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艾盆景
⑴ 請大家說一下對某一歷史事件或人物個人觀點!
笑談姜維(很久以前的原創)
我想姜維這個名字大家都不陌生,一提到他,我們就會想到一個「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英雄形象!對於姜維我想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姜維前半生的唯一一件大事,就是投降蜀漢。許多人認為姜維投降的過程是:打敗趙雲被諸葛亮看中—諸葛亮用計引姜維出城—用反間計使姜維沒有歸路—姜維投降。但歷史上,姜維投降遠沒有那麼精彩。據《三國志》的記載:「建興六年,丞相諸葛亮軍向祁山,時天水太守適出案行,維及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等從行。太守聞蜀軍垂至,而諸縣響應,疑維等皆有異心,於是夜亡保上邽。維等覺太守去,追遲,至城門,城門已閉,不納。維等相率還冀,冀亦不入維。維等乃俱詣諸葛亮。」所以,可以看出姜維很「倒霉」,大家都誤會他,他沒辦法,只好降蜀,並不是諸葛亮使的壞!
而姜維降蜀之後,並沒有像小說中那樣被諸葛亮看重,甚至達哪先問姜維。在《三國志》中,找不到任何姜維在諸葛亮北伐時出謀劃策的文字。如果一些人用不寫不等於沒有的話反駁我,我也無言以對。但諸葛亮死後,姜維的確得到重用,《三國志》記載:「十二年,亮卒,維還成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統諸軍,進封平襄侯。」而後,也就開始了他漫長的北伐生涯。
提姜維的北伐,就不得不提姜維的用兵,姜維的用兵的卻比諸葛亮要高!我們先看看姜維的戰績,「1、十年……又出隴西、南安、金城界,與魏大將軍郭淮、夏侯霸等戰於洮西。2、十二年,假維節,復出西平,不克而還。3、十六年春,禕卒。夏,維率數萬人出石營,經董亭,圍南安,魏雍州刺史陳泰解圍至洛門,維糧盡退還。4、明年,加督中外軍事。復出隴西,守狄道長李簡舉城降。進圍襄武,與魏將徐質交鋒,斬首破敵,魏軍敗退。維乘勝多所降下,拔(河間)〔河關〕、狄道、臨洮三縣民還,5、後十八年,復與車騎將軍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於洮西,經眾死者數萬人。經退保狄道城,維圍之。魏徵西將軍陳泰進兵解圍,維卻住鍾題。6、十九年春,就遷維為大將軍。更整勒戎馬,與鎮西大將軍胡濟期會上邽,濟失誓不至,故維為魏大將鄧艾所破於段谷,星散流離,死者甚眾。7、二十年,魏徵東大將軍諸葛誕反於淮南,分關中兵東下。維欲乘虛向秦川,復率數萬人出駱谷,徑至沈嶺。時長城積谷甚多而守兵乃少,聞維方到,眾皆惶懼。魏大將軍司馬望拒之,鄧艾亦自隴右,皆軍於長城。維前住芒水,皆倚山為營。望、艾傍渭堅圍,維數下挑戰,望、艾不應。8、五年,維率眾出漢、侯和,為鄧艾所破,還住沓中。」以上是姜維八伐中原的一些文字記載,不難看出,對於姜維的用兵《三國志》中有較詳細的記載,而且姜維曾經打過勝仗(魏軍敗退。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於洮西,經眾死者數萬人。等),奪過地盤(奪狄道)。另外《三國志》中姜維對漢中的看法,也充分體現了他的軍事才華:「維建議,以為錯守諸圍,雖合周易「重門」之義,然適可御敵,不獲大利。不若使聞敵至,諸圍皆斂兵聚谷,退就漢、樂二城,使敵不得入平,且重關鎮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軍並進以伺其虛。