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流泉盆景

流泉盆景

發布時間: 2024-11-15 06:20:28

Ⅰ 流泉楓樹盆栽好養嗎

好養活。
流泉紅楓性喜涼爽濕潤的氣候環境,耐陰性好,在疏鬆肥足、排水良好的土壤里生長強健、快速,但在夏季有強烈的直曬陽光時,葉片容易灼傷。
流泉楓盆景,流泉楓樹不怕曬,需要充足的陽光,每天至少要兩個小時以上的光照。冬季低溫時要移入室內,做好防凍措施。流泉楓樹的葉片比較密集,夏季澆水量大,早晚各一澆次水,要澆透。其他季節根據泥土的乾燥度來調整澆水量,澆水太多會積水爛根,澆水太少會導致缺水落葉。
流泉紅楓是日本園藝品種,原產地為日本、中國、韓國、蒙古東部和俄羅斯東南部。由日本械屬世家小林槭樹園的小林和知氏在治郎枝垂的籽播中發現並培育,其主幹及樹枝自然下垂的模樣,宛如細流從高處飄落山澗。

Ⅱ (四)泉水滾滾溫泉涌

1.溫泉概覽

裂谷兩側的斷裂,為地下水上升開通了通道,所以沿裂谷邊緣有一系列涌水量很大的泉水,供盆地中的農田灌溉,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著名的有大同盆地神頭泉(朔州)、太原的晉祠難老泉、介休的洪山泉、洪洞的廣勝寺泉、臨汾的龍子祠泉,這些泉水不僅涌水量大,每個泉每秒都超過一立方米的水流量,而且都有美麗的傳說,並附有園林、祠廟的古建築,從而形成旅遊的熱點。

(1)晉祠泉

晉祠難老泉,它位於晉祠這一園林式的古典建築群中。晉祠是為紀念晉開國元勛,西周諸侯唐叔虞所建的祠堂,後歷代王朝加以擴建。

春秋時期晉智伯首先開渠引水澆灌農田,宋建聖母殿,重修殿前魚沼飛梁。於是祠中周柏、殿中侍女及十字型橋梁成為晉祠三絕。晉祠的泉水是通過山前斷裂上升的承壓泉,它以泉群的形式多處湧出地表,如今因人工建築改造,使之僅有兩處湧泉。

聖母殿西側水神廟中水母娘娘塑像前,通過殿外八角井井口可見井中泉水滾動,稱難老泉,是晉祠的主泉。它從地下湧出後,通過地下砂土層,在井前十幾米處石舫邊由大理石龍口流下,下由大理石托缽僧承接。石舫前有九曲橋,橋下四周礫石中有更多的細泉一股股上涌,最後通過鐵柱分水口,以北三南七兩渠道引水出祠,澆灌十萬畝水稻田,此田盛產優質大米,為上貢朝廷的晉祠大米。第二股泉水由聖母殿北側八角亭中井下湧出,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此井中還可見泉水上涌,80年代起已乾涸。

晉祠泉地下水來自太原西山,由奧陶紀石灰岩的岩溶水匯聚而在邊山斷層中上升湧出,涌水量為每秒1.1~1.7立方米。其上游匯水面積有數百平方千米。

在地質上產煤的石炭紀地層底部,有一層厚2~5米的石英砂岩,便以晉祠命名。晉祠砂岩是分隔石炭紀地層上下兩部分的識別標志,分布全省。此砂岩原來在晉祠西北角老君洞到聖母殿後公輸子祠一帶出露。

晉祠水渠中,終年泉水不斷,清澈透明,長如海帶般水草在水中隨流搖曳,當年劉少奇來晉祠時問陪同人員這水草能不能吃,後經化驗後由廚師做成菜餚端上供給劉少奇。不知此菜是否已推廣開來。

(2)洪洞廣勝寺泉

又稱霍泉,泉水位於廣勝寺山腳下,建有水神廟,廟前石欄圍方池,池寬50米×80米,主泉從東南角池底湧出,水頭高出水面10~20厘米,池中還有數十處小泉上涌,有的還冒出氣泡。池東新造百龍大理石雕,池北為水神廟。池水從西水渠中引出,形成寬2~3米,高4~5米的洪瀑,用鐵柱分水口,依北三南七比例分水。

