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山葯盆景
『壹』 銀杏樹盆景結果實嗎如果結果實有什麼葯用價值呢
不就是白果嘛
白果
求助編輯網路名片
白果白果又稱銀杏、公孫樹子。個如杏核大小色潔白如玉,其味甘、苦、澀,過食易引起腹泄。
中文名稱: 白果
外文名稱: Ginkgo Seed
別稱: 銀杏子,公孫樹子
界: 植物界
科: 銀杏科
分布區域: 江蘇、廣西、四川、河南、山東、湖北、遼寧等
目錄
概述
葯品簡述
用葯禁忌
中葯化學成分
葯理作用
葯(毒)理學
常用選方
方劑
文獻論述
生葯材鑒定
葯用植物栽培
品種分類
營養價值概述
葯品簡述
用葯禁忌
中葯化學成分
葯理作用
葯(毒)理學
常用選方
方劑
文獻論述生葯材鑒定葯用植物栽培品種分類營養價值展開 編輯本段概述
白果出自《日用本草》。《綱目》:銀杏,原生江南,以宣城者為勝,樹高二、三丈,葉薄,縱理儼如鴨掌形,有刻缺,面綠背淡,二月開花成簇,青白色,二更開花,隨即卸落,人罕見之。一枝結子百十,狀如柿子,經霜乃熟,爛去肉取核為果,其核兩頭尖,其仁嫩時綠色,久則黃。《隨息居飲食譜》:中銀杏毒者,昏暈如醉,白果殼或白鯗頭煎湯解之。食或太多,甚至不救,慎生者不可不知也。《四川中葯志》:白果,3-5歲的小兒,一次服30-40粒者易中毒。若中毒可用麝香一分,調溫水服即解。又喘咳痰稠者服後易致咳痰困難,宜配入清熱之葯為妥。《上海常用中草葯》:多食白果中毒,可出現頭痛、發熱、抽筋、煩躁不安、嘔吐、呼吸困難等現象,急用生甘草二兩,煎服;或用白果殼一兩,煎服。 銀杏,落葉喬木,高可達40m。枝有有長枝與短枝,幼樹樹皮淡灰褐色,淺縱裂,老則灰褐色,深縱裂。葉在長枝上螺旋狀散生,在短枝上3-5(-8)簇生;柄長3-10cm;葉片扇形,淡綠色,無毛,有多數2叉狀並列的細脈,上緣寬5-8cm,淺波狀,有時中央淺裂或深裂。雌雄異株,花單性,稀同株;球花生於短枝頂端的鱗片狀葉的腋內;雄球花成柔荑花序狀,下垂;雌球花有長梗,梗端常分2叉,每叉頂生一盤狀珠座,每珠座生一胚珠,僅一個發育成種子。種子核果狀,橢圓形至近球形,長2.5-3.5cm,徑約2cm;外種皮肉質,有白粉,熟時淡黃色或橙黃色;中種皮骨質,白色,具2-3棱;內種皮膜質,胚乳豐富。花期3-4月,種子成熟期9-10月[1]。
編輯本段葯品簡述
白果-原植物
[1]葯名:白果 漢語拼音: guo 英文名:Ginkgo Seed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inkgo biloba L. 功效分類:止咳葯。 科屬分類:銀杏科。 別名:鴨腳子、靈眼、佛指甲、佛指柑。 性味:甘;苦;澀;性平;小毒。 歸經:肺經;腎經。 功能:斂肺定喘;止帶縮尿。 主治:哮喘痰嗽;白帶;白濁;遺精;尿頻;無名腫毒; 皶鼻;癬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切片塗。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500-1000m的酸性土壤,排水良好地帶的天然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北自沈陽,南達廣州,東起華東,西南至貴州、雲南都有栽培。 葯材基源:為銀杏科植物銀杏的種子。 採收儲藏:秋末種子成熟後採收,除去肉質外種皮,洗凈,曬干,用時打碎取種仁。 炮製方法: 1、白果仁:揀凈雜質,除去硬殼。 2、熟白果:取揀凈的白果,蒸熟、炒熟或煨熟,去殼[2]。
編輯本段用葯禁忌
1、有實邪者忌服。 2、生食或炒食過量可致中毒,小兒誤服中毒尤為常見。 3、不良反應或中毒:白果中毒,古代即有記載,近年來亦屢有報告。大多發生在入秋白果成熟季節,因炒食或煮食過量所致。生吃白果後,中毒現象出現在服後1~12小時,症狀為發熱、嘔吐、腹痛、泄瀉、驚厥、呼吸困難,嚴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少數人則表現為感覺障礙、下肢癱瘓。使用白果切不可過量。服食白果製成的食品也應注意這點。刺激皮膚,白果的外種皮有毒,能刺激皮膚引起接觸性皮炎、發皰。有人接觸還會出現過敏性皮炎。 以10歲以下小兒為多,成人偶亦有之。中毒者服食量小兒自7粒至150粒,成人自40粒至300粒不等。中毒出現的時間在食後1~12小時不等。症狀以中樞神經系統為主,表現為嘔吐,昏迷,嗜睡,恐懼,驚厥,或神志呆鈍,體溫升高,呼吸困難,面色青紫,瞳孔縮小或散大,對光反應遲鈍,及腹痛、腹瀉等,白細胞總數及嗜中性粒細胞升高。少數病例並有末梢神經功能障礙表現,呈兩下肢完全性弛緩性癱瘓或輕癱,觸痛覺均消失。多數患者,經救治可獲恢復,但也有少數因中毒重或搶救過遲而死亡。一般認為引起中毒及中毒的輕重,與年齡大小、體質強弱及服食景的多少有密切關系。年齡愈小中毒可能性愈大,中毒程度也愈重;服食量愈多,體質愈弱,則死亡率也愈高[3]。
編輯本段中葯化學成分
