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雀盆景圖案
❶ 黃金雀怎麼養殖
取材與培育措施
金雀花
人工繁殖 可用扦插、分株、壓條、播種等法繁殖,一般以扦插為主。2-3月可用去年生的硬枝,或於梅雨季節用當年生半熟嫩枝扦插,插條截成8-12厘米,插深1B2,插後搭棚遮蔭,適量澆水。生根後,拆去蔭棚,充分接受光照,健壯生長,成活率較高。分株繁殖於春季2-3月進行。播種繁殖於3-4月進行,播前用溫水(40℃)浸種催芽,發芽率高。供盆景用者,亦可到山野採掘多年老樁,製作造型,收效較快。選其呈老態而具獨干者為佳。
上盆過程
選盆:金雀宜用較深的紫砂陶盆,形狀以圓形、正方為多。根據造型的需要,有時也採用千筒盆,色彩不宜太深。用土:宜用中性或微酸的壤土或輕粘土,不宜用鹼性土。盆栽用普通培養土或田園土即可。栽種:以早春休眠期栽種為好。金雀的根系極為發達,栽時可適當將根部提起,露出土面,以顯出蒼老之態。
整姿
金雀花
技術加工:金雀的造型加工與迎春相似。一般在休眠期將2-3年生苗木挖起,不須帶泥球,但要注意盡量不損傷根系,然後將長根進行整理編排,可以互相纏繞,也可用棕絲適當攀扎,呈現盤根錯節之狀。金雀的根長而軟,加工得法,頗具雅趣。對於主要枝幹可作適當彎曲造型,但要注意各個面的效果,不要僅在同一平面上有彎曲。對於小枝則以修剪為主,不要剪得一樣長短,以顯得參差有致。
樹形:金雀盆景的造型,以獨干虯枝、姿態古雅者為佳,也可製作成枝葉披紛下垂之勢。或提根露爪,顯其老態;或剪扎枝葉,呈朵雲狀,以達到形美花艷之效果。
養護管理
放置場所:金雀喜光耐旱,宜放於陽光充足,空氣流通之處。冬季比較耐寒,黃河以南可在室外越冬,最好連盆埋於土中。
澆水:掌握不幹不澆,澆必澆透的原則。特別是在開花期要注意保持盆土的濕潤,可延長其花期。
施肥:冬季休眠期可施一次基肥,春季開花前施一次水肥,可延長花期。開花後,再施一次追肥,促進枝葉生長。平時適量施以稀薄肥水即可。
修剪:冬季落葉後,可剪去各種影響樹形的枝條。春季開花後,則剪短開過花的枝條,以促生新的花枝。生長旺盛期,可隨時進行徒長枝的修剪,並適當摘心,以保持樹形的美觀。
翻盆:每隔2-3年翻一次盆,時期以早春為宜。翻盆時可去掉1B2左右的舊土,並將過長的根適當剪短。還可結合翻盆進行提根造型。
觀賞
金雀以觀花為主,5-6月開花期為最佳觀賞時期。平時亦可觀賞各種造型的樹姿。該樹盛開的花朵,如展翅欲飛的金雀,滿樹金英,微風吹拂,搖搖欲墜,甚為悅目。
❷ 金雀盆景怎麼養,才能養好日常養護工作需要做什麼
❸ 金雀盆景的造型要怎樣設計
叢林式盆景的製作,難在整體的構思和空間的布局,這對於新手來說,確實有很多的困難,我們可以先從製作雙乾式盆景入手,雙乾式盆景算得上是最少枝幹組合的叢林式盆景了,通過雙乾式盆景的制此並作,多掌握一些造型上的技巧和經驗,對於叢林式盆景的製作還是很有幫助的。但是,製作雙乾式盆景看似簡單,其實盆景造型多變、形態各異,製作出成功的雙乾式盆景還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一、雙乾式盆景的分類
雙乾式盆景造型是變化多端的,最常見的有雙直干,雙曲干,雙斜桿,還有一直一斜,一斜一曲等,姿態風格各異。按式樣來分,還可分為懸崖、卧式、公孫、文人樹等。而雙乾式盆景的常用樹種多為松柏類、雜木類,還有少許的竹類、藤類等。
二、雙乾式盆景的特徵
1、有主有次
雙乾式盆景,雙干要有主有次,次序分明,既要協調和諧也要搭配合理,特別是次乾的特點不能和主幹一樣鮮明,不分主次。最好選擇一高一矮或者一粗一細等有差別地進行組合造型,但也不能差別太大。
2、控制角度
雙乾式盆景的主次干之間的角度不能太大,太大讓人產生疏離感,使得整體的造型都受到影響,一般來說,雙桿的角度最好控制在45°以內最為合適,既讓人覺得雙干是一個整體,也不會給人一種貌似神離的感覺。
3、選擇開叉
雙乾式盆景的整體造型上,枝幹選擇合適的開叉點,影響到整個盆景在造型上的成敗。雙乾式,要麼是樹生雙桿,要麼是二棵樹合栽,互相牽慧扒判扯又相互獨立。但枝乾的造型必須是一個整體的造型,合適的開叉點,能讓造型更加豐滿。
