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刮舍利
Ⅰ 赤楠盆景舍利是什麼意思
你好朋友,在盆景中所謂的舍利,是指自然生長的樹木因風吹日曬、蟲蛀蟻咬、人為破壞等各種意外狀況而導致部分的樹體死亡,這種有死有活,死活共生的樹體被稱為舍利干。該技法來源於霓虹國的盆景界,非中國盆景的傳統技法。
希望能幫到您。
Ⅱ 盆景舍利怎麼防腐/盆景舍利怎麼防腐
一、健旺止抄腐法
健即健康,襲旺則旺盛。盆景植物,其健康旺盛,體質優異,那麼百病很難侵蝕其肌體:反之,病毒、病菌就會乘虛而入。植物盆景養旺了、養壯了、根系發達了,病蟲害自然就少,還可以加快盆景傷口部分的疤口癒合,疤口的盡快癒合是最好的防腐。這一條看似與防腐無關,其實大有關系。
二、石硫合劑防腐法
在盆景植物傷口上塗上石硫合劑,是我們傳統的防腐方法,既可防腐,又可防治病蟲害,並可將枯枝部分經創作雕刻,塗幾遍石硫合劑製作成舍利干,既防腐又美觀。此法行之有效,但也不是一勞永逸,必須每年都塗一次方可長效。從觀賞效果來看,如樹的傷口太大太多,塗石硫合劑後渾身大塊的白色,多了,就有點刺眼。
Ⅲ 盆景如何處理傷口
盆景在進行造型的時候,需要截桿,去留枝條,勢必會留下很多的傷口,處理傷口的方版式。基本權有兩種:
第一種;雜木類傷口塗抹癒合劑讓植物修復傷口,癒合形成樹眼,疤瘤。具體的操作:
1,傷口修剪到平滑,有球口剪的可將木質部修剪,凹陷傷口。
2,塗抹癒合劑,減少傷口感染,樹液流失。
3,貼上鋁箔,傷口癒合,不接觸光的情況下會加快癒合。
第二種,松柏類的「舍利」處理方式,目的形成自然狀態下,雷劈火燒的一種斷面,視覺效果。具體操作如下:
1,截桿時,留取主枝的一段連接主桿,剝掉部分樹皮,保留的樹皮,稍微用美工刀修整,不帶毛邊毛口。
2,工具撕裂樹皮,到樹心的部位,形成自然斷裂的效果。
3,用刀具精修樹干斷裂處,出現自然的木質肌理。也可以用或將傷口處燒一下,然後進行下打磨。
4,塗上石硫合劑,後期形成傷口白骨露出的效果。
Ⅳ 盆景舍利如何做
盆景舍利製作方法
第一:清洗
由於它曾受到過大自然的破壞所以自身會附著大量病菌回,並且有些答還是被病菌侵蝕而亡的所以使用時一定要對他們進行清洗。為起到殺菌的目的在清洗時需加入適量的殺蟲葯劑,但是濃度不能過高,否則會影響舍利乾的色澤,從而就會影響到盆景的欣賞價值。
第二:晾曬
清洗完之後需將它放置在陽光下晾曬,但是卻不能長時間在陽光下暴曬否則會灼傷枝幹,從而影響舍利乾的色澤。晾曬的目的是為了將枝條之中的水分全部蒸發掉,如果枝條濕潤就會滋生或者吸引各種病菌從而會慢慢的腐蝕枝條,甚至還會影響到其他植物的生長。所以要經常進行晾曬,尤其是南方地區的舍利干,因為南方地區氣候濕潤所以導致枝條長時間處於潮濕中是很容易滋生出病菌的。
第三:管理
枯萎的枝條由於沒有生命力所以會會慢慢的腐朽,因此在日常的管理過程中需要為它塗抹或者噴灑相關的防腐葯劑,另外為避免水分的滲透可在枝條上塗抹一些特殊的油脂,並且對盆景澆水後都需將它放置於陽光處。
Ⅳ 樹樁舍利什麼意思有人盆景說是舍利
純屬利益炒作!
Ⅵ 羅漢松盆景能做舍利嗎
可以的
自然界的老木,經過電擊、風霜雪雨、落石和病害的摧殘,樹冠的部分或一部分的分枝枯萎,其樹皮剝落,木質部呈白骨化,這種山野中自然形成,樹蕊或枝先端樹皮剝落的,稱為自然「神」。干身部分木質部白骨化稱「舍利」。
因生態環境保護受到大家重視,山采逐漸被禁止,具有自然神枝或舍利乾的素材逐漸減少,而盆栽的發展,也由自然盆栽進入到創作盆栽的階段。因此,盆栽界的人士,通常將針葉樹松柏類木質部堅硬不易腐化的樹種,多餘的枝或枯枝,加以人工處理方式,把皮剝掉創作成人工「神」,把幹部分剝皮,使吸水線迂迴扭轉,以便維持生命,形成人工「舍利」。但闊葉樹木質部構造較為松軟,做成人工神和舍利較無法長期保存,將來崩壞後會形成無法彌補的缺點。
由於「神」、「舍利」與葉和水線、樹皮的顏色,形成鮮艷漂亮的對比,點綴其間,能造成更多的空間,增加深度感、古氣感;也能改變干或枝線條變化,帶有幾分高深莫測、離奇古怪的神秘性,亦有化廢物為奇品的功效。用這種鬼斧神工的殘缺之美,表現強烈的求生意志,與觀賞者心靈產生共鳴,能大幅提高觀賞價值,因此在創作盆栽的過程中,成為常被愛好者使用的技術。而且,利用神或舍利來強調古木的表現,具有很大的效果。
決定樹的正面
盆栽的創作過程中,正面的決定是非常重要的,無論剪定、纏線整姿、搬盆換土或神、舍利的創作上,都需先確認樹的正面,再開始作業,否則不論往後的作業多完善,也無法完美調和連貫。
確認正面的三原則:(1)根盤、干左右寬面優先的原則,(2)干彎曲變化最明顯內側的原則,(3)樹頂前傾的原則,綜合以上三項原則,修正找出理想的正面。正面一定要能看到吸水線,蜿蜒纏繞伴著白色舍利扭轉變化。如果正面全部只見舍創,會有缺乏求生躍動的感覺。
Ⅶ 盆景舍利是怎麼形成的
樹的舍利來自於自然。有些樹種生性頑強,千百年歷經大自然的風雨侵襲、冰雪交加、雷電摧殘一部分枝乾枯萎凋零形成舍利,但樹仍不死,頑強生長,這是一種生命的贊禮,不屈的抗爭,無聲的《命運交響曲》。正因如此,每每我們見到黃山之松、嵩岳之柏、孔府之林時無不為這種與天抗爭、堅毅不拔、自強不息的不屈精神所傾倒!