種子含有毒成分,為4-O-甲基吡哆醇(4-O-methylpyridoxine),稱為銀杏毒素(ginkgotoxin)。還含6-(8-十五碳烯基)-2,4-二羥基苯甲酸[6-(pentadec-8-enyl)-2,4-dihy-droxybenzoic acid],6-十三烷基-2,4-二羥基苯甲酸(6-tridecy-2,4-dihydroxybenzoic acid),腰果酸(anacaridc acid和鉀、磷、鎂、鈣、鋅、銅等25種元素)。種仁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糖等。
編輯本段葯理作用
各類白果圖集(10張)1、抗菌作用 白果肉、白果汁、白果酚,尤其是白果酸體外試驗時對人型結核桿菌和牛型結核桿菌有抑製作用。白果提取物150-200mg/kg/天灌胃對感染人型結核桿菌的豚鼠有明顯的治療作用。亦有報道,白果汁、白果肉、白果酚、白果酸,在體內試驗(小鼠及豚鼠的實驗治療),無顯著療效,或毒性太大。油浸白果之果漿含有的抗菌成分對若干種革蘭氏陽性及陰性細菌均有作用(葡萄球菌、鏈球菌、白喉桿菌、炭疽桿菌、枯草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等),對結核桿菌作用極顯著。此菌成分經加熱85℃則對大腸桿菌失去作用,而經100℃ 30分鍾對結核扦菌仍有抑制性的作用。白果的水浸液(1:2)在體外對堇色毛癬菌、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星形奴犬氏菌等7種皮膚真菌表現為抑菌作用。白果果肉的抗菌力較果皮強。 2、對呼吸系統的作用 白果乙醇提取物給小鼠腹腔注射,可使呼吸道酚紅排泌增加,似有祛痰作用。對離體豚鼠氣管平滑肌表現有微弱的鬆弛作用。 3、對循環系統的作用 白果二酚500mg/kg對兔有短暫的降壓作用。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以豚鼠最為明顯,其次是大鼠和兔,大鼠下肢灌流實驗表明,白果二酚有組胺釋放作用、引起毛細管通透性增加,導致水腫,此作用又為撲爾敏所對抗。 4、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銀杏外種皮水溶性成分能清除在有氧存在下黃嘌呤氧化酶系統產生的超氧自由基,抑制化學發光;老年小鼠口服12天後,能阻止脾臟組織的老年色素顆粒形成,並使已形成的色素顆粒變得分散,數量減少。 5、其他作用:新鮮白果中提出的白果酚甲,對離休兔腸有麻痹作用,使離體子宮收縮,對蛙心無影響。白果種仁含無氮的中性成分,給小鼠皮下注射6mg/13g,半小時後可致驚厥,延髓麻痹,隨即呼吸、心跳停止而死。舊說其中含氫氰酸,能鎮咳並致中毒,但未能檢得氫氰酸的存在;也有說不能證明白果中含有對小鼠引起驚厥的物質。白果肉尚有收斂作用[4]。
編輯本段葯(毒)理學
有謂白果仁中提得一種中性結晶成分,對小白鼠有致驚厥作用,後來實驗未能證實含有此種物質,對動物大量飼以白果,亦未獲得任何特殊的中毒現象。有謂外種皮中含有引起皮炎的銀杏毒(Ginkgotoxin),與斑蝥素類似。非洲人榨果汁後,往往引起皮膚刺激症狀如脫皮、觸痛,口服產生強烈胃腸道刺激。給小鼠飼以大量白果粉或每日給豚鼠灌胃白果肉粗提物酸性成分150-200mg/kg,共60天,又出現食慾不振、體重減輕,不等程度的肝損害、腎小球腎炎,甚至死亡。白果酸有溶血作用,白果仁所含的中性成分,小鼠皮下注射6mg/kg又引起驚厥和死亡。
編輯本段常用選方
1、治鼩喘:白果二十一枚(去殼砸碎,炒黃色),麻黃三錢,蘇子二錢,甘草一錢,款冬花三錢,杏仁一錢五分(去皮尖),桑皮三錢(蜜炙),黃芩一錢五分(微炒),法制半夏三錢(如無,用甘草湯泡七次,去臍用)。上用水三鍾,煎二鍾,作二服,每服一鍾,不拘時。( 《攝生眾妙方》定喘湯 ) 2、治夢遺:銀杏三粒。酒煮食,連食四至五日。( 《湖南葯物志》 ) 3、治赤白帶下,下元虛憊:白果、蓮肉、江米各五錢。為末,用烏骨雞一隻,去腸盛葯煮爛,空心食之。( 《瀕湖集簡方》 ) 4、治小兒腹瀉:白果二個,雞蛋一個。將白果去皮研末,雞蛋打破一孔,裝入白果末,燒熟食。( 內蒙古《中草葯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 5、治諸般腸風臟毒:生銀杏四十九個。去殼膜,爛研,入百葯煎末,丸如彈子大。每服三丸,空心細嚼米飲下。( 《證治要訣》 ) 6、治牙齒蟲露:生銀杏,每食後嚼一個,良。( 《永類鈐方》 ) 7、治鼻面酒皶:銀杏、酒酻糟。同嚼爛,夜塗旦洗。( 《醫林集要》 ) 8、治頭面癬瘡:生白果仁切斷,頻擦取效。( 《秘傳經驗方》 ) 9、治下部疳瘡:生白果,杵,塗之。( 《濟急仙方》 ) 10、治乳癰潰爛:銀杏半斤。以四兩研酒服之,以四兩研敷之。( 《救急易方》 ) 11、治療肺結核:對改善症狀有一些作用。服葯後部分病人的發熱、盜汗、咳嗽、氣喘、咳血、食慾不振等,可見不同程度的好轉。 12、治小便白濁:生白果仁十枚.擂水飲日一服 取效止. 13、治小便頻數遺尿:陳白果5粒 蝸牛3個(焙乾).研末沖服.(《陝甘寧青中草葯選》) 14、治慢性淋濁婦女帶下及暈眩:白果仁(炒熟去殼)、淮山葯等分 焙燥研細粉混和.每日40g 分三四回米湯或溫開水調服.(《現代實用中葯》[4])
