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東洋菊
① 東洋菊的種植方法
大麗花,別名大理花、天竺牡丹、東洋菊、大麗菊、地瓜花。原產於墨西哥,墨西哥人把它視為大方、富麗的象徵,因此將它尊為國花。
對光照條件的要求
大麗花喜半陰,陽光過強影響開花,光照時間一般10~12小時,培育幼苗時要避免陽光直射。
大麗花
對溫度條件的要求
大麗花喜歡涼爽的氣候,9月下旬開花最大、最艷、最盛,但不耐霜,霜後莖葉立刻枯萎。生長期內對溫度要求不嚴,8~35℃均能生長,15~25℃為宜。
對水分的要求
大麗花不耐乾旱,不耐澇,一般盆栽見土干則澆透水,做到見濕見干;多雨天可倒盆排水(地栽不必經常澆水)。
對土壤的要求
大麗花適宜栽培於土壤疏鬆、排水良好的肥沃沙質土壤中。
繁殖方法
分根和扦插繁殖是大麗花繁殖的主要方法,大麗花還可通過種子繁殖進行育種。
大麗花
分根(株)繁殖
春季3月~4月間,取出貯藏的塊根,將每一塊根及附著生於根頸上的芽一齊切割下來(切口處塗草木灰防腐),另行栽植。由於大麗花僅根頸部才有芽,所以分割的每個塊根上,必須有帶芽的根頸;無根頸或根頸上無芽點的塊根均不出芽,不能栽植。若根頸上發芽點不明顯或不易辨認時,可於早春提前催芽,在溫床內將根叢以較密的距離排好,然後壅土、澆水,給予一定的溫度,待出芽後再分,每個分株至少具有一個芽。分株繁殖簡便易行,成活率高,植株健壯,但繁殖系數不如扦插法高。
扦插繁殖
1、選地整地:選擇土地耕作層深、疏鬆肥沃、地勢平坦、排水良好的田塊,深翻前每畝施過磷酸鈣125公斤作基肥,另加50%地亞農0.5公斤,進行土壤消毒,土壤深翻15厘米左右,然後整理耙平,做高畦或平畦寬2米,溝深20厘米,開好內外「三溝」,以利排澇。
2、扦插方法:6至8月份,側芽長至15至20厘米,結合除側芽隨剪隨播。插穗需3芽,留上部2芽,第3芽剪至葉基部去葉片,插入土中深及第二芽,澆透水,立支架用50%的遮蔭網雙層遮蔭。晴天早、晚各澆水一次,連續澆水半個月,土壤濕度保持在90%,3周後生根,成活率很高,當年秋天即可開花。
3、扦插後管理:扦插成活後,結合中耕除草、花前、花後各追施一次復合肥飽和浸出液,每1個背式噴霧器(約12.5公斤)加入400毫升母液進行根外追肥。大麗花生根後就不宜深中耕,以免傷害塊根,並可防止發生草害。因植株多汁柔軟,須立支架、以免莖葉折斷,小花品種苗高15厘米時打頂,使植株矮壯多開花,花謝後及時摘掉,可延長花期。
種子繁殖
種子繁殖在大麗花培育過程中佔有絕大比重,適用於易結實的品種。一般秋季採收的種子在翌年2~3月間播種,白天15~20℃,夜間不低於12℃。種子繁殖出的實生苗生命力旺盛,生長發育健康,適應性強,短時間內可獲得大量植株,但開花結果慢。花期較晚,不能保持母本的優良特性,有退化現象。
1、播前准備
(1)播種容器
選擇選用長50厘米、寬20厘米、高5厘米的育苗盤,先用清水沖洗.然後用0.2%無氯硝基苯消毒。
(2)播種基質
選擇選細、勻、無石塊、無污染、富含養分、不帶病蟲害的土壤。以排水良好、鹽鹼輕的土壤為宜。選用的播種基質是園土和草炭。一般用園土、腐殖土及河沙配製而成,其比例為2:2:1,並用2%五氯硝基苯消毒或高溫消毒。
2、播種方法
(1)播種時間
