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野史盆景

野史盆景

發布時間: 2024-10-06 14:11:11

❶ 吳中東山雕花樓有6句名言么

有,
洞庭東山,為吳中太湖東北部的一個半島,歷史悠久,風光秀麗,特產豐富,是聞名中外的國家級風景旅遊區。在東山眾多的景點中,民國建築——雕花樓,因巧奪天工、保存完好的「磚、木、石、金」雕刻藝術而著名,譽稱「江南第一樓」,並於2006年5月被列為中國文化遺產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雕花樓」曾是民間的口頭俗稱,還有一個名字:春在樓,頗為高雅。「花落春仍在」是蘇州清代詩人俞樾殿試名句。而雕花樓主金錫之借用其意為樓取名,鏤花繪彩,配以樓外四季花木,真是美得春色常在呵!為能更好延續這一民國建築的文化遺產常葆春色,吳中區主管部門在春在樓被列為「國寶」後,即拉開了以恢復雕花樓原民國建築文化風貌,恢復水鄉山區本土自然風情為主基調的「國寶」保護規劃改造方案的帷幕。投巨資新改造後的雕花樓景區,其游覽、休閑的功能更趨完善,將形成有景點區、休閑區、配套區為綜合功能的旅遊景區。景點區主要景觀有民國建築雕花樓、明代建築狀元府第及後花園、雕花樓歷史文化陳列館、園林水榭、古亭、荷池、長廊、古樹名木等;休閑區主要有標准客房、休閑會所、土特產商場、雕花樓食府等;配套區主要有完善的停車場設施等。改造後的民國雕花樓景區,將成為蘇州環太湖大旅遊「山水蘇州、人文吳中」的首席品牌景點,也將成為天堂太湖名副其實的吳中瑰寶。
「此樓應是天上有,人間那得幾回聞?」幾乎所有走進雕花大樓的人們,都會發出這樣的慨嘆。這里的每一副木雕、磚雕,都是靈動的音符,都可以叩響你的心弦,引發你想像的雙翅。美哉!雕花大樓。寸寸皆是精靈,皆是創造,皆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近百部影視劇在這里開機、拍攝,並獲得成功,不僅藝術家可以在這里點燃靈感,創造絢麗的藝術之春;無數的遊客,上至外國首腦,下至芸芸眾生,皆可以從這里獲取幸福的感覺,甜美的笑意,還有那綿綿不絕的遐思。
漫步在雕花大樓的走馬樓長長的迴廊里,品味深邃,品味曲折,品味遺落在這里的古鎮傳奇,也品味並不久遠的歷史和似曾相識的人生。少爺的卧室,小姐的閨房,還有價值連城的老爺、太太的紅木雕花床,落滿了歷史的煙塵。昔日的奢華,如紙張發黃的孤本,珍奇,可以細細地研讀,但並不值得人們去仿效和續寫了。哲人說,歷史是一面鏡子。人們可以從中照出什麼呢?幽深的迴廊上,空無一物。有多少腳印遺落在這里?有多少歡笑、愁苦甚至哭泣遺落在這里?有情史、野史、艷史么?樓道的一側,開了一扇小窗。那是女性從樓上偷偷窺視樓下的情況用的。據說,大半是相親,偶而,也有遇到諸如祭祖大典等女性不便親臨現場的時候,小姐們便從這里偷偷打量那個陌生而新奇的世界。窗口無聲地洞開著,日、月從這里逝去了,一張張如花似玉的笑臉從這里逝去了,情節跌宕、情趣橫生的戲劇從這里逝去了。莫道歲月無痕,一扇窗,通往煙雨江南古鎮的春秋史,赤橙黃綠青藍紫,數十年的風風雨雨中,在這里上演了多少話劇?每一個人都可以從這扇窗口中,揣摩那並沒走遠的古鎮人家熟悉的背影;都可以領略愛情纏綿緋惻的韻致。樓主金先生當年經商,發了大財,可謂是氣壯如牛的大款了。他為什麼要花巨資修造雕花大樓呢。東山乃溫柔之鄉。綠柳、小河、石埠頭、木舟、拱橋、紅燈籠,看慣了上海十里洋場的紙醉金迷、燈紅酒綠,或許,還是覺得故鄉這片土地讓人感到溫馨和踏實。於是,大興土木,修了這座藝術宮殿作為自己的終老之地。並非有意褒獎樓主,較之於今日某些揮金如土、花天酒地的大款,當年修建此樓的金先生,還是值得人們投去敬意的一瞥的。他,畢竟為後人留下了這一藝術瑰寶。蘇州出才子,連商人也有如此的藝術品味,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沿走馬樓慢慢地走,可以走進歷史,也可以走進現實和明天。漫道人生,只要啟開心扉,朋友,你在這里就可以處處聽到啟迪智慧的歌唱。
花園很小,但假山、曲徑、碧水、拱橋、亭、台、樓、閣、花、鳥、蟲、魚俱全。雕花大樓最顯著的藝術特點是細。佇立其中,不由想起一位老戲劇藝術家對他弟子的遺訓:細、細,細!中國的戲劇,最講究精細之功,一抬手,一投足,說、唱、念、白,皆有深厚的蘊涵,這才叫功夫。蘇州園林的最可人之處,就是每一個細部,都經得起人們的反復推敲、把玩。雕花大樓更是如此。以小見大,是藝術的精髓。遊人們喜歡在這里悄然而立,而奢望有月白風清之夜,看如水的月色,從那片遮掩了三樓的風火牆上無聲地漫下來,漫下來,和仙風道骨的太湖石對話,與素雅高潔的紫薇、孩兒蓮、檀香梅耳語、默默地親吻鋪花的碎石小徑,然後,靜靜地漫入遊人的胸襟,一縷清涼也罷,一絲憂傷也罷,最好,能有幸燃起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那不凋的旋律,讓這極富蘇州園林特色的小小的花園,如一顆鍾情的種子,播撒在每一個遊人的心田裡,帶著它走南闖北,於是,艱難的生命之旅,就平添了一分綿綿的懷念和慰藉,那也是遊人最大的福分了。
建築是一種藝術。一座好的建築,不僅能使「居之者適」,還能使「觀之者暢」。雕花大樓就是這樣,除實用價值外,還能使「觀之者」獲得莫大的藝術享受。未進門,遠看去,但見蒼翠的果木掩映中,矗立著一座高大、陡峭的黑色城堡。四周高高的風火牆把牆內的一切遮蓋得嚴嚴實實,使人頓覺威嚴、神秘、幽靜。進得門去,內有兩進天井;樓上樓下,書房、客房、卧室、密室、陽台、花園……整個宅院佔地二畝,平面呈多邊形。主體建築從東到西在中軸線上依次是照牆、門樓、前樓、後樓、附屋。前、後兩樓的底層都是大廳,兩邊有廂樓連接;樓上有迴廊前後溝通,俗稱「走馬樓」,又叫「轉樓」。西面和金家原先的老宅——明代建築「施狀元府」相聯;北面的後樓是附房、雜間;東邊是一個小巧玲瓏的園林……整體布局合理、巧妙、井然有序;居住其間,高敞明亮,冬暖夏涼,舒適方便。比如東面小花園,有太湖石、假山,有孩兒蓮、古紫薇、檀香梅等奇樹嘉木,有小橋流水、亭台樓榭……像一個濃縮了的蘇州園林的「盆景」。據金徵霖老先生回憶,花園入口處的地上,原先鋪的不是鵝卵石,而是玻璃花石,形狀有長,有方,有圓,面積約有一米寬,三米長,五彩繽紛,晶瑩剔透,煞是好看。花園牆上的古龍磚雕,是他家的親戚——東山當時「四大家族」之一的翁家贈送的,為明代名匠所雕刻的。那著名的「十二生肖」假山石,則是翁家賣給他家的,價值三千銀元……還有六角亭和佛樓上的琉璃瓦,樓內配有彩色玻璃的「四季窗」等等,都令人感覺新奇、美觀。
