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狗脊盆栽
A. 室內觀賞珍品蕨品種特性是怎麼樣的
1.觀音座蓮蕨
(Angiopteris fokiensis)
又名馬蹄香、馬蹄蕨,為觀音蓮科觀音蓮屬的大型陸生蕨,株高~2米,根莖塊狀肥大,肉質,直立。葉大簇生,闊卵形,螺旋狀排列。二回羽狀復葉,羽片5~7對,互生,狹長圓形,上部小羽片斜向上,披針形,孢子囊群生於近葉緣細脈兩側。生長適溫白天18~24℃,夜間10~15℃,低於5℃受寒害,空氣濕度60%~80%,喜陰濕、耐半陰,室內要保持通風良好。適於肥沃、疏鬆的酸性土中,可以泥炭土、腐葉土、珍珠岩或粗沙按2∶1∶1配製而成,pH5~6,每周施一次礬肥水,濃度不超過1%。觀賞種有食用觀音座蓮,定心散觀音座蓮及美麗觀音座蓮,是布置廳堂、大型會議室的佳品。
2.金毛狗
(Cibotium barometz)
又名金毛狗脊、黃狗頭、猴毛頭。為蚌殼蕨科金毛狗屬的大型陸生蕨。多生於山麓蔭濕的山溝邊及林蔭處,酸性土上,江西廬山及四川蛾眉山盛產。根狀莖粗大直立或橫卧於土表生長,其上密生金黃色三角形,革質,三回羽裂,上端綠色,下端灰白色。喜明亮散射光,生長適溫白天16~25℃,夜間10~15℃,空氣濕度60%~80%,生長期內,15~20天施一次餅肥水,除早春和冬季外避烈日,以明亮散射光為好,炎熱夏季應遮蔭,保持土壤濕潤而不積水,高溫乾燥要噴水增濕、降溫,入冬保持濕潤,少澆水,室溫10℃以上可安全過冬,栽植不宜深,以帶毛根狀莖露出土面,盆土以酸性紅壤最好,亦可用腐葉土2份,粗沙1份配製而成。
3.扇蕨
(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
為水龍骨科扇蕨屬中型珍稀蕨,株高50~60厘米,根狀莖粗而橫生,密被鱗片,深棕紅色,葉遠生、近紙質,下面疏生棕色小鱗片,葉扇形。喜溫濕,忌陽光直射,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能力,喜冷涼氣候,晚秋至早春要充足的陽光,要通風透光,保持盆土濕潤,適量施液肥。用淺盆栽植,盆土用園土、腐葉土1∶2混合,平時放在漫射光處,冬季夜溫8~10℃能安全過冬。
4.對開蕨
(Phyllitis scolopendrium)
為鐵角蕨科中型蕨類,四季翠綠,流行於歐美的著名觀葉植物。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根狀莖短、直立、根狀莖和葉柄基部均被披針形鱗片,單葉簇生,葉柄呈棕色,葉片線狀披針形。性喜陰涼濕潤,宜在中等強度光照下生長,在18~24℃室溫下生長良好,能耐-10℃低溫,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生長。盆栽基質以泥炭土與腐葉土等量混合,並加少許碎石塊,澆水要適量,生長盛期每月施一次淡液肥,夏季多通風、多澆水,幼苗期防止穿堂風。春季換盆時各加2厘米厚的碎磚木炭和骨粉,加土8成。
5.紫萁
(Osmunda japonica)
又名老虎牙,水骨萊,大葉狼衣,為紫萁葉型蕨,株高1米。根狀莖粗短,斜生,葉簇生。性喜冷涼濕潤,夏季要遮蔭、忌烈日直射,冬季需一定光照,株型整齊,羽片矩圓、紋脈清晰,是布置廳堂、會議室的精品。
6.華南紫萁
(Osmunda vachellii)
又名魯萁、瓦氏紫萁。株高1米,根莖粗壯呈圓柱形主軸,葉簇生莖頂端,極似蘇鐵,故又名假蘇鐵。葉黃綠色有光,葉柄長15~25厘米,堅硬,葉長圓形,長30~80厘米,寬15~30厘米,羽葉具短柄,披針形或絲狀披針形。下部羽葉能育,狹縮成線形,孢子囊群沿下面中脈密生。
廣布於北半球溫帶與亞熱帶,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喜光,忌烈日直射,白天生長適溫18~27℃,晚上13~22℃,宜濕潤通風的環境,適於生長在疏鬆、肥沃的酸性土中。
