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盆景覽
① 盆景藝術是中國歷史悠久的盆景藝術五大流派是哪五個流派
盆景是藝術美的創造,同山水畫和山水園林有著相似之處,很重視寫意和抒情。雖然師法造化,以自然為藍本,但又不僅僅是單純地摹擬自然景物。在創作上常常採取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手法,以達到源於自然又高於自然的審美效果。
盆景不同於盆栽的道理就在於此:盆栽僅僅是一種栽培方式,在盆缽中栽植樹木花草.未經藝術加工。而盆景則是栽培技術與造型藝術高度結合的產物,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優美的造型風格。同時,盆景中的樹木山石必須與盆缽、幾架相配合,互相協調襯托,才能構成真正完善的盆景藝術。
盆景藝術在歷史的沿革過程中,形成樹木盆景 和山水盆景兩大類。樹木盆景以木本植物工為主要 素材,是活的生命體,其製作技術較為復雜,大致 有挖掘、種植、整形、攀扎、修剪、上盆、養護等 步驟。藝術上則要求具有老乾虯枝,清奇古雅,生 機勃勃,意韻深遠的效果。山水盆景則以山石、水、 土為主要材料,為無生命物質,其製作技術要求側 重於藝術境界,不論是層巒疊蟑,還是波光島影, 應能表現出山河的錦綉壯麗。
盆景起源於中國,在世界藝術之林中,它是富有自然情趣的東方藝術精品之一,也是我國獨特的傳統園林藝術之一。中華文明古國,歷來就愛好自然的本性,盆景的本質就是自然風貌與自然精神的再現。
盆景是大自然景物的縮影,是集園林栽培、文學、繪畫等藝術,互相結合,溶為一體的綜合性造型藝術。盆藝者運用創作技巧,合理的布局,再各種深淺長寬不同,行狀大小各異,色彩質地有別的盆央中,培育出經過一定藝術造型的樹木花草,或經藝術加工的各種山石,使之構成一幅摹仿大自然的景色,並超越山野原狀的理想立體畫面。這門造型藝術稱之為盆景。
盆景是中國傳統的藝術珍品,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在世界上也享有聲譽。它是栽培技術和造型藝術的結晶,也是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結合。它以植物、山、石、水、土等為素材,經過園藝師的構思設計,造型加工,精心護養而成。把它布置於颶尺盆中,「縮地千里」、「縮龍成寸」,可以展現大自然無限風光,所以人們把盆景譽為「立體的畫」和「無聲的詩」。隨著時間和季節的變化,它還可以呈現出不同的姿態、色彩和意境。
從某種概念來講,盆景也是美學、文學和科學的綜合體。盆景的製作要給人以美的欣賞,古雅秀美,神韻生動,耐人尋味;盆景造型構思,有詩情畫意,有高低層次,有抑揚頓挫,起承轉合,反映出較高的文采水平;盆景的主要造型材料為植物,具有生命的特徵及生長發育的規律,這就決定了製作它必須掌握園藝科學的知識和進行長期的藝術加工以及養護管理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保證它的生存和優美姿態。盆景這項科學藝術,在植物栽培加工技術上要求很高,小小盆盎,一撮之土,盈尺之樹,要它生長良好,已非易事,而多年老樁,能技干虯曲,提根露爪,葉茂花盛,更為難得。故盆景確是「高等藝術」,有生命的「藝雕」。
中國盆景主要分為五大流派和兩大類:
五大流派為:五大流派:嶺南派、川派、揚派、蘇派、海派;其它流派:徽派、浙派、閩派、桂派、京派、香港、台灣、魯新派。
兩大類為:樹木盆景和山水盆景,這兩大類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隨著盆景藝術的不斷創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豐富,我國盆景的新類別也在逐步產生。現在可分為下列七大類:
第一類,樹木盆景:以樹木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鳥獸等作陪襯,通過攀扎、修剪、整形等技術加工和園藝栽培,在盆中表現曠野巨木或蔥茂的森林景象者,統稱為樹木盆景。由於樹木盆景的材料常從山野曠地採掘而來,所以樹木盆景習慣上又稱為樹樁盆景。
