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石盆景
㈠ 馬鞍山當塗詩城人家景區怎麼樣
詩城人家景區,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座落在馬鞍山當塗縣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內,是集花木交易、展示博覽、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農業示範景區。
詩城人家以盆景、根雕藝術文化為核心,獨具中國古典園林特色。這里異巧盆景精美,建築典雅大氣,根雕巧奪天工,其無以倫比的藝術價值,是不可多得的旅遊資源,也是江東詩城的一張新名片。
景區宏拆選用徽派建築風格,外圍建築徽派圍牆,地面採用了徽州特有的大石板鋪設,十八羅漢分列兩邊,個個造型動、栩栩如生,門口還有一對重達20多噸的勇猛威武大石獅以及園林景觀。景區內目前可分高端盆景園、根雕展示館、水域觀光區三個區域。
高端盆景園佔地面積約20000平方米,裡面有鎮園之寶---連理迎客松和四大組合盆景,以及其他大小近千盆各具特色的樁式盆景。根雕展示館由天王殿、大雄寶殿和羅漢堂組成,加上連廊,建築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是一個具有秦唐時期建築風格的建築群。
大殿內有高達10米的巨型根雕浮世繪,橫三世佛和菩薩像,以及造型各異的八百羅漢。水域觀光區有約5000噸太湖石塑造成的假山美景,情人湖,百米臨水文化長廊,高七、八米的珍稀瀕危植物紅豆杉。
景區包含了四雕(根雕、石雕、磚雕、竹雕)展示館,文化園酒店區、旅遊休閑接待塌拆區、生態餐廳休閑區。它是集休閑、餐飲、住宿、娛樂、會議、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區域,使之成為全市200多萬人民乃至周邊的人們用來節假日休閑,尋求心情放飛的最佳地。
景區始終以檔次高,品味好,規模大為定位標准,打造以園林精髓盆景為主的中國盆景藝術博覽園,拓展文化旅遊,生態旅遊,休閑旅遊的空間,將景區建設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市級文化產業基地」、「林業龍頭產業基地」,打造成為江東詩城新名片,努力爭創國家4A級旅遊景區。
詩城人家的徽派盆景園和徽派根雕佛國是徽風皖韻精典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品位、品質都頗高,而園林更是精美。景區內不僅可以欣賞藝術佳作,還集休閑、觀光、娛樂、餐飲為一體,是理想的休閑度假之地。
購物推薦:盆景根雕藝術品、金腳紅毛蟹、太平府銅壺、海獅巾被、當塗布錦畫、石臼湖紅心咸鴨蛋。
更多關於馬鞍山當塗詩城人家景區怎麼樣?,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2bbc451615731482.html?zd查看更團絕棗多內容
㈡ 世界上盆景最美的是那個國家
這一盆「南國風情」,大榕樹枝繁葉茂,鬱郁蔥蔥,盆中一個「老人家」坐在樹下垂釣內,悠然自得容,作為鎮園之寶,出價600萬都不賣!
▼這棵盆栽樹有800多年歷史了,看盡了多少人間滄桑,時間和藝術是無價的,現在僅放在主人園區供遊客觀賞
▼這盆已有近400年的歷史,並有著不平凡的經歷,是廣島原子彈爆炸後的倖存者,二戰結束後被捐贈出去象徵永續
▼日月更迭,一棵樹長成一盆小森林,這棵樹在美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名為「守望者」,已經捐贈給國家植物園
▼再帶你看看這盆紅楓樹,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一盆神秘的紫藤,紫中帶藍,燦若雲霞,宛如夢幻
▼星星點點的蘋果花也是一盆盆景,不知什麼時候可以結出小蘋果呢?
