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綠豆溫度
『壹』 綠豆可以種出綠豆嗎
可以種出綠豆,綠豆本身就是種子。
利用風選、水選或機選,清除秕粒、小粒、雜質、草子,選擇干凈的大粒種子進行播種,保證苗齊、苗壯。
綠豆喜溫,適宜的出苗和生長溫度為攝氏15至18度,生育期間需要較高的溫度。在8至12度時開始發芽。在開花結莢期間需要溫度一般在18至20度最為適宜。
溫度過高,莖葉生長過旺,會影響開花結莢。綠豆在生育後期不耐霜凍,氣溫降至0℃以下,植株會凍死,種子的發芽率也低。
綠豆子葉大,頂土能力弱,整地要求精耕細耙,上虛下實,無坷拉,深淺一致,地平土碎。綠豆適應性特強,一般砂土、山坡薄地、黑土、黏土均可生長。
(1)盆栽綠豆溫度擴展閱讀
營養價值:
綠豆富含膳食纖維和功能性低聚糖。前者不僅可增大糞便體積、促進排便,而且還能被腸道微生物部分降解為低級脂肪酸,從而降低腸道pH,有利於酸性益生菌的生長,抑制鹼性有害菌的生長。
綠豆功能性低聚糖可作為腸道內益生菌的營養物質,促進腸道內雙歧桿菌等益生菌的生長繁殖,使其代謝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和抗菌素,從而抑制有害菌的生長,改善腸道菌叢。
綠豆中含有多酚類、黃酮類和生物鹼類抗菌成分,這些成分既可直接抗菌,還能通過提高機體免疫產生間接抗菌作用。綠豆中含有的生物鹼和豆固醇等成分可增強巨噬細胞的數量和吞噬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
『貳』 如何種植綠豆,要說得詳細一點
一、綠豆種子處理:
1.曬種:在播種前選擇晴天,將種子薄薄攤在席子上,曬1-2天,可增強種子活力,提高發芽勢。曬種時要勤翻動,使之曬勻。
2.選種:利用風、水、機械或人工挑選,清除秕粒、小粒和雜粒及雜物,選留干凈、粒大、飽滿的種子播種。
3.擦種:對硬實較多的種子,可採用機械摩擦處理,使新皮稍有破損,增加其吸水能力。
4.接種:拌種或浸種:在瘠薄地每畝用50-100克根瘤菌接種或0.3克鉬酸銨拌種,可增產10%-20%。在高產地塊用種子量3%的增產菌拌種,增產12%-26%,生產水平愈高效果愈明顯。另外,用1%磷酸二氫鉀拌種,也能增產10%。
二、綠豆播種適期:
綠豆生育期短,播種適期長,在許多地方既可春播亦可夏播。一般在地溫達16-20℃時即可播種。播期試驗表明,綠豆在太原春播以5月10日到25日。夏播6月10日至20日為好,不宜晚於6月底;晉中地區夏播綠豆,應盡量選擇生育期短的品種,在7月10日以前播種。
綠豆是喜溫作物,春播如播種過早,個體發育不良,生育期延長,產量降低。夏播綠豆以早播為好,幼苗生長健壯,開花結莢期處在高溫多雨階段,有利於花莢形成,莢多、粒多、粒重、產量高。
另外,早播綠豆苗期正處在雨季到來之前,利於田間管理,能及時間苗、中耕除草,實現苗齊、苗壯,無草荒、無板結、無病蟲為害。播種過晚,會使前期營養不良,錯過高溫期,生育後期花莢不能大量形成,粒重降低,且易遭受雨澇和低溫影響,造成減產。
三、綠豆播種技術:
綠豆的播種方法有條播、穴播和撒播,以條播為多。播量要根據品種特性、氣候條件和土壤肥力,因地制宜確定。一般下種量要保證在留苗數2倍以上。播量過大,幼苗擁擠,易形成弱苗;播量過小,會造成缺苗斷壟。
如土質好,墒足,蟲少,整地質量好,種小粒型品種,播量要少些;反之,可適當增加播量。鑒於綠豆子葉拱土能力較弱和植株有「稠不抗、稀不長」的群體生育習性,在黏重土壤要適當加大播量。一般條播為每畝1.5-2公斤,撒播為4公斤,間作套種的用種量根據種植情況而定。
播深對出苗率影響很大,要根據土壤狀況、水分和種子大小及播期等因素而定。在黏土和濕墒地,播深要淺,以3-4厘米為宜;土壤疏鬆、墒差地,播深以4-5厘米為宜。6-7月份雨水多、氣溫高,應淺些;春天土壤水分蒸發快,氣溫較低,可稍深些。
(2)盆栽綠豆溫度擴展閱讀:
綠豆性狀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厘米。莖被褐色長硬毛。羽狀復葉具3小葉;托葉盾狀著生,卵形,長0.8-1.2厘米,具緣毛;小托葉顯著,披針形;小葉卵形,長5-16厘米,寬3-12厘米,側生的多少偏斜,全緣,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或渾圓,兩面多少被疏長毛,基部三脈明顯;葉柄長5-21厘米;葉軸長1.5-4厘米;小葉柄長3-6毫米。
總狀花序腋生,有花4至數朵,最多可達25朵;總花梗長2.5-9.5厘米;花梗長2-3毫米;小苞片線狀披針形或長圓形,長4-7毫米,有線條,近宿存;萼管無毛,長3-4毫米,裂片狹三角形,長1.5-4毫米,具緣毛,上方的一對合生成一先端2裂的裂片;旗瓣近方形,長1.2厘米,寬1.6厘米,外面黃綠色,裡面有時粉紅,頂端微凹,內彎,無毛;翼瓣卵形,黃色;龍骨瓣鐮刀狀,綠色而染粉紅,右側有顯著的囊。
莢果線狀圓柱形,平展,長4-9厘米,寬5-6毫米,被淡褐色、散生的長硬毛,種子間多少收縮;種子8-14顆,淡綠色或黃褐色,短圓柱形,長2.5-4毫米,寬2.5-3毫米,種臍白色而不凹陷。花期初夏,果期6-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