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大師小說
㈠ 日本盆景大師木村正彥製作盆景時關於生根劑的問題
ATB系列就挺好用的,具體的產品信息可查
㈡ 盆景為啥不能留三枝
「 三枝法」是盆景大師劉木申,發揚光大的。大概的意思是,以三點構成一不等邊三角形線輪廓,以三角形中的,結頂,飄枝,第二枝輔枝,構成一個到三角形的面。
是選出可以做為飄枝的第一枝:第一枝位飄枝,一般在樹樁的高度上2/3,下1/3的位置上,也就是整體高度,往上走的1比0.618黃金分割點位置上。飄枝確立。
選取第二枝輔枝:第二枝的位置在飄枝對立面。不能平行對生。大致角度在結頂枝與飄枝的中下1/3位置,角度以飄枝略有120度的角度。確定輔枝。
結頂枝,就是為了平衡樹勢穩定重心的位置枝條,一般以主幹為中心,截干時找到合適改為主幹過渡的枝條,調整位置,或者蓄養枝條,作為結頂枝。
以結頂枝為重心,兩邊不等的延伸,構成一個倒三角的輪廓。三枝確定以後,按照三叉九枝的方式。蓄養枝條。
㈢ 中國著名盆景大師有幾個
第一批盆景大師名單(10人)
萬覲堂 孔泰初
王壽山 朱子安
朱寶祥 李忠玉
陸學明 陳思甫
周瘦鵑 殷子敏
第二批盆景大師名單(2人)
賀淦蓀 潘仲連
第三批盆景大師名單(15人)
王選民 呂 堅
伍宜孫 蘇 倫
陸志偉 汪彝鼎
林鳳書 胡樂國
趙慶泉 胡榮慶
賀淦蓀 徐曉白
盛定武 梁悅美
潘仲連
㈣ 為什麼日本盆景在國內買的那麼好
雖然中國盆景愛好者越來越多,但是中國盆景的技術在傳承過程中出現斷層,如今日本技術遠遠超過我們,取長補短,為了滿足各大愛好者的需求,我們將會把日本最好的技術全部教給大家,中國不缺好素材,只缺好技術,
如何成為盆景大師之 你不得不了解的盆景知識(2)
前言:雖然中國盆景愛好者越來越多,但是中國盆景的技術在傳承過程中出現斷層,如今日本技術遠遠超過我們,取長補短,為了滿足各大愛好者的需求,我們將會把日本最好的技術全部教給大家,中國不缺好素材,只缺好技術,藝術無邊界,文化無國界。為了中國盆景更好的發展,我們將會系統的講述盆景技術,不久的將來各個都是盆景大師。--- 盆景藝幫
如何成為盆景大師 之
----你不得不了解的盆景知識
大師的養成?
金屬質感分割線
如何成為大師級別,我想每個對盆景的愛好者來說都是非常關心的,想成為大師級別,當然就必須養成大師的習慣及學習大師的鑒賞力,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最密不可分的,那就是努力和耐心。那麼如何把自己培養成大師呢,接下來就讓小編來跟您分享下吧。
了解植物的性質
首先了解植物的性質,雖說是盆景,但也是植物。首先,請注意健康的培育。因此,了解植物的性質是很重要的。植物喜歡乾燥,喜歡多濕,喜歡陽光,還是喜歡什麼其它性質的東西。還有花的生長,發芽的時期等,不同的植物也大不相同。想成為大師,了解植物的性質是最快的方法,除此之外還要不斷觀察植物是非常重要的。為了要了解樹形啊(植物)喜歡的環境等,不如格外關注一下山野的自然風景樹,符合各個植物的自然特性是絕對不會錯的。以自然為根本,才是我們學習的主要目的。
其次不要勉強的去做出效果來,要去考慮植物原本的樣子,去創作盆景,充分去理解植物的性質,助於植物生長的同時去造型,順其自然的生長出來的才是真正的盆景藝術。因為主角不是我們,是植物本身,所以不能焦急,不能強為的去改變。盆景藝術是創作的過程,要有耐心。
植物不會立刻表現出喜怒哀樂,要不斷的努力後,結果才會慢慢展現出來。不要一味的玩技巧,以植物的健康生長為主,每天持續不斷的管理,植物肯定會給你滿意的回復的^ ^。
要重視根部養護
根部的粗根和細根可以吸收大量的水分和氧分,粗根則是維持植物生長的任務,負責運輸和吸收水的關鍵通道。細根則負責氧分,生長的越多,養份也會隨之吸收的越多。因此首先,從根部的健康生長開始,根部的生長方式與地面部分的平衡請參考如下圖。(今後的課程會詳細講述)
誤區: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通常我們會覺得,肥料給的越多對植物越好,這樣想法的人居多,但實際上 多肥對盆景是有害無益的。
使用排水、通氣好的土
當它成為盆景時,由於每天的澆水會很累所以就種植在大的花盆裡,傾向於使用保濕良好的土壤,但是花盆的水分太多的話,盆里土的溫度就會降低,對植物生長會變得非常不好。為了培育健康的植物地溫高一點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盆要適中,盡量讓土一天干一次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還有就是,根部弱的植物,用大顆粒的土這個也是行業內的技巧哦!