▼美麗的杜鵑花,簇簇擁擁的粉,似嬌羞的姑娘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說的就是這樣吧
▼小小蘋果樹,長出一顆大蘋果,有點讓人擔心細細的枝幹能不能掛住了
▼一棵優雅的小紫藤,紫中帶白,散發著高貴典雅的氣息
㈢ 揚派盆景的史料記載
揚派盆景的史料雖少,但並不是沒有。例如明人李日華在《味水軒日記》卷一里,記作者與友人經過一家花圃時,看到一種天目小松,松針很短,樹干卻並無偃蹇之勢。本來這種細葉松樹,只要略加捆紮,就可以做成盆景的,但主人沒有這樣做。於是作者聯想到揚州豪門常以歌舞彈唱強行調教貧家女子,這種現象與工匠對花木施行砍削綁扎十分相似:「圃人習燒鑿捆縛之術,欲強松使作奇態,此如揚州豪家收畜稚女盈室,極意剪拂。」明代工匠已習慣於用火燒、斧鑿、捆綁、縛扎等技術,強迫松樹呈現出各種奇異姿態,這與揚州豪門收養幼女、恣意加以調教沒有兩樣。揚州人既然善於對稚女「極意剪拂」,自然也善於對花木「燒鑿捆縛」。作者以為,人和樹一樣,經過特殊剪裁之後,固然也有賞心悅目者,可供達官貴人一時之需,但世間最美的往往藏在深山,要像西施那樣等待范蠡去發現。作者想要表達的實際上是反對束縛人才、追求個性解放的思想,這比龔自珍的《病梅館記》更早。
人工美也許永遠不及自然美,但從盆景發展史的角度看,《味水軒日記》依然不失為揚州盆景的重要史料。又如清人沈復在《浮生六記》卷二里,談到當時揚州已用盆景作為貴重物品送禮,但他十分懷疑揚州商人的審美水平:「在揚州商家,見有虞山遊客,攜送黃楊、翠柏各一盆。惜乎明珠暗投,余未見其可也。」作者認為,作為盆栽植物,如若一味追求將枝葉盤如寶塔,把樹干曲如蚯蚓,便成「匠氣」。點綴盆中花石,最好是小景入畫,大景入神,一甌清茗在手,神能趨入其中,方可供幽齋之玩。作者談自己親手製作盆景的經驗尤為可貴:「種水仙無靈壁石,余嘗以炭之有石意者代之。黃芽菜心其白如玉,取大小五七枝,用沙土植長方盆內,以炭代石,黑白分明,頗有意思。以此類推,幽趣無窮,難以枚舉。如石葛蒲結子,用冷米湯同嚼噴炭上,置陰濕地,能長細菖蒲,隨意移養盆碗中,茸茸可愛。以老蓬子磨薄兩頭,入蛋殼使雞翼之,俟雛成取出,用久年燕巢泥加天門冬十分之二,搗爛拌勻,植於小器中,灌以河水,曬以朝陽,花發大如酒杯,葉縮如碗口,亭亭可愛。」沈復來自蘇州,寓居揚州大東門,他的記述對我們了解清代揚州盆景製作實況及文人情趣,極為寶貴。
記述揚州盆景的文字,以《揚州畫舫錄》最為豐富,但很少有人仔細搜羅。李斗談盆景的文字,至少有五處:清代湖上園亭,都有花園,為蒔花之地。「養花人謂之花匠,蒔養盆景,蓄短松、矮楊、杉、柏、梅、柳之屬。海桐、黃楊、虎刺,以小為最。」當時的揚州盆景,以景德盆、宜興土、高資石為上等,取材講究。種類則有以樹根、青苔為主的「花樹點景」,以石頭、水沼為主的「山水點景」。此見卷二。古代的盆景匠人,極少有記載。但揚州有一位張秀才,卻以製作梅樹盆景出名。「秀才名 ,字飲源,精刀式,謂之『張刀』。善蒔花,梅樹盆景與姚志同秀才、耿天保刺史齊名,謂之『三股梅花剪』。」其後又有張其仁、劉式、三鬍子、吳松山等人效其法,這都是非常珍貴的人物史料。