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盆景製作方法
❶ 如何做盆景假山
一、工具、原料
1、工具:鋸、鑿、鉗子、榔頭、嵌板、筆刷等。
2、材料:淺口盆、山石、水泥、沙子等。
3、盆景選擇:在小型假山盆景製作中,首先要選好盆,盆景很講究盆和架的襯托,盆,一般有紫砂盆、磁碟、大理石盤、鍾乳石「雲盤」、水磨石盤等。山石盆景常用的淺盤多為長方形或腰圓形,下有四個底腳,盤沿向外凸出而多棱,以增強裝飾性,白色或淺藍色,能顯示出水面。
目前市面上的白色硬質塑料淺盤和白水泥磨石盤出 售,價格便宜,也可選用。至於陳設盆的幾架,可就地取材,創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幾架。
二、構思設計
在假山製作前,必須要做到胸有成竹,製作哪一類盆景,哪一種盆景造型,都要確定好,否則就無從下手,根據構思,初步在沙盤中擺放出山體的形狀。注意:假山的高低、大小要與淺口盆的大小比例協調。在小型假山盆景製作前,必須要做到胸有成竹,製作哪一類盆景,哪一種盆景造型,都要確定好,否則就無從下手,根據構思,初步在沙盤中擺放出山體的形狀。注意:假山的高低、大小要與淺口盆的大小比例協調。
三、粘合膠接假山、膠接山體
1、膠接山體:先要調好水泥膠漿,注意膠漿要隨用隨調,還要注意膠漿的稀稠度。在需要粘合的山石兩面用嵌板分別塗上水泥膠漿使山石吻合為一體,粘合時要注意,盡量使山石粘合處看不出斷裂的痕跡,還要注意把粘合處多餘的膠漿清除干凈。
2、石材加工,把需要膠接的山體用錘、鑿、鋸等工具加工出紋理和比較奇特的形狀來。
四、保養假山
1、山體製作完成後,不能馬上碰動,要噴水養護兩三天,山體才會基本牢固。
2、假山盆景內配置的花草植株幼小、細嫩,由於土壤貯水少,經不起強陽光下曝曬,只能見適當的陽光。同時,曝曬會使盆景上的擺件失色、剝落、斷裂,使整個盆景失去觀賞價值。因此,平時要加強遮蔭,尤其是盛夏必須在蔭棚下養護,否則會導致花木生長不良、萎縮、土表的苔蘚乾枯。
3、假山盆景室外管理要防暴雨沖刷,澆水時也不要太猛,否則會沖去盆泥,影響植株生長。假山盆景給水時,最好用噴水或浸水方法,這樣既利於植株、花草、苔蘚生長,又可洗去山石表面的灰塵,以保持整個山石清新蒼翠,生機盎然。
小型假山盆景中可貯水,間或綴以亭樓、舟橋、人物、動物等不構件,還可常配以樹木或小植物,經過藝術加工,使山河之美景渾然濃縮,再現於盆中。同時,假山是山石盆景中的主體,也只有完成了假山的製作,才能組合成完整的山石盆景。
❷ 怎麼製作出漂亮的附石盆景
附石盆景的製作就分享到這了。看完後,是不是躍躍欲試了,該出手時就出手吧,趕快出去找石頭吧。我是@花房姑娘娟子,點贊,關注,最好是一鍵三連哦!
