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柏盆景造型
㈠ 注意事項 地柏怎麼養
地柏屬柏科、來檜屬自。常綠,匍伏地面,樹皮赤褐色。呈鱗片狀。葉成鱗狀,呈灰綠色。一般無直立主幹,枝葉茂密,層次分明,姿態雅緻,壽命較長,易於造型。
性喜陰濕,但能耐旱,耐瘠和耐寒,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高,在南、北方都能良好生長,是製作盆景的好樹種。
栽種和翻盆宜在早春,修剪應於秋後進行,宜用腐殖土和砂摻和使用。地柏造型時宜多蟠扎,少修剪。蟠扎可用金屬絲、也可用棕絲。大體輪廓蟠扎完成後,根據造型的需要,應對小枝進行剪短或從基部剪除。定型後應及時拆除蟠扎物,因蟠扎時間過長,金屬絲勒入枝條內過深,不但對植物生長不利,而且所留痕跡也不美觀。需要兩年多的時間痕跡才能消除。以顯示樹干優美的風姿。
地柏盆景的枝葉,多加工成雲朵狀和自然式。
繁殖一般採用扦插,春秋兩季均可,以春季為好,也可進行壓條繁殖。並且也要根據不同造型選用不同盆缽,懸崖式宜用紫砂簽筒盆,並把主根適當留長些,以承擔大部枝葉因伸出盆外下垂的拉力;曲乾式可用橢圓形紫砂盆或釉陶盆;斜乾式、卧乾式用長方形紫砂淺盆為好,
病害主要為銹病,蟲害主要為紅蜘蛛,須注意防治。
地柏由於枝條柔軟,最宜紮成懸崖式盆景。
㈡ 地盤香屬於什麼柏,具體學名叫什麼_
地盤香又叫地柏,常綠小灌木。樹皮赤褐色,呈鱗片狀剝落。枝茂密柔軟,匍地而生。葉全為刺葉,三葉交叉輪生,葉面有兩條氣孔線,葉背藍綠色,葉基下延生長。球果球形,帶藍色。內含種子2~3粒。
㈢ 地柏盆景怎麼修剪好看 怎麼修剪好看地柏盆景
1、將地柏栽植在花盆內,用園藝剪進行修剪(去除雜亂枝以避免過多消耗營養和水分),新移栽植物要注意遮光養護一周以上(根據生命力)。期間每日用噴壺噴灑葉面及枝幹2-3次,保證其水分不至乾枯死。
2、移栽一定時間(大約半月即可)在其回復生命活力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盤扎定性了。根據自己喜好的造型,用鐵絲(80CM以下小苗可用2毫米鐵絲,80公分-150公分的苗用3毫米鐵絲,再大的很難製作或者根據枝條情況自行選擇)從根部進行螺旋式盤扎。
3、根據需要的造型進行初步扭曲。簡單的彎曲,也可以用手拿住枝條上半部進行360度旋轉造成枝條扭轉(擰絲),這里要注意一點就是有些枝條柔韌度不夠,造型也不是一次能夠完成的,需要沒隔一段時間扭曲一次。這個時間因季節而異建議在生長期(5月-10月)隔開2月最好,因為有扭斷的傷口的地方會自己長好。
4、栽植成型後2年可以撤下鐵絲,初步造型完成。後續可以剝皮露干。修剪枝葉(這里要注意的是對於生長緩慢的植物來說,盡量少修剪多盤扎,對於生長快速的植物來說盡量多修剪少盤扎)。
㈣ 地柏的介紹
地柏是一種相對來說比較矮小的灌木類植物,它是我國從日本引進來的樹種,它可以長到70公分左右,它的枝幹貼著地面生長,有很多細小的枝條,廣泛生長在我國長江流域附近,在我國好多個省市都有種植。和絕大多數植物一樣,地柏也是一種喜光植物,我們盆栽種植地柏的時候一樣要注意光照條件,只有給地柏營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它才可以快速的生長。地柏對土壤沒有嚴格的要求,有很強的抗寒能力,可以在零下舒適度的寒冷環境下生長,不過生長的速度會大大減慢,地柏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可以在乾燥的土壤環境中長的很好,所以我們盡量不要給它澆水,土壤要是不幹燥的話就不要澆水。在地柏生長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做好防蟲害的工作,尤其是盆栽種植的話,更要在做好防護措施,以免紅蜘蛛、蚜蟲等害蟲對植物造成危害。
地柏
㈤ 如何製作懸崖式微型盆景
懸崖式的微盆景其實製作起來並不困難,甚至比許多其他造型盆景要簡單,這主要是由於在設計上是比較通用的一種設計方式,一般都是單主枝懸吊,並無其他設計難度,主要的難度還是集中在選材上,只要有了合適的材料,可以說製作懸崖式微盆景易如反掌,下面為您介紹一下方法。選材是難點,適合的選材才能製作成懸崖式盆景,對材料的種類其實不限制,幾乎所有樹種都可以製作,比如迎春,六月雪、五針松、黃楊、雀梅、羅漢松、地柏、榆樹等等,但主要的要求就是要有一根明顯的主枝,並且這顆主枝要有一定的長度,不一定非要長出盆外,只要夠長度是可以通過後期造型給延伸到盆外的,如果不夠長,那無論怎麼造型也不行,比較優秀的材料設計完成後效果如下圖:
其實這株盆景本身不一定是朝下生長的,主要還是通過了前期的造型工作達到的,主要工作步驟如下:第一,選材好材料後把植物頂部去掉,這樣做的目的是便於設計成懸崖式下彎,以免頂部枝條影響造型美觀;第二,在需要彎曲的對應面樹枝用工具均勻的劈開一些槽點,這些槽點幫助樹體更好的彎曲;第三,連續地對主幹進行彎曲,彎曲方向是槽點的對面,彎曲到合適的曲線後用鐵絲固定;第四修根上盆。其實從技術上考量並無很大難度,主要還是需要實際操作練手,具體方法的手繪簡圖如下圖所示:
㈥ 地柏盆景的造型要怎樣設計
地柏盆景的造型設計:地柏盆景常見的有大小懸崖式、臨水式、專卧乾式、曲乾式、斜乾式等各種不同屬形式以及各種鳥、獸等動物形態。對於生長2~3年的幼苗,枝幹柔軟,可先用金屬絲或棕絲進行蟠扎,等大體輪廓完成後,再剪除造型不需要的枝條。而枝幹形態較為理想的地柏老樹,則應保持樹木原有的形態,只對較細的枝條和新生枝進行蟠扎。為了增加盆景的滄桑感,還可將部分枝幹處理成「舍利干」或「神枝」,加工時應順其紋理進行,不可矯揉造作,失去自然情趣。樹冠既可加工成規整的雲片式,又可製作成瀟灑的自然式。夏季和早秋是地柏生長的旺季,此時樹液流動較快,修剪時會造成樹液外溢,對植株生長不利,因此造型修剪最好在冬末或早春進行。地柏的枝條蟠扎兩年後才能定型,不可過早地解除蟠扎物,否則會使枝條反彈,恢復原狀。但定型後要及早拆除金屬絲,以免因蟠扎時間過長,金屬絲勒入枝條表皮過深,不但對植物生長不利,而且還會留下疤痕,影響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