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徐總盆景

徐總盆景

發布時間: 2024-02-23 11:53:48

1. 中國盆景流派的八大派

蘇州、揚州、嶺南、四川、安徽、上海 、浙江、南通
嶺南盆景:蒼勁自然
四川盆景:蟠曲多姿
蘇州盆景:清秀古雅
揚州盆景:嚴整莊重
安徽盆景:古樸奇特
上海盆景:明快流暢
浙江盆景:雄偉挺秀 造型特點:圓片式
傳統造型:「六台三托一頂」,屏風式、垂風式、垂枝式、劈乾式、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粗扎細剪
常用樹種:松、柏、雀梅、榔榆、黃楊、三角楓、石榴、鳥不宿等
代表人物:周瘦鵑,
流傳地域:蘇州
特點:嬌媚。缺點:樹形變 化不大,形態嬌柔做作,十年以上才能完成。
虎踞龍盤(雀梅,樹齡400餘年)
醉卧(雀梅) 造型特點:要求「樁必古老,以久為貴;片必平整,以功為貴」。
傳統造型:「游龍彎」 ,雲片式(一至三層的稱「台式」,三層以上的稱「巧雲式」 ),疙瘩式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精扎精剪
藝術特點:嚴整而富有變化,清秀而不失壯觀。
常用樹種:松、柏、榆、黃楊(瓜子黃楊)及五針松、羅漢松、六月雪、銀杏、碧桃、石榴、枸杞、梅、山茶等。
代表人物:萬覲棠
流傳地域:以揚州為中心,包括嘉州、泰州、興化、高郵。
揚州盆景製作歷史悠久。早在唐代,盆景已成為宮苑裝飾、觀賞的珍品,作為東南第一大都會的揚州,也受到京都影響流傳盆景;宋代蘇軾任揚州太守時,曾親自製作盆景;明代,揚州盆景形成地方風格;清代,揚州鹽商為迎合帝王南遊,廣築園林,大興盆景,有「家家有花園,戶戶養盆景」之說,明代形成的盆景風格,經不斷提高,形成了流派。
黃楊盆景《巧雲》、《騰雲》、《行雲》、《凌雲》、《碧雲》等榮獲一等獎,實現五連冠 造型特點:要求「樁必古老,以久為貴;片必平整,以功為貴」。
傳統造型:以「兩彎半」(或「三彎半」)為主要特色。兩彎半」又稱「獅式」盆景,相傳為明代畫家所創,造型上有極嚴格的要求,必須構成三彎九片一頂(三彎半),意態如獅。但「三彎半」的造型難度太大,很不容易達到標准,以後逐漸簡化為「兩彎半」。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精扎精剪
常用樹種:松、柏、榆、黃楊(瓜子黃楊)及五針松、羅漢松、六月雪、銀杏、碧桃、石榴、枸杞、梅、山茶等。
代表人物:徐朗屏
流傳地域:南通、如皋 造型特點:海派盆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程式限制,但在布局上非常強調主題性、層次性和多變性,在製作過程中力求體現山林野趣,重視自然界古樹的形態和樹種的個性。講究枝片造型,但枝片不但數量較多,沒有固定規格
主要造型:微型,自然型
技法特點:鐵絲蟠扎,扎剪並重
常用樹種:松柏類為主
代表人物:殷子敏、胡榮慶、汪蠡鼎、胡運驊
流傳地域:上海 造型特點:薄片結扎,層次分明。擅長直干或三五株栽於一盆,以表現莽莽叢林的特殊藝術效果
主要造型: 「高幹」、「合栽」為造型基調
技法特點:金棕並用,扎剪並重(針葉樹以扎為主,闊葉樹以剪為主)
常用樹種:松柏類(五針松)為主
代表人物:潘仲連,胡樂國
流傳地域:杭州、溫州兩地為中心 造型特點:徽派盆景風格獨特,形式多種多樣,造型技法受揚、蘇、滬諸派影響,以古傲蒼勁、奇峭多姿為主要特色主要造型: 「高幹」、「合栽」為造型基調
傳統造型:規則類主要有「游龍式」(多見於梅樁)、「扭旋式」、「三台式」、「屏風式」、「疙瘩式」
技法特點:粗扎粗剪(棕皮樹筋纏繞)
常用樹種:以梅樁最為著名,稱為「徽梅」。黃山松,檜柏,檵木
代表人物:宋鍾鈴
流傳地域:以歙縣賣花漁村(雄興鄉洪嶺村)為代表,包括績溪、休寧、黟縣等廣大地區。 造型特點:樹樁以古樸嚴謹,虯曲多姿為特色;多懸根處理。山石盆景則以氣勢雄偉取勝,高、懸、陡、深,典型地表現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風貌。
傳統造型:規則類為主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講究身法
常用樹種:川派樹樁盆景一般選用金彈子、六月雪、羅漢松、銀杏、紫薇、貼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杜鵑等花木。
代表人物:李宗玉等。
流傳地域:四川成都重慶等地。
川派盆景藝術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在造型上從簡到繁、再從繁到簡的過程,前一個「簡」是簡單,後一個「簡」是簡練。同其他盆景流派一樣,根據「樹姿近畫」的造型原理,先有自然類,後來經過模仿老樹的姿態和變化,不斷總結出了表現這種姿態和變化的技法規律,通過歷代盆景藝術家的創造和完善,最後歸納為10種身法和3式、5型。盆景藝術大師陳思甫在他的專著《盆景樁頭幡扎技藝》一書中寫道:「若以規律類平技式樁頭論,成都和川西地區的主幹彎曲、校視下傾的造型,乃是仿照峨山高寒之地長期被積雪壓抑的松柏的低矮老態,雪融化後,樹梢直立,枝椏由垂轉手或略帶傾斜狀。故爾平枝式規律類型樁頭,枝盤漸至盤端往下斜而平整,或技盤基部下傾、盤略下斜而平整。「在藝術形式上,它以嚴謹的格律作為基本的結構原則,它是盆景中的『格律詩』。」(唐春來:《規律類樹樁美的探索》,載《成都盆景研究》) 風格特點
1)雄偉蒼勁,古樸自然;
2)截干蓄枝(主幹截斷,長側枝,當側枝長到主幹小一點又截去,這樣不斷去致下部粗壯);
3)分段培育。
代表人物:孔泰初
傳統造型:大樹型,高幹型
常用樹種:九里香、福建茶、朴樹、榆、雀梅、榕、黃楊、羅漢松、五針松、杜鵑、水梔子、梅、銀杏等
流傳地域:廣州
傳統的廣東盆景,形似北派的「游龍彎」式,樹干蛇行直立,左右垂臂橫出,作五托或七托,樹頂扁平,稱「古樹」,又叫「將軍樹」,這種盆景很費功夫、時間,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才能成型。嶺南派盆景藝術風格的真正形成,則是本世紀30年代以後的事。 這時的廣東盆景分作三個流派:一是以盆景藝術家孔泰初為首的一派,樹形蒼勁渾厚,樹冠秀茂稠密,構圖嚴謹,表現曠野古木的風姿;二是以廣州三元宮道士為首的一派,主要利用將要枯死的樹樁作材料,經過精心培育,從某一部分長出新芽,以瀟灑流暢為貴;三是以廣州海幢寺的素仁和尚為首的一派,扶疏挺拔,兀立雲霄,技托雖少而不覺空虛,含蓄簡括,高雅自然,很有點鄭板橋「冗繁削盡留清瘦」,「一枝一葉總關情」的詩意 。