❸ 如何製作附石盆景
附石盆景是以石為主,樹木依附在石頭上生長,石樹連成一體的一種盆景造型回藝術。將樹答木附植石間,根系伸人石縫而生,枝幹盤曲伸人石洞或石上叢生,或懸垂石下,或橫斜傍石,使奇石與古樹相映成趣。
附石式盆景分水附石和旱附石兩種。水附石多採用松質石料,如吸水石、沙積石等,在需栽植樹木的位置打洞,多用形態初成的樹,先將樹根引入石孔,用碎泥填石孔,用竹桿將土與樹根貼實,用噴壺將土及石頭噴濕透,然後置於淺水盆中,放置於陰涼地方。每天噴水於石樹,保持濕度,待樹出新芽後可讓其見朝陽,逐步適應陽光。
旱附石式,多採取硬質石料,如英德石(紋理多樣)將樹根鑲嵌人石縫中取勢造型(見圖),多採用根系長的福建茶、榆樹、滿天星等樹種,把葉片摘光,根部泥土清除理順,按石料的紋理,把樹根引進石縫中,再用鐵絲圈扎。為防止傷根,可先墊上外包橡皮的木片並促樹根更緊貼石縫,然後將石樹放在盆土上,把樹的細根埋人土中。初期保養方法如同水附石式,但不要讓西斜陽光直射石縫根系,以免石頭吸熱後灼傷根部。
一般榕樹,宜作抱石式附石盆景。
植株附石後,就不能變動,所以製作前一定要深思熟慮,選准形態合話的石和樹。
❹ 鵝卵石盆景怎麼做 鵝卵石盆景製作方法是什麼
1、清理干凈基層。如果是在盆子里鋪鵝卵石,就只要刮掉一點地面的浮土,然後壓實。
2、抹底層砂漿。先在基層抹一道素水泥漿(內摻用水量10%的107膠水),隨即分層分遍抹底層砂漿;底層砂漿要用直尺刮平,並用木蟹搓毛,待砂漿終凝後灑水養護。抹石子漿面層時,先刮一道素水泥漿,自下而上分兩遍抹石子漿,抹面應比兩側已完成的地面略高1mm,最後將石子漿層拍平、壓實。
3、鋪水泥干灰,水泥加沙子不加水。高度按卵石厚度的四分之三左右,然後抹平。
4、安裝鵝卵石。確定好自己要做的圖案,然後按照圖形紋路安裝鵝卵石。安裝時注意只需要留出鵝卵石的3分之1左右漏在外面,石頭與石頭之間的距離要緊密,為了讓石頭表面保持在一個水平面上,要用小木板拍平。
5、收尾。將鵝卵石鋪裝完畢之後用柔軟的掃帚輕輕掃掉鵝卵石表面的水泥灰。清掃完畢就可以灑水了,灑水時要注意路面接受水量均勻,另外灑水時水量切忌過大。鵝卵石盆景就簡單的製作完了。
❺ 如何製作榕樹附石盆景
材料選擇多縫、好姿態、相對獨立的觀賞石;選擇好的石頭,用水泥或膠固定在盆底,選好的榕樹脫盆、去土,剪掉多餘的根,用麻繩將根與石頭固定,澆透後澆透水在半陰處,10天後移出;造型有懸崖式、抱石式。
材料選擇
選縫多、姿態好、相對獨立的觀賞石,如海母石、鍾乳石、斧劈石、英德石等。
選擇榕樹植株,脫盆去土,裸根上盆。
上盆
把選好的石塊用水泥或膠水固定在盆底。
把挑選好的榕樹脫盆去土,剪去多餘的根。
將榕樹的根系鑲嵌在石頭的縫隙中,用繩索把根和石頭緊緊地連在一起,讓根和石頭緊密結合。
花盆填土,盆土表面覆蓋不住根,可用塑料薄膜、硬紙覆蓋後蓋土。
栽種後,澆透水,把石頭淋濕,放置在半陰的地方,根據盆土的干濕情況補水。10天後再曬曬太陽,進行正常養護。切勿觸碰或曬傷根部,以免曬傷暴露在外面,造成局部缺損。大約半年後,附石盆景便可成型。
造型
1、懸崖型:將石塊與盆中直立,將榕樹種在離盆面2/3處,或直接種在石塊頂部,樹干下垂成下漂狀。
2、抱石式:石頭有高有低,讓石根緊抱在石頭上。石質高大瘦削,形體險峻,石質矮而粗,石上枝幹矮小,宛如泰山。二者相輔相成,體現了根的自然美。
❻ 自製石頭盆景
通常可以用吸水石和礫石製作石頭盆景,這兩種石頭具有很強的吸水能力,用石頭製作盆景時需要在石頭上打洞,打洞的大小可以根據樹木的大小來確定。種植石頭盆景時要及時給植株澆水,以防植株缺水葉片出現乾枯泛黃的現象。
自製石頭盆景的方法
種植石頭盆景時要確保植株接受的水分充足,不能使植株根部長期處於乾燥的狀態,種植過程中還要定期給植株進行修剪,以防植株枝條出現徒長的現象。通常情況下可以將石頭盆景放在庭院中種植,這種環境通風性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