敵攻關不克,野無散谷,千里縣糧,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後諸城並出,與游軍並力搏之,此殄敵之術也。於是令督漢中胡濟卻住漢壽,監軍王含守樂城,護軍蔣斌守漢城,又於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皆立圍守。」至於其中巧妙之處,知兵法者一眼即明,不作贅述。
但要說的是姜維雖是軍事高手,卻不是政治高手。姜維連年爭戰,可謂窮兵黷武,這對蜀漢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傷害。終於,魏國開始有動作了——鍾會、鄧艾兩路伐蜀。所以姜維連連失利,退守劍閣。劍閣這個地方易守難攻,鍾會攻打了許多次也沒有成功,准備退兵。這是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鄧士載偷渡陰平」!這個鄧艾用兵要高於姜維,鄧艾不止一次打敗姜維,姜維的一舉一動鄧艾都能料到。這次鄧艾就出了個絕招,陰平這個地方是沒有路的,鄧艾令士兵自己開路,沿著懸崖峭壁爬過劍閣,直入綿竹!諸葛亮的兒子諸葛蜒帶領大軍往綿竹抵抗,結果失敗。劉禪就開城投降,蜀漢滅亡。而那時侯信息不靈,姜維這邊得到的情報眾說紛紜,有說劉禪跑到東吳,有說死守成都,有說已經死了。姜維這邊搞不清怎麼回事,就帶著大軍回到廣漢、郪道一代看看怎麼回事,結果劉禪一看大家都回來了,那好,一起投降吧。但需要聲明的是:姜維早料到陰平要出事,上表要劉禪加兵駐守(維表後主:「聞鍾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但劉禪聽了巫婆的話,沒有加兵!另外,從上圖也可看出,魏國從各種不同的地方伐蜀,這在側面解釋了是否非要兵出祁山!人家能打進來,你就不能打過去?
而此時姜維可以選擇投向鄧艾或鍾會,為什麼不直接降鄧艾,反帶著大軍折回去投降鍾會呢?我看姜維是覺得鍾會有利用價值,鍾會這個人是有反心的,鄧艾雖然自高自大,但沒有反心!鄧艾充其量也就想當個易州王,而鍾會是想得天下的。所以《三國志》寫鄧艾是「鍾會、胡烈、師纂等皆白艾所作悖逆,變釁以結。」是別人認為他有異心,而鍾會則寫「自稱益州牧以叛。」可惜的是鍾會不得人心,最後被魏將殺死。
我看姜維一生中最大的失敗就是不得人心!不能容人!陳壽對姜維的評價是:「姜維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三國志》中曾記載:姜維在想出兵北伐時,張疑提出現在魏國強大,不能北伐,姜維乾脆不帶張疑一起北伐,結果大敗。而從那之後,張疑就沒有被重用。也正因為姜維不看重人際關系,所以在鍾會反叛時,姜維根本沒考慮手下是不是想反,結果是一場空夢。
由此,可以看出姜維是一個類似晁錯的人。一心為國,自己的確也做的很好。但不考慮別人的感受,不重視團體,不看重政治,難成大事!
廣才天龍
⑵ 盆栽香菊養護要點有哪些
香菊屬菊科、千年菊屬,又名白艾、玉芙蓉、芙蓉菊。為多年生常綠亞灌木,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廣泛栽培,尤以上海、江蘇為盛。常作盆栽或製作盆景,適於陽台、室內、庭院蒔養觀賞,葉片用手輕摸,香氣襲人,像是艾香,又似野菊香,使人清涼舒服,神清氣爽。
