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狀綠植圖片
『壹』 葉子細長針狀,花是白色,米粒大小,是什麼植物
圖為百合科植物曲枝天門冬,學名Asparagus trichophyllus
草本,近直立,高60-100厘米。根較細,粗2-3毫米。莖平滑,中部至上部強烈迥折狀,有時上部疏生軟骨質齒;分枝先下彎而後上升,靠近基部這一段形成強烈弧曲,有時近半圓形,上部迥折狀,小枝多少具軟骨質齒。葉狀枝通常每5-8枚成簇,剛毛狀,略有4-5稜,稍弧曲,長7-18毫米,粗約0.2-0.4毫米,通常稍伏貼於小枝上,有時稍具軟骨質齒;莖上的鱗片狀葉基部有長1-3毫米的刺狀距,極少成為硬刺,分枝上的距不明顯。花每2朵腋生,綠黃色而稍帶紫色;花梗長12-16毫米,關節位於近中部;雄花:花被長6-8毫米;花絲中部以下貼生於花被片上;雌花較小,花被長2.5-3.5毫米。漿果直徑6-7毫米,熟時紅色,有3-5顆種子。
『貳』 請問這種葉子像針樣的是什麼植物
葉子像針的樹:
1、油松
油松,為松科針葉常綠喬木,高達30米,胸徑可達1米。樹皮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規則鱗塊。大枝平展或斜向上,老樹平頂;小枝粗壯,雄球花柱形,長1.2-1.8厘米,聚生於新枝下部呈穗狀;球果卵形或卵圓形,長4-7厘米。
為陽性樹種,深根性,喜光、抗瘠薄、抗風,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或鈣質黃土上,-25℃的氣溫下均能生長。心材淡黃紅褐色,邊材淡黃白色,紋理直,結構較細密,材質較硬,耐久用。
2、白皮鬆
白皮鬆是松科,松屬喬木,高可達30米,胸徑可達3米;有明顯的主幹,枝較細長,斜展,塔形或傘形樹冠;冬芽紅褐色,卵圓形,無樹脂。
針狀葉,葉背及腹面兩側均有氣孔線,先端尖,邊緣細鋸齒;葉鞘脫落。雄球花卵圓形或橢圓形,球果通常單生,成熟前淡綠色,熟時淡黃褐色,種子灰褐色,近倒卵圓形,赤褐色,4-5月開花,第二年10-11月球果成熟。
中國特有樹種,分布於中國山西、河南西部、陝西秦嶺、甘肅南部及天水麥積山、四川北部江油觀霧山及湖北西部等地,蘇州、杭州、衡陽等地均有栽培。為生於海拔500-1800米地帶。喜光樹種,耐瘠薄土壤及較乾冷的氣候;在氣候溫涼、土層深厚、肥潤的鈣質土和黃土上生長良好。
3、紅松
紅松裸子植物,常綠喬木,高可達40米。小枝密生褐色柔毛。針狀葉,葉5針一束,粗硬,樹脂道3個,葉鞘早落。
球果卵狀圓錐形,種鱗先端鈍,向外反曲,成熟時種子不脫落。種子大,長1.2~1.6厘米,無翅。產於中國東北長白山到小興安嶺,常同魚鱗松、紅皮雲杉組成混交林。
耐寒性強,喜微酸性土或中性土。木材輕軟、細致、紋理直、耐腐蝕性強,為建築、橋梁、枕木、傢具優良用材;樹皮可提取栲膠,樹干可采松脂;種子供食用或葯用,又可榨油供食用及工業用。為產地主要造林樹種,又為觀賞樹。
4、雪松
雪松是松科雪松屬植物。常綠喬木,樹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葉針形,長8-60厘米,質硬,灰綠色或銀灰色,在長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
