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老姚盆景

老姚盆景

發布時間: 2024-01-07 22:05:28

A. 臘梅怎麼做成盆景

第一步、取材與培育
採用山地野生蠟梅老根樁下地培育,製成蠟梅古樁,較為普遍,收效亦快。方法是:選取多年砍伐萌生的老樹樁,掘回後,注意保護根系,修剪枝條。選擇光照適中,土壤疏鬆,排水良好的地方進行「養胚」,成活後移至盆內培育。如是狗蠅梅老樁,則可選素心蠟梅進行嫁接,成活後即可按需加工造型。
第二步、上盆過程
選盆:蠟梅宜用紫砂陶盆,也可用釉陶盆。一般實生苗蠟梅多用圓盆、方盆、六角盆等,蠟梅老樁可用中深的馬糟盆或海棠盆,懸崖式多選用千筒盆。色澤以深紫色或赭紅色較好,以映襯蠟黃色花朵,增加其觀賞效果。
用土:蠟梅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排水良好的的沙質壤土為好。盆栽常用腐熟的田園土或腐葉土摻拌20~30%礱糠灰作培養土。
栽種:移栽蠟梅多在花早春進行,以3月上旬花莖新芽萌發前後為宜。一般宜斜栽,便於造型時取勢。栽前可進行一次整形修剪。上盆時盆底可施足基肥。
第三步、整姿造型
蠟梅的造型整姿以修剪和摘芽為主,攀扎為輔。河南鄢陵縣西姚家村素有「鄢陵蠟梅冠天下」之稱。其傳統造型藝術有「屏扇梅」、「疙瘩梅」、「懸枝梅」等,尤以屏扇梅最受歡迎,其造型過程:時間宜在3~4月期間,用「滾刀法」和「龍刀法」使主枝扭曲螺旋上升,在芽剛萌動時於待彎處斜切一刀,刀口斜入,深度達枝幹直徑2B3。小心彎折,使裂開的木質部上段支在下段上,用立桿扶住新做彎的主幹,用繩縛好。再把各枝條頂梢全部造成向下。切口在1個月內要塗泥,並保持不掉,隨掉隨補。基本骨架形成以後要注意修剪,及時摘心,以維持屏扇造型。
蠟梅與梅花雖不屬同科,但花期相近,花朵、香氣亦相似。蠟梅色嬌香郁,不減紅梅,故可借鑒梅花的造型原則:「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梅貴稀不貴繁;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合不貴開」等。故主幹宜斜橫,枝葉宜疏展,樁老顯遒勁。傳統造型除河南鄢陵的「屏扇式」、「疙瘩式」、「懸枝式」外,還有「順風式」、「垂枝式」、「游龍式」等,現在造型,樹形大都以斜乾式、自然式為主。
臘梅盆景的製作過程詳解_栽培養護_花商學院_南北花木網
http://www.1818hm.com/huamu/show-371.html

B. 雞爪槭為什麼形狀奇特

雞爪槭是一個什麼樣的樹種,有什麼用途?

雞爪槭因它的葉子是掌狀分裂,裂片稍窄,形像雞的爪子,故名「雞爪槭」。雞爪槭的原種分布在我國山東、河南以南部分省區,由於世界各國很早引種栽培,到現在它的變種、變型很多。主要變種有:1,深裂雞爪槭:葉片小,掌狀七深裂;2,細葉雞爪槭:又叫羽毛楓,葉綠色,葉掌狀深裂到達葉片基部,裂片窄,再羽狀分裂;3,紅細葉雞爪槭:又叫紅羽毛楓,葉紅色;4,線裂雞爪槭:葉深裂,裂片線形;5,花葉雞爪槭:葉黃色,葉邊綠色;6,白斑雞爪槭:綠葉上面有白斑。主要變型有:1,紫紅雞爪槭:又叫紅楓,葉常年紅色或紫紅色;2,金葉雞爪槭:葉薄,金黃色。可以看出,雞爪槭是一個龐大的家族,下面重點談談雞爪槭原種的情況。

一,雞爪槭的外形特點

1,生性:落葉小喬木,高可達八公尺,樹皮灰色;小枝細長,光滑。

2,葉子:葉對生,紙質,綠色,外輪廓圓形,五到九裂,裂片披針形,葉邊有尖銳鋸齒,表面深綠色,背面淺綠色;葉柄長六公分,細,無毛。

3,花:花雜性,紫色,傘狀花序,先葉後花;萼片五個,花瓣五個,雄蕊八個。五月前後開花。

4,果實:雙翅果幼嫩時紫紅色,成熟時淺黃色;兩翅擴張大於九十度。九月果實成熟。

二,雞爪槭的生長特點

雞爪槭是喜光樹種,不耐寒,喜歡溫暖濕潤氣候。一般雞爪槭原種採用播種繁殖,變種變型常用嫁接繁殖。

三,雞爪槭的用途

雞爪槭樹干直,樹干寬大疏鬆,姿態優美,枝葉秀麗,並且種內有許多變種變型,秋葉艷麗如花,頗為美觀,為著名觀葉樹種,適宜在公園小區單位院子、城鄉公共綠地的處栽植,與假山配置更美。還可以製作盆景觀賞。木材為一般用材。

老姚談植物
林業工作者 優質三農領域創作者
3.3萬粉絲 · 15萬贊
搜索
50元一盆黑松盆景
新手怎麼做盆景生意
雞爪槭樹是什麼樣
玩盆景之大忌千萬別犯
小雞爪槭圖片
雞爪楓盆景多少錢

