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土開裂
① 為什麼盆栽養久了土壤就會結塊
養花比較久的朋友應該會有所體會,盆栽花卉的土壤如果長期沒有更換就容易結塊,結塊之後如果沒有處理就會形成縫隙,這個時候澆水就不會有什麼作用,因為水會從縫隙流走,對植物的生長就沒有促進作用,盆土板結也會影響植物的根系生長。
盆栽植物生長較快的,可以1~2年換盆一次,如果是生長較為緩慢的,可以2~3年換盆一次,這樣就可以很好避免土壤結塊導致植物生長不良。
栽種植物注意不要一下子用太大的容器,容器過大不僅不會促進植物生長,還容易導致積水,植物水分過於充足,導致生長不良。
② 為什麼我的盆栽早上澆水,晚上泥土就乾裂了
大概是您澆的太少了,水只濕潤了表皮,所以晚上泥土就乾裂了。
注意盆栽澆水的時間
澆水時間應放在植物生長活動時進行,但要避開烈日曝曬。所以,一般冬季澆水要在上午9-10時以後;夏季應在清晨8時前和下午5時以後。對在陽光直射下的植物,早上澆水量要大,否則持續不到下午就萎蔫了。
掌握盆栽澆水原則
盆花存在的問題大都由澆水不得法而來。無論哪種盆栽花術在任何季節澆水都必須掌握一條原則即:「見干便澆,不幹不澆,干透澆透。」在不使花卉受到缺水損害的條件下,土壤通常保持較少的水分比水分過多要安全可靠,即「寧干勿潮」。
另外還要注意:不要只澆濕表面的「腰截水」,盆土上濕下干,時間一長,植物根系因缺水發生萎蔫,盆花生長不良。
③ 盆栽牡丹盆里的土裂縫葉子發軟發黃怎麼辦正在開花
土裂縫,那就澆透一遍水,發軟發黃估計缺肥吧。新上盆的牡丹第一年不一定能開出好花,但培養1-2年後,就能連年開花。牡丹一年在4月中、下旬開花,開花前可追施1-2次液肥;開花後半個月再追施1-2次液肥;伏天可用麻醬渣(每盆約40-50克)施1次乾肥,以利花芽分化。
牡丹系肉質根,稍能耐旱,最怕積水,故澆水是否得當,是盆栽牡丹成敗的一個關鍵問題。一般早春出室的牡丹,應先施一次肥水,然後澆透水,水稍干後鬆土。以後澆水應根據天氣、盆土情況,適時、適量進行,經常保持盆土濕潤,有利牡丹生長開花。合理的澆水,應該是見干見濕,不宜澆大水,防止盆內積水,以免爛根落葉。
牡丹開花時,可設棚覆蓋或暫時放在室內,避免陽光直射,這樣可延長開花期,對主枝頂芽是葉芽的,應摘去,以免徒長,影響開花。為使牡丹開花鮮艷,花期可用0.5%-1%的磷酸二氫溶液進行葉面噴施2-3次。牡丹花謝後,要進行一次整形修剪,及時剪去殘花及花梗,不令結籽,保留莖部的1-2個外側芽,這樣可使植株生長旺盛,保證次年開花。
牡丹雖然較耐寒,但在華北等寒冷的地區,立冬前後,應搬入室內,放在房間的向陽處,室溫保持0度左右即可。次年出室不宜過早,須待清明前後再出室。不太寒冷的地區,可選隱風處將花盆埋入土壤內,使盆面與地面平齊,以保持盆土的濕度和溫度,也可保證牡丹安全越冬。待第二年春天牡丹花現蕾後,再連盆將牡丹從地中挖出,進行正常管理。
④ 盆土出現板結,用3個方法解決,花兒長得更旺,你知道嗎
在養花的過程中,經常遇到盆景土發生結塊的現象,土壤層發硬產生結塊之後,就會影響到盆栽花卉生長,致使植物生長發育柔弱,葉片發黃,不開花等。而土壤退化,通常是用這些黏性土,又缺乏營養物質所造成的。如果你家的花卉,盆景土發生結塊得話,可以通過下面3種方式來改變,從而使花朵長得更充沛。
第一:拆換掉盆景土
假如家裡養的盆栽花卉,盆景土早已變得十分硬實,並且出現結塊,最好的辦法就是盡早去拆換盆景土,要不然盆栽花卉漲勢會一天不如一天,危害正常生長和盛開。
許多盆栽花卉往往發生盆景土結塊,是因為在原始上盆的情況下,使用的盆土粘性很大,又缺乏營養物質所造成的,使土質慢慢顯鹼性化,不益於盆栽花卉生長,造成盆栽花卉長不旺,葉片發黃,也很容易去盛開。
