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芒萁盆景
1. 教你如何製作桃金娘盆景
教你如何製作桃金娘盆景?
近年來,桃金娘逐漸被引入城市,用於園林綠化及觀賞。同時,桃金娘的枝幹有很強的韌性,可以用於製作盆景。桃金娘花果俱美,盆栽可觀花觀果,成熟的鮮果可生食,風味獨特,市場前景廣闊。
2. 百里杜鵑花園在哪個省
貴州 貴州省被稱為「公園省」,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其面積廣大的喀斯特地貌,使貴州形成以山、水、洞「三奇」而著稱的自然風光,而在貴州西線的旅遊景點中,更有一枝奇葩與貴州特有的奇峰、飛瀑、溶洞一樣吸引遊客前往,這就是位於貴州省大方、黔西兩縣交界處的「百里杜鵑」。百里杜鵑是一個舉世罕見的原始杜鵑花林帶,綿延50多千米,寬約 1千米 ~ 5千米 ,大致呈西北—東南向貫穿兩縣四個區八個鄉的地域,總面積130多平方千米,被譽為「百里杜鵑花園」,現為國家森林公園。在這個天然的大花園中,各種杜鵑花形態各異、品種繁多。主要有赤如丹砂的馬纓杜鵑、雪白的大白花杜鵑、樹形杜鵑、映山紅、露珠杜鵑等28種,分布在七八個花區,各區自成風格、各領風騷。黔西縣金坡鄉大坑洞一帶是杜鵑花集中區之一,主要為馬纓杜鵑、樹形杜鵑、露珠杜鵑、大白杜鵑等,每年四五月杜鵑花盛開時節,登高遠望,可見一山的紅杜鵑連著一山的黃杜鵑,山上則紅黃相間,漫山遍野花團簇簇,無比艷麗,就像置身於花海之中。杜鵑花另一集中的分布區在大方縣的普底,這里除馬纓、露珠杜鵑外,還有淡紅紫色的迷人杜鵑、錦綉杜鵑等。在清代編撰的《大定府志》中,就有「黃坪十里杜鵑」的記載,黃坪十里杜鵑花是百里杜鵑花區的縮影、代表和精華,這里花色豐富,五彩繽紛,殷紅的如馬纓,鵝黃的如團扇,銀白的像粉球,淡紫的似玉盤,樹高者十多米,矮者不足盈尺,千朵花樹比比皆是,萬朵花樹隨處可見,真是琳琅滿目,萬紫千紅,氣象萬千。大方縣境內的九龍山也是杜鵑花較多的地區,而且這里的杜鵑花也自有特色。面對這一片舉世罕見的原始杜鵑花林,人們對其成因倍感興趣,原因則與這里的土壤、氣候、地貌有關。生活在貴州西部特別是煤礦附近的人都知道一個規律,即杜鵑花往往生長在煤山上,在大方縣金坡大坑洞的岩壁上留有清代無名氏的古詩:「千峰疊奇嶂,烏金底下藏,杜鵑花似海,蠻山流異香」,百里杜鵑花區內出露的地層主要為二疊系地層,多為泥岩、頁岩、砂質頁岩夾煤層,是大方、黔西縣主要的產煤區,說明煤炭與杜鵑花之間的確有著必然的聯系。經研究表明,煤系地層的岩石抗風化能力弱,在雨水作用下,可溶性的鹼性物質易被水淋溶,剩下大量的二氧化硅和鐵鋁物質,土壤類型以山地黃壤和山地黃棕壤為主,PH值為4.5~6.5,土層較深厚,這種酸性土壤是最宜於杜鵑生長的土壤條件。與馬尾松、鐵芒萁、油茶一樣,杜鵑花也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氣候條件是百里杜鵑形成的又一重要因素。花區處在北緯27°10′~27°20′之間,年平均氣溫約 11.8℃ ,最熱月均溫約 20.7℃ 。最冷月均溫約 1.6℃ ,年平均降水 1180毫米 ,年雨日多達220天,年均陰天日數為235天,陰天多,晴天少,氣候特徵是溫涼濕潤、多雨霧,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特別適合喜歡陰濕溫涼的杜鵑生長。這里的地貌條件更適合杜鵑的生長。貴州是一個急劇上升的高原,西高東低,杜鵑花處於黔中平原向黔西高原過渡的斜坡地帶,為高原山地的一系列低緩丘陵,區內海拔一般在 1500米 ~ 1800米 ,最高峰九龍山海拔 2026米 ,相對高度不大,坡度平緩。而且百里杜鵑正處於六仲河、鴨池河與赤水河的分水嶺地帶,分水嶺還未完全受到河流切割破壞,仍然保持著原始的剝夷面狀態。剝夷面是地殼長期較穩定狀態下的原始高原面,在地殼相對穩定時期內,土層沖刷少,土壤發育好,土層厚,為這里的杜鵑花提供了良好的生長條件。無疑,百里杜鵑是大自然賜予人們的一份珍貴禮物,保護杜鵑灌叢的生態條件,讓杜鵑花年年綻放,讓更多的人分享這一美麗景色,讓杜鵑林區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這是我們共同的心願.