當然,最精彩、重要、並且十分龐大的觀賞內容,是滿樓隨處可見,令人目不暇接的雕刻藝術。有木雕、磚雕、石雕、金雕;雕法上又分浮雕、圓雕、鏤空雕、陰陽雕。其中藝術價值最高的,是石庫門內側的磚雕門樓。門樓屋脊泥塑雕刻的內容有蝙蝠、祥雲、萬年青;有「獨占鰲頭」、「天官賜福」、「恭喜發財」、「鯉魚跳龍門」……以及靈芝、牡丹、蘭、菊等各種花卉。門樓磚雕的內容繁而不亂,層次多而不紊。其上部橫勒部位雕「八仙慶壽」圖,取材於《東游記》,傳說三月三日,西王母設蟠桃盛會,八仙各帶奇寶前赴宴。這是女壽的象徵,喻為「壽」,中枋浮雕「鹿十景」,十隻鹿,十種姿勢,或卧、或立、或蹦、或跑、或趴、或竄、或昂首、或俯視、或屏氣凝神,或回首盼顧,充滿著柔和、蘊藉、閑逸、愉悅的韻味。鹿是「祿」的諧音,這里寄託著庶民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和大膽嚮往,反映了「賈而好仕」的社會心理。下枋雕「大富貴亦壽考」。說的是唐朝郭子儀官居中書令,他有七個兒子、八個女婿,而且個個都在朝為官。每逢郭子儀生日,七子八婿都到府祝壽,這種子孫滿堂的歡樂景象,是男壽的象徵,喻為「福壽雙全」。這幅雕刻構圖疏密得當,蒓任自然,人物形象生動,人情味十分濃烈,能給人柔媚輕倩之感。門樓的左右兜肚部位,分別浮雕「堯舜禪讓」和「文王訪賢」,前者喻為「德」,後者喻為「賢」。平台上部設欄桿,望柱三根,分別圓雕「福、祿、壽」寓為「三星高照,恩澤萬代」。「三星」體型苗條而不瘦弱,豐滿而不臃腫。憨厚的相貌,傳統的官服,神仙的風度,恬靜的神情都符合野史的記載。平台下端以萬川式掛落裝飾。門樓屋檐下五寸宕內設斗拱六隻,墊拱板上透雕雙喜、雙戟、如意,喻為「雙喜臨門,吉祥如意」。五寸宕兩端外側鑲葫蘆掛芽,這是子孫萬代綿延不盡的象徵。左右垂柱末端圓雕蘇式獅子,慈眉善目,相貌和藹,毫無昂揚威猛之狀,卻有溫順柔媚之態,格調古雅逸靜,風規自遠,垂柱上端浮雕「寒山拾得」,其外貌特徵均為蓬頭笑面,憨厚朴實,柔意盡致,神韻全出。一個手持荷花,一個手捧圓盒,取「和」「合」諧音,得和諧合好之意。門樓的南側面浮雕錦雞荷花。雄雞錦羽勃起,扭頸瞪眼,直視荷上小蟲,擺出一畫隨即伸喙而食的架勢,以示「揮金護鄰」;北側面浮雕鳳穿牡丹,以喻「富貴榮華」。整座門樓造型雄偉而秀逸,結構嚴密而靈巧,題材寬廣而統一,雕工精細而古雅,具有蘇派藝術的獨特風格,堪稱我國磚雕藝術的精品。
木雕的數量最多,而雕刻最密之處為第一進的樓下大廳「仰遽精舍堂」,堂中除金、石、磚雕之外,凡是木質的樑柱門窗、欄桿扶手上,無處不雕,無處不刻。如承重、擱柵、軒梁、梁墊、棹木通體雕刻「指日高升」、「鶴鹿同春」、「八仙過海」、「鳳穿牡丹」等吉祥圖案。鳥欲舒翼,花欲舞風,仙翁則抬足而不動,瑞獸則昂首而氣雄。對稱的花紋,錯落有致,疏郎多姿,彩鳳珍禽翱翔於雕梁之間,詩情畫意構成於畫壁之中。包頭梁內三個平面,都鑲著用黃楊木雕刻的《三國演義》故事,共計四十八幅。武戰人物不僅有大氣磅礴之勢,還有威嚴勇武之態。戰馬的馳騁,回轉,跨躍動物不僅與人物的動勢和諧一致,而且與戰斗的情節相協調。再有前樓下層前面的長窗和短窗上,分別雕著《二十四孝》的故事,最值得一提的是六塊障水板,全板通體雕飾山水人物,內容繁而不亂,層次多而不紊,雖然整幅畫面略略點綴幾株古松雜樹,卻能山大不空,石小不拙。雖是踏地浮刻,卻疏郎空靈之感尤在。作為前廳的屏障,合起來是一幅山水長卷,拆開來則是一張張山水冊頁,還有前廳廂房半窗的夾堂板和長窗的裙板上,分別浮雕「負角掛薪」、「囊螢夜讀」、「隨月讀書」、「不顧羹冷」、「與聖賢對」、「道余磨杵」等古人發奮讀書,少年登科的《二十八賢》傳說故事。廂房的山牆上都設紅木壁櫥,櫥門上分別用甲骨文和行草隸篆體淺刻「仁義成於束,孝弟根其本」等警句。那飛花草書飄然如雲,風流瀟灑,走筆行書彎環舒展,氣韻流暢,真筆隸書驚矯縱橫,神完氣足;篆書筆道蒼勁有力,深厚安祥,甲骨文瘦硬峭削,峻利沉著。書法布局分朱布白,疏密相宜,刀工穩、准、輕重、徐疾、頓挫,凝澀頗有分寸,充分凸現了民國時期香山幫藝匠雕刻藝術的精微境界。據樓主後裔金徵霖老先生回憶,原先多幅連篇的黃楊木雕共有三套:前樓大廳上的一套是《三國演義》、東廂書房的一套是《西廂記》、第二進廳上的一套是《二十四孝》。現在只剩下一套《二十四孝》搬到前廳來了。所有這些木雕作品,技法都很高超;人物刻劃栩栩如生,山水景物頗有空靈之感。
雕花大樓建於民國初期,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香山幫的典型作品,它在建築設計上除了採用我國傳統的規矩方圓、軸線分明、均衡對稱的三合院、四合院的格局外,還大膽引進了西式的水泥曬台、陽台,並廣泛地採用了彩色玻璃、磨砂玻璃、鑄鐵欄桿、晴落水管、西式壁櫥、啟口地板、啟口門窗、鐵棚窗、彈子鎖洋式門……以及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巴洛克建築藝術,基督教建築文化的十字表號樓梯扶手欄桿、希臘科林新式雕花檐柱等等。可見此樓堪稱中西合璧。大樓並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集磚雕木刻和彩繪於一身,是繼康熙、乾隆之後,成為江南地區建築雕刻承上啟下的代表作品;成為我國近代建築雕刻史上的重要一頁,對研究我國近、現代雕刻史和民俗文化具有很高的價值。東山雕花樓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已於2006年5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❷ 古代文人喜歡菖蒲的原因是什麼最初菖蒲象徵著「文人的正直」