此見卷四。現在的荷花池為清代九峰園舊址,園中曾有風漪閣,閣後池沼旁建小亭、門洞、長廊,「中有曲室四五楹,為園中花匠所居,蒔養盆景」。九峰園的花匠,為園主人所蓄,當與張秀才等人身份不同。此見卷七。揚州多徽人,其中也有盆景高手。「吳履黃,徽州人,方伯之戚。善培植花木,能於寸土小盆中養梅,數十年而花繁如錦。」文中的「方伯」,即康山草堂主人江春。江春精鹽務、善交往、愛戲曲、喜園林,吳履黃隨他來揚,則江春也必然好盆景無疑。此見卷十二。蘇揚盆景在清代已有交流。有個蘇州和尚,俗姓張,法號離幻,因唱崑曲得罪御史,憤而出家。他喜歡收藏宣德爐、紫砂壺。「自種花卉盆景,一盆值百金。每來揚州,玩好、盆景,載數艘以隨。」他插瓶花崇尚自然,不用針線和鐵絲之類的輔助材料,與揚派迥異。此見卷十五。
㈣ 鮑家花園導游詞
鮑家花園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私家園林和盆景觀賞地。鮑家花園,原為清乾隆、嘉慶年間著名徽商、鹽法道員鮑啟運的私家花園。
鮑家花園導游詞篇1
鮑家花園坐落在舉世無雙的棠樾牌坊群邊,由黃山市中安經貿資源開發公司與歙縣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聯合開發,
主要有“盆景園”(含精品園、流派園、山石園)、大草坪、入口廣場、廣場鴿、徽文化展示館(書畫名家真跡、文房四寶等)、
四季花園(植物景區、春廈秋科各色植物觀賞區)、鄉土花園(黃山地區特色植物)、茶園坡、松林坡、觀魚池、游樂湖、垂釣湖、
經濟水生植物園(湖)、遊船碼頭、山石瀑布、盆景培育基地、陶吧、茶樓、注作坊等游賞項目,以徽商私家園林為背景,以徽派盆景為主題,
同時薈萃國內外各流派盆景精華,與牌房群景區融為一體,相得益彰,構成一幅完整的徵商故里。
此次對外開放的有松坡快活林、5.3公頃的湖面、遊船碼頭、觀魚池並置放旅遊烏篷船及20公頃的經果林苗木、觀賞性樹木和萬余盆代表徽、蘇、揚、川、海、嶺南六大派系風格的藝術盆景、場景壯觀、氣勢不凡、品位高、精品多,集徵派盆景之大成,同時又是領略國內盆景藝術的絕佳園地,是面積全國第一,盆景種類、數量世界第一的大型園林。
鮑家花園的全面建成開放,將填補黃山市旅遊項目的一大空白,重現歷史悠運、久負盛名的徽州園林的完美風采,成為黃山市旅遊的一個新亮點熱點。
自開園之日,鮑家花園已迎來了數萬名中外遊客的游覽觀賞,國家、部委、省、市領導及專家名流都給予了高度贊譽,並希冀將鮑家花園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型園林。
鮑家花園的奇思妙構,是策應安徽省委、政府“兩山一湖”、“打好黃山牌,做好徽文章”旅遊發展戰略,響應黃山市委、政府黃山旅遊“二創”過程中圍繞做活徽文章推出的一大文化旅遊精品、力作,對開發開放黃山旅遊文化資源,豐富和拓展黃山文化旅遊內涵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鮑家花園導游詞篇2
鮑家花園位於歙縣西郊6公里處,是“管鮑之交”鮑叔牙的後裔——清代徽商鮑啟運的私家園林。
