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盆景金獎
㈠ 廣州有什麼方便送人的特產呢
廣州當然是【臘味】啦,特別是廣式臘腸。送禮自奉都好,廣州酒家的回秋之風,還有皇上皇,答都是中外馳名的。超市一般都有臘味的專櫃。不用跑到專賣店。
價格:30塊左右
★★★★【糕點食品】,首選魚形年糕,好彩頭又好吃,還有傳統油炸食品、例如煎堆、角子、蛋散、笑口棗,一到過年超市就會有很多這些東西賣,每樣東西都有很吉祥的意思,又好吃,過年送禮就最好了。雖然是超市的東西但是應該只是廣東的超市有吧。
價格:十幾到二十幾
★★★還有【干貨海味】送禮最好,什麼蚝士、干貝、魷魚、桂圓肉。高級點的就送花膠、羽翅、海參、鮑魚。要方便的就到超市選。如果要多又好的就到一德路的海味市場選,當然還要會挑,否則會有假貨次貨。
價格:幾十到上千不等
★★【傳統小吃】,就老婆餅、老公餅、雞仔餅、杏仁餅、盲公餅、崩紗等等,這些在一些大的餅家就有,例如是老字型大小的是上下九的陶陶居、蓮香樓、廣州酒家,西餅連鎖有東海棠、榮華、聖安娜等,或者各大超市的賣麵包的。
價格:十幾到二十幾
★至於【工藝品】,可以買些玉器吧,荔灣廣場和長壽路的玉石市場有很大規模哦,從低檔到高檔都有。145| 評論(5)
㈡ 廣西雀梅下山樁如何栽種
雀梅盆景,根干自然奇特,樹姿蒼勁古雅,自古以來就受到盆景愛好者的喜愛,素有盆景「七賢」之一的美稱,為嶺南盆景中的「五大名樹」之一,也是我國入世後出口美國的盆景植物之一,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雀梅盆景在「國際盆景展」中獲得金獎、銀獎。
如果是粗大而又古老奇異的品精雀梅老樁,宜釆用多次斷根法進行挖樁,以確保樹樁的移栽成活率。即在早春萌芽前,挖開三分之一土,斷去側根,覆土後經常澆水保濕;在梅雨季節,挖另外三分之一,切斷側根,覆土回填;小寒小寒期間,挖剩下的三分之一,斷去側根,然後覆土回鎮;經常澆水,翌年春季萌芽前,挖開斷去主根後,及時噴水、蘸漿、包草等進行保濕,並及時運回栽植。
㈢ 三月份廣州有什麼特產
1、增城絲苗米
增城絲苗米,廣東省增城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增城絲苗米是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的秈稻優質稻米,外觀品質美觀靚麗,長粒形、細長苗條、晶瑩潔白、米泛絲光、玻璃質;直鏈澱粉含量中等,質地軟硬適中,煮飯爽滑可口,具有清新香味,口感佳,飯粒條狀而不爛。素有米中碧玉,飯中佳品的美譽。
2、炭步檳榔香芋
炭步檳榔香芋是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炭步鎮的特產。檳榔芋為多年生單子葉宿根性草本植物,其養分含量極為豐富,蛋白質含量14%左右,澱粉含量43.9%,脂肪含量為2.4%,即可作蔬菜,也可當主食,有較高的葯用價值,是嬰兒和老年人的營養珍品。檳榔芋也以其獨特的肉質粉、味香、質優、產量高、商品價值高且銷路好而受到廣大農戶的喜愛。
3、廣州雞仔餅
廣州雞仔餅是廣東廣州地區傳統小吃,風味餅食之一,初名小鳳餅,用豬肉、糖、白芝麻、瓜子仁、欖仁等拌香料作餡,面、糖、油糅勻作皮烘成。金黃油亮、酥脆甘香、咸甜適口。相傳一百多年前由成珠樓婢女小鳳創制。小鳳為了溫飽,把宴客剩下的菜餚收集起來,加些麵粉和梅菜汁壓成餅塊並烘乾,以備充飢並送給窮姐妹。一天,主人家來了客人,小鳳用此餅待客,得到主人和客人的贊賞,成珠樓老闆便命師傅如法炮製,並取名「小鳳餅」;又因其形狀似小雞,故又名「雞仔餅」。
4、廣式糕點
廣式糕點是一種特色美食,食材有欖仁、椰絲、蓮蓉等,屬於廣東地區特產。以廣州地區為代表,餡料多用欖仁、椰絲、蓮蓉、糖漬肥膘,重糖、重油,具有皮薄餡多,油潤軟滑,口味甜中含咸等特點。
5、廣東紅碎茶
廣東紅碎茶,產於廣東省廣州市及英德縣等地,是近年來在國際上獲得金獎的廣州紅碎茶類佳品。高品茶質,得自於茶區的良好自然環境和優良的茶樹品種。
廣東紅碎茶,產於廣東省廣州市及英德縣等地,是紅茶類佳品。產區氣候溫暖,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無霜期長;丘陵山區土壤深厚,地質疏鬆,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各種微量元素,最適宜不耐寒的大葉型茶樹生長。故當地栽培品種為雲南大葉種、鳳凰水仙種和海南大葉種,含有效化學物質多,茶多酚類等含量高,約佔30%,較中小葉品種高10%左右。經酶促氧化發酵,湯色紅艷,香氣鮮爽,營養價值高。
6、廣式臘味
廣式臘味是經歷代不斷實踐、改善而形成的,選料上乘,在國內外久負盛名,暢銷全國及東南亞,廣式臘味是民間特別受喜愛的一種美食,傳播廣泛。
臘味是中國民間喜愛的傳統食品之一,也是人們相互饋贈的佳品,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相傳在上古夏朝時,人們於農歷十二月合祭眾神叫做臘,因而十二月叫臘月。臘肉,就是在冬天將肉類以鹽漬經風干或熏干製成而得名。早在周朝的《周禮》、《周易》中已有關於「肉脯」和「臘味」的記載。當時,朝廷有專管臣民納貢肉脯的機構和官吏。在民間,學生也用成束干肉贈給老師作為學費或聘禮,這種干肉稱為「束修」。
(3)嶺南盆景金獎擴展閱讀:
臘味是中國民間喜愛的傳統食品之一,也是人們相互饋贈的佳品,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相傳在上古夏朝時,人們於農歷十二月合祭眾神叫做臘,因而十二月叫臘月。臘肉,就是在冬天將肉類以鹽漬經風干或熏干製成而得名。早在周朝的《周禮》、《周易》中已有關於「肉脯」和「臘味」的記載。當時,朝廷有專管臣民納貢肉脯的機構和官吏。在民間,學生也用成束干肉贈給老師作為學費或聘禮,這種干肉稱為「束修」。
廣式臘味是經歷代不斷實踐、改善而形成的:早在唐宋年間,阿拉伯人和印度人遠渡來廣州傳經或經商時就攜來灌腸類的食品。此後,廣東加工肉食的商人,便在自己酶制工藝的基礎上吸收外來產品的經驗,經過不斷研究創新,遂成為當今的廣式臘味。廣式臘味選料上乘,工藝精湛,色、味、香、形均佳,在國內外久負盛名,暢銷全國及東南亞,其花式品種繁多,主要有:生抽腸、老抽腸、鴨肝腸、瘦肉腸、豬心腸、鮮蝦腸、冬菇腸、魷魚腸、玫瑰肉腸、牛肉腸、東莞臘腸、金銀潤、五花臘肉、醬封肉等幾十種。
參考資料:
廣式臘味-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