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凡菜葉
『壹』 養的盆花土質干,有點開裂,是什麼原因
盆栽花卉主要有草本花卉、木本花卉兩大類。草本花卉有:一年生花卉、兩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多肉質花卉和水生花卉等,木本花卉有:灌木類、藤木類和喬木類。不同的花卉有不同的栽培管理方法,不能一概而論,採用同一種栽培管理方法,那是養不好花的。有人認為,只要盆中有泥土,花就能栽的活,這是不正確的。為什麼有人的花買回去後養植一、二年後就死亡了呢?原因就在於就是缺乏以下栽培方法的幾種管理要素。不同的花卉對盆的大小、盆質材料、土壤、水分、光照、溫度、營養等都有嚴格要求,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各種花卉的生長習性,才能使花開的花盛葉茂。 一、盆質材料和盆口直徑的大小 (一)盆質材料主要有陶盆、瓷盆、釉盆(缸)三種。 一般木本花卉如:白蘭花、杜鵑、山茶花、扶桑、八仙花、一品紅、石榴、無花果、茉莉花、變葉木、夾竹桃、迎春、五色梅、米蘭等最適合用陶盆栽培。因為陶盆材質粗糙、價格便宜,還具有良好的通氣性,保水性能適合花卉根須生長。 瓷盆價格較貴,一般適合種一、二年生的草本花卉和經濟價值較高的花卉,擺設在客廳和卧室。如:君子蘭、萬壽菊、翠菊、半支蓮、香石竹、文竹、吊蘭、朱頂紅、四季海棠等等。 釉盆不但價格昂貴,而且體積也較大,它適合栽培植株較大的灌木類或喬木類花卉。如:鐵樹、紫薇、茶花、茶梅、虎刺梅、桂花等等。 (二)盆口直徑的大小 選擇盆的種類和盆的大小要根據你所栽花卉的價值和花卉植株的大小而定。一般說,花卉植株較小的先栽在直徑10厘米左右的小盆,待一、二年後再移植到直徑18—20厘米的盆中。 二、土壤選擇 花卉種類繁多,對土壤的要求各自不同。一般露地生長的各種花卉,除砂土和極粘稠的土壤不適宜花卉生長外,其他各類型的土質均可適宜多數花卉的栽培。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宜栽植在排水和通氣性良好,同時又能保持一定水分和肥料的砂壤土中。對於栽植夏季開花的花卉,要經常澆水,保持盆內土壤濕潤,盆土要見干見濕,水不能澆的太多,使土壤長期處於泥濘狀態,以免爛根,引起植株死亡。 盆栽花卉的盆土因受花盆所限,容量不多,為滿足花卉生長和發育的需要,必須在有限的土量里飽含植物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同時還要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因此,盆栽花卉的用土必須選用特別配製的人工培養土。培養土裡主要含有大量的腐植質(多呈團粒狀組織),因而土質疏鬆,利於空氣流通,排水性好,富含養分。並能經常保持盆土的濕潤,這是養好盆花的首要因素。 培養土是人工調制的混合土壤,調配的材料很多,但要根據盆栽花卉對土壤要求的性質進行調配製作。一般多以腐葉(秋天落下的闊葉)、園土(或黃泥山土)、河砂三種土為主要材料。製作方法是:當年秋季樹木落葉時,可將落葉大量收集,選擇地勢高的乾燥處與園土分層堆積,堆好後澆適量的人糞尿,樹葉因有糞尿所含的有機物質和水分的濕潤,菌類便大量繁殖,加速了樹葉腐爛,經過3—4遍的翻倒,樹葉就基本上腐爛了,然後將其曬干後過篩備用。 花卉的生長各有對土壤的酸鹼度(PH值)范圍的要求。有的適應范圍大些,在土壤偏酸或偏鹼的范圍內都可適應,有的就小些如:杜鵑、梔子、山茶花等,除非在較強的酸性土壤中才能存活。所以我們要針對這類花卉做土壤的化驗,將土壤調配至適宜的酸鹼度(PH值)。 