編輯本段方劑
1、定喘湯《攝生眾妙方》; 2、易黃湯《傅青主女科》;
編輯本段文獻論述
1、《綱目》:銀杏,宋初始著名,而修本草者不收,近時方葯亦時用之。其氣薄味厚,性澀而收,益肺氣,定喘嗽,縮小便,又能殺蟲消毒。然食多則收令太過,令人氣壅臚脹昏頓。故《物類相感志》言銀杏能醉人,而《三元延壽書》言昔有飢者,同以白果代飯食飽,次日皆死也。熟食溫肺益氣,定喘嗽,縮小便,止白濁;生食降痰,消毒殺蟲;(搗)塗鼻面手足,去疹泡,皴皺及疥癬疳、陰虱。 2、《三元延壽書》:生食解酒。 3、《滇南本草》:大瘡不出頭者,白果肉同糯米蒸合蜜丸;與核桃搗爛為膏服之,治噎食反胃,白濁、冷淋;搗爛敷太陽穴,止頭風眼疼,又敷無名腫毒。 4、《品匯精要》:煨熟食之,止小便頻數。 5、《醫學入門》:清肺胃濁氣,化痰定喘,止咳。 6、《本草再新》:補氣養心,益腎滋陰,止咳除煩,生肌長肉,排膿拔毒,消瘡疥疽瘤。 7、《本草便讀》:上斂肺金除咳逆,下行濕濁化痰涎。 8、《現代實用中葯》:核仁治喘息,頭暈,耳鳴,慢性淋濁及婦人帶下。果肉搗碎作貼布劑,有發泡作用;菜油浸一年以上,用於肺結核。 9、《山東中葯》:治遺精,遺尿[5]。
編輯本段生葯材鑒定
性狀鑒定 除去外種皮的種子卵形或橢圓形,長1.5-3cm,寬1-2.2cm。外殼(中種皮骨質,光滑,表面黃白色或淡棕黃色,基部有一圓點狀突起,邊緣各有1條棱線,偶見3條棱線。內種皮膜質,紅褐色或淡黃棕色。種仁扁球形,淡黃色,胚乳肥厚,粉質,中間有空隙;胚極小。氣無,味微甘、苦。以殼色黃白、種仁飽滿,斷面色淡黃者為佳。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徵 淡黃棕色。 ① 澱粉粒單粒攻圓形、圓形或卵圓形,長5-18μm臍點點狀,裂縫狀、頭鳥狀或三叉狀,大粒可見層紋。 ② 石細胞類圓形、長圓形或貝殼形,長61-322μm,直徑27-125μm,壁厚,紋孔及孔溝明顯,可見層紋,有的胞腔含黃棕色或紅棕色物。 ③ 內種皮薄壁細胞類方形、長方形或多角形。 ④ 胚乳細胞類圓形或長圓形,含澱粉粒。 ⑤ 具緣紋孔管胞多破碎,直徑33-72μm,末端漸尖或鈍圓。 葯物應用鑒別 白果與五味子:兩葯均能斂肺以治咳嗽,然白果以斂肺定喘為主,且主要適於肺熱痰多之喘嗽。五味子以斂肺為主,且性偏溫,適用於肺虛久咳及肺寒痰多之咳喘。兩者均能治下焦病證,白果收斂止帶,主用於濕盛之帶下白濁之證,五味子固下而滋腎水,多用於腎虛之遺精,尿頻及五更泄瀉。
編輯本段葯用植物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喜陽、耐寒、耐旱、忌澇。在年平均溫度10-18℃,冬季絕對最低氣溫不低於零下20℃,年降雨量600-1500mm的氣候及土層深厚的砂質壤地中生長良好。不宜在陰坡、積水或鹽分太重的地壤中栽種。 栽培技術 用種子、分株和嫁接繁殖。種子繁殖 種子秋季採收後,當年播種或翌年春播種,春播需混砂催芽,播種量每1hm600-675kg,橫向開溝,溝距25-30cm,深4cm,每隔10cm播1粒種子,覆土3-4cm,當年苗高25-30cm,秋季落葉後可移栽。分株繁殖 從壯齡雌性母樹根櫱苗中選留4-5株健壯苗,高1m左右時移栽。嫁接繁殖 在30年生,長勢旺盛而豐產的雌株上選2-3年生的枝條為接穗,砧木用種子繁殖的實生苗,採用切接或皮下枝接法嫁接。定植,一般早春定植,株行距5-6cm或7-8m,定植前按樹苗大小開穴,穴深40-50cm,寬60-70cm,起苗後如主根過長,可稍加修剪。穴栽,填土澆水踏實,然後培土成丘。按總數的5%配置雄樹,雄樹按風向分散栽植,以利授粉。 田間管理 種子發芽後,4-5月除草1次,可追施人畜糞水或氮素化肥催苗。7月和10月各除草後追施人畜糞水或土雜肥。定植後每年春季發芽前及秋季落葉後,在距主幹60-100cm外開環狀溝,施人畜糞水各1次。嫁接後4-5年如分枝過多過密,需適當修剪,以利生長。 病蟲害防治 苗木莖腐病,一般在雨季後發生。病苗基部初現褐色斑塊,以後韌皮部腐爛碎裂,苗木枯死。防治方法,夏季應搭蔭棚,插樹枝或在行間蓋草保墒、遮蔭。蟲害有天牛,可用人工捕殺或放天敵腫腿蜂進行生物防治。樟蠶可於冬刮除樹上越冬卵,6-7月摘除蠶蛹,以及用馬拉松1000倍液噴殺初孵化幼蟲。另有銅綠金龜子、黑胸散白蟻為害。
編輯本段品種分類
