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圓盆盆栽
Ⅰ 不開花大圓葉子的盆栽植物名稱
豆瓣綠是胡椒科草胡椒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產於台灣、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川及甘肅南部和西藏南部。生於潮濕的石上或枯樹上。分布於美洲、大洋洲、非洲及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全草葯用。內服治風濕性關節炎、支氣管炎;外敷治扭傷、骨折、癰瘡癤腫等。
Ⅱ 盆栽苦瓜的種植方法
苦瓜又名「涼瓜」,屬喜溫蔬菜,生長適溫為20―25℃。近幾年通過品種選育,春、夏、秋三季都可種植,逐漸成為主栽瓜品種。種植苦瓜要獲得優質高產,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選擇良種。選擇耐肥、耐熱、耐貯運、瓜型大、瓜肉厚、產量高、品質好的良種,如早豐3號、翠綠一號、穗優、綠寶石、大頂苦瓜、江門苦瓜、滑身苦瓜、夏豐2號、青玉苦瓜、新綠二號長身油瓜等。
二、催芽育苗。苦瓜的種皮堅硬,播前先浸種催芽,以利出苗。一般春植宜在1月底至4月播種,夏植在5―6月種植,秋植在7―8月種植。播種前將種子放入溫水中,用細砂輪磨擦洗去膠質後,用干凈的薄紗布包好,放入清水中浸種12小時,撈起種子,再用紗布或濕紙包好,用薄膜包好保溫催芽,溫度應保持在28―30℃,濕潤催芽,3―4天左右可出芽,芽長1厘米即可播種。採用營養杯育苗,用優質腐熟農家肥、過磷酸鈣、氯化鉀、菜園泥等配製混勻營養土,漚制20―25天後,將已催芽的種子點播於營養杯,覆蓋約3厘米薄土層,放入苗床,然後用竹弓搭棚,45―50厘米高,用尼龍薄膜覆蓋防寒育苗,待瓜苗長出5―6片葉時,即可移植大田。
三、選地整地。苦瓜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肥沃、濕潤、土層深厚、排灌方便的粘土為好。應選兩年以上未種過瓜類的、保肥水力強的地種植。整地起畦,一般畦寬1.5―2米包溝,畦高30―40厘米。
四、施足基肥。苦瓜生長期長,產量較高,需肥量大。基肥畝施腐熟農家肥1500―2000公斤、過磷酸鈣80公斤、鉀肥15―25公斤、尿素10―12公斤,混勻撒在溝內。
五、合理密植。苦瓜大田種植可單行雙株植,株距60―70厘米;單行單株植,株距28―30厘米;雙行單株植,株距40―50厘米,行距40―50厘米。移植後澆薄定根水。
六、水肥管理。苦瓜喜濕,但不耐澇,苗期及開花結果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應,畦面應保持濕潤,暴雨後要及時排除漬水,防止爛根。苦瓜除種植時施足基肥外,要及時追肥。苗期要勤施薄施水肥1―2次,保瓜苗早生快長。在雌花初現和初收瓜前3―7天各一次,以後每收一次瓜後追肥一次,在畦兩側挖淺溝,每畝施用復合肥40―50公斤或尿素10公斤加磷肥30公斤加鉀肥15公斤,然後覆土;或畝施腐熟人糞肥500―700公斤加尿素3―4公斤混勻淋施,以延長採收期。
七、整枝拉蔓。在苦瓜生長抽出絲時,要插人字籬棚架引蔓上架,避免蔓葉互相纏繞,架頂部交叉扎緊。苦瓜分枝力強,前期引蔓要勤,在晴天下午進行,以防折蔓。主蔓的果實採收後,便轉入側枝結瓜,因此,引蔓上架後,應將主蔓莖部40―50厘米以下的側枝摘除,並將生長過密的老葉以及上部細弱側蔓摘除,使田間通風透光,減少病害,提高座果率。
八、適時收獲。苦瓜宜及時收獲嫩瓜,以保證品質和增加後期結果。當果實長到一定長度,果肩瘤狀突起膨大,瘤溝變淺,瓜頂咀大圓,果實有光澤,果色青翠時,應及時採收上市。
九、防治病蟲害。苦瓜病害主要有苗期立枯病、猝倒病、中後期炭疽病、白粉病、枯萎病。猝倒病、立枯病可用200ppm農用鏈黴素、2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600倍液噴治。炭疽病、白粉病,可分別用50%托布津或代森鋅500倍液,或75%百菌清或瑞毒霉600-700倍液噴治;應將病葉、病瓜摘除,然後噴50%炭疽福美300-400倍液,或20%粉銹寧1500―2000倍液防治。枯萎病可用70%敵克松800―1000倍液噴治或淋根;植後20―30天,用50%托布津600倍液每株淋根半升,或可用10%雙效靈200-300倍液淋根,有一定防治效果。
