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橄欖盆栽
⑴ 如何種橄欖 4種方法來種橄欖
目錄方法1:選擇種植區1、首先要判斷你生活的地方的氣候是不是適宜種橄欖。2、種植區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統。3、不要選擇非常肥沃的土地。4、注意土壤的酸鹼度。方法2:選定栽培品種1、首先要決定你要種榨油用的橄欖還是食用的橄欖,或者你既想榨油又想食用。2、其次要了解你所選的品種是否是自花授粉。方法3:種植橄欖1、在花盆裡種橄欖。2、如果你決定種在地里,那麼在每個種植點上都要澆上70-85升氮肥或腐熟的動物糞便。3、撒石灰,調高土壤pH值。4、在每排植株旁邊3米寬的區域內松一鬆土,鬆土的深度至少為0.6米。5、將盆栽橄欖移植到室外陽光充足處,注意地面高度要與花盆擺放高度相仿。6、澆水,蓋上稻草。方法4:培養至成熟期1、少澆水。2、學習正確的修枝方法。3、了解結果的條件。4、當心蟲害及疾病。5、你要知道,橄欖種下後好等好幾年才會結果。6、掐准收獲時間。橄欖是常見的經濟作物,也常有人在自家花園里種植橄欖。雖然像許多其他植物一樣,橄欖樹的壽命長達千年,但是要種植橄欖樹,還是需要為其創造一定條件的。怎樣將橄欖從幼苗培育到成株呢?怎樣像有經驗的農民一樣運用各種技巧讓橄欖樹結出美味的果實呢?本文將為你一一揭曉。
方法1:選擇種植區
1、首先要判斷你生活的地方的氣候是不是適宜種橄欖。一般來說,農作物都適宜在這樣的氣候中生長:冬季溫暖,夏季暑熱、乾燥、時間長。適宜種植橄欖的地區包括歐洲地中海地帶、加州沿海河谷地帶等。而熱帶地區則很難種植橄欖。如果不採取保護措施的話,橄欖很難熬過霜凍。氣溫低於零下5攝氏度時,橄欖樹的小樹枝就會開始受到損害,零下9度以下,大點的樹枝甚至整棵樹都會受害。而且,受過霜凍的橄欖樹即使僥倖存活下來,結出果實及其榨出的油也會在口味上大打折扣。
不過,橄欖樹生長過程中也需要氣溫較低的日子。橄欖樹開花時,氣溫必須在7度以下,不過這個溫度也不是絕對的,而要視橄欖樹的品種而定。這就是為什麼在熱帶種植橄欖難度極大。
確保開花期氣候溫和乾燥。橄欖開花期(4月至6月)的最佳氣候應該是乾燥溫和的,不宜過熱。橄欖是風媒授粉植物,因此過於濕潤的天氣會妨礙橄欖樹結果。
2、種植區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統。排水不暢是橄欖樹最常見的死因之一。尋找合適的種植地時,一定要注意避免那些水流不暢的土地。橄欖不喜濕,而解決排水問題的一個妙方就是把橄欖種在比較平緩的斜坡上。
3、不要選擇非常肥沃的土地。特別肥沃的土壤對於橄欖樹來說反而有點過頭了,實際上,倒是比較肥沃的土壤里種出來的橄欖味道最好。最理想的種植條件包括:土壤細膩(如壤土)、排水通暢、根系通風。砂土等土質松軟的土壤也可以種橄欖。
如果土壤營養匱乏,可以每年在每英畝(1英畝約4平方米)土地上施18-45公斤氮肥。此外,還可以在橄欖旁邊種些肥田作物,如豆類;或者施點堆肥。
4、注意土壤的酸鹼度。土壤最好是略偏酸性或中性,pH值應當在5-8.5之間,許多農民都認為6.5是最佳值。
方法2:選定栽培品種
1、首先要決定你要種榨油用的橄欖還是食用的橄欖,或者你既想榨油又想食用。雖然所有品種的橄欖都能榨油,但是某些品種,如伊茲密爾橄欖(Izmir Sofralik),是專門用於榨油的橄欖;而有些品種,如米申橄欖(Mission),則主要用於食用。種食用的橄欖就要勤澆水,種榨油用的橄欖就要少澆水。
2、其次要了解你所選的品種是否是自花授粉。自花授粉的意思是,該橄欖植株不需要其他品種的植株給它授粉。而自花不育的植株則需要附近的植株為其授粉。阿爾貝基納橄欖(Arbequina)為自花授粉植物,這就意味著它不需要別的植株來為它授粉。阿爾貝基納橄欖結出的果實只有葡萄一般大,一串一串非常密集。該品種的橄欖榨出的油質量上乘,但不經久放。