去給他倒盆時,要為他用綿軟富饒,透氣性能較好的培養土,例如常用腐殖土,或是發醇漚肥的花生殼,或是有機肥料等,使土壤層既綿軟,滲透性較好,中後期就不易產生結塊,這種培養土,還更有助於盆栽花卉生長發育。
平常可以自己發醇一些洗米水、果皮水、過期牛奶等,每一次澆灌時,添加一些,還能為盆栽花卉填補營養物質,調整土壤ph酸鹼度,降低盆景土發生結塊的現象。
家裡盆栽花卉,當花土發生偏鹼化結塊時,就會影響到盆栽花卉正常的生長和盛開,這時候要盡早去給他拆換綿軟富饒,透氣性能較好的盆景土,或是用之上三種方法去調整土壤層,才可以讓盆栽花卉修復充沛生長發育,經常去盛開。
⑤ 盆景根在土裡面裂口是怎麼回事
盆景根在土裡面,裂口應該是水澆多了導致的,我認為是水澆多,導致它裂口的
⑥ 花盆裡的土表面一層都乾裂了,但是底部泥土卻很濕。
花盆裡的土表面一層乾裂了,裡面還很濕潤。
這說明土質已經不行了,板結嚴重不透氣。
需要換土重新栽種才行。
⑦ 養的盆花土質干,有點開裂,是什麼原因
盆栽花卉主要有草本花卉、木本花卉兩大類。草本花卉有:一年生花卉、兩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多肉質花卉和水生花卉等,木本花卉有:灌木類、藤木類和喬木類。不同的花卉有不同的栽培管理方法,不能一概而論,採用同一種栽培管理方法,那是養不好花的。有人認為,只要盆中有泥土,花就能栽的活,這是不正確的。為什麼有人的花買回去後養植一、二年後就死亡了呢?原因就在於就是缺乏以下栽培方法的幾種管理要素。不同的花卉對盆的大小、盆質材料、土壤、水分、光照、溫度、營養等都有嚴格要求,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各種花卉的生長習性,才能使花開的花盛葉茂。 一、盆質材料和盆口直徑的大小 (一)盆質材料主要有陶盆、瓷盆、釉盆(缸)三種。 一般木本花卉如:白蘭花、杜鵑、山茶花、扶桑、八仙花、一品紅、石榴、無花果、茉莉花、變葉木、夾竹桃、迎春、五色梅、米蘭等最適合用陶盆栽培。因為陶盆材質粗糙、價格便宜,還具有良好的通氣性,保水性能適合花卉根須生長。 瓷盆價格較貴,一般適合種一、二年生的草本花卉和經濟價值較高的花卉,擺設在客廳和卧室。如:君子蘭、萬壽菊、翠菊、半支蓮、香石竹、文竹、吊蘭、朱頂紅、四季海棠等等。 釉盆不但價格昂貴,而且體積也較大,它適合栽培植株較大的灌木類或喬木類花卉。如:鐵樹、紫薇、茶花、茶梅、虎刺梅、桂花等等。 (二)盆口直徑的大小 選擇盆的種類和盆的大小要根據你所栽花卉的價值和花卉植株的大小而定。一般說,花卉植株較小的先栽在直徑10厘米左右的小盆,待一、二年後再移植到直徑18—20厘米的盆中。 二、土壤選擇 花卉種類繁多,對土壤的要求各自不同。一般露地生長的各種花卉,除砂土和極粘稠的土壤不適宜花卉生長外,其他各類型的土質均可適宜多數花卉的栽培。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宜栽植在排水和通氣性良好,同時又能保持一定水分和肥料的砂壤土中。對於栽植夏季開花的花卉,要經常澆水,保持盆內土壤濕潤,盆土要見干見濕,水不能澆的太多,使土壤長期處於泥濘狀態,以免爛根,引起植株死亡。 盆栽花卉的盆土因受花盆所限,容量不多,為滿足花卉生長和發育的需要,必須在有限的土量里飽含植物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同時還要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因此,盆栽花卉的用土必須選用特別配製的人工培養土。培養土裡主要含有大量的腐植質(多呈團粒狀組織),因而土質疏鬆,利於空氣流通,排水性好,富含養分。並能經常保持盆土的濕潤,這是養好盆花的首要因素。 培養土是人工調制的混合土壤,調配的材料很多,但要根據盆栽花卉對土壤要求的性質進行調配製作。