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桂花盆栽
❶ 桂花盆栽的養殖方法,6個技巧養出清香的桂花
要學會桂花盆栽的養殖方法,首先要注意土壤的酸鹼性、光照充足、經常施肥和溫度調控。桂花盆栽常見的繁殖方法有扦插、壓條、播種、嫁接四種,養護時注意對病蟲害的防治,就可以得到一盆香氣撲鼻的桂花了。
一、桂花盆栽的6個養殖方法
1、酸性土壤
白粉虱的抗葯性強,不易根治。因此我們在噴灑葯物時要交替混合使用,例如可交叉用10%的撲虱靈乳油1000倍液、10%的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40%的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25%的撲虱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20%的殺滅菊脂2000倍液。
結語: 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都知道桂花盆栽具體的養殖方法是什麼了,大家只需按照以上方法進行養護,就能順利栽種一株美麗的桂花了。
❷ 桂花樹怎麼盆栽
1、容器:盆栽桂花樹要選擇排水條件良好、透氣性較強的瓦盆。2、栽種:首先往盆土中澆水,然後將消過毒的桂花樹苗栽種到土壤中。3、光照:將桂花樹放在半陰的環境中養護。4、施肥:要每隔半個月施加一次稀薄的肥水,為桂花樹提供營養。
桂花樹如何盆栽
1、選擇容器
用盆栽種桂花樹時,要選擇排水性良好的瓦盆或者陶盆,花盆的寬度要比桂花根部寬10厘米左右,並且要保證花盆的深度在50-100厘米之間,避免栽培盆過小,桂花樹根部呼吸不暢。
2、栽種過程
栽種桂花樹時,首先用水壺往盆土中澆一次水,讓泥土微微濕潤,然後將桂花樹苗栽種到花盆中,注意要輕拿輕放,避免桂花樹根系受損,最後在表層覆蓋一層厚土。
3、光照條件
剛栽種的桂花樹根系比較脆弱,需要將它放在陰涼的環境中養護,讓植株適應周圍環境,2個星期後可以慢慢增加光照強度,促使桂花樹枝葉生長。
4、施加肥料
養殖桂花樹時,要遵循薄肥勤施肥原則,每隔半個月左右施加一次肥料,主要以有機肥和農家肥為主,為桂花樹補充養分,使枝葉長的更加旺盛。
❸ 盆栽桂花樹應該怎麼種植
桂花的種植與養護的方法: 育苗技術桂花一般採用扦插育苗,單干桂花多採用播種育苗,現介紹如下:
1、采種桂花9至10月開花,果實於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成熟。當果實進入成熟期,果皮由綠色逐漸轉為紫黑色時即可採集。採集的果實堆漚3天左右,待果皮軟化後,浸水搓洗,去果皮、果肉,得到凈種,稍加晾乾濕潤沙藏。因桂花種子有後熟期,一般要濕沙催芽8個月後才能發芽。
2、育苗常用播種育苗法。播種育苗能獲得大量的桂花實生苗,適宜用作行道樹。播種常用寬幅條播,行距20至25厘米,幅寬10至12厘米,每畝播種20公斤,每畝地產桂花苗2.5至3萬株。播種前要將種臍朝向一側,覆一二厘米的細土,再蓋上薄層稻草,噴水至土壤濕透,以防土壤板結和減少水分蒸發。當種子萌發出土後,及時揭草,將草放置於行間,既可保持土壤濕潤,又能防止雜草生長。
栽培繁殖要點播種、壓條、嫁接和扦插法繁殖。當年10月秋播或翌年春播,實生苗始花期較晚,且不易保持品種原有性狀。壓條繁殖,用於繁殖良種。嫁接繁殖是常用的方法,多用女貞、小葉女貞、小蠟、水蠟、流蘇和白蠟等樹種作砧木,行靠接或切接。扦插繁殖多在6月中旬至8月下旬進行。移植常在秋季花後或春季進行,也可在梅雨季節移栽,大苗需帶土球,種植穴多施基肥。盆栽桂花,夏季可置庭院陽光之下,不需遮蔭,冬季在一般室內即可安全越冬。病蟲害有枯斑病、枯枝病、桂花葉蜂、柑橘粉虱、蚱蟬等。
1.栽植 應選在春季或秋季,尤以陰天或雨天栽植最好。選在通風、排水良好且溫暖的地方,光照充足或半陰環境均可。移栽要打好土團,以確保成活率。栽植土要求偏酸性,忌鹼土。盆栽桂花盆土的配比是腐葉土2份、園土3份、沙土3份、腐熟的餅肥2份,將其混合均勻,然後上盆或換盆,可於春季萌芽前進行。
2.光照與溫度 在黃河流域以南地區可露地栽培越冬。盆栽應冬季搬入室內,置於陽光充足處,使其充分接受直射陽光,室溫保持5℃以上,但不可超過10℃。翌年4月萌芽後移至室外,先放在背風向陽處養護,待穩定生長後再逐漸移至通風向陽或半陰的環境,然後進行正常管理。生長期光照不足,影響花芽分化。