阿爾伯莎娜橄欖(Arbosana)是自花不育植物。該橄欖需要和以下任意一種品種的橄欖放在一起種植才能結果:毛里尼奧橄欖(Maurino)、寇拉緹娜橄欖(Coratina)、配多靈橄欖(Pendolino)、法蘭朵橄欖(Frantoio)、雷奇諾橄欖(Leccino)及奧利瓦斯特拉橄欖(Olivastra)。
方法3:種植橄欖
1、在花盆裡種橄欖。植株比較矮小的品種比較適合種在花盆裡。如果你決定要種在花盆裡,那就要挑一個大點的花盆,至少60厘米深60厘米寬。確保排水通暢。記住,濕漉漉的土壤是橄欖的天敵。所選土壤可以是砂土,也可以是壤土,灌溉要適度。要等到土壤干到至少25厘米以下的位置的時候才能再澆水。
盆栽橄欖比種在地里的橄欖更需要呵護,所需的修枝次數也更多。盆栽橄欖需要經常修枝,許多農民都認同橄欖不能有太多枝椏,一般只要有三四個主要的枝椏就可以了。
2、如果你決定種在地里,那麼在每個種植點上都要澆上70-85升氮肥或腐熟的動物糞便。每塊施肥面積大約為22厘米*22厘米,面積過大則會有重復施肥的危險。
3、撒石灰,調高土壤pH值。如果土壤的pH值低於6.5,那麼你可以撒點石灰來增加土壤的鹼性。如果你想精確測量pH值,使土壤各處酸鹼相當,那麼就可以聯系當地農業部門或肥料商。
4、在每排植株旁邊3米寬的區域內松一鬆土,鬆土的深度至少為0.6米。鬆土有助於排水、通風,可以促進橄欖的生長。鬆土的過程同時還能將土壤中的肥料、石灰及其他微量礦物質混合均勻。肥料、石灰堆積在表面是不起作用的,所以最好還是松鬆土,將其翻到泥土下面。
松完土後,你就可以用平土機或回轉鋤將土壤整平,不過這一步也可以省略。
5、將盆栽橄欖移植到室外陽光充足處,注意地面高度要與花盆擺放高度相仿。移植最好在四五月份,因為這季節霜凍很少。挖一個和花盆開口差不多大的洞。
將橄欖植株從花盆中取出,檢查根部。剪掉纏繞在一起的細根,但是小心不要傷到球根。
將植株栽到洞里,用剛剛挖出來的土及周圍的泥土將坑填滿。
6、澆水,蓋上稻草。用稻草護根有以下好處:稻草能保持水分、維持土壤清涼狀態及防止雜草生長。稻草要買雨打過的紮成捆的那種,既便宜,護根效果又好。用於護根的除了稻草還包括:苜蓿、大豆、豌豆等的莖葉,這些植物含氮高,還富含許多橄欖所需的營養物質。
蓋稻草的時候,以植株根部為中心半徑10-15厘米以內不要覆蓋,要讓根系有足夠的空間透氣。
方法4:培養至成熟期
1、少澆水。在加州,一般每個月痛痛快快地澆一次水也就足夠了。根系長期浸泡在水中會對植物造成傷害,還會影響到果實的口味。記住,澆水量還跟你用於食用還是榨油用有關。如果是食用,就要多澆水,每周一次或每兩三周一次。如果是榨油用,就要少澆水,這樣榨出來的油味道就會比較濃。
2、學習正確的修枝方法。冬季末花期初是修枝的好時機。雖然不是所有品種的橄欖都需要修枝,但是科學的修枝能夠幫助植株平衡生長,結出美味的果實。修去多餘的枝椏及細根能夠控制橄欖樹的高度,以方便採摘果實,同時也能保證果實結得均勻。修枝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少即是多",不要為了修枝而修枝。
幼苗不需要像成苗那樣頻繁修枝。
修枝應該從上往下。
先修大枝,再修小枝。
修枝不僅僅是為了美觀,也是為了橄欖樹的健康生長。
今年能不剪的枝椏,就留到明年剪。
3、了解結果的條件。今年種下的橄欖樹要到明年才可能結果,橄欖果實只會結在前一年長起來的枝椏上,如果你修掉了太多的新枝,那麼橄欖樹可能就結不出果實了。