土壤是病蟲害的大本營,它裡面蘊藏著無數的病菌、蟲卵、雜草種子等,當選擇盆栽用土時要注意這個問題。尤其是對扦插和分栽小苗來說更為重要,小苗抵抗力弱易受感染,春季晝夜溫差過大,盛夏炎暑悶熱,小苗易得猝倒病、立枯病,扦插苗易得腐爛病等,嚴重時會使花卉全部死亡。所以說我們在選擇盆栽用土時最好選擇PH值適宜,經過配製腐爛發酵過的營養土再加以適量的河砂配製的混合土,這樣的土壤既含豐富的營養,又具有排水通氣的性能。 總之,土壤是花卉生長發育的營養條件和環境條件。我們要經常保證土壤里含有足夠的空氣,這也是花卉生長的必要條件。因此,必須注意花卉土壤的培養,給花卉生長創造一種良好的土壤環境。 三、水分 水分對花卉影響非常重要,主要是指土壤中含水量和空氣濕度。它們對花卉的生長發育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植物體內的含水量約占總重量的80%以上。水是植物體內重要的組成部分,又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各種養分,必須在水溶條件下才能進入植物體內,植物體內各種生理機能活動必須在水的參與下才能進行。植物依靠葉面的蒸騰作用而調節本身體溫,主要也是水的作用。水分是植物細胞進行正常代謝作用的保證。因此,沒有水,植物是根本不能生存的。 但花卉植物的種類繁多,來自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因氣候條件的不同,其生態習性也各自有異。因此,必須根據花卉的種類、生長習性,考慮各種花卉的特殊性,不能一概而論。如果都用一種方法管理肯定有的花卉是不能正常生長、開花,甚至還要造成死亡。 不同種類花卉對水的要求也不一樣,除水生花卉必須有大量水分存在外,陸生花卉根據需求水分的多少,大體分為旱生花卉、濕生花卉和中生花卉三大類。 旱生花卉:如仙人掌、仙人球、曇花、石蓮花、虎刺梅等,它們在較乾旱的情況下仍能繼續生長,它們的特點是怕澇,不怕旱。濕生花卉:如蕨類、龜背竹、海芋等等,生長期間要求保持有水分的存在,它們的特點是耐澇,不耐旱。我們一般栽植的大部分盆栽花卉都是介於以上兩種之間的中生花卉。如白蘭花、杜鵑、山茶花、石榴、茉莉花、五色梅、迎春、文竹、君子蘭、香石竹、瓜葉菊、菜葉草等,它們的特點是既怕旱又怕澇。所以在平時的養護中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即可。 對於某些花卉來說,不知道需要水分多少時,可以通過花卉的外部形態來判定。凡葉片特大、質地薄嫩柔軟、光滑無毛的則需要水分較多,並要求空氣濕度大;凡葉片窄小、質地堅硬,表面披有蠟質或生有較多茸毛時,則需水分少。不僅不同種類的花卉對水分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即便是同種花卉,在各個不同的生育時期對水分的需要量也不相同。幼苗、小苗、定植苗初期需水量都不是太大,保持土壤濕潤就可以了,水澆多了,土壤長期處於泥濘狀態,土壤中空氣不流通,影響花卉生長,還易引起爛根,導致植株死亡。開花期需水量也較少,要適當控制。總之,澆花要掌握一個原則:「盆土要見干見濕,干不開裂,濕不泥濘。」花卉護養中水分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水分不足會引起植物枝葉萎蔫,對花卉生長發育也不利。因此,要採取小水勤澆得管理措施為好,同時,花盆裝土時要做好排水層。方法是:現在盆底放些碎瓦片或碎石子(2—3公分),再在上面放一層沙子(1—2公分),最後再裝滿營養土。這樣既利於排水,又能保水保肥。 