花園內假山池塘、亭台樓閣一應俱全,寬敞氣派,到處都有綠色植被覆蓋,環境很好。
園中最著名的要屬近萬盆千姿百態的盆景,每一盆都修剪得很精緻,其中有兩百多年培養歷史的“南國風情”古榕樹是“鎮園之寶”。
此外,花園里還有個博物館可以參觀,展出盆景、木雕、根雕。
鮑家花園有自帶的酒店鮑家花園酒店,和花園的風格一脈相承,有園林式的天井,客房內布置得古色古香。
鮑家花園的門票和不遠處的棠樾牌坊群是聯票,100元,不分開單買,入住酒店可以免費參觀鮑家花園,不過如果想去看棠樾牌坊群,還是得再買100元的門票。
棠樾牌坊群距鮑家花園不過500米,為了不辜負昂貴的門票,是一定要去看一看的。
七塊牌坊一座挨一座橫跨於鄉間小道上,頗有氣勢,4月油菜花開,又增添一份靈動。
牌坊群旁還有敦本堂(鮑家男祠)、清懿堂(鮑家女祠)兩座祠堂,棠樾村中鮑姓是大姓,祠堂中供奉鮑氏家族。
其中女祠非常特別,是全國唯一的`女祠,專為鮑氏歷代貞婦烈女而建。
鮑家花園導游詞篇3
鮑家花園,原為清乾隆、嘉慶年間著名徽商、鹽法道員鮑啟運的私家花園。
目前是中國最大的私家園林和盆景觀賞地。
她坐落在舉世無雙的棠樾牌坊群邊,以徽派盆景為主題,同時薈萃國內外各流派盆景精華,與牌房群景區融為一體,相得益彰,構成一幅完整的徵商故里。
鮑家花園,她是典型的古徽派園林與徽派盆景相結合的中國私家園林精品,與蘇州拙政園、留園、獅子林和無錫蠡園、梅園齊名,毀於清末太平天國戰爭。
現經修復重建,成為我國最大的私家園林和盆景觀賞地。
現已正式申報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及世界吉尼斯紀錄。
花園佔地近350畝,收藏盆景作品近萬盆。
薈萃海內外盆景流派精華,廣納各方花草滕樹之名貴,融亭台樓閣小橋流水為一體,是景區內最具徽文化魅力景點。
鮑家花園系春秋名相"管鮑之交"鮑叔牙後裔;清乾隆、嘉慶年間著名徽商、鹽法道員鮑啟運的私家莊園。
與當時蘇州拙政園、無錫蠡園並稱“江南三大私家名園”。
部份受損於太平天國戰亂,現已按原貌修舊如舊恢復之。
鮑家花園佔地360餘畝,收藏盆景作品近萬盆。
薈萃海內外盆景流派之精華,廣納各方花草藤木之名貴,融亭台樓閣、小橋流水於一體。
為當今中國最大、最美、最具特色徽商貴族庄園。
現已正式申報非物質世界遺產及世界"吉尼斯"記錄,被譽為“東方園林之母”,盆景愛好者之“麥加”。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贊曰:“古風今尚在,新景更迷人”。
中國著名旅遊學專家魏小安稱:"鮑家花園源於徽文化,卻超越了徽文化,發展了徽文化,是盆景之“絕唱”,園林之“離騷”。
全國政協副主席李貴鮮游園後欣然命筆“盆景無雙地,園林第一家”。
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弗朗·加利說:"我訪問過世界諸多國家的園藝、園林,鮑家花園的漂亮,是那樣的迷人,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這里的盆景更神奇!