一般多以腐葉(秋天落下的闊葉)、園土(或黃泥山土)、河砂三種土為主要材料。製作方法是:當年秋季樹木落葉時,可將落葉大量收集,選擇地勢高的乾燥處與園土分層堆積,堆好後澆適量的人糞尿,樹葉因有糞尿所含的有機物質和水分的濕潤,菌類便大量繁殖,加速了樹葉腐爛,經過3—4遍的翻倒,樹葉就基本上腐爛了,然後將其曬干後過篩備用。 花卉的生長各有對土壤的酸鹼度(PH值)范圍的要求。有的適應范圍大些,在土壤偏酸或偏鹼的范圍內都可適應,有的就小些如:杜鵑、梔子、山茶花等,除非在較強的酸性土壤中才能存活。所以我們要針對這類花卉做土壤的化驗,將土壤調配至適宜的酸鹼度(PH值)。 土壤是病蟲害的大本營,它裡面蘊藏著無數的病菌、蟲卵、雜草種子等,當選擇盆栽用土時要注意這個問題。尤其是對扦插和分栽小苗來說更為重要,小苗抵抗力弱易受感染,春季晝夜溫差過大,盛夏炎暑悶熱,小苗易得猝倒病、立枯病,扦插苗易得腐爛病等,嚴重時會使花卉全部死亡。所以說我們在選擇盆栽用土時最好選擇PH值適宜,經過配製腐爛發酵過的營養土再加以適量的河砂配製的混合土,這樣的土壤既含豐富的營養,又具有排水通氣的性能。 總之,土壤是花卉生長發育的營養條件和環境條件。我們要經常保證土壤里含有足夠的空氣,這也是花卉生長的必要條件。因此,必須注意花卉土壤的培養,給花卉生長創造一種良好的土壤環境。 三、水分 水分對花卉影響非常重要,主要是指土壤中含水量和空氣濕度。它們對花卉的生長發育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植物體內的含水量約占總重量的80%以上。水是植物體內重要的組成部分,又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各種養分,必須在水溶條件下才能進入植物體內,植物體內各種生理機能活動必須在水的參與下才能進行。植物依靠葉面的蒸騰作用而調節本身體溫,主要也是水的作用。水分是植物細胞進行正常代謝作用的保證。因此,沒有水,植物是根本不能生存的。 但花卉植物的種類繁多,來自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因氣候條件的不同,其生態習性也各自有異。因此,必須根據花卉的種類、生長習性,考慮各種花卉的特殊性,不能一概而論。如果都用一種方法管理肯定有的花卉是不能正常生長、開花,甚至還要造成死亡。 不同種類花卉對水的要求也不一樣,除水生花卉必須有大量水分存在外,陸生花卉根據需求水分的多少,大體分為旱生花卉、濕生花卉和中生花卉三大類。 旱生花卉:如仙人掌、仙人球、曇花、石蓮花、虎刺梅等,它們在較乾旱的情況下仍能繼續生長,它們的特點是怕澇,不怕旱。濕生花卉:如蕨類、龜背竹、海芋等等,生長期間要求保持有水分的存在,它們的特點是耐澇,不耐旱。我們一般栽植的大部分盆栽花卉都是介於以上兩種之間的中生花卉。如白蘭花、杜鵑、山茶花、石榴、茉莉花、五色梅、迎春、文竹、君子蘭、香石竹、瓜葉菊、菜葉草等,它們的特點是既怕旱又怕澇。所以在平時的養護中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即可。 對於某些花卉來說,不知道需要水分多少時,可以通過花卉的外部形態來判定。凡葉片特大、質地薄嫩柔軟、光滑無毛的則需要水分較多,並要求空氣濕度大;凡葉片窄小、質地堅硬,表面披有蠟質或生有較多茸毛時,則需水分少。不僅不同種類的花卉對水分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即便是同種花卉,在各個不同的生育時期對水分的需要量也不相同。幼苗、小苗、定植苗初期需水量都不是太大,保持土壤濕潤就可以了,水澆多了,土壤長期處於泥濘狀態,土壤中空氣不流通,影響花卉生長,還易引起爛根,導致植株死亡。開花期需水量也較少,要適當控制。總之,澆花要掌握一個原則:「盆土要見干見濕,干不開裂,濕不泥濘。」