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臘梅盆栽
梅花養殖方法
1,養殖用土
在梅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中,首先教大家我如何選擇適宜的土壤,
梅花的養護要使用土質疏鬆、排水較好、養分充足的土壤進行養護。
可以使用腐葉土、田園土、河沙土以及少量有機肥混合,也可以直接使用營養土進行養護,都能滿足梅花的生長。
2,光照充足
另外,梅花的生長也離不開充足的光照條件,需要將植株放在採光較好的地方進行養護,
保證其每天接受光照時間在6小時左右。但是夏季的光照過於強烈,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做好相應的遮陰措施,讓其處於半陰的環境中,避免強光直射對梅花造成傷害。
3,肥水要點
梅花的養護離不開合理的澆水以及施肥,梅花的澆水要點在於見干見濕,
根據土壤的干濕度進行澆水,保持土壤處於微微濕潤的狀態即可,不宜過於濕潤。
梅花的施肥要點在於薄肥多施,選擇稀薄的液肥少量施撒即可,切忌施肥過多、過濃。
4,合理修剪
梅花的養護離不開合理的修剪,適當修剪能夠有效促進梅花的生長以及開花,
梅花的修剪主要是針對植株發育不良、徒長、發病的枝葉以及花期結束後的殘花。
及時修剪能夠減少其養分的流失,保證養分的充裕,
在修建完畢之後要注意做好消毒處理,避免植株出現感染現象。
⑵ 盆栽臘梅怎麼養
種植臘梅花一般是在春季的2-3月份或是在秋季的7-8月份進行。若是購買臘梅的小苗種植,就可以在選在落葉之後進行,在春季萌芽之前種植好就行,這段時間進行是最適合的,也很容易成活。那麼,種植後的臘梅要怎麼養?
它比較怕澇,土不幹不澆水,澆水就澆透。臘梅平時澆水以維持土壤半濕狀態為佳,雨季注意排水,防止土壤積水。乾旱季節及時補充水分,開花期間,土壤保持適度乾旱,不宜澆水過多。盆栽蠟梅在春秋兩季,盆土不幹不澆;夏季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水量視盆土干濕情況控制。在雨天要及時排水,以免出現積水。
盆栽蠟梅,上盆初期不再追施肥水,春季要施展葉肥,每年花謝後施一次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春季新葉萌發後至6月的生長季節,每10-15天施一次腐熟的餅肥水;7-8月的花芽分化期,追施腐熟的有機肥和磷鉀肥混合液。秋後再施一次有機肥。每次施肥後都要及時澆水、鬆土,以保持土壤疏鬆,花期不要施肥。
臘梅喜歡充足的陽光,適合生長溫度為16~23℃,一般最低溫度不要低於-10℃,它是比較耐高溫的,即便是在40℃的環境下也能生長。
要及時剪掉病枝、枯枝和太過濃密的枝條。在落葉後花芽膨大前,對長枝在花芽上多留一對葉芽,剪去上部無花芽部分,疏去枯枝、病蟲枝、過弱枝及密集、徒長的無花枝和不作更新用的根孽。要小心操作,避免碰掉花芽。
臘梅疏去衰老枝、枯枝、過密枝及徒長枝等,回縮衰弱的主枝或枝組。對過高、過長、過強的主枝,可在較大 的中庸斜生枝處回縮,以弱枝帶頭,控制枝高、枝長和枝勢。短截一年生枝,主枝延長枝剪留30-40厘米,其他較強的枝留10-20厘米,弱枝留一對芽或疏 除。花謝後及時摘去殘花
常見的病蟲害有炭疽病、黑斑病、蚜蟲等,要及時清除掉病葉,帶有卵的枝條葉要及時剪掉,以免增加侵染源,同時可以配合葯劑噴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