C. 贊美盆景的詩句

立體的畫、無聲的詩、縮龍成寸、小中見大、蒼古雄奇、清秀古雅、美不勝收、生機勃勃內、宛若天容成、千姿百態、賞心悅目、鬱郁蔥蔥、玲瓏瀟灑、豪宕雄勁、縱橫奔放、詩情畫意、蒼健俊逸、意境深遠、清新明快、咫尺千里、精妙和諧
贊美盆景句子:
老子雲:不出戶牖而知天下
盆景是中國傳統的藝術珍品,它是栽培技術和造型藝術的結晶,也是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結合.
盆小天地大,樹老景物新.--著名書畫家賴少其

D. 勵志作文素材:楊善洲事跡

勵志作文素材:楊善洲事跡

楊善洲有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態度,以及“一生為他人謀利益”的奉獻精神。整個話劇採用逆推的手法,開篇以他晚年上山種樹為故事源頭,在光禿禿的大亮山、簡陋的林場老場部等場景的切換間,講述了22年植樹造林的艱辛,以及楊善洲不畏困難、堅守信念的品質;而接下來的幾幕則在醫院、楊善洲家、抗洪前線、村頭、地委辦公室等場景的變換間,穿插了“舍家奔赴抗洪第一線”、“為受屈村民恢復名譽”等故事,展示了楊善洲的風雨人生和光輝事跡。

楊善洲,從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擔任保山地委領導近20年的地廳級幹部,幾十年如一日,兩袖清風,清廉履職,忘我工作,一心為民,為了兌現自己當初“為當地群眾做一點實事不要任何報酬”的承諾,退休後,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義無反顧紮根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艱苦創業,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積5.6萬畝,價值3億元的林場,且將林場無償上繳給國家。

主要事跡(一) 堅守信念 綠染大亮山

人們真正體會到楊善洲造林之舉的功德無量是在這場百年一遇的旱災中。

2010年春天,已持續半年的乾旱讓雲南很多地方群眾的飲水變得異常困難,施甸縣大亮山附近群眾家裡的水管卻依然有清甜的泉水流出,他們的水源地正是大亮山林場。近些年,隨著大亮山植被狀況明顯改善,山林的水源涵養功效得以很好發揮,附近村委會架起水管,將泉水從林場引到村裡,通到各家各戶,村民再也不用為吃水犯愁。受曠日持久的乾旱影響,水管里的流水較之以往細小了很多,但足以讓附近的村民心滿意足,也讓他們對楊善洲的功勞更加念念不忘:“多虧了老書記啊,要不是他,不知道現在會是什麼樣子。”

1988年3月,61歲的楊善洲從保山地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休,婉拒了時任省委書記普朝柱勸其搬至昆明安度晚年的邀請,執意選擇回到家鄉施甸縣種樹。20多年過去了,曾經山禿水枯的大亮山完全變了模樣:森林鬱郁蔥蔥,溪流四季不斷;林下山珍遍地,枝頭鶯鳴燕歌……

一位地委書記,為何退休後選擇到異常艱苦的地方去種樹?植樹造林20餘年,他都遇到了哪些困難和挑戰?究竟是什麼力量支撐著他讓夕陽人生散發出炫目的光彩?

“給鄉親的承諾總得兌現”

擔任地委領導期間,有鄉親不止一次找上門,讓我為家鄉辦點事情。我是保山地區的書記,哪能光想著自己的家鄉,但畢竟心裡過意不去呀,是家鄉養育了我。於是我就向他們承諾,等退休後,一定幫家鄉辦點實事。”關於種樹,年逾八旬的楊善洲這樣解釋。

為了實現“幫家鄉辦點實事”的承諾,楊善洲把目光鎖定在施甸縣城東南44公里處的大亮山。楊善洲的家鄉就在大亮山腳下的姚關鎮陡坡村,兒時,母親常帶他到山上挖野菜、草葯等到集市上賣。原來這里林木參天,當年大煉鋼鐵時大量砍伐樹木,後來當地貧困農民又大規模毀林開荒,原本翠綠的大亮山變得山禿水枯,生態遭到嚴重破壞,周邊十幾個村寨陷入了“一人種一畝,三畝吃不飽”的困難境地。“再這么下去,子孫後代的日子可怎麼過?”楊善洲憂心忡忡。

退休前,楊善洲到大亮山實地考察,家鄉的人聽說他要回來種樹就勸他:“你到別處去種吧,這地方連野櫻桃樹和杞木樹都不長。”然而,他還是來了,他以普通大山之子的身份帶著一顆赤子之心回來了。退休當天,楊善洲背起鋪蓋,趕到了離大亮山最近的黃泥溝。翌日,大亮山國社聯營林場正式掛牌成立,那天,他們人挑馬馱把糧食、行李搬到離公路14公里遠的打水桿坪子,臨時搭建了一個簡易棚安營紮寨。深夜,狂風四起,棚子被掀翻,傾盆大雨又不期而至,幾個人只好鑽到馬鞍下,躲過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就這樣,楊善洲帶著縣里抽調的幾個同志開始了艱苦創業。

很多年之後,人們都還記得楊善洲初上大亮山時的情景。那時他住在用樹杈搭起的窩棚里,腳上穿著草鞋,儼然是一個放牧的老人。後來,得益於省里的資金支持,林場終於蓋了一排簡易的油毛氈房,楊善洲和工人們在裡面一住就是近10年。10年後,當他們用磚瓦平房取代油毛氈房時,破敗不堪的油毛氈房已被四周的綠蔭所掩蓋。1999年11月,手提砍刀給樹修枝時,楊善洲不幸踩著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但半年後他又執意爬上了大亮山。從此,他再也離不開拐杖了。