植物的氧分來自於葉子
葉子除了用氣孔呼吸作用外,還有就是調節植物體內的溫度,和動物流汗同樣也有蒸發水份的作用。更加重要的是,根部吸收水分後會通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太陽光線而變成碳水化合物,可以這么說,葉子的職責是營養成份的製造加工廠。從這里可以看出葉子起到的重要性還是很大的。
葉子生長的多說明植物非常健康,但是葉子太多的話,也會導致有些地方水份不足,太陽照射不到,再加上沒有很好的通風,就更容易引發生病和害蟲的發生。避免過度擁擠需要定期修剪枝條、保障正常照射以及通風。
金屬質感分割線
藝幫說
多看好的作品也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在製作盆景的同時以及學習自然山野的重要性之前,多接觸好的作品也是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之一,而且非常有用。多看好的優秀的作品鑒賞能力自然會提高,有機會最好多參加一些展示會提高自己鑒賞能力。
此外,如果在家附近有手藝比較好的人的話,一定要去多學拜訪一下。但是呢,不要因為是手藝好的人,所以就一味的模仿他,這樣你是不會真正的在創作上有所提高的。從環境到管理模式,由於他有他自己的培養法,然後從中學習去嘗試研究他的培養法後,努力研究出適合自己的培養法。這樣你才能提高。不是任何一種方法都是千遍一律的。
還有一方面就是交友,自己一個人做著怎麼也很難提高!但與親近的朋友互相研究探討,才能成效提高,更不要忘記家人們的合作,不光是自己一個人獨自的興趣,自己欣賞,能夠與家人一起分享這種樂趣也是很重要的。真正好的藝術是會感染身邊人的。^ ^
㈤ 對完美的追求才是永恆真理:盆景界大師小林國雄對話
對完美的追求才是永恆真理:盆景界大師小林國雄對話
每當我在園中的茶室『無窮庵』中與文人樹相視而坐時,就能體味到人活於世的價值觀與永葆青春的生命尊嚴。
——小林國雄
在經過課程最初保科豐巳校長對於日本藝道的講解後,這日亞洲藝術品金融商學院有幸來到春花園盆景美術館參觀,親身感受到了日本盆景藝術與茶道、書道、日本畫、短詩之間的關系,並得到日本人間國寶小林國雄先生的熱情接待。學員們在清靜幽雅的景道美術館里,與小林先生請教了許多關於盆景方面的知識,小林先生也無私分享了他的人生經歷以及他對於盆景藝術的理念與熱情。
日本盆景大師小林國雄先生對文人樹情有獨鍾,創作過眾多優秀之作,並頻獲日本國風展國風獎、日本盆栽作風展內閣總理大臣獎等大獎。盆景的樹形各式各樣,但不知為何,小林先生對文人樹情有獨鍾。「文人樹」大致形成於日本江戶幕府末期,至明治中期達到鼎盛。文人樹要求盆景作傢具有較高的審美水平和深邃思想,以及較好的技藝和眼光。簡約是日本文化的特徵之一。短詩、俳句、能樂、日本畫等,都創造了「幽玄(幽靜玄妙,深奧而令人回味無窮)」的世界,在嚴格的線條舞動及空白和余韻之中讓人去想像眼睛看不到的事物。這樣的幽玄世界是日本的祖先們利用高超的感性建立起來的。
春花園剛剛結束2017年4月份四年一屆的世界盆栽大會,世界各國慕名前來的盆景愛好者數百位。門口插著世界各國的國旗,為向來自中國的朋友表示歡迎,今日春花園門口還特意插上了鮮艷的五星紅旗。一進園,就被眼前陳列著的一盆盆蓊鬱繁盛、氣韻生動的盆栽作品所震撼,干凈的石子路,喂養著靈動年長鯉魚的池塘,寧靜幽深的庭院,復刻古代茶道的茶室,令學員們紛紛情不自禁連連發出贊嘆之聲。
在兩小時里,小林先生為大家講述分享了他的人生哲理。他稱自己為一個:「一心只有盆栽、可以用『狂毒美』三個字來概括的神經病」。自從被盆景藝術打動的那天起,他便將自己的一生交給了對盆景的美的創作當中。小林先生認為,創作與賞玩盆景,並不應當僅僅沉醉於其外在的造型之美,而是要透過表面去感受其本質和精神。「個性,調和,品味,特徵,並且有得到愛的關懷」,是小林先生對完美盆栽的要求。而花盆,也是一件盆栽藝術里非常昂貴具有收藏價值的組成。貴重盆器對人的陪伴有時比盆栽本身更加悠久,一些器具的線條與材質更是彰顯著歲月的氣質。
當問到小林先生如何判斷自己盆栽作品的好壞,他回答道:「我每天做的事情就是不斷琢磨如何可以使一件盆栽作品更加完美,非常簡單,但卻是一個瘋狂的人才會做的事情,因為我每天無時無刻不在想著盆栽。」
在與小林國雄先生進行了一番激烈的問答之後,學員們都對小林先生肅然起敬,感動於他對藝術對自己人生追求的執著,震撼於盆景藝術在他此處得到如此深刻的解析與衍生。
最後,小林先生題字:「邂逅」二字,感遇於春花園,表達了人生能夠了解夢想並以此為生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