播種前把消毒好的育苗盤用清水洗凈。待水滲後立即播種。溫床播種在3月中、下旬,花壇品種於4月下旬露地播種,種子均撒於土面上。大粒種子播後用濕潤細土覆蓋,厚度均為種子直徑的3倍。播後用竹竿撐蓋農用薄膜,留出縫隙以便通風,有利於提高土壤溫度,減少水分,保持土壤濕度,減少土壤板結,這樣可保持種子發芽時所需的溫、濕度。播後置於20~25℃處,播種後約經7天左右,種子即可萌動,要經常保持土壤濕度,當幼苗長到4~5厘米時分苗,澆透水,置於背陰處3~4天,然後移到強光下,注意適時澆水,保持土壤濕度。
(2)播後管理
根據土壤墒情澆水。保持土壤間干間濕當土壤表面稍乾燥時,用浸澆法保濕潤。種子發芽適宜溫度為19~21℃。播種後經常通風,有利於種子發芽。大麗花種子發芽需要適當遮蔭,出苗整齊後逐漸撤去薄膜,並把幼苗移到陽光充足處。每2-3天進行180°轉箱,有利於幼苗挺直生長。
② 盆栽菊花怎麼養殖方法
問題一:盆栽菊花如何養護 1、上盆
生根的菊苗可先栽於16-20;厘米口徑的泥盆中,底部墊瓦片3塊,以遮斷排水孔,但不堵塞排水,然後加一些培養土(培養土可用菜園土40%、和碧糠30%、腐熟雞棚肥30%配製,或者用園土70%和碧糠灰30%配製),將菊苗放在花盆中央,扶正苗子再加土壓緊,使土面與盆口保持2厘米距離,以便澆水,並防止日曬,3-5天之後即可移至向陽處。待苗長大時,視其生長的需要,再換之23-27厘米的泥盆中。換盆時若有腐熟的基肥,可作底肥墊在盆底,以補充培養土的營養,有利於植株生長。
2、澆水
澆水是一件經常而細致的工作,也是菊花生長好壞的關鍵。澆水以含礦物質少的河水、塘水、貯存的雨水為好。水溫要求與土壤的溫度接近,冬季要在中午水暖時澆,夏季要在早晨或傍晚是澆。澆水多少要根據天氣看土、看苗的情況而定:高溫乾旱季節,蒸發量大,每天澆水1-2次;低溫和陰雨天,應少澆或不澆。遇到大雨時應及時傾盆倒水,以免菊根受澇腐爛死亡。看苗即掌握菊花不同生長期的需水規律,新移栽及換盆菊苗第一次水必須澆足,幼苗期澆水量不宜過多,隨著菊苗長大,氣溫也逐漸增高,水量就要增多。摘心整形後蒸發量較小,澆水量也要減少,待發芽後再恢復正常。生長期後含蕾待放時,需水量較多,開花後水量應減少。看上即澆水前檢查表土是否發白,土發白才澆,忌連續對潮濕的盆土澆水,盆土長期過於潮濕會造成菊苗萎黃或死亡。澆水或雨後若有泥漿濺污葉片,應及時用清水沖洗干凈,否則容易落葉。
3、 施肥
施肥的數量與時間,視菊苗生長情況而定。若葉子瘦而發黃說明肥料不足;葉子厚而發黑說明肥料過多。菊花生長期以施氮為主,並堅持薄肥勤施的原則。苗期肥淡一些,量少一些,一般隔10-1 5天施一次15%-20%腐熟人糞尿。生長中期,需肥量增大.每隔3―4天施肥一次,但要考慮品種、個體間的差異,粗種多施,細種不施,葉色濃綠的少施,葉色黃綠的多施。菊花孕蕾期(在菊花停頭萌發後起花蕾前半個月),必須停止使用氮肥,而用1%的磷酸二氫鉀根外施肥,每星期一次,共3次。花蕾形成後,繼續使用較濃的氮肥(20%-30%腐熟人糞尿)直至開花。施肥時必須防止肥水濺污葉片,葉片殘留肥料應立即用清水洗凈。施肥的第二天一定要澆水(俗稱「還水」)。
4、摘心除芽
