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古樹盆景
⑴ 枸杞樹 大點可以做盆景嗎
可以啊
但是一定要對盆景造型養護等知識有所掌握
畢竟你要好好的呵護它
枸杞是茄科枸杞屬的多分枝灌木植物,高0.5-1米,栽培時可達2米多。國內外均有分布。枸杞全身是寶,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春采枸杞葉,名天精草;夏採花,名長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枸杞嫩葉亦稱枸杞頭,可食用或作枸杞茶。現代研究,枸杞子有降低血糖、
抗脂肪肝作用,並能抗動脈粥樣硬化。此外,枸杞還可用園林作綠籬栽植、樹樁盆栽以及用作水土保持的灌木等。
⑵ 枸杞盆景如何養護
1採挖時間 略
2栽培用土 枸杞對於土壤的適應性很強,要求不是很嚴格。比較簡單實用的方法是挖取菜園表層土兩份,樹林表層土一份,拌勻即可。剛上盆的不要添加肥料,不要用太黏和太散的土。上盆後要摁實,不要有縫隙,也不要摁的過於結實。不能用松針土和山泥土。
3新樁管理 新挖的樁要及時上盆。截口要處理成平滑的斜口,外露部分要包紮或封口,防止水分散失。根據樁材選著合適的盆子,過渡比較好的可以直接上盆,稍差的可以地培或者上稍大的盆養,以利於成活和成型。第一次要澆透水,以後見干見濕。放置於避風和陽光不強的地方,經常向樁體噴水保持適度。為了保證成活率,需要高培土或者塑料薄膜包紮處理。
4養護條件 枸杞屬強陽性植物,要放置於光照充足的地方。通風的環境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如果光照不足和不通風會使枝條徒長,節間距離大,坐果率低。還容易使蚜蟲等蟲害迅速繁殖,得白粉病等。濕度不需要太高,成活後無需經常噴水。溫度低於零下五度的地方需放室內越冬, 春季驚蟄後出室放置。
5澆水施肥 一般栽培植物澆水都是見干見濕,並不是規律性的每天澆一次或者其它。換句話說土壤幹得快的要勤澆,幹得慢的少澆,但是每次都要澆透。最好用池塘里的水,沒有條件的要把自來水放置幾天再用。施肥要以薄肥勤施為原則,新樁不許施肥,熟樁施入底肥後可以隔周使用豆餅水。豆餅水很實惠很實用,就是一斤豆餅或大豆加三斤水泡製一個月以上,即可1:2兌水使用。缺點是有臭味!
6結果特點 枸杞有一年兩次結果的特性。主要為秋季結果,美觀且均勻,國慶節前後成熟。夏果較少,葉子也不太綠,從營養損耗等綜合考慮建議放棄。秋蕾大於出現於夏眠後一個月,約在處暑以後,新芽與花蕾同時出現。此時不要太干太濕,不要噴水,更不能施肥,否則會落蕾。自然露天情況下落果率很高,無需特殊處理。
7病蟲防治 凡是結果的樹種多數病蟲害較多。枸杞常見蟲害為蚜蟲和卷葉蟲,一般殺蟲葯都可殺滅。常見病為白粉病,多菌靈,退菌特等很有效。主要是嚴格控制好葯物濃度,農葯不要老用一種,要輪換使用。在休眠期噴施200倍石硫合劑對於防治病蟲害特別有效。
8修剪整形 主要在休眠期進行。冬剪以立春後修剪為好,夏剪要在落葉或摘葉後。其它時間以整形為主,修剪為輔。本人建議蓄枝修剪。枸杞好發萌櫱,要及時去除,以免影響正常枝的生長。
9老樁換盆 正常情況下大盆兩年或三年換一次,小盆一年或隔年換一次,在休眠期更換為宜。剪除過長細根,適當施入底肥。對於留老土與否,不是很嚴格。固定好最佳姿勢,摁實,澆透水即可。
⑶ 枸杞盆景製作方法
枸杞是很容易生長與管理的樹種。
要製作盆景,一是用種子播種,將枸杞種子埋於盆土中,澆足足水,擺放在陰涼通風處,保溫保濕,不久即會發芽生長。
不過,用這種方法培養成盆景需要較多的時日;
二是在春天或梅雨季扦插,這種方法較播種方法成型快,但形態不夠理想;
三是去野外挖掘生長形態好的粗壯而健康的枸杞樹樁,回來栽種。
這種方法製作盆景快,但選材較難。
枸杞生長有個特點,即分枝多,叢生,枝幹不易虯曲。
就這種樹樁盆景會顯得單調呆板。
因此,往往利用枸杞枝條易生根、根干易萌生新芽的特性,將樹樁倒栽,即修剪後的莖部埋於泥土中,而將原來的根部經修剪後當枝幹培養。
這樣就能培養成一盆蒼老、虯曲的枸杞盆景了。
⑷ 怎樣才能製作出「蒼勁古樸」的枸杞盆景要注意什麼問題
枸杞的名稱大夥兒肯定不陌生,枸杞子是最常見的認為中葯材。枸杞根系發達,彎彎的扭一扭,以根代干,製造出去的盆栽,當然古色古香,形狀唯美,蒼勁有力古色古香。製作盆景最先從選材逐漸。在枸杞生長發育選材上,關鍵採用根須發達,根粗有彎扭的素材內容。根系粗壯肯定歷史悠久,彎扭提升欣賞面。根系發達,利於提根或是露根的製做,也可以提升存活率。根系彎扭坎坷才有時代的沉積。
提到枸杞,大夥兒心裡最先想起的是它葯用價值,實際上枸杞還能夠製成蒼勁有力古色古香的盆栽,能夠這樣說,如果造型設計好的話,使用價值還頗豐,家裡擁有枸杞盆栽可以這么說既可賞析修養身心,還能做為一種環保的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