1、大果銀杏:主栽於湖北安陸、孝感,隨州,廣西靈川,河南羅山,安徽大別山等地。種實倒卵形,平均每個重11克,柄長4厘米。種核肥大,倒卵形,略扁,邊緣有翼,縱徑2.6厘米,橫徑2.2厘米,平均種核重3.3克,每公斤310粒。。出核率29%,種核個大飽滿,坐果率高。 2、大梅核:在浙江的諸暨、臨安、長興,廣西的靈川、興安,湖北的安陸、隨州等地為主栽品種。江蘇邳縣、山東郯城也有栽培。種實球形或近於球形,縱徑3.0厘米,橫徑2.8厘米,平均單個重12.2克,柄長4.5厘米。種核大而豐滿,球形略扁,縱徑2.4厘米,橫徑1.9厘米,平均單粒重3.3克,每公斤300~420粒,出核率26%,出仁率75%。本品種種仁飽滿、糯性強。抗旱,耐勞,適應性強,豐產性能較好。 3、大佛手:主栽於江蘇吳縣。江蘇邳縣,浙江長興,湖北孝感,河南羅山,安徽大別山也有栽培。種實卵圓形,縱徑3.5厘米,橫徑2.8厘米,平均單個重17.6克,柄細,長約4.0厘米。種核卵狀長橢圓形,縱徑2.9厘米,橫徑1.7厘米,平均單粒重3.3克,每公斤310粒。出核率26%,出仁率75%以上。核大殼薄,糯性較差。耐澇抗風性能較弱,大小年不明顯。 4、大金墜:主栽於山東郯城、江蘇邳縣。種實長橢圓形,形似耳墜,故名。種實縱徑2.9厘米,橫徑2.4厘米,平均單個重10克,柄較長。種核長橢圓形,縱徑2.7厘米,橫徑1.6厘米,平均單粒重2.8克,每公斤360粒。出核率25.4%,核大,殼薄,糯性強。速生豐產,耐旱,耐澇,耐瘠薄。 5、大圓鈴:山東郯城,江蘇邳縣栽培較多。種實近球形,縱徑2.9厘米,橫徑2.8厘米,平均單個重13.7克,柄歪斜。種核短圓,縱徑2.5厘米,橫徑2.1厘米,平均單粒重3.6克,每公斤280粒。出核率26.1%,核大,殼薄,種仁飽滿。樹勢強,生長旺,抗性強,生長快,結實早,高產穩產,對肥水條件要求高。 6、佛指:主栽於江蘇泰興。江蘇邳縣、山東郯城也有栽培。種實倒卵狀長圓形,縱徑3.1厘米,橫徑2.4厘米,平均單個重13.3克,柄細長,長約5厘米。種核倒卵狀長扁圓形,縱徑2.7厘米,橫徑1.7厘米,種核平均單粒重3.3克,每公斤310粒。出核率28%,核大,殼薄,品質優。 7、洞庭皇:主栽於江蘇吳縣,廣西靈川、興安。種實倒卵圓形,縱徑3.6厘米,橫徑2.8厘米,平均單個重17.6克,柄長4.3厘米。種核卵狀長橢圓形,縱徑3.1厘米,橫徑1.9厘米,平均單粒重3.6克,每公斤280粒。 8、大馬鈴:主栽於浙江諸暨、江蘇邳縣、山東郯城等地。種實長圓形,縱徑2.6厘米,橫徑2.3厘米,平均單個重13克,柄寬扁,長約3厘米。種核橢圓形,縱徑2.2厘米,橫徑1.6厘米,平均單粒重3.4克,每公斤300粒。出核率27%。種仁味甜、糯性好。
編輯本段營養價值
白果是營養豐富的高級滋補品,含有粗蛋白、粗脂肪、還原糖、核蛋白、礦物質、粗纖維及多種維生素等成份。據科學得出結論:每100g鮮白果中含蛋白質13.2g,碳水化合物72.6g,脂肪1.3g,且含有維生素C、核黃素、胡蘿卜素、及鈣、磷、鐵、硒、鉀、鎂等多種微量元素,8種氨基酸,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葯用價值、保健價值,對人類健康有神奇的功效。 白果果仁含有多種營養元素,除澱粉、蛋白質、脂肪、糖類之外,還含有
用白果製作的各式菜餚(6張)維生素c ,核黃素、胡蘿卜素、鈣、磷、鐵、鉀、鎂等微量元素,以及銀杏酸、白果酚、五碳多糖、脂固醇等成分。具有益肺氣、治咳喘、止帶蟲、縮小便、平皴皺、護血管、增加血流量等食療作用和醫用效果。根據現代醫學研究,銀杏還具有通暢血管、改善大腦功能、延緩老年人大腦衰老、增強記憶能力、治療老年痴呆症和腦供血不足等功效,銀杏抗衰老的本領。在德國和法國的科學影響很大。除此以外,銀杏還可以保護肝臟、減少心律不齊、防止過敏反應中致命性的支氣管收縮,還可以應用於對付哮喘、移植排異、心肌梗塞、中風、器官保護和透析。 經常食用白果,可以滋陰養顏抗衰老,擴張微血管,促進血液循環,使人肌膚、面部紅潤,精神煥發,延年益壽,是老幼皆宜的保健食品和款待國賓上客的特製佳餚。種仁中的黃酮甙、苦內脂對腦血栓、老年性痴呆、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動脈硬化、腦功能減退等疾病還具有特殊的預防和治療效果。詞條圖冊更多圖冊各類白果圖集(10張)
用白果製作的各...(6張)
『貳』 贊美紅薯盆景的詩句
1. 關於紅薯的詩句
2. 關於紅薯詩句
關於紅薯的詩句 1. 關於地瓜的古詩
1、《和陶酬劉柴桑》宋代:蘇軾
原文:
紅薯與紫芽,遠插牆四周。
且放幽蘭春,莫爭霜菊秋。
譯文:紅薯與紫芋的芽牆在圍牆的四周。山葯和紫芽開花時放出類似幽蘭的香氣,夏天開放不與秋菊爭霜。
2、《詠地瓜 其一》清代:徐宗勉
原文:
薯蕷登場共有年,栗薪無用架中田。
何曾守護勞王父,猶憶耘鋤仰昔賢。
譯文:地瓜在這一年登場了,木柴因為沒有用而架在田裡。何曾以前守護勞王的父親,在鋤地是起了昔日的聖賢。
3、《詠地瓜 其一》清代:黃化鯉
原文:
獸掌龍蹄並有名,勻勻禹甸種初成。
自從海外傳嘉植,功用而今六穀爭。
譯文:和獸掌龍蹄一樣有名,在地里均勻的種植。這是從海外傳入的植物,現在的功用可以和六穀爭。
4、《詠地瓜 其三》清代:黃化鯉
原文:
味比青門食更甘,滿園紅種及時探。
世間多少奇珍果,無補饔飧也自慚。
譯文:味道好像青門吃著卻非常甘甜,滿園的紅色嫩芽探出頭來。世間多少奇珍異果在它面前也自慚。
5、《海邊耕》清代:洪繻
原文:
撥沙拔茅鋤作園,耕時十旬九旬喂。