香菊株高60~120厘米,葉互生緊聚於枝頂,狹倒卵狀楔形,長2~3厘米,寬0.3~0.5厘米,先端卵圓形,葉基楔形,無鋸齒,葉被銀灰色短柔毛。頭狀花序近球形、金黃色,直徑4~5毫米,生於上部葉腋中,花期8~9月。香菊遠看似銀葉菊,但葉較細巧,香濃,是江蘇淮安市的特產花卉。
香菊原產我國中南及南部,性喜溫暖濕潤,生長適溫15~25℃,耐熱,在35℃高溫下生長良好。較耐寒,越冬溫度0℃左右,長江中下游地區宜在冷室內越冬,霜降後進房,清明至穀雨出房。香菊喜光,春、秋、冬在全日照下生長,每日光照不少於6小時,香菊是短日照植物,夏季烈日酷暑稍加遮陰。宜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長,對土壤酸鹼度要求不嚴,在pH6~7.5時生長良好。喜濕忌澇,雨季要防澇排漬,防止積水爛根死亡。香菊喜肥,生長期要薄肥勤施。
4月上旬開始發芽,5月上旬至6月中旬為新梢迅速生長期,夏季高溫生長受抑制,秋季進入二次生長,但生長量沒有春季大。枝條萌發力強,耐修剪,枝條柔軟,易整形。
(1)上盆:香菊一般用2~3年生初步成形的扦插苗栽植,宜在3~4月購買。如要繁殖小苗,可購種子春播。上盆可用紫砂方盆、六角盆或長方形盆。盆土用園土、廄肥、沙按6∶1∶3配製而成,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上盆。盆底孔填上綠紗。香菊怕積水,盆底宜放一層粗炭渣或碎瓦片作排水層,上放腐熟餅肥或蹄片作底肥,栽後澆透水,第二天再澆一次,使根系與土壤密接。
(2)整形修剪:盆栽香菊可整成自然圓頭形,雲片分層形,卧曲形,一般有3~4個主枝,分成3~4層,下層較大,上層較小,最下部的一個枝亦可以整成比較長的飄枝,懸垂盆面的下部。整形宜在生長緩慢期的3~4月及8~9月進行,香菊枝細、脆,整形時要細心,用力不能過猛。
香菊在生長期要十分重視剪枝摘心,及時疏除密生枝、徒長枝、交叉枝,5月上中旬,對當年生新梢長到8~10厘米時留2~4厘米短截,清理枝片之間,上下層之間多餘的枝條,然後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經10~20天嫩枝重新萌發,銀灰色的新葉,非常美麗。隨著新梢的生長,基部老葉會逐漸枯死,在發芽前、短剪後要及時抹去老葉。在7月中下旬,新梢如生長較旺時,可進行1~2次摘心。
(3)肥水管理:香菊喜濕喜肥,施肥要掌握先薄後濃,量小勤施及氮、磷、鉀合理配合的原則。在生長期每10~15天追施餅肥水一次,生長後期及花後結實期,追施磷鉀肥,還可葉面噴施0.2%尿素加0.1%磷酸二氫鉀。使用有機肥一定要腐熟,高溫天氣應停肥或施少量的無機肥。盆栽香菊每2年換盆一次,秋季或換盆時應施基肥,一般用腐熟的餅肥或廄肥,每盆20~100克。
香菊澆水比較嚴格,需掌握適時、及時、適量、干透澆透。根據長勢、氣溫、濕度適時澆水,春秋每天或隔天澆水一次,夏季早、晚澆水一次,冬季7~10天澆水一次。澆水要及時,不能出現萎蔫脫水現象。澆水量要考慮不同生長發育階段,不同氣候變化適量澆水,花期要保持土壤一定的濕度,利於結籽,避免大水澆灌。香菊最怕水澇,雨季前要檢查花盆排水孔,雨後及時倒去積水,千萬不能受漬爛根死亡。
(4)病蟲害防治:香菊抗病力強,病蟲害較少。常見的有葉片黑斑或褐斑病、白粉病、蚜蟲、紅蜘蛛、介殼蟲及食葉害蟲等,要及時檢查防治。葉斑病可用50%多菌靈或75%百菌清800~1000倍,白粉病可用三唑酮1000倍防治。香菊的蚜蟲較重,一旦發現要及時噴殺1000倍吡蟲啉。介殼蟲在幼蟲期的5~7月用40%速撲殺1000倍噴灑2~3次。紅蜘蛛用15%掃蟎凈乳油2000倍防治。
⑶ 芙蓉菊花語含義
