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小葫蘆圖片
『壹』 葫蘆怎麼剪枝
葫蘆滕長勢旺盛,想要結品相好的葫蘆就需要對枝條進行適當的修剪。
那麼怎麼對長勢旺盛的葫蘆進行修剪呢?為了使葫蘆生長良好,在栽培的初期我們除了田間的施肥、除草、澆水等工作以外,在葫蘆藤蔓長到一定時候就需要進行修剪了。首先是留留蔓,在順藤蔓的上方只保留兩個主藤蔓。這樣做的目的是讓留下的葫蘆藤蔓能吸收更多的營養,並快速輸送都藤蔓頂部,使葫蘆藤蔓生長更快速更茁壯。
葫蘆藤在掐尖打頂後還要加強護理工作。在掐尖打頂後不要暴曬,水肥方面也要跟上,特別注意的是不能過澇和防治病蟲害。葫蘆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葯用價值,並且諧音「福錄」,又寓意「多子多福」,這使得許多人在家庭也開始種植盆栽葫蘆,只要我們加強日常管理,細心呵護,一定會栽培出又多又好的葫蘆來。
『貳』 小葫蘆怎麼種植
小葫蘆,又稱文玩小葫蘆,只是用來觀賞和把玩的,因為其造型袖珍可愛,又有福祿的美好寓意,民間又經常用來避邪,所以深受人們喜愛。
文玩小葫蘆的種植,有的利用大花盆種植,但更多的是和普通葫蘆一樣的大田種植或房前屋後種植。其實,文玩小葫蘆比較容易種植,易成活,結果多,關鍵是怎麼保證成熟率。
文玩小葫蘆的水肥管理,注意苗期要大肥大水,促進莖蔓粗壯。葫蘆開花後,要停止施肥,控制澆水,避免小葫蘆長得太大和長成破形狀,以便收獲更多更小、更周正的文玩小葫蘆。
總之,葫蘆的種植管理比較簡單,但文玩小葫蘆主要是要保證果形好,果實袖珍,還要保證成熟度。所以,在果期控水控肥的情形下,一定要注意疏果,及時摘除異形果和過晚果,以免其與好果爭養份,促進好果的成熟度。
『叄』 盆栽的小葫蘆苗老葉總是發黃,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
肥料補充不及時或者不夠量的話也會出現這一現象,因為葫蘆在幼苗期的時時候需氮肥是比較多,這時候要加大使用量,促進其生長,當葉片發黃的時候千萬不要一次使用大量,給盆栽小葫蘆澆水,不要澆水太多,也不要太少。因為澆水太多,積水以後小葫蘆容易出現根系出問題,這樣小葫蘆的葉子就屬於容易出現黃葉。
『肆』 小葫蘆怎麼種植
手捻小葫蘆的種植
手捻小葫蘆葫蘆,天然的工藝品,美味的蔬菜,治病的中葯,諸多優點集於一身,難怪那麼受寵愛了。手捻小葫蘆為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性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不耐寒,也忌炎熱,生長最適溫度在30℃ 左右。適宜在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喜土雜肥。根系發達,結果性強,特別是小亞腰葫蘆,一般能結果幾十個,多者百餘個,十分誘人。多年來我就夢想在盆里種棵葫蘆,到冬季搬進屋裡,綠葉青果,該多美!2002年,我從外地「討」來幾個品種的種子,種在盆里,成功了。
手捻小葫蘆最適合盆栽。
適時播種 俗話說「穀雨前後,種瓜種豆」,因此葫蘆播種以穀雨前後為好,但各地氣候不同,可適當提前或錯後。播種前選顆粒飽滿、無霉變的種子,用玻璃杯催芽(上年收獲的新種子也可直接播種,不過催芽更佳)。杯里倒進30℃ 左右的溫水,浸泡種子12小時,然後倒出水,蓋上紗布或浸濕的棉花,放在向陽處,7天即可生芽。也可把浸泡好的種子放進塑料袋,裝在靠身體的上衣口袋裡,5天即可生芽,這是最保險的人體溫催芽法。
與此同時,用口徑20厘米以上的深瓦盆裝上肥土,以沸水澆灌殺死病蟲,沸水一定要澆透。幾天後待種子生芽,即可打孔播種。播種時種芽向下,種頂稍低於盆土面,上再覆一層薄細土,然後透明塑膜或玻璃片蓋嚴,放在向陽處,約7天即可破土。以後逐漸除去遮蓋物,曬苗。
精心管理 盆栽手捻小葫蘆不論是在陽台還是院內,都要放在陽光充足處。結果前培育壯苗是關鍵。一是要及時追肥。生長期以發酵好的麻醬渣和豆餅為好,可以稀釋後和澆水同時進行。現蕾期要加施磷鉀肥,以提高坐果率和果實質量。二是要曬苗。葫蘆的生長最適溫度是30℃ 左右,喜歡多日照,所以要盡可能多地曬太陽。炎夏的中午,以葉蔫而不焦為好,這樣可以培養壯苗,控制瘋長。