3. 花的種類大全
梅花、桃花、牡丹、海棠、玉蘭、木筆、紫荊、連翹、金鍾、丁香、紫版藤、春鵑 杜鵑花、石榴花權、含笑花、白蘭花、茉莉花、梔子花、桂花、木芙蓉、臘梅、免牙紅、銀芽柳、山茶花、迎春花 常用草本花卉:春蘭、香堇、慈菇花、風信子、鬱金香、紫羅蘭、
金魚草、長春菊、瓜葉菊、香豌豆、夏蘭、石竹、石蒜、荷花、翠菊、睡蓮、芍葯、福祿考、晚香玉、萬壽菊、千日紅、建蘭、鈴蘭、報歲蘭、香堇、大岩桐、水仙、小草蘭、瓜葉菊、蒲包花、免子花、入臘紅、三色堇、百日草、雞冠花、一串紅、
孔雀草、大波斯菊、金盞菊、非洲鳳仙花、菊花、非洲菊、觀賞鳳梨類、射干、非洲紫羅蘭、天堂鳥、炮竹紅、菊花、康乃馨、花燭、滿天星、非洲菊、星辰花、三角梅、飛燕草、黑種草、黃海罌粟、藍花綠絨蒿、虞美人 、醉蝶花、羽衣甘藍、香屈曲花、
諸葛菜、麥仙翁、絲石竹、高雪輪、三色松葉菊、鴨跖草、生石花、寶綠、半支蓮、土人參、葒草、紅菾菜、地膚、雁來紅、雞冠花、千日紅、落葵、鳳仙花、送春花、月見草、花亞麻、石海椒。
4. 松葉蕨主要吃什麼病好
1. 食用
一些蕨類植物的嫩葉可作蔬菜,如蕨的幼葉有特殊的清香美味,不但新鮮時做菜用(須用米泔水或清水浸泡去除有毒成分),還可加工成乾菜供食用;其根狀莖富含澱粉,可制蕨粉,營養價值不亞於藕粉。在東北等地作蕨菜食用的主要是分株紫萁(Osmunda cinnamomea L. var. Asiatica Fernald)名薇菜。菜蕨(Callipteris esculenta (Retz.) J.Smith)和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 (L.) Brongn.)是西南地區早春的重要蔬菜,後者在東南亞有栽培,在我國分布於黃河以南,資源很少,已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
2. 葯用
一些蕨類植物很早就被應用於醫治疾病,在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至今可供葯用的蕨類植物達100多種。如石松可舒筋活血、祛風通絡;蛇足石杉可清熱解毒、破瘀生新,並對治療老年性痴呆有良好效果;海金沙治尿道感染和尿道結石;陰地蕨(Scepteridium ternatum (Thunb.) Lyon)可治小兒驚風;骨碎補(Davallia tricho-manoides Bl.)能堅骨補骨、活血止痛等。近年研究表明,一些蕨類植物含黃酮類、甾類、生物鹼等化學成分,因此在蕨類植物中發掘葯物資源是有希望的。
3. 觀賞
許多蕨類植物由於具有奇特而優雅的體態,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如腎蕨(Nephrolepis auriculata (L.) Trimen)、鹿角蕨(Platycerium alcicorne Wallenet)、巢蕨(Neottopteris nis (L.) J. Sm.)、鐵線蕨(Adiantum capillus-veneris L.)、蜈蚣草、黃山鱗毛蕨(Dryopteris huangshanensis Ching)、福建紫萁(Osmunda cinnamomea L. var. fokiense Cop.)等可盆栽;桫欏、福建蓮座蕨(Angiopteris fokiensis Hieron.)、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 (L.) J.Smith)、薄蓋短腸蕨(Allantodia hachijoensis (Nakai) Ching)等可作大型盆景;圓蓋陰石蕨(Humata tyermanni Moore)、槲蕨(Drynaria fortunei (Kunze) J.Smith)等可作懸掛盆景;復葉耳蕨屬(Arachniodes)、耳蕨屬(Polystichum)、鐵角蕨屬(Asplenium)的許多種及燈籠草(Palhinhaea cernua (L.) Franco et Vasc.)、光里白(Diplopterygium laevissimum (Christ) Nakai)、烏蕨(Sphenomeris chinensis (L.) Maxon)、腎蕨、槲蕨等可配置插花或製作「乾花」工藝品。假毛蕨(Pseudocyclosorus)、翠雲草、粗毛鱗蓋蕨(Microlepia strigosa (Thunb.) Presl)等可作公園地被植物。
4. 綠肥和飼料
滿江紅是優良的綠肥和飼料。蕨也可作廄肥或覆蓋苗床的良好材料。
5. 作指示植物
蕨類植物對外界環境條件的反應具有敏感性,因而可作為指示植物。如芒萁、狗脊蕨等為酸性土指示植物;蜈蚣草、鐵線蕨、井欄邊草等均為鈣質土或石灰岩的指示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