夏畦冒雨種地瓜,秋天霜冷枯根芽。
譯文:在田地里鋤草,耕地的時候是十旬九旬。夏天冒雨種地瓜,秋天的霜把芽都凍死了。
2. 關於紅薯的詩歌
和陶酬劉柴桑【宋·蘇軾】紅薯與紫芽,遠插牆四周。
且放幽蘭春,莫爭霜菊秋。窮冬出瓮盎,磊落勝農疇。
淇上白玉延,能復過此不,不思馬少游。過黎君郊居一作:過黎子雲新居【宋·蘇軾】半園荒草沒佳蔬,煮得占禾半是薯。
萬事思量都是錯,不如還叩仲尼居。紅薯打油詩【佚名】舊年果腹不願談,今日倒成席上餐.人情顛倒他不顛,自有真情在心間.羞為王侯桌上宴,樂充粗糧濟民難.若是身價早些貴,今生不怨埋沙鹼地瓜【佚名】鄰家刨紅薯,贈我一籃筐。
豆秸火煨熟,賽板栗綿香。七律·紅薯【佚名】原野土坡地幾壟,披蓑帶笠穀雨種。
綠葉玉莖陽光照,藤蔓根壯雨露濃。風暴雷電烈日烘,埋頭掙扎泥下紅。
苦難貧窮救命時,香沙充飢立大功。
3. 描寫「紅薯」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紅薯」的詩句有
1.《和陶勸農六首》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豈無良田,膴膴平陸。
獸蹤交締,鳥喙諧穆。
驚蹤朝射,猛豨夜逐。
芋羹薯糜,以飽耆宿。
2.《疏屋詩為曹雲西作》
年代: 宋 作者: 邵桂子
草菜可食,總名曰疏。
品題有圃,樹藝有書。
衡縱町畦,周繞屋廬。
繚以樊垣,經父溝渠。
晨出抱瓮,夕歸荷鋤。
有蔓必薅,有蝗必驅。
風披雨沐,日暄露濡。
穉甲怒生,嘉苗蔚敷。
芥姜杞菊,韭薤蒜葫。
薇蕨藜藿,瓜瓞匏瓠。
楮雞桑鵝,籜龍棕魚。
馬齒鹿角,鼠尾虎須。
薯蕷蔓菁,杜蘅蘼蕪。
3.《素羹》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氈芋凝酥敵少城,土薯割玉勝南京。
合和二物歸藜糝,新法儂家骨董羹。
4.《游近村》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行歷茶岡到葯園,卻從釣瀨入樵村。
半衰半健意蕭散,不雨不晴天晏溫。
薯蕷傍籬寒引蔓,菖蒲絡石瘦生根。
參差燈火茆檐晚,童稚相呼正候門。
5.《湖州行》
年代: 清 作者: 魏耕
君不見湖州直在太湖東,香楓成林橘青蔥。
山川迢迢麗村渚,秋城淡淡遮蒼穹。
亭皋百里少荒土,風俗清朴勤桑農。
充腸非獨多薯蕷,宴客兼有錦鯉紅。
白屋朱邸亘原野,黔首擊壤歌年豐。
今歲野夫四十一,追憶往日真如夢。
腐儒營斗粟,閭閻挽長弓。
盜賊如麻亂捉人,流血誰辨西與東?
又聞大戶貪官爵,賄賂漸欲到三公。
豪仆強奴塞路隅,猰貐豺狼日縱橫。
皇天無眼見不及,細民愁困何時終?
安得聖人調玉燭,再似隆慶萬曆中。
天下蚩蚩安衽席,萬國來朝大明宮。
6.《秋興》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白頭韭美腌虀熟,赬尾魚鮮斫鱠成。
卻對盤餮三太息,老年一飽費經營。
7.《過黎君郊居?一作:過黎子雲新居?》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半園荒草沒佳蔬,煮得占禾半是薯。
萬事思量都是錯,不如還叩仲尼居。
8.《昔游》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昔者與高李,晚登單父台。寒蕪際碣石,萬里風雲來。
桑柘葉如雨,飛藿去裴回。清霜大澤凍,禽獸有餘哀。
是時倉廩實,洞達寰區開。猛士思滅胡,將帥望三台。
君王無所惜,駕馭英雄材。幽燕盛用武,供給亦勞哉。
吳門轉粟帛,泛海陵蓬萊。肉食三十萬,獵射起黃埃。
隔河憶長眺,青歲已摧頹。不及少年日,無復故人杯。
賦詩獨流涕,亂世想賢才。有能市駿骨,莫恨少龍媒。
商山議得失,蜀主脫嫌猜。呂尚封國邑,傅說已鹽梅。
景晏楚山深,水鶴去低回。龐公任本性,攜子卧蒼苔。
9.《采葯》
年代: 唐 作者: 王績
野情貪葯餌,郊居倦蓬蓽。青龍護道符,白犬遊仙術。
腰鐮戊己月,負鍤庚辛日。時時斷嶂遮,往往孤峰出。
行披葛仙經,坐檢神農帙。龜蛇采二苓,赤白尋雙術。
地凍根難盡,叢枯苗易失。從容肉作名,薯蕷膏成質。
家豐松葉酒,器貯參花蜜。且復歸去來,刀圭輔衰疾。
10.《和張簿韻》
年代: 宋 作者: 張嵲
平昔志升車,年來但芒屨。
前旬返城邑,宵旦未逾數。
及茲復入山,始覺離亂苦。
行行望遠峰,山村猶幾許。
風清初戒寒,雲垂欲收雨。
羸馬尚嘶林,吾行已遵渚。
茂樹曩堪攀,澄潭今可俯。
秋意滿山川,微煙澹村塢。
經過竹籬側,倦極欣一語。
三鍾應昔志,一室固堪處。
去留非本心,偶地因為主。
野盡盡茅茨,山田多瘠鹵。
菽粟工療飢,薯蕷行堪煮。
一水可乘流,從公公莫御。
4. 關於「番薯」的詩句有哪些
1. 《詠紅薯》
元代 孫周卿
草團標正對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
山芋山薯,山蔥山韭,山果山花。
2. 《詠紅薯》
祁恪林
紅薯湯,紅薯饃,
沒有紅薯不能活。
吃得口酸血不稠,
昔日紅薯好處多!