四、光照 光照(陽光)是花卉植物製造營養物質的能源,沒有光的存在光合作用就不能進行,花卉的生長發育就要受到影響,一般說,光照充足的地方花卉的光合作用就旺盛,有機養分可以較多的積累,植株生長健壯,花形大。但不同種類的花卉對光照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不掌握好光照的強弱、長短,花也是養不好的。 1、不同種類的花卉對光照強弱的要求程度不同。 根據花卉對光照強弱的需求,分為陽性花卉、陰性花卉兩大類。陽性花卉植物必須在完全光照下生長,需要直射陽光,否則生長不良,影響開花。如仙人掌、松葉菊、天竺葵、瓜葉菊、太陽花等一、二年生或多年生的露地花卉。若果盆栽就要考慮擺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陰性花卉要求的環境條件是適度遮陰的光照,它們的葉子薄而較大,角質層極薄,不具有光澤和表皮毛,葉柄長短不一。如蘭花、秋海棠、龜背竹、山茶花、茶梅、杜鵑及蕨類植物。這類花卉不能擺在強光的直射下生長,特別是盛夏要把它們擺放在陰涼通風處,防止太陽直射,造成焦葉、萎蔫、死亡。 由於對盆栽花卉觀賞目的不同,有的以觀葉為主,有的則以觀花、觀果為主。由於觀賞目的不同,對光照強弱的掌握也不同。 觀葉植物光照強度應該較低,原因是在強烈光照作用下,葉面的邊的粗糙、蒼老,葉片顏色變深,因而失去青翠碧綠的色澤,影響了觀賞價值。 觀花植物則要有充足的光照條件,因在充足的光照下,才能開出較多且較大的花朵,且植物粗壯,分櫱多,花色及香氣濃厚,病蟲害也較少。如光照不足,則光合作用減弱,植株徒長,節間延長,花色及花的香氣不濃。 2、日照的長短對花卉發育階段的作用。 花卉植物經春化階段以後,便進入光照階段,光照階段完成後,花卉才能開花。不同種類的花卉有不同的光照階段,我們只要掌握了它們各自所需的光照時間,就能按照需要培育出我們所需的花卉。花卉對光照的要求,大致上可分為三類:即長日照花卉、中日照花卉、短日照花卉。 ①長日照花卉:每天要求日照在14—16小時的條件下才能加快它的發育提前開花,如報春 答案補充 花、紫羅蘭等。 ②中日照花卉:每天要求日照在10—16小時之內都能孕蕾開花,如茉莉花、天竺葵等。 ③短日照花卉:每天要求日照在8—12小時之內就能孕蕾開花,如菊花、一品紅、波斯菊等。 3、日照對枝條、花色、開花的影響。 五、溫度 溫度對於花卉的生長發育、生理機能、開花結果,均有密切關系。根據花卉植物對溫度的反應,大致可分為耐寒性花卉、半耐寒性花卉和不耐寒性花卉三種。 六、營養 花卉必須有適量的營養才能生長良好,發育正常。尤其是盆栽花卉,用土量少,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都在不停地吸收各種營養物質,而這些營養物質要適時適量的供給,這就是合理的施肥。 以上幾點是養好盆栽花卉的關鍵,僅供喜愛養花的朋友們參考。
記得採納啊
『貳』 竹葉青盆栽怎麼養
竹葉青盆栽怎麼養
1、竹柏剛出土時是彎彎的,先長莖後長葉。出土的根莖容易被真菌感染,因用甲基硫菌靈和多菌靈交替噴施,芽苗期要勤除草,竹柏樹芽苗柔嫩,要加強水肥管理,每隔一定時間要澆水一次。
2、竹柏樹生長緩慢,先種植到營養缽內,一年後,當芽苗有一葉二心時就能移栽到大田中。竹柏屬直根系植物,主根特別發達,因剪掉主根有利側根生長。
盆土選擇栽培富貴竹以選用紫砂盆、塑料盆為宜,室外則以土陶盆為佳。它不甚擇土,在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中生長最健壯,可用腐葉土、菜園土、沙按5∶4∶1混合作培養土,如滲入少量碎雞蛋殼,長勢更旺。每年春季翻盆換土一次,翻盆換土時宜在盆底放一層碎硬塑料泡沫塊,以利透氣、排水,防爛根,且便於脫盆。
