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素英盆景
A. 郫縣的歷史古跡
一、郫縣的遺址遺存
郫縣歷史文化遺跡有望叢祠、杜鵑城遺址、古城遺址、揚雄墓、子雲亭等,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管理局主編的《中國名勝辭典》。此外還有何武墓、何公祠、郫筒井、嚴君平墓、梅花御井、藍家坡山漢墓等。郫縣郫筒街道有「望從祠」。
歷史遺址有古城遺址、杜鵑城遺址、德源商周遺址、望叢祠、唐昌文廟、安靖鄧家雙斗桅桿、揚雄墓、嚴君平墓和何武墓等歷史遺跡,是國家的重要文物保護區域。
縣境內遺存大量詩、詞、楹聯、賦、文、碑記等文化遺存,其代表有:唐.李白的詩《宣城還見杜鵑花》,唐.溫庭筠的詞《河瀆神》,宋.張俞的詩《蠶婦》,唐.杜甫和宋.范成大有關吟誦郫筒酒和安德櫻桃村的詩等。賦、文、碑記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有唐.李德裕的《畫桐花鳳扇賦》,宋.張俞的《蜀望叢帝新宿碑記》,宋.侯溥的《漢大司何公廟堂記》、清.張成行的《司馬溫公祠堂記》等。郫縣民間文學藝術資源蘊藏量豐富,民間傳說中有代表性的篇目為《望帝化鵑》、《杜鵑城與合歡樹》、《郫筒酒的傳說》、《神仙豆腐》、《問字亭》、《御井梅花》、《陽台柳》、《司馬光在郫降世》等;民間音樂的代表性曲目有《薅秧歌》、《抬料號子》等;民間舞蹈主要是各種燈舞,最具特色的是花園、友愛的百米長龍,唐昌的「二仙燈」等;在民間工藝美術方面,一級美術師鄧歟的「川西挑花圖案」、原清河鎮教師張躍清的「筍殼雕」,安靖鎮方橋村張天泰的微雕藝術品,都是郫縣較有特色的資源。
二、請教四川省成都市郫縣的歷史沿革
郫縣位於川西平原腹心,地處西南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近郊,距成都市區1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生態環境優美,市政設施完善,區位優勢、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突出,有銀郫縣之稱。
全縣幅員面積437.5平方公里,轄14個鎮(街道),總人口48萬人,非農業人口10萬人。郫縣是四川省成都市下轄的一個縣,郵政編碼611730。
縣人民 *** 駐郫筒鎮。 [編輯本段]郫縣歷史 郫縣古稱郫邑,為古蜀國都城。
公元前314年,秦滅蜀後設蜀郡,郫邑始稱郫縣,迄今已有2300餘年。郫縣歷史悠久,鍾靈毓秀,人傑地靈,孕育出漢代哲學家、語言學家揚雄(又作「楊雄」)、宋代著名詩人張俞,清代名將羅應旒,以及當代英籍華人作家韓素英、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著名道士薩守堅,一代高僧圓悟克勤禪師等古今名人。
郫縣地圖近年來,郫縣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為主線,擴大開放招商引資為重點,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為核心,壯大財政綜合實力為目標,縣域經濟持續快速高效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先後被列入全國鄉村城市化試點縣、國家軟體產業化基地、國家級出口加工區、國家中葯現代化科技產業園、國家生態示範區、全國蔬菜標准化生產示範區、中國盆景之鄉等。
2005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85.5億元,同比增長14.8%,一、二、三產業比達到12:52:36;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2億元,增長90%;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8.76億元,增長33.2%;地方財政收入4.91億元,增長36.6%;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00元,增長10.5%;農民人均純收入4715元,增加505元。進入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50強。