你知道古代文人為什麼喜歡菖蒲嗎?我不知道。沒關系。邊肖會告訴你的。


據說江南有七大習俗:彈古琴、品普洱、穿唐裝、聽崑曲、燒木耳、學密宗、種菖蒲。這家人的話也很形象,但也描述了古代文人「以菖蒲為命」的特點。甚至有民間說法,沒有菖蒲就沒有文人。可見文人自古就有菖蒲情節。在他們看來,菖蒲不僅是河邊的雜草,也是書桌上書房的必備物品,象徵著他們不屈不撓的「文人氣節」。


其實菖蒲的學名是菖蒲。又名唐菖蒲、菖蒲。有厚根莖的多年生植物。基生葉,劍形,中脈突出,基生葉鞘被膜質邊緣覆蓋。生於沼澤、溪流或稻田。根據清朝的錢,民國時期的野史寫了一本書。據記載,有兩種植物,大的和小的。舊的有三四尺長,氣味很重。樹葉像劍一樣成脊狀。中午在門口把樹葉掛成劍是常有的事。這叫草葯白腸,也叫泥菖蒲。小的一尺多高,葉子細長,沒有肋骨。它們被稱為石菖蒲,也叫石菖蒲。它們被包裹在瓷磚里,放在桌子上欣賞。細長的葉子只有三四英寸長。根可入葯,但一寸九結好。


菖蒲自古以來就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明代大畫家文徵明的曾孫文震亨在公元《長生書》年將菖蒲與蘭花、菊花、水仙並列為四大名花。人們還將菖蒲個性化,並將農歷4月14日定為菖蒲的生日。4月14日,當菖蒲出生時,修剪它的根和葉,並積聚海水來滋養它。它會是綠色的,容易生長。尤其是慧眼識珠的菖蒲,因其神聖性和極高的觀賞價值,千百年來一直是我國重要的觀賞植物和盆景植物。


學者們喜歡在書房裡提供一盆菖蒲。原因在於菖蒲:「忍寒,淡泊,吳清泉,做白石。」這和他們的個人觀點是一致的。宋代著名文學家、美食家蘇軾,到山東丫蛋山取數百顆大理石做爐甘石,為祠堂老人作詩,將老人的眼睛留在祠堂里,大塊大塊地扔。放在盆中間,太陽和大海對。明年菖蒲的根就連不上了。如果有蟠桃,黃昏還可以住。可見文人與菖蒲自古相伴。


可以說,文人最想要的菖蒲盆景,掛滿了菖蒲,卻無法滿足。你也可以自己製作石菖蒲。石菖蒲的栽培在許多書中都有記載。宋五一《藝必用》:「菖蒲,本來種在圓石上,一次次挪過好石,好而不壞。高明聯的《尊生八劍》:「草堂里有一條巨鯰香蒲,下有白花。利潤高達1.34英尺,下面還有幾十個石川。它紅白相間,綠綠綠,每天都有清澈的泉水滋養。被稱為翟中之寶。'


民間有很多菖蒲的秘法。例如,張載在他的《明代夜船》中寫道,在船上灑老鼠屎可以改善石菖蒲的虛弱和發黃。至於這個方法好不好,我沒練過就不評論了。畢竟「當你寫在紙上的時候,它總是很淺的,所以當你知道它的時候,你必須實踐它」。

❸ 民族節目有哪些

川劇的變臉
四川連廂及肉蓮花表演大師牟慶雲、四川相書表演大師魯國華及飛刀花鼓惟一傳人劉陶

川劇 【川劇】又稱川戲。四川的代表性戲曲劇種。流布於四川和貴州、雲南、湖北、台灣等省。分上壩、資陽河、川北河、下川東四條"河道"(地域流派)。成都是上壩派的中心。川劇歷史悠久,清代雍正、乾降年間"花部"戲曲勃興,繼有柳子腔、皮黃腔入川,逐漸與四川語音、地方民俗、本土民間小調和秧歌相融合,衍化為川劇的崑腔、高腔、胡琴、彈戲及燈戲,形成了風格統一的四川地方劇種。民國初,三慶會劇社匯集五腔劇目於一班,正式形成五腔共和的演出形式。川劇擁有上千劇目,尤以喜劇著稱。傳統表演程式自成體系,常為其他戲曲劇種借鑒吸收。還有變臉、藏刀、踢慧眼等多種特技表演。1949年後,川劇藝術進一步發展,多次組團到全國各地及歐、亞數國演出,受到觀眾贊賞,被譽為"天府之花"。著名演員競華、楊淑英、笑非、曉艇、藍光臨、劉芸、陳巧茹等,著名鼓師王官福等,均在觀眾中享有盛譽。�

木偶戲

【木偶戲】成都木偶形成於唐代,此後遍及城鄉。當時的木偶叫精木偶,長約0.3米,短小精幹,操作方便。上演的劇目如《引鳳樓》、《金山寺》、《群仙會》等皆為川劇傳統劇目。班社有祥瑞班、瑞樂班、字均班、榮華班等,多在各種神會、廟會及茶館、院壩等地演出。30年代木偶戲逐漸衰落。1949年後木偶戲得到重視,組建了專業的木偶皮影劇院。目前成都木偶有大中小杖頭木偶、布袋木偶和手掌木偶。木偶製作精細,造型美觀,已採用化工原料和紙型塑造。木偶的手簽子在衣服之外,稱為"外支棒"的杖頭木偶,其代表劇目有傳統戲《人間好》、《小放牛》、《沉香救母》、《孫悟空三調芭蕉扇》,現代戲有《老公公種紅苕》、《調皮的小白兔》、《劉文學》、《雷鋒參軍》等。成都木偶曾先後應邀到德國、荷蘭、瑞典、泰國、日本等國訪問演出,受到好評和歡迎。�

諧劇

【諧劇】曲藝表演藝術家王永梭首創的一種"詼諧戲劇"。一人獨演,不講究服飾場面,道具極其簡單,演員是劇中唯一主角,即劇中的第一種人--看得見的人;通過舞台道具的依託和語言、表情、動作表演,以不同側面向觀眾顯示劇中的第二種人--看不見而似乎看得見的人。這是諧劇特有的表演手法。創始人王永梭早在1939年抗日時期就創作出了《扒手》、《趕汽車》、《黃巡官》等20多個諧劇節目,1949年後又改編了《在火車上》、《結婚》、《十二點整》、《蘇二哥》、《打百分》等有影響的作品。四川人民出版社在1985年出版了《王永梭諧劇選》。1989年四川省舉辦了諧劇比賽,各省區方言諧劇紛紛登台獻藝。�

四川評書

【四川評書】又稱評話,清初盛行四川,以說為主,輔以動作,以四川方言講述見稱。說書人藉助一張桌子,一塊醒木,一把扇子,一條手巾,一人表演,不拘時間,不擇地盤,書文可長可短,書資憑聽書人隨意給付。四川評書分"清棚"與"擂棚"兩大類。"清棚"重在文說,以清談為主,偏在文采,妙語連篇,以文取勝,以情動人。"擂棚"重在武講,以吼喊為主,摹擬形容,說書人用醒木在桌上用力拍講,手比足劃,眉飛色舞,力求形態逼真。當中又分"條書"與"墨書"。"條書"無底本,憑說書人編造故事;"墨書"有底本,說書人根據底本加工潤色,一部書能說上三五月甚至一年不等。"條書"傳統段子如《雙貴圖》、《十美圖》等,"墨書"傳統段子如《三國演義》、《水滸》等,總以野史、俠義、公案、神話、奇觀為主。現代書目有《紅岩》、《林海雪原》、《平原槍聲》、《鐵道游擊隊》等。�

四川竹琴

【四川竹琴】又名道琴或道情。清初流行在成都的一種曲藝演唱形式。最早始於道教勸善說道,曲調為"玄門調"與"南間調"。光緒年間,曲藝藝人利用其改唱《東周列國》、《三國演義》等歷史故事。使用樂器是長約1米、直徑6.6厘米的竹筒一支,在其一端蒙上豬護心油皮(現用小腸皮),再以兩塊竹片子,長1.7米,加上碰鈴伴奏或自唱自奏。民國初年始稱竹琴。演唱形式有"群唱"與"單唱"。"群唱"是由5人組合坐唱。1953年首屆西南戲曲調演,由著名竹琴藝人楊慶文將坐唱的"群唱"改為站唱的一人獨演。竹琴唱腔"省調"又稱"壩調"、"上河調",流行於成都地區。著名竹琴老藝人賈樹三又將川劇、揚琴與竹琴融為一體,創出"賈派"竹琴。"賈派"竹琴擅說各地不同方言,描摹不同人物,字正腔圓,細膩入微。擊琴能奏出千軍萬馬之聲,似有波瀾壯闊之勢,曲目以《三戰呂布》、《華容道》等為代表。�

金錢板

【金錢板】曾名"金劍板"、"三才板"、"金簽板",是流行於成都以及四川各地的一種民間曲藝演唱形式。形成於清初,早期多以跑鄉場、扯地圈為主,後進入茶社書場演唱。由一人表演,唱詞多為節字句或十字句,方言土語演唱,唱詞通俗易懂。其唱腔以部分川劇曲牌與四川民歌為基礎形成。金錢板板質以楠竹或斑竹製成,共3塊,每塊長30厘米、寬3.3厘米、厚約0.5厘米,其中兩塊中嵌有小銅錢或金屬片,故名"金錢板"。它可擊出風雲雷雨九種不同節奏、音響。其流派分"花派"、"雜派"、"清派"。"花派"板式打得花,打得熱鬧,且打且耍,眉眼身法靈活自如;"雜派"唱詞長短運用自如,不受節奏拘束,唱一段說一段,說中帶唱;"清派"重視咬詞吐字,字正腔圓,細膩准確,行腔中不能有"啦"、"哈"、"呀"等虛字尾音出現,表演動作不大。演出的曲目有《武松趕會》、《瞎子算命》、《貨郎子》、《繞口令》、《十八扯》、《老實話》、《小菜打仗》等,著名金錢板藝人鄒忠新在1949年後吸取各藝術流派之長,不斷改革創作,演出了《倆相幫》、《圈套》、《激浪丹心》、《洪湖凱歌》、《雙槍老太婆》、《偷雞》等。�

四川清音

【四川清音】原名"唱琵琶"、"唱月琴"。成都在30年代成立"清音職業工會",後更名為"清音曲改會",即得現名"清音"。四川清音於清乾隆年間由民歌小調發展而成,屬於歌唱體牌子曲類的曲藝說唱藝術形式,曲調豐富,唱腔優美。流傳至今有8個大調、100餘支小調,唱段200多支。大調多以故事傳說為主,小調多採用四川流行的山歌、民歌等曲調演唱。伴奏樂器為琵琶、二胡、竹鼓、檀板等。其中竹鼓是四川清音特具的伴奏樂器。表演時由女演員一人獨唱,右手擊竹鼓,左手擊檀板,自擊自唱。近年來又開唱長篇曲目如《白蓮女傑》,在唱演中嵌入表白,韻文、散文交錯演唱。四川清音分為上河派、下河派。成都的"省調"為上河派,其唱腔輕盈,細膩圓潤,在運腔中有一種風格獨具、跳躍式的連續頓音唱法--"哈哈腔"。著名清音演唱藝術家李月秋的"哈哈腔"造詣較深,她音色甜美,行腔輕柔婉轉,早在40年代即有"成都周璇"譽稱。四川清音代表曲目有《放風箏》、《斷橋》、《秋江》、《綉荷色》、《黃繼光》、《趕花會》等。�

成都揚琴

【成都揚琴】源於成都,早在清乾隆年間即在成都等地流傳,主要以揚琴伴唱而得其名,並有"坐地傳情"之稱。它吸取了川劇、清音、竹琴諸家之長,通過唱腔道白,融敘事、抒情為一體,有層次地表現戲劇情節,多為生、旦、凈、末、丑5人演唱,分別操揚琴、鼓板、小胡琴、碗碗琴、三弦,邊唱邊奏,其唱腔優美,韻味濃郁。唱腔分大調、小調(越調),大調屬"板式變化結構",應用較廣;小調屬"曲牌聯套體結構",抒情較強。傳統曲本多採取敘事與代言相結合的體裁,曲本分大本與單折兩類。其流派分"南會"、"北會"兩派。"南會"因盲人多,對於唱腔非常講究;"北會"並非盲人,對詞本則特別考究。1925年,揚琴科社"慈惠堂"招收盲人學唱,培養出了洪鳳慈、張大章、卓琴痴等風格獨特的"堂派"藝人。三四十年代,揚琴在省內日益盛行。1949後,四川揚琴發展很快,其代表人物及唱腔流派是著名揚琴演唱藝術家李德才及其自成一格的"德派"揚琴。"德派"揚琴以聲、腔、情、韻結合揚琴伴奏的急、徐、強、弱的諧美,來表達其感情、刻畫人物。代表傳統節目有《活捉三郎》、《碧蓮放子》、《祭江》、《祭塔》、《香蓮闖宮》等,現代節目有《白毛女》、《李二嫂改嫁》等。�

成都燈會

【成都燈會】成都一年一度的燈會在青羊宮舉辦。這一中國古老的民間習俗在成都得到很好的展現。燈會盛況空前,各種燈競相展示,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吊燈、掛燈、走馬燈、鯉魚燈、荷花燈、壁燈、鰲山燈、大花籃等等,有濃厚的民族地方特色。大多採用大眾所熟悉的川劇劇目、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市政建設、工業成就等,反映了成都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當代的主要建設成就。製作精美,是成都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展示了成都民間彩扎技藝和書法繪畫等高超的傳統藝術。�

成都花會

【成都花會】成都是古代有名的"花城",它的歷史可追溯到唐宋。根據傳統習慣,人們一般把"百花生日"(農歷二月十五日)--花朝節的前後定為成都"花市"。直到今天,仍然沿用這個延續千年的傳統習俗,年年在青羊宮舉辦"花市",從而發展成為民間喜愛的春遊盛會。屆時花農群集,城鄉居民紛紛前來趕會,賣花、賽花、賞花、交換良種和互相學習培種技術,各種小吃和地方土產沿街擺滿。成都海棠梅花、玉蘭、山茶、迎春等享有盛名。宋陸游詩:"碧雞海棠天下絕,枝枝似染猩猩血。""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從詩中可想見當年成都花市的盛況。遊人不斷,熱鬧非凡,當地稱之為趕花會。�

成都盆景

【成都盆景】成都盆景屬於川派,是中國盆景藝術的主要流派之一。盆景是我國傳統園林藝術,它運用"縮龍成寸"、"咫尺千里"的藝術手法,創作出"立體的畫、無聲的詩"。我國盆景藝術,有江南、嶺南、劍南三大流派,劍南派以成、渝兩地為代表,著重表現四川名勝山水的獨特風貌。奇花異草、險峰怪石、青山綠水,無不進入成都的盆景之中,使人們從盆景中得以享受到成都的大好風光,深受人民的喜愛。�

木芙蓉

【木芙蓉】成都又名蓉城,源於五代時後蜀主孟昶愛植芙蓉花。現在成都人對蓉花仍懷有深厚的感情,公園、商店、街道的名稱多冠以"芙蓉"的稱謂。木芙蓉系落葉灌木,枝葉密被星狀短柔毛,樹冠開展,花大色艷。品種有醉芙蓉、白芙蓉、紅芙蓉、五色芙蓉等,開花時間在10~11月,正是百花凋落時節。�

成都茶館

【成都茶館】四川人飲茶的歷史,有文獻可查的已有2000多年。成都茶館大都分布在成都市區、效區的大街小巷、公園名勝,是人們休息娛樂的場所。成都人喝茶講究舒適、有味。茶館的座位是靠背竹椅,平穩、貼身,或靠或坐不覺累,閉目養神不怕摔。茶具用的是"三件頭",即瓷碗、瓷蓋和金屬托盤(又稱茶船子),以江西景德鎮的瓷器為上品。沖開水用的長嘴壺,沖茶亦講技術,高明者從頭至尾點滴不漏,賞心悅目。茶館供應糕點糖果,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如下棋、說唱、相聲等。就其特色來說,可分老茶館、新茶廳、文化茶園、棋園茶座。茶品種極多,花茶、龍井、毛尖、沱茶,應各人不同喜好。�

蜀錦

【蜀錦】是成都歷史悠久的傳統絲織品,與南京雲錦、蘇州宋錦、廣西壯錦齊名。全系真絲織品,質地柔軟,色澤艷麗,品種多樣,牢固耐用,富有鮮明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產品分被面、衣料、裝飾錦,以被面為主。其主要錦樣有方方錦、月華錦、雨絲錦、浣花錦、鋪地錦。蜀錦歷史悠久,秦漢末年已有大量生產,蜀丞相諸葛亮把蠶桑生產放在重要位置,蜀錦在當時不僅是對外貿易的商品,而且也是軍費開支的來源。唐代蜀錦技術有很大發展,並遠銷到日本、波斯。北宋建立成都錦院,元明以來品種更多,應用更廣。�

蜀綉

【蜀綉】同江蘇的蘇綉、湖南的湘綉、廣東的粵綉並列為中國四大名綉。它以嚴謹細膩的針法,淡雅清秀的色彩,優美流暢的線條,中國水墨畫的格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受到國內外的贊譽。蜀綉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晉代常璩所著的《華陽國志》中,把蜀綉稱為"蜀中之寶"。蜀綉的品種豐富多彩,根據它的用途,大體可分為日用品和欣賞品兩類,前者實用價值高,後者藝術效果強,其構圖取材於名家的山水人物畫。另外雙面綉亦很有名。�

漆器

【漆器】成都漆器在西漢時期就有很高的水平,中國出土的大批漆器中刻有成都製造的字樣,而且至今完整如初,令人驚嘆不已。主要原料為漆和丹朱,以"雕花填彩"見長,用煉制後的生漆塗飾在各種不同的底胎上,經反復研磨、雕花、填色彩,再拋光、清光而成。用刀如筆,剛柔兼備,線條流暢,平整光亮。紋樣常用梅、蘭、竹、菊等進行裝飾,用傳統工藝,造出了大量古色古香的仿古漆器;同時發展暗花、隱花、描繪等新工藝,使漆器更加豐富多彩。主要產品有瓶、盒、盤、缸以及漆塑人物、掛屏等。由於成都漆器把實用性同裝飾性有機結合,是富有使用價值的藝術品,深受國內外客人歡迎。�

銀絲工藝

【銀絲工藝】以白銀為材料,運用花絲和點鏨技法,按照設計要求,交互用填絲、累絲、炭絲、穿絲、搓絲和在銀片上鏨出點、線、面浮雕圖案組合而成。結構嚴謹、造型別致、虛實相間、富麗堂皇,具有濃厚的東方色彩。傳統產品有婦女用的首飾釵、環和兒童服飾品羅漢、八仙、獅子滾綉球以及生活用品銀耳碗、銀鑲筷子等。近年來的"底紋襯托"新技藝,又增添了不少新品種。�

竹絲瓷胎

【竹絲瓷胎】又稱"竹絲扣瓷",是從優秀的民間工藝中發展形成的,屬於竹類編制中的一種工精藝高的特種編制工藝。它是用很細的竹絲、很軟的竹篾依胎編織而成,有生活用品和工藝品的雙重價值。19世紀末葉,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銀質獎章,被譽為"東方藝術之花"。竹絲瓷胎選料嚴格,編制難度大。傳統色彩以古銅色為主,輔以竹絲本色和黑色竹絲。圖案各異,品種繁多,花色翻新,主要產品有花瓶、咖啡具、茶具、飯碗、首飾盒、煙具、竹壓盤等。�

絹扇

【絹扇】絹扇是宮扇的一種,原是貴族婦女的賞玩之物。成都絹扇繼承了古絹扇的造型,以鐵絲作框,楠竹片作柄,彩色線帶蝴蝶結為墜,價廉物美,大方實用。絹扇以扇畫面的格調高雅為主要特色。成都絹扇工筆重彩,與清麗淡雅的蘇杭絹扇不同,採用木版水印、印線填彩和手畫為表現手法。�

薛濤箋

【薛濤箋】即浣花箋,是唐代女詩人薛濤依照松花箋紙設計製造的一種小彩箋。因薛濤用以寫詩與元稹、白居易、劉禹錫等詩人唱和,故名。以胭脂染成,花紋精巧,顏色鮮麗。唐李商隱《送崔珏往西川》詩雲:"浣花箋紙桃花色,好好題詩詠玉鉤。"五代詞人韋庄《乞彩箋歌》雲:"留得溪頭瑟瑟波,潑成紙上猩猩色。手把金刀擘彩雲,有時剪破秋天碧。"薛濤箋在我國制箋發展史上,佔有較重要的地位。�

蜀箋

【蜀箋】古代成都的一種木刻彩印、圖文兼具的詩箋。在唐與蜀紙(即麻紙)齊名。成都浣花溪是歷代造紙制箋的中心。主要有松花箋、薛濤箋、十色箋等,其中尤以薛濤箋著名。文人學士寫詩多愛用蜀箋,蜀箋的發明,推動了後代詩書畫的發展。�

十色箋

【十色箋】又名謝公箋,俗稱鸞箋或蠻箋。謝景初(1019~1084)字師厚,北宋富陽(今浙江富陽)人,博學能文,尤長於詩。他創造的箋因有深紅、粉紅、杏紅、明黃、深黃、淺青、深綠、淺綠、銅綠、淺雲等十色,故稱十色箋。韓浦《寄弟蜀箋》詩雲:"十樣蠻箋出益州,寄來新自浣花頭。"即指此箋。�

詩婢家

【詩婢家】位於成都市春熙路北段。是一家字畫裝裱作坊,與北京的"榮寶齋"、上海的"朵雲軒"、杭州的"西泠印社"齊名。建於1920年,在字型檔街,後遷羊市街。因主人姓鄭,便借用中國漢代經文學家鄭玄家的奴婢皆懂詩文,並能以詩句互相對答的故事取名。經營名人字畫,文房四寶,水印詩箋,木刻水印等,所制水印箋質朴雅緻。�

川菜

【川菜】中國四大菜系之一,以歷史悠久著稱。成都為川菜正宗。川菜可以用選料嚴、刀工精、調料鮮、烹制巧、造型美來概括。成都川菜又以高級筵席、聚餐宴會、大眾便餐、家常風味、民間小吃形成自己的風格體系,講究色、香、味、形,注重味多、味廣、味道變化多樣,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贊譽,有麻辣味、紅油味、椒麻味、魚香味、豆瓣味、醬辣味、怪味等。烹調方法多樣,而且每樣都有自己獨特的工藝要求。現川菜品種已達4000多種,其中名菜達300多種。成都著名川菜餐館榮樂園位於人民中路137號。最早建於1911年湖廣館街,由威樂齋、藍光鑒兄弟開辦,善於以美味湯菜調劑席面而形成獨具的特色,精心製作的奶湯使人回味不絕,傳統名湯"開水白菜"也博得中外遊客的稱贊。其他如"雙烤雞"、"干燒魚翅"、"酸辣海參"等都是榮樂園的名菜。努力餐也是成都著名的川菜館。位於成都市祠堂街55~57號,1929年由中共四川省軍委書記車耀先創立。所製作的生燒什錦、宮保雞丁、清湯三鮮、蒸碗飯、大眾面點等,以正宗川味、價廉物美而著稱,有歌謠贊道:燒什錦,名滿川,味道好,努力餐。被群眾稱為經濟實惠的平民飯。�

宮保雞丁

【宮保雞丁】川味名菜之一。清末丁寶楨在任四川總督期間,好用青椒烹飪雞丁,又因為他曾在京仕官宮保,故而取名宮保雞丁。後來發展為用干辣椒過油成棕紅色,將肥仔公雞腌肉切成丁爆炒,再放佐料和花生米合炒,色香味極佳。�

四川泡菜

【四川泡菜】四川人喜愛吃的一種經濟小菜,是將鮮菜放入鹽水壇中泡製而成。開胃解膩,是筵席中調味佳品。成都餐館中專制泡菜的廚師利用各季的鮮蔬菜,泡製出光澤鮮艷、脆香可口、具有多種復合味型的泡菜。有些菜可泡多年不變味。�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川味名菜之一。清朝同治年間,陳麻婆在成都萬福橋頭開了一家餐館,因她煮豆腐色鮮味美,過往挑夫都於此歇腳就餐,生意興旺,又因她是麻臉,故名。其主要成分是豆腐和牛肉,豆腐和牛肉的製作亦有特色,豆子系精心選用,牛肉的品位要求很高,再配上原湯、紅油燒燴,加進適量的調味品製成。由於製作精細,價廉物美,頗負盛名。�

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是經過精製並加用調料的"涼拌牛肉"。據傳說創始人郭朝華和他的妻子,推車叫賣,因調製得法,香味濃郁,被稱作"車行半邊路,肉香一條街",兩人夫唱婦隨,生意十分興旺,因起初賣的原是些牛肉、牛心、牛肚等雜薈,而稱作"薈牛",因"薈"、"肺"發音相近,故得名。特點是肉料精選、香料精配、厚薄勻稱、攪拌入味。�

龍抄手

【龍抄手】風味食品。位於成都市春熙路南段,1941年開設於成都悅來場,後遷商業場。傳說是幾位茶社伙計企圖用"濃花菜社"的地盤開店,諧"濃"字音,取"龍鳳呈祥"、"生意興隆"的意思,得名"龍抄手"。其特點是皮薄、餡嫩、湯鮮,主要有原湯、燉雞、海味、酸辣、紅油等抄手,用料講究,做工精細。

❹ 紅樓夢中對賈寶玉和薛寶釵住所的描寫

在第二十三回賈寶玉和薛寶釵他們搬進大觀園前,他們住在榮府,其中薛寶釵住在梨香院
搬進大觀園後,賈寶玉住怡紅院,薛寶釵住蘅蕪苑

怡紅院,《紅樓夢》中大觀園的主景之一,男主角賈寶玉的住所。試才題對額時,寶玉題為「紅香綠玉」,取意蕉棠兩植。元宵省親時,元春不喜「香玉」二字(因暗指黛玉),改為「怡紅快綠」,賜名「怡紅院」,寶玉因號「怡紅公子」。

寶玉題詩雲:「深庭長日靜,兩兩出嬋娟。綠蠟春猶卷,紅妝夜未眠。憑欄垂絳袖,倚石護清煙。對立東風里,主人應解憐。」綠蠟,寶玉原寫作「綠玉」,寶釵恐拂元春心意,故改為綠蠟,典出唐詩「冷燭無煙綠蠟干」。

西府紅海棠又名「女兒棠」,「紅若施脂,弱如扶病,近乎閨閣風度」,象徵寶玉「意淫」;室內四壁窗槅雕鏤「花團錦簇,玲瓏剔透」,象徵寶玉文思敏捷、才氣過人。

1、怡紅院描寫:

繞著碧桃花,穿過竹籬花障編就的月洞門,俄見粉垣環護,綠柳周垂。賈政與眾人進了門,兩邊盡是游廊相接,院中點襯幾塊山石,一邊種幾本芭蕉,那一邊是一株西府海棠,其勢若傘,絲垂金縷,葩吐丹砂 ……引人進入房內。只見其中收拾的與別處不同,竟分不出間隔來的。

原來四面皆是雕空玲瓏木板,或「流雲百蝠」,或「歲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錦,或博古,或萬福萬壽,各種花樣,皆是名手雕鏤,五彩銷金嵌玉的。一槅一槅,或貯書,或設鼎,或安置筆硯,或供設瓶花,或安放盆景。

其槅式樣,或圓,或方,或葵花蕉葉,或連環半璧。真是花團錦簇,玲瓏剔透。倏爾五色紗糊,竟系小窗;倏爾彩綾輕覆,竟如幽戶。且滿牆皆是隨依古董玩器之形摳成的槽子,如琴、劍、懸瓶之類,俱懸於壁,卻都是與壁相平的。眾人都贊:「好精緻!難為怎麼做的!」(第17回)

賈芸看時,只見院內略略有幾點山石,種著芭蕉,那邊有兩只仙鶴,在松樹下剔翎。一溜迴廊上吊著各色籠子,各色仙禽異鳥。上面小小五間抱廈,一色雕鏤新鮮花樣槅扇,上面懸著一個匾,四個大字,題道是「怡紅快綠」……進入房內,抬頭一看,只見金碧輝煌,文章閃爍。(第26回)

2、蘅蕪苑描寫

《紅樓夢》里大觀園中一處建築物,匾額題為「蘅芷清芬」,為薛寶釵的居所。寶釵亦因此得詩號「蘅蕪君」。

蘅蕪苑離正殿不遠,在沁芳池邊,是一所外則「無味」,內藏「清雅」的處所。作者通過欲揚先抑的手法,暗喻了寶釵外表藏愚守拙,內在天然可愛,並且親近佛道的思想性格。

第十七回:

池邊兩行垂柳,雜著桃杏,遮天蔽日,真無一些塵土。忽見柳陰中又露出一個折帶朱欄板橋來,度過橋去,諸路可通,便見一所清涼瓦舍,一色水磨磚牆,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脈,皆穿牆而過。

賈政道:「此處這所房子,無味的很。」因而步入門時,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瓏山石來,四面群繞各式石塊,竟把裡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無只見許多異草:或有牽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巔,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繞柱,縈砌盤階,或如翠帶飄搖,或如金繩盤屈,或實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香氣馥,非花香之可比。

賈政不禁笑道:「有趣!只是不大認識。」有的說:「是薜荔藤蘿。」 政道:「 薜荔藤蘿不得如此異香。」寶玉道:「果然不是。這些之中也有藤蘿薜荔,那香的是杜若蘅蕪,那一種大約是茝蘭,這一種大約是清葛,那一種是金簦草,這一種是玉蕗藤,紅的自然是紫芸,綠的定是青芷。

想來《離騷》《文選》等書上所有的那些異草,也有叫作什麼藿蒳姜蕁的,也有叫什麼綸組紫絳的,還有石帆、水松、扶留等樣,又有叫作什麼綠荑的,還有什麼丹椒、蘼蕪、風連。

如今年深歲改,人不能識,故皆象形奪名,漸漸的喚差了,也是有的」未及說完,賈政喝道:「誰問你來!」唬的寶玉倒退,不敢再說。

賈政因見兩邊俱是超手游廊,便順著游廊步入。只見上面五間清廈連著卷棚,四面出廊,綠窗油壁,更比前幾處清雅不同。賈政嘆道:「此軒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香矣。此造已出意外,諸公必有佳作新題以顏其額,方不負此。」

眾人笑道:「再莫若『蘭風蕙露』貼切了。」賈政道:「也只好用這四字。其聯若何?」一人道:「我倒想了一對,大家批削改正。」念道是:

麝蘭芳靄斜陽院,

杜若香飄明月洲。

眾人道:「妙則妙矣,只是『斜陽』二字不妥。」那人道:「古人詩雲:『蘼蕪滿院泣斜陽』句,眾人道:「頹喪,頹喪」又一人道:「我也有一聯,諸公評閱評閱。」因念道:

三徑香風飄玉蕙,

一庭明月照金蘭。

賈政拈髯沉吟,意欲也題一聯。忽抬頭見寶玉在旁不敢則聲,因喝道:「怎麼你應說話時又不說了?還要等人請教你不成!」寶玉聽說,便回道:「此處並沒有什麼『蘭麝』、『明月』、『洲渚』之類,若要這樣著跡說來,就題二百聯也不能完。」