分株可用營養葉帶莖分割。孢子囊成熟後即死,必須及時採收孢子。將孢子囊裝入透明光滑紙袋,待孢子散出,去除囊穗,封口後留袋的一角,刺幾個細孔,振動紙袋,將孢子均勻撒在預置的盆內,播時盆底先鋪碎磚瓦,上放一層苔蘚,再將過篩的黃壤裝至距盆口約3厘米處,孢子播後不必覆土,以滲透法使盆土濕潤,孢子很快萌發產生配子體,形成含葉綠體假根後分盆培育。
盆土用泥炭和腐葉土混配,並加硫磺粉調酸並加粗葉殘骸和碎炭屑,冬天在10℃溫度生長良好,受凍後葉子發黑,如不傷及根莖,轉暖後還會長出新葉,高溫要遮蔭。生長季節,每隔2~3天澆一次水。如太干時可將盆浸入水中使基質完全濕透,澆水太多,葉片發黃,生長停止,直至萎蔫,這時根已腐爛,可磕出後剪去爛根,重新上盆。
B. 金毛狗【植物】
金毛狗 (植物)
學 名: Cibotium barometz
別 名: 黃毛狗、猴毛頭
科: 蚌殼蕨科
屬: 金毛狗屬
性能
苦溫,能止血,補肝腎,強腰,祛風濕
採集加工
四季可采根莖陰干。止血用毛;內服去毛切片,灑拌蒸熟曬干。
產地分布
在我國南方和西南地區如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廣東、廣西、台灣、貴州、四川與雲南南部均有分布,亞洲熱帶其他地區也有,是熱帶亞熱帶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
形態特徵
金毛狗為大型樹狀陸生蕨類,植株高l~3米,體形似樹蕨,根狀莖平卧、粗大,端部上翹,露出地面部分密被金黃色長茸毛,狀似伏地的金毛狗頭,故稱金毛狗。葉簇生於莖頂端,形成冠狀,葉片大,三回羽裂,羽片長披針形,裂片邊緣有細鋸齒;葉柄長可達120厘米,棕褐色,基具有一大片墊狀的金色茸毛,它的幼葉剛長出時呈拳狀,也密被金色茸毛,極為美觀。它的孢子囊群生於小脈頂端,囊群蓋堅硬兩瓣,成熟時張開,形如蚌殼,也頗具特色。
生長習性
多生於山麓陰濕的山溝或林下蔭處的酸性土壤上。金毛狗生長時喜散射光,適宜生長溫度夜溫為10~15℃,晝溫21~26℃。北方可在溫室內種植,南方可種植在蔭棚內。空氣濕度宜保持在60%~80%,空氣乾燥會使葉片枯焦。它的栽培土壤以疏鬆、透水的酸性土壤較佳,一般用壤土、腐葉和河沙混合。金毛狗在生長季節需要較大的空氣濕度,但冬天生長緩慢時要少澆水,過多水分會導致爛根。盆栽時可施些基肥,在生長期可施些液肥。栽培過程中應將帶茸毛的根狀莖露出土面。
園林用途
金毛狗株形高大,葉姿優美,堅挺有力,葉片革質有光澤,四季常青,頗有南國風光意境。在庭院中適於作林下配置或在林蔭處種植。它也可盆栽作為大型的室內觀賞蕨類。特別是它長滿金色茸毛的根狀莖能製成精美的工藝品供觀賞,如圖中做成的金毛狗盆景栩栩如生。同時,由於其富含澱粉,可食用和釀酒。另外,其根狀莖入葯時稱金毛狗脊,具有補肝腎、強腰膝、除風濕、壯筋骨、利尿通淋等功效,莖上的茸毛能止血。
繁殖培育
金毛狗的繁殖以孢子繁殖為主。操作時於夏季採集成熟孢子,均勻撒播於盛細磚屑的播種淺盆,播後噴水並蓋上玻璃保濕,保持20~25℃,每天噴水l~2次,使盆內濕潤,1個月能發芽,長出原葉體,待長大有幾片葉時,可進行分植上盆。
金毛狗為蚌殼蕨科金毛狗屬的陸生蕨,根狀莖粗狀肥大,直立或橫卧在土表生長,其上及葉柄基部都密被金黃色長茸毛,看上去就像一隻玩具金毛狗,惹人喜愛。它的葉叢生,在比較適合其生長的自然環境中,葉長可達2米,闊卵狀三角形,三回羽狀分裂,葉近革質,上端綠色而富光澤,下端灰白色,袍子囊群蓋兩瓣,形如蚌殼。
此植物原產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我國華東、華南及西南地區皆有分布。生於山溝及溪邊林下酸性土中,喜溫暖和空氣濕度較高的環境,畏嚴寒,忌烈日,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生長良好。
金毛狗多用分株繁殖,生長期內均可進行,做法是:將根狀莖切成數段,切口處塗上草木灰,栽入經過滅菌的腐殖土中,注意遮蔭、保濕,春季半個月,夏季約1個月就可萌發展葉。