[編輯本段]郫縣介紹 氣候:郫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平均氣溫15℃,最低極端氣溫零下5℃左右。全年風向頻率以東南風最多,具有春早、夏長、秋雨、冬暖、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冬季多霧、日照偏少和四季分明的特點,生態氣候環境,十分宜人。
加上地處成都"上風上水",工業污染少,很適宜開展各種旅遊,特別是鄉村度假旅遊的開發潛力大。 地理位置:郫縣位成都市西北近郊,與彭州、新都、金牛、溫江、都江堰等5個縣(市、區)的20個鎮(鄉)接壤。
縣城東至金牛區界13公里,西至都江堰市界16公里,南至溫江區界8公里,北至彭州市界11.6公里,東北至新都區界12公里。 行政區劃:目前郫縣下設14個鎮:郫筒鎮、犀浦鎮、紅光鎮、安靖鎮、團結鎮、唐昌鎮、三道堰、新民場、花園鎮、安德鎮、唐元鎮、德源鎮、古城鎮、友愛鎮。
歷史建置 郫縣古稱"郫",最初以古蜀國的都邑聞名於世。距今二千七八百年前的蜀王杜宇、鱉靈,都以郫為都邑。
秦滅巴蜀之後二年(公元前314年),在成都設蜀郡,挪作為該郡的屬縣,正式稱為郫縣。這是郫縣建置的開始,建縣至今(2000年)已有2314年的歷史。
縣域在歷史上累有變動。1958年崇寧縣撤銷後,大部分地區並入郫縣。
解放後迄1983年,隸屬溫江地區;1983年起歸屬成都市。 郫縣縣城,秦漢時期設今馬街場口外里許"古城遺址"處,漢末或六朝時期改遷今址。
郫縣鍾靈毓秀,人才輩出,有漢代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語言學家揚雄,西漢大司空何武,宋代著名詩人張俞,五代宋初大畫家石恪,清代知名抗日將領羅應旒以及新中國誕生後的鐵路工程師藍田,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蕭倫,當代世界著名青年歌唱家廖昌永等均為郫縣籍人士。世界著名文學家、社會活動家、英藉華人韓素音女士祖籍也在郫縣。
[編輯本段]主要文物古跡 歷史文化遺跡眾多,望叢祠、杜鵑城遺址、古城遺址、揚雄墓、子雲亭(因一句「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成名)等,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管理局主編的《中國名勝辭典》。此外還有何武墓、何公祠、郫筒井、嚴君平墓、梅花御井、藍家坡山漢墓等。
郫縣郫筒鎮有「望從祠」,其名為紀念古屬國的望帝和從帝。望帝即望帝杜宇,從帝即開明,又稱鱉靈。
李商隱詩句「望帝春心托杜鵑」所說的就是他們的故事。 特產 郫縣盛產享譽餐飲界的調料:郫縣豆瓣 韭黃、韭菜 郫縣豆瓣用以炒菜,分外提色增香,是郫縣最著名的特產,是烹調川菜的必備調料,在晚飯界被譽為「川菜之魂」。
特別是郫縣豆瓣烹制的「回鍋肉」、「豆瓣魚」、「麻婆豆腐」、「魚香茄子」等,具有濃郁的四川風味,被公認為是川菜家常味中的代表作。 縣花:杜鵑花 杜鵑花又稱映山紅,為杜鵑花科半常綠或落葉灌木。
葉上長有細毛。春季開花,花冠呈漏斗形,顏色以各種紅色為主,因野生杜鵑花在山崗石縫中都有生長,尤其是開花季節漫山遍野,非常壯美。
杜鵑花品種很多,我國約有600種,是世界上著名的觀賞植物。 縣鳥:杜鵑鳥 杜宇的稱謂則來自一個美麗而憂傷的傳說。
揚雄《蜀王本紀》:「杜宇……乃自立為蜀王,號稱望帝。」鱉靈,原住長江邊,是一鱉精修練而成,每天夜裡他都要同出於江源之井中的情人朱利幽會。
他聽說西海水災泛濫,便沿江而上,到了蜀國,望帝杜宇任用鱉靈為相,命其治水。朱利思念情人,也到蜀國來找鱉靈。
那一天,正好望帝出獵,在山野間邂逅朱利,見朱利貌美如花,便命納入宮中為。
三、郫縣的歷史.