此一泓池水,倒映廟東崖山頂琉璃飛虹塔構成絕景。七彩飛虹塔是霍泉的地標,它高聳在比泉水面高一百多米的山頂,陽光下熠熠生輝。此塔高47米,八角十三層,相傳是佛祖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塔。

此泉涌水量為每秒3.64~4.94米,澆灌洪洞、趙城兩地40萬畝農田。水由東山奧陶紀石灰岩中溢出,順盆地邊緣斷裂上升。

(3)介休洪山泉

位於介休洪山鎮南山溝中,泉水亦建方池蓄水外流,池南有源泉廟,與池以拱橋石階相連。洪山泉流量為每秒1.1~1.6立方米,亦位於奧陶紀石灰岩之中。此泉最大特點不是平原山區交界處斷層中上升而溢出地表,它直接從奧陶紀灰岩頂部石炭紀隔水層下湧出,然後流向山外平原。其二,水中富含碳酸鈣,所以在出山口堆積出高出平原十多米,寬幾百米的巨大鈣華構成的洪積扇。當地民眾開采這種「泉華」,作為盆景的吸水石出售。

(4)朔州神頭泉

位於桑乾河北岸,由一系列單個泉構成,呈直線狀排列在裂谷盆地北側斷層附近。次級支流元高河的西岸,共有百餘個泉眼,其中較大的稱金龍池泉、黃道泉、水圍寺泉、五花泉、雲龍泉、三泉流泉、蓮花池泉等。泉水流量合在一起達每秒8.1立方米。其中最大的金龍池泉分兩個池子蓄之,稱東海和西海。因為池周都已園林化,並建有水神廟,故被稱為「塞外西湖」,成為旅遊景點。

此泉傳說是通桑乾河南岸寧武西南的天池,北魏孝文帝曾在天池投入系金珠的羊,後在神頭泉找到,證明了泉水源於天池。但地質常識告訴我們,此傳說純屬謠傳。天池之水,四周全為近於水平之砂頁岩層,如此密集隔水層(頁岩),附近又沒斷裂,所以池中水決不能「漏」走。桑乾河南北寬幾十千米,地下水也不可能穿過南岸斷層,補充到北岸去。神頭泉水主要由南岸石灰岩地層中岩溶地下水補給,它們遇到裂谷邊緣斷層呈帶狀上升成神頭泉群。

(5)運城鹽湖中泉探

鹽湖是個貯水凹地,池中不可能有河,傳說中東池有黑河,稱產鹽之母,是鹽湖制鹽的原料——鹵水的主要來源。其實它是涑水河流域含鹽地下水由北向南運動,遇到鹽池南岸裂谷邊部大斷裂,鹽水就從斷裂中向上滾滾湧出,由於鹽湖地勢東高西低,在湖中這富含鹽分的地下水因含有較高的泥質而呈黑色,因此這股黑色泉水就像河流一樣向西流,而且被池中央地帶的鹽工不斷有選擇性地抽汲,也促使它看來似河流般流向西部。

清乾隆年間,一次大汛洪水滾滾,洪水攜帶砂礫石突然沖入池中,此鹽泉出口被堵塞,使鹽產量銳減。原年產鹽7萬噸,經洪水淹過之後,鹽產量下降到1萬5千噸。為此不得不動員民眾挖去掩埋黑河的泥沙,想重新挖出黑河來,但收效不大。人們用挖井的辦法,在被埋沙土上往下打井取高濃度鹽水。此時黑河東部即原黑河湧出處附近,地面下沉,土層塌出幾個漏斗,當地稱滹沱,此漏斗下面被埋於黑河,於是這里取鹽水也可得到黑河一樣的效果。其實這一個個漏斗,是原泉眼被埋後,從斷層旁邊新拱出來的泉眼。本來以大范圍「河」的形式湧泉,之後變成一些漏斗狀小泉。地下水還是要冒出來,只是變換一種形式罷了。