第二類,山水盆景:以各種山石為主題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為範本,經過精選和切截、雕鑿、拼接等技術加工,布置於淺口盆中,展現懸崖絕壁、險峰丘壑、翠巒碧澗等各種山水景象者,統稱為山水盆景,又稱山石盆景。
第三類,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為材料,通過加工、布局,採用山石隔開水土的方法,在淺口盆中表現自然界那種水面、旱地、樹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種景觀盆景。
第四類,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為主要材料,經過一定的修飾加工,適當配置山石和點綴配件,在盆中表現自然界優美的花草景色的,稱為花草盆景。
第五類,微型盆景:一般樹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長不超過10厘米的這些盆景,稱為微型盆景。
第六類,掛壁盆景:掛壁盆景是將一般盆景與貝雕、掛屏等工藝品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創新形式。掛壁盆景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山石為主體,稱為山水掛壁盆景;另一類以花木為主體,稱為花木掛壁盆景。
第七類,異型盆景:異型盆景是指將植物種在特殊的器皿里,並作精心養護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種別有情趣的盆景。
② 太原周邊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晉祠
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二十五公里處的懸瓮山麓,晉水源頭,有一片古建園林,統名「晉祠」。。祠區內中軸線上的建築,由東向西,依次是:水鏡台、會仙橋、金人台、對越坊、鍾鼓二樓、獻殿、魚沼飛梁和聖母殿。
這組建築和它北面的唐叔虞祠、昊天神祠和文昌宮,及南面的水母樓、難老泉亭及舍利生生塔等,組成了一個綜合建築群。東西一條主線上的建築,配合上南、北兩組建築,本來是不同時期搞起來的,集中在一起,卻好像都服從於一個精巧的總體設計,並不是雜亂無章地生拼硬湊的,顯得布局緊湊,既象廟觀的院落,又象皇室的宮苑,反映了我國古代芳功人民創造的匠心。
③ 月季花簡介
月季花來(學名:Rosa chinensis Jacq.):被稱為源花中皇後,又稱「月月紅」,是常綠、半常綠低矮灌木,四季開花﹐一般為紅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黃色﹐可作為觀賞植物,也可作為葯用植物,亦稱月季。
④ 描寫大榕樹的作文
1__榕樹。學名(Ficus microcarpa L.f.),桑科,常綠喬木。榕樹根據用途可分為綠化樹、榕樹樁盆景、榕樹瓜(地瓜榕、人參榕)盆景。由於榕樹根系發達,根部常隆起,並凸出地面,因她的要塊造型獨特,令漳州人對榕樹情有獨鍾。以植物生理學對榕樹進行科學的栽培,使榕樹根塊較快成長,並控制其枝椏的成長高度,栽培出不同規格、不同風格、形態各異的盆景,具有天然雕刻和美術加工相融並琢的培育方式。為榕樹盆景的觀賞價值提升,並成為漳州繼水仙花之後又一獨特花卉。從最小50克的微型榕至2000克的不同規格盆景。形態自然、根盤顯露、樹冠秀茂、獨特風韻的人參榕,觀姿賞形,令人妙趣橫生,心情愉悅。適宜擺設居家、辦公室及公共場所。近年來風靡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是本公司的主要出口產品,占據盆景市場較大份額,是一種高檔的時尚花卉。 