2. [八桂境界殊葳蕤生佳木] 佳木

素有「八桂之地」,之稱的廣西,在地理位置上居於嶺南,其盆景藝術雖然在整體風格上屬於嶺南盆景,但又呈現出一種異於傳統嶺南風格的面貌。近年來,廣西盆景在國內外各大盆景展會上屢獲大獎,贏得了業界的廣泛好評。為了深入了解廣西盆景的發展現狀,並加強與廣西盆景界的交流與合作,2011年4月12日至16日,本社書記邱祉軒與筆者一行二人,在廣西盆景藝術大師徐偉華先生等人的引領下,參觀考察了南寧、北海、玉林等盆景藝術較為發達的地區,並前往柳州專程拜訪了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廣西盆景藝術家協會副會長李正銀先生。

南寧

南寧製作盆景的歷史悠久,群眾基礎廣泛。此行前往南寧,正值柳垂金線,桃吐丹霞。12日下午和13日上午,我們先後參觀了6個盆景園,可謂大飽眼福。
廣西盆景藝術家協會副會長毛竹先生獨好山水盆景,從藝20餘年來,創作了大量作品。其作峰巒秀潤,意趣高古,極富畫意。去年他首次參加大型展覽,即榮獲2010年廣州國際盆景邀請展旦塌一金一銀的好成績,為廣西盆景爭得了榮譽。
廣西盆景藝術大師黃志清先生的偉志盆景園內種植了大量的雀梅,他極為推崇嶺南盆景先輩、「雀梅王」黃磊昌,時常潛心鑽研,深得模孝圓其奧。
劉學武先生的私家盆景園幽靜雅緻,園內作品清新自然,蒼古入畫。
廣西盆景藝術家協會副秘書長黃吳先生的盆景園與鄧建彪先生的博藝盆景園相鄰,兩個園子各有特色,前者以三角梅樁材居多,後者則以榕樁為主。
南寧的最後一站,我們來到華毅盆景園拜訪徐偉華先生。步入園中,但見滿園佳木蘢蔥,奇花�灼。放眼處,盡皆名木:榮獲2010年廣州國際盆景邀請展金獎的小葉榕盆景《泰山精魂》、第二屆中國唐風盆景展一等金獎和2006中國(陳村)國際盆景賞石博覽會金獎的羅漢松盆景《蒼松疊翠》、第六屆中國花卉博覽會盆景精品展金獎的榕樹盆景《九九歸一》……徐大師對廣西盆景乃至嶺南盆景的一大貢獻,是在蓄枝截干技法的基礎上,提出了「第一節不出枝、第二節出分枝、第三節多出枝,每枝曲折轉向、注重穿插變化」的理論,被嶺南盆景界廣泛認可。

北海

近年來,北海盆景界正在進行著一場堪稱顛覆性的羅漢松種植革命:在這里,一株扦插幼苗,5年內其干徑即能長到10cm-14cm;一條嫁接枝,2年內便可長粗3cm!這種「北海速度」,若非親身感受,我們斷不能相信。
據廣西盆景藝術家協會副會長羅傳忠先生和北海市羅漢松產業協會會長伍恩奇先生介紹,北海雖然不是羅漢松的原生地,但卻十分適宜其生長。歸納起來,主要有這樣幾點優勢:氣候好,全年無休眠期;土壤好,透氣排水不爛根,適宜大水大肥;品種好,生長快且觀賞效果佳,目前已篩選出一批如「貴妃」、「鐮刀彎」、「厚葉神」等羅漢松優良品種:嫁接效果好,將享有羅漢松皇後美譽的「貴妃」接穗嫁接到速生快長的「鐮刀彎」、「厚葉神」等砧木上,使兩個品種的優點都集中到一棵樹上,嫁接後盆景樁材的生長速度比原生樹還快,親和力強,兩年後便能上盆觀賞。在馮大海、羅傳忠、伍恩奇、陸智東、歐廣毅、鍾發江等人的羅漢松種植園,以及北海市林科所羅漢松種植基地和李正銀先生的羅漢松精品盆景慎答創作園與3000畝基地內,我們領略到了羅漢松的獨特魅力。
據介紹,自2007年以來,已有很多像李正銀先生一樣的外地盆景界友人前往北海租地種植羅漢松。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北海的羅漢松種植面積已超過10000畝,羅漢松產業已列入北海市花卉產業發展戰略的重點支持項目。

玉林

玉林盆景之所以走在廣西盆景界的前列,是與多年來玉林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分不開的。據廣西盆景藝術家協會副會長、玉林市盆景奇石根藝協會會長李雄先生介紹,近14年來,市政府每年都給協會下撥3萬至5萬元專項資金舉辦盆景展覽:並做好「三通一平」(即通水、通電、通路和平整場地),支持協會創建花卉盆景基地。
在玉林期間,我們主要參觀了梁鴻文先生的漢桂園和梁堅先生的私家盆景園。漢桂園始建於2007年,園內館舍帶有濃郁的台灣風情。園中遍植高大壯麗的庭園樹,枝柯交橫,亭亭如蓋;室內外陳設著各式各樣的盆景,微風拂過,搖曳生姿。梁堅先生的盆景園以九里香、榕、雀梅等嶺南特色樹種為主,既有大型的樁景,亦有可供清賞的小型盆景,徜徉其間,賞心悅目。
此外,我們還在梁鴻文先生的安排下,參觀了雲天文化城。文化城內栽植了大量日本及台灣的羅漢松、黑松、真柏等名貴庭園樹和盆景作品,蒼松翠柏,古氣蔚然,令人嘆為觀止。

柳州

離開玉林,我們前往柳州,專程拜訪了李正銀先生。
李會長從事盆景藝術已歷30餘載,此前鍾情於柳州融水出產的珍珠羅漢松,辛勤培育,先後推出了如《高山流水》、《醉舞》、《一帆風順》、《一江春水》、《西望長安》、《百歲虛心》等一批優秀作品。2007年,他在考察了北海的羅漢松盆景後,毅然在當地注冊園藝公司,專事北海羅漢松的馴化培育與造型研究,先後收購了12個總佔地270畝的優質羅漢松、九里香園,並另租用3000畝地發展羅漢松,成為北海羅漢松的領跑者和龍頭企業。
此次拜訪,我們和李會長廣泛而深入地交流了對中國盆景、廣西盆景的意見,並征詢了他對本刊的建議。