摘除主枝先端,能促發新枝多開花,並能控制植株高度和延長花期,例如通過最後一次摘心,小菊70天後能開花,大菊80天後能開花。摘心次數,一般大菊進行3次,小菊進行5次。大菊移植半個月(6月中旬末)植株高約20厘米時可進行第一次摘心。方法是:留基部3―4片葉(能萌發3―4個芽),將主於先端全部摘去,經過25天左右,葉腋芽又發側枝,此時側枝下留2片葉,其他全部摘去,再過25天(一般是「立秋」前4天或最遲到「立秋」後3天)停頭,方法同上。小菊摘心每次相隔18天左右,到8月下旬停頭。 菊花停頭後,又抽發新技、新芽,這些新芽要隨時除去,停頭半月後(8月下旬),把新枝及多餘的枝條剪除,僅按需要留5-7個分布排列均勻的技條。菊花花蕾很多,為達到預定的花朵數量和勻齊度,10月上旬至中旬,每枝上只留一個與全株一樣大小的花蕾,其他花蕾再次摘除,但不能一次摘完,否則損壞了無法補救。
5、立支柱
菊花長大後常易倒伏,應於7月下旬在菊干旁設立支柱。支柱數目可依花頭多少而增減,多用細竹竿作支柱材料。待開花時,將每株花按不同距離、角度縛牢,使其分布均勻,整齊美觀。
問題二:盆栽菊花怎麼養殖方法 菊花盆栽養殖技術:
盆土
宜選用肥沃的砂質土壤,先小盆後大盆,經2-3次換盆,7月可定盆;定盆可選用6份腐葉土、3份砂土和1份餅肥渣配製成混合土壤。澆透水後放陰涼處,待植株生長正常後移至向陽處。
澆水
春季菊苗幼小,澆水宜少;夏季菊苗長大,天氣炎熱,蒸發量大,澆水要充足,可在清晨澆一次,傍晚再補澆一次,並要用噴水壺向菊花枝葉及周圍地面噴水,以增加環境濕度;立秋前要適當控水、控肥,以防止植株竄高瘋長。立秋後開花前,要加大澆水量並開始施肥,肥水逐漸加濃;冬季花枝基本停止生長,植株水分消耗量明顯減少,蒸發量也小,須嚴格控制澆水。澆水最好用噴水壺緩緩噴灑,不可用猛水沖澆。澆水除要根據季節決定量和次數外,還要根據天氣變化而變化。陰雨天要少澆或不澆;氣溫高蒸發量大時要多澆,反之則要少澆。一般在給花澆水時,要見盆土變干時再澆,不幹不澆,澆則澆透。但不要使花盆汪水,否則會造成爛根、葉枯黃,引起植株死亡。
施肥
在菊花植株定植時,盆中要施足底肥。以後可隔10天施一次氮肥。立秋後自菊花孕蕾到現蕾時,可每周施一次稍濃一些的肥水;含苞待放時,再施一次濃肥水後,即暫停施肥。如果此時能給菊花施一次過磷酸鈣或0.1%磷酸二氫鉀溶液,則花可開得更鮮艷一些。
摘心與疏蕾
當菊花植株長至10多厘米高時,即開始摘心。摘心時只留植株基部4-5片葉,上部葉片全部摘除。待長出5―6片新葉時,再將心摘去,使植株保留4-7個主枝,以後長出的枝、芽要及時摘除。摘心能使植株發生分枝,有效控制植株高度和株型。最後一次摘心時,要對菊花植株進行定型修剪,去掉過多枝、過旺及過弱枝,保留3―5個枝即可。9月現蕾時,要摘去植株下端的花蕾,每個分枝上只留頂端一個花蕾。
問題三:盆栽菊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菊花的種類有哪些 盆栽菊花的養殖方法
1、菊花喜肥,若施肥不當易引起徒長,施肥過多,則株高葉稀。因此基肥應以磷、鉀肥為主。施追肥不可過早,如果葉片小而薄、葉色泛黃,可多次噴施0.1。尿素水至轉綠時為止。如出現缺磷、鉀肥等症狀,應噴施0.2,磷酸二氫鉀溶液。立秋後至開花前,肥水宜充足其濃度要逐漸增加,並應注意增施磷鉀肥Э墒夠ㄉ正、花期長。
2、要讓菊花長得矮壯、節密、葉肥、不赤腳,控水是唯一的有效措施。盆菊澆水要適時適量,即使是生長旺盛期,每天的澆水量也只需保持到白天中午蒸發所需的水量。即每天早、晚給葉片噴一次葉面水。