花卉護養中水分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水分不足會引起植物枝葉萎蔫,對花卉生長發育也不利。因此,要採取小水勤澆得管理措施為好,同時,花盆裝土時要做好排水層。方法是:現在盆底放些碎瓦片或碎石子(2—3公分),再在上面放一層沙子(1—2公分),最後再裝滿營養土。這樣既利於排水,又能保水保肥。 四、光照 光照(陽光)是花卉植物製造營養物質的能源,沒有光的存在光合作用就不能進行,花卉的生長發育就要受到影響,一般說,光照充足的地方花卉的光合作用就旺盛,有機養分可以較多的積累,植株生長健壯,花形大。但不同種類的花卉對光照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不掌握好光照的強弱、長短,花也是養不好的。 1、不同種類的花卉對光照強弱的要求程度不同。 根據花卉對光照強弱的需求,分為陽性花卉、陰性花卉兩大類。陽性花卉植物必須在完全光照下生長,需要直射陽光,否則生長不良,影響開花。如仙人掌、松葉菊、天竺葵、瓜葉菊、太陽花等一、二年生或多年生的露地花卉。若果盆栽就要考慮擺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陰性花卉要求的環境條件是適度遮陰的光照,它們的葉子薄而較大,角質層極薄,不具有光澤和表皮毛,葉柄長短不一。如蘭花、秋海棠、龜背竹、山茶花、茶梅、杜鵑及蕨類植物。這類花卉不能擺在強光的直射下生長,特別是盛夏要把它們擺放在陰涼通風處,防止太陽直射,造成焦葉、萎蔫、死亡。 由於對盆栽花卉觀賞目的不同,有的以觀葉為主,有的則以觀花、觀果為主。由於觀賞目的不同,對光照強弱的掌握也不同。 觀葉植物光照強度應該較低,原因是在強烈光照作用下,葉面的邊的粗糙、蒼老,葉片顏色變深,因而失去青翠碧綠的色澤,影響了觀賞價值。 觀花植物則要有充足的光照條件,因在充足的光照下,才能開出較多且較大的花朵,且植物粗壯,分櫱多,花色及香氣濃厚,病蟲害也較少。如光照不足,則光合作用減弱,植株徒長,節間延長,花色及花的香氣不濃。 2、日照的長短對花卉發育階段的作用。 花卉植物經春化階段以後,便進入光照階段,光照階段完成後,花卉才能開花。不同種類的花卉有不同的光照階段,我們只要掌握了它們各自所需的光照時間,就能按照需要培育出我們所需的花卉。花卉對光照的要求,大致上可分為三類:即長日照花卉、中日照花卉、短日照花卉。 ①長日照花卉:每天要求日照在14—16小時的條件下才能加快它的發育提前開花,如報春 答案補充 花、紫羅蘭等。 ②中日照花卉:每天要求日照在10—16小時之內都能孕蕾開花,如茉莉花、天竺葵等。 ③短日照花卉:每天要求日照在8—12小時之內就能孕蕾開花,如菊花、一品紅、波斯菊等。 3、日照對枝條、花色、開花的影響。 五、溫度 溫度對於花卉的生長發育、生理機能、開花結果,均有密切關系。根據花卉植物對溫度的反應,大致可分為耐寒性花卉、半耐寒性花卉和不耐寒性花卉三種。 六、營養 花卉必須有適量的營養才能生長良好,發育正常。尤其是盆栽花卉,用土量少,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都在不停地吸收各種營養物質,而這些營養物質要適時適量的供給,這就是合理的施肥。 以上幾點是養好盆栽花卉的關鍵,僅供喜愛養花的朋友們參考。
記得採納啊
⑧ 盆栽要翻盆有哪些信號想知道養的盆栽什麼時候就要翻盆了
總結:
翻盆換土是盆栽花卉必須要做的一步養護工作,決定了你的花卉是不是能一直旺盛的生長下去,很多花友養花養不長,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沒有翻盆換土的緣故。花卉的生命都是很長的,做好翻盆換土的工作,可以把喜歡的花卉一直養下去。好了,謝謝大家!