3. 盆景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盆栽養殖方法 :

澆水

澆水是樹樁盆景管理的最重要、最頻繁的 措施 之一。樹樁栽植於盆中,不論是深盆,還是淺盆,泥土總是有限的,所含水分也是有限的,如長期不澆水進行水分補充的話,樹樁就會因缺水而枯萎,因此要及時觀察,根據其土壤干濕情況澆水,保持土壤水分。當然澆水也不可過量,若澆水過量,盆土長期過濕,則易引起根部缺氧和腐爛;同時澆水的多少還要視具體樹種不同、季節變化、天氣冷暖而定。一般說來,夏季或乾旱時,最好早晚各澆一次水,春秋季節每天或隔日澆一次水,春天樹樁萌動,也可視情況早晚澆一次水。梅雨季節或雨天時,則不需要澆水,還要注意排水。砂質土壤可多澆水,粘性土壤要少澆水。澆水可以葉面噴水,也可以根部灌水,一般二者結合,先葉面噴水,再根部灌水灌透,注意不要澆“半截水”造成盆面濕、盆內乾的現象,而且葉面噴水也不可過多,易引起枝葉徒長。

施肥

樹樁盆景的盆缽內土壤有限,因而養分也有限,應注意肥料的補充。樹樁盆景因其小中見大的藝術特性,不可施肥太多、太頻繁,要掌握施肥含量、種類,把握施肥季節。植物生長養分的三要素為氮、磷、鉀肥,氮肥可促進樹樁枝葉生長;磷肥可促進其花、果實形成;鉀肥可促進莖乾和根部的生長,所以選用肥料應根據樹樁種類和其生長態勢而確定。

需要使樹樁枝繁葉茂,可多施氮肥類;需要樹樁多出花果,則可增加磷肥含量;需要根干粗壯,發達時,則可多施鉀肥。施肥方式一般又分遲效性施肥和速效性施肥。遲效性施肥一般是將有機肥粉碎、腐熟後按一定比例混入土壤中,在換土時,摻入盆中,讓其慢慢提供養分;速效性施肥則是將有機肥或化肥稀釋後,根據樹樁的季節性生長需要進行施肥,但要注意,不可過濃,新栽樹樁不宜進行此類施肥,雨天施肥,肥效流失,效果不好。

盆景養殖病蟲害的防治:

枝幹出現病害:表現在枝幹韌皮部、形成層腐爛、枝幹上出現莖腐和潰瘍,出現枝幹表面腐爛,干心腐朽,枝條上發生斑點等現象,通常應噴灑波爾多液,徐之以石硫合劑,並颳去腐爛局部等。

葉面病害:葉面病害通常出現黃棕色或黑色斑點、葉卷縮、枯萎、早期落葉等症狀,有可能是黃化病、葉斑病、煤煙病、白粉病等。葉斑病可摘去病葉,噴灑波爾多液;黃化病可用0.1~0.2硫酸亞鐵溶液噴灑葉面;白粉病可用波美0.3~0.5度硫合劑噴灑。

根部病害:樹樁盆景根部老化,易產生各種細菌、真菌引起的根腐病或根瘤病,應注意盆土的消毒和澆水量的控制。

介殼蟲治理:介殼蟲危害普遍種類繁多。它是吸取樹樁樹液的害蟲,樹樁受其害後易引起煤煙病,出現生長不良,枝葉枯黃,提早落葉等現象。防治方法是除用人工刷除殺死外,可用40%的樂果乳油1000~150O倍溶液,或用80%敵敵畏1000~1500倍溶液噴殺之。

紅蜘蛛治理:紅蜘蛛是以吸取樹葉葉汁對葉片進行危害的,蟲害後,葉片呈灰斑色,並引起枯黃脫落。防治方法是用4O%樂果乳劑1500~200O倍溶液或50%亞膠硫磷可濕性粉劑1000倍溶液噴殺

蚜蟲治理:蚜蟲種類繁多,危害普遍,被害樹樁一般葉片捲曲下垂,嚴重時葉表污黑、乾枯而脫落。防治方法:一般用4O%樂果2000~300O倍水溶液噴殺,每周一次。或用魚藤2.5%800~1200借水溶液噴殺。

盆花的更換

室內擺設的盆花,因陽光不足,濕度不夠,空氣流動小,灰塵過多而影響植株生長。特別是一些珍貴名種的花卉,如發生葉黃、枝萎或爛根,就不容易養好。所以在室內要經常更換位置,最好5-7天換1次,冬季盆花更換位置時,要注意防寒,一般在晴天中午為宜,換走的盆花也不要使其遭受凍害。

盆栽栽培注意事項:

在室內、喜乾燥的盆花,應擺設在通風良好的地方,冬天中午陽光充足時,應適當開窗使空氣流通。雪天少開或不開。室內搞衛生的同時,要經常向葉面噴水,除去葉面的積塵,以利於植物的呼吸作用。殘花、枯枝也應及時剪除。

盆景的起源

盆景源於中國。1972年在陝西乾陵發掘的唐代章懷太子墓(建於706年) 甬道東壁繪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畫,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盆景實錄。宋代盆景已發展到較高的水平。當時的著名文士如王十朋、陸游、蘇東坡等,都對盆景作過細致的描述和贊美。元代高僧韞上人製作小型盆景,取法自然,稱“些子景”。明清時代盆景更加興盛,已有許多關於盆景的著述問世。“盆景”一詞,最早即見於明代屠隆所著的《考盤餘事》。20世紀50年代以後,盆景製作在公共園林、苗圃和民間家庭有了很大的普及,並成立了盆景協會,經常舉辦盆景園和盆景藝術展覽等。

日本的樹樁盆景由中國傳入,稱“盆栽”。14世紀繪畫中已有出現。1909年,日本盆栽通過倫敦的一次展覽會而傳到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在歐美流行,並音譯為“bonsai”。現美國、英國、聯邦德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等都有全國性和地方性的協會。1980年在日本大阪召開了世界第一屆盆景大會,同時舉行了世界盆景展覽。

盆景的最新流派

五大流派為:五大流派:嶺南派、川派、揚派、蘇派、海派; 其它 流派:徽派、浙派、閩派、桂派、京派、香港、台灣、魯新派。

兩大類為:樹木盆景和山水盆景,這兩大類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隨著盆景藝術的不斷創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豐富,中國盆景的新類別也在逐步產生。可分為下列七大類:

第一類,樹木盆景:以樹木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鳥獸等作陪襯,通過攀扎、修剪、整形等技術加工和園藝栽培,在盆中表現曠野巨木或蔥茂的森林景象者,統稱為樹木盆景。由於樹木盆景的材料常從山野曠地採掘而來,所以樹木盆景習慣上又稱為樹樁盆景。