3、 菊花的整個生長過程中,一般需要換盆2―3次。幼苗期移栽在直徑約12厘米的小盆養護,壯苗期換入直徑約15厘米的盆內培養,花蕾分化前再換入直徑約20厘米左右的盆中培養,這時應適時加施肥料,只有這樣,花盆逐漸增大,盆土逐漸增多,才有利於供給各個生長發育階段所需的適量水肥。切忌大盆養小苗或小盆養大苗。若發現枝葉過盛,可去掉部分宿土或須根。
4、 及時摘心可促發側枝,有效地壓低株高。盆栽的摘心時間和次數,因不同選形藝術而異,一般留4―7朵,菊苗定植後留4―5片葉摘心,等其側枝長出4―5片葉時,每個側枝再留2―3片葉進行第二次摘心。
5、 菊花壯苗期,萌發出許多腋芽,需及時用手指捏掉,否則消耗大量養分,且能發出許多小側枝,使植株顯得雜亂無章。孕蕾期,在頂蕾下的小枝上有時出現旁蕾,除因需要保留的以外,也應及早去掉旁蕾。促進頂蕾肥大。
盆栽菊花的養殖注意事項
菊花易遭受蚜蟲、紅蜘蛛、粉虱、天牛、卷葉蛾、刺蛾、尺蠖、蠐螬等及褐斑病、黑斑病、白粉病、根腐病、葉枯病、銹病等病蟲害危害應及時防治。
菊花的種類
墨牡丹:通常為紅色,有著牡丹般的大氣,說是墨,其實是顏色深的意思。
白牡丹:純白無暇,像美麗的仙子
玉翎管;名貴菊花中的一種,葉千細綿長,菊心通常可見淡黃色點染
瑤台玉鳳:屬於珍稀菊花。白色的花瓣圍繞黃色的花心層層相繞,有一種雍容的美感,像瑤台仙子。
雪海:一片純白,花瓣收攏起來像雪花。
羞女:花心和花瓣的尾部都向內微卷,像含羞草收攏時的模樣,有一種女性的羞赧。
仙靈芝:是我很喜歡的一種菊花,一般是看不到的。花瓣的尾部橙黃色,稍微彎曲,花瓣千細,很美麗。
天鵝舞:菊花的花瓣分成外延與內里,一個向內,一個向外,有天鵝跳舞的感覺。
墨菊:菊花顏色偏深,紅紫色,宛如一團墨色,只是此墨非彼墨。
綠水秋波:像名字一樣輕靈有美感。花瓣的厚度似乎從內而外逐次減輕
問題四:木菊花盆栽的養殖方法 木菊花是較耐寒的宿根花卉,性喜涼爽的氣候和充足的陽光,在10-25℃的氣溫條件下生長發育最好,木菊花又是短日照植物,短日照和低溫是菊花發育的重要條件。當日照減少到13.5小時,最低溫度降到15℃,晝夜溫差為 10cC時花芽才開始分化; 當日照為 12.5小時,最低溫度降到10℃左右時,花蕾則開始形成。菊花耐乾旱怕積水,喜肥沃且富含腐殖質的土壤,對土壤的酸鹼性沒有嚴格的要求。
盆土配嗣
秋末冬初收集各種樹葉(最好是闊葉樹葉),與沙土及人畜糞各1/3分層堆積於80厘米深的坑內至坑口,如果是干糞要加適量的水。翌年4―5月將其取出堆漚,隔20―30天翻搗1次,共翻2」3次,直到樹葉全部腐爛。
萄苗栽植
培養獨木菊的方法有翻芽法、扦插法等。翻芽法培養的菊花雖然花大、色艷、花瓣肥厚且花期長,但高度都在60厘米以上,有的達1米左右,下部葉片易脫落,影響觀賞。如果推遲翻芽期,晚上盆、晚管理,而後期猛控高度、注意保葉,則可達到矮化的目的。 冬前將盆中的腳芽取出栽好,使其安全越冬。
謇夏管理
5月上中旬將存栽的菊苗從盆中取出,分株栽在有一定肥力的培養土的花盆或大田裡,栽後澆足水並注意鋤草鬆土。6月中下旬摘心打頭,按照先晚花期和矮棵品種,後中花期品種,早花期和高棵品種最後摘心的順序,20天內全部完成摘心。打頂時從上到下保留十幾片全葉,而下部的葉全摘掉,以後隨時抹掉腋葉,促其從根部生出腳芽。