10-11月開花。球果翌年成熟,橢圓狀卵形,熟時赤褐色。產於亞洲西部、喜馬拉雅山西部和非洲,地中海沿岸,中國只有一種喜瑪拉雅雪松,分布於西藏南部及印度和阿富汗。分布於阿富汗至印度,海拔1300-3300米地帶,中國多地有栽培。
5、馬尾松
馬尾松是松科,松屬喬木,高可達45米,胸徑1.5米;樹皮紅褐色,枝平展或斜展,樹冠寬塔形或傘形,枝條每年生長一輪,冬芽卵狀圓柱形或圓柱形,針狀葉,細柔,微扭曲,兩面有氣孔線,邊緣有細鋸齒。
葉鞘宿存。雄球花淡紅褐色,圓柱形,聚生於新枝下部苞腋,穗狀,雌球聚生於新枝近頂端,淡紫紅色,種子長卵圓形,4-5月開花,球果第二年10-12月成熟。
馬尾松分布極廣,北自河南及山東南部,南至兩廣、湖南(慈利縣)、台灣,東自沿海,西至四川中部及貴州,遍布於華中華南各地。一般在長江下游海拔600-700m以下,中游約1200m以上,上游約1500m以下均有分布。是中國南部主要材用樹種。經濟價值高。
『叄』 請問這是什麼植物,葉子像杉樹,是針形的
木麻黃
木麻黃(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屬木麻黃科,木麻黃屬。常綠喬木。強陽性,喜炎熱氣候,耐乾旱、貧瘠,專抗鹽漬,屬也耐潮濕,不耐寒。原產澳大利亞、太平洋諸島,中國引種約有80多年歷史。廣東、廣西、福建、台灣及南海諸島均有栽培。材質堅重,供建築、傢具、造紙用材;樹皮可提制栲膠,也可制備染料;枝葉是家畜飼料,種子飼養家禽;樹冠塔形,姿態優雅,為庭園綠化樹種。
中文學名:木麻黃
拉丁學名:Casuarina equisetifolia Forst.
別稱:馬毛樹、短枝木麻黃、駁骨樹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殼斗目
科:木麻黃科
屬:木麻黃屬
種:木麻黃
分布區域:廣西、廣東、福建、台灣沿海地區
原產地:澳大利亞
『肆』 請問這是什麼植物,求學名和特徵
馬尾松。名字很貼切。因為它的松針太長,形似馬尾,故稱其為馬尾松。
1、喬木,高達45米,胸徑1.5米;樹皮紅褐色,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規則的鱗狀塊片;枝平展或斜展,樹冠寬塔形或傘形,枝條每年生長一輪,冬芽卵狀圓柱形或圓柱形,褐色,頂端尖,芽鱗邊緣絲狀,先端尖或成漸尖的長尖頭,微反曲。
2、針葉2針一束,稀3針一束,長12-20厘米,細柔,微扭曲,兩面有氣孔線,邊緣有細鋸齒;橫切麵皮下層細胞單型,第一層連續排列,第二層由個別細胞斷續排列而成,樹脂道約4-8個,在背面邊生,或腹面也有2個邊生;葉鞘初呈褐色,後漸變成灰黑色,宿存。
3、雄球花淡紅褐色,圓柱形,彎垂,長1-1.5厘米,聚生於新枝下部苞腋,穗狀,長6-15厘米;雌球花單生或2-4個聚生於新枝近頂端,淡紫紅色,一年生小球果圓球形或卵圓形,徑約2厘米,褐色或紫褐色,上部珠鱗的鱗臍具向上直立的短刺,下部珠鱗的鱗臍平鈍無刺。
4、球果卵圓形或圓錐狀卵圓形,長4-7厘米,徑2.5-4厘米,有短梗,下垂,成熟前綠色,熟時栗褐色,陸續脫落;中部種鱗近矩圓狀倒卵形,或近長方形,長約3厘米;鱗盾菱形,微隆起或平,橫脊微明顯,鱗臍微凹,無刺,