建制沿革:
郫都區古稱「郫」,在古史傳說中,最初以古蜀國的都邑聞名於世。距今二千七八百年前的蜀王杜宇、鱉靈,都以郫為都邑。
秦滅巴蜀之後兩年,即秦惠文王後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秦在巴蜀同時實行分封制與郡縣制。此為郫縣建置之始。清《一統志》和嘉慶《四川通志》有:「杜宇名蒲卑,都於此,因以名邑。秦滅蜀國而縣名不改。」 東漢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臧宮自涪城攻拔新繁、郫縣,與吳漢會於成都。
秦漢時期,郫縣轄地約涉及今郫縣、溫江、彭縣、灌縣等數縣之地。漢代郫縣的西境在今灌縣蠶崖外,包括今灌縣岷江以東以北地區。北境大致包括今彭縣北君平至豐樂、桂花、慶興一帶;東境包括今成都市西部;南境包括今溫江縣大部分地區。此後轄區屢經變動。
三國蜀漢時,郫、綿、江源三縣各分出部分地區置都安縣,即今灌縣前身。屬汶山郡。
西晉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李雄攻取郫縣,不久自稱益州牧,治郫縣。
南朝宋元嘉十年(公元433年),起義軍趙廣等攻成都,不克,退保廣漢,不久自廣漢至郫,連營數百,巴東太守周籍之等進軍攻郫,克之。追敗之於廣漢。
南朝梁天監初年(公元502年),鄧元起攻劉季連於成都,留輜重於郫,劉季連部將李奉伯間道襲郫,陷之,鄧元起舍郫徑圍州城,不久下之。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分郫縣南境、江源東境置溫江縣。
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廢都安縣並入郫縣。北周時,劃沱江北郫縣地為新置九隴縣的一部分。
隋開皇三年(583年)撤溫江縣復並入郫縣。隋仁壽元年(601年),又廢汶山縣入郫縣。隋仁壽三年(603年)再分置萬春縣;大業二年(606年)再並入郫縣。
唐武德元年(618年),於都安縣舊址灌口鎮置盤龍縣,後改稱導江縣和灌縣。唐武德三年(620年)又置萬春縣,後復稱溫江縣。
明洪武十年(1377年),崇寧縣並入灌縣,十三年(1380年)復置。
清康熙七年(1668年),崇寧縣並入郫縣,雍正七年(1729年)復置。
民國時期,縣域基本無變動。
1950年後,郫縣屬溫江專區。
1958年,撤銷崇寧縣,主體並入郫縣,其他部分並入彭縣、灌縣。
1968年,郫縣屬溫江地區。
1983年,撤銷溫江地區,郫縣改屬成都市。
2016年11月24日和12月5日,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郫縣,設立成都市郫都區,行政區域和 *** 駐地不變。
2017年1月22日,郫都區正式掛牌成立。
四、郫縣的來歷
郫縣古稱「郫」,在古史傳說中,最初以古蜀國的都邑聞名於世。距今二千七八百年前的蜀王杜宇、鱉靈,都以郫為都邑。
秦滅巴蜀之後兩年,即秦惠文王後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秦在巴蜀同時實行分封制與郡縣制。此後即以郫邑作為蜀郡的屬縣,稱郫縣,此為郫縣建置之始。
秦漢時期,郫縣轄地約涉及今郫縣、溫江、彭縣、灌縣等數縣之地。
漢代郫縣的西境在今灌縣蠶崖外,包括今灌縣岷江以東以北地區。北境大致包括今彭縣北君平至豐樂、桂花、慶興一帶;東境包括今成都市西部;南境包括今溫江縣大部分地區。此後轄區屢經變動。
三國蜀漢時,郫、綿、江源三縣各分出部分地區置都安縣,即今灌縣前身。屬汶山郡。
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廢都安並入郫縣。
隋仁壽元年(601年),又廢汶山縣入郫縣。
唐武德元年(618年),於灌口鎮置盤龍縣,後改稱導江縣和灌縣。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分郫縣南境、江源東境置溫江縣。隋開皇三年(583年)撤溫江縣復並入郫縣。仁壽三年(603年)再分置萬春縣;大業二年(606年)再並入郫縣。唐武德三年(620年)又置萬春縣,後復稱溫江縣。
後周時劃沱江北郫縣地為新置九隴縣的一部分,今屬彭縣。
明洪武十年(1377年)並入灌縣,十三年(1380年)復置。
清康熙七年(1668年)並入郫縣,雍正七年(1729年)復置。