上盆定植
8月10-25日,當 腳芽長10厘米時將菊株移栽在二缸 盆中(比一般栽法推遲1個月)。也是 晚花期矮棵品種先栽,早花期和高棵 品種最後栽。只選留1個長勢壯、遠
離老株和節間正常的腳芽,其餘的全 部剪掉。將腳芽栽正,老莖則任其自 然側歪(如果想培養3朵花的平頭品 菊可選栽3個腳芽)。若培養土較濕 可不澆水,放半陰處。每天向葉面噴水3―4次,保持菊株水分。1周後轉 入正常管理。栽時填6成培養土,不 可多填。
秋季管理
上盆的菊株9月初 將老株剪掉。3天後填二成培養土(「球形」肥厚品種填加重肥培養土, 「正午形」的仍填加普通培養土)。當 菊株現蕾後球形肥厚品種再填一成 重肥培養土,其他的品種仍填普通培 養土。當菊株高20厘米時開始加施 葉面肥,每3天噴1次尿素2000倍 液。現蕾後則交替噴施尿素2000倍 液和磷酸二氫鉀2000倍液,直到現色。
剝蕾
當菊花現蕾後,花蕾長 到黃豆粒大小時將側蕾和腋蕾隨時 去掉。但要保留1個離頂蕾最近的腋 蕾作為備用蕾,防止因元蕾受損而無 花,快放色時方可去掉備用蕾。
控制高度
觀賞菊花的高度應 為30―50厘米,要用葯物對其高度進行控制。每10~15天向葉面及生長點噴施Bg和多效唑800倍液。現蕾後用上述葯劑600倍液澆根。
問題五:如何養菊花(盆栽) 中國菊花協會張會長提醒說,相對於其他花,菊花的種植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冬天溫度高會導致蚜蟲過多,所以應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合適室溫。但也不能因此就將其置於陰涼處,菊花同樣需要充足陽光。也不要因為菊花生在寒日,就天天上肥大補「熱量」。澆花時,在水中倒一些低濃度肥料即可。花朵透出顏色的時候就應停止施肥,直到來年立秋。
菊花屬草本植物,原產於我國,栽培歷史久遠,種類很多,但顏色大致可以分為黃,百,粉三種,經常開於百花之後,嚴冬之前,是一種喜寒的草本花.
菊花高潔的精神,獨特的生活環境,使歷代文人墨客為之繫心動容,留下了不少的佳作名篇.例如,晉代詩人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充分寄予著詩人的品格與情操成為千古佳句.所以菊花不僅可以美化環境,還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另外,菊花的葯用,食用價值也很高,有除風祛邪,益肝補陰,清熱解毒,理肺明目之功效.
既然菊花有百利而無一害,深受人們的喜愛,那麼怎樣養好菊花呢?
現在,我就介紹怎樣養好菊花的方法.(只限於家居盆栽)
大致可分為以下幾條:
1.因為菊花是草本植物,其性子又喜寒,所以買花秧最好選在春夏時期.
2.花秧買好後,應在花土裡埋好底肥,使花秧長得壯實有力.並且每隔一天澆一次水,保證花秧能夠得到充足的水份.
3.花秧長大後,應該把花秧移栽到大一點的盆中,使其有更好的生長.
4.等花秧完全長成後,應該把花秧一棵一棵的分別栽培.菊花不生種子,只是靠地下的根系繁殖新苗.
5.如果開花後,發現花朵上,花葉上出現小蟲子,千萬不要用殺蟲劑去噴,那樣會損害花株.要用煙灰水噴灑,雖然效率慢,但可以保證花株的安全.