2009年4月,楊善洲把自己用20年時間辛苦創辦的大亮山林場的經營管理權,正式無償移交給施甸縣林業局。有人算過一筆賬:大亮山林場共佔地7.2萬畝,其中5.8萬畝華山松中有3萬畝已郁閉成林,按1畝地種200棵樹,一棵樹按最低價30元計算,大亮山林場的活立木蓄積量價值已經超過3億元。

這就是一位老地委書記幫家鄉辦的實事。

“沒錢買苗木,只好去街上撿果核”

在楊善洲最早種樹的山坡上,我們看到了一些造型優美的大樹,很像巨型盆景。“盆景要是能長這么大就好了。”我和當地宣傳部的同志開玩笑說。“算你說對了,這些樹還真是盆景移栽過來的。”他們應道。啊?我驚訝地張大了嘴巴。

要把大亮山變成林海,需要大量的樹苗,可沒有資金去哪弄樹苗呢?楊善洲可謂絞盡了腦汁。很長一段時間里,他每天和林工們帶上工具,到處尋找樹苗。樹苗太缺了,以至於他不得不把平時種下的幾十盆盆景也全部移種到大亮山上。這些原來擺放在家裡的雪松、白梅、銀杏,從此在山上盡情地汲取雨露和養分,自由自在地生長,如今這些庭院花木都已經成為挺拔的大樹,成為裝點大亮山的`一抹別致的色彩。

最讓人震撼的還不是這些巨型盆景,而是20年前楊善洲從街上撿回來的果核,如今已經成長為一大片繁茂的樹林。

“當時沒錢買苗木,怎麼辦呢,只好去街上撿果核。”拄著拐杖站在大亮山上最初種樹的地方,楊善洲指著一大片林子說。在資金極其短缺的創業之初,撿果核育苗栽種成為楊善洲破解苗木困局的主要途徑。每次回到城裡,他就到馬路上撿別人隨意扔掉的果核,然後放到家裡用麻袋裝好,積少成多後便用馬馱到山上。

原地委書記到大街上撿別人扔掉的果核,這在當時成為轟動保山地區的新聞。可是楊善洲不在乎,林場資金緊,省一個是一個。“可你是地委書記啊,在大街上撿別人吃剩的果核,大家會怎麼想?”有人開導他。“那是他們的事,不花錢就能弄到種子,我覺得沒有什麼不好。”他說。

一次在街上撿果核時,楊善洲不小心撞到了一個小夥子的自行車上,小夥子大發雷霆,沖著老人破口大罵。旁邊有人趕緊過來把小夥子拉到一邊,告訴他那位老人就是原來的地委書記。小夥子頓時傻了,他怎麼都不會想到這個毫不起眼的在他看來甚至有些卑微的老人會當過那麼大的官。楊善洲卻絲毫不理會旁邊發生的一切,依然低著頭自顧自地撿他的果核。每年的端陽花市是保山的傳統節日,也是果核最多的季節。每每這個時候,楊善洲就會發動全場林工,一起到街上去撿果核。如今一個個小小的果核,都已在歲月輪回中演變成為一棵棵枝繁葉茂的果樹。

“正是因為有老書記帶著干,我們才能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中一步步挺了過來。”林場的工人說。

20多年前,初上大亮山的楊善洲頭發只是灰黑,如今卻已滿頭飄雪……

“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

大亮山林場帶給當地群眾的好處隨著時間推移逐漸顯現和顯著起來。

創辦林場之初,省林業廳、財政廳給大亮山林場撥付了100多萬元,對楊善洲造林之舉給予支持。當時,需要用錢的地方實在太多,慎重考慮後,楊善洲用這筆錢在大亮山修了一條18公里的林區公路,架起了5公里長的高壓線,蓋了一排簡易的油毛氈房,並擠出7萬元為附近的四平寨通了電。通路、通電為植樹造林奠定了基礎,也大大推動了當地群眾發展生產、改善生活。

大亮山林場最顯著的社會效益表現在有效解決了當地群眾的人畜飲水難題。場長董繼軍告訴我們:“林場現在承擔著3個鄉鎮11個村委會70個村民小組2.5萬人的飲水供給任務和兩個糖廠的蔗區灌溉任務。”

我們來到了距離大亮山林場20多公里的陡坡村大柳水自然村,楊善洲就出生在這里。

“新中國成立前,因為飲水太困難,這里的村民婚喪嫁娶,用水都要納入人情簿子。”老書記說。可是,走家串戶後,我實在難以相信這個地方曾經飲水困難到那種程度,我們看到的情況是,各家各戶都通了自來水管,擰開開關就有清泉 汩 汩 流出。

大亮山林場採取的是“國社合作”營運模式,即由村社集體為單位出林地,由國家進行植樹造林,產生的經濟利潤按一定比例雙方分成。“這些年,大亮山林場都只是進行撫育型間伐,帶給當地老百姓的經濟效益不是很明顯。2006年到2008年,林場共支付給村集體4萬多元的分紅。”董繼軍說。2006年,林場建起了一所木材加工廠,加工撫育間伐的林材。到2008年3年間,林場共支付給當地村民間伐林木、加工林材的勞務費超過了36萬元。

不久前,施甸縣政府用大亮山林場做抵押,貸款1.7億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其中1億元已經支付到位。