3. 《七絕·詠紅薯》
不似百芳春絢爛,只和藤葉共雲霞。
寒來願向爐中烤,一捧丹心到汝家。
4. 《詠地瓜》
蔓延壟畝綠崢嶸,
根入泥中系眾生。
百卉邀功爭寵鬧,
薯君務實不求名。
5. 《華夏詩風》詠紅薯
——劉福成
紅薯一身皆為寶,
非常時期救百姓。
莖塊熟生能充飢,
多餘想法深加工。
葉蔓人畜均好菜,
干藤余渣再利用。
一年四季賜眾生,
祖孫三代承恩情。
5. 贊美紅薯的詩詞
1、詠地瓜 其一
清代:徐宗勉
薯蕷登場共有年,栗薪無用架中田。何曾守護勞王父,猶憶耘鋤仰昔賢。
交錯禾麻皆唪唪,栽培根柢乃綿綿。剝菹絕勝烹瓠葉,應補農書第一篇。
譯文:
薯種蕷麥登場共有年,栗薪沒有用架中田。何曾守護慰勞王父,還記得從前的賢人除草鋤抬頭。
交錯禾麻都唪唪,栽培根柢就綿綿。剝菹絕勝烹瓠葉,應補農書第一篇。
2、詠地瓜 其二
清代:徐宗勉
何堪薪桂米如珠,疐齕還留菜色無。篝滿爭如收黍稷,藤抽果爾敏蒲廬。
翻匙雪共齏成粉,切玉香同筍入廚。風雨調和疆場辟,蒼生長飽海東隅。
譯文:
怎麼能像珍珠柴桂米,疐咬回去留面色無。點滿爭如收黍稷,藤條抽果你敏捷蒲房屋。
雪一起搗碎成粉翻匙,切玉香同筍進入廚房。風雨調和戰場開辟,人類長飽海東隅。
3、詠地瓜 其一
清代:黃化鯉
獸掌龍蹄並有名,勻勻禹甸種初成。自從海外傳嘉植,功用而今六穀爭。
譯文:野獸掌握龍蹄都有名字,均勻均勻禹甸種初成。從海外傳俊,功效而現在六穀爭奪。
4、薯米
清代:胡健
番薯當米度年華,鼓腹安閑海外家。義士不須勞指囷,將軍何事慨量沙。
笑殊香粳供天府,喜並山芋喚地瓜。一自島隅分種後,風流隨處詠桃花。
譯文:
番薯在米度年華,鼓腹安閑海外家。正義的人不須勞累手指屈曲,將軍什麼事感慨量沙。
笑很香粳供給天府,喜都山芋喚地瓜。一個從島角分別種植後,風流隨處詠桃花。
5、和陶酬劉柴桑
宋代:蘇軾
紅薯與紫芽,遠插牆四周。
且放幽蘭春,莫爭霜菊秋。
窮冬出瓮盎,磊落勝農疇。
淇上白玉延,能復過此不,
不思馬少游。
譯文:
紅色和紫色芽薯,遠插牆四周。而且放幽蘭春,不要爭霜菊秋。
嚴冬在瓮盎,磊磊勝利農耕地。淇水上白玉延,能夠再次經過這不,不想馬少游。
(2)麻山葯盆景擴展閱讀:
番薯最早種植於美洲中部墨西哥、哥倫比亞一帶,由西班牙人攜至菲律賓等國栽種,番薯最早傳進中國約在明朝後期的萬曆年間,分3條路線進入中國―雲南、廣東、福建。
一般普遍認為,番薯的引入中國,源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 明時,多年在呂宋(即菲律賓)做生意的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同其子陳經綸,見當地種植一種叫「甘薯」的塊根作物,塊根「大如拳,皮色朱紅,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產量又高,廣種耐瘠」。
想到家鄉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貧瘠,糧食不足,陳振龍決心把甘薯引進中國。1593年菲律賓處於西班牙殖民統治之下,視甘薯為奇貨,「禁不令出境」。
陳振龍經過精心謀劃,「取薯藤絞入汲水繩中」,並在繩面塗抹污泥,於1593年初夏,巧妙躲過殖民者關卡的檢查,「始得渡海」。航行七天,於農歷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廈門。甘薯因來自域外,閩地人因之稱為「番薯」。陳氏引進番薯之事,明人徐光啟《農政全書》、談遷《棗林雜俎》等均有論及。
番薯傳入中國後,即顯示出其適應力強,無地不宜的優良特性,產量之高,「一畝數十石,勝種谷二十倍」。加之「潤澤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薺」,故能很快向內地傳播。
十七世紀初,江南水患嚴重,五穀不收,飢民流離。彼時,科學家徐光啟因父喪正居住在上海家中,他得知福建等地種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種到上海,隨之向江蘇傳播,收成頗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番薯
關於紅薯詩句 1. 關於紅薯的詩歌
和陶酬劉柴桑【宋·蘇軾】紅薯與紫芽,遠插牆四周。
且放幽蘭春,莫爭霜菊秋。窮冬出瓮盎,磊落勝農疇。
淇上白玉延,能復過此不,不思馬少游。過黎君郊居一作:過黎子雲新居【宋·蘇軾】半園荒草沒佳蔬,煮得占禾半是薯。
萬事思量都是錯,不如還叩仲尼居。紅薯打油詩【佚名】舊年果腹不願談,今日倒成席上餐.人情顛倒他不顛,自有真情在心間.羞為王侯桌上宴,樂充粗糧濟民難.若是身價早些貴,今生不怨埋沙鹼地瓜【佚名】鄰家刨紅薯,贈我一籃筐。
豆秸火煨熟,賽板栗綿香。七律·紅薯【佚名】原野土坡地幾壟,披蓑帶笠穀雨種。
綠葉玉莖陽光照,藤蔓根壯雨露濃。風暴雷電烈日烘,埋頭掙扎泥下紅。
苦難貧窮救命時,香沙充飢立大功。
2. 關於「番薯」的詩句有哪些
1. 《詠紅薯》
元代 孫周卿
草團標正對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
山芋山薯,山蔥山韭,山果山花。
2. 《詠紅薯》
祁恪林
紅薯湯,紅薯饃,
沒有紅薯不能活。
吃得口酸血不稠,
昔日紅薯好處多!