第二類,山水盆景:以各種山石為主題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為範本,經過精選和切截、雕鑿、拼接等技術加工,布置於淺口盆中,展現懸崖絕壁、險峰丘壑、翠巒碧澗等各種山水景象者,統稱為山水盆景,又稱山石盆景。

第三類,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為材料,通過加工、布局,採用山石隔開水土的方法,在淺口盆中表現自然界那種水面、旱地、樹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種景觀盆景。

第四類,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為主要材料,經過一定的修飾加工,適當配置山石和點綴配件,在盆中表現自然界優美的花草景色的,稱為花草盆景。

第五類,微型盆景:一般樹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長不超過10厘米的這些盆景,稱為微型盆景。

第六類,掛壁盆景:掛壁盆景是將一般盆景與貝雕、掛屏等工藝品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創新形式。掛壁盆景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山石為主體,稱為山水掛壁盆景;另一類以花木為主體,稱為花木掛壁盆景。

4. 盆景迎客松怎麼製作

選擇地栽赤松原始樹相,由下而上,層層片扎,最後收頂。此過程的要點在於回將不必要的答亂枝剪除,使該枝所形成
的葉片與上部的枝條分離,達到層次分明的效果。

從上部的枝條中分解出3個枝條並扎片,一枝向左,一枝向左後,一枝向前。向前的一枝又分解為兩枝,一枝向左前,一枝向右前。

將向左前的分枝進行收頂,將向右前的分枝進行收頂。該樹樁經蟠扎造型後,層次分明,收放有致,藏露結合,樹形飄逸,體現出初作人較為深厚的藝術功底。

(4)徐總盆景擴展閱讀:

養殖方法

1、花土:養迎客松的盆景,需要使用相對排水能力比較好、養分含量比較高的沙質花土。比較推薦使用河沙和腐葉土混合製成。

2、溫度:它喜歡溫暖,最好將它養於20℃左右的環境之中。它不喜歡環境溫度有太大的變化,所以養護時,應注意盡量保持氣溫恆定,不要將它放在忽冷忽熱的環境之中。

3、澆水:需要水分來幫助生長,當它的花土稍干之後,就要為它澆水。不過冬天時,可以每5-10天澆一次,以免澆多了讓它受澇。

5. 請教枸杞盆景的造型技法和養護方法

修剪:盆景樹木仍在不斷生長,如任其自然生長,不加抑制,勢必影響樹姿造型而失去其藝術價值。所以要及時修剪,長技短剪,密技疏剪,以保持優美的樹姿和適當的比例。
摘心:樹木盆景為抑制其高生長,促使側技發育平展,可摘去其技梢嫩頭。
摘芽:樹木盆景在其干基或幹上生長出許多不定芽時,應隨時摘芽,以免萌生叉枝,影響樹形美觀。
摘葉:觀葉樹木盆景,其觀賞期往往是新葉萌發期,如械樹、石榴等新葉為紅色,通過摘葉處理,可使樹木一年數次發新葉,鮮艷悅目,提高其觀賞效果。
修枝:樹木盆景常生出許多新枝條,為保持其造型美觀,須經常注意修技。修技方式應根據樹形來決定,如為雲片狀造型,則將枝條修剪成平整狀。一般有礙美觀的枯枝、平行枝、交叉技等,均應及時剪去。
1.澆水
澆水是樹樁盆景管理的最重要、最頻繁的措施之一。樹樁栽植於盆中,不論是深盆,還是淺盆,泥土總是有限的,所含水分也是有限的,如長期不澆水進行水分補充的話,樹樁就會因缺水而枯萎,因此要及時觀察,根據其土壤干濕情況澆水,保持土壤水分。當然澆水也不可過量,若澆水過量,盆土長期過濕,則易引起根部缺氧和腐爛;同時澆水的多少還要視具體樹種不同、季節變化、天氣冷暖而定。一般說來,夏季或乾旱時,最好早晚各澆一次水,春秋季節每天或隔日澆一次水,春天樹樁萌動,也可視情況早晚澆一次水。梅雨季節或雨天時,則不需要澆水,還要注意排水。砂質土壤可多澆水,粘性土壤要少澆水。澆水可以葉面噴水,也可以根部灌水,一般二者結合,先葉面噴水,再根部灌水灌透,注意不要澆「半截水」造成盆面濕、盆內乾的現象,而且葉面噴水

也不可過多,易引起枝葉徒長。

2.施肥
樹樁盆景的盆缽內土壤有限,因而養分也有限,應注意肥料的補充。樹樁盆景因其小中見大的藝術特性,不可施肥太多、太頻繁,要掌握施肥含量、種類,把握施肥季節。植物生長養分的三要素為氮、磷、鉀肥,氮肥可促進樹樁枝葉生長;磷肥可促進其花、果實形成;鉀肥可促進莖乾和根部的生長,所以選用肥料應根據樹樁種類和其生長態勢而確定。

需要使樹樁枝繁葉茂,可多施氮肥類;需要樹樁多出花果,則可增加磷肥含量;需要根干粗壯,發達時,則可多施鉀肥。施肥方式一般又分遲效性施肥和速效性施肥。遲效性施肥一般是將有機肥粉碎、腐熟後按一定比例混入土壤中,在換土時,摻入盆中,讓其慢慢提供養分;速效性施肥則是將有機肥或化肥稀釋後,根據樹樁的季節性生長需要進行施肥,但要注意,不可過濃,新栽樹樁不宜進行此類施肥,雨天施肥,肥效流失,效果不好。

3.病蟲害的防治
枝幹出現病害:表現在枝幹韌皮部、形成層腐爛、枝幹上出現莖腐和潰瘍,出現枝幹表面腐爛,干心腐朽,枝條上發生斑點等現象,通常應噴灑波爾多液,徐之以石硫合劑,並颳去腐爛局部等。

葉面病害:葉面病害通常出現黃棕色或黑色斑點、葉卷縮、枯萎、早期落葉等症狀,有可能是黃化病、葉斑病、煤煙病、白粉病等。葉斑病可摘去病葉,噴灑波爾多液;黃化病可用0.1~0.2硫酸亞鐵溶液噴灑葉面;白粉病可用波美0.3~0.5度硫合劑噴灑。

根部病害:樹樁盆景根部老化,易產生各種細菌、真菌引起的根腐病或根瘤病,應注意盆土的消毒和澆水量的控制。

介殼蟲治理:介殼蟲危害普遍種類繁多。它是吸取樹樁樹液的害蟲,樹樁受其害後易引起煤煙病,出現生長不良,枝葉枯黃,提早落葉等現象。防治方法是除用人工刷除殺外,可用40%的樂果乳油1000~150O倍溶液,或用80%敵敵畏1000~1500倍溶液噴殺之。

紅蜘蛛治理:紅蜘蛛是以吸取樹葉葉汁對葉片進行危害的,蟲害後,葉片呈灰斑色,並引起枯黃脫落。防治方法是用4O%樂果乳劑1500~200O倍溶液或50%亞膠硫磷可濕性粉劑1000倍溶液噴殺