水肥管理富貴竹既喜濕潤也喜肥,但盆栽置室內觀賞則宜控水扣肥,使其緩慢生長,提高觀賞價值。生長期根據季節氣候的變化,2天至5天見盆土干即澆一次水,保持盆土稍濕潤而不漬水為度,盆土過濕易徒長,過干葉易干尖,要常向葉面噴水,以增加小環境空氣濕度,而利其生長。堅持薄肥勤施,15天至20天少量施一次氮磷鉀復合肥,過量或單施氮肥易徒長。冬季不施肥,少澆水。
溫度光照富貴竹原產西印度洋馬達加斯加,喜溫暖,最適宜生長溫度18℃至25℃,不耐寒,最低氣溫降至5℃時,應入室越冬,室溫保持5℃以上,它喜散射光充足的環境,夏日、初秋忌烈日暴曬,從秋末到翌春可置於見直射光或離窗戶2米以內散射光充足處,過陰則葉色失去光澤不美。
更新繁殖富貴竹種植多年後,植株長高與盆的大小比例失調,影響美觀,可於5月、6月將其從離盆土10厘米至15厘米處剪矮,剪後下部基會另發新枝,剪下的上部莖,可作插穗繁殖。
5月至9月利用瓶插水養的富貴竹,或是更新剪下的富貴竹,凡是已生根的,可將其直接栽入土中。未生根的將其切成15厘米至20厘米長,入土部分的葉全剪掉,而後在切口處塗抹硫磺粉或草木灰,插入素培養土中,置陰處,常噴水保濕,待其長新葉後移至散射光充足處養護即可。
『叄』 盆栽花卉如何施肥
盆栽花卉施肥方法:
新栽種、初上盆、剛換泥的盆樹、盆花,根系受到損傷,暫宜不施肥。施肥時要施盆邊。
一:春夏時盆花和盆樹生長旺季、必須多施肥。入秋後,盆花和盆樹生長緩慢,則要少施肥。冬季花樹進入休眠期停止施肥。施肥最好在陰天、傍晚或盆土稍乾燥時,先除雜草鬆土,有利肥水滲入土中,使肥料加速分解。但在第二天早晨一定要澆透水,俗稱「回水」,既有利於肥水的吸收又避免肥害。
二是薄肥勤施,每次施肥量要少,要稀。一般來講,立春到立秋,每隔15天追一次稀薄肥水,立秋後30天追施一次,立冬後停止追肥。
(3)盆栽凡菜葉擴展閱讀:
培養盆花不施肥料不行,但因施有機肥料往往會散發難聞的臭味、又污染了室內環境,我們通過多年的養花實踐、現總結出幾種給盆花施有機肥料無臭味技巧,概述如下:
1、施乾肥:將雞、鴨、魚的碎骨浸泡2-3天,用清水沖洗2-3遍,除去鹽分,用高壓鍋加水燜酥、攪成糊狀取出,摻兩成爐灰或細沙,放在容器中蒙一層土,灑適量殺蟲劑加蓋,保持鬆散潮濕,2-3個月腐熟無臭味。
2、施西瓜皮:將吃剩下的西瓜皮放在缸里,加水及適量硫酸亞鐵(黑)充分發酵腐爛,用其清淡的礬肥水澆花無臭味,特別適合杜鵑花。
3、酸奶蛋殼淘米水:將沖洗酸奶瓶的水及碎蛋殼和頭道淘米水放在一起,漚制7-8天,然後用來澆花無臭味。
4、施豆餅:將豆餅磨成粉,浸泡發酵以後無臭味。
5、施橘子皮:將橘子皮放在液肥里,浸泡2-3天臭味可消除。
6、施橘皮柏樹葉:對酸性花卉,可將橘皮和柏樹葉搗碎,施入盆土裡沒有臭味。上盆或換土時,埋入適量的橘皮,能緩解發酵腐熟肥料的臭葉,同時還能消滅盆土內的害蟲。
7、液肥加米醋和白酒:在液肥中加入適量米醋或白酒,再澆花就可消除臭味。
8、施馬蹄片:將馬蹄片放在盆里,一層馬蹄片一層土,充分澆水、曬干,反復多次,膨脹發酵後,曬干碾成粉施用就無臭味了。
9、注射器施肥:採用注射器吸入有機液肥,注入盆土裡,隨即澆水、可免除臭味揮發。
10、施肥後覆土:將溶液易發臭的有機質肥料,放在容器里,密封、發酵後,再用水稀釋9倍使用,施後覆蓋一層表土,可降低臭味的揮發。
(3)盆栽凡菜葉擴展閱讀來源:網路:盆花施肥法
『肆』 杜鵑花落葉是什麼原因
你好:杜鵑花,別名:山躑躅、山石榴、映山紅,杜鵑花科、杜鵑花屬落葉灌木或落葉灌木。
生長習性
喜涼爽、濕潤氣候,惡酷熱乾燥。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濕潤及pH值在5.5~6.5之間的酸性土壤。部分種及園藝品種的適應性較強,