3. 《七絕·詠紅薯》
不似百芳春絢爛,只和藤葉共雲霞。
寒來願向爐中烤,一捧丹心到汝家。
4. 《詠地瓜》
蔓延壟畝綠崢嶸,
根入泥中系眾生。
百卉邀功爭寵鬧,
薯君務實不求名。
5. 《華夏詩風》詠紅薯
——劉福成
紅薯一身皆為寶,
非常時期救百姓。
莖塊熟生能充飢,
多餘想法深加工。
葉蔓人畜均好菜,
干藤余渣再利用。
一年四季賜眾生,
祖孫三代承恩情。
3. 描寫「紅薯」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紅薯」的詩句有
1.《和陶勸農六首》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豈無良田,膴膴平陸。
獸蹤交締,鳥喙諧穆。
驚蹤朝射,猛豨夜逐。
芋羹薯糜,以飽耆宿。
2.《疏屋詩為曹雲西作》
年代: 宋 作者: 邵桂子
草菜可食,總名曰疏。
品題有圃,樹藝有書。
衡縱町畦,周繞屋廬。
繚以樊垣,經父溝渠。
晨出抱瓮,夕歸荷鋤。
有蔓必薅,有蝗必驅。
風披雨沐,日暄露濡。
穉甲怒生,嘉苗蔚敷。
芥姜杞菊,韭薤蒜葫。
薇蕨藜藿,瓜瓞匏瓠。
楮雞桑鵝,籜龍棕魚。
馬齒鹿角,鼠尾虎須。
薯蕷蔓菁,杜蘅蘼蕪。
3.《素羹》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氈芋凝酥敵少城,土薯割玉勝南京。
合和二物歸藜糝,新法儂家骨董羹。
4.《游近村》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行歷茶岡到葯園,卻從釣瀨入樵村。
半衰半健意蕭散,不雨不晴天晏溫。
薯蕷傍籬寒引蔓,菖蒲絡石瘦生根。
參差燈火茆檐晚,童稚相呼正候門。
5.《湖州行》
年代: 清 作者: 魏耕
君不見湖州直在太湖東,香楓成林橘青蔥。
山川迢迢麗村渚,秋城淡淡遮蒼穹。
亭皋百里少荒土,風俗清朴勤桑農。
充腸非獨多薯蕷,宴客兼有錦鯉紅。
白屋朱邸亘原野,黔首擊壤歌年豐。
今歲野夫四十一,追憶往日真如夢。
腐儒營斗粟,閭閻挽長弓。
盜賊如麻亂捉人,流血誰辨西與東?
又聞大戶貪官爵,賄賂漸欲到三公。
豪仆強奴塞路隅,猰貐豺狼日縱橫。
皇天無眼見不及,細民愁困何時終?
安得聖人調玉燭,再似隆慶萬曆中。
天下蚩蚩安衽席,萬國來朝大明宮。
6.《秋興》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白頭韭美腌虀熟,赬尾魚鮮斫鱠成。
卻對盤餮三太息,老年一飽費經營。
7.《過黎君郊居?一作:過黎子雲新居?》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半園荒草沒佳蔬,煮得占禾半是薯。
萬事思量都是錯,不如還叩仲尼居。
8.《昔游》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昔者與高李,晚登單父台。寒蕪際碣石,萬里風雲來。
桑柘葉如雨,飛藿去裴回。清霜大澤凍,禽獸有餘哀。
是時倉廩實,洞達寰區開。猛士思滅胡,將帥望三台。
君王無所惜,駕馭英雄材。幽燕盛用武,供給亦勞哉。
吳門轉粟帛,泛海陵蓬萊。肉食三十萬,獵射起黃埃。
隔河憶長眺,青歲已摧頹。不及少年日,無復故人杯。
賦詩獨流涕,亂世想賢才。有能市駿骨,莫恨少龍媒。
商山議得失,蜀主脫嫌猜。呂尚封國邑,傅說已鹽梅。
景晏楚山深,水鶴去低回。龐公任本性,攜子卧蒼苔。
9.《采葯》
年代: 唐 作者: 王績
野情貪葯餌,郊居倦蓬蓽。青龍護道符,白犬遊仙術。
腰鐮戊己月,負鍤庚辛日。時時斷嶂遮,往往孤峰出。
行披葛仙經,坐檢神農帙。龜蛇采二苓,赤白尋雙術。
地凍根難盡,叢枯苗易失。從容肉作名,薯蕷膏成質。
家豐松葉酒,器貯參花蜜。且復歸去來,刀圭輔衰疾。
10.《和張簿韻》
年代: 宋 作者: 張嵲
平昔志升車,年來但芒屨。
前旬返城邑,宵旦未逾數。
及茲復入山,始覺離亂苦。
行行望遠峰,山村猶幾許。
風清初戒寒,雲垂欲收雨。
羸馬尚嘶林,吾行已遵渚。
茂樹曩堪攀,澄潭今可俯。
秋意滿山川,微煙澹村塢。
經過竹籬側,倦極欣一語。
三鍾應昔志,一室固堪處。
去留非本心,偶地因為主。
野盡盡茅茨,山田多瘠鹵。
菽粟工療飢,薯蕷行堪煮。
一水可乘流,從公公莫御。
4. 關於地瓜的古詩
1、《和陶酬劉柴桑》宋代:蘇軾
原文:
紅薯與紫芽,遠插牆四周。
且放幽蘭春,莫爭霜菊秋。
譯文:紅薯與紫芋的芽牆在圍牆的四周。山葯和紫芽開花時放出類似幽蘭的香氣,夏天開放不與秋菊爭霜。
2、《詠地瓜 其一》清代:徐宗勉
原文:
薯蕷登場共有年,栗薪無用架中田。
何曾守護勞王父,猶憶耘鋤仰昔賢。