發端於大亮山林場的植樹造林熱情還波及到了更廣的范圍:“這些年,感覺整個施甸縣的植樹造林熱情都在上漲。”穿行在林海中,縣委宣傳部的同志感慨地說。我們從林業部門了解到這樣一組數據:1988年施甸縣的森林覆蓋率為17.1%,2009年提高到了44.8%。

在擔任大亮山林場義務承包人的20年間,楊善洲接受的唯一報酬是:每月70元的伙食補助,1996年,隨著物價上漲,林場將補助標准提高到了100元。2009年底,保山市委、市政府為楊善洲頒發特別貢獻獎,並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今年5月,楊善洲將其中的10萬元捐給了保山一中,6萬元捐給了林場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設。

“我只是在盡一名黨員的職責,只要活著,我就有義務和責任幫群眾辦實事。”楊善洲說,“實在干不動了,只好把林場交還給國家,但這不是說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還是要接著幫老百姓辦,共產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

主要事跡(二) 窮盡一生 書寫為民情

楊善洲自1950年把妻子迎娶進門以後,一心撲在工作上的他就再也沒有時間去過妻子家。上世紀70年代末的一天,他的岳母到姚關去趕街,看到一輛汽車從街上過時聽人提到了女婿的名字,老人想上去和久未見面的女婿打個招呼,可一晃車子就直奔鄉下去了。直到臨終前,老人都沒再見過自己的女婿楊善洲……

到底是怎樣一個人會“無情”和忘我到這種地步?從1955年任施甸區區委書記到1988年從保山地委書記崗位上退休,30多年的時間,他都在忙些什麼?

與楊善洲謀面是在他的家中。老人穿著一件灰色的舊卡基布中山裝,坐在一張棗紅色的老式木沙發上。那一刻,讓人感覺像是穿越時空,回到那久遠的年代……

“每次下鄉,他都把鋤頭帶在身邊”

1965年的一天,一個頭戴竹葉帽、腳穿草鞋的中年人出現在施甸縣某人民公社,打聽公社領導在哪裡。接待的同志一看來了個老農,而領導正准備接待縣委書記,就隨口打發說領導不在。來人一聽沒作聲,轉身就去村子裡面轉悠了。過了約定好的時間,公社領導仍然沒見到縣委書記,仔細一打聽才知道是接待員把縣委書記當成老農給打發走了。這位縣委書記就是楊善洲。

做過9年石匠、工農幹部出身的楊善洲,當了保山地委書記,依然保持著淳樸的農民本色。他臉色黝黑,雙手老繭,和農民一起鋤田、栽秧,走家串戶體察農民的困苦,給受冤屈的人主持公道,自掏腰包給困難戶力所能及的幫助,下鄉不給農民添負擔,從來都自掏飯錢……

“每次下鄉,他都把鋤頭帶在身邊。”給楊善洲擔任秘書11年,祝正光印象最深的就是楊善洲時常和農民群眾一起下地幹活。“那時他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基層,每天天不亮,我們就出了地委大門,天黑之後才回來。地委開會都在晚上。”祝正光說,“書記一直認為,與農民群眾一起勞動是了解基層、了解農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農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況最真實。”

1980年10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同志到保山考察。總書記提前抵達,地委的同志迅速到板橋公社去通知地委書記楊善洲,到了公社才發現,他正在田裡頭和農民一起插秧,褲腿挽到了膝蓋上,貓著腰只顧忙碌,聽到工作人員的喊聲,他才回過神來,趕緊拔腿往回跑。“楊書記是換了衣服才去見胡耀邦總書記的,可他和農民一起插秧的事還是傳到了總書記的耳朵里。總書記感嘆說像楊善洲這么朴實的地委書記還真不多見。”祝正光說。

在楊善洲眼中,人民的事馬虎不得。1988年,當時駐板橋漢庄的地委工作組接到板橋鎮宗家山村楊春蘭老人的申訴。老人去賣豬,半路上被人截住,一口咬定是老人偷了他的豬,並扯著老人來到了地委工作組要求主持公道。工作組負責處理此事的人輕信了對方的話,責令楊春蘭立即將豬送還給對方,並罰款80元。老人含冤叫屈告到了工作組。楊善洲得知此事後,馬上責成工作組與地委信訪辦公室的幹部進行調查核實,並要求將處理結果報告他本人。經過認真核查,事情很快真相大白,原來楊春蘭所賣的豬是別人偷了轉賣給他的,他自己毫不知情。“我們處理的任何小事都可能是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能馬虎行事,不能傷了群眾的心。”事後,工作組專門派人當面向楊春蘭道歉,並賠還所收的罰款。

“老書記12歲失去父親,陪著母親艱難度日,從小就深深地體味到身為一個農民的諸多難處。因此他處處從農民的角度去理解農民,從農民的角度去思考怎樣‘為民’,並從農民的角度去思考怎樣‘為官’,這使他與父老鄉親始終保持著一種水乳交融的緊密聯系。”在楊善洲身邊工作過8年的保山日報記者蘇加祥這樣解讀這位“農民式”的地委書記。

“別人不理解我,你還不理解我?我真的沒錢”

我們來到了施甸縣大柳水自然村楊善洲的老家。這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小院,較之於周圍的院落,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我們最先看到的是他的老伴。在丈夫為了事業和理想顧不了家60多年的歲月里,這位叫張玉珍的老人默默地擔起了家庭的全部責任。

楊老家現已是四世同堂,他的大女兒、孫子、重孫和老伴一起生活。2008年,孫子攢夠錢新建蓋了房子,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平凡而融洽。但是,在楊善洲常年顧不得回家的歲月里,這家人曾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

