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蘭盆栽澆水
Ⅰ 第九篇,君子若蘭。
我算君子嗎?如果按《關雎》中所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算吧。如果按《憲問》里,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的標准,算半個吧。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是小人。
我喜歡蘭花,表面上功利的喜歡它的風姿,見色而起意,內心深處則是對君子之意的嚮往和追求。芝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孔子家語·在厄》)。所謂,謙謙君子,幽幽如蘭。
友情提醒的是,我們說君子若蘭,說的卻不是君子蘭,而是國蘭,春蘭,建蘭,蕙蘭,墨蘭等。
在我現今所認識的所有花草當中,沒有誰能像蘭花這樣,讓我沉醉和著迷。夏末秋初,聞幽香而起於案牘,陽台上蘭花正芳,香氣若隱若現,若有若無,花葉隨風而舞,婀娜而多姿,花色有艷而不濁,清透如有仙骨。
我覺得美的最高境界不是讓你的慾望得到滿足,而是讓你感到安靜和沁人心脾,自在舒適於其中,卻又似乎無法言表,似是沉醉,卻又很清醒。
蘭花就是這樣。
以前,我總是無法確切的理解氣質這個詞的含義,養了蘭花之後我多少有些了解了。但凡擁有氣質的人或者事物,總會讓你產生忘我的感覺,心生美好的嚮往,又多少有一些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情愫。大美莫過於善,一切美來源於善,無論是人,還是花草,還是其他事物,內有善才能升發為外有氣。蘭花之善在於自然,一切都是那麼恰到好處,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有人說,蘭有魂,十分貼切。
不善之人,何謂君子,人稱君子,必有蘭氣。君子若蘭,應該是對君子品行的最大的肯定和褒獎,因為即便是君子,也做不到像蘭那樣自然的清新灑脫風骨。從古至今,文人墨客們自然不肯放過如此美不可方,氣宇非凡,於是盡灑筆墨,以蘭抒懷,以蘭詠志,以蘭喻人。鄭板橋一生痴迷於蘭竹石,在《題蘭》中寫道:「蘭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難將湘管筆,寫出此花神。」見過了,感受到了,才知道有的美,確實無法用語言表述。正是因為無法用世間其它的事物的美來比喻蘭的美,所以我們通常只能以蘭喻人,以蘭喻美。
什麼是美?說白了就是一種好的感官享受。當然每個人的喜好不一樣,對美的定義也不一樣,有的喜歡繁花似錦,有的喜歡清新秀麗,等等等等,這跟個人的心性和審美的角度之差異有很大的關系。有的事物,你覺得美的不得了,他人可能覺得一般般吧。這很正常。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美的選擇上也有這樣的傾向性。而有一點必須明確,真正的美是通俗易懂的,容易被絕大多數人感知和接受的,而不是以高深來嘩眾取寵的。就像電影一樣,無論是商業片文藝片還是紀錄片,好的電影大家都看得懂的。我認為,那些多數人看不懂的所謂高大上影片,不是觀眾的審美和欣賞能力有問題,具體問題在哪裡,那就是禿子腦袋上的虱子。藝術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是有道理的,在上一篇中我說過,人類是創造不出自己從未接觸過的東西的,我們的每一個創造發明都能在現實世界當中找到他祖宗的影子,如果你創造出的所謂的美是我們從未接觸過的,我們能看懂嗎,能感受到嗎?顯然不能。這只能說明一點,你創造的根本就不是美。所以不要再抱怨,他人不懂美,不懂的欣賞。