待蔓長到1米 左右高時,從根部上數第3~4個葉處打頂。因為手捻小葫蘆有側枝結果習性,這樣可使底部早生側枝早結果,並降低支架的高度,便於觀賞。側枝芽蔓長出後一般有3~4個葉即能現蕾,雌蕾形似兩個摞起的球。如無蕾,便是滑條。滑條長勢強盛,如不及時掐掉,會奪去整個植株的養分,使其他果枝萎蔫回縮,變成死芽。也可在滑條的3~4個葉處再次打頂,使滑條變為結果枝。
手捻小葫蘆是異花授粉植物,花期授粉是坐果的關鍵。盆栽葫蘆由於數量少,蜂源少,花期又很難相遇,必須人工授粉才行。葫蘆每天傍晚開花,次日上午10點前時最佳授粉期。授粉時用乾燥的毛巾和小棉團,從雄花中採取花粉,迅即接到雌花蕊里,不可耽擱。如遇雨天,要提前用塑料袋把雄花和雌花套好,不要受雨淋。
『伍』 文玩小葫蘆怎樣種植如何保證葫蘆成熟率
把玩小葫蘆又叫文玩葫蘆,文玩葫蘆皮質細膩潤澤,隨著不斷把玩,顏色越來越深,越來越亮,漂亮美觀,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讓人愛不釋手。把玩過程中,不斷按壓手掌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對健康起到積極的作用。
葫蘆成熟後再下中意的葫蘆小心去皮,然後通風陰涼處自然風干,干透後在太陽底下涼曬,讓其上色,然後就可以上手盤玩了。
『陸』 盆栽葫蘆怎麼養
盆栽葫蘆養殖方法如下:
(一)盆栽葫蘆技法花盆的尺寸(號)要大小適中。盆栽前要選好肥土,用疏鬆酸性土,摻以土雜肥,鹼土、板結土不可用。土壤要通氣性、排水性能好的。並將其與市場上賣的塑料花盆所用的培養土的腐蝕質土壤或綠肥按1/3的比例攪拌在一起。如果培養土壤中不含肥料,一盆要參雜15G左右的化肥。盆栽葫蘆非常容易乾燥,在蔓剛開始蔓延時一日要澆一回水。在盛夏高溫季節,一日要澆兩回水。在花盆上支四根支柱使其固定,高出花盆表面50㎝,並做成90度的網格狀棚架。在母蔓長到4—5葉時掐蔓,留下2個子蔓,使其向上蔓延。子蔓爬上棚頂時要掐蔓,並使其2個孫蔓向上延伸。待孫蔓長到5個枝葉時開始掐尖,使果子從孫蔓長出曾孫蔓上結出。讓蔓任意生長,等其長出棚外時掐掉。果勝到5—6個時要追肥一次,這很重要。 特別是中型瓢最初結1—2個果實之後就不再結果。因此將最早開的雌花掐掉。作果時要將固體肥料5—6個放到
花盆裡,在肥力消失後再用液肥加兌200倍的水澆灌。葫蘆的主要蟲害是蚜蟲,防治方法與大田作物同,高溫季節要注意防治白粉病。另外,要防止大水澆灌和長時間的雨淋,視長勢不斷增施肥料,三伏天防烈日暴曬。
(二)地栽葫蘆技法
種植時間葫蘆種植的時間易在每年的清明前後,由於我國地源遼闊,在選擇種植時間上要根據天氣、氣溫、環境的不同,選擇最佳時機種植。搭設棚架其實種植葫蘆需要花錢的地方不多,其中搭設葫蘆棚架是種植葫蘆當中花銷最大的一塊,所以在選擇搭架的材質上要有所區別,要是打算長期種植葫蘆的農戶最好搭制水泥或鐵管製成的架子,雖然看上去投入很大,但攤到多年種植的成本就沒有多少了。
葫蘆棚架的大小要根據種植面積和栽培的株數來決定,一般每畝種植600顆左右葫蘆。棚架高2
米左右,棚頂綁成間隔30㎝左右的井字形狀,用荊繩綁結實,以抵禦台風的襲擊和葫蘆本身重力的壓迫。
在我國種植葫蘆都要搭架,可在國外卻有很多農戶採用不搭架的栽培,地面爬行栽培的葫蘆主要是小葫蘆,如果利用朽木的空隙栽培大葫蘆或者杓葫蘆、長葫蘆時,也可以在地面進行。
葫蘆爬行種植和架棚種植是一樣的,沒有太大的變化。先將土壤平整好,做成寬1.5米的,並在壟間可以行走。
葫蘆的爬行種植,間距大一些有利於葫蘆的生長。所以株的間距最好在3米左右。因為葫蘆蔓沒有攀延的東西,所以應該鋪上厚厚的稻草。如果沒有稻草,也可以先鋪黑塑料地膜,並在上面澆水。並要多次噴灑葯物,以避免病蟲害。這種種植方式雖然投入的資金比搭棚要少,但在我國還沒有更多的成功經驗所借鑒,歡迎廣大農戶們先在小部分土地上摸索試驗,待技術成熟後再大面積採用。
選種育種因為葫蘆的種子帶有炭疽病等病菌,所以先要給種子抹上克菌丹葯粉,也可用高錳酸鉀殺菌,後經過消毒後再種植。播種時如果用鉗子或指甲刀將種子尖切開一個小豁口,更容易發芽。
首先用象濕毛巾一樣的粗布將種子包好,然後放到密封的容器里,溫度在25~30度左右。葫蘆種子一般在3~4天發芽,芽長一般長到0.5~1cm左右時移種到育苗床里,培上土即可。