1975年夏天,家裡的房子因年久失修,每逢下雨便到處漏雨,全家老小實在無法在屋裡居住。張玉珍沒辦法,專程跑去找楊善洲,叫他無論如何想辦法拿點錢給家裡修房子。楊善洲聽了,久久無語,掏出身上僅有的30元錢交給妻子說:“你先拿這30元錢回去,買幾個瓦盆接一下漏雨,暫時艱苦一下。”張玉珍接過30元錢,含著淚水回到了老家……她告訴孩子們:你們的父親確實沒辦法,他很窮,我們以後再也不能去給他添麻煩了,家裡的日子我們先湊合著過吧。

1995年,楊善洲已經退休並回到大亮山種樹。出於楊善洲進城給林場辦事住宿方便的考慮,全家想方設法借了5萬多元錢在施甸縣城的附近買了一塊地,勉強蓋起了一間房子。房子是蓋起來了,但這5萬元的債怎麼還?張玉珍專門找到楊善洲:能不能湊點錢還還賬?楊善洲東拼西湊拿出了9600元,“你一輩子就攢了這么點錢?”老伴問。楊善洲擺了擺手:“別人不理解我,你還不理解我?我真的沒錢!”看著老伴無奈的神色,張玉珍只好又一次含著淚水回到老家,把剛剛蓋起還沒來得及住的房子賣了。

楊善洲的大女兒楊會菊向我們講述了另一件更讓人心酸的事。她3歲那年,一天深夜忽然高燒昏迷,奶奶和媽媽急得頂著暴雨爬山路連夜趕往施甸縣城。山路崎嶇不平,路過一個山崖的時候,奶奶因走路慌亂而失腳,身子往山崖下傾倒,母親急忙伸手去拉奶奶,不料由於失去重心,3人一起掉下了山崖,掛在了一蓬枯藤上……回憶起昔日的艱難,年近花甲的楊會菊含著淚水,輕輕地撫摸著母親的手說:“父親不容易,我媽更不容易啊!”

楊善洲的小女兒楊會芹回憶說:“我8歲時,第一次見到了父親。當時因為奶奶病重,父親趕回家來送葯。母親對我說,這是你爸爸,趕快叫啊,我卻害怕地躲開了。”

楊善洲退休後,組織上安排他到昆明安度晚年,一家人欣喜萬分,以為終於可以與在外忙了幾十年的父親共享天倫之樂了,不曾料想,他卻一頭扎進了家鄉的荒山……

“不行!我沒這個權力”

一個老地委書記的妻子和家人怎麼會在農村?從大柳水村出來後,這個疑問一直在我心頭縈繞。

“是老書記自己不讓辦‘農轉非’。”熟悉情況的人解釋。1964年,楊善洲擔任施甸縣委書記時,組織上提出把他愛人轉為城鎮戶口,他謝絕了;1978年,上級組織部門有個通知,地、師級幹部,家在農村的妻子、母親、不滿16歲的子女可以轉為城市戶口。當時,楊善洲家除大女兒外,都符合進城的條件。當組織部門將他家“農轉非農業人口”的報告打上去時,他堅決要求撤銷報告。他說:“身為領導幹部,我應該帶個好頭。我相信我們的農村能建設好,我們全家都樂意和8億農民同甘共苦建設家鄉。”

自己常年不在家,政策允許范圍內的照顧也不給家人享受,楊善洲做過的類似事情數不勝數。

1982年盛夏的一天,保山地區中專生招考張榜處,有個18歲的姑娘眼睛睜得大大的在榜上尋找了無數遍,還是沒有看到自己的名字。楊善洲過來拍拍自己小女兒楊會芹的肩頭說:“別難過,明年再考。”“爸爸,要是明年還考不上你能給我安排個工作嗎?”女兒可憐巴巴地問。楊善洲緊鎖眉頭,嚴肅地看著女兒:“不行!我沒這個權力。”

1986年,姚關鄉的一位副鄉長在楊善洲家看到老書記的老伴和女兒們正在吃包穀飯,得知老書記家裡的糧食不夠吃只好用包穀摻在飯里時,這位副鄉長流淚了,當即讓鄉民政給老書記家裡拉去了兩袋救濟糧。楊善洲知道後,批評了他:“好多人家連包穀飯都吃不上呢,接濟要接濟比我們更困難的家庭。”他叫家裡人將送來的糧食退了回去。這一類的故事至今仍在當地群眾中廣為流傳。

隆陽區芒寬鄉現在是保山市有名的小粒咖啡之鄉,全鄉的咖啡連片種植面積超過萬畝。可在30年前,這里的咖啡樹只是零零星星。咖啡種植產業的長足發展是在楊善洲走進芒寬田間地頭,鼓勵群眾大力發展咖啡種植之後發生的。1980年10月,楊善洲到了潞江壩的芒寬公社。他聽說新光大隊有位叫朱自祥的社員,種植咖啡成了出名的冒尖戶,曾因種咖啡挨過批鬥,便想讓朱自祥帶頭發展咖啡種植。楊善洲踏進朱自祥的家園,摸著咖啡樹說:“過去,我也沒頂住‘左’的妖風……我看這咖啡樹是搖錢樹。”

朱自祥一顆懸著的心落了地。楊善洲又說:“你家6口人,光是咖啡這一項收入就是人均300多元,再加上其他經濟收入,已提前達到了小康水平啦!好啊,你這個典型應該快快推廣。”就在那一年,全國咖啡生產會議現場會在芒寬新光大隊召開。從此,咖啡種植在芒寬得以迅速發展。