按慣例,不知不覺又扯遠了。我們接著說蘭。時間過得真快呀,一轉眼十幾年過去了。大約在2005年前後,秋天吧,我從報社辦完事出來,時間還有富餘,不急著趕往下一個地點。於是我就慢慢的溜達,欣賞著城市的風景,欣賞著那些或匆忙或閑暇的人。在一個胡同口,我就遇到了那個讓我結識蘭花的老頭。現在回想起來,直到我真正懂得蘭花與蘭花為伴的時候,才發現那個老頭其實就是個騙子,一個略帶騙術的小販,根本不懂的蘭花。可當時,我比他更加不懂。
可是我喜歡蘭花啊,無論從文學作品還是繪畫當中,都為其君子之氣所打動。於是就買了一些,賣花的老頭吹得天花亂墜,唾沫星子橫飛,拿一些蘭花名品的開花照片作為幌子招搖,我自然被吸引而不能自拔了,於是買了一些,那個時候工資才幾個錢啊,還乖乖的依照賣花老頭的吩咐,買了兩個大瓷盆兒,扛了兩袋泥回去。其實人是很有潛能的,當你專注於喜歡的事物的時候,你可以發揮到最大最好的能力,我家裡很多養花養草的大物件兒,那麼重的東西,現在我都懷疑當初是怎麼一個人搬上7樓來的。
其實我是一個比較細心的人,離開賣花老頭之前,詳細的問了種養蘭花的方法,老頭也煞有介事的講了很多,滿滿的一副經驗豐富的樣子。於是,回到家後我把蘭花種上了,於是,在期待中,這些蘭花慢慢的死掉了。
於是,我覺得我錯了。我是個理科生啊,不應該這么盲目啊。你看有的時候過於沉醉,確實容易沖動,失誤和犯錯誤。你知道的,那時候網路沒有現在這么發達,於是我來到了居住城市的新華書店,到了新華書店我才發現,就是在它旁邊的胡同里,我遇到的那個蘭販子的老頭兒。於是站在新華書店的門口望向那個胡同兒,我刻骨銘心的重溫了一遍,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概念。
上書店四樓,還真的找到了幾本養蘭的書。徹夜通讀之後,方才知曉,不但小人與女子難養,君子似乎也很難養,養蘭原來有這么多知識和學問在里頭。以此為開頭,真正開始了我不算平坦的養蘭愛蘭之路。
那麼老頭兒賣給我的是不是蘭呢?答案是肯定的。只不過是最原始的下山蘭,蕙蘭,也就是沒有經過人工馴化的,還在滿山遍野的普通蘭花,但那在自然中開放也是很美的呀。能把普通的下山蘭養好,我也知足,但後來的實踐告訴我,這也並非易事。先說說老頭兒賣給我的下山蘭,都是一根一根的,而且根被剪得很短了。蘭花喜歡叢生,而且只有新苗才能長出新根,所以老頭賣給我這樣狀態蘭苗,別說以我當時的知識和養功,就是現在也夠嗆能養活。為什麼呢,因為我以後也養過幾次下山蘭,如湖北隨州的下山蕙蘭,即便是整叢的壯苗,基本上也只能經歷一年,第二年就會逐漸的仙去了。下山蘭的馴化,尤其是在北方環境的馴化,的確是一個高技術含量的活。我承認我的條件和技術是有限的,甚至是不高的。其實,即使在蘭花的原產地,人們對下山蘭的馴化,也只是挑那些有可能成為名貴品種的。
對於養蘭具體的指導,有很多專業的書籍可以參考,或者你動動手指網路一下,一切就在眼前。我不是專業水平,還有就是我們這本集子不單單講養養花草,還講生活,所以我們這里也不過多展開。
實踐多次證明,大道至簡。大道是什麼呢,這是我們多次提到的自然法則。對於養花草而言,只要是遵守了自然法則的,沒有養不活的,養不好的。但問題是我們要遵守這個法則,模擬自然的環境,確實有些難。比如有些法則表述起來簡單,但操作起來就不那麼簡單了。花草本身的習性加上植料,再由這兩者關聯選擇澆水通風和光照,自然的法則就這么簡單,但什麼時候澆水怎麼澆水,通多大的風,受多少光照,只能在你家環境的實踐中一點點探索。
比如說,單用細泥能不能養活蘭花,答案是肯定的,能。但是在管理上,你需要加倍的去彌補這種植料帶來的劣勢。
我們都知道蘭花是肉質根,為他營造一個通風透氣的環境是必要和必須的。但太透也肯定是不行的,太透就保不住水,沒有水也就無法生長。難把握的,就是這個度。
