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盆景
⑴ 誰知道中國的名勝古跡急用!!!!!!
杭州名勝古跡
西湖風景名勝區
【西湖風景名勝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60.04平方公里。東起杭州城區松木場、保路轉少年宮廣場北,經白沙路、環城西路、湖濱路、南山路至萬松嶺以南及吳山、紫陽山、雲居山景點全部;南自鼓樓沿吳山、紫陽山、雲居山東側山麓經鳳山門沿鳳凰山路於天花山沿西湖引水渠道至錢塘江北岸,轉珊瑚沙貯水庫至留芳嶺以北;西自留芳嶺、竹竿山、九曲嶺、名人嶺至美人峰、北高峰、靈峰山至老和山山脊線以東;北自老和山山麓(浙江大學西圍牆)轉青芝塢路北側30米,接玉古路、浙大路、曙光路至松木場以南。外圍保護區面積35.64平方公里,東起南星橋江濱公園、江城路、鳳山橋、中山南路、鼓樓轉河坊街、延安南路、延安路,轉慶春路、武林路、教場路至環城西路以西地區;南至錢塘江主航道中線,杭富路至轉塘以北地區;西為留轉路以東地區;北自留下,經杭徽路、天目山路至武林門以南地區。西湖風景名勝區內以西湖為核心,有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0處和風景名勝點100餘處,其中主要有西湖十景、西湖新十景。西湖舊稱武林水、錢塘湖,又稱明聖湖、金牛湖等。北、西、南三面環山,東面為市區,三面雲山一面城。唐人因湖在州城之西,故稱西湖。蘇東坡守杭時有詩: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因此又有西子湖之名。湖體輪廓近似橢圓形,面積6.03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積5.66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湖底較平坦,水深平均在1.5米左右,最深處2.8米左右,最淺處不到1米。白堤、蘇堤,將湖面分成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小南湖5個部分。湖中有孤山、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4島。注入西湖的主要溪流有金沙港、龍泓澗、長橋溪。西湖引水工程鑽地穿山,引來錢塘江清流。調節西湖水位的主要出水口,一是聖塘閘,經聖塘河流入運河;一是涌金閘,經浣紗河地下管道,流入武林門外的城河。西湖遠古時是與錢塘江相通的淺海灣,以後由於泥沙淤塞,大海被隔斷,在沙嘴內側的海水成了一個瀉湖。所以民間諺語說:西湖明珠從天降,龍飛鳳舞到錢塘。西湖承受山泉活水沖洗,又經歷代人工疏浚治理。詩人白居易(772~846)和蘇東坡(1037~1101)等人任杭州地方長官時,都悉心治理西湖,疏挖湖泥,興修水利,灌溉農田,而且構成了湖中三島、白蘇二堤、湖上塔影的佳麗景色。環湖山巒疊翠,花木繁茂,峰、岩、洞、壑之間穿插著泉、池、溪、澗,青碧黛綠叢中點綴著樓閣、亭榭、寶塔、石窟。湖光山色,風景如畫。清漪碧波和綠雲翠谷間,閃爍著無數秀麗的自然景觀和璀璨奪目的歷史古跡。中國民間傳誦: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佳是杭州。並說西湖之美,古今難畫亦難詩。明正統間,有日本國使者游西湖,曾題詩說:昔年曾見此湖圖,不信人間有此湖。今日打從湖上過,畫工還欠著工夫。西湖十景題名源於北宋山水畫家宋迪題畫的四字句,他用平沙落雁、山市晴嵐、遠浦歸帆等等來標出自己所畫的作品內容。後來山水畫家競相仿效。公元13世紀,南宋畫家馬遠、陳清波在擷取西湖風景精華所作的畫中,也分別標上柳浪聞鶯、兩峰插雲、平湖秋月、斷橋殘雪、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蘇堤春曉和南屏晚鍾,以後又畫了花港觀魚、麴院荷風兩幅,於是便有了西湖十景的說法。清朝康熙皇帝南巡遊西湖,為十景題名立碑,並改兩峰插雲為雙峰插雲,麴院荷風為麴院風荷。西湖十景就這樣確定下來了。1985年,杭州日報社、杭州市園林文物管理局等單位發起徵集新景點、新景名的活動,有5萬人參加,歷時8個月。結果,遴選出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和寶石流霞等十景,人們稱之為新西湖十景。陳雲、劉海粟、趙朴初等10位名家為之題名立碑。西湖風景名勝區內,除十景、新十景外,著名景點還有天竺、五雲山、鳳凰山、玉山、北高峰、湖心亭、白堤、孤山、放鶴亭、劉庄、杭州花圃、植物園、南高峰、水樂洞、獅峰、葛嶺、紫雲洞、西溪、靈峰探梅等。�
蘇堤春曉蘇堤在西湖西側,南北兩端銜接南山路與北山路,全長2.8公里。是北宋詩人蘇東坡在杭州為官時,組織民工開浚西湖,挖泥堆築而成。堤上還安排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6座石拱橋,起伏相間,突破了筆直長路的單調。堤上兩邊夾種桃樹、柳樹,風光旖旎。堤岸現已鋪上柏油路,兩旁寬闊的草坪添植了各式花木,每隔一定距離,便設有一張長靠背椅,十分幽靜。白天,遊人信步瀏覽,一片閑情逸致;入夜,則成為當地情侶幽會的姻緣道。蘇堤景色四時不同,晨昏各異,晴、陰、雨、雪均有情趣。尤以春天早晨,湖面薄霧似紗,堤上煙柳如雲,故有蘇堤春曉之稱。�
柳浪聞鶯位於西湖東南岸,南山路清波門附近。這里原為南宋皇帝的御花園--聚景園,園中原有柳浪橋,沿湖遍植垂柳,密密柳絲彷彿在湖邊掛起綠色帳幔。春風吹拂,碧浪翻飛,濃蔭深處時時傳來嚦嚦鶯聲。因而名為柳浪聞鶯。現擴建為夜公園,面積從原來的一隅之地擴大為17公頃,全園分為友誼、聞鶯、聚景和南園4個景區。聞鶯館中新添了百鳥天堂,百鳥飛翔其中,鶯歌燕舞。公園內綠草如茵,繁花似錦。�麴院風荷原來的麴院風荷在蘇堤北端跨虹橋下(康熙題碑處)。宋代,那裡有一家釀造官酒的麴院,裡面種了許多荷花,芰荷深處,清香四溢,因此便有麴院風荷之說。現在的麴院風荷比原來擴大了數百倍,布局十分精巧。賞荷區廣闊的水面上,有無數種荷花。傍水建造的賞荷廊、軒、亭、閣,古樸典雅,與綠雲、荷香相映成趣。還辟有西湖密林度假村。公園中的密林區,參天的樹木,濃蔭蔽天,頗似深山老林。林中豎有幢幢架空的樺木結構小屋,以及木板平房,還有炊具,可供遊人宿營野餐。�
平湖秋月位於白堤西端,三面臨水,背倚孤山。唐代,這里建有望湖亭。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改建為御書樓,並在樓前挑出水面鋪築平台,立碑亭,故題名為平湖秋月。置身平台,眺望西湖景色,無論晴雨都有奇趣,尤其是皓月當空的秋夜,一色湖光萬頃秋,更充滿詩情畫意。�
三潭印月在西湖三島之一的小瀛洲周圍。島基是蘇東坡組織民工疏浚西湖時,用挖出的葑泥堆築而成的,明代又沿島築起環形堤埂等,才構成湖中有島,島中有湖,宛如蓬萊仙島的絕妙佳境,因而起名為小瀛洲。現在島上有曲橋和造型別致的亭、榭。在綠雲荷香掩映下,景觀富於層次,意境深邃。小瀛洲島南的水面上有3座造型美麗的小石塔,是當年蘇東坡組織疏浚西湖時在深水處立的坐標。明代重建,即今之樣式。秋夜,皓月當空,如在塔內點上燈燭,洞口蒙上薄紙,燈光從中透出,便宛如一個個小月亮倒影水中,構成天上月一輪,湖中影成三的奇麗景色。三潭印月由此得名。�
雷峰夕照西湖南岸夕照山上,舊有雷峰塔,為975年吳越王因慶賀黃妃得子而建,取名黃妃塔。後人因塔在名為雷峰的小山上,改稱雷峰塔。夕陽西照時,塔影橫空,金碧輝煌。雷峰夕照由此而名。雷峰塔初建時為13層,可以登臨。明代遭火後,改為7層,後又成5層8面。雷峰塔與保?塔隔湖相對,所以有南北相對峙,一湖映雙塔、雷峰似老衲,保?如少女之說。湖上雙塔,水中雙影,與湖中三島、蘇白二堤相輝映,曾給遊人增添了無限美感,又帶來了豐富的神話與歷史傳說,使歷代多少詩人、畫家為之傾倒。以後,雷峰塔因被鄉人竊磚,挖空了塔基,1924年9月25日下午傾圮。雷峰夕照一景也因此僅有美名。國務院1983年5月批準的《杭州城市總體規劃》中已明確:恢復西湖十景之一,並為民間流傳極廣的雷峰塔。不久的將來,這一景點將重放光彩。�
南屏晚鍾是指南屏山下凈慈寺的鍾和鍾聲。凈慈寺系954年吳越王為高僧永明禪師而建,原名永明禪院,南宋時改名為凈慈禪寺,是西湖四大叢林寺院之一。寺前原有一口大鍾,每到傍晚,鍾聲在蒼煙暮靄中回盪,便將人帶入玉屏青嶂暮煙飛,紺殿鍾聲落翠微的意境之中。南屏晚鍾與雷峰夕照隔路相對,塔影鍾聲組成了西湖十景中兩處最迷人的晚景。凈慈寺還伴有濟公的神話傳說,寺內有運木神井,引得無數遊人前來觀賞。自宋至清代,凈慈寺時有興廢,1959、1984年兩次進行整修後已恢復一新,新鑄了一口重達1.5萬公斤的銅鍾,悠揚的鍾聲又回盪在西子湖的夜空。�
斷橋殘雪斷橋是白堤的東起點,正處於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點上。斷橋之名起於唐代詩人張祜斷橋荒蘚澀之句,又因孤山之路到此而斷,故名斷橋。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的《白蛇傳》故事,於此地發生。舊時石拱橋上有台階,橋中央有小亭,冬日雪霽,橋上向陽面冰雪消融,陰面卻是玉砌銀鋪,橋似寸斷,又似橋與堤斷,構成了奇特的景觀,因有斷橋殘雪之名。�
雙峰插雲位於靈隱路上的洪春橋邊,雙峰插雲御碑亭所在之處。雙峰指的是天竺山環湖南、北兩支山脈中最為著名的南高峰、北高峰。兩峰遙相對峙,相去10餘里。山雨欲來時,向巍然聳立的雙峰望去,濃雲如遠山,而遠山又淡得像浮雲,是雲是山,一片朦朧,難以分辨,雙峰的峰尖忽隱忽現插入雲端。這時,遊人如同面臨一幅巨大的潑墨山水畫,雲海浩茫茫,峰尖隱隱然。雙峰插雲便由此得名。�
花港觀魚位於蘇堤南端,北倚西山,它是西湖風景區內規模最大的一級公園。古代,因有小溪自花家山流經此處入西湖,所以稱花港。宋時,花家山下建有盧園,為南宋內侍官盧允升的私人花園,園內栽花養魚,風光如畫,被畫家標上花港觀魚之名。清代康熙時廢園重建。這個景點原來僅有一碑、一亭、一池和三畝地,現已建成為佔地20多公頃的大型公園。花港觀魚,以魚為中心,穿過大草坪,便是魚樂園,遊人圍攏魚池投餌,群魚翻騰水面,追逐爭食,紅光波音,有色有聲,呈現一番魚樂人也樂的景象。�
雲棲竹徑在離湖濱約20公里的五雲山雲棲塢里。相傳五雲山飄來的五彩雲霞常常在此棲留,故名雲棲。從雲棲石牌坊進入,沿途是一徑萬竿綠參天,幾曲山溪咽細泉的天然景色。竹徑旁有陳雲題書雲棲竹徑的碑亭以及洗心亭。亭前小池,水清見底,十分涼爽,可以一洗塵埃。�
滿隴桂雨滿隴指的是南高峰與白鶴峰夾峙下的蹊徑滿覺隴。這條山道沿途種植7000多株桂花。金秋季節,林壑窈窕,珠英瓊樹,空山香滿,沁人肺腑。古人有詩曰:西湖八月是清游,何處香通鼻觀幽?滿覺隴旁金粟遍,天風吹墮萬山秋。故取名滿隴桂雨。南高峰和青龍山間的石屋嶺南麓,有洞形如石屋,名石屋洞,洞前有桂花廳。�
虎跑夢泉虎跑即虎跑泉,在大慈山定慧禪寺內。虎跑之名,因夢泉而來。傳說唐代高僧性空住在這里,後來因水源短缺,准備遷走。有一天,他在夢中得到神的指示:南嶽衡山有童子泉,當遣二虎移來。果見兩虎跑地作穴,湧出泉水。虎跑夢泉由此得名。虎跑游覽的樂趣在泉。進山門之後,清泉便在腳下發出絲弦般的聲響,酷似滴珠落盤的琵琶樂曲。虎跑泉十分清澈,水質潔凈,龍井茶葉虎跑水,歷來被譽為西湖雙絕。從聽泉、觀泉、品泉、試泉直到夢泉,能使人自然進入一個繪聲繪色、神幻自得的美妙境界。虎跑還是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濟公歸葬的地方,濟公殿、濟公塔院坐落於此。近代藝術大師李叔同在此出家為僧,弘一法師紀念室也很引人關注。�
龍井問茶龍井在西湖西面的風篁嶺上。晉朝葛洪在此煉丹,大旱時井水不涸,人以為與海通,故名龍井。龍井之水的奇特之處在於攪動它時,水面上就出現一條分水線,彷彿游絲一樣,不斷擺動,然後慢慢消失。這一小小奇觀為遊人增添了樂趣。自古以來,人們以消受山中水一杯為最佳的享受。龍井既是名泉,又是中國著名的龍井綠茶的產地,所以命名為龍井問茶。龍井綠茶具有色綠、香濃、形美、味甘四大特色。�
九溪煙樹即著名風景點九溪十八澗。位於西湖西邊群山中的雞冠壠下,一端連接煙霞三洞,一端貫連錢塘江。中心點是九溪菜館前面的一片溪灘和公園。從這里沿雞冠壠拾級而上,可直達山頂望江亭。在亭前眺望錢塘江,之字形彎曲的江流盡收眼底,遠處煙波浩渺,水天一色。九溪的主景是水。所謂九與十八均為虛指,是多的意思。九溪的水源自楊梅嶺,沿途匯合了青灣、宏法、唐家、小康、佛石、百丈、雲棲、諸頭、方家等9個山塢的溪流,曲曲折折、忽隱忽現地流入錢塘江。十八澗源於龍井山,於詩人嶼、孫文隴、雞冠隴之間穿林繞麓,匯合了無數溪澗。九溪十八澗水隨山轉,山因水活。這里的山和樹,都因有了這縱橫交錯、蜿蜒曲折而又奔流不息的水而被點活,構成了青山縹緲白雲低,萬壑爭流下九溪、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丁丁東東泉,高高下下樹的絕妙佳境。所以被贊美為九溪煙樹。�
吳山天風吳山在西湖東南面,山體延入市區,高僅100米,然而山奇石秀,風景獨好,是西湖周圍群山中內涵最豐富、最耐人游賞的一座山。山頂北部的巫山十二峰,怪石嶙峋,有筆架、香爐、棋盤、象鼻、玉筍、龜息、盤龍、舞鶴、鳴鳳、伏虎、劍泉、牛眠等名稱,又因這些岩山酷似十二生肖中的動物,也稱十二生肖石。吳山是吳越、南宋文化薈萃之地,山上頗多摩崖石刻。蘇東坡的詠牡丹詩和明吳東升書寫的歲寒松柏4字刻於原寶成寺旁的感化岩上,下面山崖上有宋代書法家米芾的手跡第一山3字。山上的許多古樟樹,冠蓋如雲,古樸蒼勁,樹齡一般都在四五百年以上,最老的宋樟已達800歲高齡。吳山左挹錢塘江,右掠西子湖,是匯觀江湖,鳥瞰市容的勝地。山巔新建了江湖匯觀亭,亭前楹聯是從山上原城隍廟前移來的明代徐文長題辭: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圖畫,十萬家煙火盡歸此處樓台。恰好點明了吳山天風的佳境。�
阮墩環碧阮墩即阮公墩,西湖中三島之一,是清代浙江巡撫阮元疏浚西湖時用淤泥堆積而成。島上土質松軟,原無建築物,近年來營造了青竹結構的亭、軒、堂、閣,造型樸素而又典雅,短籬茅舍的周圍花木扶疏,組成了頗具特色的水上園林。因它處在粼粼碧波上,籠罩於鬱郁叢林下,四面環碧,所以被定名為阮墩環碧。夏秋之夜,島上舉辦環碧庄仿古游,重現了古代庄園迎接、宴請賓客的盛況。遊人上島,皆作為古庄園主的客人,在輕歌曼舞中受到款待,情趣十分古雅。
黃龍吐翠黃龍指棲霞嶺下的黃龍古洞,是棲霞洞景中最著名的一處。傳說宋代一個名叫慧開的和尚來此建寺修行,黃龍隨之飛來,泉水從龍口噴出,因而得名。黃龍洞四周綠蔭濃密,曲徑通幽,以竹景取勝。方竹園內,栽有節上生刺的方竹,乃竹中珍品。整個園內還植了許多琴弦竹、鳳尾竹、紫竹、斑竹、箬竹、雞毛竹等,株株吐翠。洞內近年也辟為仿古園。因此,長樂亭內古樂聲聲,悠揚悅耳,置身於洞壑幽深之間,令人飄然欲仙。�
玉皇飛雲玉皇指玉皇山,位於西湖的南面。民間傳說西湖是天上掉下來的一顆明珠,它由玉龍、金鳳護衛,來到錢塘。嗣後,玉龍變成玉皇山,又名玉龍山,金鳳變成它旁邊的鳳凰山。玉皇山高237米,最高處建有登雲閣,登此閣,即雲飛腳下,如登仙境,並可眺望錢塘江、俯視西子湖,一覽杭州全城風光,故命名為玉皇飛雲。山上有慈雲洞、紫來洞、慈雲宮、天一池等名勝古跡。�
寶石流霞在西湖北岸的寶石山上。寶石山的保?塔,姿態挺秀,如美人倚立西子湖畔,故有保?如美人之稱。它是西湖風景輪廓線上有代表性的標志。保?�塔左面的來鳳亭,曾列為西湖十八景之一。來鳳亭前有巨石名落星石(又名壽星石),塔後還有巨石,如雲凝霞聚,因而題名為屯霞、綺雲,又稱為看松台。寶石山的主景是塔,當峰一塔微,落木凈煙浦。在朝霞初露或落日余暉中,保?塔影亭亭玉立於一片紫褐色的山岩上,嵐光霞彩流溢,俏麗無比,故名寶石流霞。�
天竺在杭州市靈隱寺南面山中。有上天竺、下天竺、中天竺之分。上天竺的法喜寺,中天竺的法凈寺,下天竺的法鏡寺,分別創建於五代、隋代、東晉年間,是杭州著名的佛教寺院。
五雲山在杭州市西湖西南面,瀕臨錢塘江。相傳古時有五色瑞雲縈繞山巔,因而得名。海拔344米,高聳入雲。從山腳到山巔,石磴千餘級,曲折七十二彎,前人有句道:石磴千盤倚碧天,五雲輝映五峰巔。山腰有亭,近瞰錢江,回望西湖,亭上有聯長堤劃破全湖水,之字平分兩浙山,點景極妙。山巔有古井,大旱不涸。井之東首,有銀杏一棵,樹高21米,冠幅28米,胸徑2.5米,粗可5人合抱,樹齡達1400年,為杭州罕見的名木古樹。�
鳳凰山在杭州市的東南面。主峰海拔178米,北近西湖,南接江濱,形若飛鳳,故名。隋唐在此肇建州治,五代吳越設為國都,築子城。南宋建都,建為皇城。方圓九里之地,興建殿堂四、樓七、台六、亭十九。還有人工仿造的小西湖,有六橋、飛來峰等風景構築。南宋亡後,宮殿改作寺院,元代火災,成為廢墟。現還有報國寺、勝果寺、鳳凰池及郭公泉等殘跡。�
玉泉在杭州市棲霞山和靈隱山之間的青芝塢口。泉水晶瑩明凈似玉。原在清漣寺內,寺建於南朝齊建元年間,今寺已不存。1964年改建成為具有江南園林特色的新庭院,在長方形的池中養有大魚,池畔築軒,憑欄觀魚,有魚樂人亦樂,泉清心共清的意趣。魚樂園匾額是明代書畫家董其昌的手跡。玉泉東面內院還有古珍珠泉、晴空細雨池,泉如拋珠、細雨,各有特色。�
北高峰在杭州市靈隱寺後。與南高峰相對峙,海拔314米。自山下有石磴數百級,盤折三十六彎通山頂。登臨眺望,群山屏列,西子湖雲光倒垂,波平如鑒。錢塘江從南面重山背後繞出東去,有如新濯匹練。�
湖心亭在西湖中。初名振鷺亭,又稱清喜閣。初建於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明萬曆後才稱湖心亭。今亭於1953年重建,一層二檐四面廳形式,金黃琉璃瓦屋頂,宏麗壯觀。昔人有詩雲:百遍清游未擬還,孤亭好在水雲間,停闌四面空明裡,一面城頭三面山。島上有乾隆蟲二謎碑,暗寓風月無邊。湖心平眺為古西湖十八景之一。�
白堤原名白沙堤。橫亘在杭州西湖東西向的湖面上,從斷橋起,過錦帶橋,止於平湖秋月,長1公里,唐代詩人白居易任官杭州時有詩雲: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即指此堤。後人為紀念這位大詩人,改稱為白堤。堤上桃柳成行,芳草如茵。回望群山含翠,湖水漾碧,如在畫中游。
孤山孤峰聳立於杭州西湖的里湖與外湖之間,故名孤山。又因多梅花,一名梅嶼。海拔38米,地廣約20公頃。這里是風景勝地,也是西湖文物薈萃之處。南麓有文瀾閣、浙江圖書館、浙江博物館、中山公園、西湖天下景庭園,東南面有平湖秋月,山巔有西泠印社,山後有中山紀念亭,北麓有放鶴亭及湖上賞梅諸景。古人有詩曰:人間蓬萊是孤山,有梅花處好憑欄。�
放鶴亭在孤山北麓。是元代人為紀念宋代隱逸詩人林和靖而建,近年重修。林和靖(967~1028)名逋,北宋初年杭州人。居孤山20年,種梅養鶴,有梅妻鶴子的傳說。他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詠梅名句,流傳至今。亭壁刻有南朝宋鮑照的《舞鶴賦》,為清康熙帝臨摹明董其昌書。亭外附近種有許多梅花,為湖上賞梅勝地。�
劉庄一名水竹居,原為晚清劉學詢別墅,俗稱劉庄。在杭州市西湖丁家山前隱秀橋西。面積36公頃,背山瀕水,環境幽雅。今園內有迎賓館、夢香閣、望山樓、湖山春曉諸樓台水榭,室內陳設古樸別致。1954年以來經過著名建築師精心設計改建之後,尤具東方園林特色,譽為西湖第一名園。為毛澤東來杭州的住所,1953年冬毛澤東在此親自組織起草新中國第一部憲法。�
杭州花圃在杭州市西湖西北側,佔地約26公頃。分設盆景、月季、蘭花、菊花、香花、露地草花、水生花卉、溫室花卉、牡丹芍葯等景區,其中以盆景、蘭花、月季為重點。蘭花是杭州的名花,這里主要培育各具特色的春蘭、夏蘭、秋蘭、寒蘭。蘭苑內有國香室和同賞清芬匾額,系朱德元帥手書。�
植物園在杭州西湖西北面,地處雙峰插雲與玉泉觀魚之間的丘陵地帶。1956年新建。全園面積250公頃,分展覽區和實驗區兩大部分。展覽部分主要有植物分類區、經濟植物區、觀賞植物區、竹類植物區、樹木園;實驗區主要包括植物引種馴化、抗性樹種實驗、果樹實驗三部分。已搜集、引種中外植物4000多種,200多科,1000多屬。其中稀有珍貴植物有我國特有樹種水杉、夏臘梅、華東黃杉、澳洲梧桐、美國紅杉、希臘油橄欖、比利時王蓮等。園內丘陵起伏,園林布局採用自然風景式,既富有科學內容,又具有公園風貌,是西湖著名園林風景之一。�
南高峰在杭州煙霞嶺西北,與北高峰遙相對峙,海拔256.9米。山麓有煙霞洞、水樂洞諸風景點。登臨眺望,錢塘江縈回若帶,西子湖清瑩如鏡,一面城市三面山,杭州景物,盡收眼底。�
水樂洞在南高峰煙霞嶺東麓。是一個石灰岩的地下溶洞,洞深60餘米,洞中有泉,水聲從洞中出來,鏗鏘悅耳,有音樂的節奏感。北宋熙寧二年(1069)題名為水樂洞。�
獅峰在杭州市龍井寺西側,天竺乳竇峰右邊。兀立在層巒疊嶂之中,若雄獅蹲踞,人稱獅峰。獅峰茶葉與龍井齊名,素稱上品。獅峰之下舊胡公廟前有茶樹18棵,曾經清乾隆帝品為御茶,是當時上貢的珍品。�
葛嶺在杭州市寶石山西面,海拔166米。據傳是因東晉咸和年間著名道士葛洪在此結廬煉丹而得名。山上有抱朴道院、煉丹台、煉丹井等遺跡。葛嶺頂巔有初陽台,是觀日出的好地方。葛嶺朝暾為錢塘八景之一。�
紫雲洞在杭州市岳王廟後山棲霞嶺上。洞分前洞、後洞,洞洞相連。前洞較寬敞,光線從半掩半覆的懸岩峭壁間透入,岩石略帶紫色,紫雲洞之名由此而來。洞內濕潤陰涼,清乾隆帝游紫雲洞有詩雲:春暄攀陟汗流漿,牝洞入才迫體涼。卻上丹梯不數武,轉溫仍欲換衣裳。�
西溪位於西湖西北部約6公里處,素有副西湖之稱。河渚清溪,縈流環繞,富有江南水鄉風情。自唐代以來,以賞梅、竹、蘆、花而聞名。西溪探梅為西湖十八景之一。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帝南巡至此,寫詩曰: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森。暖催梅竹早,水落草痕深。名勝古跡有秋雪庵、兩浙詞人祠堂等。西溪蘆盪風情園現正在籌建中。
靈峰探梅位於西湖青芝塢,1988年重新復建開放,面積12公頃。植梅5000餘株,收集品種42種,梅樹成片成叢,建築因地而設,淡雅、簡捷,朴實無華,有濃郁的山林鄉土情趣。已成為杭州早春的旅遊熱點,日遊人最多可達3.4萬餘人次。�
良渚文化遺址
【良渚文化遺址】位於杭州城北18公里處餘杭市良渚鎮。發現於1936年,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聚居的地方。出土的石器有鐮、鏃、矛、穿孔斧、穿孔刀等,磨製精緻,特別是石犁和耘田器的使用,說明當時已進入犁耕階段。出土的陶器,以泥質灰胎磨光黑皮陶最具特色,採用輪制,器形規則,圈足器居多,用鏤孔、竹節紋、弦紋裝飾,也有彩繪。玉器發現很多,有璧、琮、璜、環、珠等,大部分出土於墓葬中。與良渚遺址同類型的遺址,在長江下游的蘇南,直至錢塘江以北的平原地區,分布較廣,考古學界統稱為良渚文化。據對有關遺址出土文物的碳14測定,其年代距今約4700~5300年,先後延續達千年之久。1986、1987年,從良渚墓葬中出土大量隨葬品,其中玉器佔90%以上,象徵財富的玉器和象徵神權的玉琮和象徵軍權的玉鉞,為研究階級的起源提供了珍貴的資料,而且使世界上許多大博物館對舊藏玉器重新鑒定、命名,使一些原被誤認為是漢玉(實際上是良渚玉器)的歷史推前了2000多年。1994年又發現了超巨型建築基址,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確認是人工堆積的大土台,土層最厚處達10.2米,其工程之浩大,世所罕見。考古學界認為良渚文化是中華文明的一個源頭。�
靈隱寺
【靈隱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亦名雲林禪寺。中國佛教禪宗十剎之一。在西湖西北靈隱山麓。前臨冷泉,面對飛來峰。東晉咸和初年印度僧人慧理開創。他當時面對飛來峰嘆道: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遂面山建寺,取名靈隱。清康熙帝南巡時賜名雲林禪寺。五代吳越國時,曾兩次擴建,當時有9樓、18閣、72殿,僧徒3000人,房屋1200餘間,極盛一時。以後迭經興衰,毀建多次,現存寺院系19世紀重建。1956、1970年曾兩次大修。寺有東西二山門,與天王殿並列,天王殿居中,二山門旁列。殿內正面有彌勒佛坐像,彌勒背後有木雕韋馱立像,二像均置於精工雕鏤的佛龕中。韋馱像傳為宋代遺物。兩旁分列四大天王坐像。殿後過園林登石砌月台,有大雄寶殿,與天王殿在同一中軸線上。殿高53.6米,高甍飛宇,琉璃瓦頂。正中有金裝釋迦牟尼像,高19.6米,庄嚴靜穆,結跏趺坐蓮座上。像後有影壁,上齊殿頂。壁背麵塑有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故事,正中塑觀音立鰲魚背上,四周山岩雲水之間,滿綴鳥獸神怪。殿周沿壁環列二十諸天、十三元覺的金裝像。殿左有聯燈閣、大悲閣。大雄寶殿後新建了葯師殿。大雄寶殿前有兩座八角九層石塔,天王殿前有兩座石經幢,均五代吳越國末期遺物。寺前古木蒼郁,遮天蔽日。寺前冷泉流經處築有青淙、壑雷、冷泉諸亭,清幽靜謐。靈隱寺內兩經幢、兩石塔,亦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經幢在天王殿前,原為11層,現已殘損。兩幢均有開寶二年(969)吳越國王建幢願文。幢身經文字跡清晰,書刻亦佳。兩石塔在大雄寶殿丹墀兩側,為八面九層仿木結構多層樓閣式石塔。三層有石匾書吳興廣濟普恩真身寶塔10字。塔身浮雕佛像,書刻經文精美。
⑵ 河南雲台山怎麼樣啊
還是值得一看的,一下是五大看點。
看點一:單級落差達314米的亞洲第一高瀑--雲台天瀑,目前是有史以來秋季水量最大,氣勢最壯觀的一年,浩浩白練從絕壁懸崖上噴薄而下,望之好似銀河飛瀉人間,令人嘆為觀止。
看點二:有華夏第一秀水之稱的潭瀑峽(小寨溝)。谷內三步一潭,五步一瀑,奇石幽泉處處可見,北國的雄山中涵養出了江南水鄉的細膩,造化出了令人賞心悅目的奇山異水。
看點三:被專家命名為雲台地貌,世界獨一無二的峽谷極品紅石峽(溫盤峪),集潭瀑溪泉於一處,秀幽雄險於一身。猶如放大了的盆景,縮小了的山水,被園林專家譽為自然山水精品廊。
看點四:登高望遠,遙寄情懷。來到雲台山,登上海拔1308米的雲台山主峰茱萸峰,沿著唐代大詩人王維走過的足跡,插茱萸,賞紅葉,體會王維重陽登高思念遠方親人的覺悟,感受大山廣博的胸懷和浩淼無邊令人神?Y心醉的雲海。
看點五:雲台第一大峽谷青龍峽。大峽谷蜿蜒曲折,峽內原始生態保持完好,給您帶來最朴實的自然景觀。 自然的靈性和生命的靈動在這里演繹得生靈活現,狂然的心跳和怦然的心動在這里揮灑得淋漓盡致。美景豈能錯過,真情相約雲台。
我的qq:1134912899,還有其他方面的問題可以qq上聊。
⑶ 焦作雲台山導游詞
作為一名旅遊從業人員,時常要開展導游詞准備工作,一篇完整的導游詞,其結構一般包括習慣用語、概括介紹、重點講解三個部分。導游詞要怎麼寫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焦作雲台山導游詞,歡迎大家分享。
焦作雲台山導游詞1
前天,爸爸和我跟著銀河旅行社去雲台山旅遊,我們經過6小時的路程,終於到了焦作市的雲台山,我們第一天游覽了潭瀑峽,潭瀑峽又名小寨溝,是雲台山最美的一個峽谷了。那裡有許多景點,比如栩栩如生的蝴蝶石,美麗絕倫的龍鳳壁,還有不老泉,據說魏晉時期逸人王烈,渴飲此泉,餓食黃精,壽至338歲,仍然健步如飛,還有洗硯池,竊竊私語的情人泉等等景點,我們先游覽了小寨溝的情人泉,情人泉的水流是個心形的,並且水流的聲音很小,所以得名情人泉,第二個游覽的是不老泉,我爸爸擠在人流中接到了半瓶不老泉的泉水,我聽導游說不老泉的泉水每天只能喝三口,不然就失效了,我照導游說的做,只喝了三口,沒想到這不老泉泉水還是甜甜的呢。
呵,它還真有效呢,我爬山累的筋疲力盡,喝過了泉水就感覺精神充沛了些,爸爸也喝了3口,他爬起山來也有勁了,但是這兒太擠了,我們只好去游下一個景點。這個景點是洗硯池,洗硯池的池水特別冷,我進洗硯池裡趟水,還照了一張相呢!我們又隨著人流去了下一個景點,這個景點是蝴蝶石,蝴蝶石是3塊石頭組成的,2塊像蝴蝶的翅膀,一塊像蝴蝶的身體,現在4;40了,導游讓我們5;30到小寨溝門口集合,由於時間關系,我們沒有再游覽別的景點。我們集合後就上車向著寧城賓館,在寧城賓館住了一夜。
第二天,我們4:30就起床了,刷牙,洗臉,吃飯,到了5:15,我們上了車,向今天要游覽的地方「紅石峽」出發。我們走了50多分鍾的環山路,到了紅石峽,導游說:「紅石峽是我們雲台山最美麗,最陡峭的峽谷,我們去游覽了紅石峽,果然,紅石峽比小寨溝還要美麗,我們游覽了前面的一些景點,他們有千年懸石,龜背石,鍾乳石等等奇形怪狀的石頭,我都叫不上名字,我們游到了最後一個景點,沒想到最後一個景點是攀岩,我和爸爸上去後看見得風景簡直就是人間仙境!爸爸看看時間,已經是8;40了,導游讓我們9;00到紅石峽門口集合,我和爸爸就走到了出口,然後上了車,然後到了賓館,吃了午飯,然後跟著團隊坐著車了6個小時到了家。這就是我去雲台山旅遊的經過了。
焦作雲台山導游詞2
