵狀三角形,基部心形。花序總狀,頂生或腋生,花序軸部延伸變成卷須;花淡紅色或白色。有重瓣園藝品種。 生長習性:喜溫暖、向陽、濕潤、肥沃的酸性土壤。花期3~12月。 景觀用途:珊瑚藤花繁且具微香,適於垂直綠化。 培育繁殖:播種法繁殖,種子落地可自然成苗。
沙木蓼
學名: Atraphaxis frutescens 別名: 灌木蓼、野蕎麥花 沙木蓼
科: 蓼科 屬: 蓼屬 形態特徵:多分枝。葉闊披針形,淺綠色,近革質,邊緣常向下捲曲。總狀花序,花瓣紫褐色。瘦果。花期5-6月。 生長習性:耐旱,抗寒,尤抗風蝕、沙埋,凡沙質地、流動沙丘以及河床上均見生長。 景觀用途:沙木蓼花初開時鮮紅,形若蕎麥花。花為蜜源。嫩枝是羊、駱駝的好飼料。 培育繁殖:用種子或扦插繁殖。
紅蓼
學名: Polygonum orientale 別名: 東方蓼、葒草 紅蓼
科: 蓼科 屬: 蓼屬 產地分布:原產中國和澳大利亞,生於路旁和水邊濕地。 形態特徵: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3m,莖直立,多分枝,密生長毛。葉大,卵狀披針形至闊卵形,基部近圓形,全緣,被毛。花梗長。圓錐花序,長約9cm,頂生或腋生,軟而下彎;小花密集,亮粉紅或玫瑰紅色。 生長習性:喜陽光、溫暖和濕潤,耐瘠薄,不擇土壤,在陰濕地成片野生。花期6~8月。 景觀用途:紅蓼枝葉高大,疏散灑脫,是頗富野趣的庭園觀賞植物,也可作插花材料。 培育繁殖:播種法繁殖,於春天3~4月進行。
大黃
學名: Rheum offcinale Baill. 別名: 馬蹄黃 葯用大黃 科: 蓼科 屬: 大黃屬 產地分布:主要分布於西北西南地區,為重要的葯用植物。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植物。 景觀用途:花序大而美麗,可植於庭院觀賞。
虎仗
學名: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 別名: 黃葯子 竹節參 班庄根 虎杖
科: 蓼科 屬: 蓼屬 產地分布:原產中國及朝鮮、韓國、日本。 形態特徵:蓼科蓼屬,灌木狀宿根草本。株高約40~120cm。葉互生,卵形或闊卵形。雌雄異株,夏、秋季開花,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紅色或粉紅色,花姿悅目。 生長習性:虎杖分布於中國黃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區,喜生於山谷溪邊。性喜冷涼,華南地區適合在高冷地作庭園美化、護坡水土保持。栽培土質以砂質壤土為最佳,光照需良好。花後修剪整枝,若植株老化春季施以強剪。忌高溫高濕,生長適溫約為12~22℃。 培育繁殖:用播種、分株法,春季為適期。
竹節蓼
學名: Homalocladium platycladium 別名: 扁莖蓼、扁竹蓼、百足草 科: 蓼科 屬: 竹節蓼屬 竹節蓼
產地分布:產於南太平洋 索羅門群島。 形態特徵:老枝圓柱形,有節,暗褐色,上有縱線條;幼枝扁平,多節,綠色,形似葉片。葉退化,全缺或有數枚披針形小葉片,基部三角楔形,托葉退化為線條。總狀花序簇生在新枝條的節上,形小,淡紅色或綠白色。果為紅色或淡紫色的漿果。 生長習性:不耐寒,為溫室盆栽植物。較耐陰,不宜直射光照。不耐濕,需排水良好的土壤。要求空氣濕度大的環境。 景觀用途:竹節蓼株叢繁茂,嫩莖扁平、亮綠色,形態較為奇特。一般在溫室盆栽,供室內裝飾用;在暖地也可於庭園栽培,布置園景。 培育繁殖:繁殖以嫩莖扦插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