俗話說,養蘭一日通,澆水十年功。意思是你可以在一天內了解養蘭的知識,但要在實踐中掌握合適的澆水方法,需要十年。澆水和通風是養蘭的兩大關鍵管理要素。在這里不得不說,對普通人而言,蘭花確實挺難養的,看來這個君子也不是那麼平易近人的。喜歡一個事物,不需要理由,越是難以得到的東西,越讓人有追求的慾望,讓人執著。
干蘭濕菊,說出了養蘭的整體澆水指導法則,但這個干不是乾燥,更多的是乾爽的意思,具體來說,就是潤,而不是濕。所以在養蘭的植料當中,多使用保水性和疏水性均衡的顆粒植料,以能維持這個潤的狀態。另外,在澆水方面牢牢把握住,不幹不澆,不澆則已澆必澆透,具體的意思就是你判斷盆內還不幹的時候,就不要澆水,一旦你判斷盆內幹了的時候,澆水就必須透徹,讓植料吸飽水分,而不是半干半濕。
至於如何判斷盆內是否幹了,這個確實無從說起,因為到現在都是一個難題,也只能依靠你不斷的實踐摸索,因為別人的方法不一定適合你。即便你往盆里插上濕度計,是可以測出盆內的濕度,但有可能插傷新生的肉根。也有人在上盆的時候,在植料中埋進一個多孔的管子,通過觀察塞入棉簽的濕度變化,判斷盆內的干濕,是否科學,不得而知。還有就是就是通過感覺一下盆的重量變化,來判斷的。當然,當你很熟悉你的種養環境之後,也可以日期來推斷澆水的日子。方法有很多很多,但真正的可靠的,還是我上面說的,根據你自己的環境在實踐中不斷的摸索和積累。
通風也很重要,其重要性與澆水不相上下。蘭花最怕悶,也就是不通風。尤其是澆完水後,必須通風,哪怕是人工通過風扇來通風,可見通風的必須性和必要性。不得不說的是,澆完水後,如果不及時通風,蘭花新發的葉芽,很容易軟腐爛掉,從而使整株蘭花受到感染。不通風也是蘭花莖腐病的罪魁禍首。一旦得了腐病,蘭花的生命就宣告死亡了一大半。
拜拉絲也是蘭花常見的病之一,而且是不治之症,俗稱蘭癌。這種病一般在新芽新葉當中容易發現。具體的表徵可以在網上搜的圖片更直觀一些。這種病的來源,一有可能你買的蘭株本身就帶病,另外一個就是在管理過程中,分株不潔凈,植料不潔凈等原因造成的。所以在蘭花上盆前分株(由大叢變成小叢),在相連處切割的時候,要用經過消毒的刀片,植料要加熱滅菌消毒為最好的原因。
我們說過蘭花喜叢而畏單,單株蘭花對任何水平的人而言,都是有難度的,更何況是新手。所以入蘭花的時候最好是整叢的,根系健壯完好的,這樣有利於蘭花的服盆和生長壯大,並早日開花。另外,單株蘭花,除了本身苗弱不利於恢復之外,身上的刀口必然就多,感染病菌病毒的幾率就高。
其實,不得不實話實說,蘭花是我所接觸的花草當中,需要養護知識最多的,難度最大的花草。有的時候也可能因為,像我在前面篇章中所說的,自己喜歡過甚,而導致對於花草的過分關注,反而不利於花草的生長。
蘭花種養和欣賞的知識,多到每一個環節都可以寫成一本書。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蘭花的種養成本還是相對較高的,花草本身就不便宜,還有植料,肥料,盆具等等,都需要花費,尤其是植料,是養好蘭花的關鍵一步,一般都用顆粒植料,價格相對貴一些。由此,新手,我還是建議從普通品種養起,能有效降低成本,而且好養,容易開花,成就感比較容易獲得。北方的,推薦先養建蘭,小桃紅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般的價位是5元1苗,要買3苗以上一叢的,根系健壯的,淘寶上也比較多,主要是福建漳州的。春蘭和蕙蘭,新手就不要選擇了,因為要開花,需要一個春化的過程,也就是在低溫下養護一段時間,才能促成花芽的分化。北方都有暖氣,春化的環境不容易創造。總的來說,在所有的品種當中,無論南北,還是建蘭最好養,一般夏秋開花。當然墨蘭也可以,一般冬開花,但是我對墨蘭的寬葉子不夠飄逸,多少有些耿耿於懷。