4、當心蟲害及疾病。像大多數植物一樣,橄欖樹也會遭受害蟲及疾病的侵襲,尤其是黑色介殼蟲及工脊硬介殼蟲。作為種植者,你既要噴農葯防止蟲害,又要注意適量使用農葯以保證橄欖的天然純正。黑色介殼蟲正如其名,體型小,外殼為黑色。黑色介殼蟲源於非洲,每次產卵能超過2000個。 Although b盡管黑色介殼蟲往往會侵犯已經病弱的橄欖樹,但是健康的橄欖樹也有感染的可能。一旦發現橄欖上黑色介殼蟲,一定要立即噴灑合適的殺蟲劑。
橄欖還可能得黃萎病,引起葉片脫落,枝幹萎縮。雖然有的品種的橄欖自身就有免疫能力,但目前還沒有能夠治療黃萎病這種真菌性疾病的辦法。一旦有枝幹出現萎縮的情況,一定要立即修剪掉,否則萎縮會擴散到其他部位。如果你發現有一塊地上的橄欖得了黃萎病,就不要再在那塊地上種橄欖了。
5、你要知道,橄欖種下後好等好幾年才會結果。水分充足的橄欖樹兩三年之內就會結果,而水澆得比較少的橄欖樹結果則要慢一點。雖然有些品種的橄欖只要照顧得當一般都會在兩三年內結果,但也有許多品種要等10年才結果,而這樣的品種如果灌溉得少甚至要等上20-30年。
6、掐准收獲時間。橄欖果實一開始是青的,成熟以後就變成了黑色。還是青色的時候就摘下來的橄欖口味偏辛偏澀,更像草葯的味道,而等顏色變深以後再摘下來的橄欖,口味就更溫和,口感更松軟。許多橄欖油都是用接近成熟的橄欖壓榨的,也就是顏色介於青色和黑色之間的橄欖。
小提示把橄欖種在斜坡上也是可以的,但是這樣的話可能就會給採摘及平時照看帶來一定的麻煩。
橄欖樹也可以種在室內的花盆裡。
要防止橄欖集中在同一個地方結果,就要在初夏橄欖樹開花的時候為其修枝。
橄欖樹可以長到15米高,樹蓋直徑可達9米。
警告成熟的橄欖很容易擠碎,因此採摘的時候要格外小心。
加州一帶的橄欖樹易受黃萎病的侵襲,要預防黃萎病,就要及時修剪乾枯的樹枝,避免把橄欖樹種在被黃萎病菌感染過的土壤里。
地中海一帶的橄欖容易受到地中海果蠅及橄欖實蠅的危害。
確保修枝工具的衛生,而且要盡量在雨季修枝。修枝工具上可能會攜帶橄欖節疤病菌,這種病菌可以通過修枝工具傳播給其他植株。
不要給榨油用的橄欖打生長素,否則榨出來的油會帶有一股化學葯劑的味道。
⑵ 橄欖怎麼種盆栽
橄欖是可以盆栽種植的,一般在種植時需要使用有機質含量較為豐富、排水性較好的土壤,並且在種植時最好使用透氣性較好的花盆,同時在栽種後需要為植株提供適當的水分和養分,幫助植株生長的更加旺盛,結出更多的果實。
橄欖如何盆栽種植
1、選擇土壤
橄欖盆栽種植時需要選擇合適的土壤。一般橄欖適合生長在微量元素含量較為豐富、土質較為疏鬆的土壤中,所以在種植橄欖時最好使用營養含量較為豐富、排水性較好的沙壤土或者腐殖土,並且在栽種前需要翻新土壤,提高土壤的透氣性。
2、挑選容器
橄欖盆栽種植時也需要選擇合適的容器。一般橄欖在生長的過程中其根部會長得很長,所以選擇的容器深度最好在三十厘米左右,而且橄欖一般生長速度較快,所以選擇的花盆口徑最好在二十厘米左右,為植株提供充足的生長空間。
3、處理植株
橄欖盆栽種植時還需要挑選合適的植株。一般可以選擇生長粗壯、未遭受病蟲害的橄欖植株進行栽種,並且在栽種前需要對植株進行適當的修剪,剪去植株生長不良或者無法正常生長的枝葉,幫助植株節省養分。
4、進行栽種
在栽種橄欖時需要向花盆中倒入三分之二的土壤,然後將挑選出來的橄欖植株栽種在花盆中,再向花盆中倒入剩下三分之一的土壤,使其掩埋植株根部即可。並且在栽種後需要為植株提供適當的水分,幫助植株適應栽種的環境。
⑶ 盆栽橄欖怎麼種 橄欖的盆栽養殖方法
橄欖核可以直接種植,橄欖核種子萌芽的力量是很大,能夠頂破堅硬的外殼。也可以經過處理後種植。
具體栽培方法如下:
一、育苗
採用實生繁殖和嫁接育苗。種子採用充分成熟的橄欖,堆積讓果肉腐爛後洗凈陰干,層積處理,經50-60天,來春播種,發芽率可達65-90%。用營養袋育苗,將種子播在裝有營養土的塑料薄膜袋內,待成苗後連袋帶土移栽。