繁殖與栽培
1.繁殖 菊花用扦插、分株、嫁接及組織培養等方法繁殖。
(1)扦插可分為芽插、嫩枝插、葉芽插。芽插,在秋冬切取植株腳芽扦插。選芽的標準是距植株較遠,芽頭豐滿。除去下部葉片,按株距3-4厘米,行距4-5厘米,插於溫室或大棚內的花盆或插床中,保持7-8℃室溫,春暖後栽於室外。嫩枝插,此法應用最廣,多於4-5月扦插,截取嫩枝8-10厘米作為插穗,在18-21℃的溫度下,3周左右生根,約4周即可定植。露地插床,介質以素沙為好,床上應遮蔭。全光照噴霧插床無需遮蔭。葉芽插,從枝條上剪取一張帶腋芽的葉片扦插,此法僅用於繁殖珍稀品種。
(2)分株 一般在清明前後,把植株掘出,依根的自然形態帶根分開,另植盆中。
(3)嫁接 為使菊花生長強健,用以做成「十祥錦」或大立菊,可用黃蒿或青蒿作砧木進行嫁接。秋末蒿種,冬季在溫室播種,或3月間在溫床育苗,4月下旬苗高3―4厘米時移於盆中或定植田間,5―6月間在晴天進行劈接。
(4)組織培養用組織培養技術繁殖菊花,有繁殖迅速、成苗量大、脫毒及保持品種特性等優點。基本培養基為MS,附加適量植物激素,pH5.8。用菊花莖尖、嫩莖或花蕾為外植體,切成0.5厘米的小段接種。培養室溫度為25℃+1℃。每日照光8小時,光強3000―4000勒克斯。經1―2個月培養,可誘導成苗。
2.栽培
(1)盆栽菊的栽培管理 盆栽菊花大致可歸納為三種方式。
一段根系栽培法 長江、珠江流域及西南地區多用此法。即5月扦插。6月上盆,8月上旬停止摘心,9月加強肥水管理,促其生長,10-11月開花。各地盆栽菊的方法不同,主要有以下五種:扦插後即上盆,此法優點為根部損傷少,花色正,花期長,但較費工;瓦筒地植上盆,扦插苗植於三片瓦圍成的瓦筒中栽培,待花蕾上色時挖起上盆。此法較前者省工,但挖苗時易傷根,花期與花的品質不如前者;地植套盆法,扦......>>
問題六:菊花盆景單株怎麼栽培 單株菊花是九月菊的專業養護的一種藝菊,叫獨本菊。
獨本菊是在菊花將要出現花蕾的時候,採用帶蕾扦插的方法,培養出來的。選取生長良好的健壯枝條,剪取插穗,留5――6片葉片,扦插到培養土內,不陰不陽擺放,保持空氣濕度在85% 以上,很快,菊花發根生長,此時可以移植到肥沃的土壤栽植,也可以不移植。還有一種方法,找一個帶底口的花盆,固定到菊花上方,菊花適當扣水,在葉片疲軟時,將花頭連同葉片一起捲起,從小孔穿過, 然後填一些土3厘米,以後隨著菊花長高慢慢填土,澆水,促使高處生根。這種高壓法可以培養很矮的的獨本菊,快開花時從盆子底部剪下,正常管理就可以。
1、使用扦插苗不要使用分櫱苗;
2、上盆開始用土很少,盆高的1/5--2/5即可,這樣為了之後的獨本菊的矮化;
3、七月之前多控水、少施肥,讓它多生根,逐漸增加盆土;
4、進入七月下旬加大澆水、施肥,促進菊花生長,但還要進行矮化,可使用B9矮化處理,也要注意使用吡蟲啉、多菌靈防止病蟲害發生;
5、大約八月上旬適當控水,促進花芽分化,隨後繼續加強養護;
6、好好呵護,十月中下旬開始吐蕾綻放。
問題七:冬天怎麼保養盆栽菊花 盆栽菊花越冬養護:一是留根,二是存芽,三是盛開。留根越冬的,花後剪
去老本,清理土面,澆一次透水,放在有陽光的冷室,以0℃左
右為宜。盆土保持微潮,不可久濕。來春3月中旬,移到室外避
風向陽處養護一段時間,可分株繁殖,也可原盆或地栽養枝,准
備扦插繁殖。
存芽越冬的,秋末冬初選發自根莖的出土高2厘米的第一代
新芽扦插,連土中2厘米部分一起挖出。用培養土和面沙土各半
摻勻裝頭號筒盆,每盆插5~7枝。插土深度以原出土位置為准。
而後放在有陽光的室內,室溫保持3℃左右,盆土微潮,忌高
溫,防風干。來春3月中旬移至室外,先放避風向陽處鍛煉1周
後,即可分盆或下地栽植。有條件的可於入冬時,在避風向
陽處,開辟陽畦(冷床),把老根連盆或脫盆帶土保存。盆插
的也可放入陽畦越冬,冬季用薄膜覆罩防寒,溫度保持0℃
