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西蕉竹
Ⅰ 西樵山的四方竹
靜 第六次
西樵山位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是國家五星級旅遊風景區,那裡風景優美,是旅遊的好去處。西樵山有八絕 :桂花酒、西樵大餅、煎儂鯽魚、佛手瓜、杜鵑花、雲霧茶、四方竹、無篤螺。我最喜歡的是四方竹林。
四方竹林里的竹子與我們平時見到的竹子不一樣,是方形的,不是圓形的。這種竹子株型矮小,顏色墨綠,葉子細長,莖枝圓中略方,用手捏它,有明顯的方型感,橫截面成正方形。由於疏密有致,形態飄逸,優雅,適宜盆栽,所以是觀賞的珍品。
我長這么大,還未見過這樣的方形的竹子。若非親眼所見,若非親手去握了它的莖枝、感受了它的形狀,我還真不敢相信世界上竟然有方形的竹子。
進入竹林,彷彿置身在綠色的世界裡。竹枝搖曳,竹葉婆娑,使人想起「未出土時先有節,至凌雲處總虛心」的詩句。雖然眼前這片矮小的四方竹都不會「至凌雲處」,但這一根根方形青枝,一節一節又一節,筆直挺拔,同樣能讓人想起剛正不阿、高風亮節的品質。竹子空心,這不就是謙虛的象徵嗎?這多像我們做人的原則,品格虛心能自持,柔中有剛,凌雲有志、生而有節。那繁茂的綠葉,長青不敗,象徵著青春永駐。
如果說那些筆直高大能「至凌雲處」、枝葉茂盛得可以遮天蔽日的圓形竹子是清麗脫俗、瀟灑俊美的翩翩君子;那麼,這些秀逸神韻、矮小纖細的四方竹就是嬌小玲瓏、乖巧可愛的小家碧玉。讓人情不自禁地心生喜歡。
傳說這種竹最初是由一個堅心的男子培植起來的,不堅心的人很難把它栽活。
很久以前,山上有一對青年男女在熱戀著,他倆對歌傳情,密訂終身。可是女子的家庭是戶勢利人家,嫌棄男子靠打柴過日。當男子到女家求婚時,女子的娘竟擋住門口唱道:「不是花靴莫行街,不是利斧莫砍柴。除非山上天地變,竹子成方送女來。」男子是個堅心的人,他聽了下決心把竹子變方。
他在自己的草棚下栽了一棵竹子,早晚用力在竹竿上捏一會兒。捏呀捏,捏了一年,竹竿的下截變方了,但上截還是圓的。他又捏呀捏呀,捏了兩年,竹竿的上截變方了,但下截又恢復了圓形。竹未捏方,女子的娘把女兒許給了一個做官的人家。在花轎過門的途中,那女子在轎里長嘆一聲自盡了。
男子悲痛欲絕,把棚下的竹株拔了起來,帶著它進佛寺當和尚去了。
這個年輕的和尚天天到禪堂念經,天天捏著檐下新移的那棵竹子。經書念了十回、百回、千回,竹子捏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終於,一棵方形的竹子在香煙繚繞中出現了,葉形細長,竿色墨綠,形態優雅。後來,從這棵竹子的旁邊長出來很多新的竹子,也是方的。
和尚穿上整潔的袈裟,虔誠地把方竹子從禪房前移栽在女子的墳上。
方竹子在墳地里不斷地繁殖,慢慢地,長滿了坡坡嶺嶺。山裡人把它看作是堅貞的象徵。
從此,山裡便有了這么一個習慣:男子向女子求婚,得在女方的家門前栽下一株四方竹,表示自己的堅貞。
聽著這令人感動的故事,看著這一大片繁密的竹林,我又不由自主地輕輕地捏了捏這些可愛又特別的竹子,它真的很細,每一根都很細。那瑩綠的葉子上,泛著竹林縫中折射出來的縷縷陽光,我彷彿覺得,這陽光就是故事中的男子對女子的滿滿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