耐乾旱、瘠薄,土壤pH值在7~8之間也能生長。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長不良。杜鵑花對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曬,夏秋應有落葉喬木或蔭棚遮擋烈日,並經常以水噴灑地面。杜鵑花抽梢一般在春秋二季,以春梢為主。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0℃,氣溫超過30℃或低於5℃則生長停滯。冬季有短暫的休眠期,以後隨溫度上升,花芽逐漸膨大,一般露地栽培在3~5月開花,高海拔地區則晚至7~8月開花。北方在溫室栽培。1~2月即可開花。杜鵑花耐修剪,隱芽受刺激後極易萌發,可藉此控制樹形,復壯樹體。一般在5月前進行修剪,所發新梢,當年均能形成花蕾,過晚則影響開花。一般立秋前後萌發的新梢,尚能木質化。若形成新梢太晚,冬季易受凍害。為常綠或落葉灌木。
澆水與施肥
栽植和換土後澆1次透水,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以利根部成活生長。生長期注意澆水,從3月開始,逐漸加大澆水量,特別是夏季不能缺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但勿積水,9月以後減少澆水,冬季入室後則應盆土干透再澆。台理施肥是養好杜鵑的關鍵,喜肥又忌濃肥,在春秋生長旺季每10天施1次稀薄的餅肥液水,可用淘米水、果皮、菜葉等漚制發酵而成。在秋季還可增加一些磷、鉀肥,可用魚、雞的內臟和洗肉水加淘米水和一些果皮漚制而成。除上述自製家用肥料外,還可購買一些家用肥料配合使用,但切記要「薄」肥適施。入冬前施1次乾肥(少量),換盆時不要施盆底肥。另外,無論澆水或施肥時用水均不要直接使用自來水,應酸化處理(加硫酸亞鐵或食醋),在pH值達到6左右時再使用。
施肥技巧
杜鵑花施肥要掌握季節,並做到適時、適量及濃度配置適當。杜鵑花的根系很細密,吸收水肥能力強,喜肥但怕濃肥。一般人糞尿不適用,適宜追施礬肥水。杜鵑花的施肥還要根據不同的生長時期來進行,3~5月,為促使枝葉及花蕾生長,每周施肥1次。6~8月是盛夏季節,杜鵑花生長漸趨緩慢而處於半休眠狀態,過多的肥料不僅會使老葉脫落、新葉、發黃,而且容易遭到病蟲的危害,故應停止施肥。9月下旬天氣逐漸轉涼,杜鵑花進人秋季生長,每隔10天施1次20%~30%的含磷液肥,可促使植株花芽生長。一般10月份以後,秋季生長基本停止,就不再施。
病蟲防治
杜鵑花褐斑病、杜鵑花冠網蝽、杜鵑花根腐病、杜鵑花紅蜘蛛、杜鵑花缺鐵黃化病、杜鵑花灰霉病是杜鵑花常見病蟲害。這些病害可引起杜鵑花早落葉,削弱植株生長勢,降低杜鵑花產花量和觀賞價值。
杜鵑花褐斑病
症狀:杜鵑花褐斑病也稱為葉斑病。起初,葉片上出現淡黃色的圓形小斑點,逐漸擴展呈不規則狀,病斑轉變成淡紅褐色,中部呈暗褐色。病葉過早脫落,嚴重時植株生長受阻。檢查病葉,可在病斑上發現黑色小粒點,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溫室栽植的杜鵑發病嚴重,濕度高時病情更重。
防治方法:冬春及時掃除並燒毀落葉。 植株展葉後,每隔半個月噴施波爾多液(1:1:100),可連續噴施2-3次,以防發病。在發病早期噴施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2次,以抑制病害發展。
杜鵑花冠網蝽