賈政道:「誰按著你的頭,叫你必定說這些字樣呢?」寶玉道:「如此說,匾上則莫若『蘅芷清芬』四字,對聯則是:

吟成豆蔻才猶艷,

睡足荼蘼夢亦香。

賈政笑道:「這是套的『書成蕉葉文猶綠』,不足為奇。」眾客道:「李太白『鳳凰台』之作,全套『黃鶴樓』,只要套得妙。如今細評起來,方才這一聯,竟比『書成蕉葉』尤覺幽嫻活潑。視『書成』之句,竟似套此而來。」賈政笑說:「豈有此理!」

第四十回:

賈母因見岸上的清廈曠朗,便問「這是你薛姑娘的屋子不是?」眾人道:「是。」賈母忙命攏岸,順著雲步石梯上去,一同進了蘅蕪苑,只覺異香撲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蒼翠,都結了實,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愛。

及進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無,案上只有一個土定瓶中供著數枝菊花,並兩部書,茶奩茶杯而已。床上只吊著青紗帳幔,衾褥也十分樸素。賈母嘆道:「這孩子太老實了。你沒有陳設,何妨和你姨娘要些。

我也不理論,也沒想到,你們的東西自然在家裡沒帶了來。」說著,命鴛鴦去取些古董來,又嗔著鳳姐兒:「不送些玩器來與你妹妹,這樣小器。」王夫人鳳姐兒等都笑回說:「他自己不要的。我們原送了來,他都退回去了。」

薛姨媽也笑說:「他在家裡也不大弄這些東西的。」賈母搖頭道:「使不得。雖然他省事,倘或來一個親戚,看著不象;二則年輕的姑娘們,房裡這樣素凈,也忌諱。我們這老婆子,越發該住馬圈去了。你們聽那些書上戲上說的小姐們的綉房,精緻的還了得呢。

他們姊妹們雖不敢比那些小姐們,也不要很離了格兒。有現成的東西,為什麼不擺?若很愛素凈,少幾樣倒使得。我最會收拾屋子的,如今老了,沒有這些閑心了。他們姊妹們也還學著收拾的好,只怕俗氣,有好東西也擺壞了。我看他們還不俗。」

(4)野史盆景擴展閱讀

景觀

作者在帶領讀者觀察這一人物的時候,就更使用了一種塑造多層次形象的視角轉換技法。事實上,早在《紅樓夢》第17回寫大觀園剛剛建成的時候,曹雪芹就已經巧借賈政等人參觀「蘅芷清芬」一事,向讀者暗點了對寶釵的思想性格當作多層次解讀的重要性。

我們看到,當初賈政在第一眼望見日後寶釵所居住的蘅蕪苑時,從主觀心態上看,他是頗不以為然的。當時,他只看見此處「一所清涼瓦舍,一色水磨磚牆,清瓦花堵」,便說道:「此處這所房子,無味的很。」這裡面全是輕視和不屑的語調。

可及進內院,裡面的奇景卻一下子給他帶來了震撼的感覺:「步入門時,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瓏山石來,四面群繞各式石塊,竟把裡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無。只見許多異草:或有牽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巔,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繞柱,縈砌盤階,或如翠帶飄搖,或如金繩盤屈,或實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氣馥,非花香之可比。」

原先對此處景觀頗為瞧不起的賈政,至此也不禁笑道:「有趣!」再向內走,裡面景色的清雅更是超乎賈政們的想像:「賈政因見兩邊俱是超手游廊,便順著游廊步入。只見上面五間清廈連著卷棚,四面出廊,綠窗油壁,更比前幾處清雅不同。」

賈政更不禁要點頭贊嘆,告誡隨行的眾人:「此軒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香矣。此造已出意外,諸公必有佳作新題以顏其額,方不負此。」

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家小說在寫到神仙之境時,常常會有意製造一種「別有洞天」景觀和意象:表面上看,是山野間一個普普通通的山洞,直到有緣人偶然闖入到了內部,才發現裡面自有一番天地,或山清水秀、柳暗花明,或瓊樓玉宇、流光溢彩。這里寶釵的「蘅芷清芬」,跟這些神仙、高人的居所,不也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怡紅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蘅蕪苑

❺ 紅樓夢怡紅院景物介紹

繞著碧桃花,穿過竹籬花障編就的月洞門,俄見粉垣環護,綠柳周垂。賈政與眾人進了門,兩邊盡是游廊相接,院中點襯幾塊山石,一邊種幾本芭蕉,那一邊是一株西府海棠,其勢若傘,絲垂金縷,葩吐丹砂 ……引人進入房內。

只見其中收拾的與別處不同,竟分不出間隔來的。原來四面皆是雕空玲瓏木板,或「流雲百蝠」,或「歲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錦,或博古,或萬福萬壽,各種花樣,皆是名手雕鏤,五彩銷金嵌玉的。

一槅一槅,或貯書,或設鼎,或安置筆硯,或供設瓶花,或安放盆景。其槅式樣,或圓,或方,或葵花蕉葉,或連環半璧。真是花團錦簇,玲瓏剔透。

倏爾五色紗糊,竟系小窗;倏爾彩綾輕覆,竟如幽戶。且滿牆皆是隨依古董玩器之形摳成的槽子,如琴、劍、懸瓶之類,俱懸於壁,卻都是與壁相平的。

(5)野史盆景擴展閱讀

怡紅院,就是「它像生活和自然本身那樣豐富、復雜,而且天然渾成」,它把生活寫得逼真而有味道。

裡面大事件和大波瀾都描寫得非常出色,故事在進行,人物性格在顯現,洋溢著生活的興味,揭露了生活的秘密。它的細節描寫、語言描寫繼承發展了前代優秀小說的傳統。怡紅院的突出成就之一是它「放射著強烈的詩和理想的光輝」。

怡紅院裡麵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他們各自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特徵,成為不朽的藝術典型,在中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上永遠放射著奇光異彩。

熱點內容
岷縣盆景網 發布:2024-10-06 16:19:01 瀏覽:4
情人節巧克力圖片真實 發布:2024-10-06 16:09:52 瀏覽:497
花卉晚上 發布:2024-10-06 16:02:30 瀏覽:235
河源市鮮花店 發布:2024-10-06 15:45:33 瀏覽:201
老師的情人節韓國 發布:2024-10-06 15:43:49 瀏覽:552
康乃馨送給男友合適嗎 發布:2024-10-06 15:40:49 瀏覽:593
盆栽桃樹種植技術視頻 發布:2024-10-06 15:40:39 瀏覽:832
孫悟空情人節皮膚購買 發布:2024-10-06 15:40:39 瀏覽:84
人物鮮花照片 發布:2024-10-06 15:31:27 瀏覽:528
情人節內衣店廣告 發布:2024-10-06 15:27:42 瀏覽: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