盆景園
包括精品園、流派園、山石園。
徽派盆景起源於唐代,至南宋出現規則式游龍盆景,明清時期達到鼎盛。
中國徽派盆景博覽園———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鮑家花園一期工程,薈萃了徽、揚、蘇、海、川和嶺南六大派系盆景1萬多盆,重現了久負盛名的徽派園林的風采。
盆景藝術博覽園與棠樾牌坊群旅遊景點相為映襯和補充,構成一幅完美壯觀的徽商故里圖。
此盆景園以山石盆景為主,花草樹木盆景為輔。
有徽州人家,黃山風情,天上人間等主題。
最大的就屬園內最深處的“江山如此多嬌”。
園內盆景大多以枝幹虯曲的木本植物為培育對象,樹樁大而奇,形態蟠曲古樸,造型精巧奇美,倔傲剛勁。
也不乏小巧玲瓏型,充滿裝飾美感。
徽派盆景以古樸、奇特、遒勁、凝重、渾厚為其特點,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其內有盆景藝人精心培育數年的黃山松蒼勁翠柏,充滿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徽州人文精神。
具有濃郁徽派特色的“南國風情”。
主要有大草坪、入口廣場、廣場鴿、四季花園(植物景區、春廈秋科各色植物觀賞區)、鄉土花園(黃山地區特色植物)、徽文化展示館(內藏書畫名家真跡、文房四寶等)、茶園坡、松林坡、游樂湖、垂釣湖、觀魚池、經濟水生植物園(湖)、山水瀑布、遊船碼頭、盆景培育基地、陶吧、茶樓、注作坊等。
鮑家祠堂
常言:“皇族有太廟,百姓有祠堂”。
古徽州百姓聚族而居,出於敬宗收族的需要,每個百姓都建有規模不一的祠堂。
祠堂分宗祠、支祠、家祠三種,其中宗祠規模較大。
棠樾村中的敦本堂,是棠樾鮑氏的“男祠”,供奉鮑姓各世祖宗。
清懿堂是鮑氏家族為了頌揚鮑氏歷代烈女貞婦而建的紀念館,是中國少有的“女祠”,另外還有教育後代修身“慈孝”的世孝祠等。
祠堂的建立在當年是宗人的排行,顯其德高望重和受人仰戴。
同時又可顯示那些在外的商人榮歸故里的氣派和才幹。
祠堂的建築特色也各盡所能。
如敦本堂的結構,梁頭出挑承檐,輔加斜撐支持,梁駝、雀替普遍使用,反映了當時通用的建築手法。
木構件的裝飾也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冬瓜梁的出頭部分做成象頭狀,形態逼真,雕刻多樣。
寢堂檐下做帶有楓拱的頭拱,不承擔出檐的重量,純為裝飾而設。
祠堂的木石結構,雖然雕飾不繁,卻顯得精緻大方。
㈤ 我國古代盆景有哪幾個重大歷史飛躍
從我國盆景歷史流派試探中州盆景風格 正陽縣彭橋鄉鄉長 余春林 本文分析了我國盆景發展的歷史和各流派成長的過程,探討並提出以詩、畫為輔助手段,充分表現情和意的原則,根據我省的歷史特色提出中州盆景應具有古雅風格。在製作山水盆景時力爭表現秀、壯、險、疊、廣的山勢磅礴、平原廣闊、神韻豐富、氣象萬千的中原地理風貌特點;在製作樹樁盆景時,要充分利用我省豐富的樹種資源如檉柳、野山楂以及松、柏、榆、槐、黃荊、女貞、雀梅等,凝煉出中州大地的風姿神采,相材立意,寓情於景,製造出氣韻生動、意境深遠的藝術珍品。
中國盆景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傳統。她是栽培技術和造型藝術的有機結合,融自然美和藝術美為一體,人們譽之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活的藝術、有生命的雕塑品。中國盆景藝術,隨著我國文明歷史的長期發展形成了她獨特的風格。