江蘇連雲港雲台山位於連雲港東北部山嶺,在連雲港市郊。由錦屏山、前雲台山、中雲台山、後雲台山和鷹游山等互不連續的斷塊山組成。山體為前古生代變質岩系。東南側平緩,西北側陡削。其中玉女峰海拔625米,為江明寬蘇省最高點。除錦屏山外,在第四紀最後一次海浸時全為沉陷海中的島嶼,古稱郁洲山或蒼梧山。由於沂、沭水挾帶泥沙的填積和黃河南徙奪淮入海後帶來大量泥沙,黃淮三角洲范圍日益擴大。1720xx年前雲台山與大陸相連。1855年前後,中雲台山、後雲台山也相繼與大陸連成一體。現鷹游山仍孤懸於東西連島上。在鷹游山屏蔽下,鷹游門內風平浪靜,有利建港,現已建成可停泊萬噸輪的碼頭。連雲港附近海岸為江蘇省唯一岩岸區。連雲港為隴海鐵路、新亞歐大陸橋的東段起點。
雲台山古稱郁州山,唐宋時稱蒼梧山,吳承恩在西遊記里稱雲台山屬東海傲來國。唐李白詩:「明日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宋蘇軾詩:「鬱郁蒼梧海上山,蓬萊方丈有無間」,寫的都是雲台山。她原來只是黃海中激返亮的一列島嶼,18世紀方與大陸相連。遂形成峻峰深澗,奇岩坦坡,山光水色,獨具神姿,被譽為:「海內四大名靈」之一。
明嘉靖年間道教興盛世弊,道士雲集達兩萬之眾,山又被譽為「七十一福地。」雲台山風景以山水岩洞為特色,包括海濱、宿城、孔望山、花果山四景區。面積約180平方公里。海濱景區,風光壯麗,別墅鱗次。夏天,陽光燦爛,海風徐徐,避暑消夏,實稱佳境。龍門海濱浴場,游泳沐浴皆宜,還可揚帆行舟,領略大海情趣。
焦作雲台山導游詞3
雲台山位於河南省修武縣境內,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同時又是河南省唯一一個集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國家獼猴自然保護區六個國家級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190平方公里,含泉瀑峽、潭瀑峽、紅石峽、子房湖、萬善寺、百家岩、仙苑、聖頂、疊彩洞、青龍峽十大景點。
雲台山滿山覆蓋的原始生林,深邃幽靜的溝谷溪潭,千姿百態的飛瀑流泉,如詩如畫的奇峰異石,形成了雲台山獨特完美的自然景觀。漢獻帝的避暑台和陵基,魏晉"竹林七賢"的隱居故里,唐代葯王孫思邈的采葯煉丹遺跡,唐代大詩人王維寫出"每逢佳節倍思親"千古絕唱的茱萸峰,以及眾多名人墨客的碑刻、文物,形成了雲台山豐富深蘊的文化內涵。
雲台山以山稱奇,整個景區奇峰秀嶺連綿不斷,主峰茱萸峰海拔1304米,踏千階的雲梯棧道登上茱萸峰頂,北望太行深處,巍巍群山層巒疊嶂,南望懷川平原,沃野千里、田園似棋,黃河如帶,不禁使人心曠神怡,領略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意境。
雲台山以水叫絕,素以"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而著稱。落差314米的全國最高大瀑布—雲台天瀑,猶如擎天玉柱,蔚為壯觀。天門瀑、白龍潭、黃龍瀑、丫字瀑皆飛流直下,形成了雲台山獨有的瀑布景觀。多孔泉、珍珠泉、王烈泉、明月泉清冽甘甜,讓人留連忘返。青龍峽景點有"中原第一峽谷"美譽,這里氣候獨特,水源豐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態旅遊的好去處。
焦作雲台山導游詞4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焦作雲台山風景名勝區參觀游覽。我是大家的導游員小趙,我很榮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游覽,下面將由我來為大家講解焦作雲台山。
我們今天所游覽的雲台山位於焦作市修武縣以北12公里處,景區面積190平方公里,包含泉瀑峽、潭瀑峽、紅石峽、子房湖、萬善寺、百家岩、茱萸峰、疊彩洞、獅猴谷、青龍峽、峰林峽11大景點。雲台山不僅自然風光優美,歷史文化積淀更為深厚。作為儒、釋、道景觀並存的宗教名山,有漢獻帝避暑台和陵墓,也有中國山水園林文化鼻祖「竹林七賢」的隱居地,至今還有劉伶醒酒台、嵇康淬劍石、孫登嘯台等遺跡。有唐代葯王孫思邈采葯煉丹的洞府,還有唐代大詩人王維吟誦「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佳話……可謂名副其實的「避暑有樓,醒酒有台,載文詠詩有碑碣」。
好了,朋友們,我們現在進入了紅石峽景區。紅石峽又名溫盤峪,長約2000米,深68米,最寬處30多米,最窄處僅有幾米。由於峽谷幽深並且狹窄,所以形成了一種冬暖夏涼的小氣候,人稱「長春谷」。大自然的滄海桑田,十多億年的地質變遷,伴隨著無數次的造山運動,將這些含有石英砂的岩石抬升出地面,逐漸形成了今天的崖壁。由於岩石中鐵質礦物的氧化,經年累月,崖壁被染成了紅色,於是形成了丹崖碧水的奇妙景色。
順著崖廊緩緩前行,峰迴路轉,步移景換,雄奇偉岸之處又不乏曲折迂迴、飛瀑流泉的清幽境界,生活中的煩惱和雜亂無章的事頓時都會被拋到九霄之外。紅石峽是單行線游覽的景區全程需要一個半小時左右的時間。
作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境內豐富多彩的地質遺跡,以大量的信息和實證,准確地記錄了雲台山地區地殼的形成及演變歷程。在這里,您不僅能欣賞到山水的表面,還能通過「崖牆地貌」了解到雲台山景觀橫空出世的內在因素,從而使一次只知風景優美,而不知為何優美的自然風光旅遊,上升到更高層次的增長知識的科普旅遊。
在紅石峽大橋上,咱們現在看到的是一套非常標準的地層結構,從上到下分別是4.7億~5.1億年前的石灰岩、10億到14億年前的紫紅色石英砂岩。另外在紅石峽的白龍潭,地質專家還發現了34億年前的鋯石,是目前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的岩石。我們再看這邊,下部為片岩、片麻岩,形成於距今25億年以前的太古代;上部為紫紅色石英砂岩,形成於距今10億~14億年的中元古代;中間的不整合面,代表了地質歷史上十多億年的沉積間斷。由於兩套地層的產出狀態明顯不同,在地質學上稱之為角度不整合。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塊碑就是紅石峽的主題碑,是一塊非常典型的地質遺跡,它的正面是紅石峽的簡介,側面色澤鮮明且規則,主要是因為鐵質礦物分布不均勻,加之當時氣候條件的變化,便形成了深淺不一的紅色。最神奇的要數背面了,是波痕石,它反映了當時的沉積環境。在10億到14億年前,雲台山乃至整個華北地區都是遠古的淺海,海水裡大量純凈的石英砂慢慢沉澱形成了大量的堆積物,海水波浪侵蝕軟層,形成波痕,而這些波痕隨著地殼變遷保存下來,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波痕石。地質專家根據波痕的一些數據,可以判斷當時水流的方向和速度。
好,我們繼續向前參觀。大家現在所看到的這一掛瀑布叫「白龍瀑」。瀑布分3疊,垂直落差60餘米,上兩段短而隱,下一段長且露,狀若飛雪玉龍,銀光閃閃。因它毗鄰雲台山西南大門,故又稱「迎賓第一瀑」。
俗話說:「有瀑必有潭。」白龍瀑下便有泉水積聚而成的白龍潭。它們一瀑一潭,一動一靜,一上一下,相映成趣。您若仔細一看,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事。這白龍瀑日夜奔流不息地流入白龍潭,可是這潭水卻既不增長,也不外流,那麼水究竟到哪裡去了呢?原來白龍潭下有一巨大的暗河,大量的水潛流而去,奔流至修武縣五里源鄉的海蟾宮。據酈道元《水經注》記載「潛流三十里復出」,因此,海蟾宮水質極好,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這里生產的松花蛋也是品質優良,口味醇正,古時候曾是貢品。下到谷底或者站在入口的橋上可以看到二者的全貌,在峽谷間只能看到瀑布的一部分。
遊客朋友們,剛才我們參觀了紅石峽景區的白龍瀑、黑龍潭、一線天等景觀,現在來到的是首龍瀑,走到首龍瀑腳下,也就到了紅石峽的盡頭,沿山路往上走我們就到了子房湖大壩上。下面我們一起乘車前往潭瀑峽景區。
潭瀑峽又名小寨溝。這里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現出千變萬化的飛瀑、流泉、彩潭、奇石等景觀,風光怡人,宛若秀麗江南,所以,人們還給它起了一個雅號:潭瀑川。潭瀑峽全長2000米,游覽時間為一個半小時左右。
參觀了潭瀑峽景區的情人瀑、丫字瀑、龍鳳壁等景觀後,現在我們來到的是泉瀑峽景區。泉瀑峽又名老潭溝,全長3000多米,是一處以華夏第一高瀑為標志、以深潭幽澗為特色的深谷。在泉瀑峽的盡頭,我們看到的是一處三面環壁、一面開放的圍谷,斷崖高達300~360米,崖牆陡峭,別具特色,斷崖造就了314米的「雲台天瀑」。它上吻藍天,下踏石坪,猶如擎天玉柱,凌空飄落。站在它的近旁,相信您也會充分領略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恢宏氣勢,讓人久久不願離去。
關於雲台山的介紹就為大家講到這里,現在大家可以自由參觀一下,按照計劃的時間回到這里,祝大家玩得愉快。
焦作雲台山導游詞5
過了低山頭,前面出現了兩條岔道,一條是台階石梯,登上後可沿山坡石坂路向前行,路兩旁鬱郁蔥蔥,樹可遮天,這些樹木在石縫中生長,多有幾百年的樹齡;一條路是水路,橡皮船過「幽潭」,攀「仙渡」,可見昔屋一間,有若與世隔絕,旁有小道,直通「天瀑」。
「天瀑「是雲台山景觀之最,也是中華之最,此瀑落差310米,瀑寬約5---7米。天瀑之高雄冠九州,可謂」飛流直下三千尺「。瀑布如雷貫耳,沿途我們早有所聞,其勢之壯,不見其面,已早聞其聲。
與天瀑遙遙相望的對面山上,有「觀瀑台「,此台為看水景的最佳觀賞點。觀瀑台邊有一組山瀑持壁,瀑上青苔恰似孔雀落壁,被美稱為「孔雀泉」