蚜蟲治理:蚜蟲種類繁多,危害普遍,被害樹樁一般葉片捲曲下垂,嚴重時葉表污黑、乾枯而脫落。防治方法:一般用4O%樂果2000~300O倍水溶液噴殺,每周一次。或用魚藤2.5%800~1200借水溶液噴殺。

6. 花木盆景的製作過程

樹木盆景是選用觀賞樹木的幼樹或老樹樁,經過培養、藝術加工和栽植布置在精緻的盆缽中製成的。

它的製作藝術,最要緊的是掌握各種樹木的生物學特性,充分發揮它們的自然姿態美、風韻美和色彩美。如松柏的蔥郁蒼勁,梅樁的古雅幽芳,榆楓的質朴蒼古,綠竹的瀟灑秀麗,雀梅、黃楊的枝朗葉密等。

樹木盆景的栽培、製作與管理,是一項既富有藝術性,又富有科學性的細致工作。

一盆造型優美、耐人欣賞的好盆景,是經過藝師巧匠美學的構思和精湛的藝術手法而構成的,還要通過精心的養護管理,才能保證它生長茂盛和姿態優美。

樹木盆景的製作管理技術,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樹種選擇、樹胚培養、加工造型、上盆配景和養護管理等。養護管理又包括:放置場所、澆水、施肥、修剪整姿、翻盆換土、病蟲害防治等。

1.樹種的選擇適宜製作樹木盆景的材料很多。一般以盤根錯節、枝密葉細、姿態優美、花果艷麗者為佳。同時,要求具有萌芽性強、耐修剪、壽命長等生物學特性。

我國樹木盆景的取材,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清代嘉慶年間(1796~1820年)五溪蘇靈著《盆景偶錄》中記載樹木盆景甚多,把盆景植物分為四大家、七賢、十八學士和花草四雅。

四大家:金雀、黃楊、迎春、絨針柏。

七賢:黃山松、瓔珞柏、榆、楓、冬青、銀杏、雀梅。

十八學士:梅、桃、虎刺、吉慶、枸杞、杜鵑、翠柏、木瓜、蠟梅、南天竹、山茶、羅漢松、西府海棠、鳳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梔子花

花草四雅:蘭、菊、水仙、菖蒲。

上述古代樹木盆景選用的樹種,有許多還是我們現在製作盆景的常用材料。但目前不斷引種發掘,適宜作樹木盆景的材料已有一二百種之多,通常可分為以下幾類:松柏類:日本五針松、黃山松、黑松、錦松、柳杉、水杉、水松、檜柏、偃柏、金葉檜、翠柏、鋪地柏、絨柏、線柏、瓔珞柏、刺柏、羅漢松、紫杉等。

雜木類:榔榆、黃楊、雀梅、赤楠、檵木、九里香、朴樹、福建茶、檉柳、小葉女貞等。

葉木類:三角楓、紅楓、銀杏、構骨冬青、鳳尾竹、羅漢竹、佛肚竹、棕竹、蘇鐵等。

花木類:山茶、茶梅、金雀、貼梗海棠、梅花、碧桃、紫薇、垂絲海棠、西府海棠、迎春、桂花、杜鵑、六月雪、探春等。

果木類:果石榴、火棘、南天竹、金桔、佛手、山楂、枸骨、金彈子、胡頹子、紫金牛、老鴉柿、柿、枸杞、珊瑚櫻等。

藤本類:凌霄、常春藤、絡石、扶芳藤、紫藤、忍冬等。

2.樹樁的採掘與培育樹木盆景的素材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繁殖育苗和採掘樹樁。前者採用播種、扦插、壓條、嫁接、分株等繁殖方法取得樹苗,進行自幼培養,造型比較自由,樹木枝乾的粗細比較勻稱,但費時較長;後者從山野挖取多年的樹樁,因材處理,進行培育加工,可以大為縮短時間,常常還可選到形態自然優美、古雅樸拙的老樁,製作成盆景佳品。缺點是受到樹樁固有形態的限制,主幹與側枝之間的粗細比例不易勻稱。此外,有些珍貴樹種如五針松、枷欏木、紅楓等,在山野採挖不到,只好靠人工繁殖取得樹苗。

關於繁殖育苗技術,在許多園藝書籍中均有介紹,本書不再贅述。這里將樹樁採挖與培育方法作一介紹。

採挖樹樁必須掌握一定的科學方法,否則難於成活,更難於成品,既浪費時間、人力,又浪費了自然資源。

選擇採掘的樹樁,要從樹種、樹齡、形態以及發展前途等方面綜合考慮。關於樹種的選擇,前面已有介紹。至於樹齡,以年久樁老者為貴,但也須長勢旺盛。樹樁的形態,不要一味追求怪異、象形(象形並不是盆景藝術的選擇標准),

而以具有蒼古奇特、遒勁曲折的特點為佳,特別應注意根部和主幹的形態。樹樁一般不宜太高太大,以利於成活和便於加工,又適於上盆和陳設。有些樹樁雖存在某些缺陷,但從發展的眼光來看,只要可以加工彌補,仍然可以取用。

採掘樹樁的時間,一般宜在樹木進入休眠期後,以初春化凍,樹木尚未萌發之前為宜。深秋、初冬採掘也可,但冬季養護較麻煩,尤其在北方,須進溫室養護。至於寒冬臘月,由於土層凍結,採掘困難,且易傷根,故不太適宜。採掘樹樁的時間還要因地制宜,根據樹種的習性來決定,對於不耐寒的樹種,宜在3~4月份間採掘,以免遭受凍害。

在採掘時,一般可將主根截斷,但要多留側根和須根。

對於松柏類和某些直根樹種,則宜適當多留些主根,否則不易成活。樹樁挖起後即可進行一次重修剪,修剪要根據樹樁的形態,並初步考慮到日後的造型。一般保留一部分主要枝幹並短截,其餘全部剪去。萌發力弱的常綠樹種,如松柏類等,不可將枝葉剪光。採掘的樹樁,根部不必帶土,最好放進泥漿里蘸一下,裝入筐簍,並填塞苔蘚,以保護須根不致因失水而枯萎。帶回後須盡快栽種。

山野採掘的樹樁,無論其自然形態如何優美,要製成盆景,還必須經過一定時期的培育,稱做「養胚」。有些盆景愛好者,急於求成,將剛採掘的樹樁栽進較淺的釉盆或紫砂盆中,甚至懸根露爪,試圖一氣呵成盆景,結果多難於成活,更不易成型,所謂欲速則不達。