芙蓉菊是一種性喜溫暖,溼潤氣候,喜愛充足陽光、不耐陰的植物,同時也不適合長期房子室內。下面我為你整理了,歡迎閱讀。
芙蓉菊的花語
纖細之美、貞操,純潔美艷。芙蓉花又名木芙蓉、木蓮、拒霜花等,常見的品種有白芙蓉、粉芙蓉、紅芙蓉、黃芙蓉和醉芙蓉。醉芙蓉又名三醉芙蓉,清晨開白花,中午花轉桃紅色,傍晚又變成深紅色,為稀有的名貴品種。
芙蓉菊的象徵意義
芙蓉花在我國象徵富貴吉祥,文人常以芙蓉為題材吟詩作畫,民間常刺綉芙蓉圖案作裝飾,並以芙蓉作禮品饋贈。芙蓉與牡丹放在一起,寓意「榮華富貴」;芙蓉如與桂花組合,寓意「夫貴妻榮」;芙蓉花與一隻鴛鴦鳥的圖案,寓意一路榮華;紅色芙蓉配文竹,寓意大吉大利。朋友的生日贈送綴有滿天星的粉紅芙蓉,寓意祝願快樂幸福,友誼純真。紅色芙蓉花雍容華貴,用以祝賀新婚之喜。
芙蓉菊的中葯屬性
別名:芙蓉菊通稱、老人花潮汕、芙蓉菊、玉芙蓉汕頭、芙蓉菊、玉芙蓉、細葉芙蓉、火芙蓉、千年艾南澳、玉芙蓉福州、白芙蓉泉州、白艾漳州、長泰、芙蓉花同安、玉芙蓉、細葉芙蓉、芙蓉菊廣西梧州。
性狀:本品為菊科芙蓉屬千年艾。本草生於山坡、路邊、海灘石隙、常有栽培。全年可採收。分布福建、廣西、廣東等省區。
性味:本品辛、苦、微溫。
功效:有祛風除溼、解毒消腫、止咳化痰的功用。
主治:胃痛、感冒、風溼關節痛、麻疹、百日咳、支氣管炎、淋濁、腹瀉、白帶、乳腺炎、癰疽疔毒、蜂螫傷等症。
芙蓉菊的形態特徵
半灌木,高10-40厘米,上部多分枝,密被灰色短柔毛。葉聚生
枝頂,狹匙形或狹倒披針形,長2-4厘米,寬5-4毫米,全緣或有時3-5裂,頂端鈍,基部漸狹,兩面密被灰色短柔毛,質地厚。
頭狀花序盤狀,直徑約7毫米,有長6-15毫米的細梗,生於枝端葉腋,排成有葉的總狀花序;總苞半球形;總苞片3層,外中層等長,橢圓形,鈍或急尖,葉質,內層較短小,矩圓形,幾無毛,具寬膜質邊緣。
邊花雌性,1列,花冠管狀,長1.5毫米,頂端2-3裂齒,具腺點;盤花兩性,花冠管狀,長1.5毫米,頂端5裂齒,外面密生腺點。
瘦果矩圓形,長約1.5毫米,基部收狹,具5-7棱,被腺點;冠狀冠毛長約0.5毫米,撕裂狀。花果期全年。
芙蓉菊的主要價值
葯用
嶺南民俗以芙蓉菊為辟邪吉祥植物。民間常用它作為療病的中草葯,治小兒驚風,解麻痘作癢有效。
根芙蓉菊根:辛、苦,微溫。祛風溼。用於風溼關節痛,胃脘冷痛。葉香菊:辛、苦,微溫。祛風溼,消腫毒。用於風寒感冒,小兒驚風,癰疽疔瘡。
觀賞
芙蓉菊株形緊湊,葉片銀白似雪,可作為觀葉植物盆栽觀賞或地栽用於綠化。又因其根干蒼勁古樸,枝葉緊湊,自然呈團簇狀,還常用於製作各種不同造型的樹樁盆景。
園林綠化
芙蓉菊其抗逆性、適應性很強,廣泛用於園林綠化;鹽鹼地改造等。
⑷ 盆栽香菊養護要點有哪些
香菊屬菊科、千年菊屬,又名白艾、玉芙蓉、芙蓉菊。為多年生常綠亞灌木,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廣泛栽培,尤以上海、江蘇為盛。常作盆栽或製作盆景,適於陽台、室內、庭院蒔養觀賞,葉片用手輕摸,香氣襲人,像是艾香,又似野菊香,使人清涼舒服,神清氣爽。
香菊株高60~120厘米,葉互生緊聚於枝頂,狹倒卵狀楔形,長2~3厘米,寬0.3~0.5厘米,先端卵圓形,葉基楔形,無鋸齒,葉被銀灰色短柔毛。頭狀花序近球形、金黃色,直徑4~5毫米,生於上部葉腋中,花期8~9月。香菊遠看似銀葉菊,但葉較細巧,香濃,是江蘇淮安市的特產花卉。