將種子平放擺齊,培上1cm土,澆水。在陰涼處放置行半天,放在陽光處時要加蓋報紙以防日曬和雨淋,保持土壤濕潤直至種子發芽為止。 施底肥葫蘆適於深耕,所施肥料越多,根才能扎得深,葫蘆才能茁壯成長。特別是在種植大葫蘆、長葫蘆時,深耕和多施底肥就顯得更加重要。但是當雨水多地下水上升時,葫蘆根部容易腐爛,會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要選擇好耕地並在排水上下功夫,控制地下水上升,在根部不腐爛的限度內進行深耕。 葫蘆是棚架作物,架棚移動困難,不得不在同一地點多年連續耕作。最好3年換種其它植物,等1年後再種葫蘆,效果比多年在一塊地上種葫蘆要好很多,為了防止連年耕作所帶來的弊端,必須施優質的底肥,肥料以有機質為主,提高土壤繁殖微生物的能力。所謂有機質肥料是指氮肥成分中的油糟和魚骨粉、雞糞等;磷肥是指骨粉和米糟;鉀肥包括草木灰和水稻、小麥等作物的櫛桿灰等。將以上這些成分均勻搭配組合後使用或者使用有機復合肥。 葫蘆不喜歡酸性土質,底肥一定要施石灰。如果石灰量不足苗蕊將變為褐色,幼果彎曲(形狀不標准)。石灰是指生灰石或硝石灰,1公頃按20㎏使用。 由於耕地不同底肥的施用量各異,一般情況下氮磷鉀每公頃施用1㎏。如果底肥施用過多,葫蘆蔓泛濫,控制不住,雌花難開,病蟲害多有發生,應特別注意。
『柒』 盆栽葫蘆種植方法圖解
葫蘆諧音為「福祿」,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吉祥物之一。小葫蘆作為一種觀賞葫蘆在中國栽培的比較多,小葫蘆的果實葯用,成熟後外殼木質化,可作兒童玩具,種子油可制肥皂。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盆栽小葫蘆的種植方法。
1、催芽
葫蘆播種以穀雨前後為好,但各地氣候不同,可適當提前或錯後。播種前選顆粒飽滿、無霉變的種子先催芽。葫蘆為什麼芽率那麼低,是因為葫蘆種子皮硬,要講究催芽技巧。
第一,播種時如果用鉗子或指甲刀將種子尖切開一個小豁口,更容易發芽,注意不要破壞內部,僅僅破壞外殼。使其自然拱破 。
第二,用30度的水浸種8小時到12小時,首先用象濕毛巾一樣的粗布將種子包好,然後溫度在25~30度的地方。(可用電熱毯,棉被),葫蘆種子一般在7~10天發芽,芽長一般長到0.5~1cm左右時移種到育苗床里,培上土即可。
第三,選擇松軟的土壤,有條件的朋友或者新手最好用育苗塊,將種子平放擺齊,培上1cm土,(用育苗塊時,先將育苗塊泡起來,育苗箱不要有積水,然後戳個洞,把發芽的葫蘆種子放進去,然後蓋好)。澆水。在陰涼處放置行半天,放在陽光處時要加蓋報紙以防日曬和雨淋,保持土壤濕潤直至種子發芽為止。
2、栽培方式
小葫蘆在華南地區2-8月均可播種,但以春、秋兩季栽培為主。小葫蘆種子有較長的休眠期,所以要特別注意選用已過休眠期的種子。一般採用平棚栽培,棚高1.6-1.8米。播種前應進行浸種催芽,芽長0.3厘米時播入營養杯或苗床育苗。在低溫時用溫棚育苗,保溫保濕。幼苗具3-4片葉時即可定植。一般採用高畦種植,行距2米,株距0.5米,畝植600-800株。
3、田間管理
小葫蘆在主蔓長50厘米左右時摘心,以促使子蔓抽生,孫蔓以後任其生長。定植前在畦中央開溝畝施入農家肥1500千克、花生麩200千克、磷肥40千克作基肥外,生長期注意追沃葉氨基酸水溶肥,但宜薄施、勤施。
同時,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和摘除老葉、黃葉、病葉。作為觀賞用的小葫蘆,採摘標準是瓜殼堅硬、瓜毛開始脫落及皮色開始轉黃。一般開花後45天以後才能採收。小葫蘆加工時,先將表皮的蠟粉颳去,然後放到乾爽地方風干,否則容易腐爛。
4、病蟲害防治
小葫蘆主要病蟲害為疫病、枯萎病、白粉病、蚜蟲、蟎類、美洲斑潛蠅等。其中對美洲潛蠅應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才能較好地控制其危害,可用1.8%愛福丁乳油1000倍液或3%害極滅乳油3000倍液等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