黑泉帶黑泥,黑泥大部分沉湖底。到了世紀之交,運城南風集團學習以色列開發死海的經驗開始開展泥療、鹽水浴活動。運城黑泥中有不少有益身體的微量元素,如溴、鋅、鍶、鋰等,借這些元素開發大量化妝品,以護膚、養顏。現這兩個新興產業已蓬勃發展成為南風集團又一盈利手段。

傳說中在鹽池因殺了蚩尤,他的血流入就導致湖水變紅。湖水變紅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現象,每當天氣炎熱,湖水確實會泛紅,那種遠看淡紅色的水,迥異於青色的湖水。過去不知原因而用傳說中神話來解釋。本世紀初經分析鑒定,才知道是微體單細胞植物——鹽藻所引發的。這種小於0.1~0.01毫米紅色藻體在氣溫轉高時迅速繁殖,使湖水泛紅,就和我國東海常見海水中「赤潮」一樣。赤潮是海水中富有機質成分劇增,導致鹽藻因有豐富的營養而大量繁殖。鹽湖的營養物本來就很豐富,只要天氣變熱,藻類分裂加快,使藻的密度劇增而致湖水變紅。兩者都是鹽藻引發。

2.開發溫泉

裂谷地帶地殼厚度變薄,地下熱流值增高,因而有溫泉出露。山西全省有溫泉17處,幾乎全在裂谷帶中,水溫最低23.5℃,最高63℃。這些溫泉大部分已被開發,有的作為溫泉療養院、溫泉浴池,有的作為游泳池,少數引入暖棚,種菜養花,造福一方。五大盆地比較,南部盆地溫泉數量多而北部數量少。

山西溫泉一覽表

溫泉的溫度以20℃為准,高於它的才能稱溫泉。所以溫泉的溫度下限是比較低的,其20℃下限的設定,是與地殼上部有個恆溫帶有關,山西地下100米以上,恆定溫度為12℃。再往下就進入地熱增溫帶,每下降100米,山西地區地熱增2.3℃~2.5℃,超過此值就可算進入地熱異常區,也可打出溫泉水來。

有人認為山西溫泉地下可能有最新的岩漿活動,才導致地熱異常。其實山西最後一期岩漿侵入活動,發生在一萬年之前,大同火山噴發同時,有玄武岩脈侵入,此後再也不見岩漿活動。所以山西溫泉的出現是與山西地下熱流有關,現已查明山西裂谷帶是地熱活動異常區,裂谷帶邊部,斷裂是熱流上升的通道。太行斷裂、離石斷裂帶也是地熱異常區。

除了上述表中列出的,在定襄北,滹沱河的泥質河灘中,還有一處溫泉,泉水溫度在30℃上下。那裡水溫較高,但不到燙人的地步,可見溫水從許多泥潭中小孔向外湧出。如果排除河灘下河水對它的降溫的話,其泉口溫度應在40℃以上。

此外在靈丘神堂堡以下,出省界5千米,阜平縣吳王口村邊,河灘上,有磚砌無門窯洞兩個,一牆相隔,中各有一溫泉,水溫在50℃~70℃之間,需引池旁地表河水渠中涼水兌沖,才能洗澡。之所以分成兩室,是為男女分池之用,窯口無門,是充分相信沐浴男女都是正人君子,不致鬧出窺澡之醜事。這一溫泉與過阜平城邊沿滹沱河東北岸斷層有關。

熱點內容
安逸鮮花館 發布:2024-11-15 10:03:39 瀏覽:150
奶茶茶花凍 發布:2024-11-15 10:03:04 瀏覽:623
絲網花鬱金香做法 發布:2024-11-15 09:41:25 瀏覽:356
鮮花網青浦 發布:2024-11-15 09:33:12 瀏覽:436
第五人格七夕節返場隨從嗎 發布:2024-11-15 09:14:17 瀏覽:968
南潯玫瑰半島 發布:2024-11-15 09:08:49 瀏覽:250
米蘭花屬於 發布:2024-11-15 08:54:11 瀏覽:163
檔次花卉 發布:2024-11-15 08:49:26 瀏覽:535
西蘭花菜的做法 發布:2024-11-15 08:32:21 瀏覽:150
牡丹花畝產 發布:2024-11-15 08:25:42 瀏覽: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