3.澆水與施肥 地栽前,樹穴內應先攙入草本灰及有機肥料,栽後澆1次透水。新技發出前保持土壤濕潤,切勿澆肥水。一般春季施1次氮肥,夏季施1次磷、鉀肥,使花繁葉茂,入冬前施1次越冬有機肥,以腐熟的餅肥、廄肥為主。忌濃肥,尤其忌入糞尿。盆栽桂花在北方冬季應入低溫溫室,在室內注意通風透光,少澆水。4月出房後,可適當增加水量,生長旺季可澆適量的淡肥水,花開季節肥水可略濃些。
4.整形修剪 因樹而定,根據樹姿將大框架定好,將其他葫櫱條、過密枝、徒長枝、交叉枝、病弱枝去除,使通風透光。對樹勢上強下弱者,可將上部枝條短截1/3,使整體樹勢強健。
養護要點(1)中耕除草。在以主幹為中心1米直徑的樹盤內重點鬆土和除草。灌水或降雨後,為防止土壤板結進行中耕鬆土。
(2)澆水與排澇。桂花的澆水主要在新種植後的一個月內和種植當年的夏季。新種植的桂花一定要澆透水,有條件的應對植株的樹冠噴水,以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桂花不耐澇,及時排澇或移植受澇害植株,並加入一定量的沙子種植,可促進新根生長。
(3)合理施肥。施肥應以薄肥勤施為原則,以速效氮肥為主,中大苗全年施肥三四次。早春期間在樹盤內施有機肥,促進春梢生長。入冬前期需施無機肥或垃圾雜肥。其間可根據桂花生長情況,施肥一兩次。新移植的桂花,追肥不宜太早。移植坑穴的基肥應與土壤拌勻再覆土。
(4)整形修剪。
①剝芽:發芽時將主幹下部無用的芽剝掉。
②疏枝:保持一定的枝下高,剪去無用枝條,一般成材後的桂花枝下高在1.5米左右。
③短截:剪去徒長的頂部枝條,使桂花高度保持在3.5米左右,冠幅2.5至3米。
配置特點:
桂花的配置形式大體上可以分為自然式和規則式兩類。自然式配置以模仿自然、強調變化為主,具有活潑幽雅的自然情調,有孤植、叢植、群植等方法。規則式配置多以某一軸線為主,呈對稱或成行排列,以強調整齊、對稱為主,給人以雄偉肅穆之感,有對植、列植等方法。
1、孤植。桂花樹型優美,可孤植成景。南京靈谷寺大草坪上孤植著一株桂花王,形如巨傘,在周圍成片的桂花林的映襯下,個性鮮明,具有「鶴立雞群」的效果;鎮江焦山景區桂花廣場中也有一株孤植桂花,廣場呈方形,廣場中央用卵石做成一個大圓,圓的中心取桂花花開四瓣的特徵,以十字形花瓣狀砌成花壇,花壇中心栽培一株姿態優美的桂花,俯視其景,方中有圓,圓中有花,不僅體現出「花開月圓,幸福圓滿」的寓意,而且點出了廣場主題。
4.列植自古以業桂花就有種植在甬道兩側的習慣。列植主要體現植物的整齊美、線條美,樹齡相近的桂花一般樹型近似,按直線或曲線以等距離栽植,很容易取得整齊一致的藝術效果。在園林中,桂花一般作為行道樹、林帶及水邊等綠化栽培或作為樹牆,綠籬栽培。南京靈谷寺道路的兩側就是以桂花與其他樹種配置作為行道樹栽培的,使道路兩側的植物景觀富有層次變化,十分獨特。焦山定慧寺圍牆外,分別以數株桂花列植,黃牆、碧瓦,綠樹色彩豐富,構圖優美。
病蟲害防治病害防治:
桂花褐斑病、桂花枯斑病、桂花炭疽病是桂花常見的葉部病害,這些病害可引起桂花早落葉,削弱植株生長勢,降低桂花產花量和觀賞價值。
桂花褐斑病
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黃斑點,逐漸擴展成近圓形病斑,直徑2至10mm,或因病斑擴展受葉脈限製成為不規則病斑。病斑黃褐色至灰褐色,病斑外圍有一黃色暈圈。褐斑病一般發生在4至10月份,老葉比嫩葉易感病。病原菌以菌絲在病落葉上越冬,次年春季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分生孢子由氣流和雨滴傳播。
桂花枯斑病
該病病原菌多從葉緣、葉尖端侵入,發生在葉片的葉緣和葉尖。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淡褐色小點,逐步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病斑,後擴大為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灰褐色大斑,邊緣為深褐色。枯斑病發生在7至11月份,在環境條件不好的棚室內全年可發生。病菌以分生孢子借風、水傳播侵染。高溫、高濕、通風不良的環境有利於發病。植株生長衰弱時及越冬後的老葉及植株下部的葉片發病較重。
桂花炭疽病
該病侵染桂花葉片。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斑點,逐漸擴大後形成圓形、半圓形或橢圓形病斑。病斑淺褐色至灰白色,邊緣有紅褐色環圈。在潮濕的條件下,病斑上出現淡桃紅色的黏孢子盤。炭疽病發生在4至6月份。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盤在病落葉中越冬,由風雨傳播。