盆栽時盆土可用腐葉土2份與粗砂1份配製。栽植要淺,帶毛的根狀莖要露出土表。生長季要掌握好適度的水分和光照,除早春和冬季外,其它時間均要避免烈日直射,以給予明亮散光最為適宜,水分要充足,要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但又不能過濕致使盆中積水。高溫乾燥時,要每天噴水l一2次以增濕降溫,因其在乾燥環境下,葉片會出現焦枯。此外,每月還應施有機液肥2-3次。入冬後,要減少澆水量,保持土壤稍微濕潤即可。晴天氣候乾燥時,中午還應向植株及周圍噴水。如室溫能保持在5℃左右,就能順利越冬。
金毛狗植株上金黃色的茸毛,是良好的止血葯,中葯名為狗脊。傷口流血處,粘上茸毛,立刻就能止住流血。根狀莖還有補肝腎、利尿等功效。所以目前常受到人們過分採掘,應注意加以保護,不可殺雞取蛋。
你的這盆品相不錯。至於價格,因地而異。
C. 金毛狗植物不能碰
金毛狗是蚌殼蕨科,金毛狗屬樹形蕨類植物,根狀莖卧生,粗大,頂端生一大葉,柄長可達120厘米,棕褐色,基部墊狀的金黃色茸毛,有光澤,上部光滑;葉片大,廣卵狀三角形,三回羽狀分裂;互生,葉幾為革質或厚紙質,孢子囊生於下部的小脈頂端,囊羣蓋堅硬,棕褐色,孢子為三角狀的四面形,透明。
葉幾為革質或厚紙質,干後上面褐色,有光澤,下面為灰白或灰藍色,兩面光滑,或小羽軸上下兩面略有短褐毛疏生;孢子囊羣在每一末回能育裂片1-5對,生於下部的小脈頂端,囊羣蓋堅硬,棕褐色,橫長圓形,兩瓣狀,內瓣較外瓣小,成熟時張開如蚌殼,露出孢子囊羣;孢子為三角狀的四面形,透明。
金毛狗其根狀莖入葯時稱金毛狗脊,據《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其味苦甘、性溫,具有補肝腎、強腰膝、除風濕、壯筋骨、利尿通淋等功效,莖上的茸毛能止血。
金毛狗株形高大,葉姿優美,堅挺有力,葉片革質有光澤,四季常青,在庭院中適於作林下配置或在林蔭處種植,它也可盆栽作為大型的室內觀賞蕨類,特別是它長滿金色茸毛的根狀莖能製成精美的工藝品供觀賞,做成的金毛狗盆景。
D. 人土培育金毛狗瘚與山裡野生金毛狗瘚有什麼區別
金毛狗 (植物)
學 名: Cibotium barometz
別 名: 黃毛狗、猴毛頭
科: 蚌殼蕨科
屬: 金毛狗屬
性能
苦溫,能止血,補肝腎,強腰,祛風濕
採集加工
四季可采根莖陰干。止血用毛;內服去毛切片,灑拌蒸熟曬干。
產地分布
在我國南方和西南地區如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廣東、廣西、台灣、貴州、四川與雲南南部均有分布,亞洲熱帶其他地區也有,是熱帶亞熱帶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
形態特徵
金毛狗為大型樹狀陸生蕨類,植株高l~3米,體形似樹蕨,根狀莖平卧、粗大,端部上翹,露出地面部分密被金黃色長茸毛,狀似伏地的金毛狗頭,故稱金毛狗。葉簇生於莖頂端,形成冠狀,葉片大,三回羽裂,羽片長披針形,裂片邊緣有細鋸齒;葉柄長可達120厘米,棕褐色,基具有一大片墊狀的金色茸毛,它的幼葉剛長出時呈拳狀,也密被金色茸毛,極為美觀。它的孢子囊群生於小脈頂端,囊群蓋堅硬兩瓣,成熟時張開,形如蚌殼,也頗具特色。
生長習性
多生於山麓陰濕的山溝或林下蔭處的酸性土壤上。金毛狗生長時喜散射光,適宜生長溫度夜溫為10~15℃,晝溫21~26℃。北方可在溫室內種植,南方可種植在蔭棚內。空氣濕度宜保持在60%~80%,空氣乾燥會使葉片枯焦。它的栽培土壤以疏鬆、透水的酸性土壤較佳,一般用壤土、腐葉和河沙混合。金毛狗在生長季節需要較大的空氣濕度,但冬天生長緩慢時要少澆水,過多水分會導致爛根。盆栽時可施些基肥,在生長期可施些液肥。栽培過程中應將帶茸毛的根狀莖露出土面。
園林用途
金毛狗株形高大,葉姿優美,堅挺有力,葉片革質有光澤,四季常青,頗有南國風光意境。在庭院中適於作林下配置或在林蔭處種植。它也可盆栽作為大型的室內觀賞蕨類。特別是它長滿金色茸毛的根狀莖能製成精美的工藝品供觀賞,如圖中做成的金毛狗盆景栩栩如生。同時,由於其富含澱粉,可食用和釀酒。另外,其根狀莖入葯時稱金毛狗脊,具有補肝腎、強腰膝、除風濕、壯筋骨、利尿通淋等功效,莖上的茸毛能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