養胚最好選擇土壤疏鬆肥沃、排水良好、陽光充分的地方進行地植,或採取泥盆栽植,以便於結合造型加工。栽植

要適當深埋,最好僅留芽眼於土外,主幹較高的樹樁,可用苔蘚包在主幹上。栽後要澆一次透水,並用少許稻草蓋在樹樁上,以保持濕度。夏季高溫時,要搭棚遮蔭,並經常噴水。

冬季要圍以草簾,防止寒凍。平時要注意水分補充,樹木生長旺盛期更不可缺水,但也要注意澆水不可過多,以防止造成爛根現象。在天氣乾燥時,最好常往葉面上噴水。要使樹胚盡快成型,施肥很重要,新栽的樹樁,根較幼嫩,宜薄肥勤施。肥料可用腐熟的餅肥或糞肥,稀釋後再用。養胚期間還要做好修剪、摘芽、防治病蟲害等工作。

修剪主要指剪去日後造型時不需要的枝幹,以免消耗養分。還要剪去枯枝、病枝等,否則會影響新芽的抽生或導致病蟲害的蔓延。

摘芽主要指摘掉多餘的芽。一般保留日後造型所需要的芽(包括備用芽)

,其餘的芽全部摘掉,以免長出無用的枝幹。

待保留的芽長成枝幹時,可作進一步選擇,剪去不用的枝幹,並摘去留下枝乾的頂芽,促使腋芽萌發側枝,增加枝葉的層次與密度。

3.樹胚的加工造型自幼培養的樹苗,一般在3~5年後開始加工造型;山野採掘的樹樁,大多在養胚一年後即可進行加工造型。

加工前可將地栽的樹胚挖起來,臨時栽進大小基本適合的盆中,以便操作和造型。大型樹胚也可就地加工造型。

加工製作要遵循一系列盆景創作的藝術手法,對樹胚材料先進行仔細觀察和推敲,根據材料特點來決定表現什麼樣的題材和如何造型,也就是「因材處理」。將樹胚根、干、枝

的骨架按盆景藝術的規律安排,使之成為具有協調勻稱、線條優美、意境深遠的有生命的盆景藝術作品。如選用松樹為材料,就宜於表現其主根的蒼勁與挺拔,枝葉平整展開呈雲片狀;柏樹就宜於表現其主幹古拙奇特,枝葉呈團簇狀;梅花造型則宜疏枝橫斜;迎春則宜垂枝拱曲;……這是從樹種的自然特性來考慮的。

此外,還要從樹樁的固有形狀來考慮,如有些樹樁的主幹挺直,可順其自然,作成直乾式;有些樹樁主幹自然彎曲,適於作成曲乾式或懸崖式;有些樹樁主幹枯禿,則宜於作成枯峰式的……因材處理可以使盆景製作既節省人工,又有天然野趣。如完全任其自然,就談不上盆景藝術了,但是人工的痕跡過甚,卻又失去自然美。因此,對於樹樁的造型,切不可墨守成規,套用模式。

造型加工方法也有一定程序性,通常是先主幹後枝條,由下而上的攀扎、修剪或雕鑿,可根據樹種和造型的需要來確定。不同地區由於習慣的不同,其加工方法也有所差異。一般對於松柏類及萌發力弱的樹種,以攀扎為主。

對於榔榆、雀梅、福建茶、三角楓等萌發力強的樹種,可以修剪為主。用攀扎法加工的樹樁,造型自如,曲折多變,且成型較快;用修剪法加工的樹樁,則蒼勁自然,但成型較慢。在南方地區,氣候溫暖,樹木生長快,適於修剪造型;北方地區,氣候寒冷,樹木生長較慢,適於攀扎造型。當然這些都是就一般情況而言,各地盆景的風格與流派不同,其造型方法迥然有別,如嶺南派採用「蓄枝截干」的修剪造型法;揚派採用「一寸三彎」的攀扎造型法;蘇派則用「粗扎細剪」造型法;徽派則採用「之形彎曲」造型法;川派則採用「方拐」或「掉

拐「法造型等等。我們掌握修剪與攀扎的最基本方法,並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常常可以產生理想的效果。

(1) 攀扎法:即通過棕絲、麻皮或金屬絲等攀扎材料,將樹木枝幹彎曲成各種形狀。

金屬絲扎法:該法簡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除時稍有麻煩。最好是用經過火燒的鐵絲,但通常用的是較經濟的鉛絲,根據所攀扎枝乾的粗度來選用適度粗細的鐵絲。金屬絲一般選用12~24型號,對號使用。

鐵絲粗度選用表

鐵絲12號14號16號18號20號22號24號

枝幹直徑15毫米10毫米6毫米4毫米3毫米2毫米15毫米A攀扎時,先將金屬絲一端固定於枝乾的基部或交叉處,然後緊貼樹皮徐徐纏繞,使金屬絲與枝幹約成45°角。

如要將枝幹向右扭旋下彎,金屬絲則按順時針方向纏繞;反之,則按逆時針方向纏繞。注意邊扭旋邊彎曲,才能使金屬絲緊貼樹皮,同時枝幹也不易斷裂。用力不可過猛,以防損傷樹皮或扭斷枝幹。對石榴、紅楓等一些皮薄易受損傷的樹種,可先用麻皮包卷枝幹,然後再攀扎金屬絲。在一根枝上如有重復的金屬絲纏繞時,須注意纏繞方向的一致,盡量避免交叉。

棕絲攀扎法:是我國盆景傳統造型方法。

它的優點是:棕絲與枝幹顏色調和,加工後即可供欣賞,並且不易損傷樹皮,拆除方便,但攀扎難度較大。一般先將棕絲捻成不同粗細的

棕繩,將棕繩的中段縛住需彎曲的樹干下端(或打個套結)

,將兩頭相互絞幾下,放在需要彎曲的枝幹上端,打一活結,再將枝幹徐徐彎曲至所需弧度,再收緊棕繩打成死結,即完成一個彎曲。一般彎曲不宜過分,否則易失卻自然形態。棕絲攀扎的關鍵在於掌握好力點,要根據造型的需要,選擇下棕與打結的位置。

棕絲攀扎的順序:開始時,先扎主幹,後扎枝葉;扎枝葉時,先扎頂部,後紮下部;每扎一個部分時,先扎大枝,後扎小枝;在扎主幹時,應從基部到頂部。

各地盆景老藝人在長期實踐中,總結了許多種棕絲攀扎方法,稱作棕法。

這種棕法因地區或流派不同而略有區別,但基本原則是相同的,目的都是為了利用棕絲將樹木枝幹紮成所需要的形態。棕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掌握基本原則後,可根據造型需要靈活處理。

彎曲較粗的枝幹,可先用麻皮包紮,並在需彎曲處的外側襯一條麻筋,以增強樹乾的韌性。如枝幹過粗,彎曲困難,還可用「開刀法」

,即用鋒利小刀在樹干彎曲處切開一條3~5厘米長的深口,切面再按上法用麻皮包紮,這樣既便於彎曲,又不易折斷。為利於切口癒合,最好使切面與彎曲所在的平面垂直。

無論採用金屬絲或棕絲攀扎,一般在一年以後拆除就能定型。如不及時拆除,就會因為枝條長粗,而使金屬絲或棕絲陷入皮層,影響樹木生長及美觀。但對於生長較慢的樹種及較粗的枝幹,則時間可稍延長一年半載。