“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能脫離群眾,都不能損害人民的利益,要多為老百姓辦實事。”這位84歲的老黨員說。

;

E.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全詩

1、全聯如下:

上聯: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zhù )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孤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下聯: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並非出自一首詩,而是出自《大觀樓長聯》,是乾隆年間名士孫髯翁登大觀樓所作對聯,被譽為天下第一長聯。

2、全聯釋義

上聯:五百里浩瀚的滇池,在我眼前奔涌,敞開衣襟,推開冠戴,這茫茫無邊的碧波,多麼令人欣喜啊!看吧:東方的金馬山似神馬賓士,西邊的碧雞山像鳳凰飛舞,北面的蛇山如靈蛇蜿蜒,南端的鶴山如白鶴翱翔。

詩人們!何不選此良辰登上高樓,觀賞那螃蟹似的小島,螺螄般的沙洲;薄霧中的綠樹垂柳象少女梳理秀發一般搖曳;還有那漫天的水草,遍地的蘆葦,以及點綴其間的翠綠的小鳥和幾抹燦爛的紅霞。盡情觀賞吧!切莫辜負了滇池四周飄香的金色稻穀,明媚陽光下的萬頃沙灘,夏日婀娜的蓮荷,春天依依的楊柳。

下聯:數千年的往事,湧上我的心頭,舉起酒杯,仰對長空感嘆,那些歷史長河中諸多的英雄,而今還有誰在呢?試想:漢武帝為了開辟西南到印度的通道,在長安挖鑿昆明湖操練水軍;唐中宗派兵收復洱海地區,立鐵柱以記功;宋太祖手揮玉斧,面對版圖,將西南劃在界外;元世祖率大軍跨革囊及筏渡過金沙江,統一了雲南。

這些偉業豐功,真是費盡了移山的心力啊!但是朝代更替之快,有如傍晚的雨,早晨的雲一樣的短暫,連幕簾都來不及捲起就很快消失了;就連那紀功的殘碑斷碣,也都傾頹在夕陽暮靄之中。到頭來,只留下幾聲稀疏的鍾聲,半江暗淡的漁火,兩行孤寂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

(5)老姚盆景擴展閱讀

《大觀樓長聯》被收入清代著名學者梁章鉅(1775-1849)所著《楹聯叢話》一書中。在書中,梁章鉅認為《大觀樓長聯》:「勝地壯觀,必有長聯始稱,然不過二三十餘字乃止。惟雲南省城附郭大觀樓,一楹聯多至一百七十餘言,傳頌海內。雖一縱一橫,其氣足以舉之,究未免冗長之譏也。」

毛澤東讀至此,首先指出長聯共「一百八十字」,而非「一百七十餘言」,接著針對梁章鉅「究未免冗長之譏也」而批道:「從古未有,別創一格,此評不確。近人康有為於西湖作一聯,仿此聯而較短,頗可喜。記其下聯雲:『霸業煙銷,雄心止水,飲山水綠,坐忘人世,萬方同慨顧何之』。康有為別墅在西湖山上,聯懸於湖中某亭。」

康有為是晚清楹聯學大師。他仿效孫髯長聯的氣韻和筆勢,在杭州西湖小瀛洲御碑亭上題寫一聯:「島中有島,湖外有湖,通以卅折畫橋,覽沿堤老柳,十頃荷花,食蒓菜香,如此園林,四洲游遍未嘗見;霸業銷煙,禪心止水,閱盡千年陳跡,當朝暉暮藹,春煦秋蔭,飲山水綠,坐忘人事,萬方同慨更何之。」

60年代陳毅副總理讀大觀樓長聯後賦詩贊道:「滇池眼中五百里,聯想人類五千年。腐朽制度終崩潰,新興階級勢如磐。詩人窮死非不幸,迄今長聯是預言。」可見新中國的領導人對這副長聯的評價極高。

F. 如何種植家庭盆栽蘭花

蘭花本身是我國的文化花卉植物,是花中四君子之一,是我們現代社會常見的內室內植物之一,種容植蘭花的時候我們需要准備腐殖質的土壤,這樣的土壤富含有機質,讓蘭花的生長過程中能夠獲得足夠的營養,同時土壤要能夠做到疏風通氣,讓蘭花的根系能夠吸收氧氣。

蘭花的種子是假球莖狀的,種植過程中我們需要將種子進行滅菌並在生根粉中泡一段時間,將種子放到土壤中用腐殖質土壤覆蓋好,讓種子的上端露出土面,然後將花盆放到陰暗的環境中促進種子生根發芽,然後澆一次水,讓花盆底部的土壤也能變得濕潤,然後就可以等到種子的芽長得更加茁壯以後才可以進行下一次澆水。

蘭花的種植過程中,我們要保證蘭花能夠接受足夠的光照,讓蘭花能夠進行充分的光合作用獲取生長的能量。除了夏天的時候要注意不要讓陽光直射以外都可以將蘭花放在陽台處。蘭花是一種喜歡陰涼濕潤的環境的植物,但是如果澆水太多的話容易導致蘭花根部和葉片腐爛,發黃。

G. 描寫綠色盆栽的詩句

1. 關於小盆栽的詩句
關於小盆栽的詩句 1.描寫盆栽的詩句
1、宋 陸游《懷舊》

翠崖紅棧郁參差,小盆初程景最奇。

誰向豪端收拾得,李將軍畫少陵詩?