香菊原產我國中南及南部,性喜溫暖濕潤,生長適溫15~25℃,耐熱,在35℃高溫下生長良好。較耐寒,越冬溫度0℃左右,長江中下游地區宜在冷室內越冬,霜降後進房,清明至穀雨出房。香菊喜光,春、秋、冬在全日照下生長,每日光照不少於6小時,香菊是短日照植物,夏季烈日酷暑稍加遮陰。宜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長,對土壤酸鹼度要求不嚴,在pH6~7.5時生長良好。喜濕忌澇,雨季要防澇排漬,防止積水爛根死亡。香菊喜肥,生長期要薄肥勤施。
4月上旬開始發芽,5月上旬至6月中旬為新梢迅速生長期,夏季高溫生長受抑制,秋季進入二次生長,但生長量沒有春季大。枝條萌發力強,耐修剪,枝條柔軟,易整形。
(1)上盆 香菊一般用2~3年生初步成形的扦插苗栽植,宜在3~4月購買。如要繁殖小苗,可購種子春播。上盆可用紫砂方盆、六角盆或長方形盆。盆土用園土、廄肥、沙按6∶1∶3配製而成,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上盆。盆底孔填上綠紗。香菊怕積水,盆底宜放一層粗炭渣或碎瓦片作排水層,上放腐熟餅肥或蹄片作底肥,栽後澆透水,第二天再澆一次,使根系與土壤密接。
(2)整形修剪 盆栽香菊可整成自然圓頭形,雲片分層形,卧曲形,一般有3~4個主枝,分成3~4層,下層較大,上層較小,最下部的一個枝亦可以整成比較長的飄枝,懸垂盆面的下部。整形宜在生長緩慢期的3~4月及8~9月進行,香菊枝細、脆,整形時要細心,用力不能過猛。
香菊在生長期要十分重視剪枝摘心,及時疏除密生枝、徒長枝、交叉枝,5月上中旬,對當年生新梢長到8~10厘米時留2~4厘米短截,清理枝片之間,上下層之間多餘的枝條,然後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經10~20天嫩枝重新萌發,銀灰色的新葉,非常美麗。隨著新梢的生長,基部老葉會逐漸枯死,在發芽前、短剪後要及時抹去老葉。在7月中下旬,新梢如生長較旺時,可進行1~2次摘心。
(3)肥水管理 香菊喜濕喜肥,施肥要掌握先薄後濃,量小勤施及氮、磷、鉀合理配合的原則。在生長期每10~15天追施餅肥水一次,生長後期及花後結實期,追施磷鉀肥,還可葉面噴施0.2%尿素加0.1%磷酸二氫鉀。使用有機肥一定要腐熟,高溫天氣應停肥或施少量的無機肥。盆栽香菊每2年換盆一次,秋季或換盆時應施基肥,一般用腐熟的餅肥或廄肥,每盆20~100克。
香菊澆水比較嚴格,需掌握適時、及時、適量、干透澆透。根據長勢、氣溫、濕度適時澆水,春秋每天或隔天澆水一次,夏季早、晚澆水一次,冬季7~10天澆水一次。澆水要及時,不能出現萎蔫脫水現象。澆水量要考慮不同生長發育階段,不同氣候變化適量澆水,花期要保持土壤一定的濕度,利於結籽,避免大水澆灌。香菊最怕水澇,雨季前要檢查花盆排水孔,雨後及時倒去積水,千萬不能受漬爛根死亡。
(4)病蟲害防治 香菊抗病力強,病蟲害較少。常見的有葉片黑斑或褐斑病、白粉病、蚜蟲、紅蜘蛛、介殼蟲及食葉害蟲等,要及時檢查防治。葉斑病可用50%多菌靈或75%百菌清800~1000倍,白粉病可用三唑酮1000倍防治。香菊的蚜蟲較重,一旦發現要及時噴殺1000倍吡蟲啉。介殼蟲在幼蟲期的5~7月用40%速撲殺1000倍噴灑2~3次。紅蜘蛛用15%掃蟎凈乳油2000倍防治。
⑸ 端午出遊,你最想去哪裡
端午適合去哪裡旅遊:
重慶
三天的端午小長假來重慶完全夠了,而且現在的重慶還沒有開啟火爐模式,氣候比較涼爽,是絕佳的旅遊好時機,磁器口、解放碑、洪崖洞等等這些都是必打卡的景點,當然重慶的火鍋、小吃更是不容錯過的,三天的時間在重慶市區深度游完全夠了。
端午節出門旅遊選在一些小景點旅遊就行了,如果選擇哪種大景點的話可能時間上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