各樹種的攀扎時間:要注意適時攀扎,則枝條柔軟,彎

曲容易,攀扎後,發育生長良好。如不適時攀扎,則枝條易於折斷,發育生長也受影響。

冬、春攀扎的樹種有:刺柏、玉蘭、木綉球、蝴蝶樹、蠟梅、梅花、桃、櫻、麥李、榆葉梅、西府海棠、垂絲海棠、石榴、紫薇、榔榆、朴樹、黃荊等。蠟梅以下樹種,在未成型前,在夏季還應攀扎一次剛木質化的新枝。夏、秋攀扎的樹種有:羅漢松、華山松、金彈子、胡頹子、六月雪、桂花等。冬、秋攀扎的樹種有:貼梗海棠、火棘、雀梅、黃楊等。有些樹種如桃葉衛矛、迎春、枸杞等,隨時均可攀扎。山茶、杜鵑等觀花樹種,均宜在開花前攀扎。

(2)修剪法:即通過枝乾的修剪,去除多餘部分,保留其精華,以使樹形美觀,這是樹木盆景造型的一種主要手段。

修剪的作用有削弱、矮化、改變樹形的功能。修剪時,對雜亂的交叉枝、重疊枝、平行枝、對生枝等進行調整,即剪掉。

對於留下枝條,則養分集中,長得粗壯,當培養枝長到適合粗度時,再進行強度修剪,使之短縮,生出第二節枝;待第二節枝長到適合粗度時,再加剪截,依次第三、第四節枝都如此施行。一般每一節枝上留兩個小枝,一長一短,經多年的修剪後,枝幹短縮、粗壯,蒼勁有力,逐步形成需要的樹型。

修剪方法:有摘、截,疏、傷等措施。摘即摘心與摘葉,生長時期將新梢頂端去掉稱摘心。摘心可促進腋芽生長,多長分枝,抑制高生長,有利盆景造型美觀。摘葉可促使萌發新葉,如榆樹在生長期摘去老葉,會使新葉變小,變得秀氣,有利觀賞;楓槭、石榴摘去老葉,萌發新葉呈紅色,鮮艷悅目。截是將當年生枝條進行短截,短截後則中短枝增多,母

枝增粗,所謂枝疏則截,截則枝密,有利於枝片造型。回縮是將多年生枝條截短,為嶺南派「蓄枝截干」

的主要手法,有利於老樹更新復壯。採掘野生樹樁,在養胚過程中,常常運用回縮截乾的辦法,既是樹樁矮化措施,又是老樁更新復壯手段。疏是指疏剪,將過密枝條從基部剪去部分,有利於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促進留下枝條旺盛生長。傷是對樹木枝幹進行刻傷、環剝、擰枝、扭梢、拿枝等措施。觀花、觀果盆景常採取這種方法,促使開花結果。

修剪時期要適時適樹,一般落葉樹種可四季修剪,但以落葉後萌芽前修剪為宜。松柏類由於剪後容易流樹脂,宜於冬季修剪;生長快、萌發性強的樹種如檉柳、榆樹等,一年可多次修剪;觀花類樹種,當年生新枝條開花的海棠、蘋果、紫薇、石榴等,宜在萌發前修剪;一年生枝上開花的樹種如碧桃、梅花、迎春等宜在開花後修剪。

(3)雕鑿法:為了顯示樹木蒼古,有時可用鑿子或鋒利刻刀依照造型技法對樹干進行雕鑿,成自然凹凸變化,還可剝去部分樹皮,甚至將樹干劈去一半(如梅樁劈乾式造型)

,使樹木呈現自然枯朽的蒼老姿態。但雕鑿時不可露出人工刀刻斧鑿痕跡。該法多用於松柏類及體量較大的老樹樁。

(4)提根法:樹樁盆景講究懸根露爪、盤根錯節,這也是盆景欣賞的重要內容之一。提根技法通常將樹木先種在深盆中,以後逐年去掉上面的壅土,使粗根提出土面。同時還可將根部進行盤曲藝術處理,使其更顯得蒼古奇特,古樸野趣。但提根時要掌握適度,不可使根系一下子露出過多,以免影響樹樁生長,甚至造成死亡。榆樹、錦雞兒等樹種的根

系細長而柔軟,提根時,可將長根蟠曲成古雅之狀,但根系的盤曲要有條理和美感,不能亂纏胡繞,失卻自然,反而影響效果。

自然界的樹木形態千變萬化,作為盆景為其縮影當然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因此,樹木的造型很難用具體的標準定下來。但是必須做到符合自然和富有畫意。任意造作,就失去樹木自然形態。但僅僅符合自然也還不夠,還必須在自然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加工,這同繪畫的道理一樣,要達到一定藝術境界,必須在平時多觀察自然各種樹木,積累感性認識,特別對一些盆景常用樹木的典型姿態要善於掌握,如松樹、柏樹、柳樹、梅花及常見雜樹等的自然形態特徵。同時要多觀察山水畫中的樹木畫法,從中學習技巧。

此外,要從美學、文學等多方面來提高藝術素養。

4.樹木的栽種經過加工整形的樹胚,如暫時還不能成型,可繼續地栽培養;如已接近成型,則可上盆配景。

(1)選盆:造型優美的樹木,只有配上大小適中,深淺恰當,穎式相配,色彩諧調,質地相宜的盆缽,才能成為完美的盆景藝術品。

在選擇盆缽時,首先要注意大小適中。用盆過大,則使盆內顯得空曠,樹木顯得矮小,同時盆大盛土多,就會蓄水過多,輕則引起樹木徒長,影響造型,重則造成爛根現象;用盆過小,又會使盆景顯得頭重腳輕,缺乏穩定感,且易造成水分、養分不足,影響樹木生長。一般說,矮壯型樹木,孤植時所用的盆口面必須小於樹冠范圍,盆長必須大於樹乾的

高度;高聳型樹木,孤植時所用的盆口面必須大於樹冠范圍,盆長必須小於樹乾的高度;合栽式的宜稍大一些,以表現一定的空間環境。此外,用淺盆時,盆口面寧大勿小;用深盆時,則寧小勿大。

用盆的深淺對於盆景造型影響很大,對於植物的生長也有一定的影響。用盆過深,會使盆中樹木顯得低矮,同時不利於喜干植物的生長;用盆過淺,又會使主幹較粗高的樹木有不穩定感,並且難以栽種,不利於喜濕植物及花果類樹木的生長。一般說,合栽式宜用最淺的盆;直乾式宜用較淺的盆;斜乾式、卧乾式、曲乾式宜用深度適中的盆;懸崖式宜用最深的千筒盆,但大懸崖式有時反而用中深盆,以對比顯示下垂枝的長度。此外,對於規則型的樹木盆景,習慣上用深一點的盆;而自然型的樹木盆景,特別是盆中放置配件的,用盆則不可深。