2、元 劉敏中《鵲橋仙 盆梅》

孤根如寄,高標自整。坐上西湖風景。幾回誤作杏花看,被夢里、香魂喚省。

薰爐茶灶,春閑書永。不似霜清月冷。從今更愛短檠燈,夜夜看。

3、宋 趙希逢《和買盆池蓮》

終日歡陪解語蓮,浮花欲比價相千。

不須更買盆池景,寂寞無言涴眼前。

4、唐 李商隱《憶梅》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5、宋 戴復古《滸以秋蘭一盆為供》

吾兒來侍側,供我一秋蘭。蕭然出塵姿,能禁風露寒。

移根自岩壑,歸我幾案間。養之以水石,副之以小山。

儼如對益友,朝夕共盤桓。清香可呼吸,薰我老肺肝。

(7)老姚盆景擴展閱讀

中國是世界的詩詞王國,歷代的詩人墨客對花草樹木情有獨鍾,以凝煉的語言,傳神的文字,十分生動地概括了山水花木的精神品格和風情韻致,還有不少是吟詠盆景藝術。

元代強調盆景的「小中見大」,也要求畫理入盆的意趣。謝宗可《蟠梅》詩:「縈春絆碧裂蒼苔,歲晏寒香宛轉來;蛟蟄凍雲冰骨瘦。龍眠夜月玉鱗開。風霜氣勢從千折,鐵石心腸亦九回;只為東君甘自屈,不教枉點百花魁。」

清時,觀花盆景不僅在民間深受喜愛,在宮廷中也佔有一席之地。康熙在《詠御制盆景榴花》中寫道:「小樹枝頭一點紅,嫣然六月雜荷風; 青葉里珊瑚朵,疑是移銀金碧中。」把盆中珊瑚配景的襯托,榴花的嬌艷欲滴寫的十分傳神。
2.描寫「盆景」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盆景」的詩句有:

1、《滸以秋蘭一盆為供》

宋 : 戴復古

吾兒來侍側,供我一秋蘭。蕭然出塵姿,能禁風露寒。

移根自岩壑,歸我幾案間。養之以水石,副之以小山。

儼如對益友,朝夕共盤桓。清香可呼吸,薰我老肺肝。

不過十數根,當作九畹看。

2、《和花翁盆梅》

宋 : 杜范

絕澗移來近市園,又還移入賣花分。體蟠一簇皆心匝,膚裂千梢尚手痕。

試問低回隨俗態,何如峭直抱孤根。歲寒風節應無恙,魯兀須知自有尊。

3、《紅梅》

宋: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

4、《憶梅》

唐代: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5、《新栽梅》

唐代:白居易

邊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今年好為使君開。
3.關於盆景的詩詞
《鵲橋仙 盆梅》

年代: 元 作者: 劉敏中

孤根如寄,高標自整。坐上西湖風景。幾回誤作杏花看,被夢里、香魂喚省。

薰爐茶灶,春閑書永。不似霜清月冷。從今更愛短檠燈,夜夜看

《午酌對盆蘭有感》

年代: 宋 作者: 陳著

山中酒一樽,樽前蘭一盆。

蘭影落酒卮,疑是湘原魂。

乘醉讀離騷,意欲招湘原。

湘原不可招,桃李花正繁。

春事已如此,難言復難言。

聊借一卮酒,酹此幽蘭根。

或者千載後,清香滿乾坤。

《滸以秋蘭一盆為供》

年代: 宋 作者: 戴復古

吾兒來侍側,供我一秋蘭。

蕭然出塵姿,能禁風露寒。

移根自岩壑,歸我幾案間。

養之以水石,副之以小山。

儼如對益友,朝夕共盤桓。

清香可呼吸,薰我老肺肝。

不過十數根,當作九畹看。

《盆池荷花》

年代: 宋 作者: 袁說友

根向盆池束,華敷菡萏叢。

細擎深院宇,低裊半窗風。

蘸水凝綃翠,當軒試臉紅。

化工雖力淺,猶折小蓮蓬。

《盆中樹》

年代: 元 作者: 王冕

橐駝已矣樹多病,後世誰能諭官政?

盤根銀節入盆盂,豈伊妡生之本性?

童童結蓋擁綠雲,皮膚轉卷生蟲紋。

幽人重之如重寶,置諸座右同佳賓。

時時玩賞勤拂試,要做人前好顏色。

自憐無路接春風,慚愧荊榛得甘澤。

人言此樹受恩愛,我獨悲之受其害。

既無所資無所求,何故矯為阿媚態?

嗟哉木命既有虧,其所玩者何為奇?

君不見石家珊瑚高且貴,今日根株在何地?

又不見李家花木比異珍,於今野草秋煙昏。

姚黃魏紫誇艷美,看到子孫能有幾?

人生所重重有德,耳目之娛何足齒?

我知萬物各有緣,胡不聽之於自然?

平原太谷土無限,樗櫟能與天齊年。

此樹那宜此中種,器小安能成大用?