⑨ 盆栽玉麒麟有裂紋了,哪位知道是什麼原因啊
是不是養殖方法不當啊!
養殖方法: 玉麒麟性喜排水、透氣良好的土壤。盆栽以排水良好的沙質土為宜,不要太肥。盆栽用土可用魚塘泥曬干打碎後混入20%的沙配製;或用菜園土、腐葉土各4份和沙2份混合配製。栽植上盆後,要澆定根水。以後看實際情況,每隔兩三天澆水一次,澆水量可比一般闊葉花卉少些,但要比無葉仙人掌花卉略多些。玉麒麟在生長期每月施一次淡薄液肥即可。 1、夏秋管理:夏秋是玉麒麟的生長旺季,它雖喜陽光,但又怕烈日強光暴曬。可用竹簾子,葦箔或雙層窗紗遮陰,以透光率60%為好。陽光過強,會導致葉片變黃,影響生長及觀賞。耐乾旱,澆水宜少不宜多,要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夏秋也要防連陰雨,盆內積水和盆土長時間過濕,都會引起爛根或變態莖腐爛。它不宜大肥,可每月施一次稀薄豆餅水,麻醬渣水或馬蹄掌水。肥水過大加上過度蔭蔽,往往造成植株徒長「返祖」,掌狀變態莖長成長出其原種霸王鞭的那種柱狀肉質莖來,嚴重降低觀賞價值。 2、冬春管理:玉麒麟不耐寒,在我國除華南、西南局部地區可露地栽培外,其它地區均作盆栽,冬天要求放到向陽的房間里。一般在10月中旬霜降前移入室內越冬。室內溫度保持在15℃以上,葉片不至變黃;室溫低於12℃時肉質葉片會脫落而使植株進入休眠。休眠期間應節制澆水,盡量保持盆土乾燥,開春後氣溫逐漸升高才可逐漸增加澆水,天暖後可放到陽台或院子里,但澆水仍以稍節制不使過量為妥。室溫保持在6℃以上,盆土較干時,變態莖就不會凍壞,翌年仍將長出新葉。 冬季澆水要比生長季節少,保持盆土微濕即可。冬季應停止施肥。 春季氣溫轉暖升高,可在清明至谷間換盆。換盆時,去掉舊土,剔除根中宿土,清除腐朽根,換盆後保持盆土潮潤,先在室內放置10天左右,再逐漸移出室外。玉麒麟一般在穀雨氣溫穩定後,移出室外。一開始澆水量要宜少,隨氣溫升高適當增多。
⑩ 為什麼我的盆栽澆完水就會開裂
當花盆裡的土開始板結的時候,大部分會出現上圖中的情況,即盆土都「裂開」了。這個時候,如果立馬澆水,很容易會造成根系腐爛。為什麼呢?因為,一旦出現盆土板結,當你看到的時候,板結的時間已經很長了。盆土的底部和植物花卉的根系早就粘連在一塊了!
此時澆水,非但不會緩解盆土的板結狀況,還會加重根系和土壤之間的粘連,盆土裡的養分也不會很快的被根系吸收。畢竟根系現在的狀態吸收養分的能力幾乎沒了。此外,當花卉長時間缺水後,立即給水也會造成根系細胞的內外不平衡,容易導致細胞破裂,進而出現爛根的現象。
盆土板結了,不澆水該怎麼辦?
最有效的辦法是立即換盆換土。這個時候就不用管是不是夏天了,盡管夏天不適合換盆,但是花卉盆栽時間等不及,所以還是盡快換盆為宜。換盆的時候,可以選擇在早晨或者是傍晚進行。取盆栽時一定要輕輕的撥開板結的土壤,不要碰壞了根系。
如果發現根系有腐爛的跡象,那麼要用剪刀先清理一下,然後在移栽。剛移栽完的這段時間,很重要,特別是炎熱的夏天,換盆結束後,不要立即放在陽光下,最好放在通風良好的陰涼處一兩天,第二天澆一次透水,這樣成活率會高一些。
還有再提醒一下花友們,之所以盆土會板結,有多個原因,一是澆水少,二是施肥多,三則是用了化肥。所以以後在養花的時候,要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