症狀:為害狀成蟲、若蟲都群集在葉背面刺吸汁液,受害葉背面出現很象似被濺污的黑色粘稠物。這一特徵易區別於其它刺吸害蟲。整個受害葉背面呈銹黃色,正面形成很多蒼白斑點,受害嚴重時斑點成片,以至全葉失綠,遠看一片蒼白,提前落葉,不再形成花芽
防治方法:冬季徹底清除盆花、盆景園內周圍的落葉、雜草。對莖干較粗並較粗糙的植株,塗刷白塗劑。 在越冬成蟲出蟄活動到第一代若蟲開始孵化的階段,是葯劑防治的最有利時機。可噴50%殺螟松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或10-20%擬除蟲菊酯類1000-2000倍液,每隔10-15天噴施1次,連續噴施2-3次。
杜鵑花根腐病
症狀:根上出現水漬狀褐斑、軟腐,後腐爛脫皮,木質部呈黑褐色,樹皮逐漸呈灰白色,並會逐步蔓延,「進而擴大到樹干整個皮層壞死,切斷養分及水分的輸導,使頂端嫩葉逐步乾枯,並自上而下,枝葉萎蔫失水乾枯,以致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半知菌類鐮孢霉屬真菌存活在土壤中的植物殘體上,數年內遇合適寄主仍有侵染力,凡鹼性土壤、濕度大、溫度偏高,均有利於病害的發展蔓延,故確診後,應對死株及盆土及時處理。應注意改善場地通風,早晚增加光照,增施鉀肥,提高抗病力。
杜鵑花紅蜘蛛
症狀:主要吸取植株的汁液並使葉片出現灰白色斑點。嚴重時造成葉片轉黃脫落。新梢生長差,樹勢減弱
防治方法:在冬季清除枯枝落葉以消滅約冬成蟲,在3月開始發生危害時用10%天皇星乳油1000倍液,7051殺蟲素(滅蟲靈)3000倍液或噠嗪酮(速蟎酮)1000倍液噴殺。
杜鵑花缺鐵黃化病
杜鵑缺鐵黃化病又稱黃葉病、褪綠病,是各地盆栽杜鵑常見的病害。
症狀:此病多發生在嫩梢新葉上。初期葉脈間葉肉褪綠,失去光澤,後逐漸變成黃白色,但葉脈保持綠色,使葉片上的綠色呈網紋狀。隨後黃化程度逐漸加重,除較大的葉脈外,全葉變成黃色、黃白色,嚴重時,沿葉、葉緣向內枯焦。
防治方法:杜鵑喜酸怕鹼,要避免栽植在鹼性和含鈣質較多的土壤中;庭園露地種植,不要靠近水泥、磚牆或用過石灰的地方。 盆栽杜鵑花宜用酸性土,若土壤偏鹼可添換酸性土;苗圃地栽植杜鵑花,可施用堆肥、綠肥或其它有機肥料,這些肥料中產生的有機酸可溶解土壤中不溶性鐵,使植株較易吸收。或者以硫酸亞鐵混入在肥料中施用,其配製是:硫酸亞鐵2.5-3公的,油粕5-7.5公的,糞10-15公斤,水200-250斤,混合後,待其腐熟成黑色後即可使用。此種方法效果良好。 在偏鹼性的土壤中,可澆0.1-0.2%磷酸二氫鉀溶液,此溶液的PH值為4.7,能使鹼性土壤變為酸性土壤,即可使嫩葉黃化現象得到治療,同時酸酸二氫鉀中還有磷、鉀元素,利於開花和提高花量。 經常澆施硫酸亞鐵溶液,會使土壤中硫及有效鐵成分過多,使植物中毒,可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0.14克,硫酸亞鐵(化學純)0.1克,混合溶入500毫升自來水中,進行葉面噴施,葉片正、背面均要噴及,3天1次,持繼數次,可獲得良好效果。
杜鵑花灰霉
症狀:灰霉病發生於杜鵑的葉和花部。凍害常是葉部發病的誘因。春季,在室內外栽培的杜鵑的花部常感染灰霉病。發病初期,花瓣上出現壞死斑點,擴展委快,並相互連接形成大型病斑。在濕度高的條件下,病部產生大量灰色的分生孢子層,灰霉病因此而得名。
防治措施:①加強栽培管理,防止凍害,減少病害發生。②室內培養杜鵑要注意通風,不要過於濕潤。③日常管理中,發現病葉、病花,應及時摘除燒掉。④必要時用50%氯硝胺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液等葯劑噴灑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