左右,土壤微潮即可。天氣回暖時注意通風。4月即可移出陽畦
栽植。 冬季盛開的,要選晚花品種,農歷8月份扦插成活後,一般要進行3次摘心。定植後,主莖留下兩節開始第一次摘心,以後約每隔13天在每個側枝留下兩節摘頂一次。第三次摘心在離春節68天左右,這次摘心不宜過早或太遲,以免錯過春節開花。為減少養分消耗,當植株剛現蕾時,應把腋芽全部抹除。並噴施促使花蕾強壯、花瓣肥大、花色艷麗、花香濃郁、花期延長。
問題八:盆栽美人菊怎麼養殖 盆栽菊花的栽培養殖方法
普通盆栽菊花園地生產栽培或家庭觀賞栽培,一般管理應選擇適生健壯、抗
逆性強、株型適中、枝幹挺拔、花型豐滿、花姿艷麗、花期耐久的品種。
母株在露地、陽畦或冷室越冬。北京地區露地越冬,可在
7月扦枝育苗,栽植
在背風向陽的畦里,株行距
30厘米。入冬插上名牌,剪去莖桿,澆足凍水,覆
蓋一層稻草。來春解水,去掉覆蓋雜物,逐漸萌芽。母株在陽畦或冷室越冬的
為盆植菊棵。開過花後剪去老本,整坨移出,除去外層肥土和枯根,用中濃度
石硫合劑等殺蟲滅菌農葯噴布後,換坨假植在陽畦或冷室內,把土貼實。如土
壤乾燥,可澆一次透水。平時噴水堅持土壤潮潤,不可太濕。冬季陽畦用塑膜
防寒,最冷時夜間應用蒲席覆蓋。白晝注意通風光照,溫度宜在
7℃以下,夜間堅持0℃左右,來年春季移出陽畦或冷室,根據根坨大小,以株距
40厘米左右在畦地栽植。栽後視土壤干濕,澆一兩次透水,適時鬆土保墒。
當宿根新芽長到高
10厘米左右新枝時,開始疏枝和摘心。先把密集殘弱的小枝
疏掉,再將選留的新枝摘去心尖,促發大量的壯分枝,准備扦插繁殖。如新枝
長勢不旺,可酌施速效化肥促壯。
家庭蒔養盆菊,花後剪去老本,可原盆保留,注意放低溫(0℃左右)處,堅持
盆土潮潤,宿根不怕冷,怕風干。來春放室外養護,准備剪枝扦插繁殖。
根據株型的大小和開花朵數,通常分三期進行扦枝育苗。
大株十數朵(或稱三枝九頂)菊:
5月上旬,第一期扦枝育苗,採用母株新發
枝的頂尖。
中株(三五朵)菊:
6月上旬,第二期扦枝育苗,利用第一期采枝扦插後母株
續發的新枝。
案頭菊(矮壯獨本菊)要求規格:原盆栽培,莖高不超過
15厘米,內徑10厘米,外高12厘米筒盆定植;植株體態和諧勻稱,能表示出品種特性。7月中下旬第三期扦枝育苗。選剪第二期采枝後母株上部發出的頂梢,要求芽頭豐滿,
長勢健壯,葉腋沒有萌發側芽跡象。同時要求選擇花型豐厚、莖粗、節密、葉
肥的早花品種,保守品種與引進品種各半,如平沙落雁、長風萬里、君子玉、
仙露蟠桃、綠雲、白鷗逐波、鷲峰霽雪,兼六香菊、久米庭、久米游、泉鄉迎
閣、泉鄉萬勝等。
問題九:盆栽菊花怎麼越冬 中國菊花協會張會長提醒說,相對於其他花,菊花的種植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冬天溫度高會導致蚜蟲過多,所以應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合適室溫。但也不能因此就將其置於陰涼處,菊花同樣需要充足陽光。也不要因為菊花生在寒日,就天天上肥大補「熱量」。澆花時,在水中倒一些低濃度肥料即可。花朵透出顏色的時候就應停止施肥,直到來年立秋。
菊花屬草本植物,原產於我國,栽培歷史久遠,種類很多,但顏色大致可以分為黃,百,粉三種,經常開於百花之後,嚴冬之前,是一種喜寒的草本花.
菊花高潔的精神,獨特的生活環境,使歷代文人墨客為之繫心動容,留下了不少的佳作名篇.例如,晉代詩人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充分寄予著詩人的品格與情操成為千古佳句.所以菊花不僅可以美化環境,還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另外,菊花的葯用,食用價值也很高,有除風祛邪,益肝補陰,清熱解毒,理肺明目之功效.