5、生於乾燥環境者常具極短的刺;種子長卵圓形,長4-6毫米,連翅長2-2.7厘米;子葉5-8枚;長1.2-2.4厘米;初生葉條形,長2.5-3.6厘米,葉緣具疏生刺毛狀鋸齒。花期4-5月,球果第二年10-12月成熟。
在我國對於馬尾松的使用領域也愈發廣泛,我來看一看:
1.馬尾松作為盆景,具有藝術價值。其莖干具有耐修剪;樹質柔韌,可塑出各種形狀,很多對花藝感興趣的人都將馬尾松視為製作盆景的優良素材。
蒼勁雄起、鬱郁古樸的馬尾松,深受盆景愛好者的賞識。一般不建議自己種植栽培,有條件的可以自己上山挖掘山野老樁,其栽培效果更佳。
除了莖干之外,馬尾松最值得觀賞的部分就是松針,也就是「葉子」。松針可以長到很長的,自然條件下可以生長到25cm左右,這個長度則會導致松針不夠堅挺,拖沓下垂,因此需要控制好松針的長度。在修剪松針的過程中,一方面可以怡情,另一方面可以作為藝術品裝點環境。
2.馬尾松被譽為「荒山造林的急先鋒」,它能夠自然成「林」。馬尾松對於生長環境並不挑剔,尤其對「腳下」的泥土包容性更大,在路旁不起眼的小山坡上的土壤並不肥沃,甚至是在嶺南地區的黃土地上,馬尾松也能生長。
在一些亂糟糟,無人看管的小叢林中,馬尾松在不經意間就能從土裡冒出很多,這種「速生」性也是其重要的「本領」。
3.馬尾松可做工業用材。馬尾松之木極耐水濕,可以製作很多水上所需要的器具,也因此有了有「水中千年松」之稱。
其木材中含有很多纖維素,將其進行加工之後便是造紙業和人造纖維業的重要原材料。此外,馬尾松也可以作松香,中國世界上最大的松香生產國家,其產量佔了世界松香總產量的60%,而這些松香大部分都是來自馬尾松。
4.馬尾松的松針中含有揮發油成分,可以提取松針油,製作清涼的噴霧劑。各種效果的噴霧劑現在很是流行,拿防曬來說,原本是一種固體質地的「霜」,現在也有很多防曬噴霧,噴霧的優勢在於噴灑的面積更大,很多「噴霧劑」產品似乎也起到這樣的作用。
『伍』 大紅色 針狀花瓣 是什麼花或植物
針墊花(Leucospermum),又名風輪花屬,是山龍眼科下的屬,包含了五十餘種開花植物,含針墊花(又名風輪花、針墊山龍眼)。原發現於辛巴威與南非,棲地包含灌木、森林與坡地等。
針墊花屬植物屬於常綠灌木(少數為矮樹),一般高度在半米到五米之間。
葉為輪生,多為針狀或矛尖狀,2 - 12 公分長、0.5 - 3 公分寬,邊緣或僅於葉尖成鋸齒狀,質地堅韌如皮革。
密集的花序十分顯眼,其名即由此而來,在演化上,原生於澳洲的班克斯花關系十分密切,適合大型插花和綠化用苗。
(5)針狀綠植圖片擴展閱讀:
據說,在南非開普角保護區還遺存有世界上為數不多的金黃色針墊花,成為植物王國里不可多得的活化石。
如並首今的針墊花是通過眾多的鮮花布景被世界各地的遊人認識,從而走出國門,並分布於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成為一個非常流行的園藝品種,也被廣泛用作鮮切花。
在南非,針態鏈墊花開的季節還有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景色,那就是無數個圍繞在花叢中的小鳥。針墊花不能自花授粉,必須以豐富的花蜜吸引了各種各樣的昆蟲。
而這些昆蟲必須帆蔽孫穿越密布的「針林」才能享受到甜美的花蜜,而昆蟲正是小鳥們獵食的對象。正是這樣,針墊花不僅吸引了觀花者,同時也吸引了眾多觀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