另外溝內還有「私語泉」「波浪石坪」』獨秀峰」」雙秀峰」」路功」等景點。沿路登監山頂,便是豫、晉兩省分界處。
出了老潭溝不遠處,有一石橋橫架河谷,是通往」小寨溝」風雲景區的通道。
踏階而行,路邊有碑,上書」小寨溝」。站在此處向對面山峰間尋找,可見高山群嵐之中,有一古代官吏,頭戴烏紗帽,樂悠悠地坐在山上,這就是當地人傳說的唐公石。傳說,明朝嘉慶年間,唐成因審了誥命,名聲大振,卻又遭到排擠,仕途坎坷,歷遭磨難,在遭貶途中,經此地遊山玩水以泄愁悶,越覺官場險惡。從此消了仕途之念,在此化仙而雲,留下了這塊山峰供後人紀念。
「小寨溝」舊名」小潭溝」,後唐王李世民在此消來了劉武周,此處是隋營唐寨,故名小寨溝。溝內多彩多姿的泉瀑溪流引人入勝,故也稱」潭瀑川」。眼前出現了第一潭,即」龍蛇潭」,小寨溝地處深山老林人跡罕至,水多,潮濕,常有蛇蟒出入。相傳有家夫進山砍柴,見有巨蟒在此飲水,蛇大為龍,因而得名。
過了龍蛇潭,有上下或者稱山水兩條道路通往景區。水路是供遊客游覽的,山路是回來的路,水路走不遠,即見有群瀑自高岩處跌落,人稱」九疊瀑」。瀑分三層,每個斷層有兩條瀑布相吸相融一個潭裡,如情人一般,故此稱」情人瀑」。
過了減肥石,即是」金龍卧波」,再往上走,忽然眼前一片開闊,」丫字瀑」迎面而來,瀑高十餘米,深五、六米,地而開闊孤坦,但見四面青山相環繞,一塊巨石彷彿自天而降,落在這里,供銷遊人休憩、乘涼、野餐、照相。
「清清漪池」水淺而清,色彩艷麗,青苔把一潭水映得碧綠無塵,不管有風無風,池內漣漪輕盪故名之,水池有魚,但魚體透明。水簾洞」處只出山崖上一掛瀑布分散成簾子狀傾瀉下來,此水四季長流,。旁有」獅子頭」,其造型如一頭活生生的小獅子一樣逼真,故名之。
「獅頭石」前整個山崖被水溶蝕而成鍾乳狀,下有兩股水在離地米高處噴出,此乃」不老泉」在魏晉時景區內有逸人王烈,不食人間煙火,渴飲此泉,餓食黃精,壽至338歲,仍然健步如飛,不減少年。您不妨來嘗一下。
我們進入小寨溝盡端,迎面可見幾塊怪石,有」唐王試劍石「、點將台,是李世民當年點將收兵的地方。站在」點將台「上,懸崖高聳,人如坐井底,故名」坐井觀天「;縣崖青苔高掛山崖,彷彿一隻孔雀高掛架上,雀尾下一掛水簾,稱作」鳳尾串珠「。另外還有」靈龜吐珠「、」雲龍播雨唐王飲馬池石舟蝴蝶石「。
(疊彩洞、茱萸峰景區)
子房湖旁有兩條岔道,下道是通往小寨溝景區、老潭溝景區;上道便是直通山西的修陵公路。疊彩洞景區和茱峰景區盤恆在此。疊彩洞是連接豫、晉兩省的公路遂洞,大小23條洞,首尾相連總長4000多米。它是由我縣土專家張有臣設計規劃的。在外只見一排巨大的階梯層層遞上,在洞里都是180度的轉彎和45度以上的爬坡。這就是景區有名的「暗十八盤」,勤勞善良的人民用十二年的時間修建了這條路。
沿公路自下而上,爬山穿洞,仰望山巔,只見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峭壁懸崖,高達萬仞。沿途山峰形態各異,在這里您可以找到l』小象攀山」」雙駝峰「夢筆生花」等各個景點
出了十二號洞,迎面而來一塊奇峰異石高立在對面山上,這塊石頭隨著車行視線的轉變,可由靈芝、傣族少女逐漸變成一摩登少女。因此處石秀、水秀、花草秀,故名」三秀峰」。
坐車前駛片刻,眼前忽然一片開闊,這個景點名為」西瀛觀」,遊客到此,都會有心曠神怡的感覺。
肢下這一片湖是我們經過的子房湖,一個小時的路程,已經是抬高了五六百米的高度,在子房湖東南即是溫盤肉區景,相傳古時在溫盤峪居信有九條龍,谷南的白龍和谷北的黑龍經常騰雲駕霧來到」西瀛觀」品茗賞景,還常常擺下棋局對弈。
上車前行即進入茱萸峰游覽區
車蜿蜒而上,進入了一片茂密的森林區,這整個山遍覆大的松柏,楓想喬木,這里屬原始次生林區,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茱萸峰山勢突兀,為雲台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後來真武帝在此苦志修行成仙而雲,此處便成了聞名遐爾的道教聖地,方圓百里的人們常來此燒香求願,據說十分靈驗。漸漸地,人們把這里親切地稱為」小北頂」,就是說這里離北天門很近,常被天神關注,他們會滿足人們禱告時的祈求,好再讓人們來此燒香還願。於是有了」燒高篝」的說法,如果誰家的子孫發達了或是添丁了,那一定是他們家的老人們早年在這里燒了」高香」求來的。
焦作雲台山導游詞6
各位遊客朋友們:
首先,我代表__旅行社全體員工向大家問好。我是本次隨行的導游員張敏。一諾千金是我的作風,梅花香自苦寒來是我的座右銘。大家記住我的名字了吧!當然大家可以叫我小張,我的手機號碼是158xxx。在我身旁的就是這次為我們大家保駕護航的王師傅。王師傅已有十年的駕駛經驗,所以請大家放心。如果在旅途中有什麼困難或有什麼疑問,我和王師傅願意盡我們最大的努力,使你行的放心,游得開心,吃得放心,購得稱心。總之,希望我們的真心能換來你的開心!好了,遊客朋友,讓我們開始今天的健康之旅吧!
那麼,我們現在快到雲台山了,我先簡單的為大家介紹一下雲台山吧!雲台山位於焦作市修武縣境內,總面積達240平方公里,是一處以太行山嶽豐富的水景為特色,以峽谷類地質地貌景觀和悠久的歷史文化為內涵,集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於一身的科普生態旅遊精品景區。
遊客朋友們,我們現在已經到達雲台山了,那麼為了防止大家在游覽時走散,我們即將下車,我給大家提醒一下,我們來次乘坐的是一輛車牌號為豫HFD528的藍色大巴。切忌在景區內不要隨地扔垃圾,注意防火等。請大家攜帶好隨身物品,跟隨著我下車。
秋高氣爽,心曠神怡,美麗的緣分讓我們相聚在此。好了遊客朋友們,我們今天要游覽的景區是紅石峽和老潭溝,那麼我們現在看到的呢就是華夏第一奇俠—紅石峽,又名溫盤峽,景區集秀、幽。雄、險於一身,泉、瀑、溪、潭於一谷,素來享有「盤景峽谷」的美譽。這里外曠內幽,兩岸峭壁山石秀麗,彷彿鬼斧神工雕鑿而成的一個巨大盆景,又似名山大川的濃縮。園林專家稱之為「自然深水精品廊」。明代懷慶府知府許以貞曾寫詩誇道:「向年鬼斧劈層崖,鳥翼飛來一線開,斜陽在山歸意懶,不堪回首重徘徊」。
大家想必還在想為什麼是健康之旅吧?因為我們這里四大懷葯它們都祛風寒,潤皮膚等葯效,常食可以養生保健,無論是送朋友,還是自己食用都是不錯的選擇。
那麼大家請跟隨我往前走,請大家往我的右上方看,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雲台山著名景點老譚溝,又名泉瀑峽。老潭溝山雄水秀,峰高瀑急,單級落差314米的華夏第一高瀑—「雲台山天瀑」就位於泉瀑峽的'盡頭,它上吻藍天下蹈石硑,宛如銀河飛落,猶如擎天玉柱,蔚為壯觀,泉瀑峽山勢高俊挺拔,水流急偳、深邃,沿峽谷逆流而上,多孔泉,私語泉幽潭吟龍潭瀑等景觀會將你們帶入一個如夢如幻的人間仙境。
遊客朋友們,今天的雲台山講解就到此結束了,接下來我給大家半個小時的時間在這里稍作休息或拍照留念,半小時之後,我們將在這里結合,准備返程。
焦作雲台山導游詞7
尊敬的遊客朋友:
您好,歡迎您到雲台山觀光游覽!我是導游員xx,很高興能為您提供導游講解服務,希望我的真誠服務能換來您的滿意笑容。也希望大家在雲台山度過一個開心愉快的假期。現在就請大家跟隨我一起,開始今天的雲台山之旅。
百家岩綜合服務大廳 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是綜合服務樓一樓大廳,大廳正前方是大型生態停車場,2005年5月1日正式啟用,停車場面積35萬平方米,共設停車位4998個,其中大車位998個,小車位4000個。徹底解決的遊客「進不去,出不來」的問題。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雲台山多功能服務大廳。這里有售票處、驗票處、遊客服務中心、休息室、醫療室、餐廳、洗手間、購物區、話吧。其中遊客服務中心可以為您提供咨詢、行李免費寄存、景區風光片播放、觸摸屏導覽、語音導游、廣播、紀念品、雨傘、嬰兒車、輪椅、手機加油站、投訴、臨時休息等服務。
溫馨提示 在這里,我給大家一些提示:景區門票是通票制,分景點驗票,兩日內有效,但不能重復游覽同一個景區,其中小寨溝景區包含三個景點潭瀑峽、泉瀑峽、獼猴谷,一次性驗票。目前,景區實行的是電子門禁系統,每人一張電子門票,請您保管好各自的門票,不要丟失、彎折、浸水。驗票時,請把門票上的條碼在閘機上掃描一下,享受優惠票的遊客,同時請您主動出示一下相關證件。驗票後請您乘坐景區的綠色觀光巴士進行游覽,兩日內,您可以憑票在指定的停靠點上下車。
游覽時,一請按照指定的登山線路游覽,注意游覽標志;二請您配合我們的工作,維護景區的環境衛生和游覽秩序;三護林防火、保護環境,請大家到專門設立的吸煙亭內吸煙。景區共有五個服務區,都可以為大家提供就餐和住宿,在那裡您可以享受到一種家庭式的居住環境,品嘗到一些山村風味和地方特產。如果您還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歡迎您詢問我們的工作人員,景區還設有咨詢熱線0391—7709001。
穿過驗票廳,咱們大家必須換乘景區的綠色觀光巴士,雲台山景區從宇通公司量身訂購了150台豪華客車,尾氣排放達到歐Ⅲ標准。並且在全省范圍內招聘了高素質的司機和講解員,為社會就業緩解了壓力,也成為雲台山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焦作雲台山導游詞8
花開了是因為風笑了,月亮圓了是因為星星醉了,我笑了是因為你來了,各位旅客朋友們大家好,請允許我代表----旅行社歡迎大家來到河南,踏上我們的---之旅,我叫李三,大家可以叫我李導或小李。在我身邊的是我們的安全大使王師傅,王師傅他有多年駕齡和豐富經驗,有他為我們保駕護航,大家可以輕松的遊玩了,正所謂」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既然咱們坐上了同一輛車,也算是一家人了吧。所以呢,在旅途中大家對我們的服務有什麼意見或建議請盡管提,只要合情合理我們會盡量滿足大家,最後預祝大家旅途愉快。 簡單的介紹之後呢,我想大家介紹一下行程