中國素有「世界園林之母」的美稱,是盆景藝術的創始國。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時期,已有「囿」的營造。秦漢時期,中國園林形式出現了「苑」、「別墅」、「王室靈台」,展現出園林之美。東漢--隋朝時期,盆栽興起,採用「掇山理木」的技術方法,人工山水園應運而生,講求意境表現。唐宋時期,由盆栽藝術加工而成的盆景與山水畫互為影響。詩人王維、杜甫、白居易、蘇軾、王十朋、陸游等有詠山石的詩篇及《宣和石譜》、《漁陽石譜》、《夢梁錄》等專著的相繼問世,繁榮和發展了盆景藝術。元、明、清時期,「些子景」(微型盆景)的出現,使盆景另闢蹊徑。畫家饒自然所著《繪宗十二忌》從理論上闡述了製作山水盆景及用石方法,豐富了盆景製作。《素園石譜》、《長物志》、《考槃余錄》、《廣群芳譜》、《花鏡》等專著的相繼出現,形成了研究盆景的學術空氣,對日本等國產生了深遠影響。
解放後,尤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人們文化素養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喜愛盆景的人愈來愈多。於是,這一古老珍玩,又煥發出青春。同時,盆景藝術作為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而倍受黨和政府的重視,各地盆景事業得到了恢復和發展。自1979年至今,先後舉辦了五屆全國盆景藝術展覽,隨之,全國很多地區也相繼舉辦了全省、市的盆景展覽。盛況空前,通過展覽盆景得到了正名,亦使人們認識到盆景是我國傳統的優秀園林藝術珍品,從而形成了全國性的盆景熱。我國盆景作為東方藝術珍品,近年來曾多次到國外展覽,受到世界各國朋友的贊賞,並多次獲獎、為國爭譽。
中國盆景藝術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各地因取材和造型手法的不同,形成了具有不同藝術風格的流派。依歷史習俗來分。世人稱為「蘇、杭、滬、寧、徽、榕、穗、揚」八大家。綜觀我國盆景的源流,著名有揚派、蘇派、川派、嶺南派和海派五大流派。
揚派:發源地揚州。常用樹種有松、柏、檜、榆、黃揚。歷史上揚派的盆松以「獅式盆景」最為著名。造型特點為「雲片」。葉葉俱平而抑,平行而列,似藍天中朵朵「雲片」。藝術風格上層次分明,嚴整平穩。
蘇派:即蘇南派,常用樹種有雀梅、楓、梅、石榴、黃荊、六月雪等。造型特點為圓片,典型造型特點為三托六台一頂,傳統技法為粗扎細剪,以剪為主,以扎為輔。藝術風格上老乾虯枝,清秀古雅。
川派:發源於四川成都。常用樹種有瓶蘭花、貼梗海棠、六月雪、羅漢松、銀杏、梅、垂絲海棠、紫薇、撲地柏、金彈子等。典型造型為「三台五齣」。這是一種對雲霧多、日照少、樹木徒長自然風貌的藝術再現,造型特點為懸根露爪、虯曲多姿、蒼古雄奇。
嶺南派:常用樹種有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榕、水橫枝、滿天星等。由於嶺南地處華南,樹體高大,這就決定了其造型特點為大樹型,傳統技術法是蓄枝截干,具有「起伏收尾」、「一波三折」的特點,其藝術風格飄逸豪放,挺拔自然。
海派:常用樹種為五針松、羅漢松、黑松、真柏、胡頹子等,造型特點不拘一格,自然式為主。微型盆景傳統技法是金屬絲縛扎,逐年細剪。在藝術風格上屈伸自如,自然流暢,雄健精巧。
上述各流派之所以發展到今天,都是充分發揮了當地特色的結果。各流派盆景藝術雖風格各異,但都強調意(境)、形(態)、精(神)三要素。在創作方法上都強調藝術誇張和強烈對比,構成虛實、動靜、肥瘦、疏密、顯隱等多種藝術變化,應物象形,形神兼備。雖一拳之谷,而能蘊千岩之秀,這就為我們創立中州盆景風格提供了構思基礎。
從盆景藝術的縱向發展和各流派的橫向發展看,都很著重表現詩情畫意。正象一位盆景專家所說的那樣:「盆景藝術不應該只是一種擺設,它也可以成為給人以教益或思索的藝術品。」看一件盆景的意境是否深遠,格調是否高雅,就是看作者能否借詩情立意,取畫意造景。一件成功的盆景往往是詩與畫的結晶,既飽含詩情,又極富畫意。而針對「詩情畫意」而言,「詩」、「畫」只是輔助手段,是為充分表現「情」和「意」服務的。真正能反映出盆景風格的還是「情」和「意」。因此,創立中州盆景風格,應在「情」和「意」上多下功夫。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特色上。