譯文:地瓜在這一年登場了,木柴因為沒有用而架在田裡。何曾以前守護勞王的父親,在鋤地是起了昔日的聖賢。
3、《詠地瓜 其一》清代:黃化鯉
原文:
獸掌龍蹄並有名,勻勻禹甸種初成。
自從海外傳嘉植,功用而今六穀爭。
譯文:和獸掌龍蹄一樣有名,在地里均勻的種植。這是從海外傳入的植物,現在的功用可以和六穀爭。
4、《詠地瓜 其三》清代:黃化鯉
原文:
味比青門食更甘,滿園紅種及時探。
世間多少奇珍果,無補饔飧也自慚。
譯文:味道好像青門吃著卻非常甘甜,滿園的紅色嫩芽探出頭來。世間多少奇珍異果在它面前也自慚。
5、《海邊耕》清代:洪繻
原文:
撥沙拔茅鋤作園,耕時十旬九旬喂。
夏畦冒雨種地瓜,秋天霜冷枯根芽。
譯文:在田地里鋤草,耕地的時候是十旬九旬。夏天冒雨種地瓜,秋天的霜把芽都凍死了。
5. 贊美紅薯的詩詞
1、詠地瓜 其一
清代:徐宗勉
薯蕷登場共有年,栗薪無用架中田。何曾守護勞王父,猶憶耘鋤仰昔賢。
交錯禾麻皆唪唪,栽培根柢乃綿綿。剝菹絕勝烹瓠葉,應補農書第一篇。
譯文:
薯種蕷麥登場共有年,栗薪沒有用架中田。何曾守護慰勞王父,還記得從前的賢人除草鋤抬頭。
交錯禾麻都唪唪,栽培根柢就綿綿。剝菹絕勝烹瓠葉,應補農書第一篇。
2、詠地瓜 其二
清代:徐宗勉
何堪薪桂米如珠,疐齕還留菜色無。篝滿爭如收黍稷,藤抽果爾敏蒲廬。
翻匙雪共齏成粉,切玉香同筍入廚。風雨調和疆場辟,蒼生長飽海東隅。
譯文:
怎麼能像珍珠柴桂米,疐咬回去留面色無。點滿爭如收黍稷,藤條抽果你敏捷蒲房屋。
雪一起搗碎成粉翻匙,切玉香同筍進入廚房。風雨調和戰場開辟,人類長飽海東隅。
3、詠地瓜 其一
清代:黃化鯉
獸掌龍蹄並有名,勻勻禹甸種初成。自從海外傳嘉植,功用而今六穀爭。
譯文:野獸掌握龍蹄都有名字,均勻均勻禹甸種初成。從海外傳俊,功效而現在六穀爭奪。
4、薯米
清代:胡健
番薯當米度年華,鼓腹安閑海外家。義士不須勞指囷,將軍何事慨量沙。
笑殊香粳供天府,喜並山芋喚地瓜。一自島隅分種後,風流隨處詠桃花。
譯文:
番薯在米度年華,鼓腹安閑海外家。正義的人不須勞累手指屈曲,將軍什麼事感慨量沙。
笑很香粳供給天府,喜都山芋喚地瓜。一個從島角分別種植後,風流隨處詠桃花。
5、和陶酬劉柴桑
宋代:蘇軾
紅薯與紫芽,遠插牆四周。
且放幽蘭春,莫爭霜菊秋。
窮冬出瓮盎,磊落勝農疇。
淇上白玉延,能復過此不,
不思馬少游。
譯文:
紅色和紫色芽薯,遠插牆四周。而且放幽蘭春,不要爭霜菊秋。
嚴冬在瓮盎,磊磊勝利農耕地。淇水上白玉延,能夠再次經過這不,不想馬少游。
(2)麻山葯盆景擴展閱讀:
番薯最早種植於美洲中部墨西哥、哥倫比亞一帶,由西班牙人攜至菲律賓等國栽種,番薯最早傳進中國約在明朝後期的萬曆年間,分3條路線進入中國―雲南、廣東、福建。
一般普遍認為,番薯的引入中國,源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 明時,多年在呂宋(即菲律賓)做生意的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同其子陳經綸,見當地種植一種叫「甘薯」的塊根作物,塊根「大如拳,皮色朱紅,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產量又高,廣種耐瘠」。
想到家鄉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貧瘠,糧食不足,陳振龍決心把甘薯引進中國。1593年菲律賓處於西班牙殖民統治之下,視甘薯為奇貨,「禁不令出境」。
陳振龍經過精心謀劃,「取薯藤絞入汲水繩中」,並在繩面塗抹污泥,於1593年初夏,巧妙躲過殖民者關卡的檢查,「始得渡海」。航行七天,於農歷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廈門。甘薯因來自域外,閩地人因之稱為「番薯」。陳氏引進番薯之事,明人徐光啟《農政全書》、談遷《棗林雜俎》等均有論及。
番薯傳入中國後,即顯示出其適應力強,無地不宜的優良特性,產量之高,「一畝數十石,勝種谷二十倍」。加之「潤澤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薺」,故能很快向內地傳播。
十七世紀初,江南水患嚴重,五穀不收,飢民流離。彼時,科學家徐光啟因父喪正居住在上海家中,他得知福建等地種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種到上海,隨之向江蘇傳播,收成頗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