三、雙乾式盆景的造型
1、製作造型之前,要有完善的構思,一個好的構思不光要有自身的藝術造詣,還要事先做好設計。雙乾式盆景,有主有次,在設計過程中,要先確定主幹,把主幹的造型確定下來後,再根據主幹的造型,來選擇與之相配的次干。
2、在布枝的設計上,一定要分清外圍枝、內枝和前後枝在整個造型中起到的作用,它們構成了整個樹冠的造型。而在造型製作中,修剪枝條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要根據樹冠來平衡外圍枝,由下而上,來對樹冠的造型來修剪。而內枝兼顧在了雙干之間,設計成藕斷絲連給人一種虛實結合的感覺,實際上卻是連接的少,斷開得多,有那一二個枝條延伸過去,更增意境。最後說前後枝,前枝宜少不宜多,主要起到一個點綴的作用,讓盆景的視覺效果更加的深遠,而後枝可適當地留長,追求一種造型上的多變的感覺。
3、樹冠的造型,一般多是一個斜三角的樣式,能有效地增強樹勢,感覺是一個整體。
雙乾式盆景在製作上,就二點,講的就是整體和配合。合理地配合達到一個整體的效果,一句前改話就概括了。你可以把雙乾式盆景理解成為一對恩愛的夫妻,夫妻間之所以恩愛,是因為一樣的喜好或者一樣的性格,生活和諧才能恩愛,雙乾式盆景也一樣,只要協調的搭配,相互和諧共生就是最合適的。我是@花房姑娘娟子,來波一鍵三連鼓勵我吧!
❹ 金雀盆景的製作方法是什麼
金雀分布於我國長江流域及華北地區,現已作為園林花卉廣泛栽培。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金雀盆景的製作方法,一起來看看。
金雀盆景的製作方法
無論是自己採挖的金雀還是花市購買的金雀,上盆前都要根據樹樁的形態和造型的需要進行修剪整形,將過長的老根剪除,撕裂的樹根也一定哪絕要剪去,但要多留側根和須根,樹干也應適度修剪,剪除造型不需要的枝幹。根、乾的剪口要平滑,還可塗抹一層凡士林、燒傷膏、赤黴素眼葯膏之類的葯物,以防傷口處腐爛。栽種前切忌用水浸泡,否則栽後會爛根。先栽在瓦盆或地下「養坯」,盆土宜用潔凈的素細沙土,有人用建築用的細沙摻入適量顆粒較粗的煤灰渣栽種,效果也很好。盆底可鋪上一層粗粒的煤灰渣,以利於排水。金雀畏溼,栽後澆一次定根水,以後不幹切勿再澆,要絕對避免盆土積水,否則樹根會迅速腐爛。未展葉的金雀栽種後不要遮光,可直接放在避風向陽處養護。新栽種的金雀所處的環境溫度最好低一些,盡力使之先長根,後發芽,避免假活,也不要用塑料薄膜將植株罩起來,否則塑料薄膜內溫度過高,枝葉生長過快,而根部的吸收供應不上,從而造成樹樁死亡。但如果冬季過於寒冷,仍要進行保溫,可移到0℃至5℃的室內,以防止土壤干凍和結冰。也可用塑料膜將樹樁罩起來,但要在塑料膜內部用鐵絲搭架子,避免塑料膜與樹樁接觸。還有人用黑色塑料袋將花盆罩住,樹樁仍留在外面,以提高土壤溫度,使之盡早生根。金雀盆景在入細盆前,可先在裝有干凈素沙土的泥瓦盆中養樁,等成活後,經初步造型、提根,在第二年或第三年再移入細盆觀賞。
金雀的上盆、移栽宜在春季萌動前進行,栽種前要剪除多餘的枝條,剪除撕裂、帶傷的根,剪口要求平滑。嚴禁用水浸泡,否則栽後必然爛根死亡。栽後澆一次定根水,以後不幹不澆。未展葉的植株上盆後宜放在背風向陽處養護,環境溫度不必過高,使之先生根,後長葉,以免因溫度過高,使植株過早發芽,造成「假活」現象。
金雀的挖掘和移栽宜在秋末落葉後至春季萌芽前進行,李弊姿每年的這個時候各地花市都有裸根的金雀樹樁出售。如果栽種不得法,金雀樹樁是很難成活的,而一旦成活,其生命力又十分頑強,管理也較為粗放。
成活後的金雀當年放在室外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的地方養護,平時避免盆土積水,雨季注意排澇。長勢弱的植株當年不要施肥,否則會燒壞新長出的根系,長勢旺的植株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當年也不要修剪,任其生長,以使葉片通過光合作用多製造養分,盡快形成新的根系。到第二年的春季萌芽前進行一次修剪,剪去造型不需要的枝條,對一些枝條進行蟠扎造型,注意對過渡枝的培養,使枝、干比列協調,及時剔除根部萌發的櫱芽,以免與生長枝爭奪養分。到了第三年就基本成型,可在春季移入紫砂盆之類的觀賞卜沖盆,並用疏鬆肥沃,排水透氣性良好的沙質土壤栽種。