防治措施
首先要減少侵染來源。秋季徹底清除病落葉。盆栽的桂花要及時摘除病葉。
其次加強栽培管理。選擇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基質栽植桂花;增施有機肥及鉀肥;栽植密度要適宜,以便通風透光,降低葉面濕度減少病害的發生。
科學使用葯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1:2:200倍的波爾多液,以後可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至1500倍液。重病區在苗木出圃時要用10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
蟲害防治:
家庭養殖桂花的主要蟲害是蟎,俗稱紅蜘蛛。一旦發現發病,應立即處置,可用蟎蟲清,蚜蟎殺,三唑錫進行葉面噴霧。要將葉片的正反面都均勻的噴到。每周一次,連續2-3次,即可治癒。
❹ 桂花盆栽的方法桂花盆栽怎麼種
1、選盆:桂花綠葉黃花,四季常青,宜選用較深的圓盆或方盆,盆口直徑與桂花枝葉的蓬徑要大致相當,則利於根系發育和生長。盆的質地以紫砂陶盆或釉陶盆為佳。色澤以紫色或赭色較好,可與花、葉色彩有鮮明對比,增加其觀賞效果。
2、用土:桂花喜肥,宜用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盆栽桂花的培養土,通常用田園土、堆廄肥和河沙各1比3配製而成,要注意消毒處理,才不致感染病蟲害。
3、栽培:桂花宜在早春或秋季栽種,上盆前在盆底墊上一層河沙或蛭石,以利通氣排水,上面再鋪上一層厚約2~3厘米的泥炭土或細泥,高達盆深的1比3。然後,將根部帶土球的桂花苗放進盆中,壅以培養土,用手指壓緊,填土至接近盆口,土面應比盆口低2~3厘米,以便於澆水和施肥。栽好後要澆透水,然後移至庇蔭處約10天,使其「服盆」,逐漸恢復生長。
4、澆水:桂花樹盆土要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一般春秋季每隔3~4天澆一次,夏季高溫每天澆一次,冬季每隔7~10天澆一次,夏季須在早晚澆水,冬季則在中午前後澆水,使水溫與土溫接近,不致驟冷驟熱,傷害根系。秋季澆水要適量,梅雨季節要防止盆土過濕或積水。
5、施肥:桂花樹盆景以觀花為主,應供給充分的肥料,抽梢時可施1~2次氮肥促進枝葉生長,花芽分化和開花前則以施磷肥為主,施肥前盆土要稍幹些,並宜先松一下土,以便肥料的吸收。施肥的第二天應澆一次水。如用堆肥或廄肥,一定要完全腐熟後才能使用。應用化肥過磷酸鈣,其濃度不能超過2%。
6、修剪:桂花樹的整形修剪,宜在秋後進行,剪去上部過強枝條,以均衡樹勢。過密的枝條要進行疏剪,並除去病弱枝條,使養分集中,以利開花。整形修剪配合水肥管理,可改善桂花盆景的健壯生長,保持優美的姿態。
7、換盆:桂花盆景每2~3年可翻盆換土一次。新盆宜大一些,以利桂花根部生長。結合翻盆,剪去一部分老根和枯根,用竹簽剔去一部分舊土,換上疏鬆肥沃的新培養土,並在盆底放置腐熟餅肥為基肥,填土一定要壓實,這樣可促進桂花花繁葉茂。
8、病害:桂花常見的病害有葉斑病、煤污病、藻斑病、根腐病、缺鐵病等,應針對病害情況予以防治。葉斑病、煤污病及藻斑病可噴射0.5波爾多液或5%多菌靈500~1000倍液防治。根腐病應注意保持土壤疏鬆透氣,不要積水,如因真菌引起根腐時,可用代森銨200~300倍液澆灌根部。
❺ 桂花怎麼盆栽
一、養殖條件
1、土壤:養殖桂花需要使用酸性的土壤,也就是ph值小於七的土壤。養殖過程中,土壤的酸鹼度會發生變化,為了避免養殖它的土變成鹼性土,每半月需要測試一次ph值,如果值數大於七,需要給土裡添加腐殖土或者是食醋,讓土壤重新變成適宜它生長的鹼性土質。
2、光照:它在幼年期比較脆弱,每日的光照量不能超過四個小時。等它長大以後,每日的光照量最少十個小時。
3、澆水:溫度高的時候需要隔天給它澆一次水,並且每日給枝葉噴灑水。溫度低的時候每兩天澆一次水。
4、施肥:幼年期需要使用肥效溫和的農家肥或者是幼苗專用肥,施肥頻率為一周一次;成株時期需要使用復合肥,使用復合肥的目的是為了全方位的給植株補充養分。
二、繁殖方法
植株的繁殖方法一般採用扦插法,在它處於生長期的時候,從植株上截取一段比較健碩的枝條插進土裡,放在涼爽的地方養殖,大概兩周就會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