願君移向長林間,他日將來作梁棟。

《憫盆松》

年代: 宋 作者: 艾性夫

物生天地間,細大各有容。

偉哉霄漢姿,厄此盆盎中。

嗟吁爾橐駝,局促吾蒼龍。

駝兮顧我笑,可憫豈獨松。

《謝東園主人惠竹石以紫石盆貯之》

年代: 宋 作者: 陳宓

幽人巧琢紫璠玙,中貯琅玕一尺餘。

怪石嵌岩苔蘚古,坐移衡霍入吾廬。

《盆中四時木犀》

年代: 宋 作者: 何應龍

一樹婆娑月里栽,是誰移種下天來。

金英恰似清霄月,一度圓時一度開。

《盆梅》

年代: 宋 作者: 施樞

白玉堂前樹,誰移此地栽。

看教清意足,喚得艷陽回。

舞片疑雲墮,留香待月來。

只應標格好,獨為歲寒開。

《盆橘》

年代: 宋 作者: 張鎡

懶向江頭置木奴,瓦盆聊玩綠垂珠。

何煩二老輸贏決,始悟商山樂不殊。
4.形容盆景的古詩詞
1、翠崖紅棧郁參差,小盆初程景最奇。

出處:出自陸游《懷舊》。

意思:翠崖紅棧郁參差不齊,小盆初程影最奇特。

2、終日歡陪解語蓮,浮花欲比價相千。

出處:出自趙希逢《和買盆池蓮》。

意思:一天的歡樂陪伴解語蓮,浮花要比價格相差千。

3、吾兒來侍側,供我一秋蘭。

蕭然出塵姿,能禁風露寒。

出處:戴復古《滸以秋蘭一盆為供》。

意思:我的孩子來伺候我,供我一秋蘭。瀟灑出塵姿態,能阻止風露寒。

4、縈春絆碧裂蒼苔,歲晏寒香宛轉來。

出處:出自謝宗可《蟠梅》。

意思:它圍繞春季絆碧撕青苔,歲末寒香宛轉來。

5、孤根如寄,高標自整。坐上西湖風景。

幾回誤作杏花看,被夢里、香魂喚省。

出處:出自劉敏中《鵲橋仙 盆梅》。

意思:我根如寄,高標自整。坐上西湖風景。多少次誤作杏花看,被夢里、香魂叫省。
5.關於寫盆景詩句與對聯
詩人詠盆景始於畫。唐人馮贄《記事珠》載:「王維以黃瓷斗貯蘭蕙,養以綺石,累年彌盛。」可見詩人王維曾將山與幽蘭配置一起做盆景,使之成為一幀立體的畫。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盆景詩雲:「青石一二片,白蓮三四枝,寄給東洛去,心與物相隨。古倚風前樹,蓮栽月下池……」詩人愛盆景之情躍然可見。杜甫的盆景詩更令人稱絕:「一匱功盈尺,三峰意出群。望中疑在野,幽處欲生雲。」詩人筆下的飛峰寫意,幽谷生雲,充滿著天然野趣。

到了宋代,文人吟詠盆景之風更盛。蘇東坡是盆景愛好者,寫了不少詠盆景的詩:「五峰莫愁千峰處,九華今在一壺中;試觀煙雲三峰外,都在靈仙一掌中。」蘇東坡愛盆景,簡直是痴態可掬。他在《雙石》詩中雲:「夢時良是覺時非,汲水埋盆故自痴。但見玉峰橫太白,便從鳥道絕峨嵋。秋風與作煙雲意,曉日令涵草木姿。一點空明是何處,老人真欲住仇池。」

元明清也有不少吟詠盆景的好詩。元代詩人丁鶴年詩雲:「彷彿煙霞生隙地,分明日月在壺天,旁人莫訝胸襟隘,毫發從來立大千。」反映出盆景以小寓大,給人以「咫尺之內能瞻萬里之遙,方寸之中乃辨千尋之峻」的藝術感受。

H. 形容盆景的古詩詞

1、翠崖紅棧郁參復差,小盆初程景最制奇。

出處:出自陸游《懷舊》。

意思:翠崖紅棧郁參差不齊,小盆初程影最奇特。

2、終日歡陪解語蓮,浮花欲比價相千。

出處:出自趙希逢《和買盆池蓮》。

意思:一天的歡樂陪伴解語蓮,浮花要比價格相差千。

3、吾兒來侍側,供我一秋蘭。

蕭然出塵姿,能禁風露寒。

出處:戴復古《滸以秋蘭一盆為供》。

意思:我的孩子來伺候我,供我一秋蘭。瀟灑出塵姿態,能阻止風露寒。

4、縈春絆碧裂蒼苔,歲晏寒香宛轉來。

出處:出自謝宗可《蟠梅》。

意思:它圍繞春季絆碧撕青苔,歲末寒香宛轉來。

5、孤根如寄,高標自整。坐上西湖風景。

幾回誤作杏花看,被夢里、香魂喚省。

出處:出自劉敏中《鵲橋仙 盆梅》。

意思:我根如寄,高標自整。坐上西湖風景。多少次誤作杏花看,被夢里、香魂叫省。

熱點內容
相親女給相親男發情人節快樂 發布:2025-01-23 07:27:51 瀏覽:778
鮮花配毛肚 發布:2025-01-23 07:21:36 瀏覽:101
陶罐插花圖片 發布:2025-01-23 07:21:36 瀏覽:325
情人節促銷方案分析 發布:2025-01-23 07:21:01 瀏覽:173
海棠糕做法 發布:2025-01-23 07:02:40 瀏覽:880
海棠書屋4 發布:2025-01-23 07:02:04 瀏覽:504
玫瑰花炒雞蛋 發布:2025-01-23 06:55:38 瀏覽:58
幼兒盆栽花 發布:2025-01-23 06:54:01 瀏覽:766
彩鉛畫花卉圖片大全集 發布:2025-01-23 06:49:35 瀏覽:363
制服丁香婷婷 發布:2025-01-23 06:37:51 瀏覽: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