民國時期,縣域基本無變動。[1]
1950年後屬溫江專區,1968年屬溫江地區,1983年改屬成都市。
2行政區劃
編輯
區劃沿革
1996年,郫縣面積437.5平方千米,人口44.1萬,轄13鎮3鄉:紅光鎮、郫筒鎮、犀浦鎮、安靖鎮、花園鎮、安德鎮、兩路口鎮、三道堰鎮、德源鎮、合作鎮、新民場鎮、唐昌鎮、團結鎮、友愛鄉、紅興鄉、清河鄉。縣 *** 駐郫筒鎮。(261個村委會、21個居委會)
1999年,郫縣轄14個鎮、5個鄉:郫筒鎮、安靖鎮、紅光鎮、合作鎮、唐昌鎮、安德鎮、團結鎮、犀浦鎮、花園鎮、德源鎮、新勝鎮、新民場鎮、兩路口鎮、三道堰鎮;唐元鄉、古城鄉、清河鄉、友愛鄉、紅興鄉。
2004年9月8日,撤銷紅興、新勝、兩河口、清河4個鎮。將原紅興鎮的長樂、石佛、濂溪3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郫筒鎮;郫筒鎮 *** 駐南大街。將原紅興鎮的白雲、長生、漢姜、護國、濟陽、寇家壩、宋家林、漁塘坎8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紅光鎮;紅光鎮 *** 駐成灌路。將原新勝鎮所屬行政區域並入唐昌鎮;唐昌鎮 *** 駐南二環路。將原兩路口鎮所屬行政區域並入安德鎮;安德鎮 *** 駐望樂村。將原清河鎮所屬行政區域並入友愛鎮;友愛鎮 *** 駐政通巷。將合作鎮的回龍、青龍、勝利3個村及新華村的3、4、6社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德源鎮;德源鎮 *** 駐禹廟街。將紅光、犀浦、郫筒、德源4個鎮的部分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合作鎮;合作鎮 *** 駐安阜村。
2004年,郫縣總面積437平方千米,人口密度1112人/平方千米。轄郫筒、唐昌、犀浦、安德、安靖、紅光、友愛、唐元、古城合作、新民場、德源、團結、花園、三道堰15個鎮,共有36個社區、261個行政村。[2]
區劃詳情
郫
郫縣地圖
郫縣地圖
縣分為14個鎮街:郫筒街道、犀浦鎮、紅光鎮、安靖鎮、團結鎮、唐昌鎮、三道堰、新民場、花園鎮、安德鎮、唐元鎮、德源鎮、古城鎮、友愛鎮。[3]
五、請教四川省成都市郫縣的歷史沿革
郫縣位於川西平原腹心,地處西南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近郊,距成都市區1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生態環境優美,市政設施完善,區位優勢、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突出,有銀郫縣之稱。
全縣幅員面積437.5平方公里,轄14個鎮(街道),總人口48萬人,非農業人口10萬人。郫縣是四川省成都市下轄的一個縣,郵政編碼611730。
縣人民 *** 駐郫筒鎮。 [編輯本段]郫縣歷史 郫縣古稱郫邑,為古蜀國都城。
公元前314年,秦滅蜀後設蜀郡,郫邑始稱郫縣,迄今已有2300餘年。郫縣歷史悠久,鍾靈毓秀,人傑地靈,孕育出漢代哲學家、語言學家揚雄(又作「楊雄」)、宋代著名詩人張俞,清代名將羅應旒,以及當代英籍華人作家韓素英、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著名道士薩守堅,一代高僧圓悟克勤禪師等古今名人。
郫縣地圖近年來,郫縣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為主線,擴大開放招商引資為重點,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為核心,壯大財政綜合實力為目標,縣域經濟持續快速高效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先後被列入全國鄉村城市化試點縣、國家軟體產業化基地、國家級出口加工區、國家中葯現代化科技產業園、國家生態示範區、全國蔬菜標准化生產示範區、中國盆景之鄉等。