金雀的繁殖常用播種、分株、扦插、壓條等方法。宜陽光充足的環境,耐乾旱和瘠薄,但畏水溼和過於廕庇環境。其萌發力很強,生長迅速,在生長季節要經常摘心,這樣不僅能使葉片細小,而且還能多孕蕾、多開花。隨時剪除過長、過亂等影響盆景美觀的枝條。每年春季萌動前對植株重剪一次,剪去弱枝、徒長枝、枯枝以及其他影響造型的枝條。金雀不怕曬,即便盛夏也不必遮陰。但水大會漚根,施肥過多會使葉片過大,影響觀賞,所以養護中一般不必另外施肥,但可在花蕾形成時向葉片噴施一次0.2%的磷酸二氫鉀,以延長花期。冬季放在室內冷涼處或室外避風向陽處越冬。每3年左右的春季萌動前翻盆一次,盆土宜用中等肥力,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
金雀喜光耐旱,宜放於陽光充足,空氣流通之處。冬季比較耐寒,黃河以南可在室外越冬,最好連盆埋於土中。冬季休眠期可施一次基肥,春季開花前施一次水肥,可延長花期。開花後,再施一次追肥,促進枝葉生長。平時適量施以稀薄肥水即可。冬季落葉後,可剪去各種影響樹形的枝條。春季開花後,則剪短開過花的枝條,以促生新的花枝。生長旺盛期,可隨時進行徒長枝的修剪,並適當摘心,以保持樹形的美觀。
翻盆:每隔兩年至三年翻一次盆,時期以早春為宜。翻盆時可去掉一半左右的舊土,並將過長的根適當剪短。還可結合翻盆進行提根造型。金雀以觀花為主,四月至六月開花期為最佳觀賞時期。平時亦可觀賞各種造型的樹姿。該樹盛開的花朵,如展翅欲飛的金雀,滿樹金英,微風吹拂,搖搖欲墜,甚為悅目。
金雀盆景的養護方法
金雀的上盆、移栽宜在春季萌動前進行,栽種前要剪除多餘的枝條,剪除撕裂、帶傷的根,剪口要求平滑。嚴禁用水浸泡,否則栽後必然爛根死亡。栽後澆一次定根水,以後不幹切勿再澆,要絕對避免盆土積水,雨季注意排澇,否則樹根會迅速腐爛。未展葉的植株上盆後宜放在背風向陽處養護,環境溫度不必過高,使之先生根,後長葉,以免因溫度過高,使植株過早發芽,造成假活現象。無論是自己採挖的金雀還是花市購買的金雀,上盆前都要根據樹樁的形態和造型的需要進行修剪整形,將過長的老根剪除,撕裂的樹根也一定要剪去,但要多留側根和須根,樹干也應適度修剪,剪除造型不需要的枝幹。
金雀的根質不同於其它樹種,肉質根,有很結實的縱向纖維,很難修剪平齊,很容易從一條根的基部橫向折斷,縱向劈裂。細菌很容易侵入這種斷根,因此,在修根時要剪去斷根,剪口要平整,在傷口上抹上紅黴素或凡士林軟膏,再行栽種。這一點在定植時要特別注意,這是影響金雀成活的關鍵。
金雀栽種前切忌用水浸泡,否則栽後會爛根。先栽在瓦盆或地下養坯,盆土宜用潔凈的素細沙土,有人用建築用的細沙摻入適量顆粒較粗的煤灰渣栽種,效果也很好。盆底可鋪上一層粗粒的煤灰渣,以利於排水。
金雀盆景管理比較粗放,只需在每年現蕾後,做一次花前整形,剪除枯死枝,細弱枝,過密枝,以及不美觀的枝條。花後及時摘去殘花,以免形成莢果,消耗養分。對上年生枝條,從基部留二到三個葉節剪除,以促發新枝,增加枝的數量,並對展葉後的枝條長到5厘米左右時留下二到三節摘心,使樹型更加豐滿緊湊,更具觀賞效果。摘心後長成的新枝當年不宜重剪,否則長勢不旺,可用多次摘心的方法控制枝條長度,以保持良好的樹型。
金雀雖耐瘠薄,但也喜肥,在新栽樹樁成活後,必須在新抽枝條木質化後才可施肥,薄肥勤施,每隔一周,施肥一次。春夏季以氮肥為主,立秋後以磷鉀肥為主,結合根施,可噴施二到三次磷酸二氫鉀。結合翻盆,施足基肥,用肥以腐熟的麻餅,豆粕與骨粉或禽烘適量混合施入為好,發芽前和開花前後各追施一次速效性液肥。
金雀生性粗放,病蟲害極少見,根據其耐寒特性,採用露地培土越冬方法,一般不會造成凍害,若發現病蟲害,按常規防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