趁在路上這段時間,咱們們先了解一下河南,河南位於黃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在黃河以南,所以稱河南。古代稱「豫州」簡稱豫,又因古代豫州位於九州的中心,又稱「中州」「中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處於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3000餘年歷經20多個朝代200多個帝王建都或遷都於此,中國八大古都中,河南就占其四—鄭州,安陽,洛陽,開封另外河南還擁有8座歷史文化名城,199處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地上文物第一,地下文物第二,被譽為中國歷史自然博物館。中州大地也同樣有迷人的自然風光,千姿百態的山,絢麗多彩的水,星奇羅布的自然生態造就了一個多姿多彩的河南,就像一個優美的畫卷,屹立於山地之間,青山碧水,錦綉河南,今天我們就要走一走,看一看。
焦作就是一個新興的旅遊城市,最初焦作有名的是煤城,請往這兩邊看,那遠處堆積的黑黑的黑黑的是焦作特產,焦礦資源品種多,儲量較大,質量較好,是化工和鋼材工業的理想原料。焦作市政府提出『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口號,在發展工業的同時,不忘發展旅遊業,現已開發建成的雲台山國家風景名勝區,,青天河,神農山等省級風景區及中央電視台焦作影視城,龍源湖樂園等現代休閑娛樂場所。焦作2003年年被列為中國旅遊城市之列,焦作還是陳氏太極拳的發源地,陰陽互補,剛柔並濟的的陳氏太極拳,300多年前發源於這里的溫縣陳家溝,傳承至今,是我國名族武術藝術的奇葩和世界瑰寶,來到焦作最不得不提的是四大懷葯「懷山葯,懷地黃,懷牛膝,懷菊花」他們除了有葯用功效外還能美容養顏,大家回去的時候帶些回去與家人分享。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我們今天的目的地雲台山,雲台山位於焦作修武縣以北12公里處,古人雲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神秀的雲台山水,隸屬太行山系,因山間雲霧纏繞而得名,故名雲台山。俗話說山是水的根,水是山的魂,雲台山以山稱奇,以水叫絕,宛如山水畫的立體長卷,是目前河南省唯一一家國家級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景區,國家自然遺產等七個國家級稱號的自然風景區。景區面積190平方公里包含泉瀑峽,譚瀑峽,紅石峽,子房湖,萬善寺,百家岩,茱萸峰,疊彩洞,獼猴谷,青龍峽,峰林峽等11個景點,是一處以太行山嶽豐富,水景為特色的,峽谷地質地質地貌景觀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內涵的,集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為一體的科普生態旅遊精品生態區。
好了,朋友們雲台山景區到了,請大家帶好隨身物品,關好車窗,隨我下車,咱們今天的游覽時間是4個小時,中午12點在停車地點集合,咱們的車牌號是豫A12345,我的聯系方式是=====,請大家務必按時歸隊。
⑷ 中國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杭州名勝古跡
西湖風景名勝區
【西湖風景名勝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60.04平方公里。東起杭州城區松木場、保路轉少年宮廣場北,經白沙路、環城西路、湖濱路、南山路至萬松嶺以南及吳山、紫陽山、雲居山景點全部;南自鼓樓沿吳山、紫陽山、雲居山東側山麓經鳳山門沿鳳凰山路於天花山沿西湖引水渠道至錢塘江北岸,轉珊瑚沙貯水庫至留芳嶺以北;西自留芳嶺、竹竿山、九曲嶺、名人嶺至美人峰、北高峰、靈峰山至老和山山脊線以東;北自老和山山麓(浙江大學西圍牆)轉青芝塢路北側30米,接玉古路、浙大路、曙光路至松木場以南。外圍保護區面積35.64平方公里,東起南星橋江濱公園、江城路、鳳山橋、中山南路、鼓樓轉河坊街、延安南路、延安路,轉慶春路、武林路、教場路至環城西路以西地區;南至錢塘江主航道中線,杭富路至轉塘以北地區;西為留轉路以東地區;北自留下,經杭徽路、天目山路至武林門以南地區。西湖風景名勝區內以西湖為核心,有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0處和風景名勝點100餘處,其中主要有西湖十景、西湖新十景。西湖舊稱武林水、錢塘湖,又稱明聖湖、金牛湖等。北、西、南三面環山,東面為市區,三面雲山一面城。唐人因湖在州城之西,故稱西湖。蘇東坡守杭時有詩: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因此又有西子湖之名。湖體輪廓近似橢圓形,面積6.03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積5.66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湖底較平坦,水深平均在1.5米左右,最深處2.8米左右,最淺處不到1米。白堤、蘇堤,將湖面分成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小南湖5個部分。湖中有孤山、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4島。注入西湖的主要溪流有金沙港、龍泓澗、長橋溪。西湖引水工程鑽地穿山,引來錢塘江清流。調節西湖水位的主要出水口,一是聖塘閘,經聖塘河流入運河;一是涌金閘,經浣紗河地下管道,流入武林門外的城河。西湖遠古時是與錢塘江相通的淺海灣,以後由於泥沙淤塞,大海被隔斷,在沙嘴內側的海水成了一個瀉湖。所以民間諺語說:西湖明珠從天降,龍飛鳳舞到錢塘。西湖承受山泉活水沖洗,又經歷代人工疏浚治理。詩人白居易(772~846)和蘇東坡(1037~1101)等人任杭州地方長官時,都悉心治理西湖,疏挖湖泥,興修水利,灌溉農田,而且構成了湖中三島、白蘇二堤、湖上塔影的佳麗景色。環湖山巒疊翠,花木繁茂,峰、岩、洞、壑之間穿插著泉、池、溪、澗,青碧黛綠叢中點綴著樓閣、亭榭、寶塔、石窟。湖光山色,風景如畫。清漪碧波和綠雲翠谷間,閃爍著無數秀麗的自然景觀和璀璨奪目的歷史古跡。中國民間傳誦: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佳是杭州。並說西湖之美,古今難畫亦難詩。明正統間,有日本國使者游西湖,曾題詩說:昔年曾見此湖圖,不信人間有此湖。今日打從湖上過,畫工還欠著工夫。西湖十景題名源於北宋山水畫家宋迪題畫的四字句,他用平沙落雁、山市晴嵐、遠浦歸帆等等來標出自己所畫的作品內容。後來山水畫家競相仿效。公元13世紀,南宋畫家馬遠、陳清波在擷取西湖風景精華所作的畫中,也分別標上柳浪聞鶯、兩峰插雲、平湖秋月、斷橋殘雪、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蘇堤春曉和南屏晚鍾,以後又畫了花港觀魚、麴院荷風兩幅,於是便有了西湖十景的說法。清朝康熙皇帝南巡遊西湖,為十景題名立碑,並改兩峰插雲為雙峰插雲,麴院荷風為麴院風荷。西湖十景就這樣確定下來了。1985年,杭州日報社、杭州市園林文物管理局等單位發起徵集新景點、新景名的活動,有5萬人參加,歷時8個月。結果,遴選出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和寶石流霞等十景,人們稱之為新西湖十景。陳雲、劉海粟、趙朴初等10位名家為之題名立碑。西湖風景名勝區內,除十景、新十景外,著名景點還有天竺、五雲山、鳳凰山、玉山、北高峰、湖心亭、白堤、孤山、放鶴亭、劉庄、杭州花圃、植物園、南高峰、水樂洞、獅峰、葛嶺、紫雲洞、西溪、靈峰探梅等。�
蘇堤春曉蘇堤在西湖西側,南北兩端銜接南山路與北山路,全長2.8公里。是北宋詩人蘇東坡在杭州為官時,組織民工開浚西湖,挖泥堆築而成。堤上還安排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6座石拱橋,起伏相間,突破了筆直長路的單調。堤上兩邊夾種桃樹、柳樹,風光旖旎。堤岸現已鋪上柏油路,兩旁寬闊的草坪添植了各式花木,每隔一定距離,便設有一張長靠背椅,十分幽靜。白天,遊人信步瀏覽,一片閑情逸致;入夜,則成為當地情侶幽會的姻緣道。蘇堤景色四時不同,晨昏各異,晴、陰、雨、雪均有情趣。尤以春天早晨,湖面薄霧似紗,堤上煙柳如雲,故有蘇堤春曉之稱。�
柳浪聞鶯位於西湖東南岸,南山路清波門附近。這里原為南宋皇帝的御花園--聚景園,園中原有柳浪橋,沿湖遍植垂柳,密密柳絲彷彿在湖邊掛起綠色帳幔。春風吹拂,碧浪翻飛,濃蔭深處時時傳來嚦嚦鶯聲。因而名為柳浪聞鶯。現擴建為夜公園,面積從原來的一隅之地擴大為17公頃,全園分為友誼、聞鶯、聚景和南園4個景區。聞鶯館中新添了百鳥天堂,百鳥飛翔其中,鶯歌燕舞。公園內綠草如茵,繁花似錦。�麴院風荷原來的麴院風荷在蘇堤北端跨虹橋下(康熙題碑處)。宋代,那裡有一家釀造官酒的麴院,裡面種了許多荷花,芰荷深處,清香四溢,因此便有麴院風荷之說。現在的麴院風荷比原來擴大了數百倍,布局十分精巧。賞荷區廣闊的水面上,有無數種荷花。傍水建造的賞荷廊、軒、亭、閣,古樸典雅,與綠雲、荷香相映成趣。還辟有西湖密林度假村。公園中的密林區,參天的樹木,濃蔭蔽天,頗似深山老林。林中豎有幢幢架空的樺木結構小屋,以及木板平房,還有炊具,可供遊人宿營野餐。�
平湖秋月位於白堤西端,三面臨水,背倚孤山。唐代,這里建有望湖亭。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改建為御書樓,並在樓前挑出水面鋪築平台,立碑亭,故題名為平湖秋月。置身平台,眺望西湖景色,無論晴雨都有奇趣,尤其是皓月當空的秋夜,一色湖光萬頃秋,更充滿詩情畫意。�
三潭印月在西湖三島之一的小瀛洲周圍。島基是蘇東坡組織民工疏浚西湖時,用挖出的葑泥堆築而成的,明代又沿島築起環形堤埂等,才構成湖中有島,島中有湖,宛如蓬萊仙島的絕妙佳境,因而起名為小瀛洲。現在島上有曲橋和造型別致的亭、榭。在綠雲荷香掩映下,景觀富於層次,意境深邃。小瀛洲島南的水面上有3座造型美麗的小石塔,是當年蘇東坡組織疏浚西湖時在深水處立的坐標。明代重建,即今之樣式。秋夜,皓月當空,如在塔內點上燈燭,洞口蒙上薄紙,燈光從中透出,便宛如一個個小月亮倒影水中,構成天上月一輪,湖中影成三的奇麗景色。三潭印月由此得名。�
雷峰夕照西湖南岸夕照山上,舊有雷峰塔,為975年吳越王因慶賀黃妃得子而建,取名黃妃塔。後人因塔在名為雷峰的小山上,改稱雷峰塔。夕陽西照時,塔影橫空,金碧輝煌。雷峰夕照由此而名。雷峰塔初建時為13層,可以登臨。明代遭火後,改為7層,後又成5層8面。雷峰塔與保?塔隔湖相對,所以有南北相對峙,一湖映雙塔、雷峰似老衲,保?如少女之說。湖上雙塔,水中雙影,與湖中三島、蘇白二堤相輝映,曾給遊人增添了無限美感,又帶來了豐富的神話與歷史傳說,使歷代多少詩人、畫家為之傾倒。以後,雷峰塔因被鄉人竊磚,挖空了塔基,1924年9月25日下午傾圮。雷峰夕照一景也因此僅有美名。國務院1983年5月批準的《杭州城市總體規劃》中已明確:恢復西湖十景之一,並為民間流傳極廣的雷峰塔。不久的將來,這一景點將重放光彩。�
南屏晚鍾是指南屏山下凈慈寺的鍾和鍾聲。凈慈寺系954年吳越王為高僧永明禪師而建,原名永明禪院,南宋時改名為凈慈禪寺,是西湖四大叢林寺院之一。寺前原有一口大鍾,每到傍晚,鍾聲在蒼煙暮靄中回盪,便將人帶入玉屏青嶂暮煙飛,紺殿鍾聲落翠微的意境之中。南屏晚鍾與雷峰夕照隔路相對,塔影鍾聲組成了西湖十景中兩處最迷人的晚景。凈慈寺還伴有濟公的神話傳說,寺內有運木神井,引得無數遊人前來觀賞。自宋至清代,凈慈寺時有興廢,1959、1984年兩次進行整修後已恢復一新,新鑄了一口重達1.5萬公斤的銅鍾,悠揚的鍾聲又回盪在西子湖的夜空。�
斷橋殘雪斷橋是白堤的東起點,正處於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點上。斷橋之名起於唐代詩人張祜斷橋荒蘚澀之句,又因孤山之路到此而斷,故名斷橋。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的《白蛇傳》故事,於此地發生。舊時石拱橋上有台階,橋中央有小亭,冬日雪霽,橋上向陽面冰雪消融,陰面卻是玉砌銀鋪,橋似寸斷,又似橋與堤斷,構成了奇特的景觀,因有斷橋殘雪之名。�
雙峰插雲位於靈隱路上的洪春橋邊,雙峰插雲御碑亭所在之處。雙峰指的是天竺山環湖南、北兩支山脈中最為著名的南高峰、北高峰。兩峰遙相對峙,相去10餘里。山雨欲來時,向巍然聳立的雙峰望去,濃雲如遠山,而遠山又淡得像浮雲,是雲是山,一片朦朧,難以分辨,雙峰的峰尖忽隱忽現插入雲端。這時,遊人如同面臨一幅巨大的潑墨山水畫,雲海浩茫茫,峰尖隱隱然。雙峰插雲便由此得名。�
花港觀魚位於蘇堤南端,北倚西山,它是西湖風景區內規模最大的一級公園。古代,因有小溪自花家山流經此處入西湖,所以稱花港。宋時,花家山下建有盧園,為南宋內侍官盧允升的私人花園,園內栽花養魚,風光如畫,被畫家標上花港觀魚之名。清代康熙時廢園重建。這個景點原來僅有一碑、一亭、一池和三畝地,現已建成為佔地20多公頃的大型公園。花港觀魚,以魚為中心,穿過大草坪,便是魚樂園,遊人圍攏魚池投餌,群魚翻騰水面,追逐爭食,紅光波音,有色有聲,呈現一番魚樂人也樂的景象。�
雲棲竹徑在離湖濱約20公里的五雲山雲棲塢里。相傳五雲山飄來的五彩雲霞常常在此棲留,故名雲棲。從雲棲石牌坊進入,沿途是一徑萬竿綠參天,幾曲山溪咽細泉的天然景色。竹徑旁有陳雲題書雲棲竹徑的碑亭以及洗心亭。亭前小池,水清見底,十分涼爽,可以一洗塵埃。�
滿隴桂雨滿隴指的是南高峰與白鶴峰夾峙下的蹊徑滿覺隴。這條山道沿途種植7000多株桂花。金秋季節,林壑窈窕,珠英瓊樹,空山香滿,沁人肺腑。古人有詩曰:西湖八月是清游,何處香通鼻觀幽?滿覺隴旁金粟遍,天風吹墮萬山秋。故取名滿隴桂雨。南高峰和青龍山間的石屋嶺南麓,有洞形如石屋,名石屋洞,洞前有桂花廳。�
虎跑夢泉虎跑即虎跑泉,在大慈山定慧禪寺內。虎跑之名,因夢泉而來。傳說唐代高僧性空住在這里,後來因水源短缺,准備遷走。有一天,他在夢中得到神的指示:南嶽衡山有童子泉,當遣二虎移來。果見兩虎跑地作穴,湧出泉水。虎跑夢泉由此得名。虎跑游覽的樂趣在泉。進山門之後,清泉便在腳下發出絲弦般的聲響,酷似滴珠落盤的琵琶樂曲。虎跑泉十分清澈,水質潔凈,龍井茶葉虎跑水,歷來被譽為西湖雙絕。從聽泉、觀泉、品泉、試泉直到夢泉,能使人自然進入一個繪聲繪色、神幻自得的美妙境界。虎跑還是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濟公歸葬的地方,濟公殿、濟公塔院坐落於此。近代藝術大師李叔同在此出家為僧,弘一法師紀念室也很引人關注。�
龍井問茶龍井在西湖西面的風篁嶺上。晉朝葛洪在此煉丹,大旱時井水不涸,人以為與海通,故名龍井。龍井之水的奇特之處在於攪動它時,水面上就出現一條分水線,彷彿游絲一樣,不斷擺動,然後慢慢消失。這一小小奇觀為遊人增添了樂趣。自古以來,人們以消受山中水一杯為最佳的享受。龍井既是名泉,又是中國著名的龍井綠茶的產地,所以命名為龍井問茶。龍井綠茶具有色綠、香濃、形美、味甘四大特色。�
九溪煙樹即著名風景點九溪十八澗。位於西湖西邊群山中的雞冠壠下,一端連接煙霞三洞,一端貫連錢塘江。中心點是九溪菜館前面的一片溪灘和公園。從這里沿雞冠壠拾級而上,可直達山頂望江亭。在亭前眺望錢塘江,之字形彎曲的江流盡收眼底,遠處煙波浩渺,水天一色。九溪的主景是水。所謂九與十八均為虛指,是多的意思。九溪的水源自楊梅嶺,沿途匯合了青灣、宏法、唐家、小康、佛石、百丈、雲棲、諸頭、方家等9個山塢的溪流,曲曲折折、忽隱忽現地流入錢塘江。十八澗源於龍井山,於詩人嶼、孫文隴、雞冠隴之間穿林繞麓,匯合了無數溪澗。九溪十八澗水隨山轉,山因水活。這里的山和樹,都因有了這縱橫交錯、蜿蜒曲折而又奔流不息的水而被點活,構成了青山縹緲白雲低,萬壑爭流下九溪、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丁丁東東泉,高高下下樹的絕妙佳境。所以被贊美為九溪煙樹。�
吳山天風吳山在西湖東南面,山體延入市區,高僅100米,然而山奇石秀,風景獨好,是西湖周圍群山中內涵最豐富、最耐人游賞的一座山。山頂北部的巫山十二峰,怪石嶙峋,有筆架、香爐、棋盤、象鼻、玉筍、龜息、盤龍、舞鶴、鳴鳳、伏虎、劍泉、牛眠等名稱,又因這些岩山酷似十二生肖中的動物,也稱十二生肖石。吳山是吳越、南宋文化薈萃之地,山上頗多摩崖石刻。蘇東坡的詠牡丹詩和明吳東升書寫的歲寒松柏4字刻於原寶成寺旁的感化岩上,下面山崖上有宋代書法家米芾的手跡第一山3字。山上的許多古樟樹,冠蓋如雲,古樸蒼勁,樹齡一般都在四五百年以上,最老的宋樟已達800歲高齡。吳山左挹錢塘江,右掠西子湖,是匯觀江湖,鳥瞰市容的勝地。山巔新建了江湖匯觀亭,亭前楹聯是從山上原城隍廟前移來的明代徐文長題辭: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圖畫,十萬家煙火盡歸此處樓台。恰好點明了吳山天風的佳境。�
阮墩環碧阮墩即阮公墩,西湖中三島之一,是清代浙江巡撫阮元疏浚西湖時用淤泥堆積而成。島上土質松軟,原無建築物,近年來營造了青竹結構的亭、軒、堂、閣,造型樸素而又典雅,短籬茅舍的周圍花木扶疏,組成了頗具特色的水上園林。因它處在粼粼碧波上,籠罩於鬱郁叢林下,四面環碧,所以被定名為阮墩環碧。夏秋之夜,島上舉辦環碧庄仿古游,重現了古代庄園迎接、宴請賓客的盛況。遊人上島,皆作為古庄園主的客人,在輕歌曼舞中受到款待,情趣十分古雅。
黃龍吐翠黃龍指棲霞嶺下的黃龍古洞,是棲霞洞景中最著名的一處。傳說宋代一個名叫慧開的和尚來此建寺修行,黃龍隨之飛來,泉水從龍口噴出,因而得名。黃龍洞四周綠蔭濃密,曲徑通幽,以竹景取勝。方竹園內,栽有節上生刺的方竹,乃竹中珍品。整個園內還植了許多琴弦竹、鳳尾竹、紫竹、斑竹、箬竹、雞毛竹等,株株吐翠。洞內近年也辟為仿古園。因此,長樂亭內古樂聲聲,悠揚悅耳,置身於洞壑幽深之間,令人飄然欲仙。�
玉皇飛雲玉皇指玉皇山,位於西湖的南面。民間傳說西湖是天上掉下來的一顆明珠,它由玉龍、金鳳護衛,來到錢塘。嗣後,玉龍變成玉皇山,又名玉龍山,金鳳變成它旁邊的鳳凰山。玉皇山高237米,最高處建有登雲閣,登此閣,即雲飛腳下,如登仙境,並可眺望錢塘江、俯視西子湖,一覽杭州全城風光,故命名為玉皇飛雲。山上有慈雲洞、紫來洞、慈雲宮、天一池等名勝古跡。�
寶石流霞在西湖北岸的寶石山上。寶石山的保?塔,姿態挺秀,如美人倚立西子湖畔,故有保?如美人之稱。它是西湖風景輪廓線上有代表性的標志。保?�塔左面的來鳳亭,曾列為西湖十八景之一。來鳳亭前有巨石名落星石(又名壽星石),塔後還有巨石,如雲凝霞聚,因而題名為屯霞、綺雲,又稱為看松台。寶石山的主景是塔,當峰一塔微,落木凈煙浦。在朝霞初露或落日余暉中,保?塔影亭亭玉立於一片紫褐色的山岩上,嵐光霞彩流溢,俏麗無比,故名寶石流霞。�
天竺在杭州市靈隱寺南面山中。有上天竺、下天竺、中天竺之分。上天竺的法喜寺,中天竺的法凈寺,下天竺的法鏡寺,分別創建於五代、隋代、東晉年間,是杭州著名的佛教寺院。