2005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85.5億元,同比增長14.8%,一、二、三產業比達到12:52:36;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2億元,增長90%;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8.76億元,增長33.2%;地方財政收入4.91億元,增長36.6%;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00元,增長10.5%;農民人均純收入4715元,增加505元。進入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50強。
[編輯本段]郫縣介紹 氣候:郫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平均氣溫15℃,最低極端氣溫零下5℃左右。全年風向頻率以東南風最多,具有春早、夏長、秋雨、冬暖、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冬季多霧、日照偏少和四季分明的特點,生態氣候環境,十分宜人。
加上地處成都"上風上水",工業污染少,很適宜開展各種旅遊,特別是鄉村度假旅遊的開發潛力大。 地理位置:郫縣位成都市西北近郊,與彭州、新都、金牛、溫江、都江堰等5個縣(市、區)的20個鎮(鄉)接壤。
縣城東至金牛區界13公里,西至都江堰市界16公里,南至溫江區界8公里,北至彭州市界11.6公里,東北至新都區界12公里。 行政區劃:目前郫縣下設14個鎮:郫筒鎮、犀浦鎮、紅光鎮、安靖鎮、團結鎮、唐昌鎮、三道堰、新民場、花園鎮、安德鎮、唐元鎮、德源鎮、古城鎮、友愛鎮。
歷史建置 郫縣古稱"郫",最初以古蜀國的都邑聞名於世。距今二千七八百年前的蜀王杜宇、鱉靈,都以郫為都邑。
秦滅巴蜀之後二年(公元前314年),在成都設蜀郡,挪作為該郡的屬縣,正式稱為郫縣。這是郫縣建置的開始,建縣至今(2000年)已有2314年的歷史。
縣域在歷史上累有變動。1958年崇寧縣撤銷後,大部分地區並入郫縣。
解放後迄1983年,隸屬溫江地區;1983年起歸屬成都市。 郫縣縣城,秦漢時期設今馬街場口外里許"古城遺址"處,漢末或六朝時期改遷今址。
郫縣鍾靈毓秀,人才輩出,有漢代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語言學家揚雄,西漢大司空何武,宋代著名詩人張俞,五代宋初大畫家石恪,清代知名抗日將領羅應旒以及新中國誕生後的鐵路工程師藍田,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蕭倫,當代世界著名青年歌唱家廖昌永等均為郫縣籍人士。世界著名文學家、社會活動家、英藉華人韓素音女士祖籍也在郫縣。
[編輯本段]主要文物古跡 歷史文化遺跡眾多,望叢祠、杜鵑城遺址、古城遺址、揚雄墓、子雲亭(因一句「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成名)等,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管理局主編的《中國名勝辭典》。此外還有何武墓、何公祠、郫筒井、嚴君平墓、梅花御井、藍家坡山漢墓等。
郫縣郫筒鎮有「望從祠」,其名為紀念古屬國的望帝和從帝。望帝即望帝杜宇,從帝即開明,又稱鱉靈。
李商隱詩句「望帝春心托杜鵑」所說的就是他們的故事。 特產 郫縣盛產享譽餐飲界的調料:郫縣豆瓣 韭黃、韭菜 郫縣豆瓣用以炒菜,分外提色增香,是郫縣最著名的特產,是烹調川菜的必備調料,在晚飯界被譽為「川菜之魂」。
特別是郫縣豆瓣烹制的「回鍋肉」、「豆瓣魚」、「麻婆豆腐」、「魚香茄子」等,具有濃郁的四川風味,被公認為是川菜家常味中的代表作。 縣花:杜鵑花 杜鵑花又稱映山紅,為杜鵑花科半常綠或落葉灌木。
葉上長有細毛。春季開花,花冠呈漏斗形,顏色以各種紅色為主,因野生杜鵑花在山崗石縫中都有生長,尤其是開花季節漫山遍野,非常壯美。
杜鵑花品種很多,我國約有600種,是世界上著名的觀賞植物。 縣鳥:杜鵑鳥 杜宇的稱謂則來自一個美麗而憂傷的傳說。
揚雄《蜀王本紀》:「杜宇……乃自立為蜀王,號稱望帝。」鱉靈,原住長江邊,是一鱉精修練而成,每天夜裡他都要同出於江源之井中的情人朱利幽會。
他聽說西海水災泛濫,便沿江而上,到了蜀國,望帝杜宇任用鱉靈為相,命其治水。朱利思念情人,也到蜀國來找鱉靈。
那一天,正好望帝出獵,在山野間邂逅朱利,見朱利貌美如花,便命納。