苦瓜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黃守瓜、黑守瓜、瓜實蠅等,可噴敵敵畏或敵百蟲500-800倍液,殺蟲雙200倍液或40%三氯殺蟎醇800-1000倍液或2.5%氯氰菊脂、氰戊菊脂3000-4000倍液噴治。
Ⅲ 盆栽桂花樹應該怎麼種植
桂花的種植與養護的方法: 育苗技術桂花一般採用扦插育苗,單干桂花多採用播種育苗,現介紹如下:
1、采種桂花9至10月開花,果實於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成熟。當果實進入成熟期,果皮由綠色逐漸轉為紫黑色時即可採集。採集的果實堆漚3天左右,待果皮軟化後,浸水搓洗,去果皮、果肉,得到凈種,稍加晾乾濕潤沙藏。因桂花種子有後熟期,一般要濕沙催芽8個月後才能發芽。
2、育苗常用播種育苗法。播種育苗能獲得大量的桂花實生苗,適宜用作行道樹。播種常用寬幅條播,行距20至25厘米,幅寬10至12厘米,每畝播種20公斤,每畝地產桂花苗2.5至3萬株。播種前要將種臍朝向一側,覆一二厘米的細土,再蓋上薄層稻草,噴水至土壤濕透,以防土壤板結和減少水分蒸發。當種子萌發出土後,及時揭草,將草放置於行間,既可保持土壤濕潤,又能防止雜草生長。
栽培繁殖要點播種、壓條、嫁接和扦插法繁殖。當年10月秋播或翌年春播,實生苗始花期較晚,且不易保持品種原有性狀。壓條繁殖,用於繁殖良種。嫁接繁殖是常用的方法,多用女貞、小葉女貞、小蠟、水蠟、流蘇和白蠟等樹種作砧木,行靠接或切接。扦插繁殖多在6月中旬至8月下旬進行。移植常在秋季花後或春季進行,也可在梅雨季節移栽,大苗需帶土球,種植穴多施基肥。盆栽桂花,夏季可置庭院陽光之下,不需遮蔭,冬季在一般室內即可安全越冬。病蟲害有枯斑病、枯枝病、桂花葉蜂、柑橘粉虱、蚱蟬等。
1.栽植 應選在春季或秋季,尤以陰天或雨天栽植最好。選在通風、排水良好且溫暖的地方,光照充足或半陰環境均可。移栽要打好土團,以確保成活率。栽植土要求偏酸性,忌鹼土。盆栽桂花盆土的配比是腐葉土2份、園土3份、沙土3份、腐熟的餅肥2份,將其混合均勻,然後上盆或換盆,可於春季萌芽前進行。
2.光照與溫度 在黃河流域以南地區可露地栽培越冬。盆栽應冬季搬入室內,置於陽光充足處,使其充分接受直射陽光,室溫保持5℃以上,但不可超過10℃。翌年4月萌芽後移至室外,先放在背風向陽處養護,待穩定生長後再逐漸移至通風向陽或半陰的環境,然後進行正常管理。生長期光照不足,影響花芽分化。
3.澆水與施肥 地栽前,樹穴內應先攙入草本灰及有機肥料,栽後澆1次透水。新技發出前保持土壤濕潤,切勿澆肥水。一般春季施1次氮肥,夏季施1次磷、鉀肥,使花繁葉茂,入冬前施1次越冬有機肥,以腐熟的餅肥、廄肥為主。忌濃肥,尤其忌入糞尿。盆栽桂花在北方冬季應入低溫溫室,在室內注意通風透光,少澆水。4月出房後,可適當增加水量,生長旺季可澆適量的淡肥水,花開季節肥水可略濃些。
4.整形修剪 因樹而定,根據樹姿將大框架定好,將其他葫櫱條、過密枝、徒長枝、交叉枝、病弱枝去除,使通風透光。對樹勢上強下弱者,可將上部枝條短截1/3,使整體樹勢強健。
養護要點(1)中耕除草。在以主幹為中心1米直徑的樹盤內重點鬆土和除草。灌水或降雨後,為防止土壤板結進行中耕鬆土。
(2)澆水與排澇。桂花的澆水主要在新種植後的一個月內和種植當年的夏季。新種植的桂花一定要澆透水,有條件的應對植株的樹冠噴水,以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桂花不耐澇,及時排澇或移植受澇害植株,並加入一定量的沙子種植,可促進新根生長。
(3)合理施肥。施肥應以薄肥勤施為原則,以速效氮肥為主,中大苗全年施肥三四次。早春期間在樹盤內施有機肥,促進春梢生長。入冬前期需施無機肥或垃圾雜肥。其間可根據桂花生長情況,施肥一兩次。新移植的桂花,追肥不宜太早。移植坑穴的基肥應與土壤拌勻再覆土。
(4)整形修剪。
①剝芽:發芽時將主幹下部無用的芽剝掉。
②疏枝:保持一定的枝下高,剪去無用枝條,一般成材後的桂花枝下高在1.5米左右。
③短截:剪去徒長的頂部枝條,使桂花高度保持在3.5米左右,冠幅2.5至3米。