既然菊花有百利而無一害,深受人們的喜愛,那麼怎樣養好菊花呢?
現在,我就介紹怎樣養好菊花的方法.(只限於家居盆栽)
大致可分為以下幾條:
1.因為菊花是草本植物,其性子又喜寒,所以買花秧最好選在春夏時期.
2.花秧買好後,應在花土裡埋好底肥,使花秧長得壯實有力.並且每隔一天澆一次水,保證花秧能夠得到充足的水份.
3.花秧長大後,應該把花秧移栽到大一點的盆中,使其有更好的生長.
4.等花秧完全長成後,應該把花秧一棵一棵的分別栽培.菊花不生種子,只是靠地下的根系繁殖新苗.
5.如果開花後,發現花朵上,花葉上出現小蟲子,千萬不要用殺蟲劑去噴,那樣會損害花株.要用煙灰水噴灑,雖然效率慢,但可以保證花株的安全.
③ 東洋菊怎麼養
瑪格麗特菊別名:木春菊、茼蒿菊、木茼蒿、東洋菊,蓬蒿菊 英名:Marguerite, Paris Daisy 學名:Chrysanthemun frutescens 科屬:菊科菊屬原產地:加拿列群島 用途:庭院露地栽培、花壇、陽台花槽、盆栽、切花 花期:全年(冬~春為盛花期)花色:白色、鵝黃色形態特徵:常綠多枝亞灌木,基部木質。葉二回羽狀,線形深裂。頭狀花序。舌狀花白色或淡黃色,管狀花黃色。2--4月開花最盛。生長習性:喜涼爽、濕潤環境,忌高溫多濕。耐寒力不強,在最低溫度5℃以上的溫暖地區才能露地越冬。好肥。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要點:用扦插繁殖。春、秋季都可進行,具體時間一般多根據開花時間要求而定。9--10月扦插,次年「五·一」開花,6--7月扦插,次年早春開花。插穗選擇成熟、健壯的枝條。在溫度20--24℃條件下,大約2周生根。苗高10--15cm時,可摘心,促其分枝。9月扦插苗,可在11月定植盆栽,放在溫室養護。生長初期,可施幾次淡肥,以後視生長情況,可加施較濃的追肥。5月以後天氣漸熱,葉子開始枯黃,此時應逐漸減少澆水,並剪除上部枝葉,到7--8月移出室外。地栽植株雨季需注意排水防澇。蓬蒿菊又稱木春菊,因為它的盛花期在冬春之際,而其老株莖部會漸漸趨於木質化,故被稱之為「木春菊」 它對於環境的各項條件要求比較嚴,它喜歡涼爽濕潤的氣候,不耐炎熱,尤忌夏天的強烈日曬,須有遮陰設備,並且耐寒力也不強,栽培於園地、花壇時,冬季一受霜害就會枯乾死亡,所以寒流來襲時,盆栽應移往室內避寒,地栽者則應覆以稻草以防霜害。參考資料:/?cs=0
④ 大麗花有什麼作用呢大麗花的生長環境是怎麼樣的呢
大家在生活中不知道聽說過大麗花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究竟大麗花是一種什麼植物呢,以及大麗花有什麼作用呢?如果你也想知道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吧,不要眨眼哦。
大麗花的生長環境是怎麼樣的呢
大麗花性喜陽光和溫暖而通風的環境,既不耐寒又忌酷暑。大麗花在10~32℃都能適應,以15~25℃最適宜,32℃以上生長停滯,夏季宜生長於乾燥而涼爽的氣候條件,並且每年要有一段時間的低溫,以滿足其休眠。我國遼寧、吉林等地夏季氣溫條件頗適合大麗花生長,而南方因夏季高溫多雨,生長不及北方,但秋冬大麗花生長正常,花大色艷。忌黏重土壤,以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宜,盆栽時盆土尤其要注意排水和通氣。
大麗花的主要分布地區是哪裡呢
大麗花原產於墨西哥、哥倫比亞、瓜地馬拉等國,現在世界各地廣泛栽培。用途:廣泛用於庭園栽培觀賞花卉,花朵是上品切花,塊根含有「菊糖」,在醫學上與葡萄糖相似。根入葯,有清熱解毒、消腫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