六、成都的歷史古跡
成都是一座景色秀麗、氣候宜人的城市,同時也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歷代留下來的名勝古跡很多。其中屬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武侯祠、杜甫草堂和永陵(王建墓);列為省級文物保護的有北周文王碑、文殊院、青羊宮、孟知祥墓、朱悅廉墓、僖王陵、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彭大將軍紀念碑彭家珍祠、十二橋烈士墓。其它各具特色的公園,有以引種一百多種竹子、被稱作「竹的公園」――望江樓;裝飾、布置各式盆景的百花潭;山青水秀的人工湖――百工堰;年年舉辦「燈會」「花會」的文化公園;以飼養和繁殖大熊貓著名的成都動物園、以錦江綠化帶為背景的濱江公園和以「人和水」為主題的活水公園。這些分布在市區和城郊的游覽參觀點各具特色、涉獵面廣,人們在此游覽之餘不僅可以欣賞到眾多美景,而且可以增長知識和情趣,耳目為之一新。
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劍門天下險,夔門天下雄,黃河與長江共同哺育 著這片風光奇絕的土地。從神秘幽美的九寨溝,到碧波萬頃的竹海;從風清月白的大寧河,到那跑馬溜溜的群山;樂山大佛做不到的治水業績,李冰父子早己做到了;古人慨嘆的六龍回日之高標,已被西昌發射的航天衛星越過。到處是絢麗的自然風光,到處是淳美的風土人情……
自古詩人多入蜀。地靈人傑的巴蜀大地又是文化之邦。李太白從這里杖劍遠行;杜工部在此地望月懷鄉;陳子昂、蘇東坡、陸放翁、張大千怕如燦爛的明星,輝耀著這片浪漫的大地。劉皇叔白帝託孤;諸葛亮六齣岐山;唐玄宗劍閣聞鈴;多少忠臣怨主,幾許盛衰悲歡,都留在這里的森森翠柏、茫茫白波、重重殿字之間,留給了風雨樓台、暮鼓晨鍾……當然,到成都旅遊別忘了品嘗這里的小吃。
作為我國歷史名城之一,成都的歷史猶如它的自然地貌一樣有起有落。
從2300年前蜀王遷都於此,漫漫千載,星移斗轉,成都有過「五大都會」、「揚一益二」的輝煌,也有過「十室九空」、「斗米數十金」的凄涼。然而,它千古不徙,遭歷劫而不衰,從容地吐納萬物,化育生機,這就是成都的魅力所在。距今1500多年前的晉代詩人左思曾由衷地禮贊「既崇且麗、實號成都」。不論是中國「詩仙」李白,還是「詩聖」杜甫都無限深情地謳歌過這座風姿獨具的城市。
成都,這座既古老又年青,既安寧又繁榮,既有很深的文化積淀,又有很強的商業意識的城市,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進程,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
作為中國四川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成都已經形成機械、電子、醫葯、冶金、化工、棉紡、食品等門類的工業體系;農業則是中國重要的糧油和農副產品基地;商業已成為中國西南商品、物資的重要集散中心;交通、通信亦是中國西南地區的樞紐。
成都自古就是一座具有開放性格的城市。遠在北方開辟「絲綢之路」的紀元前,成都人就已經入雲南,經緬甸,到印度,至中亞,轉歐洲,即史稱的所謂「南絲之路」,譜寫了對外開放的歷史篇章。今天的成都,秉承祖先氣度恢宏、兼容並包的傳統,正意氣風發地走向世界。
B. 大家來幫我找找關於菊花的詩句,詩歌,散文等等啦!!!
王安石《殘菊》
黃昏風雨打園林,殘菊飄零滿地金;折得一枝還好在,可憐公子惜花心。
白居易《重陽夕上賦白菊》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歐陽修《菊》
共坐欄邊日欲斜,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葯,百草摧時始起花。
黃巢《詠菊》(三首)
一
孤高不合壓群芳,枉把香魂貯入霜。一季寒姿難嫵媚,半籬瘦骨太蒼涼。
拈來漉酒調詩韻,插罷臨風怨夕陽。何必索居標別格,也和泥土共枯黃。
二
孤標不與百花同,淺淡芳香是性空。酒亦閑溫還寂寞,風因錯拂自朦朧。
冰壺濯魄憐留白,玉骨橫秋怨落紅。一瓣清寒勻瘦色,東籬夕照笑仙翁。
三
秋來不與百花妍,瘦盡清寒入楚天。雨潤流香茶外飲,霜栽徹骨酒中眠。