但有挑戰才有成就感,不是嗎。況且,對一種美好事物喜愛的執著,總讓人越陷越深,欲罷不能。
蘭花大多數時間是沒有花可看的,所以大多數時間是看葉子的,那種把蘭花養得健壯等待開花的感覺也是很美好的,因為你知道蘭花不會辜負你,一定會開出讓你心滿意足的花來。你要知道蘭花的葉子不都是全綠色的,它是講究葉藝的,葉子上面有白色或黃色的條紋或斑點,很漂亮。但本人對葉藝不大感冒,覺得還是自然的綠色好,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吧。
又說到君子。其實,蘭性最如君子,喜歡恰到好處,不喜肥膩,喜歡淡泊,所謂過猶不及,平平淡淡才是真吧。喜歡潤,而不是大幹大濕,不喜歡大肥,盆面撒幾顆顆粒肥就足矣。
現在想想,蘭花不分品種貴賤,生活在自然界自己的領域當中,得天地日月之精華,成君子之風,王者之香,何等灑脫,多麼令人艷羨。而人世間,成一君子或得一君子,何其不易,何其艱難,於是人們把蘭花從自然界請到了人間,睹蘭思人,以此慰藉君子難求,君子不遇之寂寥落寞。
我也常想和相信,懂花的人,其心必善。
現世中,小人得勢,氣焰囂張屢見不鮮,但仍心嚮往君子。人世間,雖然已銅臭刺鼻,但我心有蘭,自芬芳。
Ⅱ 白玉蘭花應該怎樣養
一、光照適宜:白玉蘭喜歡陽光,耐不住陰涼的生長環境,如果是長期在光照不足的地方培養,枝葉會出現徒長,花朵開放也出現問題。同時也不要接觸炎夏的強光,防止嫩葉灼傷枯黃。
二、施加水分:它對於水分方面較敏感,要掌握好施水的頻率,在室外種植的因為有天然的降水量,所以水分不需要給予太多,看到土層變干後適當給水即可。秋季末期氣溫逐漸的轉涼,此時需水量明顯的減少,可以降低施水頻率。
三、施加肥料:它的花期比較長,並且開花量較多,所以肥料補充是很重要的。添加足量的基肥,生長期定期給肥,在花期前後增施一點磷鉀肥。
四、適當修剪:在養殖的過程中,一定注意好修剪方法,觀察到有枯枝、病枝後,需要及時的剪除。等到花朵凋謝後,及時將殘花去除,防止消耗過多的養分。
五、防治病蟲害:栽培管理的過程中,需正常養護防止黃化病和根腐病的出現,蟲害方面也要注意,可能會感染蚜蟲、介殼蟲等。
(2)若蘭盆栽澆水擴展閱讀:
形態特徵:
花先葉開放,頂生,直立枝頭,鍾狀,盛開時如玉碟形,徑10—16厘米;花被9片,偶有12—15片,甚至30餘片者,倒卵形,玉白色,有時基部帶紅暈;花絲紫紅色;雌蕊群淡綠色,無毛。花粉粒長橢圓形,如一葉扁舟,赤道面觀為橄欖形,大小為46.6*20(微米)。
中間層肉質,乳白色,手觸有油膩感,最內層為一堅硬內種皮,未成熟時黃褐色,過熟時則為深黑色,有光澤。紅色的外種皮和含油肉質的中種皮都是為了吸引昆蟲與鳥類啄食,以利於種子的散布和萌發,堅硬的內種皮可以保護幼小的生命在萌動前免遭傷害。
Ⅲ 晚香玉的家庭栽培方法
晚香玉花白色,有香味,夜晚時香味更大,故又名夜來香、月下香,為石蒜科多年生草本花卉。塊莖圓錐形,葉帶狀披針形,穗狀花序頂生,株高50~100厘米,花期7~9月。
晚香玉喜陽光充足、溫暖的環境,不耐寒,生長的臨界溫度為白天14℃、夜晚2℃,適溫為25~30℃,喜濕潤而不耐澇,不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肥沃、土層深厚的黏質土壤生長良好。
主要是以分球繁殖,母球分生子球數量較多,子球再栽植2~3年長成種球。晚香玉在春季4~5月栽植,栽前施足基肥,栽植深度要適當淺些。晚香玉發芽慢,出苗晚,約需1個月左右時間,中後期生長較快,要及時追肥灌水,雨季要及時排水防澇。秋末入冬前挖出球根,清除泥土須根,充分晾曬,在溫暖乾燥處貯藏越冬。如果在種植前球根經30~35℃高溫處理10天左右,可提早開花。也可以進行促成栽培,使之在冬春產花。