配置特點:
桂花的配置形式大體上可以分為自然式和規則式兩類。自然式配置以模仿自然、強調變化為主,具有活潑幽雅的自然情調,有孤植、叢植、群植等方法。規則式配置多以某一軸線為主,呈對稱或成行排列,以強調整齊、對稱為主,給人以雄偉肅穆之感,有對植、列植等方法。
1、孤植。桂花樹型優美,可孤植成景。南京靈谷寺大草坪上孤植著一株桂花王,形如巨傘,在周圍成片的桂花林的映襯下,個性鮮明,具有「鶴立雞群」的效果;鎮江焦山景區桂花廣場中也有一株孤植桂花,廣場呈方形,廣場中央用卵石做成一個大圓,圓的中心取桂花花開四瓣的特徵,以十字形花瓣狀砌成花壇,花壇中心栽培一株姿態優美的桂花,俯視其景,方中有圓,圓中有花,不僅體現出「花開月圓,幸福圓滿」的寓意,而且點出了廣場主題。
4.列植自古以業桂花就有種植在甬道兩側的習慣。列植主要體現植物的整齊美、線條美,樹齡相近的桂花一般樹型近似,按直線或曲線以等距離栽植,很容易取得整齊一致的藝術效果。在園林中,桂花一般作為行道樹、林帶及水邊等綠化栽培或作為樹牆,綠籬栽培。南京靈谷寺道路的兩側就是以桂花與其他樹種配置作為行道樹栽培的,使道路兩側的植物景觀富有層次變化,十分獨特。焦山定慧寺圍牆外,分別以數株桂花列植,黃牆、碧瓦,綠樹色彩豐富,構圖優美。
病蟲害防治病害防治:
桂花褐斑病、桂花枯斑病、桂花炭疽病是桂花常見的葉部病害,這些病害可引起桂花早落葉,削弱植株生長勢,降低桂花產花量和觀賞價值。
桂花褐斑病
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黃斑點,逐漸擴展成近圓形病斑,直徑2至10mm,或因病斑擴展受葉脈限製成為不規則病斑。病斑黃褐色至灰褐色,病斑外圍有一黃色暈圈。褐斑病一般發生在4至10月份,老葉比嫩葉易感病。病原菌以菌絲在病落葉上越冬,次年春季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分生孢子由氣流和雨滴傳播。
桂花枯斑病
該病病原菌多從葉緣、葉尖端侵入,發生在葉片的葉緣和葉尖。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淡褐色小點,逐步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病斑,後擴大為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灰褐色大斑,邊緣為深褐色。枯斑病發生在7至11月份,在環境條件不好的棚室內全年可發生。病菌以分生孢子借風、水傳播侵染。高溫、高濕、通風不良的環境有利於發病。植株生長衰弱時及越冬後的老葉及植株下部的葉片發病較重。
桂花炭疽病
該病侵染桂花葉片。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斑點,逐漸擴大後形成圓形、半圓形或橢圓形病斑。病斑淺褐色至灰白色,邊緣有紅褐色環圈。在潮濕的條件下,病斑上出現淡桃紅色的黏孢子盤。炭疽病發生在4至6月份。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盤在病落葉中越冬,由風雨傳播。
防治措施
首先要減少侵染來源。秋季徹底清除病落葉。盆栽的桂花要及時摘除病葉。
其次加強栽培管理。選擇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基質栽植桂花;增施有機肥及鉀肥;栽植密度要適宜,以便通風透光,降低葉面濕度減少病害的發生。
科學使用葯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1:2:200倍的波爾多液,以後可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至1500倍液。重病區在苗木出圃時要用10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
蟲害防治:
家庭養殖桂花的主要蟲害是蟎,俗稱紅蜘蛛。一旦發現發病,應立即處置,可用蟎蟲清,蚜蟎殺,三唑錫進行葉面噴霧。要將葉片的正反面都均勻的噴到。每周一次,連續2-3次,即可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