何須嫵媚爭如意,只教孤標任可憐。一瓣芳心開淡薄,無邊舊事上琴弦
李師廣《菊韻》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盡風流寫晚霞;信手拈來無意句,天生韻味入千家。
《秋聲》風子
廊下階前一片金,香聲潮浪涌遊人。只緣霜重方成傑,梁苑東籬共古今。
王如亭《菊城吟》
獅龍氣象竟飛天,再度輝煌任自威!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還持今歲色,復結後年芳。
唐•杜甫《雲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吳履壘《菊花》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宋•蘇軾《趙昌寒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葯,百草摧時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陽後菊花》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宋•陸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宋•梅堯臣《殘菊》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宋•朱淑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金•元好問《賦十月菊》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宋•楊萬里《詠菊》
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董必武《賞菊》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
陳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生命之菊 文/孫峰
又是秋天,菊花開了。
集市上賣的都是栽在盆里,一朵一朵,工工整整開著碩大的花。人們都喜愛,我卻不太欣賞。似乎那刻意雕琢有背生存之美。我家裡也養著菊花。我對母親說,我喜歡密密匝匝、不加修飾的,那樣自然。或許,我的理解並不被賞花的人接受,但那是我的本欲。
從春天開始,我家小院的花壇便生出菊的新芽。好像早就約定好了,不管別的花草是否這個春天還來到我家,菊總是要來的,並且早早地來。那些新芽,一開始就充滿了勁頭,綠油油的,甚是可愛。雖然沒花,卻充滿綠意,那是生命的活力。我不按花農們的指點,總是盡它們的需要,澆水、施肥。澆啊澆,見干就澆,一心盼著長葉。終於綠綠蔥蔥了,真是賞心悅目。我就是喜歡那樣的綠,充滿生命的綠。再加上菊又那樣頑強,那樣善解人意,只要你澆,它就長,不論天氣和節氣。於是乎,那濃綠碩大的葉張揚著,那粗壯的枝幹挺拔著。夏天,別的植物都異常嬌嫩,唯有菊不一般。總之,一個勁兒長。就算兩三日忘記澆水,枯萎了,只要你再澆水,它就再精神起來。
因為春夏的放任與驕縱,到了秋天,菊葉茂盛,菊桿有拇指粗,有的伸的老長,無休止地伸延開。漸漸地生了花骨朵,多得數不清。我任由它生,從不疏剪,生了就生唄。於是乎,那骨朵兒如魚苗般,一簇兒一簇兒,讓人驚喜。
有時也擔心,這么多骨朵,會不會開不飽滿。其實是多慮了,因為那些菊骨朵兒總沉得住氣,又守約。漸漸地,漸漸地,連你認為最稚嫩的朵兒,也會越開越大,最後成了拳頭般豐滿。
我喜歡菊花。我想,與其如此說,不如說我喜歡生命,喜歡旺盛的生命。既然生命是有限的,就該讓它在有限的時間里蓬蓬勃勃。
種菊小記 陳忠實
朋友在一家公園供職,前年送我幾盆花色各異的菊花,我大為驚訝,人工竟然能培養出這樣爭奇斗妍的花色品種來。
花謝之後,我便將盆栽菊花送回鄉下老家,移栽到小院里。一來是偷懶,免得時時操心旱澇,也少去了天天或隔天澆水的麻煩,土地里畢竟要比花盆耐得伏旱。二來是出於性情,我更喜歡那些自發自然自由生長的原生形態的草木,向來不大欣賞那種裁剪得太規整的東西,包括盆栽花木,尤其不忍心觀賞那些被人為地扭曲到奇形怪狀的盆景,總是產生欣賞女人小腳的錯覺。這樣,這幾盆菊花一旦移栽到小院的泥土裡,便被迫還原為野生形態,任由其發芽、長莖,任由其倒伏在地上。秋來時花兒開了,白色的更顯得白,紫色的更顯得紫,抽絲帶鉤的花瓣更顯得生動。只是比原先的花要小許多了。小點就小點吧,少了修飾的痕跡,看起來我倒覺得更順眼。