晚香玉病害主要是灰霉病,在土壤黏重和高溫多濕的條件下容易發病。可用80%代森鋅500倍液或撲海因100~200克對水60千克噴灑,或用灰霉寧1號可濕性粉劑噴霧防治,每10天1次,噴2~3次即可。
蟲害主要是根瘤線蟲病,線蟲危害根部,產生根瘤,危及地上部分。除要注意輪作倒茬外,種球要進行消毒,用50℃溫水浸10分鍾或用55℃溫水浸5分鍾,取出曬干後栽植。
晚香玉主要用於切花,也可在路邊、庭院叢植。
Ⅳ 有關手鏈的古老傳說
星星手鏈的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民間流傳著一條十分漂亮的手鏈。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關於這條手鏈的傳說,但大多數人都沒有親眼見過,很多人苦苦尋覓了一生也不曾見到。但的確是有這么一條手鏈的,而且確實就在某個百姓那裡。
這條美麗的手鏈與這個國家的一位公主有關。
這位公主是這個國家最漂亮,最美麗的女子,也是一位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才女,深受國王的喜愛。
這位公主名叫若蘭。
她的母親是一位身份很卑微的嬪妃,但隨著女兒若蘭的長大,若蘭的德、智、美愈發出類拔萃,國王喜愛若蘭甚至超過喜愛任何一位王子,她也被封為皇後,但她還要獨霸整個國家呢!
不久,國王病危了,臨終前,他將整個國家的重任託付給了若蘭。皇後氣極了,自己的女兒竟然奪走了自己想要的權利!於是她趁著女兒還沒有上位,組織著要將女兒的權利奪來。可臣民們不願意了,他們強烈反抗,要求若蘭公主來領導他們,皇後只得先作罷。
過了守喪期,鄰國剛上位的年輕國王前來提親,想要娶若蘭做皇後。皇後與他交流了幾日,發現他特別好脾氣,對金錢、權利一點也不認真在意,便想,如果將若蘭嫁過去,既可以得到本國的大權,也可以間接得到鄰國的大權了。於是找女兒商議和親一事,不料女兒一口回絕了。
原來不久之前,若蘭去御花園散步,認識了一個家境貧窮,靠為御花園照顧花草為生的年輕男子。與他交談了幾句,被他不凡的談吐,俊秀的臉龐和對待花草認真細心的眼神吸引了。問道:「你為什麼這樣盡心盡力,這樣認真呢?即使你隨便地澆澆水,還是會拿到宮廷給的工錢的呀!」這位年輕的花匠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說道:「我的目的是盡自己的力量帶給公主一個清新的早晨,公主的早晨清新了,百姓的一天也就清新了。而錢,只不過是為了延續生命來創造早晨的工具而已。」於是,他們相戀了。
皇後氣憤地將年輕花匠處死了,並貪婪地替女兒答應了與鄰國的親事。若蘭得知心愛的死了,傷心欲絕,來到懸崖邊,靜靜地站了一會兒,她的頭上是藍天,腳下就是碧水。她緩緩傾身,淚滴飄灑到空中變成了七顆藍色的星星綴在天空上,可就在她投入湖泊的那一瞬間,一道藍光從水中飛起,直飛到天空上,串起七顆星星落在了湖泊里。
馬上便有人報告皇後:大白天的突然出現了七顆藍色的星星,還沒看清,又一道藍光飛快地串起星星落下了。皇後正奇怪,又有人來報:若蘭公主投湖自殺了!皇後慌了,畢竟是自己的骨肉呀!馬上命人去救——至少要將屍體打撈上來呀!可更奇怪的是,小小的湖泊里愣是沒找到公主,只撿到一條有七顆藍色星星的手鏈。
後來,這條手鏈在民間世世代代地流傳著,每個姑娘最大的願望都是擁有它,因為這條手鏈里有若蘭公主美好的靈魂,長期與它在一起會凈化身心,使擁有者擁有與若蘭同樣的美貌、才華和品德。但手鏈上同樣有若蘭的淚水,那七顆星星的稜角十分鋒利,稍稍一動就會深深地扎進姑娘們白嫩的手腕里,但只有疼痛,沒有傷疤,也不會流血。所以,自古得到這只手鏈的姑娘們在別人看來是幸福的,沒有人知道其實她們承受著巨大的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