選配盆缽,必須使款式與景物內容在格調上一致,才能諧調。同時還要考慮到有利於植物生長。如樹木的姿態蒼勁挺拔,則盆缽的線條也宜於剛直,用四方形、長方形及各種有稜角的盆缽,以集中表現一種陽剛之美;如樹木的姿態虯曲婉轉,則盆缽的輪廊應以曲線條為佳,用圓形、橢圓形及各種外形圓渾的盆缽,以顯示一種陰柔之美。必須說明,這種選用盆缽法不是絕對的,有時為了造成一種對比,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形態挺直的樹木採用矮腳盆;飄逸橫斜的樹木採用高腳盆。

生長快、根系發達的樹木宜用瓢口或直口的盆,以便於換盆;生長緩慢、根系不發達的樹木可用各種盆口形式的盆缽。

傳統規則式造型的樹木,宜用長、寬、高三項尺寸相差不大的正方形盆或圓形盆,也可用海棠形、六角形、梅花形等式樣的盆;無明顯方向性的樹木宜用圓形、方形一類較淺的盆;斜乾式宜用長方形、橢圓形一類較淺的盆;多乾式、叢林式、連根式、附石式盆景內容較復雜,宜用形狀簡單的長方形、橢圓形一類的淺盆。

盆的質地對於觀賞和栽種植物都有一定的影響。松柏類一般宜用紫砂陶盆;雜木類一般多用釉陶盆;觀花、觀果類宜用瓦盆培養,利於開花結果,觀賞時再外加瓷盆或釉陶盆;微型盆景宜用紫砂陶盆或釉陶盆;特大型盆景可用鑿石盆或水泥盆。

盆與樹木景物的色彩要既有對比又能調和。松柏類四季蒼翠,配上紅色、紫色一類深色的紫砂陶盆,更見古雅渾朴;花果類色彩豐富,宜配上色彩明快的釉陶盆,使花果的色彩更加艷麗。如紅梅、貼梗海棠、紫藤、火棘等,可配上白色、淡藍色、淡綠色、淡黃色的釉陶盆;黃花杜鵑、白梅、金雀、迎春等,可配上色彩較深的釉陶盆;觀葉、雜木類更須注意盆的色彩,如紅楓宜配淺色盆、銀杏宜配深色盆。此外,配盆也要考慮到樹木主幹的色彩。

上面介紹了選配盆缽主要注意方面,不能看成是絕對的規則,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選配盆缽是盆景藝術創作的一個重要步驟,對於盆景作品的成敗關系很大。要進行認真的探索和研究,通過大量的實踐才能得心應手。

(2)用土:樹木盆景的盆土要根據各樹種的生物學特性

來選用,不同樹種對土壤理化性質的要求也不同。有的要求酸性土壤,如杜鵑、山茶、檵木、梔子花等;有的則要求中性土或鈣質土,如榔榆、櫸樹、朴樹等;檉柳、枸杞則能耐鹼性土,這說明不同盆景樹木要選用不同的盆土。但一般盆景植物都需要肥沃疏鬆、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

盆土的種類很多,如腐殖土、稻田土、山泥、腐葉土、塘泥土、河沙等,都適於作盆景用土。也可根據不同情況配製培養土,普通培養土通常採用下列材料配製而成:肥田土(田園土)

4份、腐葉土(用大量樹葉、雜草堆積腐爛而成的泥土)

4份、粗砂2份,再以礱糠灰少量拌勻過篩即可。加肥培養土即在普通培養土中摻入餅肥1~2份即可。

(3)栽種:栽種時首先要選好盆與土,用碎瓦片和鐵絲網(塑料絲網更好)填塞盆底排水孔。淺盆多用鐵絲網,較深盆可用碎瓦片,兩片疊合填一個孔,最深的千筒盆需用較多瓦片及沙土墊於盆底,以利排水。填孔工作很重要,關繫到盆景植物的成活,切不可馬虎從事。如不注意處理,將水孔堵塞,澆水後排不出來,盆土積水,會造成植物爛根現象。

用淺盆栽種較大的樹木時,須用金屬絲將樹根與盆底扎牢。

可先在盆底放一鐵棒,使金屬絲穿過盆孔栓住鐵棒,這樣樹根在栽種時便可固定下來,不致因盆土淺而搖動,影響根系發育生長。

樹木的位置確定後,即將事先篩好的培養土放入盆內。

如盆土有粗細之分,先將粗粒土放在盆下,再放細粒土壅根填實。培土時一邊放入,一邊用竹桿將土與根貼實,但不要將土壓得太緊,只要沒有大的空隙即可,這樣有利於透氣透水。

土放到接近盆口處,稍留一點水口,以利於澆水。如系淺盆,則可不留水口,有時還要堆土栽種。樹木栽種的深淺,也要根據造型的需要,一般將根部稍露出土面即可。

樹木栽種好後,即可澆水。新栽的土較松,最好用細噴壺噴水。第一次澆水,務必澆透。水澆好後,放置於無風半陰處,注意經常澆水,保持盆土濕潤,約半月後,便生新根,這時才能按正常管理。

附石式盆景的栽種,大體上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將樹木栽種在山石的洞中,比較簡單,但要注意用竹扦將土與樹根貼實;另一種是將樹木的根系抱在石的四周,比較困難,可小心地將樹根嵌進選好的山石隙縫中,外面整個抹上泥土,再用青苔包裹並縛紮起來,連石一起栽進土中,待二三年後,根部充分生長,同石縫嵌緊了,才可取出栽進淺盆中。

5.樹木盆景的配石與配件樹木盆景中常用山石或配件與樹木配合布置,這是我國盆景藝術的一種獨特造景手法。在一盆松柏盆景中,配置一些山石,會使盈尺之樹,顯出參天之勢。在懸崖式的盆景中,放置尖削的峰石於根際,就彷彿樹木生長在懸崖絕壁之上。

熱點內容
七夕節耒由 發布:2025-01-22 07:39:36 瀏覽:124
桃花運插花 發布:2025-01-22 07:38:51 瀏覽:504
七夕與傳統文化 發布:2025-01-22 07:36:35 瀏覽:380
楊瑞芬鬱金香 發布:2025-01-22 07:27:07 瀏覽:72
那裡批發花卉 發布:2025-01-22 07:25:06 瀏覽:356
剪枝梔子花 發布:2025-01-22 07:11:01 瀏覽:243
七夕素材背景 發布:2025-01-22 06:58:06 瀏覽:3
紫羅蘭怎麼養殖方法 發布:2025-01-22 06:57:59 瀏覽:938
櫻花鎖安裝 發布:2025-01-22 06:57:15 瀏覽:234
辣木鮮花餅 發布:2025-01-22 06:24:58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