當砧木高達80厘米、徑粗達1.5厘米以上時,採用芽片貼接、切接等方法進行嫁接,5月前後較適宜,最遲不超過6月。嫁接後切口處易流膠,影響癒合,可在砧木下部,用刀作橫斷面切痕數條,使樹液從砧木處流出,提高癒合率。
二、栽植
在清明節前後栽植為宜,株行距一般6-8×8-10米左右,每畝種8-14株。栽植時直接用套塑料袋培育的苗木,栽後恢復生長快,成活率高。大苗種植,起苗和栽植時注意減少損傷根系,栽後立支柱保護。
三、土壤管理
每年中耕除草2-3次,分別在3-4月間和采果前進行,並結合淺耕施肥。在幼樹期,套種豆科作物或其它經濟作物改善小氣候。每年在采果後和6月間果實迅速增長期進行施肥,有條件的還可以在抽梢前增施一次。肥料多用土雜肥、人糞尿、火燒土等農家肥,大樹每株施肥50-100公斤。冬季利用塘泥或疏鬆的山土進行培土一次,可加厚土層增加養分保護根部。
⑷ 橄欖樹怎麼養
果園復要建貯水池,果園及四制周要開排水溝。雨季要及時排水,遇高溫乾旱天氣要及時灌水。冬季適當控水。
幼齡樹在栽後第2年春梢萌發前,在離地面1m處截干,選留角度錯開分布均勻的3個芽培育主枝,其餘芽抹除,新梢長到40~50cm時可採取人工拉枝,以拉大分枝的角度。
結果樹在采果後進行修剪,將徒長枝和直立枝短截;剪除病弱枝、衰老枝、過密枝、內膛枝和重疊枝等,必要時還應在樹頂開天窗,以增大樹冠內部的通透性。
(4)青橄欖盆栽擴展閱讀:
凍害橄欖喜溫怕寒,防止橄欖寒凍的最有效辦法是選擇適宜種植地點。加強肥水管理,採用煙熏、覆蓋、塗白、稻草包干、抗凍靈、灌水、高接等措施有一定的防禦效果。
旱害預防方法主要有套種綠肥、鋪草覆蓋、中耕培土。有條件的地方應引水灌溉或機械噴灌。澇害洪水或連續降雨、暴雨易造成澇害,應建立果園的排水系統。忌低窪積水地種植。
對生長旺盛但結果少或不結果的橄欖樹可採用環割、斷根、化學調控等措施促花。
⑸ 盆栽橄欖樹哪種底肥好
在橄欖樹幼苗時期,需要每隔1至2個月施一次主要以氮為主的肥料,在修剪枝葉之前和之後要各施一次液態肥,在開花結果時要施一次含磷鉀的復合肥,在土壤中挖坑,將肥料放入其中,然後覆土即可
第一點,陽光:
對於生命頑強的橄欖樹來說,雖然不用太精心照料它也可以長得鬱郁蔥蔥,它既耐旱,也耐寒,能適應各種氣候與環境,但是陽光對於它來說,卻是必須的。特別是橄欖樹的幼苗,如果日照時間不足的話,有可能導致植株孱弱,因此對病蟲害的抵抗力也隨之降低。但是在夏季需要注意避免直射光照射,否則葉片將被灼傷,可以用半透明材質的窗簾遮擋一部分陽光的熱度,但同時還要保證能透進來一些供樹苗生長。
第二點,土壤:
橄欖樹喜歡透氣性好而且偏鹼性的土壤與養殖環境,所以務必不能使用偏酸性的腐葉土等成品土,如果買來的是這種土壤的話,可以自己動手往裡面摻入一些顆粒,再混合一些生石灰進去人工調節與干預酸鹼度。如果土壤條件不適合的話,橄欖樹的生長也會受到影響。
第三點,修剪:
橄欖樹的生長過程當中,需要進行修剪。如果是種在庭院與果園裡面的橄欖樹,這樣也可以保證結果率。做為觀常植物種在自家的花盆之中的話,也能讓營養不至於太過分散,影響整體發育。不過,修剪要在休眠期(大概1—2月進行),而在橄欖樹的生長期之內不宜進行修剪有可能影響它的正常生長。
第四點,換盆:
橄欖樹的生長速度是非常快的,要知道它在野外是可以為人們提供蔭庇的植物,長至參天沒有一點問題。所以如果是種在花盆之中當做盆栽的話,它的根須有可能用不了多久就長滿花盆,當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如果不及時為它更換更大一些的花盆,將會引起植株枯萎,所以1—2年就要為它換一次盆,而季節最好選在溫度比較穩定的春秋兩季來進行,而且可趁換盆之際修剪下枯萎與過長的根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