五雲山在杭州市西湖西南面,瀕臨錢塘江。相傳古時有五色瑞雲縈繞山巔,因而得名。海拔344米,高聳入雲。從山腳到山巔,石磴千餘級,曲折七十二彎,前人有句道:石磴千盤倚碧天,五雲輝映五峰巔。山腰有亭,近瞰錢江,回望西湖,亭上有聯長堤劃破全湖水,之字平分兩浙山,點景極妙。山巔有古井,大旱不涸。井之東首,有銀杏一棵,樹高21米,冠幅28米,胸徑2.5米,粗可5人合抱,樹齡達1400年,為杭州罕見的名木古樹。�
鳳凰山在杭州市的東南面。主峰海拔178米,北近西湖,南接江濱,形若飛鳳,故名。隋唐在此肇建州治,五代吳越設為國都,築子城。南宋建都,建為皇城。方圓九里之地,興建殿堂四、樓七、台六、亭十九。還有人工仿造的小西湖,有六橋、飛來峰等風景構築。南宋亡後,宮殿改作寺院,元代火災,成為廢墟。現還有報國寺、勝果寺、鳳凰池及郭公泉等殘跡。�
玉泉在杭州市棲霞山和靈隱山之間的青芝塢口。泉水晶瑩明凈似玉。原在清漣寺內,寺建於南朝齊建元年間,今寺已不存。1964年改建成為具有江南園林特色的新庭院,在長方形的池中養有大魚,池畔築軒,憑欄觀魚,有魚樂人亦樂,泉清心共清的意趣。魚樂園匾額是明代書畫家董其昌的手跡。玉泉東面內院還有古珍珠泉、晴空細雨池,泉如拋珠、細雨,各有特色。�
北高峰在杭州市靈隱寺後。與南高峰相對峙,海拔314米。自山下有石磴數百級,盤折三十六彎通山頂。登臨眺望,群山屏列,西子湖雲光倒垂,波平如鑒。錢塘江從南面重山背後繞出東去,有如新濯匹練。�
湖心亭在西湖中。初名振鷺亭,又稱清喜閣。初建於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明萬曆後才稱湖心亭。今亭於1953年重建,一層二檐四面廳形式,金黃琉璃瓦屋頂,宏麗壯觀。昔人有詩雲:百遍清游未擬還,孤亭好在水雲間,停闌四面空明裡,一面城頭三面山。島上有乾隆蟲二謎碑,暗寓風月無邊。湖心平眺為古西湖十八景之一。�
白堤原名白沙堤。橫亘在杭州西湖東西向的湖面上,從斷橋起,過錦帶橋,止於平湖秋月,長1公里,唐代詩人白居易任官杭州時有詩雲: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即指此堤。後人為紀念這位大詩人,改稱為白堤。堤上桃柳成行,芳草如茵。回望群山含翠,湖水漾碧,如在畫中游。
孤山孤峰聳立於杭州西湖的里湖與外湖之間,故名孤山。又因多梅花,一名梅嶼。海拔38米,地廣約20公頃。這里是風景勝地,也是西湖文物薈萃之處。南麓有文瀾閣、浙江圖書館、浙江博物館、中山公園、西湖天下景庭園,東南面有平湖秋月,山巔有西泠印社,山後有中山紀念亭,北麓有放鶴亭及湖上賞梅諸景。古人有詩曰:人間蓬萊是孤山,有梅花處好憑欄。�
放鶴亭在孤山北麓。是元代人為紀念宋代隱逸詩人林和靖而建,近年重修。林和靖(967~1028)名逋,北宋初年杭州人。居孤山20年,種梅養鶴,有梅妻鶴子的傳說。他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詠梅名句,流傳至今。亭壁刻有南朝宋鮑照的《舞鶴賦》,為清康熙帝臨摹明董其昌書。亭外附近種有許多梅花,為湖上賞梅勝地。�
劉庄一名水竹居,原為晚清劉學詢別墅,俗稱劉庄。在杭州市西湖丁家山前隱秀橋西。面積36公頃,背山瀕水,環境幽雅。今園內有迎賓館、夢香閣、望山樓、湖山春曉諸樓台水榭,室內陳設古樸別致。1954年以來經過著名建築師精心設計改建之後,尤具東方園林特色,譽為西湖第一名園。為毛澤東來杭州的住所,1953年冬毛澤東在此親自組織起草新中國第一部憲法。�
杭州花圃在杭州市西湖西北側,佔地約26公頃。分設盆景、月季、蘭花、菊花、香花、露地草花、水生花卉、溫室花卉、牡丹芍葯等景區,其中以盆景、蘭花、月季為重點。蘭花是杭州的名花,這里主要培育各具特色的春蘭、夏蘭、秋蘭、寒蘭。蘭苑內有國香室和同賞清芬匾額,系朱德元帥手書。�
植物園在杭州西湖西北面,地處雙峰插雲與玉泉觀魚之間的丘陵地帶。1956年新建。全園面積250公頃,分展覽區和實驗區兩大部分。展覽部分主要有植物分類區、經濟植物區、觀賞植物區、竹類植物區、樹木園;實驗區主要包括植物引種馴化、抗性樹種實驗、果樹實驗三部分。已搜集、引種中外植物4000多種,200多科,1000多屬。其中稀有珍貴植物有我國特有樹種水杉、夏臘梅、華東黃杉、澳洲梧桐、美國紅杉、希臘油橄欖、比利時王蓮等。園內丘陵起伏,園林布局採用自然風景式,既富有科學內容,又具有公園風貌,是西湖著名園林風景之一。�
南高峰在杭州煙霞嶺西北,與北高峰遙相對峙,海拔256.9米。山麓有煙霞洞、水樂洞諸風景點。登臨眺望,錢塘江縈回若帶,西子湖清瑩如鏡,一面城市三面山,杭州景物,盡收眼底。�
水樂洞在南高峰煙霞嶺東麓。是一個石灰岩的地下溶洞,洞深60餘米,洞中有泉,水聲從洞中出來,鏗鏘悅耳,有音樂的節奏感。北宋熙寧二年(1069)題名為水樂洞。�
獅峰在杭州市龍井寺西側,天竺乳竇峰右邊。兀立在層巒疊嶂之中,若雄獅蹲踞,人稱獅峰。獅峰茶葉與龍井齊名,素稱上品。獅峰之下舊胡公廟前有茶樹18棵,曾經清乾隆帝品為御茶,是當時上貢的珍品。�
葛嶺在杭州市寶石山西面,海拔166米。據傳是因東晉咸和年間著名道士葛洪在此結廬煉丹而得名。山上有抱朴道院、煉丹台、煉丹井等遺跡。葛嶺頂巔有初陽台,是觀日出的好地方。葛嶺朝暾為錢塘八景之一。�
紫雲洞在杭州市岳王廟後山棲霞嶺上。洞分前洞、後洞,洞洞相連。前洞較寬敞,光線從半掩半覆的懸岩峭壁間透入,岩石略帶紫色,紫雲洞之名由此而來。洞內濕潤陰涼,清乾隆帝游紫雲洞有詩雲:春暄攀陟汗流漿,牝洞入才迫體涼。卻上丹梯不數武,轉溫仍欲換衣裳。�
西溪位於西湖西北部約6公里處,素有副西湖之稱。河渚清溪,縈流環繞,富有江南水鄉風情。自唐代以來,以賞梅、竹、蘆、花而聞名。西溪探梅為西湖十八景之一。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帝南巡至此,寫詩曰: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森。暖催梅竹早,水落草痕深。名勝古跡有秋雪庵、兩浙詞人祠堂等。西溪蘆盪風情園現正在籌建中。
靈峰探梅位於西湖青芝塢,1988年重新復建開放,面積12公頃。植梅5000餘株,收集品種42種,梅樹成片成叢,建築因地而設,淡雅、簡捷,朴實無華,有濃郁的山林鄉土情趣。已成為杭州早春的旅遊熱點,日遊人最多可達3.4萬餘人次。�
良渚文化遺址
【良渚文化遺址】位於杭州城北18公里處餘杭市良渚鎮。發現於1936年,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聚居的地方。出土的石器有鐮、鏃、矛、穿孔斧、穿孔刀等,磨製精緻,特別是石犁和耘田器的使用,說明當時已進入犁耕階段。出土的陶器,以泥質灰胎磨光黑皮陶最具特色,採用輪制,器形規則,圈足器居多,用鏤孔、竹節紋、弦紋裝飾,也有彩繪。玉器發現很多,有璧、琮、璜、環、珠等,大部分出土於墓葬中。與良渚遺址同類型的遺址,在長江下游的蘇南,直至錢塘江以北的平原地區,分布較廣,考古學界統稱為良渚文化。據對有關遺址出土文物的碳14測定,其年代距今約4700~5300年,先後延續達千年之久。1986、1987年,從良渚墓葬中出土大量隨葬品,其中玉器佔90%以上,象徵財富的玉器和象徵神權的玉琮和象徵軍權的玉鉞,為研究階級的起源提供了珍貴的資料,而且使世界上許多大博物館對舊藏玉器重新鑒定、命名,使一些原被誤認為是漢玉(實際上是良渚玉器)的歷史推前了2000多年。1994年又發現了超巨型建築基址,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確認是人工堆積的大土台,土層最厚處達10.2米,其工程之浩大,世所罕見。考古學界認為良渚文化是中華文明的一個源頭。�
靈隱寺
【靈隱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亦名雲林禪寺。中國佛教禪宗十剎之一。在西湖西北靈隱山麓。前臨冷泉,面對飛來峰。東晉咸和初年印度僧人慧理開創。他當時面對飛來峰嘆道: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遂面山建寺,取名靈隱。清康熙帝南巡時賜名雲林禪寺。五代吳越國時,曾兩次擴建,當時有9樓、18閣、72殿,僧徒3000人,房屋1200餘間,極盛一時。以後迭經興衰,毀建多次,現存寺院系19世紀重建。1956、1970年曾兩次大修。寺有東西二山門,與天王殿並列,天王殿居中,二山門旁列。殿內正面有彌勒佛坐像,彌勒背後有木雕韋馱立像,二像均置於精工雕鏤的佛龕中。韋馱像傳為宋代遺物。兩旁分列四大天王坐像。殿後過園林登石砌月台,有大雄寶殿,與天王殿在同一中軸線上。殿高53.6米,高甍飛宇,琉璃瓦頂。正中有金裝釋迦牟尼像,高19.6米,庄嚴靜穆,結跏趺坐蓮座上。像後有影壁,上齊殿頂。壁背麵塑有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故事,正中塑觀音立鰲魚背上,四周山岩雲水之間,滿綴鳥獸神怪。殿周沿壁環列二十諸天、十三元覺的金裝像。殿左有聯燈閣、大悲閣。大雄寶殿後新建了葯師殿。大雄寶殿前有兩座八角九層石塔,天王殿前有兩座石經幢,均五代吳越國末期遺物。寺前古木蒼郁,遮天蔽日。寺前冷泉流經處築有青淙、壑雷、冷泉諸亭,清幽靜謐。靈隱寺內兩經幢、兩石塔,亦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經幢在天王殿前,原為11層,現已殘損。兩幢均有開寶二年(969)吳越國王建幢願文。幢身經文字跡清晰,書刻亦佳。兩石塔在大雄寶殿丹墀兩側,為八面九層仿木結構多層樓閣式石塔。三層有石匾書吳興廣濟普恩真身寶塔10字。塔身浮雕佛像,書刻經文精美。�
吳漢月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