2__「鳥的天堂」是廣東省的一個聞名中外的旅遊風景區。在距廣州市100公里外的新會縣天門河的河心沙洲上,有一株500多年歷史的奇特的大榕樹。這棵樹的樹枝垂到地上,扎入土中,成為新的樹干。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棵大榕樹竟獨木成林。林中棲息著成千上萬只白鶴、麻鶴、灰鶴和其它鳥雀。白鶴、麻鶴朝出晚歸,灰鶴則夜作晝息,它們相互更替,井然有序,構成了一個蔚為壯觀的「鳥的世界」。 1924年,著名作家巴金來到這里游覽後,有感而發,寫出了膾炙人口的散文——《鳥的天堂》。如今,「鳥的天堂」已成為一個著名的風景點,吸引了千千萬萬的遊客。◆ 鳥的天堂指的是一株約500年樹齡的大榕樹,它位於廣東省新會市南部天馬村天馬河上的一座小島上。榕樹的樹冠大得出奇,濃陰覆蓋著天馬河河心島上約20多畝土地,獨木成林。乘小艇從近處看,枯藤交錯,猶如原始森林;從遠處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綠洲,景色奇特迷人。 大樹上棲息著成千上萬只各種各樣的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鶴和灰麻鶴。白鶴在早晨飛出覓食,至傍晚歸巢;而灰麻鶴正好相反,是晚上飛出覓食,天亮時歸巢休息。它們每天早晚一進一出,盤旋飛舞,交互更替,很有規律,場面頗為壯觀。 1933年,巴金到新會訪友時,路過此處,寫下了膾炙人口的《鳥的天堂》(一說是《小鳥的天堂》),更使鳥的天堂美名傳揚四海。現在大榕樹已成了一處旅遊勝地,它的南面50米處建有觀鳥樓,可以觀賞「鳥的天堂」、熱帶植物、農舍風光等。天馬河中有遊艇,可供遊客觀鳥和遊玩。 榕樹常綠喬木,樹干分枝多,樹冠大。葉子橢圓形或卵形,花黃色或淡紅色。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多年生的榕樹,樹枝可長出黑色的根須直垂地下,當它扎入土中時,又成為樹干。榕樹的葉、根、樹皮均可入葯。 畫眉鳥身體棕褐色,腹部灰白色,頭、後頸和背部有黑色斑紋,有白色的眼圈,叫的聲音很好聽。 「小鳥天堂」四面環水,有一株巨大古榕樹,樹冠的覆蓋面積達一公頃,數以千計的白的、灰的鷺鷥棲息其間。白天,白鷺飛出覓食,夜間歸來。傍晚,灰鷺飛出,晨早歸來。鳥群悠閑自樂,見了人也不受驚。 著名作家巴金曾來此游歷後寫了一篇游記《鳥的天堂》,因而這棵榕樹便有了一個富有詩意的名稱——「小鳥天堂」。相傳,此樹植於明代景泰年間,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小鳥天堂位於新會城區以南10公里的天馬村河中。 這里是全國最大的天然賞鳥樂園。這里是人們心馳神往的旅遊勝地。小鳥天堂是僑鄉廣東新會著名的國際級生態旅遊景點,位於距城區10公里的天馬村。她以數百年的悠久歷史,佔地達18 畝,遠看像一片浮動綠洲的古獨榕,堪稱南國奇觀。而每天棲息在這棵美麗大樹上數以萬計的各種野生鷺鳥,暮出晨歸,嘎嘎而鳴,翩翩起舞,更蔚為壯觀。這一自然景象出現在人口稠密區,生生不息,已延續了384年(明萬曆戌午年公元老派1618年始於「雀墩」),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典範,實屬罕見。歷年來,吸引了大批中外遊客慕名而至。 「一株榕樹便天堂」,一句詩概括了小鳥天堂的特點。三百八十多年前,這里原是一個水中泥墩,一棵榕樹經長期繁衍,成為覆蓋面積達一公頃的「獨木林」,泥墩也成為綠島。島上的榕樹長期棲息著數萬只的十多種小鳥,尤以白鷺和灰鷺最多。白鷺朝出晚歸,灰鷺暮出晨歸,一早一晚,相互交替,盤旋飛翔,嘎嘎而鳴,蔚為奇觀,形成「獨木成林古榕樹、百鳥出巢、百鳥歸巢」三大自然奇觀。380多年來,天馬人一直用「愛樹護鳥,愛護自己,愛護子孫」的祖訓教育著一代又一代的後人,用各種各樣方式保護這個賴以生存的環境,使這個自然奇觀完好無損地保護至今。1933年,著名作家巴金游後寫了散文《鳥的天堂》,「小鳥天堂」從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