「舍利」一詞來源於佛教。是梵語Saria的音譯,意思是「身骨」,也曰「靈骨」或「堅固子」,由佛教的高僧大得圓寂以後火化而產生,為佛教至高聖物。
日本盆景界引用了這一概念並把它作為一種盆景技法廣泛運用於松柏盆景的製作。其初衷可能也是使普通素材通過舍利的製作,升華它的作品品味。其實,中國古代、近代的盆景和繪畫作品用枯乾和枯枝點綴樹木已非常普遍,明代的《十竹齋書畫譜》、清代的《芥子園畫譜》都有不少此類畫本。以至於《日本盆景通史》記載,「舊本人初學做盆景無不先仿照此書」 。在盆景製作方面清末盆景家胡炳章、民國盆景大師周瘦鵑皆擅長用枯木技藝製作松柏梅盆景。故而,我們認為,舍利干(或稱枯木技藝)製作技藝本源於中國,是樹木盆景創造中的一種藝術形象創造,它所表現的是樹乾枯死部分的木質風化現象。白骨化的舍利干同綠蔭蔥郁的枝葉,形成了枯榮共存的鮮明藝術反差,更增添了盆景的藝術魅力,是一種較好的盆景製作的藝術形式。
盆景中的舍利,一部分來自於自然形成,本身就彰示著它的無限的自然之美,這是盆景中難得的佳品;一部分盆景品味平淡,通過適當的舍利製作,強化了作品的視覺沖擊力,增加了它的滄桑感,大大地提升了樹的品質,這種方法是值得提倡的;還有一部分素材本身就有一些缺陷,不符合盆景創作的審美標准,通過舍利的製作,去掉了不足之處,變成了可以觀賞的作品,這也無可厚非。
不過,我們反對那種未對素材進行細致地觀察,反復地推敲、科學地論證就貿然下手;也反對動輒掏心剔骨、剝皮抽筋的做法;更反對那種為舍利而舍利,見松即神枝、遇柏必舍利,千樹一面、滿目瘡痍的片面的製作方法。我們提倡對任何一個素材都要採取因材施作、合理運用方法,能不做舍利的盡量不做,可做可不做的也最好不做。
另外,建議盆景的初學者,在對自己的製作水平沒有一定的把握之前,千萬不要盲目動手、妄加斧斤、刻意追求所謂」凄美「風格、盲目地模仿名家作品的製作。多看看成功的作品、多學習製作理論、多讀一讀專業盆景雜志、積累好專業素養,三年後再說,否則一下手就會成千古恨!
例一:我的這棵刺柏素材買來時就僅剩一枝,製作時採用因材施制的方法加以處理,並非製作時刻意追求某種風格。此樹素材主幹雖然枯死、看似無用之材,但是也有一定的優點:樹干收勢較好,根頭粗壯,根盤虯曲有力,小樹生長茂盛,出枝豐富。製作時,先對主幹進行細致的取捨雕刻,增強其收勢,注重線條的變化和流暢感。然後處理小樹,將其的多餘、過長的枝條進行修剪後細心編扎,最後稍作牽拉靠近主幹,換盆時將樹略微提升,使其根盤盡露,這樣製作即告完成。製作以後,樹的品味大大提升:根盤遒勁有力,干勢過渡自然流暢,小樹依勢而生,貼切和諧,我想數年之後,會成為一盆上好的作品。
例二:這是一個把握舍利雕刻分寸的範例。這棵刺柏左側雖然生長旺盛、右側則是一段截短的枯乾,粗看是一棵平庸之材。但是,通過作者對舍利的精心雕刻處理,使一個平庸的素材變成一盆極有藝術效果和發展前景的作品。這個作品創作的可取之處在於科學地把握去留,恰當地處理舍利。作者在製作左干時並未作太多的雕刻,只是處理了一下水線並梳理盤紮好枝條即可。著墨最多的是右干,作者通過精心雕琢,將一段枯木樁創作成一個玲瓏剔透,極富滄桑感的舍利。通過這樣的製作,作者將生死、榮枯、主次、高下、大小、取捨等處理得恰到好處,產生了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對初學舍利製作者來說會有一定的借鑒作用。(註:彩色圖片為編者配圖,與原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