(一)歷史特色:中州河南,地處黃河中下游,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和中華民族的搖籃。其文化藝術源遠流長,與之相伴隨,中州盆景藝術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因此,從歷史特色上講,中州盆景應具有古老文雅的藝術風格,在製作盆景時應突出古雅。
(二)地理特色:河南地處中原,北、西、南三面為山地環抱,東部平原遼闊。全省面積的56%為平原、河谷、盆地,26%為山地,其餘18%為丘陵。中州既有名山大川,又有一望無際的平原,可謂山清水秀,風光明媚。製作山水盆景時,應突出河南山川平原並舉的地理特色,既要有雋秀的山巒,又要有無垠的平原,使人一看便聯想到中州獨特的地理風貌。中州淮河以北的廣大地區乾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600毫米,淮河以南濕熱多雨,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根據這一自然特色,可製作一種獨特的水旱盆景形式,以表現出中州大地上常見的那種旱地、水面、山石、樹木兼而有之的完整景觀,自然氣息濃厚,表現內容豐富。就山水盆景的局部景觀而言,反映在中州地理特色上有秀、壯、險、疊、廣。
秀:南部的雞公山風景秀麗,景色宜人。山上有報曉峰,靈山寺等名勝,山下武勝關為古代中原南出湖廣的要道,是著名的避暑和療養用地,吸引著眾多的中外遊客。
壯:中部的嵩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中的中嶽,其山勢峻拔,雄偉壯觀,山麓處多名勝古跡,有我國最早道教廟宇之一——中嶽廟,宋代八大書院之一——嵩陽書院,中外聞名的佛教古剎、中華武術史上少林派的發源地——少林寺。
險:北部的太行山,呈陡峻的單面山形態,多懸崖峭壁,十分險要。
疊:南部大別山,西部及西南部的伏牛山和桐柏山,綿延數百里,山巒重疊,氣勢磅礴。
廣:中州大地位於華北平原,廣闊無垠,一瀉千里。此處,山區還有大大小小的盆地,如南陽盆地、林縣盆地和沁陽盆地等。構成一幅寬廣美麗的畫面。
(三)資源特色:河南屬溫帶——亞熱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適宜多種植物生長,集亞熱帶植物和暖溫帶植物於中州之內,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為發展中州盆景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這樣,以資源特色而論就構成了中州盆景豐富多彩的風格。例如:中州沙區平原的檉柳(三春柳)柔軟多嬌,俏麗婀娜;豫西南的野山楂(小葉山楂)冠形優美,葉小枝密,分層排布,花果並茂;在山頂或絕壁上常有老乾虯枝,沉靜古雅的松、柏、榆、槐;由於風蝕或雨水沖刷,形成了懸根露爪、枯木逢春的樹樁;更有一些飄逸豪放的藤蔓植物和蒼勁挺拔的高大喬木;至於自然流暢、雄健精巧的盆景素材,在中州更是屢見不鮮。
「取山川來掌上,攜天地入壺中」。將中州植物、山石在大則數尺、小則寸余的盆盎內,概括、凝煉中州大地的風姿神采,相材立意,寓情於景,創造出氣韻生動、意境深遠的藝術品,以此作為中州盆景的風格,豈不美哉!
遼闊之中原,豐富之資源,使中州盆景極為豐富多采,加之勤勞智慧的我省人民,在繼承優秀傳統和博採眾家之長的基礎上,不斷地改革創新,使得盆景這一「高等藝術」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相信經過繼續加工提煉,盆景的製作將日臻完美,並逐漸形成中州盆景的獨特風格,而倍受中原人民和國內外廣大人民的喜愛。