今年清明前,妻子去了一回城鄉交界處死灰復燃了的古廟會,買了幾團菊花的根,同樣栽在小院里,一視同仁,一任其自由發展,只是不知道這幾種菊花是何品種,開什麼形狀的花色。一團團的花根埋到地下,也就埋下了一團團的花謎,看著蓬勃起來的葉子和莖稈,常常就有揭開謎底的期待。我在這些菊花旱得葉子發蔫時,便用井水澆個透濕澆個痛快,便可耐得多日高溫。入秋後一場陰雨,原有的新栽的菊花稈莖全都匍匐到地上,撲倒在院中的路徑邊沿,我也不想扶起它。有鄉友來,建議並出主意,弄幾根竹棍或樹枝,把菊花枝稈兒綁扶起來。我口頭應諾,卻仍未實施,心裡想著,它自己長得太瘋太軟,它自己撐持不住要撲倒在地,何必要我扶綁。再說鋪地的菊花開了,當會是另一種風情,也許呢。
前不久有一次時日不長的外出。回到原下的小院時,映入眼簾的卻是一片惹人的金黃,黃得那麼燦爛,黃得那麼鮮嫩,又黃得那麼沉靜,令我抑止不住心顫。記得離家時,這一叢叢古廟會上買來的菊花已呈現出繁密的骨朵花苞,我以為花期尚早,因為暑氣漚熱還在,起碼也應在野菊花之後,不料,它率先開了,這一叢菊花的謎就這樣揭開,金色鋪地,花團錦簇,一團一團的金黃的花朵任性開放,直教我左看右看立著看蹲下看不忍離去。
看到這一叢鋪地盛開的菊花,金黃金黃的顏色,腦海里便浮出黃巢那首廣為流傳的《詠菊》的詩來。說真話,我記著這首詩,卻不喜歡這首詩:從表徵意義上,我不贊同"我花開罷百花煞"的狹隘小氣。如果真應了黃巢的心願,百花煞盡,只存留菊花,這世界就太單調太孤清了。不光在我不能忍受,恐怕任何正常的人都會不堪的。黃巢的咒語自己未能實現,卻在千餘年後的"文化大革命"中發生了,中國文壇百花煞盡,只准存活八個樣板戲。搞到一花獨放獨尊,肯定會出麻煩,肯定長久不了的。從這首詩的深層說,黃巢不過是以菊花自喻,隱含著稱王稱霸的政治抱負。聯想到剛剛做了皇帝的李自成的胡來,以及尚未完全稱帝的洪秀全和他的諸王們的胡整,黃巢即使做了皇帝,肯定也強不到哪兒去。只有菊花是無辜的,向來被有風骨的文人學士暗喻明戀地作為傲霜獨立品行的一種花,無端地被稱帝當王心切的黃巢拉出來稱了一回霸,連柔嫩可人的花瓣也被擬化為黃金盔甲。
昨日傍晚,陰霾初開,夕陽在雲縫中乍泄乍收。我走出小院,走上村後的原坡,野花凄迷,蚱蜢起落,樹青草也綠著,卻已分明是秋的景緻了。山溝里,坡坎上,一簇簇一叢叢野菊花已經含苞,有待綻放。往昔的記憶中,這山野間的菊花一旦開放,滿山遍野都是望不斷的金黃,我家小院里的那一叢無法比擬,任何花園里的嬌生慣養的公主般的同類也是無法比擬的。那種天風地氣所孕育的野菊花,其氣象其爛漫其率真,都是人工或小院所難以為之的。
作菊花詩兩首,以釋懷,以備忘。其一家菊
含露凝香鋪地開,小院金菊報秋來。
秋風秋雨秋陽好,頓生詩情上高崖。
其二野菊
何事爭春斗妍態,不與桃杏一時開。
伏花凋謝香色去,抖出遍山黃花來。
2001年9月28日
陪我散步的雛菊 張小嫻
每逢新年,總被人問到有什麼新年願望。
我們生日時對著蛋糕所許的願望,又何曾實現?
我沒有什麼心願。沒心願也許是一件好事,這證明你沒有什麼特別的遺憾。
有一個心理測驗是這樣的,如果可以讓你回到過去,改變一件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你會回到什麼年紀的時候?又要改變哪一件事?你要回到十四歲時,而且不要臉上再長滿暗瘡,那麼,你一生最介意的事便是十四歲時臉上長滿暗瘡。
我從來不會許下遙遠的願望,免得自己失望。我的願望,是要即時實現的。
那天早上,忽然很想去散步,找不到伴兒,於是,自己換上跑鞋出去散步。
山上的人不多,我以為走上斜坡很吃力,原來,只要慢慢的走,也就不怎麼辛苦。地上有很多狗糞,跳來跳去,避開狗糞,也是一件很好玩的事。
回程的路上,經過一個花檔,那一桶鮮黃色的雛菊很漂亮,我買了幾枝,陪我散步。
一直以來,以為除了人之外,只有狗兒可以陪人散步,我更見過有人拖著一隻貓去散步,那貓很不願意散步,大概是怕被那些陪主人散步的狗兒嘲笑。哪裡會有陪人散步的貓?今天早上,我發現,原來雛菊也可以陪我散步。
小說里有些情節想不通,出去散步之前,是希望散步時把它想通,但是,回到家裡才發現,我散步時什麼也沒想過。利用散步的時間把小說的情節想通,本來是我的願望啊。都說不要有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